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09《氣溫和降水》第一課時導(dǎo)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氣溫和降水》第一課時導(dǎo)學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氣溫和降水》第一課時導(dǎo)學案
:
1、了解氣溫的含義、表示,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
2、知道日均溫、月均溫、年均溫的測定方法及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出現(xiàn)時間3、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總結(jié)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重難點)
一、自主學習任務(wù)一:
閱讀課本P60“氣溫”框題,內(nèi)容,補全下列知識點(限時5分鐘完成)
1、氣溫指的溫度,用()表示
合作探究:說說氣溫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自主學習任務(wù)二:
閱讀課本P62活動材料,讀圖4-7,完成下列問題(限時5分鐘完成)
1、氣溫的測量一般是每天測量次,將這一天中次測量所的氣溫值累加,然后取其平均值,就是指一天的氣溫。
2、觀察圖4-7四個時間點的氣溫情況,其氣溫值依次為
3、由此可以計算出這一天的日平均氣溫為。
4、一天當中,氣溫最高出現(xiàn)在時,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前后
合作探究:(限時10分鐘完成)
1、思考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的計算方法
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
2氣溫差:(日、月、年)
三、自主學習任務(wù)三:
讀課本61頁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限時5分鐘完成)
1、等溫線:
2、,世界上最炎熱的大陸是,最寒冷的大陸是,除南極洲以外,寒冷區(qū)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氣溫分布從低緯向高緯氣溫逐漸
四、自主學習任務(wù)四:讀課本73頁圖,完成下列問題(限時5分鐘完成)
1、一年當中,北半球陸地月氣溫高,月氣溫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陸地拖后個月。
合作探究:(限時5分鐘完成)
1、讀圖總結(jié),同緯度地區(qū),海洋與陸地相比,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或低于)海洋氣溫,冬季陸地氣溫(高于或低于)海洋氣溫,
同一地區(qū)海拔高,氣溫,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
2、根據(jù)以上問題,總結(jié)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guī)律
從緯度位置看:
②從海陸位置看:
③從海拔高度看:
3完成地理填充圖冊讀圖內(nèi)容,同步伴你學
1.世界上最熱的大陸是:A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zhuǎn)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是:A亞洲B歐洲C北美洲D(zhuǎn)南極洲
3.關(guān)于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緯度,高山高原地區(qū)氣溫高于平原地區(qū)B夏季,同緯度的陸地氣溫低于海洋C7月,世界氣溫最高的地區(qū)是赤道穿過的地區(qū)D世界年平均氣溫從低緯度向南北兩極逐漸降溫
4.某地7月均溫20℃,1月均溫為-3℃,該地的氣溫年較差為:A33℃B17℃C20℃D23℃
5.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出現(xiàn)在A日出前后B正午時分C日落前后D午后2時
6.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A60℃B6℃C0.6℃D0.06℃
7.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為:A從高緯度向低緯度降低
B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降低C從亞洲中部向兩極降低D從海洋向陸地降低
8.阿拉伯人的長袍多為白色,且十分寬大,這種服裝主要是為了適應(yīng):
A炎熱的沙漠氣候B潮濕多雨的氣候C人們的視覺感受D終年嚴寒的氣候
9.在世界平均氣溫分布圖上,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的原因是:A南半球地勢比較低B南半球海洋面積比較廣C北半球地勢比較低D北半球全是陸地
10.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大的是:A海洋B陸地沿海地區(qū)C極地D大陸內(nèi)部的沙漠
11.讀課本61頁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是從向逐漸遞減(2)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qū),年平均氣溫一般在℃以上
(3)青藏高原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以下,比同緯度其他地區(qū)低10℃,主要原因是
延伸閱讀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一課時)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guān)于教案課件的?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一課時)》,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體驗出發(fā),舉例說出氣溫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
2、學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并能讀出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
3、通過學習,充分認識到氣溫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關(guān)系。學會關(guān)注生活,感受“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理念。
教學重點
學會閱讀、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大屏幕﹑電腦課件一套﹑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教師)炎熱的夏天過了,我們都感到了秋天的寒意,同學們的衣著也由單薄的夏裝換上了較厚的秋衣,這說明氣溫發(fā)生了變化。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yù)報中經(jīng)常提到氣溫這個詞。氣溫就是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guān)氣溫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板書: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教師)氣溫與我們?nèi)祟惖纳a(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
板書一、氣溫與生活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書P50頁的5則資料,看看氣溫與什么有關(guān)?(請生閱讀后稍作討論)
(學生作答)生活
(教師)這說明氣溫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影響很大,那么,氣溫到底怎樣測出來的?請同學們閱讀書P50頁“氣溫的觀測”。
提問:⑴氣溫的觀測用什么工具?(溫度計,放置離地1.5米)
⑵通常一天進行觀測的次數(shù)、時間?(4次。8時﹑14時﹑20時﹑2時)
(教師)過渡:氣溫是隨時都在變化的還是不變的?
請學生舉例,得出:“氣溫是變化的”
板書二、氣溫的變化
(教師)氣溫是如何變化的?有規(guī)律嗎?
舉例:早晨冷,中午熱。夏天熱,冬天冷。
引出習語“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板書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教師)我們在研究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時,經(jīng)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氣溫的值。如: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
大屏幕出示圖3.10
(教師)指圖提問:
日常說今天的氣溫多少度,這是指一天中氣溫的最高值,最低值﹑還是日均值?
學生答:日均溫。
日均溫怎樣計算呢?
學生答:4次氣溫數(shù)相加除以4。
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依次類推。
月平均氣溫是一月內(nèi)每天日平均氣溫值的平均數(shù)。
年平均氣溫是一年內(nèi)各月平均氣溫值的平均數(shù)。
(教師)一個地區(qū)的氣溫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日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年變化。
板書:1、氣溫日變化
大屏幕出示圖3.12“氣溫日變化”圖,看圖提問:
⑴圖上橫坐標代表什么?縱坐標代表什么?
學生答:分別是一天的時刻﹑氣溫度數(shù)。
⑵讀出一天中最高與最低氣溫出現(xiàn)的時刻及溫度數(shù)。
學生答:14時即午后2時(約31℃)﹑4時即日出前后(約24.5℃)。
指導(dǎo)學生用直尺﹑三角板在書上的圖上量。
⑶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什么?
學生答:氣溫日較差。(31℃-24.5℃=6.5℃)
⑷引導(dǎo)學生觀察得出:通常,從日出前后到午后2時左右,氣溫不斷升高;從午后2時左右到次日日出前后,氣溫不斷下降。
⑸讀出不同時間的氣溫值,求出它們的平均數(shù),就是日平均氣溫。
板書:2、氣溫年變化
大屏幕出示圖3.13“氣溫年變化圖”,看圖提問:
⑴圖上橫坐標代表什么?縱坐標代表什么?
學生答:分別是月份﹑氣溫度數(shù)。
⑵讀出一年中北半球陸地上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出現(xiàn)的月份及度數(shù)。
學生答:月平均最高溫約24℃(7月),最低氣溫約-6℃(1月)
(學生動手)指導(dǎo)學生用三角板﹑直尺量出。
⑶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什么?
學生答:氣溫年較差。24℃-(-6℃)=30℃
⑷引導(dǎo)學生觀察得出:從1月到7月,月平均氣溫逐漸升高;從7月到來年1月,月平均氣溫逐漸下降。冬冷夏熱,四季變化明顯。
⑸讀出一年中各月的月平均氣溫,求出它們的平均數(shù)就是年平均氣溫。
(教師)引導(dǎo)學生觀察
北半球氣溫曲線為波峰狀。南半球因季節(jié)相反,氣溫曲線呈波谷狀(草圖示例)。
大屏幕出示圖3.14“某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指導(dǎo)學生完成活動1。
學生觀察用三角板﹑直尺算得出:
⑴最高月平均氣溫約22℃﹑7月。
⑵最低月平均氣溫約1.5℃﹑1月。
⑶氣溫年較差22℃-1.5℃=20.5℃
⑷該地氣溫年變化:夏熱冬涼,年較差大,四季分明。
過渡:這堂課學習了氣溫的一些知識,如何繪制氣溫曲線圖,讓我們一同來完成活動2。
板書:3、氣溫曲線圖的繪制
(教師)在黑板上簡要畫圖作示例說明。
強調(diào)“平均”、“相等的溫度差”、“用點標注”、“平滑的線”、“寫圖名”。
在繪圖過程中,適當指導(dǎo)學生繪圖中的一些問題:
⑴圖幅大小要適當。
⑵縱坐標選取的刻度大小應(yīng)便于標出氣溫的最低值和最高值。
⑶就相應(yīng)的月份和氣溫畫一條十字交叉線,然后在交叉線點處標上點。
⑷曲線應(yīng)光滑,不能是折線。
(學生動手)然后讓一名學生上臺板演畫圖,其余學生動手繪圖練習。
(音樂伴隨)
(三)課堂小結(jié)
這堂課我們了解了氣溫與我們生產(chǎn)、生活的關(guān)系,而且知道了氣溫的變化。那么,氣溫的分布如何,下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shè)計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一﹑氣溫與生活
二﹑氣溫的變化
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1、氣溫日變化:氣溫日較差
2、氣溫年變化:氣溫年較差
3、氣溫曲線圖的繪制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二課時)
萬州區(qū)高龍初中譚萬新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2、通過教師引導(dǎo),學會閱讀和使用氣溫分布圖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構(gòu)建學生的地理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努力探尋自然奧秘的態(tài)度和精神。
教學重點
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和氣溫分布圖。
教學難點
理解氣溫變化規(guī)律和氣溫分布規(guī)律。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大屏幕、電腦課件、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不同時間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即氣溫的日變化、年變化。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探討在同一時間不同地方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二)新課教學
板書: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三、氣溫的分布
小黑板展示一幅等高線地形圖,讓學生讀圖回答問題:
⑴等高線是(地圖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的線)。
⑵運用等高線是表示地面的高低。
⑶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
⑷等高線數(shù)值大,海拔高;數(shù)值小,海拔低。
⑸等高線稠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⑹等高線是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洼地。如果中心海拔高,表示的是山頂。
教師設(shè)問:地球表面高低不同,我們能用等高線圖表示出來。那么,世界各地的冷熱也不同,能不能用類似的方法來表示出氣溫的水平分布呢?
大屏幕出示圖3、15,思考:
⑴這張圖與我們學過的什么圖比較相似?(等高線地形圖)
⑵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氣溫是否相同?(相同)
⑶相鄰兩條等溫線的溫差是多少?(4℃)
⑷等溫線閉合處,如何判斷是高溫中心還是低溫中心?
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氣溫低于四周氣溫,表示的是低溫中心;
如果中心氣溫高于四周氣溫,表示的是高溫中心。
⑸等溫線的疏密與氣溫變化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等溫線稠密的地方,溫差大;稀疏的地方,溫差小。
(學生活動)讓學生仿照等高線圖的判讀方法,引導(dǎo)學生看圖,分析、討論、搶答。
(教師)過渡:學習了等溫線圖,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氣溫是如何分布的?
大屏幕出示圖3、17“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教師引導(dǎo))⑴這是一張什么圖?
⑵這張圖與以往我們見過的圖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學生讀圖、思考、討論、回答:
⑴這是《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⑵從圖例、等溫線等方面描述。
(教師引導(dǎo))請學生從《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描繪0℃、10℃、20℃等溫線,在圖中發(fā)現(xiàn)氣溫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活動)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
如:⑴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⑵一般情況,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⑶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溫線較為平直。
⑷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溫線數(shù)值逐漸增大,南半球等溫線數(shù)值逐漸減小,由此可以判斷所在區(qū)域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板書: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教師)那么,同一緯度地帶,陸地和海洋氣溫有沒有差別?
設(shè)問:夏天中午和晚上站在河岸和水中的感覺?
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
(學生搶答)學生結(jié)合親身經(jīng)歷,回答:
中午河岸氣溫高,河水氣溫低;晚上,河岸氣溫低,河水氣溫高。
(教師引導(dǎo))同學們都有這種感覺,推理:在同一緯度(同一地點)的陸地(河岸)和海洋(河水)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上)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
歸納總結(jié):由此可以推斷“陸地”和“海洋”之間也存在這種差異。得出結(jié)論:受海陸的影響,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也不一樣。
板書:2、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教師承轉(zhuǎn))同學們對氣溫的規(guī)律總結(jié)得很好,下面我們繼續(xù)探究,請看大屏幕。
出示圖3、17“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完成活動1,引導(dǎo)學生觀察、思考作答:
⑴從赤道向兩極,氣溫是如何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赤道及其附近地區(qū)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緯度接受太陽輻射的差異。
⑵年平均氣溫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緯度范圍?
年平均氣溫高于20℃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于-10℃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以內(nèi)。
過渡:剛才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氣溫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影響。那么,氣溫是否受地形影響。
(教師)提問:同學們爬過山嗎?有什么感受?誰來描述一下?
(學生搶答):爬山時,在山腳下穿短袖襯衫還覺得熱。到達山頂,感覺冷,還要加衣服。
(教師)這說明,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據(jù)觀測,在同一地點,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板書:3、同一地點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
大屏幕出示圖3、16氣溫的垂直變化,指導(dǎo)學生完成課本P53頁。活動2:
山底海拔720米,氣溫是28.8℃,計算出山頂海拔1520米處,氣溫應(yīng)是約24℃。
請生演算,看誰算得快而準,并讓先舉手的同學講一講計算結(jié)果和思路。
(三)課堂小結(jié)
從水平分布和垂直變化兩個方面,對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進行概括。
課堂練習
1、為什么我國南北方的景觀相差如此之大?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痹嚪治鰞删湓娭兴N含的地理原理。
板書設(shè)計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三、氣溫的分布
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同一地點,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
七年級上冊《氣溫和降水》第一課時教學案湘教版
七年級上冊《氣溫和降水》第一課時教學案湘教版
教學目標:
1、知道氣溫的測定方法及氣溫的變化。
2、理解等溫線的含義。
3、學會閱讀世界平均氣溫分布圖并能總結(jié)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1、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
2、“等溫線分布圖”的判讀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圖析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比分析、歸納總結(ji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方案1:出示一組景觀圖片(選取有代表性的圖片:如熱帶雨林地區(qū)、熱帶沙漠地區(qū)、南極地區(qū)景觀圖片),引導(dǎo)學生觀察分析,根據(jù)圖片你能說出這些地區(qū)氣候有什么特點?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些地區(qū)的景觀差異?(由于氣溫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那么世界各地的氣溫和降水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內(nèi)容。
方案2:當我們到不同的地方旅游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同的自然景色和不同的生活習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氣候不同),氣候是影響當?shù)厣a(chǎn)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就是這個道理。氣溫和降水是組成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氣溫的有關(guān)知識。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學習任務(wù)(一)氣溫的測定與日變化
1、自主學習:學生閱讀教材P60圖文資料及P62“活動”,解決以下問題:
(1)什么是氣溫?如何表示?
(2)氣溫是怎樣測定出來的呢?
(3)分別讀出圖4—7中4次觀測氣溫數(shù)值
(4)一天當中的平均氣溫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5)想一想,怎樣計算一個月或一年的平均氣溫?
2、小組交流:四人一小組,交流以上問題并提出疑難
個性化修改
3、合作探究: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知道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各出現(xiàn)在什么時間嗎?
在生活當中大家都認為中午12點氣溫最高、晚上12點氣溫最低,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中午12點時太陽輻射最強,地面溫度隨著吸收太陽輻射而升高,13點左右地面溫度達到最高值,地面再將熱量傳遞給大氣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一天當中氣溫最高值出在在14時左右,14時后太陽輻射繼續(xù)減弱,地面溫度不斷降低,地面輻射不斷減弱,氣溫也隨之下降,到第二天日出前后氣溫達到最低值。
一天當中氣溫的最高值出現(xiàn)在14時左右,最低氣溫在日出前后。
學習任務(wù)(二)世界氣溫的分布
1、自主學習:
學生閱讀P61圖文資料,解決以下問題:
(1)回顧等高線的知識,據(jù)次推出什么是等溫線?
(2)哪一塊大陸最炎熱?哪一塊大陸最寒冷?除南極洲外寒冷區(qū)域最大的洲是哪一個?
(3)我們學校所在地的年均氣溫大約是多少?
(4)觀察北半球、南半球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5)觀察北半球的20℃等溫線的彎曲情況,等溫線的形狀是平直的嗎?那么兩個最明顯的彎曲在哪里?這說明了什么?
(6)從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10℃等溫線,查閱世界地形圖觀察在亞洲陸地上出現(xiàn)巨大拐彎的地方是什么地形區(qū)?
(7)從圖中可看出: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這是為什么?
2、小組交流: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以上問題并提出疑難
3、合作探究:
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我們要知道各個地方年平均氣溫的分布,需要借助于等溫線。觀察圖4-6我們發(fā)現(xiàn)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說明氣溫高低深受緯度因素的影響;從圖中我們還看出等溫線并不與緯線完全一致,特別是在海陸交界處,等溫線有明顯的彎曲,說明氣溫也受海陸分布影響;亞洲青藏高原地區(qū)由于海拔高氣溫明顯地低于同緯度其它地區(qū)。
個性化修改
(1)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兩極逐漸降低。
(2)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氣溫不相同
學習任務(wù)(三)氣溫的年變化
1、自主學習:
學生閱讀教材P62“世界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P63“世界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北京與悉尼相比,1月哪個地方氣溫高?7月哪個地方氣溫高?為什么?
(2)一年內(nèi)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與最低值的差稱為氣溫年較差,它反映了一個地方氣溫年變化的幅度。
算一算:北京的氣溫年較差是多少度?
2、小組交流:四人一小組交流以上問題并提出疑難。
3、合作探究:
北半球同緯度的大陸和海洋,7月份哪里氣溫高?1月份呢?你能簡單地說明其原因嗎?
海洋與陸地熱力性質(zhì)不同,海洋受熱慢,散熱也慢;陸地受熱快,散熱也快。
夏季北半球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則比海洋低。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我們一般是1月放寒假,7月放暑假,而家住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小朋友他們幾月份放寒假?
四、總結(jié)梳理歸納方法:
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充分運用以圖析文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如氣溫的的分布規(guī)律必須借助于地圖總結(jié)出來,通過讀圖、析圖,將圖上反映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提高自己分析歸納能力;另外氣溫的日變化與年變化相關(guān)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聯(lián)系實際平日里要養(yǎng)成善于動腦,勤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五、鞏固練習,達標檢測:
能力訓(xùn)練P75
—、基本鞏固1、2、3、7、8
二、綜合運用:1、4、5、10
個性化修改
六、附板書設(shè)計:
第二節(jié)氣溫和降水
測定
天氣預(yù)報及常用天氣符號
氣溫
日變化
年變化
教學反思:
1、我學習后的總體評價(很好、加好、一般、較差):。
2、我學到的主要知識和技能:
。
3、我學到的主要方法:
。
4、我還存在的疑難問題是:
。
第三章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一課時)
第三章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體驗出發(fā),舉例說出氣溫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
2、學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并能讀出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
3、通過學習,充分認識到氣溫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關(guān)系。學會關(guān)注生活,感受“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理念。
教學重點
學會閱讀、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大屏幕﹑電腦課件一套﹑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教師)炎熱的夏天過了,我們都感到了秋天的寒意,同學們的衣著也由單薄的夏裝換上了較厚的秋衣,這說明氣溫發(fā)生了變化。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yù)報中經(jīng)常提到氣溫這個詞。氣溫就是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guān)氣溫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板書: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教師)氣溫與我們?nèi)祟惖纳a(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
板書一、氣溫與生活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書P50頁的5則資料,看看氣溫與什么有關(guān)?(請生閱讀后稍作討論)
(學生作答)生活
(教師)這說明氣溫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影響很大,那么,氣溫到底怎樣測出來的?請同學們閱讀書P50頁“氣溫的觀測”。
提問:⑴氣溫的觀測用什么工具?(溫度計,放置離地1.5米)
⑵通常一天進行觀測的次數(shù)、時間?(4次。8時﹑14時﹑20時﹑2時)
(教師)過渡:氣溫是隨時都在變化的還是不變的?
請學生舉例,得出:“氣溫是變化的”
板書二、氣溫的變化
(教師)氣溫是如何變化的?有規(guī)律嗎?
舉例:早晨冷,中午熱。夏天熱,冬天冷。
引出習語“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板書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教師)我們在研究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時,經(jīng)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氣溫的值。如: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
大屏幕出示圖3.10
(教師)指圖提問:
日常說今天的氣溫多少度,這是指一天中氣溫的最高值,最低值﹑還是日均值?
學生答:日均溫。
日均溫怎樣計算呢?
學生答:4次氣溫數(shù)相加除以4。
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依次類推。
月平均氣溫是一月內(nèi)每天日平均氣溫值的平均數(shù)。
年平均氣溫是一年內(nèi)各月平均氣溫值的平均數(shù)。
(教師)一個地區(qū)的氣溫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日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年變化。
板書:1、氣溫日變化
大屏幕出示圖3.12“氣溫日變化”圖,看圖提問:
⑴圖上橫坐標代表什么?縱坐標代表什么?
學生答:分別是一天的時刻﹑氣溫度數(shù)。
⑵讀出一天中最高與最低氣溫出現(xiàn)的時刻及溫度數(shù)。
學生答:14時即午后2時(約31℃)﹑4時即日出前后(約24.5℃)。
指導(dǎo)學生用直尺﹑三角板在書上的圖上量。
⑶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什么?
學生答:氣溫日較差。(31℃-24.5℃=6.5℃)
⑷引導(dǎo)學生觀察得出:通常,從日出前后到午后2時左右,氣溫不斷升高;從午后2時左右到次日日出前后,氣溫不斷下降。
⑸讀出不同時間的氣溫值,求出它們的平均數(shù),就是日平均氣溫。
板書:2、氣溫年變化
大屏幕出示圖3.13“氣溫年變化圖”,看圖提問:
⑴圖上橫坐標代表什么?縱坐標代表什么?
學生答:分別是月份﹑氣溫度數(shù)。
⑵讀出一年中北半球陸地上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出現(xiàn)的月份及度數(shù)。
學生答:月平均最高溫約24℃(7月),最低氣溫約-6℃(1月)
(學生動手)指導(dǎo)學生用三角板﹑直尺量出。
⑶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什么?
學生答:氣溫年較差。24℃-(-6℃)=30℃
⑷引導(dǎo)學生觀察得出:從1月到7月,月平均氣溫逐漸升高;從7月到來年1月,月平均氣溫逐漸下降。冬冷夏熱,四季變化明顯。
⑸讀出一年中各月的月平均氣溫,求出它們的平均數(shù)就是年平均氣溫。
(教師)引導(dǎo)學生觀察
北半球氣溫曲線為波峰狀。南半球因季節(jié)相反,氣溫曲線呈波谷狀(草圖示例)。
大屏幕出示圖3.14“某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指導(dǎo)學生完成活動1。
學生觀察用三角板﹑直尺算得出:
⑴最高月平均氣溫約22℃﹑7月。
⑵最低月平均氣溫約1.5℃﹑1月。
⑶氣溫年較差22℃-1.5℃=20.5℃
⑷該地氣溫年變化:夏熱冬涼,年較差大,四季分明。
過渡:這堂課學習了氣溫的一些知識,如何繪制氣溫曲線圖,讓我們一同來完成活動2。
板書:3、氣溫曲線圖的繪制
(教師)在黑板上簡要畫圖作示例說明。
強調(diào)“平均”、“相等的溫度差”、“用點標注”、“平滑的線”、“寫圖名”。
在繪圖過程中,適當指導(dǎo)學生繪圖中的一些問題:
⑴圖幅大小要適當。
⑵縱坐標選取的刻度大小應(yīng)便于標出氣溫的最低值和最高值。
⑶就相應(yīng)的月份和氣溫畫一條十字交叉線,然后在交叉線點處標上點。
⑷曲線應(yīng)光滑,不能是折線。
(學生動手)然后讓一名學生上臺板演畫圖,其余學生動手繪圖練習。
(音樂伴隨)
(三)課堂小結(jié)
這堂課我們了解了氣溫與我們生產(chǎn)、生活的關(guān)系,而且知道了氣溫的變化。那么,氣溫的分布如何,下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shè)計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一﹑氣溫與生活
二﹑氣溫的變化
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1、氣溫日變化:氣溫日較差
2、氣溫年變化:氣溫年較差
3、氣溫曲線圖的繪制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二課時)
萬州區(qū)高龍初中譚萬新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2、通過教師引導(dǎo),學會閱讀和使用氣溫分布圖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構(gòu)建學生的地理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努力探尋自然奧秘的態(tài)度和精神。
教學重點
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和氣溫分布圖。
教學難點
理解氣溫變化規(guī)律和氣溫分布規(guī)律。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大屏幕、電腦課件、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不同時間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即氣溫的日變化、年變化。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探討在同一時間不同地方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二)新課教學
板書: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三、氣溫的分布
小黑板展示一幅等高線地形圖,讓學生讀圖回答問題:
⑴等高線是(地圖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的線)。
⑵運用等高線是表示地面的高低。
⑶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
⑷等高線數(shù)值大,海拔高;數(shù)值小,海拔低。
⑸等高線稠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⑹等高線是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洼地。如果中心海拔高,表示的是山頂。
教師設(shè)問:地球表面高低不同,我們能用等高線圖表示出來。那么,世界各地的冷熱也不同,能不能用類似的方法來表示出氣溫的水平分布呢?
大屏幕出示圖3、15,思考:
⑴這張圖與我們學過的什么圖比較相似?(等高線地形圖)
⑵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氣溫是否相同?(相同)
⑶相鄰兩條等溫線的溫差是多少?(4℃)
⑷等溫線閉合處,如何判斷是高溫中心還是低溫中心?
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氣溫低于四周氣溫,表示的是低溫中心;
如果中心氣溫高于四周氣溫,表示的是高溫中心。
⑸等溫線的疏密與氣溫變化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等溫線稠密的地方,溫差大;稀疏的地方,溫差小。
(學生活動)讓學生仿照等高線圖的判讀方法,引導(dǎo)學生看圖,分析、討論、搶答。
(教師)過渡:學習了等溫線圖,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氣溫是如何分布的?
大屏幕出示圖3、17“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教師引導(dǎo))⑴這是一張什么圖?
⑵這張圖與以往我們見過的圖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學生讀圖、思考、討論、回答:
⑴這是《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⑵從圖例、等溫線等方面描述。
(教師引導(dǎo))請學生從《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描繪0℃、10℃、20℃等溫線,在圖中發(fā)現(xiàn)氣溫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活動)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
如:⑴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⑵一般情況,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⑶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溫線較為平直。
⑷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溫線數(shù)值逐漸增大,南半球等溫線數(shù)值逐漸減小,由此可以判斷所在區(qū)域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板書: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教師)那么,同一緯度地帶,陸地和海洋氣溫有沒有差別?
設(shè)問:夏天中午和晚上站在河岸和水中的感覺?
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
(學生搶答)學生結(jié)合親身經(jīng)歷,回答:
中午河岸氣溫高,河水氣溫低;晚上,河岸氣溫低,河水氣溫高。
(教師引導(dǎo))同學們都有這種感覺,推理:在同一緯度(同一地點)的陸地(河岸)和海洋(河水)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上)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
歸納總結(jié):由此可以推斷“陸地”和“海洋”之間也存在這種差異。得出結(jié)論:受海陸的影響,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也不一樣。
板書:2、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教師承轉(zhuǎn))同學們對氣溫的規(guī)律總結(jié)得很好,下面我們繼續(xù)探究,請看大屏幕。
出示圖3、17“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完成活動1,引導(dǎo)學生觀察、思考作答:
⑴從赤道向兩極,氣溫是如何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赤道及其附近地區(qū)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緯度接受太陽輻射的差異。
⑵年平均氣溫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緯度范圍?
年平均氣溫高于20℃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于-10℃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以內(nèi)。
過渡:剛才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氣溫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影響。那么,氣溫是否受地形影響。
(教師)提問:同學們爬過山嗎?有什么感受?誰來描述一下?
(學生搶答):爬山時,在山腳下穿短袖襯衫還覺得熱。到達山頂,感覺冷,還要加衣服。
(教師)這說明,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據(jù)觀測,在同一地點,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板書:3、同一地點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
大屏幕出示圖3、16氣溫的垂直變化,指導(dǎo)學生完成課本P53頁?;顒?:
山底海拔720米,氣溫是28.8℃,計算出山頂海拔1520米處,氣溫應(yīng)是約24℃。
請生演算,看誰算得快而準,并讓先舉手的同學講一講計算結(jié)果和思路。
(三)課堂小結(jié)
從水平分布和垂直變化兩個方面,對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進行概括。
課堂練習
1、為什么我國南北方的景觀相差如此之大?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痹嚪治鰞删湓娭兴N含的地理原理。
板書設(shè)計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三、氣溫的分布
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同一地點,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