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方程教學反思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5篇。
合格的教師應該在課前的準備花足心思。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師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在教案中體現(xiàn)板書和畫圖的內容呢?或許"方程意義教學反思"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篇1】
回顧我的教學,我認為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設置情景引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執(zhí)教《方程的意義》一課時通過天平的演示:認識天平,同學們說天平的作用、用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充分發(fā)揮低視的動手能力,但要注意對學困生的引導,在這個方面應該給學困生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天平,起碼讓他們對天平建立起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合作交流,總結概括
通過對天平的觀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著應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通過比較等式與方程,以及不等式與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應該替學生很快的說出答案,在將出方程的概念后,應該讓學生通過變式訓練明白不僅X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數(shù)。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當一個導游的角色,站在知識的岔路口,啟發(fā)誘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放到小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決,逐步的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向縱深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和合作意識。
三、回歸生活,體會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義以后,設計了根據情境圖寫出相應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實例,從中找出不同的方程。這一過程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尋找等量關系列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加深了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時也為以后運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看,他們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大多數(shù)學生知道等式并能舉例,向學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兩邊平衡的問題情境,大部分學生運用算術方法列式。但是,學生已有的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算術法解題思路對列方程會造成一定的干擾。對于利用天平解決實際問題較感興趣,但是,要求學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轉化成用數(shù)學語言、用關系時表示時可能存在困難,對于從各種具體情境中尋找發(fā)現(xiàn)等量關系并用數(shù)學的語言表達則表現(xiàn)出需要老師引導和同伴互助,需要將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學生首次學習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字母表示數(shù)是學習本章節(jié)元知識的基礎。按照教材的編寫意圖,要利用天平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和實驗,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個內容,第一個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義。第二和第三個紅點部分是學習方程的意義。
1、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數(shù),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為以后學習運用準備。
2、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字母表示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3、學習本節(jié)課是今后繼續(xù)學習代數(shù)知識的基礎,同時對發(fā)展學生的多向思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節(jié)教學方程的意義,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方程的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多觀察、多討論、多探究、多協(xié)作、多操作,采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探索協(xié)作學習法和操作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經過探索,掌握方程的特點和意義。
三、教學目標
1、能利用天平,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義。
2、結合具體實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達簡單的等量關系。
3、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方程意義的理解
難點: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四、教學過程
在教學設計時,我把“方程的意義”作為教學的重點,方程意義的教學目標定位是,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學生對方程后繼的學習和發(fā)展,注重知識的滲透。
課堂上讓學生借助于天平平衡與不平衡的現(xiàn)象列出表示等與不等關系的式子,為進一步認識等式、不等式提供了觀察的感性材料,然后引導學生對式子分類,建立等式概念,并舉出新的生活實例進行強化.最后引導學生分析、判斷,明確方程與等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深化方程的概念.
本節(jié)課從課堂整體來看還可以,有大部分學生的思維還較清晰、會說;可還有部分學生不敢說,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準確,我想問題的關鍵是學生的課堂思維過程的訓練有待加強,數(shù)學課堂也應該重視學生“說”的訓練,在說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新課程的指引下學會自主探索,學得主動,學得投入。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篇3】
本節(jié)課,我利用課件進行教學,課前展示了一架天平,從學生認識天平平衡的特性導入新課,在新事物面前,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思考,提出疑問,順利掌握了方程的定義。上完這節(jié)課我的主要收獲如下:
1、用天平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有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如果離開現(xiàn)實情境出現(xiàn)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學生很難體會等式的具體含義。通過天平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斷出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天平圖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鮮明的直觀形象寫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題圖。
2、通過不斷比較,總結特點,讓學生逐步建立數(shù)學模型
在對比總結中認識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在得到相關式子時,直接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別總結出各自的特征,最后我把方程的式子全部圈了出來,告訴學生,在數(shù)學上把這樣的關系式叫做方程,讓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方程的概念,學生們很自然就歸納出這一類式子的特征,總結出了方程的概念,在自己的腦海里建立起方程的數(shù)學模型。
3、數(shù)學要以學生的錯誤為資源,讓學生在反思中加深認識
在學生總結出方程的意義之后,自己列方程,并同桌互相檢查,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對方程的理解偏差和用字母表示數(shù)含糊的知識都暴露了出來,通過指名學生發(fā)言,學生在爭論中逐步明白了相關知識,以前沒問題的學生也在討論中深化了認識。
4、數(shù)學應聯(lián)系生活,強化概念
在建立方程的意義以后,我設計了根據情境圖寫出相應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實例,從中找出不同的方程等題型,體現(xiàn)了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學生參與的很積極,也覺得很有趣。這一過程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尋找等量關系列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加深了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時也為以后運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這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
1、對等式與方程的關系突出得不夠。對方程的定義中“含有未知數(shù)和等式”這兩個必要的條件強調不到位,導致學生在選擇題時有個別學生把y+24選擇為方程。
2、對學生“說”的訓練不夠,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表述的機會。
3、自己的課堂語言還不夠準確、不夠豐富,有待于提高。 經常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反思,才有不斷的進步,也才能將遺憾降到最低點。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篇4】
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眾人皆知,但是要真正把這一理念落實到每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還需要一定的毅力和恒心。
今天的數(shù)學課,是第一單元“方程”的復習課。
知識點不多,如果由我?guī)ьI學生回顧知識,構建網絡,在此基礎上再逐題完成練習,肯定能非常順利地完成,但是這樣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了。
為了培養(yǎng)他們自我梳理知識,建構知識的能力,我采用了小組合作,輪流講解的方法,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他們,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己。
首先,出示了課本上的三道討論題,小組討論。接著確定每道題由哪個小組匯報,需要板書的可以先在黑板上寫好,再確定一個人主講,其余的人可以補充。
第一題,由張子豪一組回答。他們在黑板上畫了方程和等式關系的集合圖,寫了兩句話: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等式是不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
不等他們講完,浩馬上站起來發(fā)問:X+y=200是方程嗎?
超:等式中也有含未知數(shù)的呀?比如X+4=20里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等式呀!
第二題,由陳璐一組匯報的。他們一組講的非常得詳細,下面的孩子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補充了?
這時,我就作了一個示范:剛才陳璐給我們講了等式的兩條性質,非常詳細,但是我可以把這兩個性質合并為一段話,等式的兩邊可以同時加、減、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除數(shù)不能為0,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我們在補充別人的發(fā)言時,還可以再一次地強調一些關鍵點,如解方程時要先寫一個解字,等號要上下對齊,解完方程后一定要檢驗等等。
第三題,由王悅辰一組匯報。這一組能夠把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詳細地說清楚。
最后,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小結。在這一單元里,我們認識了等式,認識了方程,知道了這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也學會了用等式的性質去解方程,用列方程的方法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下面我們就用掌握的這些知識去完成一些練習。
接著,學生獨立完成課本上的練習1-4題,做完之后,小組合作交流批改,并選一道題匯報。在匯報第3題看圖列方程并解答時,學生能先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列方程,解方程,就連最后的檢驗也說的非常清楚,絲毫不要我做一點補充。
一節(jié)課下來,該做的練習做完了,也不需要留到課后去完成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鍛煉了;而我,也比較輕松,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到上課易走神的那些孩子了。
看來,真的要相信孩子,不是他們做不好,而是我們老師沒有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鍛煉!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篇5】
方程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shù)知識之后進行教學的,重點是“方程的意義”。設計的意圖是想通過觀察天平“平衡現(xiàn)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確定現(xiàn)象”三個直觀活動,抽象出相關的數(shù)學式子,再通過觀察這些數(shù)學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過程,然后通過必要的練習鞏固加深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因此本課設計了活動探索、自主分類、抽象概括、靈活運用4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建立起方程的概念,明確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根據兒童思維發(fā)展的遞進性,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活動,一是通過學生觀察,抽象出相應的數(shù)學式子,建立起“平衡—相等、不平衡—不相等”的概念;二是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發(fā)展;三是引導學生對“等式”觀察,將等式分為“含有未知數(shù)”和“不含未知數(shù)”兩類,然后抽象出方程的概念。最后通過判斷與獨立創(chuàng)作方程兩個學生活動,進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明確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教學實施中的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中用語不夠準確精練,對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指導欠缺,對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傾聽程度不夠,未能很好把握課堂教學中生成的課堂教學資源。
以上就是《方程意義教學反思5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方程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方程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10-02
- 鳥語教學反思(精選5篇)12-08
- 《掌聲》教學反思匯總5篇12-18
- 障礙跑教學反思5篇11-23
- 《老王》教學反思合集5篇01-07
- 《分數(shù)的意義》教學反思900字(合集8篇)11-21
- 赤壁教學反思簡短精選5篇12-28
- 營養(yǎng)午餐教學反思通用5篇12-14
小班教案《木頭人》1000字通用01-19
- 「必備」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教學反思900字(系列6篇)01-19
- 給哥們慶生的有意義的唯美短句通用09-25
- 乘法分配律教案系列10篇01-19
- 十二生肖教案反思精選10篇01-19
- 最新《沁園春·雪》教學反思1000字01-19
- 教學實習協(xié)議02-05
- 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900字(系列3篇)01-19
- 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大班教案1000字精選01-19
- 五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乘小數(shù)教學反思900字01-19
- 《小蝌蚪》教案反思模板01-19
- 方程意義教學反思5篇01-19
- 實際問題與方程例3教學反思1000字通用12-21
- 《稍復雜的方程》教學思考簡短12-16
- [參考]方程意義教學反思集錦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