88教案網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9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相信老師對要寫的教案課件不會陌生。若老師能寫出高水平的教案課件,相信課堂教學氛圍會非常濃郁。優(yōu)質的教案課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呢?有請閱讀小編為你編輯的科學教案9篇,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
能力目標: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他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生活經驗,,但能正確定性的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還有一定的困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性描述物體位置對我們的生活很有意義;通過描述物體位置的活動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服務生活。課前準備:游戲道具、圖畫紙、彩筆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問題
游戲導入:
1、玩貼鼻子的游戲
2、同學們齊心協(xié)力合作完成1、一名學生貼鼻子,其他同學幫忙,共同完成。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方式,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1、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1)自由描述。引導學生以教室為活動場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的位置。
(2)學習繪制平面圖。
(3)交流評價。
2、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1)指出活動指向:描述教室、操場、旗桿、實驗樓、廁所、辦公樓等的位置。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2)總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3)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
引導學生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強調繪制平面圖需要注意的問題。
3、小導游活動。
情景:假如今天家長要來開家長會,你如何把家長順利的引導到教室呢?
4、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展示樣板。為學生展示幾個簡單的房屋布局平面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
(2)學生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自由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學習繪制平面圖。
3、同學們交流評價。
4、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5、總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
6、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目的是為了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因為同學之間進行游戲,興趣比較濃,開展室內活動,學生參照物比較熟悉,且能夠全員參入,活動比較充分。
2、意在提示學生利用平面圖尋找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拓展延伸 應用創(chuàng)新
今天,我們研究了怎樣描述不動的物體的位置。那么,你想知道輪船在大海的位置嗎?應該如何確定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終有一天,我們回遨游太空,那怎樣描述飛船和火箭在太空中的位置呢?
1、思考怎樣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意在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進行交流和總結,進一步歸納整理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板書設計:
19、我在哪里
東西南北
教學反思:
主要通過對我的位置、升旗臺的位置、學校的位置在方向、距離、時間等方面進行定性地描述,知道一個物體位置的確定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物體有不同的參照系,就會有不同的運動情況。認識位置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前提條件。
科學教案 篇2
標題:探索天地奧秘——科學教案
引言: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探索規(guī)律的一種寶貴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科學教案起著指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思維的重要作用。本文將探討科學教案的設計原則、編寫步驟以及案例分析,以助教師們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科學教案的優(yōu)勢,引領學生步入科學的殿堂。
一、科學教案的設計原則
科學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的一份詳細計劃,既要確保學生全面了解科學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因此,科學教案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明確目標:科學教案應明確教學目標,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概念、理解科學原理,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多元化教學策略: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如討論、實驗、觀察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能力。
3.合理分配時間:科學教案應合理安排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確保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和反思,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效果。
4.具體明確的評估方式:科學教案應明確評估方式,如測試、實驗報告等,以便教師及時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為后續(xù)教學調整提供依據。
二、科學教案的編寫步驟
1.確定教學內容:根據教材和學科要求,選擇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
2.分解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分解為可操作的教學活動,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傳遞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3.設定教學方法:結合具體內容和學生特點,確定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教學資源,如實驗室、教具等。
4.設計課堂活動:根據教學方法,設計具體的課堂活動,如師生互動、小組合作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5.評估方式與調整:設計合理的評估方式,例如小測驗、作業(yè)、實驗報告等,通過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使教學更加有效。
三、科學教案的案例分析
以物理科學為例,我們將設計一個關于力的實驗教案。
1.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力的概念,學會用公式計算力的大小,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學活動:
a. 引入:通過實例、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力的含義和作用。
b. 實驗操作: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測量不同物體的重量并計算所受力的大小。
c. 結論解釋:學生在小組內分享并討論實驗結果,理解重力和重力場的概念。
3. 課堂活動:學生通過觀察、測量、計算等方式,積極參與力的實驗和討論活動,培養(yǎng)探究能力。
4. 評估方式:要求學生提交實驗報告,包括實驗過程、數(shù)據記錄、結論解釋等,評估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思維。
結語:
科學教案的編寫和運用,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通過合理的設計和實施,科學教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索,從而讓他們走入科學的殿堂,體驗科學的魅力。教師們應根據具體情況,精心設計教案,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擺動,知道擺動的規(guī)律——擺線短的擺動得快。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讓學生認識了自然規(guī)律,利用自然規(guī)律。
二、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
(1)支架:在鐵架臺或木支架的橫梁上安一個掛鉤。
(2)單擺:3個。用細線和螺絲帽做成,細線一端在螺絲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個結,使其成為一個套,能掛在支架的鉤上。在3個擺中,有2個擺擺線長短相同,擺錘輕重不同(用大小不同的螺絲帽);有2個擺擺錘輕重相同,擺線長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帶擺的鐘。
3.掛圖或投影片:擺鐘、蕩秋千等。
三、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擺鐘(或掛圖、投影片)問學生這是什么東西,它有何作用?
2.讓學生觀察,然后說出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板書課題。)
(二)猜想假設
出示實驗裝置——單擺。我們用這樣一個裝置來實驗。在一根細線上栓一個重物——鉤碼,在線的上端系一個套,通過套把線掛在支架橫梁的鉤上;用手輕輕推動鉤碼,它就會像鐘擺、吊燈一樣擺動起來。我們把這個實驗裝置叫做“擺”。每個組有3個擺,各組任意選擇一個擺,把它掛在支架上,觀察它是怎樣擺動的,擺動有什么規(guī)律。
(三)制定方案
分小組制定探究方案
(四)實施探究
(1)學生分組安裝、觀察。
(2)匯報觀察結果。
講述:擺在擺動時,擺出去,再回來,叫擺動一次。
(1)學生分組觀察:通過變換鉤碼的數(shù)量和變換吊線的長度,記錄擺的擺動次數(shù)。
(2)討論:通過以上觀察、實驗,你發(fā)現(xiàn)擺動有什么規(guī)律?
(鉤碼的數(shù)量不影響擺動次數(shù);吊線的長度越短,擺動越快。)
(3)學生分組實驗-為什么擺會慢慢的停下來?
(4)指導學生認識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5)討論:
①以上實驗結果說明什么?為什么?
②現(xiàn)在你知道擺動快慢與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即什么樣的擺擺動得快?什么樣的擺擺動得慢?)
(6)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沒有關系,與擺線的`長短有關系,擺線短的擺動得快。
3、做一個聽話的擺-通過改變擺線的長度,分別讓學生做出一分鐘擺動50次、90次的擺。
(五)展示交流
展示學生研究結果,并交流一下問題。
(1)鐘擺有什么作用?(由于同一擺在相同的時間里擺動的次數(shù)是一定的,這樣就可以利用擺控制鐘表內齒輪轉動的快慢,使鐘表勻速、平穩(wěn)地走動。)
(2)怎樣調整有擺的鐘“走”的快慢?(擺錘下有螺絲,將螺絲沿順時針方向擰,擺錘上升,相當擺線縮短,鐘擺擺動變快,鐘表便“走”得快;將螺絲沿逆時針方向擰,擺錘下降,相當擺線加長,鐘擺擺動變慢,鐘表便“走”得慢。)
(3)鐘擺的能量是哪里來的?(發(fā)條或電池是鐘擺的動力)
(六)拓展創(chuàng)新
用一條一米左右的細繩懸吊一個沙漏,上端固定在高處,拉動沙漏在略低于上端懸掛點的位置放手,觀察沙跡的路線,記錄你的發(fā)現(xiàn)。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喜歡大膽想象,愿意合作與交流。知道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讓幼兒初步接觸光的`穿透現(xiàn)象(僅限手電筒的光),知道光穿過不同的物質會產生變化。
活動準備:手電筒,布,毛巾,鏡子,皺紙,手工紙,厚紙板,塑料杯碗,玻璃片、不銹鋼杯,瓶,水彩顏料,棉簽,小盆,筐。
活動流程:設置情景 觀察嘗試 交流討論 游戲鞏固 延伸活動
一、設置情景,提出問題
帶幼兒進入比較昏暗的活動室,悄悄將手電筒的光照在白屏幕上:你們看,這是什么呀?你看到了什么?(光)
二、觀察嘗試,操作感知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光影:
①.你看見了什么?
②.教師用厚紙把光遮?。何沂遣皇前咽蛛娡碴P掉了?光到哪里去了?(光被遮住了,光穿不過去。)
③.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遮住光,光都穿不過去?
2、幼兒操作:這里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小朋友用手電筒試一試看光能不能穿過去。
①.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物質。
②. 幼兒發(fā)表意見并當場實驗(我發(fā)現(xiàn)光能穿過……光不能穿過……)
③.小結:有些東西光能穿過去,有些東西光穿不過去。
三、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不同
1、教師引導,激發(fā)幼兒回憶:剛才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事情?
(“光變顏色了”,“光穿過去變淡了”……)
2、教師同幼兒共同檢驗。
3、提問:光穿過這些東西,照在白屏幕上的影子一樣嗎?
4、幼兒操作透光材料,在白板上實驗光影的變化。
5、小結:穿過不同的東西,光會變得不一樣。
四、游戲鞏固,加深印象
1、結合生活實踐提問:
①、你們見過彩色的燈嗎?(紅綠燈、舞臺燈……)
②、猜猜看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燈泡上蓋上有顏色的東西,燈就變顏色了……)
③、老師這里有一個彩燈,猜猜看這是怎么做出來的?
2、幼兒游戲:用棉簽沾上顏料,溶解在水中,晃動形成彩色的燈。
3、檢驗成果:你的燈會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用手電筒檢驗)
五、遷移活動
1、提問:你們覺得光怎么樣?為什么?
2、再次小結:有些東西光穿不過去,有些光又穿得過去,而且穿過去以后還會變顏色,真好玩。
3、提問:除了光穿過以后會變顏色,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嗎?
(根據幼兒的回答遷移,引起下次再探索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能從日?,F(xiàn)象中總結出聲音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設計出“無噪聲書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體會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題目,改進生活。
科學知識目標:能用自己的話描述“樂音”和“噪聲”。能舉例說明噪聲的危害和減少噪聲的方法。能舉例說明聲音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教學預備:搜集有關聲音作用、噪聲危害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進: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給我們傳來很多信息,幫助我們熟悉四周的世界。
二、活動一:聲音能告訴我們什么?
1、觀察圖中的圖片,聲音告訴我們什么?
2、討論聲音還有什么用處?把自己知道的與同學交流。
3、什么樣的聲音令我們煩躁?
三、活動二:減少噪聲
1、組織學習科學在線
2、討論:噪聲對人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3、講解:噪聲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至公害,人們在減少噪聲危害方面想了很多辦法:路上圖標(禁止叫嗽叭);耳機內放上厚厚的墊子;馬路兩旁種很多樹木。
講解:馬路兩旁的樹木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還可以降低噪聲的強度,這是由于濃密的樹葉有很強的吸音能力??茖W實驗證實:10米寬的樹帶能使噪聲減弱30%,20米寬的樹帶可以使噪聲減弱40%。
4、提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
五、拓展
設計一個“無噪聲書房”,用文字或圖表示出來。
設計前引導學生:設計前要考慮什么材料有利于減少噪聲?地墻壁、門窗、地面等應選擇什么材料?“無噪聲書房”對四周環(huán)境有什么要求?
五、總結全課
科學教案 篇6
《洞洞里的動物》本著激發(fā)孩子探索、觀察的興趣,旨在借助多種幼兒感興趣的形式來幫助他們了解、認識住在樹洞、地洞、山洞里的動物,引領幼兒一起走進神秘的“洞洞”世界。再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來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從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學習帶來的愉悅。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住在洞洞里的動物;
2、初步了解洞中動物的生活習性及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自制生活在洞里的動物PPT課件;
2、地洞、樹洞、山洞等背景,相關動物貼絨;
3、音樂:舞曲一段;
活動過程: 一、兒歌《神秘洞》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我們念的兒歌里說到了一只什么動物?它喜歡住在什么樣的洞里?除了毛毛蟲,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也喜歡住在洞里的?(請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
(評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引導幼兒與老師、與同伴相互交流,有助于激發(fā)孩子探索、觀察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 1、教師簡要小結后以森林里舉行“洞洞舞會”,邀請住在洞洞里的動物前來參加,到底誰會得到邀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評析:“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注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積極性較高)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生活在地洞里的螞蟻:“排隊地上跑,身體細又小,做事最勤勞,紀律第一好”。
(評析:采用幼兒最感興趣的謎語形式,在輕松和諧的互動氛圍中獲得愉悅感與成就感,效果較好)
猜出后引導幼兒觀看課件,看一看,想一想??梢龑в變航涣鳎耗銈冊谀睦镆舶l(fā)現(xiàn)過螞蟻?它長得什么樣子?生活在什么地方?平時喜歡吃什么?
(評析:課件的展示讓幼兒在視聽覺相互協(xié)調的欣賞過程中感受到了“洞洞”的神奇與多姿多彩,以此幫助幼兒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可模仿螞蟻爬的動作。
同法引導幼兒觀察住在地洞里的田鼠。
發(fā)散性思維:還有哪些住在地洞里的動物?(交流)
(評析: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觀察、探究,并模仿動物的動作,進一步萌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自主探索的愿望,幼兒參與性強)
(2)依次類推出示住在樹洞里的小鳥、松鼠等;發(fā)散性提問后幼兒交流,教師小結。
(3)同法引出住在山洞里的蝙蝠、熊等動物,發(fā)散性提問后幼兒交流,教師小結。
(評析: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方法,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自信地向同伴講述自己的觀察結果,以此創(chuàng)設互動的學習氛圍,體驗分享與交流的樂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創(chuàng)設舞會情境。
師:原來啊,是這些住在地洞、樹洞、山洞里的動物得到了邀請。瞧,小動物們都來參加洞洞舞會了(點擊出示最后一張課件)我們和它們一起來跳個舞吧?。ǚ盼枨魳罚?/p>
全體幼兒隨音樂舞動。
(評析:通過創(chuàng)設舞會情境,引導幼兒玩一玩,跳一跳,讓他們從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學習帶來的愉悅。)
3、游戲:送動物回家。
出示地洞、樹洞、山洞背景圖及相關動物貼絨,“舞會結束了,小動物們也累了,我們來送它們回家吧!”
請個別幼兒來把動物送回相應的“洞”中。
(評析: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充分體驗到了親身操作帶來的樂趣,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借助多種有趣的活動,引導幼兒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貼一貼,來幫助幼兒了解、認識住在樹洞、地洞、山洞里的動物,引領幼兒一起走進神秘的“洞洞”世界?;顒又凶⒅貏?chuàng)設游戲情境,來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從中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和學習帶來的愉悅。孩子們探索、觀察的興趣較為濃厚。
科學教案 篇7
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健體,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采用靈活多樣、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教學中以學生
為主體,讓學生的思維、情緒、活動同教師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目標,發(fā)展學生敢于動腦,大膽實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本課的教學內容選用了滾翻教材中的《前滾翻》和游戲《障礙跑》。
本課結合教材內容采用故事情景的教學方法。 進入情景:在課的開始,教師以“小刺猬鍛煉”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誘導,通過模仿動物和練習《健身操》發(fā)展學生的活動興趣。
情景展開(1):在滾翻教學中,展開“小刺猬鍛煉”故事情景,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玩法。把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小墊子進行各種自由滾翻、滾動、跨越障礙等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
情景展開(2):教師及時捕捉住能做出“滾翻”的學生,通過他們的展示,將滾翻滲透于生活中,讓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
情景展開(3):引導學生學習“前滾翻”。練習中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如:頭頂觸墊子、團身不緊、雙腳蹬地無力等),通過教師示范、出示掛圖,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在保護與幫助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關心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學生基本掌握滾翻的技能后,同伴之間相互評價打分,發(fā)揮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的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情景展開(4):引導學生進行游戲《障礙賽跑》。通過小動物歌謠提高學生的游戲興趣,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尊重同伴的優(yōu)良品質,滲透安全教育,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協(xié)作,勇于顯示個體的價值。情景結束:集休手拉手跳簡單跳躍動作以放松身心。
教學目標:
師:同學們,冬天來了,你們一定很喜歡 出去玩,對不對?
師: 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里玩一玩,看看動物園里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好不好?
師:那我們就出發(fā)吧!你們一定要注意,到了動物園,一定要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師領生跑步到森林,玩“穿過小樹林”的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穿過了這片小樹林,就要到動物園了,大家一定要愛護小樹林。
師:同學們,請注意啦,我們馬上就要進動物園了。師領頭穿過洞門(由兩位同學搭手成門),來到動物園。
師:動物園里的空氣好新鮮呀!同學們,我們來做做運動吧!(播放音樂,師領生跳舞:健康歌)
師:跳完了舞,你們想和小動物們一起玩一玩嗎?現(xiàn)在,我們就來模仿一下小動物:看看小動物們怎樣開運動會的,好嗎?
師:我們分組進行,看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模仿的最象最好,行不行?
師:我們現(xiàn)在開始吧!(師參與其中)(設想:龜兔賽跑、青蛙過河、老鷹捉小雞、青蛙跳遠)
師:你們模仿的真像。現(xiàn)在,大家累了吧?一起到人工草坪上休息一下吧,不過,我們要先栽種好人工草坪,現(xiàn)在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栽種的最快最好。
師:草坪種好了,你最想玩什么呢,大家分組玩一玩吧!
生:分組活動。(設想:有的在草坪上來爬去,有的在翻筋斗,有的在仰臥起坐,有的在練習劈叉,還有的在……)
師:說對了,原來,他是我們的熊大哥,在學翻筋斗呢!就象“滾圓球”一樣,現(xiàn)在我們把墊子拉開,排整齊,也來學學翻筋斗吧!注意:兩人一組,自由組合,看誰滾得又圓又穩(wěn)。生:練習團身滾動
師:表演的真好,我也來給你們表演一個。同學們,老師表演的好嗎?
師:你們也來練一練吧,我相信你們比老師做得還要好?,F(xiàn)在開始。
師:你們表演的真不錯,我想和你們比試一下,好嗎?
師:表演蹲撐前滾翻起立展體亮相。老師表演的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
師:說得很好,同學們,你們有更好的方法和更漂亮的動作嗎?分組練一練,看哪一組的動作最優(yōu)美,最有特色?
小結:同學們,今天,看了大家的表演,我對我們班同學有更深的了解,你們聰明、伶俐、活潑、好動,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反思:
這節(jié)課有多處不足。1,天氣比較熱,影響學生情緒,
2,組織不嚴密,表現(xiàn)在準備部分,、我把熱身倒過來了,應該活動身體各部位,做頭、腰、雙手、腿的動作。課上是先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在墊上做滾翻動作。
3、沒有及時運用激勵機制,做得好的與做得不成功一個樣,
4、沒有跟生活聯(lián)系起來。只讓他知道怎樣滾,不顧怎樣用到生活中,因讓學生明確前滾翻粉是體育鍛煉的一種途徑。通過這個途徑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柔軟、靈敏、協(xié)調素質務基本活動能力,促進個性心理的發(fā)展。教案的設計基本結合學生的知識,自編了動物及游戲,這樣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和諧發(fā)展,體現(xiàn)了新課程健康第一的理驗。
科學教案 篇8
一、教材簡析:
本課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整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制作飲料”。
“整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對本單元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整理,幫助學生從整個單元的高度去把握學習的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學生應掌握的學習方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總結本單元的主要學習方法:從觀察現(xiàn)象開始,通過提出假設,尋求證據檢驗,最后得出結論。
“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是通過列舉的方法進行講述的,列舉的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制作飲料”,是本課的動手制作內容,它既體現(xiàn)了物質變化和我們的生活,又是一項體驗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一定高漲,應希望學生課后繼續(xù)探索。
二、教學背景:
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質的變化,學習的重點是物質的化學變化。從觀察物質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開始,通過尋求證據,證明產生了新物質,進而確定這種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因此,是否“產生新物質”是區(qū)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標志。
本課在前面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對物質變化的形式、物質變化的種類進行梳理和總結,幫助學生形成關于物質變化的概念。同時希望學生了解物質變化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理解科學與生活的關系。
本課的課題完整的表述應該是“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不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均是人們生產、生活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和人類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質的變化。
過程和方法:
用總結、整理知識的方法幫助建構科學概念。
用閱讀資料、體驗的方法了解知識。
科學方法:概括整理 閱讀 體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到科學知識與生活之間是緊密相關的。
核心價值觀:熱愛科學,學好科學,提升生活質量。
教學重難點重點: 了解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緊密關系。
難點:
1。對所學知識相關實驗的總結概括。
2。理解人類所有生產活動和生活,都利用了物質的變化。
教學準備 教 具學 具說明與提醒
簡單(應包括茶葉溶解在水中的視頻材料;煙花爆竹的生產與燃放)。學生收集的關于物質變化與生活之間關系的資料。
小組準備:糖、1—2種新鮮水果、檸檬酸、小蘇打、杯子、開水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讓學生把家里的簡易榨汁機帶進課堂。
教 學 流 程
整理概括單元內容 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活動制作:自制飲料
活 動 過 程
基 礎 設 計個 性 設 計
一、整理概括單元內容
1。看課本資料回顧: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哪些物質的變化?請羅列出來。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填表:
物質的變化伴隨的主要現(xiàn)象變化類型及特點
水結冰、水蒸發(fā)
易拉罐壓扁
彎折鐵絲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蠟燭的.燃燒
加熱白糖
米飯、淀粉和碘酒
小蘇打和白醋
鐵生銹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3。交流表格填寫的內容,進行綜合概括
(1)小組匯報填寫結果;
(2)綜合分析:
A你覺得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qū)別在什么地方?
B物理變化改變了物體的什么?
C化學變化伴隨的常見現(xiàn)象有哪些?
隨機完成板書:
物理變化→特點:不產生新物質物質 (改變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大?。┑?化學變化→特點:產生了新物質變化 (伴隨的現(xiàn)象:改變顏色、產生氣體或沉淀物、發(fā)光發(fā)熱等)
(3)你怎么理解物質是變化的?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會伴隨發(fā)生物理變化。
二、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1?;顒樱河^察:做茶葉溶解在水中的活動,觀察物質溶解擴散的過程。思考:這中間存在著怎樣的變化?屬于哪一種類型的變化?
2。錄像:煙花爆竹的生產和燃放。思考:這中間存在著怎樣的變化?屬于哪一種類型的變化?
3。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物質變化的資料。
(通過收集、匯報,使學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物質變化就在我們的身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說適當補充和拓延學生的理解領域)
4。小結,板書:物質的變化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
板書課題:8 物質變化與我們
三、活動制作:自制飲料
1。同學們愛喝的飲料有哪些?你覺得它們是怎樣做成的呢?
想不想在今天的課堂上嘗試自己制作飲料?
2。打開課本第41頁,閱讀兩種飲料的制作方法。
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嘗試制作,要求:仔細觀察制作過程中的變化體現(xiàn)。
建議:也可以嘗試制作草莓飲料、蘋果飲料等其它水果飲料。
3。品嘗后談談體會。
四、課外活動:
回家制作課堂上沒有制作過的飲料,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板書設計
物質變化與我們
物理變化→特點:不產生新物質
物質 (改變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的變化 化學變化→特點:產生了新物質
(伴隨的現(xiàn)象:改變顏色、產生氣體或沉淀物、發(fā)光發(fā)熱等)課外活動回家自制飲料,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成預見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羅列本單元研究了哪些物質變化,有些小組可能感到困難,教師應適時提醒學生可以邊翻閱課本資料,邊整理。
課堂評估能積極投入到整理概括單元內容的活動中來;
能為收集資料付出努力,并樂意把收集到的資料與同學分享。
科學教案 篇9
目標:
1、知識與技能:根據自己對礦產的認識進行簡單觀察研究和分類,并進一步了解科學上的分類和初步了解礦產的用途。
2、過程與方法:能通過觀察和使用簡單工具初步認識礦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保持與發(fā)展學生探索自然的奧秘的欲望。
教學方法:
本課以感性認知為主,對礦產進行一些定性的觀察、實驗測量和比較分類的探究活動。學習淺顯的礦產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動中,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觀察及使用簡單的工具初步認識礦產,并進行簡單分類。
教學準備:
1、教師:礦產標本、實驗表格、鐵釘、放大鏡。
2、學生:采集各種礦產標本并洗干凈,記好采集地點,搜集有關礦產的資料。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在生活中應用的礦產。
學生:仔細觀察得出答案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課題,學生更感興趣。
2、認識過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礦產
教師:多媒體放“生活中的礦產”片子。
學生:觀察:哪些地方有礦產;哪些地方礦產最多?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的實際,加強學生感性認知,激發(fā)學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組內展覽并討論巖石的內容
教師:分小組展覽礦石,引導學生往哪些方面研究礦產。
學生:把課前收集了一些礦產標本,在小組內展覽。小組討論:要研究礦產的什么?怎樣去研究?
設計意圖:老師在這里只起一個引導性的作用,讓學生自提出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③觀察研究礦產
教師:安排小組實驗,提供實驗工具。
學生:分小組進行觀察研究并作好記錄、匯報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總結,學會一些簡單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給礦產分類
學生:小組分類并匯報、評價。
設計意圖:這是對觀察研究的一個總結。
4、引伸
教師:多媒體展示科學家的分類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礦產的用途
學生:學生觀看學習體會,通過說和看,初步了解礦產的用途。
設計意圖:對學生知識的一處拓展。由自然界到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研究礦產的作用。
5、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學生對學習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的發(fā)展。
以上就是《科學教案9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科學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62307.html
科學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9篇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案反思9篇,歡迎你的品鑒!活動設計背景近段時間,小區(qū)斷斷續(xù)續(xù)傳來狗叫聲,小朋友亦談論小狗,有些說怕,...
-
幼兒園科學教案合集9篇 師德是一面鏡子。于教師而言,寫教案是每次上課之前的必備工作。教案可以幫助老師提高教學的效率,我們要如何寫出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教案呢?下面是88教案網精心為你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 有趣的泡泡科學教案精選9篇10-18
- 最新中班的科學教案范文9篇02-09
- 大班科學教案《沉與浮》9篇01-30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反思9篇02-20
- 有趣的蛋小班科學教案范文9篇02-03
- 關于小學科學教案1000字(模板9篇)04-29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認識(精選9篇)06-06
- 科學教案(實用5篇)01-28
結婚花祝福語(經典76句)05-30
- 大雨的歌詞經典25句05-30
- 失戀悲傷文案102句05-30
- 培訓保險總結報告12篇05-30
- [教案]活動策劃03-13
- 高鐵自我介紹05-30
- 高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11篇05-30
- 財務個人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匯集十一篇05-30
- 貨代公司規(guī)章制度錦集05-30
- 最新科學名人名言(篇二)02-15
- 端午節(jié)的習俗說說148句05-30
- 科學教案9篇05-30
- 科學教案(合集七篇)05-07
- 最新科學教案9篇04-17
- 科學教案集錦8篇03-28
- 水的科學活動教案八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