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5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一個好教案首先要依標合本,具有科學性。經(jīng)過仔細篩選88教案網(wǎng)編輯選出了一篇非常好的“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需要資訊的朋友可以在這里找到!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篇1】
《會走路的樹》這篇童話語言淺顯流暢,故事有情有趣,歌頌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好,倡導了人與人之間要真誠和友愛、互助和團結(jié)。 在課堂上我安排了讓學生續(xù)編故事:小馴鹿讓小鳥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請你們想一想,看誰編的故事最吸引人。 那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將話說得充分而有序呢?“言為心聲”,學生只有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在頭腦中先想周全想清楚了,說話的時候才能表達得充分而有序,所以講到底,這里還涉及到如何訓練學生思維的豐富性和條理性的問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言語表達往往不夠完整充分,也缺乏條理,此時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
教師首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會走路的樹”的認識片言只語地表達出來,然后啟發(fā)學生將這些“片言只語”組織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豐富起來。在充分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語言缺乏條理性的問題又暴露出來,此時教師靈活地引導點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表述順序上的混亂,并按一定順序重新理順思維并組織語言,最后本課有很多精彩的發(fā)言和深情的朗讀,但是低年級品讀課文還只有部分學生來參與,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感受,發(fā)言的同學也一直都是那么幾個,所以精彩的課堂只是部分學生的課堂,怎樣讓所有孩子都來參與,還該反思。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篇2】
在教學《會走路的樹》這篇課文時,學習第三節(jié)時,我穿插了想象說話,出示幾幅圖片,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小樹帶著小鳥去了,看(聽)到了。
這樣根據(jù)圖片或自由想象,進行說話練習,感受馴鹿和小鳥一起玩耍時的愉快,體會它們之間的友誼。引導學生勤于思,敢于說,能夠說出比較完整的一句話,訓練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條理性,讓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逐漸掌握表達技巧,慢慢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完課文,我出示了一幅色彩鮮艷的圖片: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我先引導學生說一說: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它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再讓幾個學生戴上頭飾入情入境地演一演。
整堂課,我努力改進教學策略,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重視在活動、游戲中學習,指導學生通過讀、想、說、演、寫等途徑,扎實地練好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功,在這個想象說話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條理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鍛煉,同時也增強學生語言表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用能力。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篇3】
這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蘊涵豐富的童話故事,跟隨作者的文字,你會走進一個和諧相處、充滿無限情誼的自然界的角落。題目本身就能引起人們很多的聯(lián)想,生活的經(jīng)驗和文本產(chǎn)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
課文分兩部分,一根“情”線緊緊貫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鳥和小樹的初遇。在小鳥看來,那“小樹”是金色的,又會“走來走去”,便產(chǎn)生了好奇,而小樹則表現(xiàn)了出乎小鳥意料的關愛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鳥的要求,還帶著它去過許多地方,看到了許多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小鳥和小樹的重逢。不過與前次不同的是小鳥長成了大鳥,它能感到出現(xiàn)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樹而是美麗的小鹿,不是樹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樹也變了,它是原來的大鹿的兒子。按理說,它們也是初識,但“會走路的樹”則勾起了他們的舊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這些話表現(xiàn)了他們隱藏在心中的懷念之情。接下來他們有一段對話,其中“叫起來”、“激動起來”,是感情的噴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敘舊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本人通過上課發(fā)現(xiàn)了有如下反思之處:
一、“問題”牽引課堂
我在教學時力求突破課文的這兩個難點來進行的:一是感悟馴鹿和小鳥的“情”;二是理解“會走路的樹”到底是什么?為了達到目標、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問答,理解。縱觀我的全課堂,都是以問題導入,并用問題牢牢地牽住了整個課堂,同時也牽住了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第1小節(jié)時,我用這兩個問題導入:小鳥在樹林里看到了奇怪的一幕是什么呢?小鳥為什么感到很奇怪?學習2、3小節(jié)時,用的是小樹答應小鳥了嗎?你覺得小樹對小鳥怎樣?學習5—9小節(jié)時問同學:小鳥回來后看到了什么?它找到了“會走路的樹了嗎”?“會走路的樹”到底是什么呢?
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它們的作用都是我想來導入下面的課文,讓學生去讀課文。其實這些問題有的小朋友在讀過一遍課文后就已經(jīng)能回答了,而我還在這里卻作為課文研究的重點讓學生在讀中找答案。課堂上看似熱鬧了,但多是淺層次的“碎問碎答”,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能力得不到鍛煉,只會是高耗低效。不僅如此,仔細研究我的問題,發(fā)現(xiàn)有的問題意思都一樣的,而我還在課上要求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課堂已進入了專家們所說的新課程教學課堂誤區(qū)之一:以問題牽引全文。其實有些問題完全可以換一種說話的方式,也可以達到引入下文的效果。
二、說話設計脫離生活實際。
語文是生活的形式,生活是語文的內(nèi)容。語文教學就是要教會學生憑借語言文字理解、學習、享受生活,交流、記錄、表達生活。我在課堂中為體現(xiàn)這一理念,在教學“小鳥跟著小樹到了許多地方,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這句時,設計了這樣一個說話訓練:小鳥跟著小樹到了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這樣可以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想象,把他們的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想通過文字來表述出來。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特點,為降低難度我出示了一幅大海的圖畫,讓他們看著畫面說一說。備課時只顧重視自己的設計與理念相匹配,而忘了最根本的與生活實際相符合。馴鹿和小鳥生活在樹林里,而且它們當時又那么小,它們的生活范圍只可能是在那一片樹林,它們到達的地方也只有可能的樹林里的小溪邊,可能看到小熊、小猴等……而我卻出示了一幅它們不可能達到的地方:大海,從而給學生以一個錯誤的導向,接下來有的學生說它們來到了草原,來到了沙漠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脫離了生活的實際。
而我也在錯誤中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是一項嚴謹?shù)墓ぷ?,來不得半點馬虎,我們在課上說的每句話,每個詞,出示的每一樣東西都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因為這些都有可能影響我們孩子的一生。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篇4】
《會走路的樹》是一篇清新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它講述了兩個小動物之間深厚的友誼。這是個極有情趣的故事,從字里行間、文字背后都能讀出各種有趣、生動的畫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驗收教師對24字模式的進展情況,于是我選擇我的孩子們共同學習這篇文章。我的總體設計貫穿一個“讀”,我希望我的學生們能通過這個故事讀出兩個小動物之間純潔、美好的友誼。
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情境:現(xiàn)在老師已經(jīng)變成了魔術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一起和老師說“我變變變”,知道你現(xiàn)在變成什么了嗎?同學們有的說變成了美麗的小樹,有的說變成了小馴鹿,有的說變成了小馴鹿的爸爸。抓住這個挈機我讓他們讀課文1至4段,這樣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小動物的距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走入了情境。我讓學生一邊讀著“一棵金色的小樹在樹林里走來走去”這句話,一邊質(zhì)疑,學生帶著疑問,提出問題:“小樹怎么會走來走去?小樹怎么是金色的?小樹怎么不長樹葉?”勾起了學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將這種情感遷移到小鳥的身上,小鳥此時對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從而帶著自己的親身體驗朗讀好小鳥的問話,讀出好奇的語氣,從而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繼續(xù)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馴鹿兒子與小鳥相見時的驚喜與激動,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叫、激動、”來體會、朗讀之外,我還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演一演,孩子們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難以置信,他們不僅加上了自己的動作,還把文中的話變成了自己的語言,產(chǎn)生了不錯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認出小鳥時的驚喜、開心與激動。
這節(jié)課中,我還安排了好幾處說話訓練,如“小樹帶著小鳥來到———,看到———?!蹦康氖亲寣W生通過說一說,來感受小樹和小鳥之間相處得十分快樂、融洽。從而讀出這種感覺。課文最后“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引導學生想象他門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讓學生續(xù)編下去。不僅在這樣的說話訓練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也讓學生在對話中實現(xiàn)對課文內(nèi)容的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深入地理解了課文,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整節(jié)課學生朗讀很到位了,所以不必花太多時間一直讀,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寫字指導,今后我自己一定要在寫字這方面多下工夫。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篇5】
《會走路的樹》是一篇清新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它講述了兩個小動物之間深厚的友誼。 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情境引出課文的內(nèi)容,作為這個故事的開始。動畫的出示、音樂的渲染,富有感染力的引語,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小動物的距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走入了情境。
讀,在整個閱讀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感受小樹與小鳥之間那美好的交往時,我讓學生通過讀、體會,找出重點詞語來朗讀,學生通過讀課文,從“好一會兒、送、天天”等詞語中體會出小樹對小鳥的熱情、喜愛、關心。我引導學生從“當然可以。來吧!”這句話中體會小樹答應得多么爽快、干脆和熱情。又如,在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馴鹿兒子與小鳥相見時的驚喜與激動,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叫、激動、”來體會、朗讀之外,我還抓住了小鹿說的話,加上了語氣詞,并讓學生也試著加語氣詞來來指導學生朗讀,產(chǎn)生了不錯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認出小鳥時的驚喜、開心與激動。
這節(jié)課中,我還安排了好幾處說話訓練,如“小樹帶著小鳥來到 ,看到 ?!蹦康氖亲寣W生通過說一說,來感受小樹和小鳥之間相處得十分快樂、融洽。從而讀出這種感覺。又如“小鳥和小樹告別了,會說些什么呢?”通過角色對話,讓學生體會到小鳥和小樹之間那戀戀不舍的告別之情和深厚的友誼,為理解全文,朗讀全文,打下感情基調(diào)。課文最后 “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引導學生想象他門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讓學生續(xù)編下去。不僅在這樣的說話訓練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也讓學生在對話中實現(xiàn)對課文內(nèi)容的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深入地理解了課文,還在一定程度上體會出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說小樹和小鹿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出示的句式把學生的思維框死了,學生不能充分展開想象,只是停留在了膚淺的表面,其實完全可以讓學生自由去想象,可以把有趣的地方說出來,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打開,說出來的內(nèi)容,相信會更有深度。
以上就是《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5篇》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優(yōu)質(zhì)教案] 《會走路的樹》教學設計篇二 老師在上課前需要有教案課件,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要知道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在教學的時候?qū)W生也能更理解課堂知識點。那寫教案課件包括哪幾個部分?小編特別編輯了“ 《會走路的樹》教學設計篇二”,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一、活動背景《會走路的樹》是大班早期分級閱讀繪本中的一個內(nèi)容,主要角...
-
【范文收藏】《會走路的樹》教案(篇七)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會走路的樹》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一、教學思路側(cè)重于讀,要求讀出感情;采用激疑、導疑、質(zhì)疑、解疑等學習方式...
- 大班早期閱讀系列活動教案:《會走路的樹》07-17
- 二年級語文下冊《會走路的樹》教案05-20
- 最新走路小班教案及反思集錦5篇04-26
-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會走路的樹》復習教案05-20
- 走路小班教案精選(5篇)05-30
- 中班綜合課《彩色繩子會走路》06-15
- 中班創(chuàng)意手工教案 會走路的蛋08-05
- 樹之歌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5篇05-12
幼兒園交通安全應急預案202311-11
- 展開與折疊教學反思集錦11-10
- 音樂課教學反思怎么寫模板精選11-10
- 《表里的生物》教學反思簡短5篇11-10
- 幼兒園動物教案合集11-11
- 小班社會活動幼兒園里的花教案反思11-10
- 小白兔蹦蹦跳小班教案1500字11-11
- [精]中學物理說課稿集錦11-10
- 運動會閉幕詞匯集(5篇)08-08
- 中班音樂小樹葉教案及反思5篇11-10
- 怎樣美白祛斑飲食篇12-09
-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5篇11-11
- [優(yōu)質(zhì)教案] 《會走路的樹》教學設計篇二01-01
- 樹真好教學反思打印版12-19
-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匯總12-15
- 大班早期閱讀系列活動教案:《會走路的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