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6-17九年級語文公輸。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墨子在楚國即將大舉進攻宋國之際,用巧妙、崐鋒利的言辭使戰(zhàn)爭發(fā)動者理屈詞窮,又憑借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崐妄動,最終阻止了戰(zhàn)爭的發(fā)生。
教學重點: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jié)。
2.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學生講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從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jié)。
1.生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詞窮;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jié)果,崐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3.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一回合,討論:
⑴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輸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終結(jié)論又是什么?
⑶這場辯論的結(jié)果如何?
⑷公輸真的“服”了嗎?你能揣測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4.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回合,討論:
⑴墨子給楚王講故事,有什么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評價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來作類比的?
⑷楚王真的決定不攻打宋國了嗎?揣測楚王此時的心理活動。
5.生自讀第三回合,討論:
⑴在模擬攻守前,楚王怎樣看待楚攻宋的結(jié)果?
⑵而模擬攻守的結(jié)果又是什么?
⑶公輸真的就此罷休了嗎?
⑷墨子又是怎樣讓楚王徹底折服的呢?
6.教師總結(jié):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節(jié)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夠在辯論中取勝,他運用了什么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文評述此種技巧。
3.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擁有過人的辯才。
4.在辯論過程中,墨子面對公輸,面對強國君主,甚至有崐殺身之險時,他有什么反應?
--“沉靜”、“從從容容”、“鎮(zhèn)靜”。(以上幾詞出自魯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寫的小說《非攻》)
5.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擁有過人的膽識。
6.教師總結(jié):
墨子是一位具有過人辯才與過人膽識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動鮮明的形象美。
四.課堂小結(jié):
對付強大的敵人,不僅要從道義上戰(zhàn)勝他們,還要用實力來震懾他們,這就需要我們具有過人的辯才與膽識。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收錄在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
2.積累幾種文言句式:
⑴排比句式:……不可謂……不可謂……
舍其……而欲竊之
猶……之與……也
⑵判斷句式:以……為……
板書設計:
公輸
吾義固不殺人--義不殺少而殺眾
道義勝(辯才過人)
必為有竊疾也--為與此同類
必取宋--攻械盡,而守圉有余
實力勝(膽識過人)
欲殺之--雖殺臣,不能絕也
相關閱讀
九年級語文下冊《公輸》教學設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語文下冊《公輸》教學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語文下冊《公輸》教學設計
教材內(nèi)容分析
《公輸》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所選課文均是先秦諸子散文。先秦諸子散文首先是哲學著作,因而我們需要了解每位哲學大師的思想;其次是具有文學魅力,我們需要體會它們的一些藝術(shù)特色。《公輸》作為哲學著作,它主要表達了墨子“兼愛”“非攻”的主要思想,本文中墨子是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非攻主張。作為文學作品,我們應該理解并欣賞本文止楚攻宋的故事情節(jié)及論辯藝術(sh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文長用的實詞、虛詞。
2、了解墨子非攻主張。
能力目標:1、體會墨子高超的論辯藝術(shù)。
2、感知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非正義戰(zhàn)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1、積累文言詞語,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止楚攻宋的三個步驟。
教學難點及突破措施:
鑒賞墨子的勸說藝術(shù)。
教學策略及媒體選擇
教學策略:
1、指導朗讀法
2、分析品悟法
3、點撥法
媒體選擇:PPT課件
教學內(nèi)容:
一.導入:
本學期我們曾結(jié)識一位出使秦國的使者,在與秦王的正面交鋒中他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秦王的威脅所屈,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最終他憑借自己銳利的言辭使安陵君保存了自己方圓五十里的土地。他就是——唐雎。今天我們學習《公輸》,再來拜會這樣一位消弭戰(zhàn)爭于無形的大智大勇的說客——墨子。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過的文章導入本課,讓學生從思想上對墨子有一個初步認識)
二.活動一:展示資料知背景(每小組一個內(nèi)容)
主要是將課前活動中的作家作品及涉及史實進行展示交流。
1、關于先秦諸子散文:
2、關于墨子:
3、關于《墨子》:
4、涉及史實:
5、關于背景:
三、活動二:多樣誦讀引興趣
一讀——讀得文從句順(正音)
二讀——讀得節(jié)奏分明(斷句)
三讀——讀出人物語氣(感情)
(三遍誦讀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感知)
四、活動三:質(zhì)疑問難解疑惑(解決課前自主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疑難詞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每人一句進行翻譯并提出疑問,小組成員間互助解決。不能理解的疑難詞句作為小組問題待下一步解決。
2、各小組將不能理解的詞句上交課堂討論,小組間互相解決。
3、教師將較集中的疑難詞句收集共同解決。
五、活動四:師生對話析文本
教師給出問題:
1、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你能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嗎?
這個故事內(nèi)容簡單,但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用“誰+干什么”的句式來概括文章內(nèi)容,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本文結(jié)構(gòu)層次比較清楚,一格“見”字串起了三個情節(jié),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概括這三個情節(jié)的內(nèi)容,也正好反饋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
2、你覺得墨子靠什么贏得了勝利?(體會墨子的論辯藝術(shù)及精神境界)
學生在這個問題上不容易答準確,可以引導學生用想象的方法,為每個句子加上神態(tài)、動作、語氣變化,然后進行朗讀指導,把握語言特點。
第一回合,重點分析“吾義故不殺人”一句,引導學生理解“墨子是如何指出公輸般講這句話的虛偽性的”以及“墨子的五句‘不可謂’駁斥了公輸盤哪些可能的狡辯理由”。
第二回合,重點引導學生朗讀出墨子的夸飾語氣,然后請同學們說說“為什么墨子說‘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而不說‘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這樣幫助學生把握墨子的論辯藝術(shù)。
第三回合,重點分析墨子的實力。抓住“九設”“九距”和公“攻械盡”“守圍有余)”的對比來分析。
3、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墨子(公輸盤、楚王)?
利用說話訓練來分析人物“我從一句中讀出了一個的墨子(公輸盤、楚王)”
4、在寫作上,你從本文能借鑒到什么?
前三個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將上面這三個問題中所得出的方法進行總結(jié)。
(這四個問題分別從文章內(nèi)容、行文思路、人物性格、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設疑,沒有紛繁的問題,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是這四個主問題會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其實其它文言文也可以設計相應的幾個問題來帶動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六、活動五:精彩表演促理解
以大組為單位編寫課本劇進行演出,其他組給予評價,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七、活動六:深入探究競思維
1、墨子止楚攻宋這件事體現(xiàn)了墨子“兼愛”“非攻”的思想,“兼愛”“非攻”思想在墨子的行動中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采用減字品析法對墨子行為進行分析,學生會從墨子止楚攻宋的行動中,真切地感受到墨子精神境界的高尚。)
2、假如這場戰(zhàn)爭進行下去,楚國和宋國哪一方會獲勝呢?
補充原文的結(jié)局——“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門者不內(nèi)也。故曰:“治于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于明者,眾人知之?!保ㄗg文:墨子從楚國歸來,經(jīng)過宋國,天下著雨,他到閭門去避雨,守閭門的人卻不接納他?!∷哉f:“運用神機的人,眾人不知道他的功勞;而于明處爭辯不休的人,眾人卻知道他。”)(我覺得補充原文的結(jié)局可以把一個完整的作品給學生,同時也把一個完整的思想給予學生。對于哪一方會獲勝,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因為畢竟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布置此項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中進一步體會墨子思想,也能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
八、課后活動:
(一)編寫知識小手冊(文言知識積累)
1、通假字
2、一詞多義
3、古今異義
4、詞類活用
5、特殊句式
6、重點語句
(二)練筆:《我看墨子》(不知功,功自明。眾人不知道他的功勞,但他的功勞會自然顯現(xiàn),這是對墨子功績的最好的贊頌,也是對墨子追求和平行動的最高禮贊。)
【備教手記】
整篇文章,我以活動為主線,沒有分課時。這個設計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分成三個部分,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進行教學。這三個部分分別為課前活動、課中活動、課后活動。
課前活動通過表格讓學生能夠做到自主預習,這一活動要求學生從作家作品、重要生字、基本內(nèi)容、涉及史實、不理解的詞句、我的問題六個方面進行學習。通過課前活動,學生會對作家作品、時代背景及課文內(nèi)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時,也會明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課中活動主要有六項:
活動一:展示資料知背景
活動二:多樣誦讀引興趣
活動三:質(zhì)疑問難解疑惑
活動四:師生對話析文本
活動五:精彩表演促理解
活動六:深入探究競思維
這幾項活動均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設計的活動,第二、四、六項活動也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同樣能夠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
課后活動是編寫文言知識小手冊和小練筆。文言知識的積累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每一篇文章后安排學生進行文言知識小手冊的編寫,既幫助學生梳理本課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習慣。
九年級下冊《公輸》高效導學案(人教版)
九年級下冊《公輸》高效導學案(人教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積累文言知識,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2、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秘,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shù)。
一、預習導學
【鏈接材料】——1.《墨子》及墨子簡介: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魯人,一說宋人,戰(zhàn)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為宋國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講學,創(chuàng)立與儒家相對立的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反映了小生產(chǎn)者反對兼并戰(zhàn)爭,要求改善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愿望,他的認識觀點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論,一方面又提出同樣是唯心的“天志”說,認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現(xiàn)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記的墨子講學辭和語錄,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赌印肥俏覈撧q性散文的源頭,運用譬喻,類比、舉例,推論的論辯方法進行論政,邏輯嚴密,說理清楚。語言質(zhì)樸無華,多用口語,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鏈接材料】——2.公輸簡介:
公輸,名盤,也作“般”或“班”又稱魯班,山東人,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能工巧匠?,F(xiàn)在,魯班被人們尊稱為建筑業(yè)的鼻祖,其實這遠遠不夠.魯班不光在建筑業(yè),而且在其他領域也頗有建樹。他發(fā)明了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發(fā)明了云梯(重武器),鉤鉅(現(xiàn)在還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很早被人稱為“機械圣人”,此外還有許多民用、工藝等方面的成就。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fā)明之父。
1、語音生字多音字:
械()軒()輿()犀兕()黿()罨()鮒()梓()
褊楠()請說之()長木()公輸盤()見我于王()禽滑厘()
2、通假字
①、公輸盤不說(通“”,高興)
②、子墨子九距之(通“”,阻擋)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抵擋)
④、公輸盤詘(通“”,理屈)。
3、一詞多義
①、子:子墨子聞之愿借子殺之
②、說:公輸盤不說請說之
③、已:胡不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
④、類:不可謂知類為與此同類
⑤、然: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⑥、見:胡不見我于王于是見公輸盤
⑦、雖:雖然雖殺臣
⑧、為: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夫子何命焉為?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子墨子解帶為城必為有竊疾矣
⑨、之: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請說之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⑩、以:將以攻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4、特殊句式
①、夫子何命焉為?(句)②、宋何罪之有?(句)
5、重點語句翻譯
①、夫子何命焉為?譯:
②、宋何罪之有?譯:
③、胡不已乎?譯:
④、胡不見我于王?譯:
⑤、此為何若人?譯:
二、探究展示: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①、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②、談談你對本文思路的看法。
2、課文第一段中一個“聞”字和“行十日十夜”說明了什么?
3、墨子戰(zhàn)勝公因公輸?shù)牟呗允鞘裁矗?/p>
4、墨子采用了怎樣的方法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的打算的?
5、墨子的勸說技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6、模擬攻守,墨子的勝利已經(jīng)成定局,這里形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墨子針對公輸盤要殺掉自己的意圖,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如何?
7、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8、墨子與公輸盤,楚王的這場斗爭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啟示?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9、假如有時空隧道,你見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墨子;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10、分析人物形象。
三、練習反饋: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公輸盤不說:②請說之:③知而不爭:④不可謂知類:
⑤子墨子聞之,起于魯⑥子墨子起,再拜?⑦吾義固不殺人?⑧夫子何命焉為?⑨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⑩愿借子殺之⑾然胡不已乎⑿胡不見我于王
⒀吾義固不殺人⒁子墨子起,再拜⒂義不殺少而殺眾⒃請說之
⒄方五千里⒅為與此同類⒆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
⒇子墨子之守圉有余(2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2)雖殺臣,不能絕也
(23)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24)子墨子九距之
(二)、翻譯下面句子
①夫子何命焉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③請獻十金。?
④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⑤宋何罪之有?
⑥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⑦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三)、選擇題
1、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一項是()
A、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此為何若人?B、將以攻宋臣以王之攻宋也
C、請說之公輸盤不說D、子墨子起,再拜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2.選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A.說:公輸盤不說秦王不說B.有:北方有侮臣者長約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東坡現(xiàn)右足D.子:愿借子殺之天子之怒
3.選出詞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A.以:將以攻宋以牒為城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D.而:宋無罪而攻之知而不爭
4.下面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D.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雖殺臣,不能絕也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荊之地/水陸草木之花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動心忍性D.子墨子解帶為城/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6.下列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A.《公輸》一文出自《墨子》一書,此書一般被認為是墨子的弟子記述墨子的事。
B.墨子和公輸盤都是技藝高超的工匠,他們的斗技是很精彩的?!熬旁O九距盡”說明這場模擬攻守戰(zhàn)的激烈。
C.“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币粋€“詘”字,說明公輸盤已是黔驢技窮;“吾不言”一句則表現(xiàn)他的陰險并帶有威脅的意味。全品中考網(wǎng)
D.選文中墨子采用設喻、類比的方法說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國。說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只要善于說理,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
(四)、問答題
1.(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幾個動詞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樣的心態(tài)和精神?
(2)公輸盤就是魯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別寫出一個與這兩位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
①與魯班有關的成語:②與墨子有關的成語:
2.墨子勸服公輸盤的語言頗具特點,從論辯技巧上看,你認為成功的關鍵在哪里?
3.墨子見公輸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墨子止楚攻宋的前提是什么?他是怎樣誘使和激發(fā)公輸盤承認這一前提的?
5、①說說墨子從哪幾個方面勸阻公輸盤攻宋?(請從文中摘錄出有關的字詞回答)
②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點?請寫出兩點。
6.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內(nèi)容。
7.完成下面兩題。
①寫出兩句與戰(zhàn)爭有關的古詩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詩)。
②擬一則關于戰(zhàn)爭與和平的公益廣告。
8、公輸盤說“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時的真實想法是什么?
9.子墨子在與楚王的最后交鋒中,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況?
10、①墨子是從哪幾個方面展開推論,使公輸盤折服的?(請從文中摘錄出有關的字詞回答)
②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點?請寫出兩點。
《公輸》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輸》”,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公輸》《墨 子》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積累常用的實詞,把握疑問句和反問句的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邏輯嚴密和說服力強的特點,學習本文詳略得當、類比說理的方法,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shù)。
3.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張,感受墨子的勇敢、善辯以及和平思想。
【課文提示】
1.《墨子》是記錄墨子言行的散文,由墨子弟子記錄。墨子,名翟,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心思想“兼愛”“非攻”。文章質(zhì)樸,較少文采,邏輯性很強,善于運用具體的事例進行說理,從具體問題的爭論進而為概括性的辯難,這是說理文的一大進展。
2.《公輸》是《墨子》中很有文采和趣味的一篇,情節(jié)生動,形象鮮明。課文是通過墨子勸說公輸停止攻宋的故事,生動地敘述了墨子為實現(xiàn)自己的“非攻”主張,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非凡才智和頑強斗爭精神。
【虛詞積累】
所
代詞;在動詞、形容詞前,組成名詞性“所”字結(jié)構(gòu),起指代作用;相當現(xiàn)代:……的。
助詞;和“為”相配,構(gòu)成“為……所……”的固定格式;當現(xiàn)代漢語:被……。
名詞;表處所、地方;相當現(xiàn)代漢語:處所、地方等。
以
介詞;介紹動作、行為賴一實現(xiàn)的根據(jù)、方法;當現(xiàn)代漢語:拿、用、憑、靠等。
介紹處置的對象;當現(xiàn)代漢語:把。
介紹動作、行為所產(chǎn)生的原因;相當現(xiàn)代漢語:由于、因為、按……而論。
介紹時間、地點;相當現(xiàn)代漢語:在、從。
連詞;連接詞、短語、句子,表示動作行為的并列關系;相當現(xiàn)代漢語:而(來)。
表后一行為是前一行為的目的、結(jié)果;連相當現(xiàn)代漢語:來、去、為了、以至。
表前一行為是后一行為的方式、手段;不必譯。
副詞;表程度;相當現(xiàn)代漢語:太、很、更。
表數(shù)量;相當現(xiàn)代漢語:只有、唯獨。
表時間;相當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
助詞;用在“前、后、上、下、來、往”等前面,表時間、空間的范圍;不必譯。
動詞;有時可以與“為”結(jié)合使用;相當現(xiàn)代漢語:根據(jù)、認為、以為、如同、用等。
名詞;當現(xiàn)代漢語:原因、原由。
因
介詞;引進憑借的人或事;相當現(xiàn)代漢語:依、憑借。
連詞;表因果關系;相當現(xiàn)代漢語:因此。
表相承關系;相當現(xiàn)代漢語:就、于是。
也
助詞;用在句末表陳述語氣;可不譯。
用在句末表疑問語氣;相當現(xiàn)代漢語:呢。
用在句尾表感嘆語氣;相當現(xiàn)代漢語:啊。
用在句中表語氣停頓;可不譯。
用在句尾表判斷語氣;起是的作用。
【朗讀課文】
【結(jié)構(gòu)層次】
第一部分(首段),寫出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寫墨子與公輸盤的舌戰(zhàn)。
第三部分(末段),寫公輸盤服輸。
【課文簡析】
課文里的人物語言很有表現(xiàn)力,在和公輸盤的對話中,運用比喻進行層層推理是最精彩的。墨子不是直陳其事、開宗明義,而是先作比喻,然后進行邏輯推理,大大增強了說服力。特別是迫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后,從“不智”、“不仁”、“不忠”、“不強”、“不知類”各方面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理屈詞窮。“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揭示公輸盤標榜的“義”的欺騙性。墨子善于抓住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展現(xiàn)了雄辯家的風采。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其學派。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翻譯:公輸盤為楚國造了云梯那種器械,造成后,將要用它攻打宋國。
要點:盤,bān。以,介詞,省略賓語“之”。
原文: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翻譯:墨子聽說這件事,從齊國起身,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國國都郢,會見公輸盤。
要點:子墨子,前“子”是學生對他尊稱,后“子”是對男子尊稱。起,起身,出發(fā)。
原文: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翻譯:公輸盤說:“先生有什么教導嗎?”
要點:命,教導,告誡。焉為,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原文: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殺之?!?br> 翻譯:墨子說:“北方有一個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殺了他?!?br> 要點:藉,憑借,依靠。之,代詞,指代“侮臣者”。
原文:公輸盤不說。
翻譯:公輸盤不高興。
要點:說,同“悅”,高興,愉快。
原文:子墨子曰:“請獻千金。”
翻譯:墨子說:“請讓我獻給你千金(作為殺人的報酬)?!?br> 要點:請,表示敬意。
原文: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br> 翻譯:公輸盤說:“我崇尚仁義從不殺人?!?br> 要點:固,本來,從來。
原文: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
翻譯:墨子站起來,再一次對公輸盤行禮,說:“請允許我向你說幾句。
要點:之,代詞,指代下面說的話。
原文: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翻譯:我在北方聽說你造云梯,將用它攻打宋國。宋國有什么罪呢?
要點:何罪之有,有何罪。之,沒有實在意義。
原文: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
翻譯: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多余的而人口不足,犧牲不足人口卻掠奪有余的土地,不能叫智;
要點:有余于地,在土地方面有多。
原文: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翻譯:宋國沒有罪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知道這些而不去爭辯,不能稱作忠。
原文: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翻譯:爭辯卻沒有結(jié)果,不能算是強;奉行義不殺一個人卻去殺害眾多百姓,不能明白類推?!?br> 要點:類,對事物作類比進而明白它的道理。
原文:公輸盤服。
翻譯:公輸盤被說服了。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討論問題】(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翻譯關鍵句子,并分析其語氣。(翻譯詳見“串講課文”)
①夫子何命焉為?( 疑問語氣,公輸盤恭敬中帶著客套?!。?br> ②吾義固不殺人。( 公輸盤虛偽、正經(jīng)又掩飾不住傲慢。?。?br> ③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殺之。( 祈使語氣,顯出墨子蓄意提出無理要求?!。?br> ④請獻千金。( 語氣顯出問題嚴重,吸引對方注意,逼他表態(tài),從而中計?!。?br> ⑤宋何罪之有??。ā】此戚p描淡寫中又咄咄逼人?!。?br> ⑥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雙重否定,極有氣勢,使公輸盤無從辯駁。)
2.事件的起因是什么??。ā 肮敱P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薄。?br> 3.哪里可看出這件事性命攸關,刻不容緩?
墨子不辭辛勞“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br> 4.墨子是如何讓公輸盤理屈詞窮的?
墨子見公輸盤,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圈套,請求公輸盤替他殺人,借此激怒公輸盤,引出公輸盤冠冕堂皇的理由“吾義固不殺人”。接著,墨子抓住公輸盤這句話大做文章?!八魏巫镏小币痪?,輕描淡寫而又咄咄逼人,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于理虧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五個“不可謂”,從各個方面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有口難辯。“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揭示公輸盤標榜的“義”的欺騙性。墨子就是這樣用類比推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通過“誘-激-駁”把公輸盤置于理屈詞窮的境地。
5.墨子是怎樣成功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
墨子會見公輸盤,指出攻打宋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強、不知類”之舉。以此讓楚王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明白攻打宋國的錯誤。
6.你認為墨子具有什么品格?
墨子具有機智勇敢、足智多謀、鎮(zhèn)定自若、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品格。
7.課文哪部分內(nèi)容詳寫?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本文是一篇敘事散文,事件發(fā)展跌宕起伏,安排筆墨詳略得當。課文對楚要攻宋和墨子一路上的艱辛都是略寫,作為背景交代一下,而勸說過程詳寫,因為這與文章主題的關系大。在雙方的交鋒過程中,墨子的第三次發(fā)言最為重要,他抓住公輸盤的“吾義固不殺人”,通過五個“不可謂”,全面批判公輸盤的行為,使其標榜的“義”失去根據(jù),站不住腳。這一段最能體現(xiàn)墨子的機智善辯和鎮(zhèn)定自若,所以特別詳寫。而前兩次對話是為了誘敵,所以不宜展開。這樣的詳略安排是能體現(xiàn)墨子語言的邏輯美。
8.為什么有人評價《公輸》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學趣味的文章?
①情節(jié)起伏美: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去見公輸盤,沒有阻戰(zhàn),卻請其殺人。
②人物鮮明美:如墨子的機智善辯、從容鎮(zhèn)定;公輸盤的虛偽。
③語言邏輯美:如墨子引誘公輸盤說出正確的觀點,再對他的行為進行分析,指出他的行為與觀點想違背,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