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赤壁賦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07高一語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高中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高一語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一語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教學課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授課人
二次
備課
授課班級
高一6班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步驟和方法,提高理解和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2、多角色、多種形式的朗誦這首詞,以達到熟讀成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
Ⅰ
自主學習檢查內(nèi)容和方法
一、導入
古代許多文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今天,我們就通過品味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來領略東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檢查自主學習效果
1.對蘇軾你了解多少?
知人論世:見《新新學案》第24頁“作者名片”。
2.你知道多少關于宋詞的“豪放派”的知識?
文學常識:見《新新學案》第24頁“相關知識”。
3.本首詞的寫作背景嗎?
寫作背景:見《新新學案》第24頁“背景資料”。
4.你能準確朗讀這首詞嗎?
檢查朗讀,看同學們能否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
Ⅱ
教學重點難點
三、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豪放派宋詞的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2.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3.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整理的。
Ⅲ
組織學生討論展示評價
四、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上闋:
1.詞章寫了什么內(nèi)容?上闋著重是在寫什么?
明確:以長江為背景,著重在寫赤壁的壯麗景色,并稱頌當時的英雄人物。
2.開頭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原因是什么?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勢恢宏,豪放之氣籠罩全詞。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fā)歷史的想象。寫景和抒情結(jié)合自然,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并產(chǎn)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3.作者描寫赤壁景色,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點明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懷古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4、上片又具體寫了那些景?請從詞中找出?
明確: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千堆雪
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三句中哪幾個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為什么極力描繪這些景象?
“亂”——寫出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
“卷”——波濤力量之浩大
這三句運用擬人、比喻、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聲音、色彩、姿態(tài)、氣勢等方面描繪赤壁的奇景和長江的氣勢,也暗寫下闋赤壁之戰(zhàn)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現(xiàn)作者的豪邁奮發(fā)意氣,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
6.“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兩句在全詞起什么作用?
明確:這兩句承上啟下?!敖饺绠嫛北磉_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激情,又由寫景過渡到寫人,總結(jié)上闋,引起下闋。
7.學生自讀上闋,體會景中之情,總結(jié)上闋內(nèi)容。
小結(jié)上闋:作者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為背景,點出赤壁戰(zhàn)場之所在,然后寫它的險要地勢,對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稱頌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下闋:
1.下闋寫詞人的回憶和感慨,他回憶什么?感慨什么?
前五句: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風流瀟灑,才華橫溢;
后五句:所感——自己功業(yè)無成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
下闋先著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燒曹營的歷史事件,最后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2.下闋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點?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
明確:周瑜雄姿勃發(fā),儒將風流,從容閑雅,指揮若定。
蘇軾詞中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的深刻含義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年紀很輕,很有作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喬之姊大喬系孫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孫權(quán)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有葭莩之親,能取得孫權(quán)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以上這些正是作者所沒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3.詞人為什么只寫周瑜,對周瑜形象的刻畫,又寄寓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人物周瑜蘇軾
年齡34歲47歲
婚姻幸福美滿三十喪妻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發(fā)
職務東吳都督(24歲)團練副使
際遇功成名就功業(yè)未成
通過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周瑜年僅34歲就在赤壁之戰(zhàn)中取得勝利,成為一時之英雄。而自己年將半百,卻身遭貶謫,功業(yè)無成,怎能不在感慨萬分中生發(fā)仰慕之情呢?蘇軾對周瑜“贊揚”的同時又是在慨嘆自己。詞人刻畫周瑜的“雄姿英發(fā)、叱咤風云”與自己的“待罪黃州、早生華發(fā)”相互映襯,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顯出自己的壯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報國無門,渴望能夠建功立業(yè)。
4.下闋后五句作者是怎樣抒發(fā)人生感慨的?
明確:“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熱誠向往。但想到自己頭發(fā)斑白,空有才華,一事無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傷感,最終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與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所以最后詩人以酒酹月,表現(xiàn)自己的傷感。
5.下闋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明確:這首詞表現(xiàn)了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從情感上看具有激奮和傷感的雙重色彩。詞中對壯麗河山的描繪,對英雄人物的盡情贊頌,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奮發(f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而“人生如夢”的感慨,則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郁悶和憂憤。但從全詩主題看,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yè)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xiàn)而萌發(fā)的,是詩人壯志未酬的無奈情緒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詩人悲觀失望的自白。我們應該更多地體味作者對事業(yè)對人生的激情和追求。從詞的意境和語言分析,這首詞感情熱烈,富于激情,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懷。因此“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fā)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是《赤壁懷古》的理趣所在。
6.朗讀下闋,總結(jié)下闋內(nèi)容。
下闋第一層描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fā)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jié)合。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 YjS21.COm)
板書:
Ⅳ
對重點難點進行點撥或精講
五.內(nèi)容探究:
俞文豹《吹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蘇東坡豪放詞的風格可見一斑?!赌钆珛沙啾趹压拧肥枪J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明確: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yè)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fā)讀者的歷史聯(lián)想。②.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并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閑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③.抒發(fā)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
六.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xiàn)了豪壯的情調(diào)。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貴的是,這首詞還留給我們無盡的人生啟示: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種種挫折和磨難,你將如何應對呢?每個人的一生也必然面臨許多選擇和考驗,你將如何處理呢?從蘇軾和他的作品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板書:
V
課堂練習檢測設計
七、教學小結(jié)及練習反饋
1.課堂練習:活頁卷“基礎能力測評A”以及學案精研文本部分。
2.課后作業(yè):背誦本首詞;活頁卷“能力提升層次B”。
教學
反思
精選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钴S,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念奴嬌赤壁懷古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nèi)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2、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感知蘇軾詞的風格特點。
2、難點:本詞的語言美,思想美和藝術(shù)美的統(tǒng)一。
教學時教: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了解背景
預習反饋(課前布置預習作業(yè),查找資料,說說對本文幾作者的了解)。
了解內(nèi)容:介紹“東破突圍”,由于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杰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赌钆珛沙啾趹压拧窔v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資料: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市、蔡襄并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并稱“三蘇”。
蘇軾早年頗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屢遭貶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審訊,這是著名文字獄“烏臺詩案”,他最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傊?,蘇軾貶黃州,是因為遭人暗算,不知不覺轉(zhuǎn)入政治斗爭漩渦,而不是什么因?qū)懺姽粜路?。他這次受打擊,心情是復雜的,所以游赤壁時寫下了這首詞,抒發(fā)自己的抱負。
教師課根據(jù)學生反饋情況進行補充。
二、整體感知,重視朗讀
1、指導朗讀,疏通文字。
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表現(xiàn)出作者對歷史上這場戰(zhàn)爭的向往和對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語盡管含有消極情緒,也應讀得灑脫,不要當作低調(diào)處理。注意多種形式朗讀,指讀、范讀、齊讀等讀中引導了解詞的大概。
2、讀后反饋:詞的上片大多側(cè)重寫景,敘事;下片側(cè)重抒情。
三、精讀詞句,注重鑒賞,
①思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句在全詞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大江東去”是赤壁之戰(zhàn)的襯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懷古”的點題。這一句泛寫作者憑高遠眺,所見所感,是全詞起興之筆,詞一開頭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片,創(chuàng)造了一個的曠遠、深沉的意境,為“周郎”出場造成聲勢。
②思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明確:亂石壁立,高聳入云,怒濤澎湃,雪浪千迭。先寫江岸,后寫江水。既正面描寫赤壁江山勝景,又勾勒古戰(zhàn)場景象,真可謂是有聲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過渡。“江山如畫”承上,“一時多少豪杰”啟下,由狀景過渡到述人,十分自然。這一聲慨嘆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耙粫r多少豪杰”,既照應了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了鋪墊。
④討論:為什么單單懷周瑜?
明確:a、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團練副使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b、機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quán)這樣的明君
赤壁之戰(zhàn)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感情
⑤思考:詞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插進“小喬初嫁了”一語?在對周瑜形象的刻畫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確:周瑜儒將風流,從容瀟灑,指揮若定。插寫小喬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氣宇不凡。詩人贊頌周瑜非凡的膽略,意在抒發(fā)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四、深入探究,揭示主題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積極還是消極?
明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蘇軾在《前赤壁賦》里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睆埲籼撛凇洞航ㄔ乱埂防镎f:“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币苍S蘇軾在想:人生真的猶如一場空夢,輝煌像周瑜那樣是一生,郁悶像我蘇軾一樣也是一生,在滾滾不息的長江面前,在圓缺循環(huán)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悶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因此,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態(tài)度,這也就是蘇軾的詩意人生。
不能改變環(huán)境,那就改變心情,這難道算是消極嗎?這其實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當你遇到人生苦難時,抱怨無濟于事,傷感徒增煩惱,所以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釋放,想想人生也就猶如一場夢,“古今將相今何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天大的困難放到短暫而寶貴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計較什么呢?這就是人生的豁達境界。蘇軾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fā),拼搏進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烏臺詩案”讓他站到了死亡的邊沿線上,也許鬼神在向他敲門的時候,蘇軾才能真正的體會和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如果說這就是“消極”,那么,我想說,人生需要這樣的消極,建立自己的彈性人生,或許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另一種表現(xiàn)。
五、小結(jié)豪放詞的特點
特點:豪放派相對婉約派而言。詞原來是從民間小調(diào)發(fā)展來的,多以艷情為題材,語言清麗,音律嚴謹,表現(xiàn)婉曲含蓄,就用“婉約”兩字來形容它的風格。后來慢慢有了變化,到蘇軾筆下,詞的題材被大大拓寬了,所謂“以詩入詞”,形式上也不再嚴格遵守腔調(diào)韻律,詞境更壯闊了,確立了豪放派的風格。豪放派詞人中,辛棄疾是集大成者。
1、要有壯闊景2、要寫英雄事3、要表功業(yè)志4、要抒蒼涼的情。
六、拓展訓練
上網(wǎng)瀏覽:按學生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上網(wǎng)查找和品讀有關豪放派和婉約派的詞。
七、作業(yè)布置
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板書)
上闋:(赤壁)(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一時多少豪杰
下闋:(懷古)(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所慨: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早生華發(fā)
才華橫溢人生如夢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常活躍,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授課班級:04(6)班授課人:福州環(huán)保職專曉晨
授課時間:12月9日上午第二節(jié)授課地點:多媒體A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整體把握,理清思路,感知詞的內(nèi)容
2.能力目標: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德育情感目標:體會詞人壯志未酬的感慨,樹立自己的理想
教學重點:1、體會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
2、誦讀本詞
教學難點: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教學方法:誦讀法、指導法、討論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首由我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同學們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馳騁在古戰(zhàn)場。讓我們踏著這雄渾的男聲獨唱,走進三國,走進赤壁,走進《念奴嬌·赤壁懷古》。
2、引導學生思考投影出的一道關于文學常識的選擇題。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鶴
[解題]:“一門三父子”排除D項,“都是大文豪”排除C項,“峨眉共比高”排除A項,最終確定正確答案為B項。
(由此題引出本課。)(投影)(并看蘇軾像——錢幣)
二、對詞作者蘇軾作簡要介紹(學生回憶他的作品以及他的生平,教師小結(jié)):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眉州眉山人。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學家。開北宋豪放詞風。一生才氣縱橫,詩、詞、文、書法都有很高造詣?!霸姟迸c黃庭堅并稱為“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為“蘇、辛”;“文”與歐陽修并稱為“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書法四大家”。作品有《蘇東坡集》、詞有《東坡樂府》。
蘇軾坎坷的一生。
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從元豐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蘇軾在黃州生活的這七年,對蘇軾一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黃州團練副使僅僅是個虛名,他不僅沒有俸祿,而且受到監(jiān)督,當時蘇軾在許多信里反復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事也”。他在黃州城東開墾了十畝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樂。黃州的生活使蘇軾的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一方面,他觀察問題變得比較通達,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背后,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產(chǎn)生了較為嚴重的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思想。(投影)
三、放錄音范讀,學生輕聲跟讀。
四、賞析
1、學生朗讀,注意氣勢(教師講評)
2、明《雨霖鈴》與《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區(qū)別
引典故以加深學生對蘇詞豪放特點的感悟:“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比柳詞如何?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充分說明了蘇詞豪邁奔放,坦率開朗的特點,這與低沉感傷,綺羅香澤的婉約派不同,讀詞時要感受。(投影)
蘇軾之前“詞為艷科”,直到蘇軾才一掃綺羅香澤之態(tài),以詞言志,以詩為詞,意境博大,豪邁奔放,創(chuàng)“豪放”詞派,朗讀中注意這種氣勢。
(投影:豪放詞派以詞言志,意境開闊)
3、學生再讀,讀出感情、氣勢
4、學生表達朗讀感受:豪放、大氣、感傷、不平(凡涉及蘇軾的感受即可)
5、思考、討論題:
1)上、下闋分別寫什么?
上闋:描寫赤壁之景,引出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
下闋:塑造周瑜形象,抒發(fā)自己的感慨。
2)上闋一、二、三句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說說它的好處。
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弘,籠罩全詞。寫長江非凡氣勢,將自古以來這里出現(xiàn)的許多威武雄壯的戰(zhàn)爭故事,都概括進來。
3)四、五、六句點明什么?
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周瑜,為下闋塑造周瑜形象作鋪墊。
4)七、八、九句寫了怎樣的赤壁之景?
具體寫赤壁之景,勾畫古戰(zhàn)場的險要形勢?!皝y”、“穿”、“驚”、“拍”、“卷”,動感極強。
5)十、十一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jié)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不引起人們懷古之幽情?于是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6)齊讀上闋,再次體會景中之情。
7)下闋塑造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
少年得志,建功立業(yè),英氣勃發(fā),年輕有為(點到即可)
8)為什么要塑造周瑜這樣的形象?
抒發(fā)對英雄業(yè)績的仰慕之情,引發(fā)自己未能建功立業(yè)的感傷(壯志未酬)。
(蘇軾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
9)最后五句怎樣寫人生感慨?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是感傷,是自責,慨嘆歲月無情而功業(yè)無成。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自慰,是曠達,回首往事,恍如夢中,權(quán)且以酒酹月,借酒澆愁,值此,一位襟懷曠達,善于自慰的詞人躍然紙上。
10)齊讀全詞,展開想象,進入意境。
6、小結(jié):
借詠史抒發(fā)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這首詞歷來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詞風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意境開闊,氣象恢弘,而且江山、歷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外一處景物描寫則是對古戰(zhàn)場險要地勢的勾畫:“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豪放詞風的另一方面還表現(xiàn)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瑜的雄姿英發(fā)與出眾的才華都寄予著詞人的贊美之情。稱贊周瑜,表明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心志。
這首詞,氣象磅礴,格調(diào)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五、學生背誦本詞
六、總結(jié):通過本詩的學習,要了解豪放派的風格特點。學會鑒賞的方法。
七、作業(yè)布置:自由討論婉約派和豪放派的異同。
八、教后反饋
高一語文必修2《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各行各業(yè)都在開始準備新的教案課件工作計劃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必修2《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一語文必修2《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蘇詞的藝術(shù)風格。
2、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較法、朗讀法、討論法等常用的詩歌鑒賞方法。
二、教學重點:
1、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
2、了解蘇詞的藝術(shù)風格。
三、教學難點:
1、準確把握詞人復雜的心情。(即對“人生如夢”的理解)
四、教學設想:
按照情境教學理論,利用多媒體,結(jié)合朗讀法讓學生感知、體會、理解《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氣勢磅礴、恢弘高遠的意境;通過比較法,明確宋詞兩派在用詞、選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點;通過了解寫作背景和討論、比較等方法使學生體會作者復雜的心情,從而達到教學目標,也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五、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前幾天我們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鈴》這首詞,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談談你的學習成果,好嗎?
生1:老師,我能把這首詞完整地背下來了。
生2:作者通過描寫景物,抒寫內(nèi)心的情感,也就印證了一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
生3:這首詞語言比較精致、華麗,而且選擇的意象為自然界中較小且靜態(tài)的事物,如楊柳、曉風、殘月、寒蟬、長亭等。
生4:這首詞格調(diào)深沉,通過一系列意象營造了細膩纏綿、低沉含蓄的送別詩意境,它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作品。
師:很好,剛才同學們從柳永這首詞的用詞、意象、意境等方面進行了回顧,講的都非常有水平。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宋詞的另一派別——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教師板書:《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感知全文:
師:好,現(xiàn)在老師把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朗讀一遍,在朗讀過程中,請同學們結(jié)合我們以前鑒賞詞的方法,一起來體味這首詞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讀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心得。
(教師范讀全文)
師:好,剛才我們一起聽了老師的朗讀,現(xiàn)在大家一起來談談你對這首詞的初步感受吧。
生1:這首詞好像也在寫作者不愉快的心情,但這心情與柳永不一樣。柳永寫男女主人公分手時依依不舍的心情,而這首詞在寫作者老大無成的心情。
生2:雖然都在寫不愉快的心情,但蘇軾不一樣,柳永顯得含蓄、細膩,而蘇軾就顯得氣勢磅礴、雄壯激烈。
生3:這首詞與柳永寫的一樣,也是通過寫景,也就是通過描繪意象來抒發(fā)感情的。
(三)鑒賞上闕:
師:對,剛才同學們講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見地。尤其剛才那位同學提到這首詞也是通過寫景,通過描寫意象來抒懷的。
(教師板書:寫景)
師:那這些景主要集中在詞的上闕還是下闕?
生:上闕。
師:對,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朗讀上闕,大家一起來找一下作者選用了哪些意象?
(學生朗讀上闕)
師:好,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找一下。
生1:大江
生2:赤壁
生3:亂石
生4:驚濤
生5:……
(教師板書)
師:對,大家找得都不錯,那我問大家,這些意象尤其是大江與赤壁,前后是否可以調(diào)換,就是說,先從“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再寫“大江東去……人物”?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師: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生1:不可以,因為按照人觀察事物的順序是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即先寫長江再寫赤壁,符合這一規(guī)律。
生2:也符合時間的規(guī)律,這長江,在作者看來,已不僅僅是真正意義上的長江,而是綿延不斷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作者身處這有著特定歷史事件的赤壁,也就會情不自禁把思緒定格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三國,所以,這意象應該先寫長江(久遠的歷史),再寫赤壁(特定的歷史)。
師:剛才兩位同學分析得很有道理,他們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分析,實際上也是作者由悠久的歷史想到了特定的歷史,由綿長的長江想到了古戰(zhàn)場赤壁。
師:我們說,詞人往往通過意象來渲染一定的意境,我問,這首詞的上闕,作者渲染、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生1:激烈
生2:磅礴,有氣勢
生3:氣勢宏偉
生4:雄偉壯麗
師:因此,作者用一句話概括了他描繪的景物,是哪一句?
生:“江山如畫”
師:對,我們說,所謂意象是景物與情感的結(jié)合,那么由這些意象上,滲透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1: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與熱愛
生2:對古代英雄的贊美
(板書)
師:能否更具體些?
生:對周瑜的思慕(板書)
師:對,從上闕的哪句詞表現(xiàn)出來?
生:“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師:為什么?
生1:這赤壁作者不稱呼為諸葛赤壁,也不稱呼為劉備赤壁,而是稱呼為周郎赤壁。
生2:作者把周瑜稱呼為“周郎”,這“郎”顯得他特別年輕瀟灑,不僅因為羨慕他年輕,而且還有更讓他崇拜的呢?
四、鑒賞下闕
師:對,這就是接下來我們一起要鑒賞這首詞的下闕。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下闕好嗎?其他同學思考,作者還描繪了哪些意象(即寫了周公瑾的哪些方面)?
(指定一學生朗讀)
師:這位同學朗讀得相當有感情,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
生:“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fā)”。
師:這句寫了周瑜的哪一方面?
生1:他愛情甜蜜,婚姻美滿。
師:對。
生2:寫他瀟灑。
師:也不錯。
生3:寫他年輕。
師:也很有道理(板書:年輕)
師:還有哪方面的?找具體的語句。
生:“羽扇綸巾,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
師:這句在寫什么?
生:寫他有指揮軍隊,戰(zhàn)勝曹軍。
師:指揮時,他的神態(tài)怎樣?
生:“談笑”。
師:說明什么?
生:指揮若定,展現(xiàn)了他高超的指揮才能。
師:想看看周瑜指揮大軍和火燒赤壁的情景嗎?
生:想。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周瑜,體會周瑜的卓越才能。
(播放《周瑜點將和火燒赤壁》)
師:到這里,即周瑜年輕有為的形象,不僅浮現(xiàn)在作者眼前,也出現(xiàn)我們眼前。
(板書:年輕有為)
師:這是作者在詠史。
師:回顧歷史,回到現(xiàn)實,作者卻說“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體會?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作者寫這首詞的畫像,從這畫相中,你看出什么了?
(出示課件——畫像)
生1:郁悶
生2:身體欠佳(笑)
師:也對。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蘇軾寫這首詞的背景。
(出示課件《念奴嬌·赤壁懷古》寫作背景的文字)
師: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要“多情應笑我”了吧?
生1:笑自己居然與周瑜相提并論。(人家一個大都督,我一個凡夫俗子)
生2:笑自己老大無成
師:都有道理,是嗎?
師:同學們,面對這大江赤壁,想到自己的老大無成,聯(lián)系自己的政治處境,于是作者發(fā)出了“人生如夢”的感嘆。
師:同學們,自這首詞問世以來,對“人生如夢”這句有許多的爭論,有人說反映了作者消極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你認為呢?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學生討論)
生:1、我認為,蘇軾如此地執(zhí)著,到頭來也老大無功,壯志未酬,而周瑜呢,年輕有為,功勛卓越,太傷感了。
2、即使是風流人物,英雄豪杰的周瑜,不也被這“大江”的“浪”淘盡,淹沒了嗎?所以說,“人生如夢”,所以說有消極的意味。
3、蘇軾盡管有“人生如夢”的感嘆,然而,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還是比較灑脫豁達的,“一尊還酹江月”,他“還是舉起酒杯,祭奠這萬古長存的大江與明月吧”,還是把這苦悶,這壓抑寄情于這滾滾長的長江、高懸的明月吧!
師:同學們,這首詞雖有消極的意味與成分,但,它并沒有影響全詩的格調(diào)與意境,這豪邁、雄壯的意境和略帶消極(傷感)的情緒與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同出一轍,兩詞都寫到了長江,也發(fā)表了對人生的態(tài)度,同時,也都用酒表達了豁達的心胸。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感受同樣豪放的歌曲。
(學生欣賞《三國演義》的主題歌,提示學生關注歌詞)
(五)拓展訓練:
師:這豁達其實在蘇軾其他的詞都能表現(xiàn)出來,包括同一時期的作品,如:他在黃州的第四年寫的《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詞中有對快哉亭周圍美麗環(huán)境和悠閑生活描寫的基礎上,他用“一點浩然氣,
千里快哉風”作結(jié)。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
(出示蘇軾圖像與《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六)課堂小結(jié):
師:好,到這里,我們的上課即將進入尾聲,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來小結(jié)一下,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讓我了解了宋詞另一詞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的風格——雄壯、豪邁。
生2:讓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詞人蘇軾,尤其是他寫這首詞時壯志雄酬又不失豁達的胸襟,太讓人感動了。
生3:讓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內(nèi)涵。
生4:讓我在課后會更深入地講究宋詞兩派別的風格,也讓我在今后的業(yè)余時間有方法去鑒賞宋詞----比較法、討論法、朗讀法。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也很有體會。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背誦這首詞來結(jié)束今天的課吧!
(學生背誦全詞,播放音樂)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高一語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設計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高一語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設計”,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
高一語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1、結(jié)合微課和反轉(zhuǎn)課堂的理念,在預習課件中包括這首詞的背景介紹(烏臺詩案的大致經(jīng)過),赤壁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視頻展示)和意義(微課展示)。
2、詩詞的教學重點在于誦讀,這節(jié)課的設計也是緊緊圍繞這一原則展開。此外,引導學生初步掌握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從手法、情感入手,理解作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面對人生挫折的態(tài)度。
教材分析:這首詞選自中等職業(yè)教育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二課《宋詞兩首》。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古典文學作品。這首詞作為豪放詞派的代表作品,要引導學生理解豪放詞派的特點,并且引導學生初步掌握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通過誦讀、分析,理解詞作內(nèi)容,把握作品情感。
學生分析:學生都是職業(yè)生,有著很大的潛力,需要老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導課前預習。結(jié)合微課的形式,在課前,做好了充分的預習準備。學生通過微課理解這首詞的背景,烏臺詩案的經(jīng)過與結(jié)果,利用視頻回憶了赤壁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通過微課了解了赤壁之戰(zhàn)的意義。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作者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工作:計算機、網(wǎng)絡、投影機、應用軟件
板書:
周瑜年華早衰
赤壁→懷古{→愁{→灑脫
蘇軾壯志難酬
評價與反思:
1、根據(jù)教學設計中預期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達到
2、采用的教學方法適合學生,且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在品讀賞析環(huán)節(jié)中對下片的分析中,應該在引導學生理解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揣摩朗讀。而這一部分在實際操作中,訓練略顯薄弱。
3、在賞讀感悟環(huán)節(jié)后應有歸納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應帶領學生按照板書,理解詞作的豪放特點,體會蘇軾的灑脫精神,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板書,用箭頭、括號連接??墒沁@各環(huán)節(jié),在實際上課中沒有完成。
4、在教學設計中的作業(yè)設計中,要求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感悟,將其呈現(xiàn)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但在實際教學中,這個作業(yè)沒有布置。
5、在多媒體應用中,學生最開始的自由朗讀環(huán)節(jié)設置了背景音樂,但由于事先考慮不周,沒有將聲音調(diào)至最大,導致學生自由朗讀后的聲音蓋住了樂聲,沒有達到配樂的效果。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1——2分鐘,由詞作的背景入手,自然導入新課。)
在預習的微課中,我們知道了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心中有無盡的憂愁。于是他寄情山水,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面對滾滾長江,作者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赤壁懷古》。(板書題目)
2、講授新課(31——38分鐘,分為初讀感知、品讀賞析、賞讀感悟三個環(huán)節(jié)。)
這是一首懷古詞,主要是通過對古跡的描寫和對古人、古事的記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
初讀感知:接下來,我們就自由朗讀這首詞,思考:這首詞寫了哪些景、人?
(目的:熟悉這首詞的內(nèi)容)(播放背景音樂)
音樂停止(2分鐘),提問:這首詞寫了哪些景、人?
品讀賞析:這首詞是豪放派詞作的代表,被歷代的文人墨客所喜愛。同學們,你喜歡哪一句?請從手法、情感入手分析,揣摩其朗讀技巧。
(目的:引導學生學習鑒賞詩詞的基本步驟,體會情感,揣摩朗讀)
教師預設:
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作品開篇奠定了豪邁的基調(diào),東去的大江和滾滾的江浪,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是暗喻,喻指時光易逝。蘇軾登赤壁臨長江,自然會由滾滾東去的江水想到不斷流逝的時光。無情的時光淹沒了多少古代顯赫一時的風流人物。朗讀時要大氣磅礴,有如滔滔江水奔流而下。
②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據(jù)考察,赤壁大戰(zhàn)發(fā)生在今湖北武昌,而作者所游的赤壁市湖北黃岡。所以作者用“人道是”說明此赤壁非彼赤壁,但這不影響作者的聯(lián)想。
③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亂——寫出了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了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
卷——波濤力量之浩大
擬人、比喻、夸張手法運用其中。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寥寥數(shù)筆便勾畫了它的雄奇壯麗。前一句把視線引向天空,后兩句把視線引向腳下,呈現(xiàn)一幅立體的畫面。
朗讀時重讀動詞“穿”、“拍”、“卷”,讀出山之高峻,水之洶涌,“千堆”后要拖音,形容浪花之重。
④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比喻手法的運用?!敖饺绠嫛背猩峡偨Y(jié),朗讀時讀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一時多少豪杰”啟下,引起對周瑜的回憶,鏡頭由全景式縮至周瑜個人,讀出作者對周瑜的欣賞、敬佩之情。
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襯托手法的運用。作者用三國美人小喬襯托周瑜的英俊瀟灑,暗示他不僅事業(yè)有成,并且婚姻幸福美滿。(板書:周瑜)
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已經(jīng)34歲,這時也已婚十余年,作者在這里說“小喬出嫁了”,并不矛盾。因為藝術(shù)的真實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實,尤其是這類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抒情詩,原來就不以再現(xiàn)細節(jié)真實為目標,我們當然也就不必處處以生活的細節(jié)去衡量它。
作者對周瑜充滿了敬佩,并且此時是在“遙想”,所以朗讀時要緩慢,語氣要充滿對周瑜美滿生活的向往之情。
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的運用?!坝鹕取笔怯螟B羽所制的扇,漢末盛行于江東?!熬]巾”是用青絲帶編的頭巾,漢末名士多以此為服。周瑜風雅翩翩,談笑自若,運籌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敗了敵人?!皺{櫓灰飛煙滅”形象地寫出了曹軍敗北的慘象。
朗讀時“談笑間”要讀得從容自若,“灰飛煙滅”要重讀并拖音,讀出曹軍的慘景。
⑦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周瑜由于眷戀母國,故地重游,遇到我,看到我現(xiàn)在的境遇,也會投以同情的笑。
“笑”,不應是嘲笑,而是同情的笑。周瑜身為英雄人物,心量廣大,對于同樣有著建功立業(yè)抱負的蘇軾,目前被貶黃州的處境,一定會予以同情的苦笑。
同情蘇軾什么呢?
周瑜
蘇軾
功成名就(34歲)
被貶黃州(47歲)
婚姻幸福
發(fā)妻亡故
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fā)
對比中,能體會出蘇軾感嘆年華早衰、功業(yè)難就之愁情。(板書:年華早衰、功業(yè)難就或壯志難酬)
在朗讀時,重讀“笑”,“早生華發(fā)”也讀出時光易逝、年華早衰、功業(yè)難就之愁緒。
⑧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比喻的運用。夢有怎樣的特點?短暫,難以捉摸,就好像人生之短暫,生活中的得意與失意,都難以把控,與其哀聲連連,嘆人世之變遷,不如以清風為伴,與江月對飲,用一顆更博大的心胸容納失意(或失?。?。這顯示了蘇軾闊達的胸襟。我們從中窺見了一個灑脫的蘇軾。(板書:灑脫)
賞讀感悟:人生像一個調(diào)料盒,包含了五味雜陳,我們要怎樣面對人生的酸楚和苦痛。請大家寫幾句話,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目的: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面對挫折,學習蘇軾闊達、灑脫的精神)
3、總結(jié)歸納(3——5分鐘)理解詞作的豪放特點,體會蘇軾的灑脫精神。
(引導學生觀看板書,并進一步用箭頭、括號完善板書)這首詞通過對于赤壁之景的描寫,對于周瑜故事的記述,感嘆自己年華早衰卻功業(yè)未成的愁緒,從中我們看到了灑脫的蘇軾。
同學們,把一滴墨水灑入清水中,清水立刻變成混濁,而把一滴墨水灑入大海中,大海則巋然不動。同樣一滴墨水,滴進不同的容器中,就對容器產(chǎn)生了不同的變化,看來問題不在這滴墨水,而是這個容器。這滴墨水就像人生中的挫折,容器就像每個人心的容量。挫折遇到心量小的人,稱之為困難,挫折遇到心量大的人稱為機遇。
我們學習蘇軾,學習他順境中積極上進,更要學他逆境中闊達灑脫。
至此,老師也不由自主想為大家吟誦此詞,感受東坡居士的博大胸襟。(配樂朗誦)
4、作業(yè)(1——2分鐘)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此詞,把學習這節(jié)課的感悟?qū)懗梢黄?00字左右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