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0篇)。
什么樣的教案算得上標準規(guī)范呢?俗話說,春蠶吐絲情不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好的教案要求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guī)律,對于“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這個話題我們會為您詳細講解相關內容,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1)
“地球與地球儀”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開頭篇章,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的認識、經緯線的特點、經緯度的劃分和南北半球的劃分等知識點。其中經緯度的劃分和南北半球的劃分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初中階段最難學的知識點之一。按教學大綱規(guī)定可用2~3課時的教學時間來完成,需要準備的教學用具是地球儀和相關的教學掛圖。
開學這兩周來,我一直都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由于考慮到七年級的學生才剛剛接觸地理這門課程,我不想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到地理難學,所以盡量放慢教學進度(安排了3課時),但3節(jié)課下來,除了第一課時時間略有充裕外,第二、三課時的教學時間都非常緊張。
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盡量讓地理課程貼近生活,把地理課程生活化、趣味化,如教學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時,讓學生看了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時,為了提起課堂氣氛我說“請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地球母親的照片,她美嗎?”有學生回答“她是靚妹”,還有學生說“她是一個孕婦”(都不是誠心的回答,蠻有起哄和搗亂課堂的火藥味——學生太調皮了,想給老師下馬威),我不知哪來的靈感(太突然了),順口答道“對,地球確實是一個懷孕的.靚妹,她孕育著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是目前為止所發(fā)現的唯一有生命星球。她肚子漲得圓圓的,看上去像皮球”(點明了地球的形狀),接著我又問:“大家說,如果要給這位靚妹孕婦穿一條褲子的話,要給她找多長的皮帶?”學生異口同聲說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長(可能被我的應變能力折服了吧),一堂本來要亂成一鍋粥的課,竟然一氣呵成了。
教學中存在的遺憾也不少,浪費了3節(jié)課的口舌,結果還有很多學生沒有掌握好經緯度的劃分和表示(N、S、E、W常常分不清),還有東西半球和東西經的劃分界線學生也還容易混淆,特別是“0°—20°W”和“160°E-180°”經度范圍內的半球位置還有更多的學生沒有掌握好。這也一直是我近20年來乩斫萄牡囊豢樾牟。惺幣蒼諳耄灘謀嘈湊吣懿荒懿話顏餉捶蹦訓鬧兜惆才旁詰乩砜緯痰目菲攏揮姓廡┗≈段鸕悖衷躚暗乩砜緯棠??希托办法的托们父点较爤@桑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2)
本周在講授經線和經度時,學生碰到了第一個難點是某個地點經緯度的判讀,在教學中從經緯度的劃分入手:0度經線以西為西經,以東為東經;0度緯線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如果給定的圖中有0度經線和0度緯線,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若圖中沒有出現0度經線和0度緯線,則要推斷0度經線和0度緯線會出現在這個點的什么方位,那么這個點就位于0度經線和0度緯線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該點到底位于東經西經還是南緯北緯。
判讀某地所處的東西半球位置是學生遇到的又一個難點,教學中我仍然是從定義著手,讓學生明確20W以東至160E以西為東半球,此范圍以外為西半球。不論給定什么地點,先在它的附近劃出20W和160E這兩條經線,再觀察這個點是否在20W以東至160E以西的范圍內,若在,則該點位于東半球,反之,則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個難點是南北極附近經度的判讀,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0度經線上選取一點,如果給定的圖中極點是南極,則向南極的方向為南,其相反方向為北,再以此點為中心,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即可判讀出東經和西經。學生在遇到南北極為中心的圖時,往往會出現方向的混亂,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對于以極點為中心的整圖不適用,但對于除極點外的各點依然適用,只不過此時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時可把作業(yè)本或試卷旋轉一定的角度。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3)
“地球與地球儀”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開頭篇章,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的認識、經緯線的特點、經緯度的劃分和南北半球的劃分等知識點。其中經緯度的劃分和南北半球的劃分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初中階段最難學的知識點之一。按教學大綱規(guī)定可用2~3課時的教學時間來完成,需要準備的教學用具是地球儀和相關的教學掛圖。
開學這兩周來,我一直都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由于考慮到七年級的學生才剛剛接觸地理這門課程,我不想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到地理難學,所以盡量放慢教學進度(安排了3課時),但3節(jié)課下來,除了第一課時時間略有充裕外,第二、三課時的教學時間都非常緊張。
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盡量讓地理課程貼近生活,把地理課程生活化、趣味化,如教學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時,讓學生看了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時,為了提起課堂氣氛我說“請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地球母親的照片,她美嗎?”有學生回答“她是靚妹”,還有學生說“她是一個孕婦”(都不是誠心的回答,蠻有起哄和搗亂課堂的火藥味——學生太調皮了,想給老師下馬威),我不知哪來的靈感(太突然了),順口答道“對,地球確實是一個懷孕的靚妹,她孕育著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是目前為止所發(fā)現的唯一有生命星球。她肚子漲得圓圓的,看上去像皮球”(點明了地球的形狀),接著我又問:“大家說,如果要給這位靚妹孕婦穿一條褲子的話,要給她找多長的皮帶?”學生異口同聲說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長(可能被我的應變能力折服了吧),一堂本來要亂成一鍋粥的課,竟然一氣呵成了。
教學中存在的遺憾也不少,浪費了3節(jié)課的口舌,結果還有很多學生沒有掌握好經緯度的劃分和表示(N、S、E、W常常分不清),還有東西半球和東西經的劃分界線學生也還容易混淆,特別是“0°—20°W”和“160°E-180°”經度范圍內的半球位置還有更多的學生沒有掌握好。這也一直是我近20年來地理教學生涯的一塊心病,有時也在想,教材編寫者能不能不把這么繁難的知識點安排在地理課程的開頭篇章,但沒有這些基礎知識為起點,學生又怎樣學習地理課程呢?希望有辦法的同行們給指點津迷吧!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4)
今天講課的章節(jié)是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與大洋。在剛結束難度偏高的第一章后,由于本節(jié)課內容較容易,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是輕松地學習,在樂趣中學到知識。
首先我以加加林的故事導入本節(jié)課,引出“人類真的給地球起錯名字了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緊接著觀察世界海陸分布圖,回答海洋面積是否真的比陸地面積大。得出答案后接著回答海洋面積與陸地面積的比例分布,得出“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的結論。由結論再提出疑問“既然海洋面積如此大,為什么古人給地球起名為地球而不是水球”(PS:本環(huán)節(jié)節(jié)節(jié)相扣,前后聯系緊密),同學們各抒己見,自由發(fā)揮答案。
提出疑問:人類是如何了解海陸分布的?
簡單介紹人類認識世界的歷史,增進同學們的見聞,同時也增加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觀察地圖,得出海陸分布。
在講七大洲之前,先給同學們講解大陸、島嶼、半島、大洲之間的區(qū)別,并舉他們熟悉的例子——雷州半島。接著引出全球分為哪幾個大洲?并簡要介紹七大洲命名的來源。
讀圖思考:
1、東半球主要有哪幾個大洲?
2、西半球主要有哪幾個大洲?
3、南半球主要有哪幾個大洲?
4、北半球主要有哪幾個大洲?
5、赤道橫穿哪幾個大洲?
6、各大洲的面積大小關系如何?
完成教材31頁活動3,了解七大洲的輪廓特征。
觀察地圖冊第5頁,找出大洲分界線
在講七大洋之前先講解海峽、海、洋之間的區(qū)別
引出四大洋極其分布和面積大小關系
在七大洲的輪廓圖上標出四大洋的位置
最后介紹海洋對人類的影響,增進趣味性。
存在問題:教師聲音過小,師生間缺乏互動。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5)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一直覺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總結出三點:1.準備不夠充分2.教材吃的不透。3.課外知識擴充的不夠,沒有新鮮感和時代感。上課的時候,并沒有刻意去準備什么,沒想過要表現的特別出色。其實現在未來,每一次充分的準備對自己來說都是一個鍛煉和提高的機會,要好好珍惜才是。內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沒技術含量。雖然來聽課的老師在評課的時候沒有說我什么,但是我還是很慚愧。已上三點算是對這堂很不盡人意的課的淺薄反思,希望自己能以史為鑒,盡快提高,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
在自主學習的部分,學生雖然很認真的看書,但由于是初一新生,對教材的把握不準,耽誤的時間長,而且不容易發(fā)現重點問題,即使小組合作后有了改觀,但還需全班各組共同交流,在以后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看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重點突破的板塊,主要是學會從圖中認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通過反復讀圖、識圖,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比較準確,但由于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到大屏幕前指圖說出時仍容易犯錯誤,還需要不斷鞏固。對于拓展延伸板塊,內容很好,又一定的難度,而且能夠聯系剛剛學過的知識,也能夠激起學生探討的激情,但由于前面重點突破的時間稍微多了一點,這部分內容時間上有些倉促,下節(jié)課應適當調整。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6)
本課是初一地理《天氣與氣候》的開篇第一課。這部分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選擇從實際出發(fā),將生活中身邊的現象帶入課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 練習時即將生活融入課堂
本節(jié)課,我以11月9日的初雪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說出雪后的種種變化和與平時生活的一些不同;在引導學生對當天的天氣情況進行描述,從而引出天氣的概念。
將天氣帶入課堂,讓學生感受到現在學習的是對生活有利的地理,對終身發(fā)展有利的地理。
2、 明確教學目標,體現教學實效性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室的啟發(fā)引導下,師生交談討論,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體驗來理解地理知識,從而完成本節(jié)課的預定教學目標。
3、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
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圖片、視頻和背景音樂的運用,既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也能更加直觀地把教學中的抽象概念直觀化、具體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結經驗是為了學會教學,通過以上反思,可以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增強自身業(yè)務技能,適應教學中時刻變化的新情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7)
【教學目標】
1.能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2.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3.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使學生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教學重點】
1.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領域。
2.聯合國的宗旨和組成。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法、辯論法
【教學準備】
1.課前將學生分成四組,分別代表聯合國安理會、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官員,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由學生推選一們聯合國秘書長和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
2.學生預習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時期有關經貿磨擦方面和地區(qū)沖突方面的信息資料以及中國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資料。(教師可具體指定內容,以免學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級別整理好資料,并理好發(fā)言稿,推選代表發(fā)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師生活動
教師(直接引入新課):這節(jié)課請同學們自己組織召開兩個國際會議,討論國際間的合作問題(同時板書:國際合作),主要是討論解決巴以沖突問題的中國的入世問題。教師作為安南和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的秘書參加這兩次會議。會議前,我將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情況向同學們作一下簡介,以備大家對討論中國入世問題的理解:世貿組織是……下面先請同學們推選的“安南秘書長”先生主持會議。
學生“安南”按會議程序主持會議(教師坐在該生旁邊指點會議如何進行)。
(一)“安南”宣布大會開幕,并發(fā)表講話:我宣布此次大會現在開幕,女士們、先生們,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發(fā)展?,F在世界……,巴以沖突不斷升級,引起了世界各國的不安和普遍關注,我現將巴以沖突問題提交大會審議,請大家討論研究解決。
(二)巴以雙方及安理會會員國代表討論,然后代表發(fā)言。(教師應提示各方代表:要從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討論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得出各自的觀點和解決措施。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應表明以軍撤不撤軍,如何撤軍?巴方要求以方應怎樣做,提請大會裁決。)(實習報告網 sXW9.Com)
學生:巴方代表發(fā)言,主題是闡述請聯合國干預以方并對其實施制裁的理由(列舉以方的行為,如對巴方造成的人員傷亡,房屋毀壞等損失情況。)
學生:以方代表發(fā)言,闡述打擊巴方的原因。
學生:其他國家代表發(fā)言,闡述各自的觀點和解決措施。(如學生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教師應加以引導以體現合作的精神,估計多數代表發(fā)言的觀點可能是:以方應立即撤軍,以土地換和平……)
(三)“安南”從代表們的發(fā)言中選擇合理的解決措施,就此提請大會審議通過并宣布照此安理會決議執(zhí)行。
教師:小結,同時建議舉行第二個會議——世界貿易組織大會。同學們組織的聯合國安理會開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準備召開這節(jié)課的第二個會議,討論審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問題。會前大家先看教材圖5。9,讓學生從中獲得國際社會需要合作的一些啟示,然后提示學生。1)中國的代表:圍繞為什么要加入世貿組織,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其他國家有什么好處,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國際社會的承諾這幾方面思考討論,如中國以發(fā)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世貿組織就是一種承諾。2)其他國家的代表:圍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同世界很多國家先后經歷長達二十來年的艱苦談判歷程:中國入世后對世界各國有什么好外這兩方面去討論思考自己的觀點,以便大會對中國入世問題進行表決。講座兩分鐘后教師建議第二個活動開始。
學生:“總干事”主持會議
(一)“總干事”宣布會議開始,并請中方代表首先發(fā)言。
學生:中方代表根據老師的提示作陳述性發(fā)言。(中方其他代表可補充發(fā)言)
(二)“總干事”發(fā)言闡述其本人對中方過去工作的看法(看法應是積極的、有利和),并提議世貿組織成員國舉手表決。
學生:世貿組織各成員國舉手表決:一致通過(基于兩個因素獲得這個結論:大家是中國人,學生的童心會偏向自己的國家:教師前面的引導)(師生共同鼓掌歡慶)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總結完成后面的板書提綱。這節(jié)課的兩個會議大家組織得很好,很成功。那么大家在這兩個會議獲得了些什么體會呢?同學們思考一下再發(fā)言。靈活處理學生答案,學生可能的回答——國際合作非常重要(板書)。中國入世說明中國需要同國際社會合作,國際社會也需要同中國合作。中國需要合作,世界各國都需要合作。課后請大家完成教材P94A、B圖,并思考現在國際合作中存在著什么現象。再問:這兩個會議體現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國際合作?學生思考回答——在政治、經濟方面(板書)。那么,同學們根據平常的體會,國際間還在哪些方面進行了合作,請舉例。學生思考回答——中國人穿西裝、吃西餐是服裝、飲食文化合作交流的結果,航海家麥哲倫使用的指南針是科學技術合作交流的結果(板書)。大家再想一想:本節(jié)課的兩會議都體現了聯合國這一重大國際組織的作用,對嗎?學生異口同聲——不對,只有安理會會議表明了聯合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組織。(板書:聯合國的作用)。除了聯合國這個組織,大家還知道哪些國際組織(板書:其他國際組織)?知道——非統(tǒng)組織、歐盟……
結束語:這節(jié)課,我非常感謝同學們的合作!
板書設計
國際合作
1、很重要:
2、主要領域:政治、經濟、文化……
3、聯合國的作用:
4、其他國際組織:
教學反思:
由于內容簡單,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很好掌握,教學效果良好。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8)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學七年級(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二節(jié)《地球的運動》的第一課時。
這節(jié)課的內容知識性極強,重點內容很多,同時又是難點。而且這節(jié)課是重點之中的重點,這部分知識接受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地理的學習,涉及到了很多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理事物,由于初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所以難點較難突破,針對教材特點,依據新課改精神實質,將本節(jié)課確定為教師聯系實際舉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類比分析、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教師演示啟發(fā)分析說明等綜合法研討課,設計意圖之一就是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重在引導學生們主動參與,勇于創(chuàng)新,勤于動腦、動手,樂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觀和科學素養(yǎng)。
設計意圖之二就是針對這部分知識對于剛升入初一的學生來講,難度的確大了點,在準備教具時就選擇了一些容易理解的身邊實物(手電筒和地球儀),對剛具有基本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初一學生,極需加強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就應該提供時間、空間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設計意圖之三就是本節(jié)課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很多,難點又需要突破,在教師講授的同時,多給予直觀模型或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所以采取綜合法進行試。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9)
學生碰到的第一個難點是某個地點經緯度的判讀,在教學中從經緯度的劃分入手:00經線以西為西經,以東為東經;00緯線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如果給定的圖中有00經線和00緯線,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若圖中沒有出現00經線和00緯線,則要推斷00經線和00緯線會出現在這個點的什么方位,那么這個點就位于00經線和00緯線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該點到底位于東經西經還是南緯北緯。
判讀某地所處的東西半球位置是學生遇到的又一個難點,教學中我仍然是從定義著手,讓學生明確200W以東至1600E以西為東半球,此范圍以外為西半球。不論給定什么地點,先在它的附近劃出200W和1600E這兩條經線,再觀察這個點是否在200W以東至1600E以西的范圍內,若在,則該點位于東半球,反之,則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個難點是南北極附近經度的判讀,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00經線上選取一點,如果給定的圖中極點是南極,則向南極的方向為南,其相反方向為北,再以此點為中心,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即可判讀出東經和西經。學生在遇到南北極為中心的圖時,往往會出現方向的混亂,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對于以極點為中心的整圖不適用,但對于除極點外的各點依然適用,只不過此時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時可把作業(yè)本或試卷旋轉一定的角度。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篇10)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一直覺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總結出三點:
1.準備不夠充分
2.教材吃的不透。
3.課外知識擴充的不夠,沒有新鮮感和時代感。
上課的時候,并沒有刻意去準備什么,沒想過要表現的特別出色。其實現在未來,每一次充分的準備對自己來說都是一個鍛煉和提高的機會,要好好珍惜才是。內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沒技術含量。雖然來聽課的老師在評課的時候沒有說我什么,但是我還是很慚愧。已上三點算是對這堂很不盡人意的課的淺薄反思,希望自己能以史為鑒,盡快提高,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
在自主學習的部分,學生雖然很認真的看書,但由于是初一新生,對教材的把握不準,耽誤的時間長,而且不容易發(fā)現重點問題,即使小組合作后有了改觀,但還需全班各組共同交流,在以后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看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重點突破的板塊,主要是學會從圖中認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通過反復讀圖、識圖,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比較準確,但由于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到大屏幕前指圖說出時仍容易犯錯誤,還需要不斷鞏固。對于拓展延伸板塊,內容很好,又一定的難度,而且能夠聯系剛剛學過的知識,也能夠激起學生探討的激情,但由于前面重點突破的時間稍微多了一點,這部分內容時間上有些倉促,下節(jié)課應適當調整。
本節(jié)課的情感教育隱含在活動中,默化在細節(jié)里。從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情境,到為降低難度將問題分級分類;從活動前的溫馨提示到活動中錦囊妙計;從豐富多彩的資料選取到激勵有加的特色評價等等許多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飽含了教師對學生的殷殷期望,而這整個過程中,教師沒有一絲一毫的說教。
二、切實可行的活動設計
教師始終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出發(fā),想方設法使抽象知識形象化。例如,在“探究發(fā)現”活動中,教師自制教具,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過程中,體驗科學發(fā)現的過程,感知科學論證的方法。又如,在“慧眼識圖”時,教師利用自制的“信息條”給學生以方法提示。最后,在“地理測試”中,教師主要根據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將傳統(tǒng)的“知識反饋題”設計成“地質學家的潛質測試”,看似簡單的形式轉變,對學生來說,卻是最好的禮物。
點評
本節(jié)課從一個小小的島嶼開啟了孩子探索、發(fā)現之旅,一個忽隱忽現的幽靈島,讓孩子明白了滄海桑田的巨變。“難道世界上真的有幽靈島嗎?”引發(fā)孩子好奇的導入,實驗的探究讓孩子們明確了海陸變遷的原因,虛擬實地的考察,如荷蘭的圍海造陸工程、喜瑪拉雅地區(qū)的發(fā)現、海底古河流三角洲的發(fā)現給學生探究問題得出結論一個有力的支撐,讓學生在問題中、在情景中去發(fā)現、去分析、去綜合。在講述大陸漂移時,讓學生去動手、探究、發(fā)現;利用自制教具拼圖,讓孩子得出哪兩塊最有可能是一塊大陸,你是怎樣判斷的,層層遞進,而后再引入到“如果你是魏格納,你會從那些方面進行嚴密的論證?”從動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得出大陸漂移說的全部內容,由此再導入板塊學說,讓學生慧眼讀圖,讓學生在圖中進行大膽發(fā)現,讓學生一一的判斷、分析、總結,從而得出了板塊學說的內容,將難點的知識化解為通俗易懂的內容。課堂中創(chuàng)新性的設問時時再現,如“板塊碰撞運動,地表會產生什么現象?”“板塊張裂運動地表會產生什么現象?”“幽靈島為什么會多次出現和消失呢?”“你有地質學家的潛質嗎?”教學做到圖文并茂,讓學生聽起來輕松、好奇,學生聽起來感知意猶未盡。
縱觀本節(jié)課,教師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在探究、發(fā)現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體會到地理課給他們帶來別樣的快樂。
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范文(匯總10篇)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本課的教學內容在初一階段屬于認知較難...
-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900字精選10篇 老師就像花園里的園丁,默默守護著代表著未來的花朵。身為新入職的老師,我們應該全身心寫好一份教案。教案要體現一個老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過程,以及教學中的精華,哪些教案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呢?經過收集并整理,88教案網為你呈上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思考范文01-02
-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5篇05-04
-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系列04-24
- 七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12-18
-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反思范文12篇05-24
-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合集04-24
-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系列(10篇)05-25
-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范文2000字10篇11-23
轉起來中班教案精選05-26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9篇05-26
- 倒數教學反思通用版4篇05-26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動物通用11篇05-26
-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26
- 稻草人教學反思集錦3篇05-26
- 小腳朋友小班教案集錦(9篇)05-26
-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0篇04-30
-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簡短6篇05-26
- 一年級入學申請書精選10篇03-21
- 行進操教學反思(精選10篇)05-26
-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0篇)05-26
- 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通用版11篇05-26
-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反思精選05-25
-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反思范文12篇05-24
-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0篇05-21
-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系列(10篇)05-25
- 七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6篇)05-25
-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反思范文12篇05-24
-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0篇05-21
- 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范文12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