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自由生息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4四年級上冊《讓他們自由生息》學案。
四年級上冊《讓他們自由生息》學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日內(nèi)瓦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采用的是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敘述方式。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瑞、筋、鑲、嵌、僻、賤、赴、啄、屑;要求會寫的字有:鋼、筋、政、統(tǒng)、守、染、聯(lián)、占、尊、叉;要求掌握的詞語有:鋼筋、市政、統(tǒng)一、守護、染綠、聯(lián)合國、獨占、尊嚴。]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抓住重點句,了解日內(nèi)瓦人是怎樣讓“它們”自由生息的。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認識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敘述方式。]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
1.日內(nèi)瓦的城市風光圖片(錄像)
2.多媒體課件
3.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初讀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并學習生字,提出問題。
二.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1、現(xiàn)在世界上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越來越多,建設得越來越先進,你知道哪些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
2、看,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內(nèi)瓦。(圖片或影像)這座城市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的地方?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介紹日內(nèi)瓦的課文。]
(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鞏固字詞,引發(fā)思考。學生書寫題目時自然會想到:為什么是“它們”而不是“他們”?“它們”指誰?]
3.齊讀課題。
4.引導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并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要求讀準字音,看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名讓學生朗讀分段朗讀,檢查字音掌握朗情況。然后學生評議,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3)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2.用字、詞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認讀生字看片同時,結(jié)合難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或提出并解決相應注意問題。利
(1)“筋”:指什么?結(jié)合圖片理解“鋼筋”。了解它是動物、人體中的一部份。
(2)“剪、栽、啄、赴”:都是表示什么的詞?動作與什么有關(guān)?所以字中帶有什么偏旁?
(3)容易寫錯的字是哪幾個?在桌上寫兩遍。(啄、餐、)
(4)“聯(lián)、連”“濺、賤”如何區(qū)分?(組詞)
[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相應的識字、寫字能力,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放手,充分給學生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運用所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掌握生字、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學、合作能力。同時,教師有針對性地給與指導的強化,并注意滲透相關(guān)的漢字知識。]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思考:課文主要介紹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全面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再讀課文,思考文中的“它們”指的是誰?課文從哪兩個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品味語言、理解詞語、朗讀課文,感受日內(nèi)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鳥自由生息的狀況,激發(fā)學生保護、愛護環(huán)境的情感。]
二.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下面我們復習一下:
(二)復習生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重點鞏固易錯字:啄、餐
[3、課文從哪幾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從野草和鳥兒的這兩方面描述日內(nèi)瓦人“讓它們自由生息”。)]
(三)理解感悟課文
1.引入:
(1)板書知道課文主要介紹的是日內(nèi)瓦的什么在自由生息?
(2)板書課題:回憶課題中“它們”指的是什么?
(3)板書:野草小鳥
2.指名分別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哪些自然段讓
你感受到野草在自由生息的?哪些自然段讓你感受到小鳥在自由生息的?[整體感知每一部分,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按不同部分練段成篇的方法。]
3.日內(nèi)瓦人怎樣讓野草“自由生息”的?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
課件出現(xiàn)學生談到的重點語句,朗讀、理解:
(1)日內(nèi)日瓦的綠地雖然大多是地毯般美麗的人工草皮和花壇,但也時時可見花花綠綠的野草和野花。
[引導感悟:
A:一般的現(xiàn)代化城市對野草會怎樣?
B:雖然……但是表明什么?由此看出什么?
C:“時時可見”什么意思?還可以換成“……可見”?結(jié)合]
(2)在路邊、樹旁、樓房偏僻角落以及城鄉(xiāng)結(jié)合處,凡無需特別美化的地方,都生長著野草和野花,它們得到園林工人的定期修剪養(yǎng)護。
[引導換詞理解:
A:如果說前面的句子告訴了我們野草“時時可見”,那么,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可以同樣用“……可見”來概括嗎?]
(3)日內(nèi)瓦植物園的一面山坡,野草高高生長在里圈,人工栽種的草皮低低守護在外圍,兩者錯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
引導感悟:
[A:“只有……沒有”看出什么?你看到城市的草坪。什么樣?通常人們會怎樣做?]
B:提供資料:人工草皮的價格。野草需要用錢買嗎?
C:引入:野草不僅不需要錢來買,日內(nèi)日瓦的人們
還非常重視野草的價值,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4)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從第四自然段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A:學生默讀后自由發(fā)言。
B:教師啟發(fā)引導:
[對野草如何自由生息的理解主要通過結(jié)合生活實際、品讀詞語、資料運用、朗讀評議等方式來使學生感悟。]
4.日內(nèi)瓦人怎樣讓小鳥“自由生息”的?
(1)默讀課文第5——6自然段,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句子劃出來,讀一讀,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如果你是這里的一只小鳥,你會怎樣對別人介紹日內(nèi)瓦如何是自己的樂園?
[此部分教學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采取自悟、合作的方式,然后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把自己變成小鳥來感受小鳥在這座城市中的自由。]
(4)指名表演或介紹,大家評議。在評議中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景,理解日內(nèi)瓦人民對小鳥的保護與喜愛。
(5)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5.總結(jié):課文重點講的是幾部分內(nèi)容?如何連段成篇的?
[理清文章脈絡,讀書寫作結(jié)合,了解課文按不同方面敘述的寫作方式。]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1.進一步了解課文的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式。
2.學習生字
3.拓展學習。
二.教學步驟:
(一)指名讀課文,回憶:課文用什么方法連段成篇的?
[重點出示:日內(nèi)瓦的鳥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
(1)“也”說明什么?對什么而言?
(2)這句話有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過渡句)]
(二)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餐”的書寫。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穿插。
(三)拓展交流。
(1)日內(nèi)瓦的資料展示。
(2)關(guān)于環(huán)境保護的事例或建議。
[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結(jié)合生活實際,收集有關(guān)資料,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并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
(四)語言訓練:課后練習三的練習。
[(1)出示句子,指名讀。
(2)理解帶點詞的意思。
(3)練習說話。
(4)動筆寫句。]
(5)互相檢查、評議、糾正。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以讀為本”,給學生充分的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適度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了解這種敘述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落實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在語言活動當中學習語言。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到了日內(nèi)瓦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精選閱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讓他們自由生息》教案(語文S版)
四年級語文上冊《讓他們自由生息》教案(語文S版)
14.《讓他們自由生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日內(nèi)瓦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采用的是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敘述方式。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瑞、筋、鑲、嵌、僻、賤、赴、啄、屑;要求會寫的字有:鋼、筋、政、統(tǒng)、守、染、聯(lián)、占、尊、叉;要求掌握的詞語有:鋼筋、市政、統(tǒng)一、守護、染綠、聯(lián)合國、獨占、尊嚴。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抓住重點句,了解日內(nèi)瓦人是怎樣讓“它們”自由生息的。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認識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敘述方式。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1.日內(nèi)瓦的城市風光圖片(錄像)
2.多媒體課件
3.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初讀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并學習生字,提出問題。
二.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1、現(xiàn)在世界上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越來越多,建設得越來越先進,你知道哪些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
2、看,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內(nèi)瓦。(圖片或影像)這座城市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的地方?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介紹日內(nèi)瓦的課文。
(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鞏固字詞,引發(fā)思考。學生書寫題目時自然會想到:為什么是“它們”而不是“他們”?“它們”指誰?]
3.齊讀課題。
4.引導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并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要求讀準字音,看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名讓學生朗讀分段朗讀,檢查字音掌握朗情況。然后學生評議,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3)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2.用字、詞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認讀生字看片同時,結(jié)合難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或提出并解決相應注意問題。利
(1)“筋”:指什么?結(jié)合圖片理解“鋼筋”。了解它是動物、人體中的一部份。
(2)“剪、栽、啄、赴”:都是表示什么的詞?動作與什么有關(guān)?所以字中帶有什么偏旁?
(3)容易寫錯的字是哪幾個?在桌上寫兩遍。(啄、餐、)
(4)“聯(lián)、連”“濺、賤”如何區(qū)分?(組詞)
[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相應的識字、寫字能力,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放手,充分給學生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運用所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掌握生字、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學、合作能力。同時,教師有針對性地給與指導的強化,并注意滲透相關(guān)的漢字知識。]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思考:課文主要介紹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全面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再讀課文,思考文中的“它們”指的是誰?課文從哪兩個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品味語言、理解詞語、朗讀課文,感受日內(nèi)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鳥自由生息的狀況,激發(fā)學生保護、愛護環(huán)境的情感。
二.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下面我們復習一下:
(二)復習生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重點鞏固易錯字:啄、餐
3、課文從哪幾方面寫“讓它們自由生息”的?(從野草和鳥兒的這兩方面描述日內(nèi)瓦人“讓它們自由生息”。)
(三)理解感悟課文
1.引入:
(1)板書知道課文主要介紹的是日內(nèi)瓦的什么在自由生息?
(2)板書課題:回憶課題中“它們”指的是什么?
(3)板書:野草小鳥
2.指名分別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哪些自然段讓
你感受到野草在自由生息的?哪些自然段讓你感受到小鳥在自由生息的?[整體感知每一部分,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按不同部分練段成篇的方法。]
3.日內(nèi)瓦人怎樣讓野草“自由生息”的?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
課件出現(xiàn)學生談到的重點語句,朗讀、理解:
(1)日內(nèi)日瓦的綠地雖然大多是地毯般美麗的人工草皮和花壇,但也時時可見花花綠綠的野草和野花。
引導感悟:
A:一般的現(xiàn)代化城市對野草會怎樣?
B:雖然……但是表明什么?由此看出什么?
C:“時時可見”什么意思?還可以換成“……可見”?結(jié)合
(2)在路邊、樹旁、樓房偏僻角落以及城鄉(xiāng)結(jié)合處,凡無需特別美化的地方,都生長著野草和野花,它們得到園林工人的定期修剪養(yǎng)護。
引導換詞理解:
A:如果說前面的句子告訴了我們野草“時時可見”,那么,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可以同樣用“……可見”來概括嗎?
(3)日內(nèi)瓦植物園的一面山坡,野草高高生長在里圈,人工栽種的草皮低低守護在外圍,兩者錯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
引導感悟:
A:“只有……沒有”看出什么?你看到城市的草坪。什么樣?通常人們會怎樣做?
B:提供資料:人工草皮的價格。野草需要用錢買嗎?
C:引入:野草不僅不需要錢來買,日內(nèi)日瓦的人們
還非常重視野草的價值,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4)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從第四自然段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A:學生默讀后自由發(fā)言。
B:教師啟發(fā)引導:
[對野草如何自由生息的理解主要通過結(jié)合生活實際、品讀詞語、資料運用、朗讀評議等方式來使學生感悟。]
4.日內(nèi)瓦人怎樣讓小鳥“自由生息”的?
(1)默讀課文第5——6自然段,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句子劃出來,讀一讀,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如果你是這里的一只小鳥,你會怎樣對別人介紹日內(nèi)瓦如何是自己的樂園?
[此部分教學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采取自悟、合作的方式,然后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把自己變成小鳥來感受小鳥在這座城市中的自由。]
(4)指名表演或介紹,大家評議。在評議中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景,理解日內(nèi)瓦人民對小鳥的保護與喜愛。
(5)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5.總結(jié):課文重點講的是幾部分內(nèi)容?如何連段成篇的?
[理清文章脈絡,讀書寫作結(jié)合,了解課文按不同方面敘述的寫作方式。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1.進一步了解課文的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式。
2.學習生字
3.拓展學習。
二.教學步驟:
(一)指名讀課文,回憶:課文用什么方法連段成篇的?
重點出示:日內(nèi)瓦的鳥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
(1)“也”說明什么?對什么而言?
(2)這句話有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過渡句)
(二)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餐”的書寫。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穿插。
(三)拓展交流。
(1)日內(nèi)瓦的資料展示。
(2)關(guān)于環(huán)境保護的事例或建議。
[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結(jié)合生活實際,收集有關(guān)資料,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并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
(四)語言訓練:課后練習三的練習。
(1)出示句子,指名讀。
(2)理解帶點詞的意思。
(3)練習說話。
(4)動筆寫句。
(5)互相檢查、評議、糾正。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教學,通過對比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日內(nèi)瓦的特別,體會野花野草、小鳥自由生息的原因,同時透過圖片賞析,感悟日內(nèi)瓦稱為樂園的原因。孩子們在驚異的同時,也表達自己要維護身邊環(huán)境、走進自然、親近自然的決心。
四年級語文上14讓它們自由生息教案
教學
要求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課文采用的是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敘述方式。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積累詞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日內(nèi)瓦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
難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課文采用的是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敘述方式。
教學
課時兩課時
讓它們自由生息
瑞(ruì)士日內(nèi)瓦油畫般的湖光山色聞名遐邇(xiá’ěr)。[①日內(nèi)瓦為什么出名?]城市依日內(nèi)瓦湖畔而建,沒有高大的鋼筋(jīn)水泥叢林,建筑群落間是寬闊的綠地和公園,整座城市猶如鑲嵌(xiānɡqiàn)在一塊巨大的草皮上。[句導讀:這是一個遠景描寫,從總體上寫出了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和諧。][②這座城市有什么特點?]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瑞士的日內(nèi)瓦以油畫般的湖光山色聞名遐邇。
在我們看來,野草和現(xiàn)代城市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對頭。園林和市政工人們對城市中的任何一片野草,都會毫不留情地將它鏟除,然后換種上統(tǒng)一的草皮。[③在現(xiàn)代城市中,人們是怎樣對待野草的?]但是,日內(nèi)瓦人對野草的態(tài)度卻有點兒不同。[④這句用一個“卻”字起了什么作用?]
段導讀:這段概括地寫與別的城市相比,日內(nèi)瓦人對野草的態(tài)度有點兒不同。
日內(nèi)瓦的綠地雖然大多是地毯般美麗的人工草皮和花壇,但也隨處可見花花綠綠的野草和野花。[句導讀:這句話是本段的總起句,表明了日內(nèi)瓦城市綠地的共同特點,如“地毯般”整齊如一,而又不缺自然之美,“隨處可見花花綠綠的野草和野花”。][⑤“隨處可見”說明了什么?]在路邊、樹下、樓旁、城市偏僻(pì)角落以及城鄉(xiāng)結(jié)合處,凡無需特別美化的地方,都生長著野草和野花,它們同樣得到園林工人的定期修剪、養(yǎng)護。[⑥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日內(nèi)瓦植物園的一面山坡上,野草高高地生長在里圈,人工栽種的草皮低低地守護在外圍,兩者錯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jiàn)之別。[⑦它們“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表明了什么?]
段導讀:先寫野草野花生長在什么地方,然后以日內(nèi)瓦植物園山坡上的情況為例,表明日內(nèi)瓦人對野草像對待人工草皮一樣喜愛。
日內(nèi)瓦的野草染綠了城市,還被當做牧草。[⑧這一句話起什么作用?又告訴了我們什么?]在聯(lián)合國歐(ōu)洲總部萬國宮的巨大院落里,就有一面山坡由野草獨占。每當野草長到兩尺多高時,工人們就來收割一次,并打包賣給郊區(qū)的牧民。有時,牧民也把牛羊直接趕到草地上吃草,為城市中的人們展現(xiàn)了一幅田園牧歌風光圖。[⑨從“田園牧歌風光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段導讀:這段寫野草不僅染綠了城市,還被當做牧草。這也是日內(nèi)瓦的一個奇景。
日內(nèi)瓦的鳥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⑩這句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這里沒人提籠架鳥,欲把天下珍奇鳥類都關(guān)進自家籠中獨賞。[從人們對鳥的做法中你看出了什么?]從日內(nèi)瓦湖中的白天鵝,到城內(nèi)樹林里的黑烏鴉,都有人投喂面包和巧克力,從未聽說過偷捕和濫(làn)殺的事情發(fā)生。這里幾乎所有的鳥都不怕人,一見有人喂食就飛來討要。不少老人還每天定點定時去湖邊喂鳥,鳥兒也準時來“赴宴(fùyàn)”,在老人的指尖上啄(zhuó)食。[人“定點定時”喂鳥,鳥“準時‘赴宴’”“在老人的指尖上啄食”,這些情景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日內(nèi)瓦人把整座城市都營造成一個鳥兒的樂園。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先從“面”上寫日內(nèi)瓦的鳥類是怎樣生活的。
在鳥兒的樂園里,連小小麻雀也活得自在,活得有尊嚴。[句導讀:這個擬人句是對一部分內(nèi)容的總述。又從“點”上具體寫出了鳥兒的樂園里的小麻雀。一個“連”字,寫出了日內(nèi)瓦人對鳥兒的寵愛。][“有尊嚴”指的是什么?]每當游人在湖邊長椅上吃東西時,最常見的陪客就是三五只跳躍在腳邊的麻雀。[“最常見”說明了什么?]等人一走,麻雀瞬間就會把撒落在地上的面包屑(xiè)收拾得干干凈凈。[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許多游客在日內(nèi)瓦最愉快的感受就是在野餐桌上與麻雀一起就餐。人在野餐桌前一坐下,就會有幾只麻雀飛來,瞪著小眼,晃著腦袋,一蹦一跳地向面包靠近,簡直伸手就可以把它們叉到盤子里做一樣小菜。[讀后你有什么感受?]但是見小小生靈這般對人毫不戒備,誰又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呢?[這句話是什么句式?]
段導讀:這一自然段又從“點”上具體寫了鳥兒的樂園里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野草和鳥兒可以在這里自由生息。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世界地圖、日內(nèi)瓦的風景圖片。
一導入
1.(出示日內(nèi)瓦的風景圖片)看到這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甲:那里風景優(yōu)美,就像一幅畫卷。
學生乙:我真想到那里去旅游。
學生丙:要是我能生活在那里就好了。
2.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瑞士的日內(nèi)瓦,讓我們來看看它的位置。(出示世界地圖)這座城市為什么會這么美?讓我們從課文中獲取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語句讀通順。
2.小組自學生字,將自學中遇到的難點提煉出來,集體交流。
3.反饋學習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鋼筋——鋼、筋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鋼筋?它是做什么用的?
市政工人——政
你還能用“政”組什么詞?
統(tǒng)一——統(tǒng)
“統(tǒng)一”是什么意思?它的反義詞是什么?
守護——守
“守護”是什么意思?
染綠——染
事物都可以被染成什么顏色?
聯(lián)合國——聯(lián)
“聯(lián)合國”是一個什么機構(gòu)?你知道“聯(lián)合國”都由哪些國家組成嗎?
尊嚴——尊
應該怎樣做才是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刀叉——叉
吃西餐時,怎樣使用刀叉?
4.書寫指導。
(1)啄:第九畫“點”不要丟掉。(2)餐:最后一畫是“點”,書寫時要注意規(guī)范。
5.讀課文的過程中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大家一起交流。
6.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初步感知課文
1.“讓它們自由生息”中的“它們”指的是誰?(野草、野花和小鳥。)
2.讀了課文,你覺得日內(nèi)瓦除了美麗,還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結(jié)合學生說的內(nèi)容進行板書)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把你最感興趣的段落讀一讀,和同學進行交流。
5.總結(jié):課文重點講的是幾部分內(nèi)容?如何連段成篇的?(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按不同方面敘述的寫作方式。)
1.課前可讓學生查閱日內(nèi)瓦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使學生對日內(nèi)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課上,默讀課文后,可要求學生找出日內(nèi)瓦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與眾不同的地方,再想想這些不同之處說明了什么。
2.可以用“抓住重點句,理解段落內(nèi)容”的方法學本文,引導學生畫出第4~6自然段的重點句,弄懂各段的意思,找出它們與全文的聯(lián)系,進而理解全文的中心——讓它們自由生息。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日內(nèi)瓦的美麗,懂得要愛護生物、保護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從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寫作方式。
日內(nèi)瓦城市風光影片。
一導入
野草、野花和小鳥,在日內(nèi)瓦自由生息,是誰讓它們?nèi)绱俗栽?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2~4自然段
1.課文是從野草和鳥兒兩方面來描述日內(nèi)瓦人讓“它們自由生息”的。我們先看第2~4自然段:野草和野花在日內(nèi)瓦自由生息。請學生讀課文的第3、4自然段,說說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
(它們生活在路邊、樹下、樓旁、城市偏僻角落、城鄉(xiāng)結(jié)合處、植物園、萬國宮。)
2.人們是怎樣對待它們的?(定期修剪養(yǎng)護,把野草當成牧草。)
3.生活中你見過修剪過的野花、野草嗎?你身邊的人對待野花、野草是什么態(tài)度?
學生甲:我看見野草都被拔掉,因為它們影響環(huán)境。要是好看的野花,我就摘一些。
學生乙:生活中我沒有見過修剪野草和野花的人,有些人把野草燒掉。
4.大家拔野草、野花或者把它們燒掉的原因是什么?日內(nèi)瓦人和大家的做法卻不同,他們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都是為了讓環(huán)境更美。)
5.目的一樣,做法卻這么不同。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甲:日內(nèi)瓦人把野草、野花也當成生命,所以不鏟除它們。
學生乙:日內(nèi)瓦人覺得利用野草、野花美化城市也很好。
學生丙:我覺得日內(nèi)瓦人的做法更好,能使環(huán)境更美麗,充滿自然氣息。
學生丁:野草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日內(nèi)瓦人還把野草當成牧草,牛羊可以吃,這樣很好地利用了野草。
6.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2~4自然段,感受日內(nèi)瓦人對野草、野花的愛護。
7.課件出示句子:
日內(nèi)瓦植物園的一面山坡上,野草高高地生長在里圈,人工栽種的草皮低低地守護在外圍,兩者錯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
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引導學生體會:在日內(nèi)瓦,野草和野花也是有存在價值的,園林工人充分利用它們美化城市,和那些人工栽種的草皮一樣,它們也是城市的一道風景。)
8.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日內(nèi)瓦寬闊的綠地,美麗的野草、野花,欣賞一幅田園牧歌圖。(播放影片)有感情地朗讀第2~4自然段。
三學習第5、6自然段
1.日內(nèi)瓦的鳥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自讀課文第5、6自然段。你對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感興趣?可以畫出來。
2.集體交流所畫的句子。
(學生畫的句子可能不相同,可能都會圍繞喂鳥、小麻雀吃面包屑等內(nèi)容,要引導學生體會日內(nèi)瓦人對鳥的愛護。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還需要教師指導。)
對重點句子的理解:
(1)這里幾乎所有的鳥都不怕人,一見有人喂食就飛來討要。
①“幾乎”是什么意思?你能換一個詞語又不改變句子原意嗎?
②想象小鳥討要食物的情景。
③讀一讀這句話。
(2)在鳥兒的樂園里,連小小麻雀也活得自在,活得有尊嚴。
小小麻雀活得“有尊嚴”是什么意思?是誰給予它們的這種尊嚴?
(3)許多游客在日內(nèi)瓦最愉快的感受就是在野餐桌上與麻雀一起就餐。
為什么是“最愉快的感受”?
(4)人在野餐桌前一坐下,就會有幾只麻雀飛來,瞪著小眼,晃著腦袋,一蹦一跳地向面包靠近,簡直伸手就可以把它們叉到盤子里做一樣小菜。但是見小小生靈這般對人毫不戒備,誰又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呢?
①“這樣的念頭”是什么“念頭”?
②人們會不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
③對比:但見小小生靈這般對人毫不戒備,人們不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與原句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
(5)日內(nèi)瓦人把整座城市都營造成一個鳥兒的樂園。他們不怕這么多鳥兒破壞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嗎?他們是怎樣對待這些問題的?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5、6自然段。
(7)課文第4~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分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感悟升華
1.你覺得還有誰在日內(nèi)瓦自由生息?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以及自己的想象,填空。
在日內(nèi)瓦沒有,有的是。
3.日內(nèi)瓦人為什么這樣對待野草、野花和小鳥?
(人類關(guān)愛生物,才能營造適于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五課外延伸
1.學習了課文,結(jié)合我們的生活實際,你有什么想說的?
2.你能為我們的城市美化提一些合理的建議嗎?
1.使學生明確日內(nèi)瓦人是如何對待野草和鳥兒的以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場景:假如你是生活在日內(nèi)瓦的一只鳥兒,你會如何向別人介紹日內(nèi)瓦?以此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文第一句話中的“油畫般的湖光山色”,學生似懂非懂,教師應適當解釋一下“油畫”,明確其色彩明艷、層次分明的特點,進而體味日內(nèi)瓦雖為國際性大都市,卻以自然之美著稱于世的與眾不同之處。當然,找一些描摹自然風光的油畫當場欣賞一番,學生的感受就會更深一層。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草皮()的花壇
()的野草()的感受
()的鳥兒()的綠地
2.找出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詞語,寫下來。
(1)野草和人工栽種的草皮錯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
(2)他做任何事情都那么認真,一點兒也不馬虎。()
(3)平時熱鬧的市場,今天很冷清。()
(4)他從來不輕易做出決定,總是會慎重考慮。()
3.選擇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填空。
不是……就是……因為……所以……既……又……
雖然……但是……不但……而且……
(1)他今天下午(既)要參加合唱隊活動,(又)要參加籃球隊的訓練。
(2)(因為)他經(jīng)??凑n外書,(所以)他的作文水平進步得比較快。
(3)面對困難,(不是)戰(zhàn)勝它,(就是)被它戰(zhàn)勝。
(4)音樂,(不但)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
(5)爺爺(雖然)八十多歲了,(但是)行動十分利落。
4.如果你是這里的一只小鳥,你會怎樣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樂園日內(nèi)瓦呢?
5.你怎樣理解“人工草皮與野草‘只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和“小小麻雀也活得自在,活得有尊嚴”的深刻含義?
日內(nèi)瓦
日內(nèi)瓦位于瑞士的西南部,在群山環(huán)抱的日內(nèi)瓦湖南端,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依山傍湖,風景秀麗,四季溫暖。雖然它面積很小,卻是一個國際性城市,是全國工商業(yè)和金融中心。傳統(tǒng)工業(yè)有鐘表、精密儀器和珠寶首飾等。許多國際組織如聯(lián)合國歐洲辦事處及世界貿(mào)易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的總部等都設在這里,它被稱為秉承博愛主義傳統(tǒng)的和平之都。這里不僅擁有悠久的文化和歷史,而且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這也是其魅力所在。你可以眺望著羅納河蔥郁的森林順流而下,也可以在瑞士第三大葡萄酒產(chǎn)區(qū)的葡萄園里品酒。日內(nèi)瓦是一個集藝術(shù)、歷史、文化、購物、美食、活動等于一體的充滿魅力的旅游城市。
四年級上冊《白鵝》學案
四年級上冊《白鵝》學案
第一課時
◆單元導讀,梳理要點
1、閱讀單元導語。
2、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老師從三方面引導與梳理:學習內(nèi)容、課文特點、學習要求。)
3、揭題,引入本課。(可結(jié)合出示掛圖或課件簡筆畫)
◆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學習小組檢查生字新詞的預習情況。(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師分類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如,8個認讀的生字,課文中注音的其他詞,“待”等容易讀錯的詞語。)
3、指名分自然段試讀。(注意正音、讀通讀準)
4、指導寫字。(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自主識記字形,重點指導筆畫多和字形復雜的字。)
◆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用課文中的詞概括)
1、口頭填空:這是一只-----------------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迫、一絲不茍、架子十足、有著老爺脾氣、需要人侍侯……)
2、你從哪里知道這是一只高傲的白鵝?(引導學生找相關(guān)段落,并完成如下板書。)
姿態(tài):左顧右盼
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tài):從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初識“高傲”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2、品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3、表情朗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作業(yè)
1、寫生字。
1、朗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1、聽寫生字詞,訂正。
2、導入:你還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識“高傲”
1、出示兩句話:
⑴鵝的叫聲很高傲。
⑵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
2、討論:作者是怎樣把叫聲和步態(tài)寫具體的?找出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的寫法。
3、小練筆(填空)
⑴厲聲_______厲聲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厲聲______________大叫(從這五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⑵鵝的步調(diào)_______,_______的,頗像_______________出場。(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什么?)
◆研讀第五、六、七自然段,總結(jié)“高傲”
1、引導學生嘗試提出問題,并帶這問題研讀、交流。
如:⑴“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fā)笑”,哪些地方使我們發(fā)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⑵鵝吃飯時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⑶作者怎樣仔細觀察鵝的吃相?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⑷鵝的吃相表現(xiàn)出它的高傲,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品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
⑴食料簡單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樣東西)
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先……再……然后……)
⑶鵝老爺脾氣的句子。(每逢……就……責備、架子十足)
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⑸狗“揚長而去”的句子。
3、返顧全文:鵝的“高傲”,具體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體會情感,朗讀背誦
1、作者寫鵝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過字面體會作者對鵝深深的喜愛之情)
2、朗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作業(yè)
1、抄寫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觀察自己喜愛的一種動物,準備“園地四”的口語交際與習作。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麻雀》學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麻雀》學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上冊《麻雀》學案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會寫“梧、桐、絨、掩、嘶、啞、搏、龐、危、險”10個生字,會認“嗅、巢、拯、嘶、啞、搏、龐、愣”8個生字,掌握“搖撼、嫩黃、絕望、安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式,并根據(jù)課后練習2進行訓練。
4.在熟悉掌握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主旨,體會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強勢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2.著重理解和欣賞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段落,結(jié)合文中重點詞句充分談論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對本文中描寫老麻雀部分的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體會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強大的愛的力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啟發(fā)談話:麻雀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愿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著一種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卻很少有人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少見的事。]
二、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課文描述的是怎樣一件事。
三、自學課文。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課文講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四、檢查預習、自學情況。
1.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成詞語。
2.理解詞義:搖撼、扎煞、絕望、拯救、龐大、安然、無可奈何等。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主要講的是獵狗要吃一只從樹上掉下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為拯救小麻雀從樹上飛下來要與獵狗搏斗,“我”深受感動,帶走獵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先寫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fā)現(xiàn)一只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麻雀;接著寫獵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氣弄得愣住了;最后寫了“我”帶著獵狗走開了。
[2.按這種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分兩段:第1自然段為第一段,第2——7自然段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經(jīng)過,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jié)局。]
六、作業(yè)。
1.寫生字和詞語。
2.根據(jù)課后的練習1體會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指名讀課文,讀后回答問題: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時間:打獵回來時。地點:林蔭路上)
(二)學習第二段,自由讀課文,讀后師生討論問題。
[1.討論事情發(fā)生的起因
(1)獵狗發(fā)現(xiàn)了什么獵物?(發(fā)現(xiàn)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態(tài)?(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無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與“無可奈何”這兩個詞可以用來描寫人或動物的哪些方面?(神態(tài)、心理等)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從巢里掉下來的?(它拍打著小翅膀,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
指導朗讀:“猛烈”寫出了風很大,要重讀;“呆呆地”和“無可奈何”寫出了小麻雀毫無辦法,要突出它沒辦法,不知怎么辦好,聲音要拖長一些?!澳埸S”與“絨毛”要讀得稍重一些。]
(教師示范)學生練習,然后指名朗讀。
2.討論事情的經(jīng)過。
(1)獵狗發(fā)現(xiàn)小麻雀后,是怎樣做的?接著又發(fā)生了什么意外情況?默讀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指導學生讀這句時,要突出緊張的氣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突然,一只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跟前)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引導學生討論理解。“絕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時老麻雀是什么樣子。
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現(xiàn)出老麻雀的絕望。
(2)老麻雀這么急切地飛下來,要做什么?齊讀第五節(jié)。
[學生回答問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
拯救”一詞怎樣理解?一只麻雀斗得過一只獵狗嗎?老麻雀知不知道這一點,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讀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過,為什么還要飛下來?(讀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怎樣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要引導學生回答得充分、具體。]
(3)面對如此無畏的老麻雀,獵狗是怎么做的?默讀第六節(jié)。
想一想獵狗為什么會愣???“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說明了什么?指導朗讀:“愣妝、“這么大”兩詞要重讀,兩個“慢慢地”要讀得聲音長些,表現(xiàn)出獵狗的發(fā)愣和猶豫。
[3.討論事情的結(jié)局。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喚回獵狗,把它帶走。]
三、朗讀全文,總結(jié)全文。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兇猛的獵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無畏,老麻雀偉大的母愛令人欽佩,令人感動。
四、板書設計
13.麻雀
“愛”
強大的力量
搏斗拯救
獵狗老麻雀小麻雀
(兇猛)感(弱?。?/p>
喚回動憐愛
我
四年級上冊《母雞》學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母雞》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母雞》學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課后生字;與《貓》進行比較,了解文章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閱讀了解母雞的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母雞的熱愛,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并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了老舍先生的《貓》,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在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讀完后想想作者眼中的母雞是怎樣的?
3、檢查生字詞。
4、作者眼中的母雞是怎樣的?他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討厭母雞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喜歡母雞的?
2、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輕聲讀,想想作者為什么會討厭這只母雞?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用筆劃出來,用一個詞概括作者討厭母雞的原因。
(2)、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深化認識:
抓住:顫顫巍巍、如怨如訴,體會母雞無病呻吟。
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欺軟怕硬。
運用夸張的手法體現(xiàn)母雞拼命炫耀自己。
3、學習4-10自然段。
過渡:作者既然那么討厭母雞,后來為什么改變了對母雞的態(tài)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嗎?
(1)快速默讀課文,用筆劃一劃,作者為什么改變了對母雞的態(tài)度?
(2)出示第九自然段讀。(板書: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偉大)
(3)讀4—8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朗讀并想象說話,進一步體會母雞的勇敢、負責、慈愛、辛苦:
母雞可能會怎樣警告自己的雞雛?
小雞躲在媽媽的懷抱里有什么感覺?
四、升華主題。
看到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時還僅僅是喜歡那么簡單嗎?(敬佩)
難怪作者會這樣地贊嘆道: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帶著對母雞的敬佩讀第九自然段)。
五、學習寫法。
1、作者一開始非常討厭母雞,后來卻是那么地敬佩母雞,由一開始的“一向討厭”到后來的“不敢討厭”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那作者寫貓也是用這種方法嗎?他是怎樣寫貓的?
3、小結(jié):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同學們在自己的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六、總結(jié)
學習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
七、作業(yè)、
練習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板書設計:
16*母雞
討厭喜歡
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學案
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整百數(shù)及幾百幾十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能結(jié)合具體情景進行除法的估算。
2、通過交流探索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整百數(shù)及幾百幾十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新課之前,老師來考考同學們對前面知識掌握得怎么樣?挑戰(zhàn)一下下面的練習。
1、填空。
(1)90里面有()個十;
(2)120里面有()個十;
(3)42里面約有()個十;
(4)58里面約有()個十。
2、口算
20÷5=42÷7=70÷7=59÷3≈81÷4≈
3、70×3可以看成是()個十×3等于()個十,就是()。
對前面知識掌握不錯,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板書)。
二、講授新知
(一)探討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同學們,元旦節(jié)快到了,為了把我們的教師裝點的更漂亮,學校特意準備了80個氣球,每個班分20個
1、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可以分給幾個班?)如何解決呢?
列式80÷20
2、怎樣口算80÷20?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
80÷20=4(組)
(1)利用表內(nèi)除法計算:80是8個十20是2個十
8÷2=480÷20=4(組)
(2)做除法,想乘法:20×(4)=8080÷20=4
(3)80里面有幾個20(4個20是80,所以80÷20=4
(二)探討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的算理。
光用氣球裝扮我們的教室是不夠美觀的,所以學校又買來了150面彩旗,每班分50面,可以分幾個班?
(1)學生獨立解決。
(2)給同桌交流一下的算法。
方法1:()個50是150,150÷50=()
方法2:15÷5=()150÷50=()
請小朋友們觀察黑板上的式子,我們的除數(shù)有什么特點?——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在口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1)相乘法算除法。(2)根據(jù)表內(nèi)除法來算
(三)探討估算的方法
下面的題目你會算嗎?
想一想83÷20≈80÷19≈122÷30≈120÷38≈
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小結(jié):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根據(jù)“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數(shù)的數(shù)看成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shù),再進行口算。
三、鞏固提升
1、爭分奪秒(搶答題)
60÷20=90÷30=180÷30=240÷40=
62÷20≈93÷30≈184÷30≈240÷37≈
2、對口令(女生說乘法,男生對除法)
30×2=40×3=80×3=90×5=
60÷30=120÷40=240÷80=450÷90=
3、火眼金睛(先算一算,再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80÷40=800÷40=8000÷40=
9÷3=90÷30=900÷300=
4、解決問題:
四年級265人去旅游,每輛車現(xiàn)乘40人,需要排幾輛車?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語文上冊《貓》學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貓》學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會讀乖、憑、職等字,會寫性、格、憑、貪等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以及賞析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貓的古怪、淘氣等特點以及總分式寫作手法的妙處,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貓的特點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觀察動物的愛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貓的古怪與淘氣的特點以及學習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貓的特點的手法。
【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觀察動物的愛好。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各種貓的掛圖。
2.學生描述他們喜歡的貓的特點。
3.教師予以歸納,貓:屬于貓科動物,機敏靈活,行動敏捷。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課文《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讀)(提示學生標號段落)(一兩個即可)
2.再讀課文,并概括本篇課文寫了哪兩個時期的貓?圈點勾畫出這兩個時期的貓都有什么核心特點?(板書:大——古怪;小——淘氣)
3.快速
四年級上冊《白公鵝》學案
四年級上冊《白公鵝》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4、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過程方法:
1.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默讀,能夠體會兩只白鵝的不同之處。
2.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具體描寫,喚起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創(chuàng)設,導入課文
1.同學們,你們見過白鵝嗎?想說些什么嗎?(課件出示鵝的各種神態(tài)及活動圖)
2.引出課題和作者。師:你看了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嗎?生:為什么不是白鵝而是白公鵝?
師:課文里的白公鵝又是什么樣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1、生自由大聲朗讀。
2、師巡視指導,點撥、相機把有關(guān)詞語寫在黑板上。
三、以讀帶檢,披文入情
1、交流、認讀黑板上的詞語:軍銜、榮膺、掂量
2、同學們讀得真用功,老師再給你們一個朗讀句子的機會。看看誰最厲害。
檢查讀書情況。根據(jù)學生情況,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①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學生讀,教師適當指正,要求學生讀通讀順即可)
②這只白鵝在整片河灣里最引人注目。它過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屬于它,水邊最潔凈的沙灘也屬于它。(老師先范讀,學生跟讀,個別讀,齊讀一遍)
③它板正的姿勢啦,步態(tài)啦,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diào)啦,全是海軍上將的派頭。(品句,先讓學生自讀,說說這句話白公鵝留給你什么印象?從哪個詞看出來?引出派頭。讓學生讀出派頭的語氣,再通過派頭理解板正的姿勢,老師可加上表演)
那它的步態(tài)又是怎么樣的呢?引出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先來看看第二自然段,白公鵝的步態(tài)有什么特點?找一找,劃一劃。
2、相機交流句子:A、它走起路來慢條斯理,仔細掂量著每一步。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它走路的特點:慢條斯理(讓學生把慢條斯理寫在課題的旁邊)。它是怎樣慢條斯理,仔細掂量著每一步呢?用課文中的句子具體說一說,引出第二句話。
①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小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
你又從這句話的哪些詞語看出來它的慢條斯理呢?引出“不慌不忙”和“先再然后再”理解關(guān)聯(lián)詞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去掉關(guān)聯(lián)詞讀一讀。
平時它是這樣慢條斯理的走路,在遇到其他情況的時候它還是這樣子嗎?引出:
②、通過車轍零亂而泥濘的路時,它也那么有辦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細翎都不沾上一點污泥。
③就是狗在身后追趕,這只鵝也決不舉步奔跑。它總是高傲的、一動不動地挺著長長的脖子,好像頭上頂著一罐水。
兩句話又回歸到句子:“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小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边M行朗讀。
五、總體整合,回歸派頭
1、是呀,不管是在平時還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白公鵝總是慢條斯理、不慌不忙,這才是上將的派頭。來,讓我們把這個句子送給這只白公鵝!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喜歡這只白公鵝嗎?說說理由。
六、作業(yè)
觀察自己感興趣的某種小動物。
板書:
14*白公鵝
慢條斯理不慌不忙派頭
先……再……然后……再
四年級上冊《蒲公英的夢》學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蒲公英的夢》學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上冊《蒲公英的夢》學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2、了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寫的,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huán)保意識。了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寫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迫不及待、酸雨、呼嘯、改善、污染等詞語的理解。
【教學準備】蒲公英圖片、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收集有關(guān)酸雨、污染等資料和知識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guān)酸雨、污染等資料和知識。
[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內(nèi)容: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學習“夢”:
1.師生共同板書課題中的“夢”字。
2.學習“夢”:如何記憶?
[3.談話:你做過什么夢?在什么情況下容易做夢?]
4.課文寫的是誰做了一個夢?-----(板書課題)
5.給“蒲”注音:強調(diào)“蒲”讀“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夢?她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激發(fā)情趣是學生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課前以夢為題談話,容易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便于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來理解蒲公英的感受。]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自主識字。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略)
3.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4.兩人互相檢查。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識字能力、挖掘?qū)W生的合作學習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5.檢查識字掌握情況。
(1)課件出現(xiàn)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在一定的語境中認讀生字。
(2)抽讀生詞卡片,搶讀練習。
[6.指名分別讀每個自然段。評估朗讀效果,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鞏固識字。
7.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課文主要講的什么事?]
8.再讀課文,發(fā)現(xiàn)問題,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9.布置作業(yè):書讀課文、查找解決問題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朗讀、感悟課文。
教學步驟: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個怎樣的夢?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你對課文中的蒲公英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覺?
[課文主要寫的是蒲公英在城市里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中的困擾和對美好環(huán)境的渴望,因此,從一開始進入學習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進入情境,才能使學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名讀課文:哪部分寫的是蒲公英的夢?把課文中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找出來讀一讀。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情景?
[采取變序方式引導學生首先從夢入手,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為學生此時最感興趣的是蒲公英到底做了什么夢?形象感知夢的美好,才能更好地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環(huán)境中的困擾。]
2、引導學生品讀課文,感受夢境的美好。
根據(jù)學生體會板書:
夢
時間:第二天夜里
夢境:草原美、太陽笑、微風吹、蝴蝶蜜蜂飛。
感受:快樂笑
[(1)指名讀。
(2)自由選讀自己認為夢中最美的情景。
(3)引導思考:夢中的蒲公英“快樂地笑了”現(xiàn)實中的蒲公英快樂嗎?]
3.品讀現(xiàn)實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環(huán)境和感受
(1)默讀課文,找出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蒲公英不快樂的句子畫出來。
(2)蒲公英為什么不快樂?根據(jù)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們交流。
(3)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并討論、朗讀相關(guān)語句。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應文字內(nèi)容,進行感情朗讀和感悟。
A:根據(jù)學生談感受歸納板書:
開花前:時間:深夜,
遭遇:汽車叫喊廢氣酸雨
感受:嘆息,愁眉苦臉、難受、擔心、一直想。]
B:總結(jié),過度:是啊,一個弱小的生命,在這種環(huán)境下如何能不擔心呢?不過還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樹上飛來幾只小鳥兒……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椰子樹伯伯。不料卻遇到怎樣的遭遇?
C:小組討論:交流開花后的遭遇和感受,歸納板書:
開花后:第二天一早
黑煙嗆、汽車叫、罐子砸。
咳嗽弄臟差點震落花瓣痛昏、哭
4.根據(jù)板書歸納:課文用什么方法連段成篇的?
[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是學習連段成篇的方法,這課書采取的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的方法寫作的。在學生深入感悟課文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歸納不同時間發(fā)生的不同事件和產(chǎn)生的不同感受,有利于使學生感受這一寫作方法。讀后總結(jié),水到渠成。另外,教學中安排學生歸納板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diào)動合作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真正看作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時間與空間,進行語言實踐。]
5.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6.朗讀課文把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讀給大家聽。學
生評議讀書的情感表達。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指導寫字、語言訓練、拓展學習。
教學步驟:
一.復習生字。(區(qū)分“腦、惱”、“廢、費”。)
[二.指導書寫(重點指導懶、遭)]
三.積累字詞、造句。(課后第三題)
四.實踐活動。(課后星號題)
展示污染圖片。
[1.一邊出示一邊簡述,觀察體會。
2.看完后,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3.假如你是蒲公英,你還希望人類不要做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事呢?
4.蒲公英是多么憧憬生活在沒有被污染的環(huán)境中呀!面對痛苦的現(xiàn)實,弱小的蒲公英做了一個美好的夢。讓我們伴隨著音樂聲,再次通過朗讀來想象蒲公英美好的期待吧!]
五、展望未來。
1.雖然是場夢,但有夢就有希望,有努力就有可能將美夢變?yōu)楝F(xiàn)實,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蒲公英美夢成真呢?2.帶著把蒲公英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決心,再次齊讀課題。3.提出希望:保護環(huán)境十分重要。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吧。
參考資料:
1、詞語:
恬靜:安靜;寧靜;環(huán)境優(yōu)雅。
廢氣:工業(yè)生產(chǎn)或動力機械運轉(zhu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對本生產(chǎn)過程沒有用的氣體。
酸雨:指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酸性物質(zhì)(硫酸、硝酸、鹽酸)的自然降水(雨雪雹霧)能腐蝕建筑物,損害植物,污染水源。
迫不及待:急切地不能等待。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聾了。
呼嘯:指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
[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于文章內(nèi)容較清晰,文體學生比較喜歡,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分角色朗讀,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蒲公英擔心開不了花地原因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學生在書中都能找到答案,我在用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對于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進行渲染,學生很快就能體會到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遇到了許多問題,在此處讓學生自己想象除課文中的汽車尾氣、河流污染、噪音外還有什么環(huán)境問題,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及問題的回答更能真實的放映出環(huán)境問題的刻不容緩,加強了環(huán)保意識。
四年級上冊《春聯(lián)》微課學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四年級上冊《春聯(lián)》微課學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四年級上冊《春聯(lián)》微課學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春聯(lián)的作用、特點;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聚焦寫作方法;
3、通過朗讀感受音律美,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秘。
教學重點:賞讀課文,感受春聯(lián)豐富多彩情致優(yōu)美的內(nèi)容。
教學難點:了解春聯(lián)的作用、特點,體會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聯(lián),明確文體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春聯(lián)》。(板書課題)
2、介紹課文文體。
二、學聯(lián),精讀感悟
(一)圈畫關(guān)鍵詞句,理清春聯(lián)的作用、特點。
1、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圈畫春聯(lián)的作用(生默讀畫句子,師巡視。)
2、生匯報。(板書:增添氣氛)
3、請1、2組讀第二自然段,3、4組讀第3自然段用上剛才的學習方法(圈畫關(guān)鍵詞句)找出春聯(lián)的特點。
4、生匯報。(板書:講對仗和諧動聽)
(二)學習春聯(lián)的內(nèi)容及表達方法。
1、讀聯(lián),體會意境。
①師:第一自然段列舉了4幅春聯(lián)的例子,請同學們讀一讀,找一找并畫出來。
②教師多種方式指導朗讀。(板書:音律美)
2、換聯(lián),體會寫法。
這段話用了四個例子,用了一種方法——舉例子。春聯(lián)僅僅這四個例子嗎?老師用這幾幅替換看看行嗎?(出示課外春聯(lián))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暉
神州有天皆麗日,祖國無處不春風
歲歲年豐添美滿,家家幸福慶團圓
鵲鬧枝頭傳喜訊,梅開窗外報新春
(三)學習春聯(lián)特點
1、什么是對仗?
2、用文中例子理解?!熬G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綠柳”對“紅桃”,“舒眉”對“開口”,“辭”對“賀”,“舊歲”對“新年”。
3、補聯(lián)。
好山好水好景,新歲春人
山山水水處處畫,家家年豐
三、送聯(lián),語言實踐
1、出示春聯(lián)。
古今書籍憑君選書播四海新文化
滿腔醫(yī)術(shù)為人民華佗再世送白衣
園丁辛苦一堂秀桃李成材四海春
四季平安年年好五谷豐登步步高
前程絢麗似錦好景明媚如春
2、選擇送給書店、醫(yī)院、學校、農(nóng)民伯伯和正在上大學的弟弟。(課后學生根據(jù)意思選擇相應的春聯(lián))
作業(yè):
1、了解有關(guān)春聯(lián)的知識(起源、別名、歷史上第一幅春聯(lián)等等);
2、搜集春聯(lián),班級舉行“春聯(lián)薈萃”展覽。
板書:
春聯(lián)
增和
添諧
氣動
氛聽
講聲
對律
仗美
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學案
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學案
我執(zhí)教的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這篇童話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鳥兒對樹的真摯情誼,在教學中我力圖是自己的教學目標更簡明,內(nèi)容更簡約,環(huán)節(jié)更明晰,方法更樸實。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品味關(guān)鍵詞語,體會人物心理。
課文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但平實的語言耐人尋味。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了課文開頭部分的“天天唱”“天天聽”“一定”等詞語,體會鳥兒與樹之間的深情厚誼,抓住文中鳥兒四處尋找的四個問句,體會朋友之間的真誠牽掛,抓住結(jié)束部分鳥兒的兩次看,體會鳥兒對朋友的懷念之情。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真情。
童話講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學的時候能夠再現(xiàn)童話的意境美,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內(nèi)容,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為此我創(chuàng)設了三個情景,一是鳥兒與樹朝夕相處的情景,二是鳥兒四處尋找樹的情景,三是鳥兒為燈火唱歌的情景。在這三個情境中,我主要引導學生以多元朗讀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努力做到以讀促悟,悟后再讀,讀悟結(jié)合,從而達到師與生,生與生,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三、充分想象,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
沒有想象就沒有童話,就沒有創(chuàng)造。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想象,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我主要抓住文中的三個空白點,鼓勵學生去想象,一是鳥兒與樹在一起早夕相處的情景,二是鳥兒尋找樹的心路歷程,三是鳥兒給燈火唱歌是的心理。學生走進鳥兒的世界,便能感同身受,從而完成文本的補充和再創(chuàng)造。
四、多元理解,彰顯個性。
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注重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能力差別所產(chǎn)生的個性化的理解,結(jié)合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適當歸屬。本節(jié)課,我著重于讓學生體會誠信與友誼。
這四點只是我設計本課的一個理想,然而達成的效果卻不怎么理想,比如學生的想象思維還沒能打開,朗讀的質(zhì)量還相當不好,理解的多元化沒有呈現(xiàn)等。
四年級上冊《卡羅納》導學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卡羅納》導學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四年級上冊《卡羅納》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關(guān)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學習重點:
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學習難點:體會文中人與人之間的“愛”。
自主學習區(qū):
1、通讀全文,圈出生字,讀準字音,借助字典,理解詞義。
2、再讀課文,反復朗讀,直到字正文通,非常流利。
3、默讀課文,用——畫出卡羅納遭遇不幸后有哪些表現(xiàn)?用~~~~畫出大家是怎么做的?并在句子邊寫下你的感受。
自主檢測區(qū):
1、我會認
()()()()()
遭遇憐憫叮嚀囑咐號啕大哭
(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
2、積累詞語
可憐遭遇嚴肅憐憫暗示叮嚀囑咐端詳
悲哀號啕大哭屏息凝神目不轉(zhuǎn)睛恍然大悟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區(qū):
(溫馨提示:本課要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深入體會人物的感受。)
1、卡羅納遭遇不幸后有哪些表現(xiàn)?讀句子,說感受。
2、感悟關(guān)愛:
(1)、老師的關(guān)愛:
(2)、同學的關(guān)愛:
(3)、“我”的母親的關(guān)愛:
如果卡羅納來到我們的身邊,你會為他做些什么?寫下來。
檢測反饋區(qū):
1、照樣子,先連線搭配詞語,再另外搭配一個。
例:可愛的——小白兔(毛茸茸的)小白兔
盛開的目光()目光
關(guān)切的孩子()孩子
可憐的花朵()花朵
2、放學后,當“我”撲進母親懷抱的時候,母親為什么把“我”推開,還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卡羅納?在正確答案后打:“∨”
(1)、因為母親不要我了。()
(2)、因為我身上有灰塵,母親怕把她的衣服弄臟了。()
(3)、因為母親明白,現(xiàn)在和我擁抱會使卡羅納更傷心。()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學案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學案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本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特殊位置關(guān)系:即平行與垂直,初步認識平行線和垂線。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3、在分析、比較、綜合的觀察與思維中滲透分類的思想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感情和樹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在同一平面內(nèi)”,“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
設計理念:本課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及角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guān)系,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何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感知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的現(xiàn)象?如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發(fā)現(xiàn)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并得出結(jié)論?本課主要通過觀察、討論、操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去感知、理解、發(fā)現(xiàn)和認識。感知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的現(xiàn)象,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的不同情況,初步認識垂線和平行線;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如對“面”的想象、對兩條直線位置關(guān)系的想象、對看似不相交而實際相交情況的想象等等。
教學設計:
一、畫圖感知,研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
導入:同學們,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直線、射線和線段三種圖形,誰來說一說這三種圖形的特征呢?
生答。
師:在這三種圖形中,你最喜歡哪一種圖形呢?為什么?
生答。
師:老師也特別喜歡直線,因為它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想長就長,想短就短。
今天咱們繼續(xù)學習直線的有關(guān)知識。
師: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張白紙,我們把這張白紙看作一個平面,,想象一下,這個面變大了。能想象出來嗎?
師:太好了,那咱們閉上眼睛一塊來想象一下。準備好了嗎?:這個面變大了,又變大了,變的無限大,在這個無限大的平面上,出現(xiàn)了一條直線,又出現(xiàn)了一條直線,你想象的這兩條直線的位置是怎樣的?睜開眼睛把它們用彩筆畫在紙上。
學生活動。
二、觀察分類,了解平行與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種情況
1、師:同學們,畫完了嗎?舉起來,互相看看,你們畫的一樣嗎?
師:讓我也看看你們畫的。果然畫的不一樣,想貼黑板上嗎?誰愿意貼?
將畫好的圖貼到黑板上。
2、師:仔細觀察,你們畫的跟他們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可以上來補充!
學生補充不同情況。
(二)、進行分類
1、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同一平面里的兩條直線竟然會出現(xiàn)這么多不同的樣子。真不簡單,仔細看看,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
生:能。
師:為了大家敘述起來方便,咱們給它們編上號。我們一起編吧。
師:下面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哪幾號作品能夠分在一類,分類的標準是什么?小組長做好記錄。
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組匯報分類情況。
學生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情況:
A、分為兩類:交叉的一類,不交叉的一類;
B、分為三類:交叉的一類,快要交叉的一類,不交叉的一類;
C、分為四類:交叉的一類,快要交叉的一類,不交叉的一類,交叉成直角的一類。
當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出現(xiàn)“交叉”一詞時,教師隨即解釋:也就是說兩條線碰一塊兒了。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交叉稱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適當時機板書:相交)
師:對于他們小組的這種分法,你們有問題嗎?
設想:當出現(xiàn)“b”情況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想象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并把直線畫得長一些,使學生明白,看起來快要相交的一類實際上也屬于相交,只是我們在畫直線時,無法把直線全部畫出。
如果生不能說出。
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我們說直線的特征是什么呢?
生: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
師:那也就是說這些直線都可以再延長。那我們把這些直線都延長一些,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呢?
生:看似不相交的直線,延長后都相交了。
師:那這種圖形,到底是屬于相交,還是屬于不相交呢?
生:相交。
師:為什么?
生:因為直線可以無限延伸,只是我們在畫直線時,無法把直線全部畫出,所以沒有看到它們相交在一起,還以為不相交呢,其實它們是相交的。
師:所以說,看似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把它們延長后能夠相交在一起,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相交。也就是說,這些看似不相交的直線,也屬于相交。
當出現(xiàn)“c”的分法時,開始同“b”的做法一樣,先使學生明確快要相交的一類也屬于兩條直線相交的情況。再使學生明確分類時要統(tǒng)一標準。相交的一類,快要相交的一類,不相交一類,這樣分類是以相交與否為分類標準。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據(jù)兩條直線相交后所成角度來分類的。二者不是同一標準,所以這種分法是不正確的。從而達成分類的統(tǒng)一,即相交的一類、不相交的一類。
生:看似相交屬于相交,相交成直角也屬于相交,他們組的分類標準不統(tǒng)一。
師:分類標準不統(tǒng)一,就無法正確給這些圖形分類,所以這種分類方法不成立。
3、教師總結(jié):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所組成的圖形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相交圖形;一類為不相交圖形。
三、歸納認識,明確平行與垂直的含義。
1、揭示平行的概念
師:(指不相交的圖)這一類相交了嗎?是不是因為這兩條線畫得太短了?說說你們的想法,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發(fā)現(xiàn)這兩條直線不管怎么延長也不會相交。
生2:我們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們之們的距離,如果距離一樣,肯定不會相交。(請學生量一量)
師:這位同學不僅會用眼睛看,而且還會想出量的方法,真不簡單!量了這兩條直線間的距離都是一樣的,畫得再長些,這兩條直線能不能相交?由此你們可以得出什么結(jié)論?
生:不管怎么延長,這兩條直線是永遠不會相交的。(板書不相交)
師:像這樣,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不管怎么延長永遠不會相交的現(xiàn)象,你們知道在數(shù)學上叫什么嗎?(板書:互相平行)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互相平行?
師:這兩條直線我們可以稱為(互相平行)。你們知道為什么加互相兩個字嗎?
生答。
師:誰能說說什么樣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生:永遠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師:這句話里少了一個前提條件,大家看,老師的這個講桌面上的這條線和黑板上面的那條線相交嗎?
生:不相交。
師:但是我們能說它們互相平行嗎?
生:不能。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沒有在同一個面上。
師:對,也就是說必須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什么樣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呢?
生: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這時教師歸納總結(jié):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2、揭示垂直的概念。
研究相交的一類圖形:
師:在同一平面內(nèi)任意畫兩條直線會出現(xiàn)幾種情況?(相交、平行也就是不相交)再來看看相交的這一類,兩條直線相交形成了什么?
生:形成交叉點和角。
師:出現(xiàn)了哪些角呢?
生:直角、銳角、鈍角
師:那幅作品相交形成直角?
教師適時引導:你是怎么知道他們相交后形成了四個直角呢?
生:可以用三角板、量角器量一量。
學生驗證。
師:你們知道像這樣的兩條相交成直角的直線在數(shù)學中叫什么?
師:對了,就叫互相垂直,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互相垂直?
師:(出示定義)自己讀一讀吧。
師:(課件演示)這條直線叫做這條直線的垂線,這條直線也叫做這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3、小結(jié):
師生共同總結(jié):這堂課,我們研究的就是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guān)系:垂直與平行。(引出課題-----垂直與平行)
四、習題設計
1、擺一擺
師:咱們認識了垂直和平行,能用小棒擺一擺嗎?
A、拿出一根長的,和一根短的小棒。擺一擺,使他們互相平行,再擺一根短的小棒,使它跟長的小棒互相平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根短的小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這次擺一根長的和短的使它們互相垂直,再擺一根短的小棒使它跟長的小棒互相垂直,現(xiàn)在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根短的小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垂直和平行,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垂直與平行的現(xiàn)象?
3、出示主題圖,我們看看運動場上還有這樣的現(xiàn)象嗎?
總結(jié):這節(jié)數(shù)學課老師和同學們認識了垂直和平行,我們今天只是初步認識這兩種現(xiàn)象,其實在這兩種現(xiàn)象中還蘊藏著非常多的數(shù)學知識,讓我們在今后的數(shù)學課中繼續(xù)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