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學設計
發(fā)表時間:2021-05-15蘇教二冊《世界多美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了解小雞孵化過程,熱愛大自然。
2.學會本課生字“雞、美”,認識新偏旁:羊字頭
教學重難點:朗讀背誦;識字。
教學具準備:課件,板貼字卡:睡醒說啄看撐叫站
教學過程:課前:聽音游戲:聽到什么,就做一做,說一說。
(課件聲音:打呼嚕、敲門、電話鈴聲、牛叫、狗叫、掌聲)聽到了掌聲,你想到了什么?
一.聲音導入,課文復習。
豎起小耳朵,你聽到了什么?(小雞叫聲)(板貼:小雞)它在說什么呀?(板貼:說)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世界多美呀》。板書:世界多美呀
1.齊讀課題。指導讀題。還能讀得更美嗎?
2.復習詞語,課文主要內(nèi)容。①指名領讀:蹲著孵小雞站了起來嘰嘰黃乎乎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世界美麗蛋殼兒很久②打亂秩序去音節(jié)讀詞,做小彈簧。
3.師述,板貼。小朋友,母雞蹲著孵小雞,一蹲蹲了許多天。小雞在哪兒呢?(蛋殼里)(板畫:)看!蛋殼里的小雞先是睡著的,后來它醒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板貼:睡醒)小雞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那怎么又會說世界多美呀?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讀感悟,拓展練習。
1.翻書P99自讀課文。
2.世界到底怎么美呢?你是從課文哪兒知道的呀?(小雞出殼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3.交流,學習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⑴你讀懂了什么?(板貼:啄)
⑵出示第二句,小雞啄殼怎么讀呢?指讀。紅字標出: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洞眼誰能猜出老師為什么要大家特別注意這些詞?說明小雞啄殼怎么樣呢?指讀。師范讀。為什么要這么讀?(小雞力氣小,啄起來很吃力,啄蛋殼的時間很長,不容易。)自練讀,齊讀。
⑶出示第三句句子。指讀。這句話中哪幾個詞是表示顏色的?(藍、綠、碧)(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出示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呢?{它看見天空是藍的,樹木是綠的,小河是碧的。{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很好聽,對呀,就像“嘣嚓嚓”!這么好聽的詞語應該怎么讀呢?喜歡的站起來讀。好的句子要讀得好聽。
①大家仔細看一看,哪一個是“藍湛湛的天空”課件:淡藍、深藍(深藍)說話訓練:還有什么景物也是藍湛湛的?(海水……)
②小朋友,你們看看這綠茵茵的草地,和綠茵茵的樹木有什么相同嗎?再摸摸看,有什么感覺?(毛絨絨的,綠中還有點黃)
③快看這兩條小河,哪一條是碧澄澄的?為什么?(綠而清澈見底)(課件:清澈見底的小河、綠而渾濁的小河)口語訓練:小雞在洞眼里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的景色?怎么想,怎么做呢?(板貼:看)我在看見……。
⑷拓展練習。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實它無處不在,而且就在我們的身邊。還能找到更多的美嗎?
①補充句子練習:()是紅的。()是金的。()是黃的。()是嫩的。()是白的。()是亮的。
②小組討論交流。誰能說得更美?
4.學習第三自然段。啊,這么美麗的世界,小雞想——(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它真想快點出來,好好瞧一瞧!多么快樂的小雞呀!想不想分享小雞出殼的快樂?那我們來讀一讀,演一演。
①找小伙伴或老師,合作表演。
②齊做小雞。準備好了嗎?(板貼:撐叫站)
③說話訓練:小雞們終于出殼啦?。ò瀹嫞海┠憧吹搅耸裁矗柯牭绞裁??聞到什么嗎?摸到了什么嗎?想說什么?小雞可真會觀察。
5.師引讀第四自然段。嘰嘰,嘰嘰,小雞們,你們是在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這么美的世界怎么讀呀,小雞們再讀一遍。)
三.指導背誦,整體感知。
1.師述:小雞由睡到醒,看到世界是黃色的,又在蛋殼上啄了一個洞后看到了美麗的世界到用翅膀一撐,嘰嘰嘰地叫著站了起來。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沒有,這其實是小雞(孵化的經(jīng)過)。誰能按著小雞出殼的順序把課文說出來?
2.課文動畫播放,師生齊背。好,我們來試一試,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比賽。背不出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字,如果想配上動作就更好了。看看哪一只小雞呀,最可愛!
四.學習生字,布置作業(yè)。
1.學習生字“雞”、“美”。小雞看到的世界這么美。今天呀,它還想來看看我們小朋友是寫字美不美,漂不漂亮。出示兩個字。怎么來記?
“美”羊大為美
①先仔細看電腦老師寫,看清每個筆畫的位置和筆順。學生書空。
②上下結(jié)構(gòu),羊字頭。師范寫,生書空。誰想教大家寫?老師也跟你寫。
“雞”
①電腦示范,書空。
②師范寫,學生書空?!半u”,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右邊……,現(xiàn)在變?yōu)楹门笥蚜?,很謙讓,“又”的捺縮為了點。左窄右寬。第6筆豎折折鉤,轉(zhuǎn)折處頓筆,豎鉤向左斜。
2.拿筆寫,書上描紅。田字格本。課件播放(配樂風景)小雞也來看小朋友的寫字姿勢了,它還托老師給姿勢端正、寫字漂亮的小朋友禮物呢!
3.布置作業(yè):課后畫出你眼中美麗的世界,可以配上一兩句話或照片,布置板報。
擴展閱讀
世界多美呀 教案教學設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多美呀 教案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16、世界多美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堂9個生字,6個二類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生字詞。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2、了解課文的兩條線索,一條是小雞孵化的過程,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變化。3、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生自由說)
2、有一只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呀”,板書課題。
(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你們的問題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5、錄音機范讀。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用小括號畫出來。
要求: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己讀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翹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邊音:麗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動物的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
老師也為你配上音樂
4、自讀,指讀,賽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羊字頭”、“田字頭”。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并描紅。
4、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5、指導寫字。
在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的字形,并說出生字書寫時關鍵筆畫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手、世、雞、美”
6、師范寫以上四個字,學生描紅,臨寫。
7、生寫剩余的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誰說的?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第1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誰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么會認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xiàn)在能不看書,背一背嗎?
指導背誦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中哪些詞是表示顏色的?
(3)“藍湛湛”和哪種顏色相同?
通過觀察天空理解“藍湛湛”。
(4)同學們,你們看看這綠茵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A、和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絨布有什么相同之處?
B、哪些景物又是綠蔭茵的呢?
(5)圖片示:上面是一條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條綠而渾濁的小河)
A、你認為哪條小河是碧澄澄的?為什么?
B、學生交流、討論
C、還能說說ABB的詞嗎?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xiàn)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樣說?怎樣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
7、指導有感情得背誦。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樣,迫不及待地鉆出來了!
老師范讀第三自然段。
2、聽完后,你感受了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指導邊做動作邊背誦課文。
五、細讀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誰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贊這美麗的世界?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六、總結(jié)
1、學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2、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子記下來吧!
齊聲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黃乎乎
16、世界多美好呀!藍湛湛愛大自然
綠茵茵
碧澄澄
17 世界多美呀 教學設計
課題17世界多美呀課型新授課時2
教學
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生詞。
3、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
重點
難點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生字詞。
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四、教學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細讀第一自然段。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五、讀第四自然段。
六、總結(jié)。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2.板書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3.你們問題的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和小節(jié)號畫出來。
3.檢查自學效果。(出示生字詞)
4.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動物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能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教學“羊字頭“。
2.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
3.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誰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會夜大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xiàn)在能不看書,為我們的電視配音嗎?指導背誦。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的?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見了什么?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xiàn)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
7.指導有感情地背誦。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們,迫不及待地鉆出來!
2.聽完后,你感受到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3.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5.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6.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1.學完課文后,你收獲了什么?
2.齊聲有感情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記下來吧!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音,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提問。
1.自己讀生字詞,想想: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3.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自讀,指讀,賽讀。
2.全班讀課文。
1.指導寫字。
2.師范寫生字,生描紅、臨寫。
1.學生認讀生字。
2.讀課文。
1.說說從文中讀懂了什么。
2.說話練習。
3.了解小雞孵化的知識。
4.有感情朗讀。
1.(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中哪些詞是表示顏色的?
3.“藍湛湛”表示什么顏色?
4.這綠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誰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一贊這美麗的世界?
4.有感情朗讀課文。
5.有感情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黃乎乎
17世界多美呀!藍湛湛
綠茵茵愛大自然
碧澄澄
世界多美呀
標題:《世界多美呀》案例設計
教學主題:閱讀課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一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幾張大自然的風景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質(zhì)疑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讀題)世界多美呀。
這個故事是從蛋殼里的小雞說起的。瞧,它們正在母雞懷里睡覺呢!(播放第二自然段配音、配樂及動畫)
2.蛋殼里的世界是黃乎乎的,小雞又會怎么想?(蛋殼外面是不是也黃乎乎的?蛋殼外的世界又是怎么樣的?)
二、情境朗讀,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
(1)(播放啄殼動畫及啄殼聲)
隨機出示: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兒。
仔細看。(播放蛋殼裂縫動畫)
師述并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播放啄出洞眼的動畫,并引出下句)才啄出了一個小小的洞眼。
請小朋友自己輕輕把這段話讀上兩遍,看誰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小雞啄洞的樣子?
誰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評議:你們聽出了小雞是怎么啄洞的了嗎?為什么?)
小雞的確是用了很多力氣、很多時間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小雞從這個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什么呢?(映示插圖,仔細觀察)
誰來說說?(指名說,隨機顯示: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
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我們和小雞一起看到了這么美的景色。愿意讀這句話的小朋友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但要想想你這樣讀的理由。]
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評一評:大家聽到的這景色美嗎?)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
請同桌的兩個小朋友再一起讀上一遍。
小雞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既高興又驚奇,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一起美美地來讀一讀。
(3)(出示小雞想的兩句話)師:小雞在蛋殼里的時候以為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從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這時小雞又會怎么想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美麗)
2.第三自然段。
(1)小雞和大家想的一樣,急著要出來啦!快看(播放小雞出殼的動畫)
出示句子:它用翅膀一撐,就把蛋殼兒撐破了。它嘰嘰嘰地叫著,慢慢站了起來。
(2)現(xiàn)在你就是那只急著要出殼的小雞了,跟你的好朋友們一起演演看,是怎么鉆出殼的?
指名一人上臺演。(鉆出來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演,老師念。小朋友邊演邊念。
(3)過渡:鉆出了殼,小雞還會怎么想?(四處走走看看)
3.第四自然段。
(播放動畫)師:看,小雞多快樂呀!它走呀,看呀,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嘰嘰,嘰嘰,小雞是在說:
(出示齊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
三、小組合作,拓展說話
1.小雞往前一看,田野里更美了!(看圖說話)
(出示)太陽油菜花山坡
師:嘰嘰,嘰嘰,小雞是在說
生:世界多美呀紅艷艷的,黃燦燦的,綠油油的。
2.小雞還想環(huán)游世界呢!它會到什么地方?看見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一下。
(播放歡快的音樂,師巡視了解、指導)交流。(花園里、動物園里、草原、校園、旅游景點)
(隨機獎給學生大自然風景圖)
3.小雞來不及看,我們來不及幫它說呀!因為小雞看到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引說)紅彤彤的、黃燦燦的、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紫微微的、紅艷艷的讓我們和小雞一起從心底里說世界多美呀!
四、指導書寫,把字寫美
1.過渡:課文讀美了,我們還要把字寫美。
2.看筆順表,自學字的筆順。
3.電腦顯示筆順,再說一說。
4.小組學習交流、匯報。
5.按正確筆順在書上描紅。
6.在《寫字本》上描紅、臨寫。(播放輕柔的寫字音樂提醒注意寫字姿勢)
五、課外延伸,選擇練習
1.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伙伴聽。
2.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編一編、演一演課本劇。
3.寫話:小雞來到__________,看見_________,_________。
小雞來到_________,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雞來到_________,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嘰嘰,嘰嘰,小雞說:世界多美呀!
《世界多美呀》教學札記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童話性質(zhì)的科普知識短文。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生物學知識融進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使學生在閱讀時,既獲得小雞出生過程的完整知識,又能從中充分體驗到童趣和自然美。經(jīng)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課標的把握,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了解小雞在雞蛋里發(fā)育直到破殼而出的常識,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感受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本課的教學設計基本圍繞著兩條線進行:一是小雞生長發(fā)育的變化,一是小雞認識世界的變化。圍繞第一條主線,讓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逐漸內(nèi)化。由分到整,由看明到讀懂到會說,教學體現(xiàn)層次感,而且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任務得以落實。
圍繞第二條主線,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在這節(jié)課中我比較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感受,帶著體驗朗讀的學習習慣。采用的方法也比較靈活:有通過比較句子加強體驗的方法:如它看見天空是藍的,樹木是綠的,小河是碧的與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學生自己感受句子在旋律、節(jié)奏和意境上的優(yōu)美,并把感受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也有通過前后文對照來加強體驗的方法:如從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一句切入,對照小雞在出殼前后對世界的認識黃乎乎的世界到多彩的世界。隨著小雞認識的變化引起情緒的變化,學生在朗讀中必然也會心潮起伏。還有通過表演,通過繪畫來激發(fā)學生個性感受的方法等。新課標用感悟語言代替了過去的理解語言文字,基于這點認識,我注重加強學生的朗讀體驗,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感悟不斷深入,因此不僅突破了難點,使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詞語的積累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學字學詞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這節(jié)課關鍵是讓學生學習一組ABB式的修辭語。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首先感悟課文中四個詞的修辭效果,再舉例由點帶面引出更多類似的詞,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在選詞造句運用鞏固中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積累。
最后引導學生用小雞的視角想象出殼后看到的世界,這是對課文的擴展延伸。學生在課文中感受美,在想象中尋求更美,用學到的知識來表現(xiàn)最美,是多么的順理成章,可說結(jié)束是課題世界多美呀的回應和升華。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
授之以漁
——《世界多美呀》教后反思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谝荒昙壍慕虒W中,我們也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能夠自主學習。
一、教會孩子自學方法。
學程導航的理念就是讓孩子自主學習,根據(jù)孩子的自學情況再行指導。在教學課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時,我開始嘗試使用學習單,讓孩子自主學習。比如: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讀讀第二段,再找出小雞看到的世界,并用“”劃出來,最后再讀一讀。在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我又布置了一個學習任務,把小雞出殼的句子用“~~~~~~”劃出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指導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一起讀,一起劃,再一起讀,讓學生明白自學的步驟。而不是一聽到學習任務,還沒讀書,就拿出筆來劃。同時,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符號來劃,訓練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二、教會孩子讀書方法。
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特別是有感情的朗讀。因此,在本課讀書指導時,我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品讀體會,加深理解,然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比如抓住“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這些詞體會小雞啄蛋殼兒的不容易,抓住“撐、破、叫、站”這一系列小雞的動作來體會小雞急于出殼的迫切心情,并讓學生表演讀,在讀中品,在演中悟,加深理解。
三、教會孩子識字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識字的要求是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并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笨梢姡R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那么,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結(jié)合生動、具體、有趣的事物,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的途徑,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本節(jié)課上,我重點指導了學生認識“美”字。先讓學生組詞,再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了解“美”字的不同意思,最后教給孩子四種識字方法:賞畫學字、加減偏旁、編猜字謎、編順口溜。在認識四種識字方法后,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辦法再來記一記“麗”字,學生說了一些比較形象的方法,效果不錯。
我想:教學就像給孩子喂飯一樣,你硬塞給他的,他可能不喜歡,而他自己動手可能吃得更歡。學習同樣如此,你講給他聽的不如他自己學到的記得更牢。因此,我堅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p>
世界多美呀教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堂7個生字,7個二會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生字詞。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了解課文的兩條線索,一條是小雞孵化的過程,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變化,
3、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一個偏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2、有一只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呀”,板書課題。
(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你們問題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5、播發(fā)多媒體課件,再加配音朗讀。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和小括號畫出來。
要求: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己讀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翹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邊音:麗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動物的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
老師也為你配上音樂
4、自讀,指讀,賽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羊字頭”。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并描紅。
4、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5、指導寫字。
在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的字形,并說出生字書寫時關鍵筆畫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手、世、雞、美”
6、師范寫以上四個字,學生描紅,臨寫。
7、生寫剩余的生字。
教學后記:學會了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
3、了解小雞孵化的過程,同時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誰說的?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第1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水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么會認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播放多媒體課件: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xiàn)在能不看書,為我們的電視配音嗎?
指導背誦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種哪些詞是表示顏色的?
(3)“藍湛湛”和哪種顏色相同?
A、(多媒體映示:上面是“藍湛湛的天空”,下面是淡藍、藍、深藍)
B、“藍湛湛”表示什么顏色?
(4)同學們,你們看看這綠茵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邊說邊放多媒體課件
A、和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絨布有什么相同之處?
B、哪些景物又是綠蔭茵的呢?
(5)多媒體映示:上面是一條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條綠而渾濁的小河)
A、你認為哪條小河是綠澄澄的?為什么?
B、學生交流、討論
C、還能說說ABB的詞嗎?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xiàn)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樣說?怎樣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看多媒體課件聯(lián)系背誦。
7、指導有感情得背誦。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樣,迫不及待地鉆出來了!
老師范讀第三自然段。
2、聽完后,你感受了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你還體會動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指導邊做動作邊背誦課文。
五、細讀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水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贊這美麗的世界?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有感情地杯背誦課文。
六、總結(jié)
1、學完課文后,你收獲了些什么?
2、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記下來吧!
齊聲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黑乎乎
16、世界多美好呀!藍湛湛愛大自然
綠蔭茵
碧澄澄
教學后記: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蘇教版世界多美呀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幾張大自然的風景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質(zhì)疑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讀題)世界多美呀。
這個故事是從蛋殼里的小雞說起的。瞧,它們正在母雞懷里睡覺呢!(播放第二自然段配音、配樂及動畫)
2.蛋殼里的世界是黃乎乎的,小雞又會怎么想?(蛋殼外面是不是也黃乎乎的?蛋殼外的世界又是怎么樣的?)
二、情境朗讀,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
(1)(播放啄殼動畫及啄殼聲)
隨機出示: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兒。
仔細看。(播放蛋殼裂縫動畫)
師述并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播放啄出洞眼的動畫,并引出下句)才啄出了一個小小的洞眼。
請小朋友自己輕輕把這段話讀上兩遍,看誰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小雞啄洞的樣子?
誰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評議:你們聽出了小雞是怎么啄洞的了嗎?為什么?)
小雞的確是用了很多力氣、很多時間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小雞從這個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什么呢?(映示插圖,仔細觀察)
誰來說說?(指名說,隨機顯示: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
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我們和小雞一起看到了這么美的景色。愿意讀這句話的小朋友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但要想想你這樣讀的理由。]
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評一評:大家聽到的這景色美嗎?)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
請同桌的兩個小朋友再一起讀上一遍。
小雞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既高興又驚奇,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一起美美地來讀一讀。
(3)(出示小雞想的兩句話)師:小雞在蛋殼里的時候以為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從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這時小雞又會怎么想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美麗)
2.第三自然段。
(1)小雞和大家想的一樣,急著要出來啦!快看(播放小雞出殼的動畫)
出示句子:它用翅膀一撐,就把蛋殼兒撐破了。它嘰嘰嘰地叫著,慢慢站了起來。
(2)現(xiàn)在你就是那只急著要出殼的小雞了,跟你的好朋友們一起演演看,是怎么鉆出殼的?
指名一人上臺演。(鉆出來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演,老師念。小朋友邊演邊念。
(3)過渡:鉆出了殼,小雞還會怎么想?(四處走走看看)
3.第四自然段。
(播放動畫)師:看,小雞多快樂呀!它走呀,看呀,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嘰嘰,嘰嘰,小雞是在說:
(出示齊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
三、小組合作,拓展說話
1.小雞往前一看,田野里更美了!(看圖說話)
(出示)太陽油菜花山坡
師:嘰嘰,嘰嘰,小雞是在說
生:世界多美呀紅艷艷的,黃燦燦的,綠油油的。
2.小雞還想環(huán)游世界呢!它會到什么地方?看見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一下。
(播放歡快的音樂,師巡視了解、指導)交流。(花園里、動物園里、草原、校園、旅游景點)
(隨機獎給學生大自然風景圖)
3.小雞來不及看,我們來不及幫它說呀!因為小雞看到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引說)紅彤彤的、黃燦燦的、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紫微微的、紅艷艷的讓我們和小雞一起從心底里說世界多美呀!
四、指導書寫,把字寫美
1.過渡:課文讀美了,我們還要把字寫美。
2.看筆順表,自學字的筆順。
3.電腦顯示筆順,再說一說。
4.小組學習交流、匯報。
5.按正確筆順在書上描紅。
6.在《寫字本》上描紅、臨寫。(播放輕柔的寫字音樂提醒注意寫字姿勢)
《世界多美呀》同步練習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世界多美呀》同步練習》,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多美啊
班級姓名
一、讀拼音,寫漢字。
mǔjīgāoxngzhnltiānkōng( )( )( )()
二、填空。
高字是()結(jié)構(gòu),部首是(),可組詞()()。
乎字是()結(jié)構(gòu),部首是(),第三筆是()。
雞字部首是(),第六筆是(),可組詞()()。
用字是()結(jié)構(gòu),部首是(),可組詞()()。
三、照樣子寫詞語?!?/p>
黃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下面的字組詞,并寫一句話。
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世界多美呀》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世界多美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在學習這一課時,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孩子們看著小雞孵出來的情景很興奮,學習興趣很高。當讓孩子們說一說小雞還能看到哪些美好的事物時,孩子們更是把他、他們自己平時覺得美的景物或事物說出來了,情感目標達到了。另外,讓孩子們說了說ABB的詞語,孩子們也積累了很多。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堂7個生字,7個二會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生字詞。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了解課文的兩條線索,一條是小雞孵化的過程,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變化,
3、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一個偏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2、有一只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呀”,板書課題。
(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你們問題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5、播發(fā)多媒體課件,再加配音朗讀。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和小括號畫出來。
要求: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己讀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翹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邊音:麗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動物的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
老師也為你配上音樂
4、自讀,指讀,賽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羊字頭”。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并描紅。
4、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5、指導寫字。
在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的字形,并說出生字書寫時關鍵筆畫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手、世、雞、美”
6、師范寫以上四個字,學生描紅,臨寫。
7、生寫剩余的生字。
教學后記:學會了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
3、了解小雞孵化的過程,同時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誰說的?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第1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水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么會認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播放多媒體課件: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xiàn)在能不看書,為我們的電視配音嗎?
指導背誦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種哪些詞是表示顏色的?
(3)“藍湛湛”和哪種顏色相同?
A、(多媒體映示:上面是“藍湛湛的天空”,下面是淡藍、藍、深藍)
B、“藍湛湛”表示什么顏色?
(4)同學們,你們看看這綠茵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邊說邊放多媒體課件
A、和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絨布有什么相同之處?
B、哪些景物又是綠蔭茵的呢?
(5)多媒體映示:上面是一條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條綠而渾濁的小河)
A、你認為哪條小河是綠澄澄的?為什么?
B、學生交流、討論
C、還能說說ABB的詞嗎?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xiàn)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樣說?怎樣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看多媒體課件聯(lián)系背誦。
7、指導有感情得背誦。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樣,迫不及待地鉆出來了!
老師范讀第三自然段。
2、聽完后,你感受了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你還體會動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指導邊做動作邊背誦課文。
五、細讀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水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贊這美麗的世界?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有感情地杯背誦課文。
六、總結(jié)
1、學完課文后,你收獲了些什么?
2、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記下來吧!
齊聲朗讀課文。
《世界多美呀》作者簡介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蘇聯(lián)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出生于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于波爾塔瓦師范學院函授部,畢業(yè)后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xiāng)所在地的一所農(nóng)村完全中學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8年起任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勛教師稱號,并獲兩枚列寧勛章和1枚紅星勛章等。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寫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等教育專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跡
立志從教蘇霍姆林斯基的小學、中學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學校度過的。這是一座七年制的學校,雖然學校設施條件極為普通,但這里卻有一批較好的師資力量。這對從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蘇霍姆林斯基來說,是一個極好的環(huán)境。他的善良天性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知識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寬。他在家經(jīng)常主動幫助父母鄰居做事,在學校里是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得到了當時校長伊萬薩維奇和教務主任布師科夫斯基的重視和關懷。然而對他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啟蒙女教師安娜薩莫伊洛英娜。這位女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親密的伙伴。蘇霍姆林斯基覺得這位女教師象一個女魔法師,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講課時學生們都有濃厚的興趣,所教的知識常被學生銘刻在記憶之中。她常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學生思考許多問題,學習了不少東西,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攝下了這樣的一個事件:在山花爛漫、萬物生機昂然的季節(jié),有一天下午,安娜薩莫伊洛英娜帶學生們來到了森林,這對蘇霍姆林斯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他平時就到這里來玩。但女教師的解說,讓他接觸了許多過去沒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驚奇的東西;看這顆盛開的椴樹在幫助蜜蜂釀蜜;瞧那個蟻穴過去是蘇霍姆林斯基出自惡作劇曾用棍子去桶它,而現(xiàn)在老師說這個蟻穴有回廊和廣場,有幼兒園和糧倉原來是一個童話般的城市。
他感到不和老師一起來。就不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上這么多美好的東西。當孩子們領略了這大自然美好的風光,急沖沖準備回家的時候,她還有一新招:孩子們,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采集些鮮花吧。當孩子們關心長輩的時候,長輩會感到高興,而鮮花這是關懷和敬愛的標志。蘇霍姆林斯基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這使幼小的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愛上了書本,愛上了同伴,愛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這位老師。他向往著自己的知識能同老師一樣淵博,向往能象老師一樣。從這時起,蘇霍姆林斯基逐步樹立了從事教師這一神圣職業(yè)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學校畢業(yè)時,他毅然決定報考師范院校,后來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普通的教師成長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反思失誤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實踐中也曾有過這樣的失誤。那時,他剛參加工作。一個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過分活潑、頑皮,在一次玩耍中無意把教室里放著的一盆全班十分珍愛的玫瑰花給碰斷了。對此,蘇霍姆林斯基大聲斥責了這個學生,并竭力使這個闖禍的孩子觸及靈魂,吸取教訓。事后班上孩子們又拿來了三盆這樣的花,蘇霍姆林斯基讓孩子們用心輪留看護,唯獨斯捷帕沒有獲準參加這項集體活動。不久這個學生變得話少了,也不那么淘氣了。年輕的蘇霍姆林斯基當時想,這倒也好,說明自己的申斥對這個學生起了作用??墒遣挥淇斓氖录谒庳熯@位學生的幾周之后的一天發(fā)生了。
這天放學后,蘇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還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這里,他準備把作業(yè)做完回家。當發(fā)現(xiàn)教室里只有老師和他倆人時,斯捷帕便覺得很窘,急忙準備回家。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無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這時斯捷帕表情迅速變化,先苦笑了一下;接著眼淚直滾了下來,隨后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跑著回家了這件事對蘇霍姆林斯基觸動很大。此時,他才明白了,這孩子對于責罰,心里是多么難受。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覺地對孩子的一種疏遠,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為孩子弄斷花枝是無意的,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來補償自己的過失,而自己卻粗暴地拒絕了他這種意愿。對這種真誠的、兒童般的懊悔,報之于發(fā)泄怒氣的教育影響,這無疑是對孩子的當頭一棒。此后,蘇霍姆林斯基吸取了這一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責罰。通常,他對由于無知而做出不良行為后果的兒童,采取寬恕態(tài)度。
他認為,寬恕能觸及學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不要死背蘇霍姆林斯基擔任校長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號,然而人們卻很少知道,觸發(fā)他產(chǎn)生這一思想的契機,卻是在一次聽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講課的課堂上。一天上午,蘇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樣,去聽一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的課。課堂上的最初幾分鐘,學生們正緊張地思索著老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這位青年教師開始叫學生回答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認真地記錄下了學生的回答,可是學生們的回答,并不能讓他感到滿意。他發(fā)現(xiàn)學生使用的許多詞和詞組在他們的意識里,并沒有很鮮明的表象,跟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xiàn)象聯(lián)系不起來。學生們僅僅是重復別人的思想,讓人聽到的僅僅是一些被學生硬擠出來的、笨拙的、背誦下來的句子和詞組。它們的意思是什么,似乎學生并沒有搞清楚,蘇霍姆林斯基想:為什么學生的回答總是那樣貧乏、蒼白無力、毫無表情呢?為什么在這些回答里常常缺乏兒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呢?這時課正在進行中,只聽見教師提示學生;課后要復習,詞意、句式一定要記住,下節(jié)課提問聽到這里,蘇霍姆林斯基皺起了眉頭,思維再也集中不到聽講上了。他想到,難道教學擺在學生面前的唯一任務就是識記、保持和再現(xiàn)?看來自己工作還存在缺陷,自己在實踐中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還沒有及時推廣到廣大教師中間。這時一年級學生娜塔莎的一篇作文,在他頭腦中再次清晰地映現(xiàn)出來:這是夏天的事兒,刮了一陣大風,大風把一粒長著毛茸茸翅膀的種子帶到了草原上,種子落到了草原上的青草叢里,青草驚奇地問:這是誰呀,種子說:這是帶翅膀的花兒。我準備在這兒,在草叢里生長。青草高興地歡迎新來的鄰居。冬去春來,草兒發(fā)青了。在種子原來落下的地方,露出了一根粗壯的莖,在它的頂上,開出一朵朵黃色的花兒,它是那么鮮艷,就象一個小小的太陽。?。∵@原來是蒲公英呀!青草說。這是帶學生觀察了花的形狀,顏色,這種花與那種花不同的特點,引導學生把閃爍的陽光、白色的花瓣、忙碌的蜜蜂、顫動的樹枝、悠閑的小蝴蝶等這些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起來看,然后讓學生充分想象,自編出各種有關花的故事。
學生能寫出這樣的作文,說明詞已進入了學生的精神生活,雖然表達還帶有給他們所講的童話故事的影響,但這是他們自己的語言。會思考已成為這類孩子的顯著特點。對于學習效果差的學生,總聽到一些教師議論是愚笨、學習不努力,現(xiàn)在看來,不能不說教師慣用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造成了孩子智能的局限,從而導致學生不會學習不會觀察、思考、推論,只好依靠死記硬背。現(xiàn)代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需要加以科學的改進,應當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鮮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語言和兒童的創(chuàng)造??磥斫處熢谡n堂上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范圍的知識,還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當!當!當!下課的鈴聲打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思考,可是現(xiàn)在他已想好了下次校務會議上的一個議題,這就是如何讓學生學會思考。他將要向全校師生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這個口號。循循善誘蘇霍姆林斯基對小學生的教育,方法上靈活多樣。他把運用民間童話故事作為自己在學校教育的方法之一,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僅從他運用這一方法的眾多教育實例中擷取其中的一個片斷。
這是暑假后的一天,蘇霍姆林斯基所帶的三年級甲班準備去野營訓練??紤]到所帶東西較多,其中一個學生建議,兩個人結(jié)成一對,有的東西可以合用,這樣可以減輕旅途負擔。建議受到班主任蘇霍姆林斯基的贊揚,孩子們開始自由組合,呈現(xiàn)一片歡樂的場面。大家都有了對子,唯獨平時自以為是而妄自尊大的學生安德烈卡沒有對子,他在一邊哭泣著。蘇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邊,問明情況,知道是同學都不愿和他組合成對。這孩子委屈地認為,是同伴們嫉妒他。蘇霍姆林斯基深知這個學生的天性,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時機,便直截了當?shù)貙Π驳铝铱ㄕf:你要明白,安德烈卡,最困難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覺。你迫使自己去感覺,那你就會以另一種目光看你的同學、去看人。如果你老是認為,你是最聰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那么到頭來你就會成一個最孤立的人但是,實際上我就是在解題上比誰都強,并比誰都快地背會詩歌多少次您自己都說:好樣的,安德烈卡,安德烈卡學習了,現(xiàn)在就懂了我比誰都懂得多,這難道是我的錯?孩子哭得更傷心了。蘇霍姆林斯基還能用什么語言再去解釋呢?說教顯然對這個孩子沒有多大效果。他思索著如何對這位男孩子進行解釋,才能讓他懂得、認識并相信安德烈卡,咱們找個蔭涼的地方坐下,我給你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與我們這件事十分相似,愿意聽嗎?安德烈卡點點頭。
他們來到大橡樹的樹蔭下,坐在一條長凳上,蘇霍姆林斯基講了一個菊花和蔥頭的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安德烈卡眼淚已經(jīng)干了,從這個故事中他好像悟出了一條道理: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聰明,看不起同學。他羞愧地低下了頭,一言不發(fā)。蘇霍姆林斯基采用這種講童話故事的方法,使小學生易于接受,并從類比中受到了應有的教育。這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造。挽救困難生在蘇霍姆林斯基領導的巴甫雷什中學里,形成了這樣一個觀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這里沒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難學生或難教育學生的說法。在教育實踐中,對這類學生一般不單純由某個教師去進行教育,對他們進行教育往往是整個集體的義務。蘇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過178名難教育的學生,這178名學生都有一個艱難的教育過程。每周蘇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訪困難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們道德的最初環(huán)境,他跟家長們、家長的鄰居們,教過這些孩子的老師們進行交談。這一天,他來到了小學生高里亞的家庭。這個家給他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高里亞是個非常不幸的孩子,他從小失去了父親,母親在他剛滿周歲時,又犯了嚴重的罪行,被判處十年徒刑。高里亞從小住在姨母家,姨母把他看成額外的負擔。高里亞成了一個典型的難教育學生,這就是他的家庭背景。原來,高里亞從上學一個月后,大家就對他產(chǎn)生了一個鮮明的形象:這是一個懶惰成性、常會騙人的學生。
在短短的一段時間里,他就表現(xiàn)出了難教育的特點。秋天,當高年級學生植樹時,他有意破壞了幾株樹苗的根部,并向全班同學夸耀自己的英雄行為。有一次課間,他把手伸進別人的書包,拿出課本,用墨水把它弄臟,再放回原處,并以天真無辜、泰然自若的態(tài)度來欺騙教師審視的眼光。還有一天,他們班去森林遠足考察,他一路上撞這打那。當班主任一位女教師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學生講解山谷、丘陵、山和沖溝的有關知識時,他走到全體學生面前,做出滑稽動作,還登上峭壁往下看。老師旁敲側(cè)擊地提醒:同學們,不能走近沖溝邊緣,跌下去很危險!他突然高聲喊到:我不怕!這個沖溝我滾下去過!說著就卷起身子滾了下去蘇霍姆林斯基根據(jù)家訪的情況,找來班主任等有關教師共同分析高里亞上述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里亞對自己的行為所抱的態(tài)度,是故意裝出來的、不自然的。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高里亞對人們失去了信心。對他來說,生活中沒有任何神圣的、親切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對教師們思想觸動很大。大家一致認為,高里亞所以不好,是因為過去只看到他惡劣,放蕩的一面,而沒有主動關心、挖掘他身上閃光的地方。這個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缺點,是在向周圍的人對他漠不關心、冷淡無情的態(tài)度表示抗議。這樣的分析增強了教師們的同情心、關注之情、教育的敏銳性和觀察力。一次,蘇霍姆林斯基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單獨玩耍,好像很隨便的樣子,他把高里亞請進了生物實驗室,要高里亞幫忙挑選蘋果樹和梨樹的優(yōu)良種子。雖然高里亞裝出不屑栽培樹苗的樣子,可是孩子的好奇心還是占了上風,他們兩人一起做了兩個多種頭,直到很累為止。這件事引起了高里亞的極大興趣,當班主任再次去高里亞家時,已發(fā)現(xiàn)他正在施肥栽樹。此后班主任老師因勢利導,在班級栽樹活動中,讓高里亞指導別的孩子們。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鼓勵溫暖著這個孩子的心靈。
雖然后來高里亞曾多次反復出現(xiàn)不良傾向,老師們卻著眼于長善救失,循循善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個教師集體的共同教育下,這個孩子在三年級時,光榮地加入了少先隊,以后還經(jīng)常幫助有困難的其他同伴,為集體默默地做好事。高里亞好像重新變成了另一個人了。從這里可以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教育信念:熱愛孩子、關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夠向好的方面轉(zhuǎn)變。特殊獎勵蘇霍姆林斯基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善于因勢利導,進行積極的鼓勵,激發(fā)學生心靈的火花。人們把這贊為特殊獎勵。一次,蘇霍姆林斯基把12歲的兒子謝廖扎叫到眼前,給了兒子一把新鐵锨,并對他說:兒子,你到地里去,量出一塊長寬各一百個腳掌的地塊,把它刨好。兒子很高興地拿了鐵锨,來到地里就刨了起來。在沒有用慣鐵锨之前,謝廖扎感到很費力。隨后干得越來越輕松了??墒谴剿描F锨準備翻出最后一锨泥土時,鐵锨把折斷了。謝廖扎回到家里,心里感到忐忑不安:父親一旦知道鐵锨壞了,會怎么說我呢?爸爸,您可別怪罪我,兒子說:我讓家里失掉了東西。什么東西?父親問。鐵锨壞了。這時,蘇霍姆林斯基并沒有責怪孩子,而是問:你學會刨地了沒有?刨到最后,是覺得越來越費勁,還是感到越來越輕松了呢?孩子回答:刨到最后,越來越輕松了。這時蘇霍姆林斯基說:看來你不是失,而是得。孩子疑惑不解。他繼續(xù)說:愿意勞動了,這就是最寶貴的收獲。這時孩子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頓時平靜下來了。這不僅是精神上得到了一種愉悅,而且孩子從中看到了勞動的價值,樹立起了良好的勞動觀點。
還有一次,一年級女學生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給祖母采一朵鮮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歡樂。但是,時值嚴冬,到哪里去找鮮花呢?這時她想到學校的暖房里有許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師生都極為喜愛的那朵藍色的快樂之花。季娜一心想著重病的祖母,忘記了學校的規(guī)定,她一清早就走進暖房,采下了那朵快樂之花。這時,蘇霍姆林斯基走進了暖房,當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時,大為吃驚。但是,他很快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種無邪的、懇求的目光。他向季娜問明了情況后,非常感動地說;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給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另外兩朵送給你的父母,為他們教育出了一個善良的人。晚年蘇霍姆林斯基晚年常常因病住院,即使在病房里也依然堅持工作。病友問他:你這個有名人物,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為什么在病休時還要不停的工作呢?他回答說:人的使命,就是為了人民而生活。
17世界多美呀
課題
17世界多美呀
課型
新授
課時
2
教學
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生詞。3、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
重點
難點
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生字詞。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四、教學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細讀第一自然段。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五、讀第四自然段。
六、總結(jié)。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2.板書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3.你們問題的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和小節(jié)號畫出來。
3.檢查自學效果。(出示生字詞)
4.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動物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能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教學“羊字頭“。
2.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
3.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誰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會夜大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xiàn)在能不看書,為我們的電視配音嗎?指導背誦。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的?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見了什么?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xiàn)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
7.指導有感情地背誦。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們,迫不及待地鉆出來!
2.聽完后,你感受到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3.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5.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6.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1.學完課文后,你收獲了什么?
2.齊聲有感情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記下來吧!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音,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提問。
1.自己讀生字詞,想想: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3.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自讀,指讀,賽讀。
2.全班讀課文。
1.指導寫字。
2.師范寫生字,生描紅、臨寫。
1.學生認讀生字。
2.讀課文。
1.說說從文中讀懂了什么。
2.說話練習。
3.了解小雞孵化的知識。
4.有感情朗讀。
1.(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中哪些詞是表示顏色的?
3.“藍湛湛”表示什么顏色?
4.這綠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誰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一贊這美麗的世界?
4.有感情朗讀課文。
5.有感情背誦課文。
板
書
設
計
黃乎乎17世界多美呀!藍湛湛
綠茵茵愛大自然
碧澄澄
蘇教二冊 《小池塘》教學設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二冊 《小池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三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教學準備: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一、接題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本課插圖。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
2.板書:小池塘,你覺得小池塘美嗎?
3.指導讀題。把課題美美地讀一讀。
4.春天來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想去小池塘邊看一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姐姐吹了一口氣水波一只氣球鮮紅蘆葦睫毛倒映白鵝珍珠
(2)你覺得小池塘最美的地方是哪兒?選一句讀給大家聽。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一段。
(2)多媒體顯示小池塘中水波閃動,池塘邊的蘆葦隨風飄動的畫面。
(3)小池塘像什么?哪兒像?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的”等詞。教師通過適時巧妙的評點,如:“多么溫柔的春風姑娘”,“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跡地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體會到春風的溫柔,池水的清亮,蘆葦?shù)募氶L,感受小池塘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體顯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教師配樂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邊聽邊觀看畫面。
(2)白天,這只“大眼睛”里能看見什么?晚上呢?
(3)你覺得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嗎?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學生閉眼靜聽,想象畫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裝點得格外漂亮。讓我們拿起書,把小池塘的美景看個夠吧!
四、畫畫說說,積累內(nèi)化
1.小池塘多美呀!讓我們拿起彩筆來畫一畫。
2.根據(jù)圖畫指導背誦。向好伙伴介紹你的畫。
3.小池塘還會映出些什么?在圖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說一說。
五、識寫結(jié)合,學習生字。
1.讀本課生字,認識3個偏旁。
2.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組內(nèi)討論。
3.教師指導“氣”的最后一筆要有彈性;“女”字旁要長而窄,第三筆改為提;“魚”字旁最后一筆也改為提。
蘇教二冊《練習2》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能找出同偏旁的字,并了解形聲字構(gòu)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認字光趣和能力。
3.把句子補充完整,讓學生意識到同一段話,可從不同角度學到許多東西,從面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4.寫字訓練,認識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1小題。
⑴讀題。
⑵春天多美呀!指名讀。師生評議,師相機指導。再讀一讀,誰能讀正確、流利。
⑶指名讀,評議。這段話寫得美嗎?為什么?你能讀出春天的美嗎?
2.教學第2小題。
⑴同學們,你們真棒,老師為你們鼓掌。
⑵讀題。自己讀第2小題的內(nèi)容,想一想:你們知道了什么?
⑶生交流,匯報。生在一起找、討論。
3.教學第3小題。
⑴讀題。你能說說你對文中出現(xiàn)的動物在什么了解?
⑵生相互交流所知道的有關燕子、蜜蜂、布谷鳥的習性。
⑶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生活習性?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⑴(出示投影)學生認讀。
⑵觀察一下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相同點?
⑶引導學生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描紅筆筆到位,字字工整。
3.學生練習。
4.反饋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積累描寫春天景色的成語。
2.熟記諺語。
3.教會學生做一張賀卡,能寫一句祝賀的話,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語文。
教具:錄音帶、成語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㈠教學第1題
1.讀題,審題。
2.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3.春天來了,有沒有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物有什么變化?
4.我們學校的花壇多漂亮呀!誰來夸夸花壇?
5.你們看,那盛開的花兒多像小朋友的臉呀!你們看,花壇里除了花,還有什么?
6.是呀,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了,各種花兒都開放了。
7.花園里萬紫千紅,蜜蜂嗡嗡叫,香氣撲鼻,多美!
8.陽光下,小朋友在自由地學習、玩耍,個個都覺得——(出示春光明媚)師領讀,生跟讀。
9.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到處是春天的腳步,到處是春的氣息,這真是(出不春意盎然)師領讀,生跟讀。
10(播放歌曲)師生共同唱歌。
11.齊聲朗讀成語,背誦成語。
㈡教學第2小題。
1.審題。
2.指導。
⑴圖上是誰在干什么?
⑵諺語就是通過簡單的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本題的兩個諺語講的是什么呢?自己讀一讀。
3.練習。
4.練習背誦,反饋。
5.鼓勵學生回去收集。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誰會做賀卡?你能教其他小朋友嗎?
3.老師教做賀卡的步驟。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觀察一幅描繪春天景色的圖畫,練習有順序地說一段話。
教具:掛圖
一、審題
指名說要求。
二、指導觀察
1.(出示掛圖)要求:按先上后下,先近后遠的順序說說圖上遠近的順序說圖上遠處近處畫了哪些景物?
2.指名說。
三、指導說話
1.指導學生說好開頭第一句話。
2.將板書逐步變成填空題,指導學生分句練說。
3.讓學生自己看圖練說。
4.指導學生說一句結(jié)束語。
5.將整個內(nèi)容連起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