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晏殊《浣溪沙》教案
晏殊《浣溪沙》教案分享。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寫優(yōu)質(zhì)課的教案?如果你對“晏殊《浣溪沙》教案”感到好奇以下是為你準備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以下內(nèi)容對你有所幫助!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1
【前言】
《浣溪沙》是一首藝術(shù)性極高的詞,它渾然天成、流暢自然,乍一望去,很難想象出這首詞竟然被寫就出來。這就是晏殊的才華所在。本篇教案將從多個角度入手,全面剖析《浣溪沙》的主題,還原這首詞背后的千姿百態(tài)。
【一、主題概括】
1. 感情主題
《浣溪沙》的主要主題是感情。晏殊通過描寫女子泠泠七弦上,對年邁的男子表達出了看重、愛護、懷念和依戀之情。
2. 老少情感主題
《浣溪沙》也是一首老少情感的詞,描寫了年老男子和年輕女子之間的感情紐帶,他們之間的相互扶持和相互追憶。
3. 憂國憂民主題
《浣溪沙》蘊含著憂國憂民的主題。篇中唱道:“千古恨,恨歸何處?”表述了作者對國家處境的擔憂。
【二、情感主題分析】
1. 引入:“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這句話中,“泠泠”是音樂聲的形容詞,承接了“七弦”音樂樂器的名字,更能強化音樂的美妙之意;“靜聽”則在強調(diào)聽者在安靜中去感受思考;“松風寒”則交代時間環(huán)境和氣氛。
2. 贊詞:“古調(diào)單彈,憂思難忘。”這里“古調(diào)單彈”,指的是唐以前的《廣陵散》曲調(diào),而“憂思難忘”則突顯了詞牌中所蘊含的哀傷氣氛。
3. 二次使用:“此曲聲成,便是關(guān)山萬里?!边@里之所以同樣使用“便是關(guān)山萬里”語句,是為了與曲牌中“為有牽牛織女遙相望”的“萬里長征人未還”相互印證,都在表達遠隔重洋和思念之情。
4. 承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多情”指的是兩個情人,而“冷落清秋節(jié)”暗示女子在七夕時卻在一人之下清秋偷閑擁瑟,這里的“冷落”則同時表達了女子的思念和無奈。
5. 表達:“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贝司湓捴?,“今宵酒醒何處”表達作者思念之情,而后面則接續(xù)了“春滿人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隱含出人世間的榮華和與之相對比的悲涼。
6. 深化:“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這里指出了“此去經(jīng)年”中逝去的歲月,突出了時間和遺憾感,后半句則直言當時的美好是虛設的,折射出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
7. 抒情:“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里不僅情感投射到女子身上,同時也投射到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表達了作者在對感情的體悟,描繪了看恨世間無人與自己分享情感的失落感。
【三、老少情感主題分析】
1. 寓意:“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diào)單彈,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衫濕羅雨,徐步楊花村。”這開篇,就直接點明了歌者的受眾,即有年輕女子與年老男子。 參數(shù)杜康也突出了老者的文化底蘊,這個特定的文化氛圍進一步凸顯了夫妻之間的差異。
2. 同情:“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并夢向應苦難?浮生長恨歡娛少,腸斷白刃成孤雁?!笔惆l(fā)了男子心中的孤獨寂寞和對女子的期盼,同時也無比地同情了他的人生遭遇。
3. 承接:“青春餅子,何事秋風悲畫扇?綠幕紅裝,不知云何處。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這里開始描繪女子的身影,一連串的描寫使得形象更加生動,而“夜泊秦淮近酒家”這里則和前面男子的“今宵酒醒”做出回應,兩個人不在一起,也不在同一家酒店,表達了殊途同歸的命運。
4. 表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边@里突出了中國的滄海桑田,也可視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致敬之作,也平衡了年輕女性的形象,使得老年男子的表白可以被承接。
【四、憂國憂民主題分析】
1. 概括:“千古恨,恨歸何處??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結(jié)構(gòu):“千古恨,恨歸何處”表達了對歷史的悲嘆。而“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當下世界的不滿,并對未來進行了質(zhì)疑。
3. 情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章節(jié)是從微觀上反映國家和民眾之間的關(guān)系,期盼著人民的能夠繁榮。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2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晏殊所作的一首詠史詩,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嘆。本文將圍繞《浣溪沙》主題展開,揭示詩中蘊含的千古情愫。
《浣溪沙》以流水河流為主題,通過對流水河的描繪,抒發(fā)了晏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詩中寫到:“萬牙出入花波住,追船尋棹錦堤曲?!边@些描寫展現(xiàn)了晏殊對流水河的熟悉和親切感,流水河成為他情感寄托的地方。晏殊離開家鄉(xiāng)后,對流水河的思念更加濃烈,他通過描繪流水河的景色,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相思之情。
除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晏殊還通過《浣溪沙》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嘆。詩中寫道:“水面空寒石菰寒,搖曳終年成露根。”這些描寫表明了時間的流轉(zhuǎn)和事物的更迭,流水河成為了見證時間消逝的載體。通過對流水河的描繪,晏殊抒發(fā)了對流逝光陰的感慨,體現(xiàn)出他對時間的思考和對生命短暫性的關(guān)注。
在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時間的感嘆之外,晏殊還在《浣溪沙》中表達了對人事變遷的關(guān)注。詩中寫到:“岸遙健角弓,水遠聽綠茆?!边@些描寫寓意了社會的變遷和人事的更替,人們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產(chǎn)生與變化。晏殊通過對人事變遷的描繪,抒發(fā)了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同時也擴展出了對人性與命運的思考。
在主題范文中,可以通過以上幾點來展開敘述,解釋和論證。首先,可以通過詩句中描繪的流水河,以及對流水河的感情外化,來揭示晏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其次,可以通過對流水河景色和時間流逝的描繪,來展示晏殊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最后,可以通過對人事變遷的描述,來探討晏殊對社會變遷和人性命運的思考。
在論證過程中,可以從歷史典故、文化背景、情感意義等方面進行論證。同時,可以結(jié)合其他相關(guān)作品和學者的解讀,深入分析《浣溪沙》在宋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意義。
總而言之,《浣溪沙》以流水河為背景,抒發(fā)了晏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嘆。這首詩深情地揭示了歷史的變遷、人事的更迭以及人對家鄉(xiāng)的牽掛。通過詳細闡述這些主題,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詩中蘊含的千古情愫。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古詩詞,了解蘇軾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
能力目標:反復朗誦,品味用詞的凝煉,理解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養(yǎng)成以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變故和挫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詞中所表現(xiàn)的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難點:學習即景抒懷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反復吟誦,讓優(yōu)美的詞句引導學生進入詞的意境,細細品味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問答法。在梳理詞作時,教師相機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在問答中品析詞作內(nèi)容。
討論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對詞蘊含的思想感情,讓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jié)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聯(lián)系舊知,導入新課
1.課前聽歌曲《但愿人長久》,復習詞這種體裁
2.讀詞牌名,猜詞牌名,引出《浣溪沙》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沙”或作“紗”。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此調(diào)有平仄兩體,分上下兩闋。
3.復習朗讀學過的晏殊的兩首《浣溪沙》,感受詞中的淡淡哀愁。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詞牌名,初步了解“浣溪沙”這一詞牌名的朗讀基調(diào))
二、提出朗讀要求,初讀全詞
1.指導書寫作者“蘇軾”。
2.交流有關(guān)蘇軾的生平資料。
3.根據(jù)朗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4.整體感知
讀準字音,借助注釋了解大意。提示學生把小注讀進去,從小注中猜一猜詞的寫作背景。通過朗讀,感受詞的上闋和下闋的不同之處。并用朗讀體現(xiàn)出來。
5.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朗讀是詩歌教學的基礎。出示朗讀要求,學生可以循序漸進,逐步讀出韻味。)
三、想象激情,再現(xiàn)詩情畫意
1. 讀讀詞的上闕,你看到了什么呢?你聽到了什么呢?好,那么請你把看到的聽到的,簡要地寫下來吧。
生個別展示:用自己的話翻譯景色描寫。
2. 如果我們嗅一下呢?你聞到了什么?
(花香,清新的空氣,還有水的味道,蘭芽,松脂等)
3. 那就讀一讀把,多么美麗的景色啊。
四、拓展補充,深入詩人內(nèi)心
1. 引入背景:當你們看到這樣的景致時,你的心情是?那蘇軾呢?他看到這樣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拓展,課件補充:“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后,生活孤單凄苦,沒有親友問候……
引導學生答:“憤懣、抑郁、凄涼。”
2. 蘇軾有沒有被這種美麗的哀愁淹沒呢?讀一讀下闋,你讀懂了嗎?
生交流自己讀懂的內(nèi)容,感受蘇軾的老當益壯,奮發(fā)進取。
3.蘇軾由什么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你能用堅定的語氣讀出他的抱負嗎?(想象蘇軾
遭遇的各種艱難情境,反復吟誦)
4.補充蘇軾被貶黃州的其他類似詩句
5.再讀品味。并補充其他體現(xiàn)樂觀豁達人生態(tài)度的相關(guān)詩句。
6、出示其他詩人的豪邁之作,朗讀感悟,學習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設計意圖: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加上教師充滿感情的引讀,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中去,從而感受作者的胸懷及心志,理解古詩中的“一切景語皆情語?!保?/p>
五、小結(jié)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即景抒懷)、蘊含人生的小詞,抒發(fā)老當益壯、奮發(fā)進取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生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沒有因為仕途受挫而消極沉淪。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把握詩歌中心意思,并進行情感教育。)
六、板書
浣溪沙
上闋:寫景 ?清新淡雅
下闋:抒懷 ?樂觀豁達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在朗讀中感受本詞清麗自然的風格特點
理解詩人通過本詞表現(xiàn)的對生活的哲思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受本詞清麗自然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通過本詞表現(xiàn)的對生活的哲思
課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誠實穩(wěn)重的“太平宰相”
(1)14歲的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從容應試,援筆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第三天復試“賦”時,看題后奏道:此賦題自己以前曾做過,請求另改他題。其誠實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贊賞。
(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來的仁宗,召見晏殊要他入宮陪伴太子,并說其所以選擇晏殊是因為他生活檢點謹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聲色之場。晏殊說不然,自己只是因為家里經(jīng)濟拮據(jù),才沒有和他們一樣去聽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誠實,之后不斷提拔晏殊,委以重任。
2、與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經(jīng)歷是平坦富足,令人羨慕的。晏殊雖然居高位、食厚祿,但不改赤子之心,憑著對生活的細心體悟,寫下了許多流傳后世的詩詞作品?!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等都成為了名篇佳句。
二、感受語言風格
1、自讀此詞,解決字面理解上的障礙
2、朗讀這首詞,說說你覺得這首詞在語言風格、用字用詞上與柳永的《蝶戀花》有什么不同?
清麗自然,圓通曉暢
3、背誦這首詞
三、領會情感哲理
1、反復朗讀上片,說說上片中詩人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懷?詩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懷?
表面的'不變:去年天氣、舊亭臺
深層的變:夕陽西下幾時回
2、詩人感懷的只是“夕陽西下幾時回”嗎?“夕陽西下幾時回”流露出的是詩人哪些更為深層的所思所感?
在“新曲”與“酒”的助力下,觸景傷懷,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追問
年華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義何在?
3、上片流露出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詩人的思想并沒有停留在對過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悵之中,品讀下片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詩人在這兩句中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間會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會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現(xiàn),雖然花開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樹常青。
4、朗讀這首詞,在讀的過程中融入詩人對于生活的體悟。
四、對比遷移
1、對比之前所學崔護的《題都城南莊》,說說這兩首作品思想內(nèi)容上的異同。
2、開放討論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5
《浣溪沙》是北宋文學家晏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描繪了作者對流水人間之美的向往和自然景色的含情表達。這首詞以清新流暢的辭章,饒有情趣地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牧歌般的美景,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對人間之美的向往。本文將就《浣溪沙》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主題和意義展開論述。
首先,談到《浣溪沙》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我們需要了解晏殊所處的時代背景。晏殊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當時的社會背景極其復雜,戰(zhàn)亂頻仍,社會秩序動蕩不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晏殊借助詞作為一種表達情感和追求理想的手段,通過描繪自然美景和贊美人間之美,來追求內(nèi)心的詩意寧靜。而《浣溪沙》詞就是他在這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產(chǎn)物。
接著,我們來分析《浣溪沙》這首詞的主題。《浣溪沙》的主題可以總結(jié)為三個方面:自然之美、人間之美和對自由追求的價值反思。
首先是自然之美的追求。詞中通過描繪溪水潺潺、花草馨香的景象,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向往與熱愛。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深情厚意,他將自然中的美景與自己的情感相結(jié)合,使得詞的意境更加生動鮮活。例如“絮飛倚幽篁,梅熟有蜂”的描寫中,作者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xiàn)了春日花開蜜蜂飛舞的美景。這種對自然之美的贊美,既是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也是對理想生活狀態(tài)的追求。
其次是人間之美的贊美。詞中通過描繪田園風光和贊美生活中的樂趣,表達了作者對人間之美的向往和追求。例如“萬紫千紅敷碧山,映日明波碧更柔”的描寫中,作者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將田園牧歌的美景與日常生活的愉悅感相結(jié)合。這種對人間之美的贊美,體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幸福的向往。
最后是對自由追求的價值反思。整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間之美的描繪,表現(xiàn)了對自由的向往,對束縛和壓抑狀態(tài)的抗爭。詞中的自由意味不僅是指物質(zhì)上的自由,更是指精神上的自由和內(nèi)心的詩意寧靜。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間之美的贊美,作者試圖追求內(nèi)心自由的狀態(tài)。
綜上所述,《浣溪沙》這首詞展現(xiàn)了晏殊對自然之美和人間之美的向往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間之美的描繪,呈現(xiàn)了一幅田園牧歌般的美景。這首詞揭示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也反映了作者對目前社會狀況的價值反思。從詞中可以看到晏殊對理想社會狀態(tài)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向往,展現(xiàn)出他作為一個文人既是對社會現(xiàn)實抱有擔憂與批判,也是對理想追求的態(tài)度。這是《浣溪沙》這首詞的主題和意義所在。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6
教學目標:在朗讀中感受本詞清麗自然的風格特點,理解詩人通過本詞表現(xiàn)的對生活的哲思。教學重點:在朗讀中感受本詞清麗自然的風格特點教學難點:理解詩人通過本詞表現(xiàn)的對生活的哲思課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教學流程:一、導入1、與置身于社會底層,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不同的主人公,同樣是面對春色,同樣是登高飲酒,晏殊抒發(fā)的情懷會與柳永有什么不同呢?二、品讀語言理解內(nèi)容1、朗讀這首詞,說一說這首詞上下片分別寫了哪些內(nèi)容?疏通這首詞的大意2、圈劃這首詞中作者所見的景物,說說隨著所見景物的不同,詩人的心緒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3、體會這首詞中的“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落花”“歸燕”分別象征什么?“去年天氣”,“舊亭臺”——生命之中看似不變的事物、“夕陽”——時光的一去不回“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歸燕”——似曾相識的新的美好4、品讀下片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中“無可奈何”、“似曾相識”兩個詞包含了怎樣的情感?詩人面對“花落去”“燕歸來”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間會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會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現(xiàn),雖然花開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樹常青。三、比較遷移、深入把握1、從思想內(nèi)容上看,晏殊的這首《浣溪沙》與崔護的《題都城南莊》有哪些異同?相同之處:都通過今昔對比,表達對失去時光的不舍與懷念,且兩者對生活都充滿熱愛,以平靜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不同之處:晏殊體認到了生命之中的美好會以不同方式再次出現(xiàn);崔護以審美的生命態(tài)度,將逝去的美好化作浪漫的記憶珍藏心間。2、從語言風格上看,晏殊的這首《浣溪沙》與柳永的《蝶戀花》有哪些異同?相同之處:婉約含蓄
晏殊《浣溪沙》教案 篇7
【年代】:宋
【作者】:晏殊——《浣溪沙》
【內(nèi)容】: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閑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 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卒謚元獻。他一生富貴優(yōu)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diào)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朵较场分小盁o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二句,傳誦頗廣。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注釋】
一向:一晌、片刻。
年光:年華、時光。
等閑:平常。
憐惜眼前人:唐元稹《會真記》中崔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p>
【賞析】:
本詞為傷春念遠之作,仍有光陰易逝、應及時行樂之慨嘆,但取景高遠,境界開闊,寄寓著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探索。
以上就是《晏殊《浣溪沙》教案分享》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晏殊浣溪沙教案查看或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guān)注!
晏殊浣溪沙教案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浣溪沙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浣溪沙”,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文學賞析上片三句詞人以顏色變換為線索,先遠后近,凝具匠心。...
-
蘇軾的浣溪沙教案經(jīng)典14篇 推薦一篇與“蘇軾的浣溪沙教案”有關(guān)的文章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又到了老師開始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是學科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驅(qū)動力。如果您認為本網(wǎng)頁有用請不要忘記將其收藏起來!...
-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教案設計06-08
- 古今言殊—漢語的昨天和今天12-21
- 幼兒教學學會分享玩具教案分享08-18
- 大班音樂教案分享02-07
- 大班健康教案:分享05-20
- 大班美術(shù)教案分享03-24
- 科學魚教案分享02-29
- 剪紙教案分享十一篇01-14
《風娃娃》優(yōu)秀教學設計(合集9篇)04-07
- 最新介紹信(合集十一篇)04-07
- 機要工作的總結(jié)1000字模板5篇04-07
- 小學整理教案優(yōu)選13篇04-07
- 高中社會實踐評語(集錦192句)04-07
- 黃河的主人教案精選01-11
- 部門述職報告04-07
- 2024擲一擲的教案04-07
- 小學作文教案分享02-27
- 就業(yè)推薦表自我鑒定(合集7篇)04-07
- 中班教案七彩蝦反思通用(5篇)04-07
- 晏殊《浣溪沙》教案分享04-07
- 教你寫課件: 晏殊《蝶戀花》教案怎么寫12-29
- 浣溪沙09-10
- 蘇軾的浣溪沙教案經(jīng)典14篇03-16
-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教案設計06-08
- 晏殊《浣溪沙》教案分享04-07
- 教你寫課件: 晏殊《蝶戀花》教案怎么寫12-29
- 浣溪沙09-10
- 古今言殊—漢語的昨天和今天12-21
- 蘇軾的浣溪沙教案經(jīng)典14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