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學四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3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案。
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農(nóng)村生活充滿情趣、童趣。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第四小節(jié)的表達特色,能模仿文中的排比句說話,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表達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感知。
1、板書“哨”,觀察字形,給“哨”組詞,引出課題《麥哨》
2、簡單介紹“麥哨”,呼麥哨
見過麥哨嗎?(課件)它就是用一小節(jié)麥稈,在上面劃一條縫,放在嘴里輕輕一吹,就能發(fā)出——(嗚卟)
3、找出課文中的麥哨聲,明白首尾呼應(yīng)的寫作方法。
師:你們是從哪兒知道麥哨的聲音的?那我們一起翻開課文,看看哪兒告訴了我們?
(第1段和第7段)
師:那老師呼你們應(yīng)好嗎?
師:嗚卟,嗚卟……
生:嗚卟,嗚卟……
體會首尾呼應(yīng)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
師:聽著瑯瑯的讀書聲,老師知道了這就是認真!相信這些詞難不倒你們。
繡花兜肚麥芒麥穗兒茅茅針豎蜻蜓密密的嫩莢
(1)和著鼻音一聲呼一聲應(yīng)剝開葉片結(jié)出嫩莢
(2)嚼嚼吮吮
(3)擎起了豐滿的穗兒湖畔
師:擎起,“擎”是后鼻音,看這個字下面是個什么字?(手?。┥厦婺??(敬!),那好大家就把手恭恭敬敬地擎起,再恭恭敬敬地讀這個詞。
生邊表演,邊讀“擎起”一詞師:誰能在圖中指出“湖畔”在哪兒?
(一生上黑板指認湖畔位置)
三、聚焦重點,體會快樂。
1、默讀課文第3和第5自然段,找出讓自己感興趣的句子,畫出來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師:我們就跟著這群孩子來到湖畔,走進課文的第3和第5段,這里一定有讓你心動的地方,出你喜歡的句子畫起來,并在旁邊寫上理由。
2、反饋,賞析優(yōu)美句子。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寫出孩子的健康和快樂。
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豎蜻蜓,還有摔跤比賽。
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www.lvshijia.net
(試著將“簡直”換一個詞)“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書了孩子們的玩耍時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3、賞析句子:剝開。.....從舌尖直沁肺腑。
師:玩累了吧,喊渴了吧,孩子們躺在草地上休息,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聽——這兒有許多的茅茅針,大家快來呀!
教師朗讀課文的地6自然段。
(1)茅茅針的樣子:那是一種和茅草超不多的野草,頂部的茅穗兒還裹在綠色的葉片里,顯得鼓鼓的。
(2)圈出動詞。剝開抽出嚼嚼吮吮
(3)采集茅茅針快樂嗎?哪個詞語讓你感覺很好吃?(甘甜清涼、直沁肺腑)
茅茅針是農(nóng)村特有的東西,但是老師找到了和它相似的東西。
(4)動作模擬,體會快樂。師讀,生做動作。有何感受?
(5)仿寫:仿寫作者對吃茅茅針動作的細致描寫,把你吃東西時的動作寫清楚。
_____,將_____輕輕______,把______放進嘴里_____,一股滋味_____。
(6)讓我們在一次邊讀邊做動作來感受采集茅茅針的快樂。
四、研讀課文,感悟美麗的田野。
1、找出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標志顏色的詞體會色彩美。
孩子們就這樣躺在草地上回味著茅茅針的甘甜與清涼,不經(jīng)意間一抬頭。發(fā)現(xiàn)田野竟是這樣的美麗,滿眼都是跳動的色彩。孩子們,課文的哪兒向我們呈現(xiàn)了這么多的色彩?
讓我們走進第4段,把表示色彩的詞圈起來。生交流匯報。
這么多顏色匯聚在田野里,你想送什么詞給田野-----------五彩斑斕
2、讀句子體會排比句式。
3、把排比句變換成詩歌的形式練讀,感受田野的美。
4、誰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默讀課文,把文字想象成畫面,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田野里一幅豐收的景象!)
你從哪些地方看到了豐收的景象?
(1)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從豐滿看出麥穗兒顆粒很飽滿)
(從擎字看出麥穗很大,很沉)能給擎字換個字嗎?(托、舉)能換嗎?怎樣的舉才叫擎?(使勁地舉用力地舉)為什么要用力(麥穗兒太重了)
(2)呈現(xiàn)排比句
(密密的嫩莢看出嫩莢長得很多)
(一蓬蓬看出種子長得又大又多)
(3)是啊,田野不僅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還是一曲歡慶豐收的贊歌!讓我們一起贊美它吧?。R讀)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快樂和農(nóng)村田野的美麗風光。
同學們,田野里還會有哪些豐收的景象呢?你能不能模仿這個排比句寫一寫。
延伸閱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反思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反思
《麥哨》是人教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孩子天真、純樸、可愛的形象。這篇課文,不僅文質(zhì)優(yōu)美,而且韻味雋永,值得品味感悟。通過教學,收獲頗豐,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勵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設(shè)置導語:“同學們,你們?nèi)ミ^鄉(xiāng)下嗎?你們在鄉(xiāng)下都玩些什么?”這樣調(diào)動了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既引領(lǐng)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農(nóng)村的生活情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進入課文學習,理解意境。接著,我又以麥哨為引子,介紹了麥哨的做法,孩子們對文本產(chǎn)生了期待,對學習《麥哨》一文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
2.以生為本,合作學習。《課程標準》指出:“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币虼?,在《麥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都努力立足于學生實際,關(guān)注到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畫出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在旁邊批注出感受或體會,然后在小組交流。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本,自主學習,從交流中豐富自己的體會。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在讀中有所提升,我放慢教學節(jié)奏,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讀的平臺,有自由讀、默讀、齊讀、小組讀、男女生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
3.學習修辭方法,加強運用。在教學文本時,根據(jù)學生的自讀自悟隨機教學,關(guān)注學生已有的知識點,而在重點句、段的學習中各有側(cè)重,體現(xiàn)語文姓“語”的特點。源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把教學的重點落在了田野美景上。先通過學生自主圈畫表示色彩的詞語,感悟色彩的美,再抓重點詞“擎”來體會豐收的喜悅。情境美與語言美融合一起,激發(fā)了學生熱愛鄉(xiāng)村、熱愛語文的情感。如在學習重點句:“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英;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讓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運用怎樣的修辭手法,從而知道這里采用了排比的方法,接著通過朗讀感悟農(nóng)村所特有的花,與我們所見到的、知道的花不同,然后再通過圖片進行排比句式的訓練,讀、悟相結(jié)合,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不僅關(guān)注內(nèi)容,更關(guān)注語言文字。
不足之處:
1.由于本周事情比較多,沒有做到精心備課,準備不是很充分,教案不夠熟練,沒有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環(huán)節(jié)漏掉了。效果不理想。
2.學生的點評和組織能力方面還需下功夫,自己在課堂中的語言過渡也要自然,有激情,引導要恰到好處。
3.雖然采取了小組合作,但沒有體現(xiàn)出來,學生理解淺顯,老師也沒有做到引導。
通過這節(jié)課,我深深感到了自己在閱讀課文教學中還有很大的欠缺,對教材的把握、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妙設(shè)計等都還需細細鉆研和揣摩,這將是我以后教學努力的一個方向。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設(shè)計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重點識記“嚼、裹、肺”等字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孩子自讀自悟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能有感情朗讀。
難點: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xiàn)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引課題
1.播放課件,觀看鄉(xiāng)村生活的場面:同學們,第六組課文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清新淳樸的鄉(xiāng)村生活畫面,你們喜歡嗎?課前老師從網(wǎng)上搜了一段錄像,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鄉(xiāng)村生活。
2.交流自己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印象或感受:怎么樣?誰愿意談?wù)勀銓︵l(xiāng)村生活的印象或感受?
3.導入新課,解釋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本組的最后一篇課文,這也是一篇略讀課文,相信你讀后一定會對鄉(xiāng)村生活有更深的體驗。請大家齊讀課題----《麥哨》。什么是“麥哨”?(出示實物)老師特地做了一些麥哨,準備獎給那些專心聽講、用心體會的同學,你有信心得到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借助注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纯次闹袔状螌懙健胞溕凇??是怎樣描寫的?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看課件個別讀生字新詞。說說有哪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或是自己發(fā)現(xiàn)很特別、很有趣的字。注意“嚼、裹、肺”的讀音與字形。(卡片)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按自然段個別讀,及時正音。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上面的問題。
4.交流初讀收獲
(1)指名讀描寫“麥哨”的相關(guān)段落(課文第一、二、七、八自然段)。讀準多音字“和”、“應(yīng)”。
(2)讀了課文,誰能來模仿吹響麥哨的聲音?
(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長,與同桌合作“呼應(yīng)”著吹一吹,忽高忽低,再請兩組同學演示吹。)
(3)變化豐富的麥哨聲就像一曲曲風格不同的田園牧歌,我們聽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隨著學生回答,板書:歡快柔美)
(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yīng)和著的麥哨聲就像一曲合奏曲。)
(4)男女生合作有感情朗讀描寫麥哨聲的段落。(配樂)
(5)學習寫法:麥哨聲一呼一應(yīng),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伏,歡快柔美。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也前后呼應(yīng)著?
(小結(jié):課文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yīng),讓我們一直沉浸在麥哨所吹響的田園牧歌里。)
三、細讀課文,點題明理
1、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那么歡快、那么柔美?請小組同學輪讀課文的3—6自然段,討論課文描寫的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些?
2、小組內(nèi)交流(湖畔割草的孩子淳樸可愛,盛夏的田野美麗親切,孩子們活動豐富多彩和天然飲料“茅茅針”。)
3、指名讀讀、談?wù)?,進一步了解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
(服飾美、景色美、味道美、豐收樂、玩耍樂)
四、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同學們,剛才我們品味著課文,仿佛看到了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情形,那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課文,一定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好多語句也是那樣的美。
1、默讀課文,畫出你做喜歡的部分,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2、交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談感受,隨機指導朗讀。
⑴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chǎn)生一種意境的美)
⑵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xiàn)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3)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麥田正演奏著豐收的樂曲,這曲子令人欣喜。結(jié)合畫面進行朗讀指導)
(4)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ā昂喼薄北硎就耆绱?,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小結(jié):本文語言優(yōu)美,細細讀來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音樂的韻律美。而這歡快柔美、悠遠綿長的麥哨聲,不正如孩子們那無拘無束、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嗎?
五、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1、老師帶來自編的一首小詩,聽老師讀,大家再一起來讀讀。
2、作業(yè)
(1)把你喜歡的描寫生動的句子,積累到“讀書筆記”本上。
(2)閱讀選讀課文《可愛的草塘》。
【板書設(shè)計】
24*麥哨
歡快柔美
豐收樂游戲樂服飾美景色美味道美
四年級下冊《麥哨》教案人教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四年級下冊《麥哨》教案人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四年級下冊《麥哨》教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點: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農(nóng)村生活充滿情趣、童趣。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第四小節(jié)的表達特色,能模仿文中的排比句說話,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表達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感知
1、板書“哨”,觀察字形,給“哨”組詞,引出課題《麥哨》
2、簡單介紹“麥哨”,呼麥哨
見過麥哨嗎?(課件)它就是用一小節(jié)麥稈,在上面劃一條縫,放在嘴里輕輕一吹,就能發(fā)出——(嗚卟)
3、找出課文中的麥哨聲,明白首尾呼應(yīng)的寫作方法。
師:你們是從哪兒知道麥哨的聲音的?那我們一起翻開課文,看看哪兒告訴了我們?
(第1段和第7段)
師:那老師呼你們應(yīng)好嗎?
師:嗚卟,嗚卟……
生:嗚卟,嗚卟……
體會首尾呼應(yīng)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
師:聽著瑯瑯的讀書聲,老師知道了這就是認真!相信這些詞難不倒你們。
繡花兜肚麥芒麥穗兒茅茅針豎蜻蜓密密的嫩莢
(1)和著鼻音一聲呼一聲應(yīng)剝開葉片結(jié)出嫩莢
(2)嚼嚼吮吮
(3)擎起了豐滿的穗兒湖畔
師:擎起,“擎”是后鼻音,看這個字下面是個什么字?(手!)上面呢?(敬!),那好大家就把手恭恭敬敬地擎起,再恭恭敬敬地讀這個詞。
生邊表演,邊讀“擎起”一詞師:誰能在圖中指出“湖畔”在哪兒?
(一生上黑板指認湖畔位置)三、聚焦重點,體會快樂
1、默讀課文第3和第5自然段,找出讓自己感興趣的句子,畫出來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師:我們就跟著這群孩子來到湖畔,走進課文的第3和第5段,這里一定有讓你心動的地方,出你喜歡的句子畫起來,并在旁邊寫上理由。
2、反饋,賞析優(yōu)美句子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寫出孩子的健康和快樂。
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豎蜻蜓,還有摔跤比賽。
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試著將“簡直”換一個詞)“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書了孩子們的玩耍時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3、賞析句子:剝開......從舌尖直沁肺腑
師:玩累了吧,喊渴了吧,孩子們躺在草地上休息,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聽——這兒有許多的茅茅針,大家快來呀!
教師朗讀課文的地6自然段。
1)茅茅針的樣子:那是一種和茅草超不多的野草,頂部的茅穗兒還裹在綠色的葉片里,顯得鼓鼓的。
2)圈出動詞。剝開抽出嚼嚼吮吮
3)采集茅茅針快樂嗎?哪個詞語讓你感覺很好吃?(甘甜清涼、直沁肺腑)
茅茅針是農(nóng)村特有的東西,但是老師找到了和它相似的東西。
4)動作模擬,體會快樂。師讀,生做動作。有何感受?
5)仿寫:仿寫作者對吃茅茅針動作的細致描寫,把你吃東西時的動作寫清楚。
_________,將______輕輕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放進嘴里__________________,一股滋味____________________。
6)讓我們在一次邊讀邊做動作來感受采集茅茅針的快樂。
四、研讀課文,感悟美麗的田野
1、找出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標志顏色的詞體會色彩美
孩子們就這樣躺在草地上回味著茅茅針的甘甜與清涼,不經(jīng)意間一抬頭。發(fā)現(xiàn)田野竟是這樣的美麗,滿眼都是跳動的色彩。孩子們,課文的哪兒向我們呈現(xiàn)了這么多的色彩?
讓我們走進第4段,把表示色彩的詞圈起來。生交流匯報。
這么多顏色匯聚在田野里,你想送什么詞給田野-----------五彩斑斕
2、讀句子體會排比句式
3、把排比句變換成詩歌的形式練讀,感受田野的美。
4、誰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默讀課文,把文字想象成畫面,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田野里一幅豐收的景象?。?/p>
你從哪些地方看到了豐收的景象?
1)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從豐滿看出麥穗兒顆粒很飽滿)
(從擎字看出麥穗很大,很沉)能給擎字換個字嗎?(托、舉)能換嗎?怎樣的舉才叫擎?(使勁地舉用力地舉)為什么要用力(麥穗兒太重了)
2、呈現(xiàn)排比句
(密密的嫩莢看出嫩莢長得很多)
(一蓬蓬看出種子長得又大又多)
3、是啊,田野不僅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還是一曲歡慶豐收的贊歌!讓我們一起贊美它吧?。R讀)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快樂和農(nóng)村田野的美麗風光。
同學們,田野里還會有哪些豐收的景象呢?你能不能模仿這個排比句寫一寫。
四年級下冊《麥哨》學案人教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麥哨》學案人教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麥哨》學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純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掛圖或課件、麥哨實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設(shè)計意圖
一、揭題導入,介紹作用
1.板書課題,質(zhì)疑。
2.解釋課題: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麥哨》,麥就是——(麥子),哨呢——(口哨),
3.介紹作用:用麥秸做的哨子。把麥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發(fā)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次。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出示詞語,生讀
湖畔肚兜嫩莢麥穗兒麥芒擎起包裹嚼嚼吮吮直沁肺腑撩起你呼我應(yīng)
此起彼落茅茅針麥稈似的結(jié)出黑白相間樂譜剝開和著
多音字:和、應(yīng)、結(jié)、剝
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
三、品讀課文,初步感悟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纯凑n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
2.組內(nèi)交流。
(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伏,歡快柔美;鄉(xiāng)村孩子在田野中無拘無束地快樂游戲)
3.師:變化豐富的麥哨聲就像一曲曲風格不同的田園牧歌,我們聽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yīng)和著的麥哨聲)
4.學習寫法:
師:麥哨聲一呼一應(yīng),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伏,歡快柔美。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也前后呼應(yīng)著?
(小結(jié):課文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yīng),讓我們一直沉浸在麥哨所吹響的田園牧歌里。)就像一曲合奏曲。)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四、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過渡: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那么歡快、那么柔美?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賞鄉(xiāng)野生活里的“歡快”與“柔美”的畫面。
2.請大家自讀自悟,邊讀邊把“歡快”與“柔美”標注在相關(guān)的句子邊。
3.隨機交流所欣賞到的“樂”與“美”和畫面,邊交流邊指導朗讀,讀出相應(yīng)的感受。
A、孩子們衣服美、外貌美。
“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看圖品味:碧藍的湖水邊,茵茵綠草地上,孩子們玩耍割草,就像是綠草地上盛開了無數(shù)美麗的花兒,好一幅色彩艷麗的畫。
B、田野里花果美:
“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哪些顏色映入你的眼簾?把描寫顏色的詞語圈劃出來:
鵝黃嫩綠、濃陰、金黃、黑白相間、雪白、淺黃色
這些顏色是一起出現(xiàn)的嗎?(圈劃:前幾天、轉(zhuǎn)眼間)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好一幅變幻無窮五彩紛呈的畫。)
4、仿寫練習:(出示圖片,看圖,用“謝了……結(jié)出”說一個排比句。)
這段不但寫出了田野里花果美,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田園里豐收樂。
C、田園里豐收樂:
“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p>
哪些詞語讓你看到了豐收的景象?(圈劃:到處、密密的、一蓬蓬、豐滿、齊刷刷。)
重點品味“擎”。(與舉、托相比,“擎”字更顯出果實的豐滿,突出麥子的自豪與獻禮般的鄭重。)
看到這么美的麥田,你想說什么呢?跳動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樂曲?(整個田野就好象是一篇完整的,優(yōu)美的豐收樂章。)
D、小伙伴游戲樂:
“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p>
如果你在這個運動場上玩耍,心情會怎樣?讀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對孩子們說?(讀?。?/p>
難怪“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p>
E、茅茅針滋味美:“……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草地是天然的墊子,那茅茅針呢?(是天然的綠色飲料)
那種滋味會象什么呢?想象著這種滋味,我們也來好好嘗嘗吧?。ㄗx!)
五、學生自讀,交流美句
1.同學們,剛才我們品味著課文,仿佛看到了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情形,那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課文,一定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好多詞句也像麥芒一樣齊刷刷的,也是那樣的美。
2.學生自讀,尋找有規(guī)律的詞句,交流美的語句,誦讀積累喜歡的詞句。(通過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等形式讀出句的節(jié)奏美,積累詞句)
一聲呼,一聲應(yīng)玩累了,喊渴了
密密的鼓鼓的嚼嚼,吮吮
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落一張張一朵朵
一蓬蓬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3.你還有不會的嗎?那么,課文為什么以“麥哨”為題?
總結(jié):文章以麥哨為線索,以首尾呼應(yīng)的音律,呈現(xiàn)了一派豐收在即的田園風光,從而隱喻出生活在田園里的孩子們,童年的生活就像麥哨的聲音,這哨聲是那么歡快、柔美,悠遠,綿長。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領(lǐng)略了美好的田園風光和孩子們的歡樂,了解了作者的一些寫文章的方法,希望你們也能像作者這樣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準確而恰當?shù)乇磉_出來。
四、拓展延伸。
1.鄉(xiāng)村的生活是如此的歡快、柔美,讓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但是這僅僅是因為鄉(xiāng)村景色怡人嗎?同學們可以想想你們身邊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鄰居,他們之間與“歡快、柔美”有關(guān)系嗎?老人們健康長壽;孩子們聰明可愛;夫妻們恩愛美滿;鄰居們和睦相處。是呀,鄉(xiāng)村的景色是怡人的,鄉(xiāng)村的人們更是美,美在:樸實、熱情、善良、純真,美麗的景色和這些可愛的鄉(xiāng)親們構(gòu)成了一副歡快、柔美、和諧的畫面
2.有一位讀者讀了《麥哨》這篇課文后,激動不已,將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用28個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詩:
碧湖,綠田,孩子;清風,炊煙,農(nóng)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陽西下,幸福人,樂開花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案設(shè)計
一個優(yōu)質(zhì)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案設(shè)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麥哨》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散文,讀起來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案設(shè)計,希望能幫到大家!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3.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教學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xiàn)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學準備:《牧童短笛》的音樂,掛圖或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直觀激趣
播放課件,觀看鄉(xiāng)村生活的場面,讓學生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理解課文的意境。
2.范讀激情
教師配樂范讀全文。要求學生閉目靜聽,全身心地感受課文的美好意境。
3.初讀感受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大意。
4.互助識字
相互交流生字學習情況,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生字(越多越好)準備參與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應(yīng)),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說說自己曾經(jīng)見過的字,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fā)現(xiàn)很特別、很有趣的字,(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歡快、柔美”的課堂
《麥哨》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散文,讀起來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課文有兩個詞語特別重要,只要我們抓住并真正理解了這兩個關(guān)鍵詞,就可以說理解了整篇課文,到底是哪兩個詞語呢?
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后,請同學們來猜一猜,看看誰是老師“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歡快、柔美”的情態(tài)
(1)教師板書“歡快、柔美”,然后問學生:“歡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是誰在什么環(huán)境下“歡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學生“歡快、柔美”地自由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們的“歡快、柔美”。
(3)你平時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人、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是“歡快、柔美”?
從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學生認識到“歡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和一定的基礎(chǔ)上的,需要一定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隨隨便便就能過上“歡快、柔美”的生活。
3.領(lǐng)悟“歡快、柔美”的內(nèi)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師生一起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找出你喜歡的部分,說說理由,朗讀出感受。
(3)鄉(xiāng)村的生活為什么柔美、歡快呢?僅僅是因為鄉(xiāng)村景色怡人嗎?
提示: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鄰居,他們和人們的“歡快、柔美”有關(guān)系嗎?
4.提升“歡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師告訴學生,有一位詩人讀了《麥哨》這篇課文之后,激動不已,將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用28個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詩:
碧湖,綠田,孩子;清風,炊煙,農(nóng)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陽西下,幸福人,樂開花。
(2)引導學生反復吟誦,細細品味。
(3)最后告訴學生這首小詩的作者就是老師自己,希望同學們展開想象,課后也寫一首精美的小詩。
板書:(簡筆畫:一副鄉(xiāng)村圖)
教后記:能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xiàn)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關(guān)于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麥哨》的教學方案
《麥哨》是人教版新課標第八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鄉(xiāng)下人家》《牧場之國》分別介紹了中外典型的鄉(xiāng)村田園風光,《古詩詞三首》體會田園詩情,《麥哨》是本單元最后一篇,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本課文質(zhì)兼美,許多語句值得學生去品味積累。
經(jīng)典的文本語言是一條絕美的長徑,連著讀者的心,作者的情,文中的境。讓學生以文本語言為通道,一路“讀、聽、賞、抒”,細品田園之美,最終到達文本所描繪的唯美境界,產(chǎn)生情與美的共鳴,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一、學習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yīng)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谡Z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zhì),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睋?jù)此,我擬定《麥哨》一課的學習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代講,以讀求悟
(2)通過感悟和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段,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4課文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品味優(yōu)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二、教法與學法:
“教學方法靈活化”是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補充最美的鄉(xiāng)村的圖片,播放歌曲《美麗的田野》等,激發(fā)學生對田園美好生活的向往。
朗讀感悟法:有疑問時,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多讀朗朗成誦。
自主感悟法: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應(yīng)用生本自讀自悟、生生互讀互悟,師生共讀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策略:
本課是略讀課文,基于有本單元前幾課的學習,只安排了一課時。如何引領(lǐng)學生走進田園,熱愛鄉(xiāng)村,感受田園詩情,體味優(yōu)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下面我從“讀、聽、賞、抒”談?wù)劚菊n的教學策略,其中讀是滲透在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在讀中聽田園歡歌,在讀中賞田園畫意,在讀中抒田園詩情,在讀中疑,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一]、聽田園歡歌
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是語文教育的特點之一。所以我們要盡可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大量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自然走進語文材料,融入語文材料的情境之中。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欣賞《美麗鄉(xiāng)村》圖片,聆聽著優(yōu)美的笛子曲。誦讀前面學過的鄉(xiāng)村生活古詩詞。
2、談話導入課題:欣賞著如此美麗的鄉(xiāng)村美景,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去傾聽他們那一聲聲歡快柔美的麥哨吧!想想麥哨是什么?(用麥稈做成的哨子)
3.讀一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聽聽吹響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
4.說一說:交流,讀通相關(guān)段落,注意讀準多音字“和”、“應(yīng)”、“間”。
5.“吹一吹”:讀了課文,誰能來模仿吹響麥哨的聲音?小組互相合作模仿麥哨聲。(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長,與同桌合作“應(yīng)和著”吹一吹,忽高忽低)
6、仿一仿: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尖上掠過?
(),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
7.品一品。變化豐富的麥哨聲就像一曲曲風格不同的田園歡歌,我們聽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yīng)和著的麥哨聲就像一曲合奏曲。)
8.有感情朗讀描寫麥哨聲的段落。
9.想一想:麥哨聲一呼一應(yīng),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伏,歡快柔美。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也前后呼應(yīng)著?(課文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yīng),課文也變成了一曲優(yōu)美的田園歡歌。)
二、賞田園畫意
課文中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nèi)容。所以我們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特創(chuàng)新的教育。
1.質(zhì)疑: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那么歡快、那么柔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賞鄉(xiāng)野生活里的“歡快”與“柔美”的畫面。
2.學生自讀自悟,把“歡快”與“柔美”標注在相關(guān)的句子邊。
3.隨機交流所欣賞到的“樂”與“美”和畫面,邊交流邊指導朗讀,讀出相應(yīng)的感受。
人美:“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笔鞘裁淳涫剑磕懵?lián)想到些什么?(隨機板書)
景美:“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蹦男╊伾橙肽愕难酆??(圈劃:鵝黃嫩綠、濃陰、金黃、黑白相間、雪白、淺黃色)這些顏色是一起出現(xiàn)的嗎?(圈劃:前幾天、轉(zhuǎn)眼間)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好一幅變幻無窮五彩紛呈的畫。)
物美:“……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如果說草地簡直是天然的運動場,那茅茅針呢?(是天然的綠色飲料)聯(lián)想:那種滋味會象什么呢?指名回答。想象著這種滋味我們也來好好嘗嘗吧?。ㄖ该x)
豐收樂:“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蹦男┰~語讓你看到了豐收的景象?(圈劃:到處、密密的、一蓬蓬、豐滿、齊刷刷。)重點品味“擎”。(與舉、托相比,“擎”字更顯出果實的豐滿,突出麥子的自豪與獻禮般的鄭重。)你又從哪里感受到了豐收的歡樂?跳動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樂曲?(好一曲歡慶豐收的歌)
嬉戲樂: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1、你體會到了怎樣的快樂?2、看圖想象說話,在這天然的草墊子上,孩子們會怎樣快樂地游戲?(小組交流,匯報)難怪“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p>
4.小結(jié)并整理板書。(見板書)
[三]、抒田園詩情
語文素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為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還表現(xiàn)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把學習的視角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使得文已盡,而學無盡意未盡。
1.積詩情語言:(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品味著課文,仿佛看到了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情形,那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課文,一定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好多詞句也像麥芒一樣齊刷刷的,也是那樣的美。
學生自讀,尋找有規(guī)律的詞句,交流美的語句,誦讀積累喜歡的詞句。(通過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等形式讀出句的節(jié)奏美,積累詞句)
一聲呼,一聲應(yīng)密密的鼓鼓的嚼嚼,吮吮
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落一張張一朵朵一蓬蓬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重疊與對稱)
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排比句)
2.抒詩情畫意:作者用極富詩情畫意的語言為我們制作了一部田園風光片。其實那讓人向往的田園景色何止這一些呢?
(1)、交流收集的有關(guān)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詩歌和,圖片。
(2)、請小組中有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同學介紹自己的鄉(xiāng)村印象。
(3)、爭做小詩人:《鄉(xiāng)村的記憶》
人教四年級語文麥哨同步檢測題:下學期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四年級語文麥哨同步檢測題:下學期”,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一、選擇正確的讀音填在括號中。
bànpànhéhèyìnɡyīnɡqínɡqín
jiējiéxiájiábāobōliāoliáo
1.是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你和()他出去看看。
2.河畔(),到處是散步的人們。
3.叔叔擎()著大旗走在隊伍的前列。
4.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嫩嫩的莢()。
5.東南風撩()起了麥浪。
6.她撩()起裙子,趟過了小溪。
7.媽媽叫你,你應(yīng)()該答應(yīng)()她呀。
8.剝()開外皮,露出了細嫩的果肉。
二、多音字組詞。
應(yīng)yīnɡ()轉(zhuǎn)zhuàn()結(jié)jié()和hé()
yìnɡ()zhuǎn()jiē()hè()
間jiān()長zhǎnɡ()
jiàn()chánɡ()
三、詞語搭配。
()的臉蛋()的油菜花()的新裝()的音符
()的細汗()的蘿卜花()的麥芒()的麥哨
()嫩綠()初放
又()又()()甜()涼你()我()
此起()()忽()忽()直沁()()
《麥哨》教學設(shè)計 (人教版四年級第八冊)
教學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和、應(yīng)。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讀,借助拼音學習生字。
2、教師范讀,幫助學生掃除字詞障礙。
3、師生共同學習,積累好詞佳句,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純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描寫家鄉(xiāng)的好詞佳句。
2、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純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鄉(xiāng)村孩子生活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美好的生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農(nóng)村,大家對麥子都非常熟悉,都知道麥子是什么?麥子有什么用處?(學生回答,老師引導)那有誰知道麥稈可以用來做什么呢?(學生可能回答:喂牛、喂馬)說得很不錯,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麥稈還可以用來做什么?(板書:麥哨)揭示課題:麥哨就是用麥稈來做的哨子。
二、學習新課。
1、學生默讀課文,可以用借助拼音拼讀,同桌交流,問老師等方法來完成。
2、老師范讀,幫助學生清除生字詞。
和:h(和平,和諧),h(和著,一唱一和);應(yīng):(應(yīng)該,應(yīng)當),(反應(yīng),應(yīng)用)。
3、師生共同學習生字。
畔兜穗裹嚼肺腑撩
三、品味優(yōu)美段落。
1、用開火車的方式讀課文(每個學生讀一段)。
2、學生自由度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討論課文主題。
課文通過孩子們在田野、湖畔邊割草、邊玩耍、邊吹麥哨的情景,寫出了鄉(xiāng)村孩子的天真、純樸、可愛、歡快,表達出作者對鄉(xiāng)村美麗景色的贊美,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
五、作業(yè)。
1、寫出本課生字詞。
2、寫出你喜歡本課中的好詞好句。
板書設(shè)計:
畔兜穗裹嚼肺腑撩
麥哨
麥哨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有過鄉(xiāng)村生活的經(jīng)歷嗎?想了解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篇課文,讀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應(yīng)”和“樂”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點。
2.同桌互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的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么?(鄉(xiāng)村孩子淳樸可愛,鄉(xiāng)間景色美麗親切,孩子的活動豐富多彩,孩子們的情感熱烈活躍。)
3.同桌交流,小組交流。
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你做喜歡的部分,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chǎn)生一種意境的美)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xiàn)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ā昂喼薄北硎就耆绱耍@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2.把你最喜歡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和《同步閱讀》中的相應(yīng)文章。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fā)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搜集關(guān)于鄉(xiāng)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復習詞語
1.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學們,在學習完這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試著說一說。
我的發(fā)現(xiàn)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屏幕顯示三個句子)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物當作人來寫)
3.組內(nèi)交流。
4.換一換,將加點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一讀,你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換成“擺動”)
5.試一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日積月累
(屏幕上出現(xiàn)詩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背誦詩句?;貞浫姡瑖L試背誦。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將你了解的描寫景物的其他詩句背給大家聽)
第二、三、四課時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
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活動中又搜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口頭交流展示
1.小組交流,互說互評。邊說邊展示自己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的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guān)農(nóng)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習作
1.精彩回放:
a.讀一讀:上節(jié)課整理的好詞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c.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
d.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xiàn)鄉(xiāng)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學生習作:
a.教師啟發(fā)思路。(將自己知道有關(guān)農(nóng)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把自己農(nóng)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繪下來)
b.教師個別指導。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薦代表交流。
e.師生共同評議。
f.獨立進行修改。
3.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nóng)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畫面或照片。
《麥哨》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的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二:由圖入題
1:觀察插圖或教學掛圖,你猜一猜,課文描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節(jié)的什么情景?(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孩子們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
2: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認真讀一讀課文吧?。ò鍟n題)
三:感知課文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伏,歡快柔美;鄉(xiāng)村孩子在田野中無拘無束的快樂游戲)
2:默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寫出真實感受。
3:組內(nèi)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品味語言
1:畫出你自己最喜歡的語言,試著讀出喜歡的感情。
2:教師巡視指導朗讀。
3: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五:擴展閱讀
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新課標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教案
新課標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教案
第一組復習目標:本組課文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圍繞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來編排。如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還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學習運用,體會用優(yōu)美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在誦讀中體會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詩詞三首》,
1、讀古詩詞,說說詞與古詩的不同。默寫古詩。注意“亭”與“庭”的區(qū)別,寫好“庭”
2、注意個別字詞的意思。厭?;閑?;和?潭面?諳?藍?盡:完;勝:強過超過;如:如同;謠望:遠看。
3.、說詩句的意思。課后三句。
4、體會作者的情感:
《獨坐敬亭山》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當時因懷才不遇而孤獨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現(xiàn)這份心情的詩句是“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尤其是盡、孤、獨、閑。
《望洞庭》詩人用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秋月洞庭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贊美的感情?!鞍足y盤”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洞庭山水秀美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憶江南》是詩人對江南的贊美,“能不憶江南?”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江南的風景這樣美好,能不讓人回憶嗎?整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的贊美和懷念的感情。
運用:清晨,我來到洞庭湖,遠遠看到君山迷人的風光,情不自禁地吟頌起劉禹錫的詩句:;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紅,又吟頌起白居易的詩句:。
《桂林山水》,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為一體的方法來描寫桂林山水的,還要學習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寫方法,發(fā)現(xiàn)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二處景物的描述中。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讕、瑕、攀、泰、巒、綿”的寫法,“紅葉似火畫卷倒映迷蒙”的讀音
2、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突出漓江的水的特點靜、清、綠;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課文將大海、西湖與漓江水進行比較,將泰山、香山與桂林的山進行比較,是為了說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畫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云霧、綠樹紅花等景物,讓產(chǎn)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與這句有前后照應(yīng)的是“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p>
4、仿照課文第二三段仿寫,讀讀。
5、《課堂》P3第4題P4第6題第(1)題,(可講可不講)
《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讓學生復習作者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按游覽的先后順序記敘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詳有略的敘述方法。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課堂》P6第4.5.6題
2、作者游覽的順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文中還有一條線索:作者多次寫到了水。途中“一路迎著溪流”,來到洞口,發(fā)現(xiàn)“那溪流就是從洞口流出來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內(nèi)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聽到“聲音輕輕的”。
作者介紹游覽外洞的情景,先描寫了洞口外的景色,特點是很有氣勢,再寫了洞口,特點是很寬,然后寫了外洞,特點是大。
“孔隙”的特點是窄小。表現(xiàn)在: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見書b船的進出方式是:,c乘船必須d通過孔隙時的感受是
內(nèi)洞的特點是黑、大、奇,重點寫了奇的特點。
3、讀句子,說說從帶點的部分體會到了什么。見書P11
《七月的天山》,在寫法上既按照瀏覽的先后順序,又體現(xiàn)了一步一景的描寫方法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注意生字
2、填空:課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第2段從高到低,由近及遠,依次寫了天山的雪峰、雪水、雪水匯成的溪流(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又解釋了盛夏進入天山?jīng)鏊脑颍?。?段依次寫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第4段著重寫天山深處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這樣重點從天山的水、樹、花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水:無限生機;樹:相映成趣;花:耀眼絢爛)
4、第5段換種說法。
《語文園地一》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略習作:即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3、我的發(fā)現(xiàn):排比句式,這樣寫,不僅使語言優(yōu)美,而且使文章生動形象具體。
4、日積月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寬帶網(wǎng):是本組走進千山萬水的拓展內(nèi)容,了解五岳,五湖
第二組復習目標:本組是“以誠待人”以專題。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課文。訓練的重點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討論解決;初步了解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親講的話和描寫父親的神態(tài)、動作語句,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德、屬、駛、惑、撥”
2、找出文中“我”心情變化的句子。說說“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的意思
“我”之所以“迷惑不解”是因為父親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汽車,怎么還不高興呢?
“剛才的情形”是什么?(我?guī)状闻d奮地……)
用“嚴肅”這個詞描寫出父親中彩后的神情,那是因為他正面臨著(是否要把中獎得來的汽車送還)這個道德難題,但他用自己的“誠信”解決了這個問題
(與上面有重復)他怎樣面對和處理這個難題的?找出父親的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來討論。(在得與失面前,父親經(jīng)過復雜的思想斗爭,終于被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誠實、守信的思想占據(jù)了上峰。當父親看著奔馳牌汽車被開走時,心里如釋重負,顯得特別高興。)打電話給庫伯先生,讓他把車開走。
父親這樣做值得嗎?或者(這個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那是因為中獎的車子被領(lǐng)走了,但父親得到的是誠信、朋友、和快樂。這些是金錢買不到的。
3、母親的教誨指的是什么?請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的體會
誠實守信比金錢、財富更重要……
《萬年牢》,“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人什么聯(lián)系呢?”,找出課文相關(guān)內(nèi)容認真讀讀,再體會做糖葫蘆與做人之間的關(guān)系,前兩處“萬年牢”是講做糖葫蘆這件事,后一處“萬年牢”是講怎么做人。
《尊嚴》,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尊、憊、堪、喉”
2、找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
“狼吞虎咽”的意思是形容吃東西又急又猛,像餓狼和老虎吞咽一樣,說明年輕人非常餓
“愜意”的意思是舒適爽快,原因是那個年輕人捶得很賣力
3、“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p>
“尊嚴”的意思是什么?(以崇高莊嚴的人格贏得別人的尊敬)
“什么都沒有”指的是(他目前是個難民,一無所有)
“富翁”指的是(擁有尊貴的人格,是一種精神上的富翁)
既然他什么都沒有,又怎么會是個富翁呢?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雖然他目前是一個難民,但他擁有尊貴的人格,就等于擁有一筆巨大的財富。)
加上“百分之百”表達了杰克遜大叔對年輕人的信任、喜愛和敬重的感情
4、杰克遜大叔留下這個年輕人的原因是他看到哈默活得有尊嚴、有骨氣、有毅力,將來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5、課文題目為什么叫做“尊嚴”?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說明人是要有“尊嚴”的,要自愛、自尊;另一方面也放映了杰克遜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范。
從年輕人哈默和杰克遜大叔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
從哈默身上,我們學到了要做一個自愛、自強、自尊的人
從杰克遜大叔身上,我們學到了要做一個尊重他人的人。
《將心比心》,是講人和人之間的寬容和理解,抓住課文最后一段,結(jié)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語文園地二》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略習作:把自己想說的心理話寫下來。注意運用具體的事例
3、我的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留心周圍的事物、勤觀察和勤動筆的習慣,同時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這也是一個有關(guān)寫的訓練重點。
4、日積月累:有關(guān)誠信的名言
5、趣味語文:“說信”
填空:學了這組課文,我們認識了好幾位有著美好品質(zhì)的人物,《中彩那天》中的父親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萬年牢》中的父親是一個認真、實在、正直(真誠為人認真做事)的人,《尊嚴》中的哈默是一個極力維護自己尊嚴(有自尊有毅力有骨氣)的人,《將心比心》中的母親是一個寬容、理解別人(替別人著想)的人。其中我最欣賞《》的,因為。
當你的朋友不講信用時,你真想對他說(用上〈論語〉中的句子)
第三組復習目標:圍繞“大自然的啟示”主題取材,啟示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護好生態(tài)平衡,否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二是找出大自然的規(guī)律,從中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
《自然之道》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幼、啄、蠢”
“道”是指道理,事物的規(guī)律?!白匀恢馈笔亲匀唤绲目陀^規(guī)律,是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的自然規(guī)律。
2、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以及一個生物學家向?qū)?,結(jié)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見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發(fā)現(xiàn)并被啄時,不顧向?qū)У膭褡?,要向?qū)Ь人=又?,成群的幼龜?shù)玫搅隋e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結(jié)伴而出,結(jié)果全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
交流學了課文后的體會: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如果不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產(chǎn)生事與愿違的結(jié)果。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具體指什么?
我們是如此緊張,而向?qū)窃鯓拥膽B(tài)度?用一個詞回答。若無其事
你怎樣理解“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句話的?
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太平洋海龜防備天敵、自我保護的手段。點明了課題,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規(guī)律。
3、體會個別字詞的意思:
極不情愿:說明向?qū)ν閭兩屏嫉暮艉坝枰岳斫猓指械綗o奈。說明向?qū)Х浅C銖?/p>
向?qū)А安磺樵浮钡脑蚴窍驅(qū)дJ為這會給海龜帶來傷害。
悲嘆:表達出此時向?qū)謧?、難過。
根本:說明了海龜?shù)臑?zāi)難,完全是由于“我們”違背了規(guī)律造成的。
頹喪:表達出嘲鶇飛走時的不甘心,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得十分形象。
可略4、為什么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指的是硬讓向?qū)某谤叺淖炖锞认铝四侵恍↓?,結(jié)果害得大批的幼龜以為外面沒有危險,爭先恐后地出來,最后很多幼龜被嘲鶇吃掉。
“我們認為自己愚不可及”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不按“自然之道”辦事
向?qū)π『}數(shù)膽B(tài)度為什么會從“若無其事”轉(zhuǎn)變?yōu)椤氨瘒@”?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弄清人類無限制開發(fā)而產(chǎn)生的惡性循環(huán)所帶來的惡果。
1、黃河發(fā)生變化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的原因,黃土高原氣溫轉(zhuǎn)寒,暴雨集中,黃土結(jié)構(gòu)松散,引起水土流失,而是人類自身的原因,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引起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黃河發(fā)生變化的核心問題,因此要把黃河治理好,關(guān)鍵是要把泥沙管住。
2、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所以保護它人人有責。雖然它已經(jīng)成了一條多災(zāi)多難的禍河,但是我們已清醒認識到人類所犯的錯,作為小學生不但要從自己做起,而且還要教育身邊的人,共同為保護黃河出力。
《蝙蝠和雷達》,講人類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飛機能在夜間飛行。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捕、礙、揭”
蝙蝠是這樣探路的:它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fā)出一種超聲波,超聲波向前推進時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改變方向飛行
2、說說實驗的過程
讀第3段,說說蝙蝠飛行有什么特點?在漆黑的夜里它也能敏捷地飛行。將最后一句換個說法。
3、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lián)系,見課后第2.3題
4、“終于”這個詞語體會到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來之不易,付出了漫長的勞動,經(jīng)歷了漫長時間。
5、你知道人們還從身上受到啟示,發(fā)明了。
《大自然的啟示》,兩個短文一個關(guān)于生態(tài)平衡,一個關(guān)于仿生學。
1、填空:《“打掃”森林》主要講了林務(wù)官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打掃”干凈,結(jié)果卻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樹林漸漸給毀了。告訴我們,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聯(lián)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教育我們要樹立愛護和保護大自然的觀念。
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人類的老師》文中列舉出人類的”老師“都有蜻蜓、鯨等??茖W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告訴我們要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大自然,為人類服務(wù)。
2、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葜∪~不僅能增加土壤的肥力,還是小動物的事物和隱蔽場所;矮樹叢也是許多動物的棲息的地方,而許多動物以植物為食。
從“只好”這個詞體會到……
《語文園地三》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及習作: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3、我的發(fā)現(xiàn):先讓學生讀讀沒有副詞的句子,再讀讀加上副詞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4、日積月累:諺語,與農(nóng)時,氣象有關(guān)
第四組復習目標:圍繞“戰(zhàn)爭與兒童”的主題,課文表現(xiàn)了兒童在戰(zhàn)爭中的機智勇敢以及他們對和平的渴望。強調(diào)了兒童如何在戰(zhàn)爭打擊敵人,保護自己的生命。
《夜鶯的歌聲》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削、喂、挺槍、滾、毀”,“擰”念第二聲
小夜鶯的話語要童聲稚氣、天真活潑;軍官總是想從小夜鶯口中得到什么,他的話語中帶有誘騙恐嚇期盼,因此軍官的話語要讀得狡詐、陰冷而又帶有期翼。
《夜鶯的歌聲》一文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
(13)《夜鶯的歌聲》結(jié)尾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有什么聯(lián)系?
2、找出“夜鶯”說、做的句子,想想小夜鶯為什么要這樣說、這樣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國兵看見他這樣說、這樣做會怎么想?
找出孩子說的話哪些含著一定的意思,反復朗讀,體會這些句子表達出孩子怎樣一種情感。
A“野獸、麻雀等”都是指敵人、德國兵,把他們比做“野獸”說明了什么?對敵人的憎恨。
“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這個句子含著的意思是你們這些鬼子都是野獸,人們都被你們嚇跑了。
B“不慌不忙”看出,這個小孩雖然面對德國兵,但是一點也不緊張、害怕,很鎮(zhèn)定坦然
C軍官認為夜鶯是“蠢東西”,其實軍官才是“蠢東西”
D“小孩有時候?qū)W夜鶯唱,有時候?qū)W杜鵑叫……”小孩這么做是為了迷惑敵人,既進一步讓敵人確信自己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又為后面給游擊隊傳遞情報做好準備
3、、“夜鶯”是怎樣巧妙地和敵人周旋,為游擊隊傳送情報的?
“夜鶯”在與敵人周旋時講究方法,首先,是讓敵人消除對自己的懷疑,然后將計就計傳遞情報?!耙国L”很機靈,在狡詐的敵人面前利用“孩童戰(zhàn)術(shù)”,使敵人誤以為他什么都不懂,結(jié)果卻被“夜鶯”誘騙到游擊隊的埋伏圈
小孩學鳥叫是有目的的,他用夜鶯叫的次數(shù)表示敵人的數(shù)量,用杜鵑叫的次數(shù)表示機關(guān)槍的數(shù)量
4、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題,把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對照起來,這種寫法叫首尾呼應(yīng),我知道那個孩子是在堅守崗位、察看敵情。
《小英雄雨來》
1、默讀課文,談?wù)勛约焊惺茏钌畹氖鞘裁?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腳下箱踩著風”體會到跑得很快
雨來一直朝后院跑去是為了掩護李大叔,表現(xiàn)他的機智和勇敢
3、你體會到鬼子不僅兇狠,而且非常殘忍
4、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的意思:志:志氣志向,年高:年紀大。有志氣不在于年紀大,指人貴在有志,不能憑年齡大小來衡量,只要有志氣,年輕也能做出優(yōu)異的成績。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贊揚,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深深感動、激勵著蘆花村的人們。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凱、腕”
2、我有一位怎樣的父親,讀有關(guān)句子。父親的話應(yīng)用堅定的語氣讀,“我”介紹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jīng)濟學碩士”以及爸爸“為和平而倒下”時應(yīng)帶著自豪崇拜的感情來讀
失去父親的痛苦,讀有關(guān)的句子。應(yīng)當表達出傷心痛苦的情感
3、讀第4段。此段朗讀語調(diào)要略低,語速要略快,體現(xiàn)我們內(nèi)心悲痛的心情。
“和平!和平!和平!”朗讀時要一次比一次堅定,表現(xiàn)對和平的渴望
“如約”指的是“我們”和爸爸有約定,他們的約定是等爸爸的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他要送我一頂‘藍盔’。
4、結(jié)合當前的伊拉克戰(zhàn)爭等具體事例,來理解課后提示的重點句子。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是說世界上的一些地區(qū)戰(zhàn)火仍未熄滅,而最弱小的群體,婦女和兒童仍受到子彈的威脅,那些可憐的孩子仍未擺脫戰(zhàn)爭帶來的威脅。所以維護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衛(wèi)。
“讓那已經(jīng)能夠聽到……”表達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憎恨及對和平的無限渴望。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弋”
1、朗讀4處“這究竟是為什么”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憤慨和憎恨,對和平的祈盼。
2、“和我們一樣在鮮花……”詩歌中的省略號,省略的是美好、無限的的希望,這美好無限的希望,就是“和平”,表達了對制止戰(zhàn)爭、維護和平的祈盼。
3、“本來”的意思是原來。大海在沒有戰(zhàn)爭前是海鷗的樂園?!翱墒恰痹谖闹衅疝D(zhuǎn)折作用,揭示戰(zhàn)爭給自然界帶來的災(zāi)難?!安凰僦汀钡囊馑际菦]有經(jīng)過邀請而突然到來的客人,在這里指戰(zhàn)艦和水雷
《語文園地四》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及習作:小小新聞發(fā)布會哭泣(略)
3、我的發(fā)現(xiàn):比喻句,帶點的部分表達了不同的感情
第一組中用“小泥鰍”和“小鴨子”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來比喻雨來,表達了作者對雨來的喜愛,第二組中用“鷹、惡狼”這些兇惡的動物來形容敵人,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痛恨和厭惡。
4、日積月累: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成語。
第五組復習目標:以“熱愛生命”為主題。選有四篇有關(guān)生命的課文,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美好,從而思考如何對待生命,熱愛生活。本組多音字:悄重彈鋪
《觸摸春天》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珍惜時間、熱愛生命。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磕、瞬、弧”的字形,注意“繽”的字音
安靜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春天的女孩,她是用心來觸摸春天,她用心感受到的是飛翔的快樂,人生的美好,從而也反映了安靜對生活的熱愛
“張望”是向四周或遠處看。這里用來描寫雙目失明的安靜,表現(xiàn)出安靜對蝴蝶的喜愛和留戀,也表現(xiàn)出她對飛翔的向往。
“”,這一句是課文《觸摸春天》中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也是這篇課文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2、背誦課文4、5、6、7小節(jié)
3、我看到了一個什么奇跡?哪個詞充分表現(xiàn)這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姑娘用手攏住了。竟然
4、這在安靜的生命歷程中也是一個奇跡,你從哪里體會出?她驚訝什么?
(從“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可以看出。對安靜來說,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全新的經(jīng)歷,所以她很驚訝。)
5、安靜對春天無限熱愛,對幼小的生命(蝴蝶)十分愛護,對人生充滿樂觀。
6、選詞填空:石徑經(jīng)過路徑曾經(jīng)經(jīng)歷(徑經(jīng))
絆倒伴侶伙伴同伴絆腳石(絆伴)
孤獨圓弧弧形孤單弧線(弧孤)
《永生的眼睛》,死后捐獻器官目前在中國,大多數(shù)人還不可能做到。找出有“驕傲”的句子,體會為什么驕傲,再討論討論從中受到什么啟示。
1、課文《永生的眼睛》講述了一家三代人的動人事跡,贊美了。特別是父親說的“”這一段話,更突出體現(xiàn)了琳達父母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2、溫迪為什么為母親及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因為母親支持外公用角膜幫助失明的人重見光明,這是了不起的)
3、“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留下一種美德-----竭盡所能幫助別人,甚至獻出身體一部分。
4、背第5小節(jié),父親的話
《生命生命》,通過動、植物及人,三個生命躍動的事例,感悟生命的力量,提升對人生命意義的認識。這篇課文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有點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較多,可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感受,能談多注就多少,不要拔高,重在積累、背誦。
1、讀課文,知道作者——杏林子,注意生字——擾撼蹋;背2、3、4、5小節(jié)
2、被捉的飛蛾極力鼓動雙翅,墻縫的香瓜子竟然冒出一小截小瓜苗,自己的心跳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可見生命很寶貴,我們要珍惜生命。
3、“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段話出自《生命生命》一文。“掙扎”是指小飛蟲在生命面臨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這句話寫出了小飛蟲強烈的求生欲望。
4、“我必須對自己負責”并非單指要保全自己短暫的生命,其深刻的含義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
5、只要我的手指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從“只要……就”我體會到小飛蛾生命的弱小。
《花的勇氣》,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內(nèi)心情感有什么不同的變化,每一次變化反映出作者怎樣一種情感。
1、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失望—遺憾—驚奇—心頭怦然一震
2、“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這段話出自《花的勇氣》。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3、背重點句子——2、7、8段中的部分句子
口語交際、習作:可以從《觸摸春天》后布置的活動入手,也可結(jié)合提供的閱讀材料,老師還可以準備更適合的材料,來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生命現(xiàn)象,以及身邊熱愛生命的人或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生活的積累。
我的發(fā)現(xiàn):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這是一個有關(guān)閱讀的重要的訓練點(項目),通過對話,總結(jié)了體會句子含義的一些基本方法。
背誦關(guān)于生命的名人名言,知道成語“手不釋卷”
第六組復習目標:以“鄉(xiāng)村生活”為主題,展現(xiàn)了一幅幅田園生活的畫面,讓學生了解鄉(xiāng)村生活,感受田園生活的詩情和樂趣。一要是重視積累優(yōu)美語言,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田園生活畫面;二要引導學生體會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本組課文還安排了一個訓練的重點:體會擬人句子的作用,在語文園地中“我的發(fā)現(xiàn)”中呈現(xiàn)出來。本組多音字“模,圈,和,應(yīng)”
《鄉(xiāng)下人家》用樸實而生動的語言,描寫了一幅幅鄉(xiāng)村風景畫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門前空地上的花等,“閱讀鏈接”《在天睛了的時候》描寫了雨后天晴的鄉(xiāng)間小徑,體會作者快樂的心情。
1、讀課文,記生字——裝飾率巢;背誦2、3、4、5、7小節(jié)
2、鄉(xiāng)下人家的裝飾物是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給我們莊嚴、肅穆、冰冷的感覺;這里用了對比,突出鄉(xiāng)下人家的別致、質(zhì)樸、自然。第二段的方位詞有門前的場地上、屋后,這說明鄉(xiāng)下人家處處景色宜人,美不勝收。“探出頭”用了“擬人”方法,充分展示春季勃勃的生機。第三段用四字短語概括兩個畫面雞群覓食,雄雞踏步,用了擬人方法?!傍喿佑龅綋v衣的婦女從不吃驚”可見家禽與人的和睦相處。最后一段,“獨特、迷人”的意思是特有的,讓人著迷。這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總結(jié)全文的作用。
3、用“樸”組詞:鄉(xiāng)下人家,住著小小的房屋,穿著打扮不講究,衣著十分樸素。雖然他們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但他們彼此間都有一顆善良而有樸實的心。
《牧場之國》,可以抓住課文四次提到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理解每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同時借助“資料袋”的內(nèi)容,進一步體會牧場之國的風情。
1、讀課文,了解荷蘭以郁金香、風車、牧場、運河聞名天下。有“歐洲花園,花卉王國”之稱
2、寫出荷蘭田園風光的安謐靜美的詞有——
《古詩詞三首》,主要反映了古代農(nóng)村的生活。要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寫的畫面。還要背誦、默寫。
1、背誦三首古詩,會默寫。重點理解“白滿川”“子規(guī)”“才、了”;“耘田、績麻、未解、供、傍”“不須歸”;用自己的話說說課后三句詩的意思。
2、本課的三首詩都是描寫田園風光的,兩首詩還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農(nóng)民熱愛勞動的特點。其中《鄉(xiāng)村四月》描寫的是夏季風光,《四時田園雜興》描寫的是夏季風光,《漁歌子》描寫的是春季風光。
3、課外的田園風光詩——《過故人莊》《游山西村》《山居秋瞑》《清平樂.村居》辛棄疾等
《麥哨》,語言明快活潑,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麥田割草孩子的快樂生活。
1、讀課文,背誦重點句第3小結(jié)
2、填意思相對的詞A、一聲呼,一聲應(yīng),忽高忽低。
B、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C、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yīng),此起彼落。
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是綜合性學習的延續(xù)。
讀“我的發(fā)現(xiàn)”體會擬人句的作用。
背誦“日積月累”
第七組復習目標:以“執(zhí)著的追求”為主題,選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義。訓練的重點是: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還要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描寫一個人精神風貌的方法。本組多音字:的確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伽利略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的實驗過程,體會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難點,要引導學生弄明白。
1、讀課文,記生字——辯、釋、宣
2、他提出的問題很不尋常,常常使老師難以解答?!俺3!闭f明伽利略善于研究、常向老師提問,而且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
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jié)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
從“反復、的確”看出伽利略在研究科學時的態(tài)度是非常嚴謹認真的。這2個句子體會到他是一個敢于提問、研究科學認真嚴謹?shù)娜恕?/p>
3、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伽利略決定在比薩斜塔上作一次公開試驗。雖然但是受到很多人的()和(),但事實證明了真理。實驗證明了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重量沒有關(guān)系。從中我們懂得要相信事實,相信科學,不盲目迷信、崇拜任何人。
4、找文中的反義詞
《全神貫注》,注意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物神態(tài)和動作的語句,從而體會羅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狀態(tài)。再讓學生抓住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結(jié)合實際談自己的體會。有關(guān)羅丹的“資料袋”可先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讀讀,以豐富對課文人物的理解。
1、讀課文,了解羅丹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懊朗堑教幎加械?,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
2、背誦最后一段。“我”指茨威格?!拔摇痹诹_丹工作室里學到了做事要全神貫注。與“全神貫注”意思相近的有聚精會神、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從茨威格對待這件事的態(tài)度看來,他是一個善于思考,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3、羅丹“輕輕地吁了口氣”的含義——羅丹因修正了藝術(shù)品的缺陷,心里很滿意,如釋重負。
《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心里”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課文理解上的重點,也是難點,可抓住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場景來理解。
1、讀課文,背誦第7小節(jié);記生字——港、澈、徽;一絲不茍:做事認真、細致,一點也不馬虎。融為一體:融合在一起。這2個詞突出青年人觀魚、畫魚時的忘我。
2、說“認識”其實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過幾次罷了。說“特別”是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唯一沒有任何反應(yīng)的是他自己。聯(lián)系上下文,有2個原因——第一他是個聾啞人;第二他專心致志地作畫。
3、“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青年畫的魚栩栩如生;“魚游到了心里”的含義——青年用心去觀察、認真畫魚。因為“魚游到了紙上”所以“魚游到了心里”。
《父親的菜園》要了解父親是怎樣開墾菜園的,從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梢砸龑W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樣,要抓住對人物描寫的語句重點學習和體會。
1、讀課文讀最后一段,注意標點
2、用文中的詞語填空:這只面目猙獰的老虎嚇壞了游人。
奶奶患病期間,媽媽一直在身邊伺候。
碗里堆得高高的飯菜,升騰著熱氣,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
父母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沒日沒夜地勞作,雖然他們知道勞作的結(jié)果并不豐盈,但他們卻滿懷希望。
3、這塊土地是父親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進行抗爭,付出艱辛努力的結(jié)果,才擁有了這快“翡翠般的菜園”,父親創(chuàng)造的不僅僅是荒涼中的奇跡,而且是頑強意志與不懈努力的勝利。所以說是“父親的菜園”
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執(zhí)著、求實的伽利略,全神貫注的羅丹,畫技高超、做事認真的聾啞青年,勤勞、堅持不懈的父親,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
口語交際、習作:這是本學期第二次寫人的作文。作文指導的重點是怎樣選擇材料,即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把一個人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風貌寫出來,把自己對這個人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
復習引號的用法:表示特定稱謂;表示特殊含義或需強調(diào);表示引用;表示否定或諷刺。
背誦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語——日積月累
了解成語故事——鵬程萬里——比喻前程遠大
第八組復習目標:本組以“故事長廊”為主題,選有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語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學習本組課文,要求讀懂故事內(nèi)容,體會故事講述的道理。訓練的重點是: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并練習復述課文。本組多音字有“惡、臟、塞、撒”
《寓言兩則》中國寓言故事
1、讀課文,記生字“妻、刺、蔡”
2、好學的紀昌善教的飛衛(wèi)醫(yī)術(shù)高超的扁鵲固執(zhí)己見的蔡桓公
3、為什么飛衛(wèi)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
(因為練眼力是學射箭的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才能成為射箭能手。)
有扁鵲這樣的名醫(yī)在身邊,蔡桓公為什么還會病死?
(因為蔡桓公自以為是,不善于聽別人的勸告,不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沒有防微杜漸,所以最終病死。)
4、“紀昌學射”告訴我們做事專心致志,持之以恒,“扁鵲治病”告訴我們的道理可以用“防微杜漸”這個成語來解釋。
5、拓展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濫竽充數(shù)、刻舟求劍、掩耳盜鈴、守株待兔等
《文成公主進藏》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1、讀課文
2、填反義詞:一個使臣都這么聰明能干,不用說,他們的首領(lǐng)一定不會愚蠢
可惡的烏鴉飛來說壞話,可愛的天鵝飛來報平安。
節(jié)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
我們應(yīng)該遵守紀律,而不能違反紀律。
《普羅米修斯》古希臘神話故事
1、讀課文,記生字“焰、袖、罰、饒、膝”,課文講普羅米修斯為人類拿取火種而受到宙斯懲罰的事。
2、宙斯給普羅米修斯最嚴厲的懲罰是把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上鐵環(huán),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遭受風吹雨淋的痛苦,還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啄食他的肝臟。
火神敬佩普羅米修斯是因為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的做法是正義的,也是勇敢的。
我們最佩服他勇敢,為人類造福不惜犧牲一切,不屈不撓?;颍ㄋ挠赂液瞳I身精神)
3、在你眼里,你認為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宙斯是一個,火神是一個,赫拉克勒斯是一個。你讀過的希臘神話中,印象深刻的是《》中的(人物),發(fā)生在他身上最令你感動的事(一句話概括)。
《漁夫的故事》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
1、讀課文。了解選自《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譚》
2、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zhàn)勝了魔鬼。這是一個善良、聰明的漁夫,這是一個恩將仇報、兇惡狡猾的魔鬼。
習作:安排的是不拘形式、自由表達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把作文內(nèi)容寫清楚、寫具體,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如寫后認真修改;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我的發(fā)現(xiàn)——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本冊重點)
日積月累——歇后語的積累對聯(lián)——頂真聯(lián)和數(shù)字聯(lián)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出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
梁山泊的軍師——吳用出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劉備招親——弄假成真出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出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白骨精騙唐僧——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出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
愚公的居處——開門見山;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包公斷案——鐵面無私;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總結(jié)全冊:
1、這個學期我們在課文中認識了許多英雄:有在抗日戰(zhàn)爭中面對敵人的盤問,并巧妙脫身的小英雄,有大膽質(zhì)疑前輩的理論,并通過科學實驗進行驗證的科學家,還有希臘神話中為了取火造福人類而甘愿承受懲罰的。
我們在本冊課文里又認識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這其中有擁有尊嚴的,機智勇敢的抗日英雄,熱愛生命的盲女孩,堅持真理的科學家,工作時全神貫注的,醫(yī)術(shù)高明的和為人類造福的天神。
2、綜合運用:我的哥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年來刻苦練習毛筆書法,從未間斷。因此他能寫一手強健有力的毛筆字,并在各級各類書法比賽中獲得了許多大獎。我想,正是有了哥哥這種(成語)、刻苦訓練的盡頭,才有了出色的表現(xiàn)。用一句格言來說,就是“,金石為開”,用我們本學期學過的一句歇后語來說,那就是“水滴石穿,?!?/p>
3、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課文中人物的一個特點:
的伽利略的紀昌的雨來的普羅米修斯的羅丹
4、寫出帶有“花”的古詩2句
5、寫出古詩中描寫“動物”的句子2句
6、來到洞庭湖時,我會想起“湖光秋月兩相和,”詩句。與朋友交往時,我會想起《論語·學而》中“”的格言。清明節(jié)到了,我又會想起“清明前后,”的諺語。當同學取得成功時,我會用歇后語對他說:“”
修改病句
1、不合事理、不合邏輯;2、前后矛盾;缺少成分;3、用詞不當;
4、搭配不當;5、次序混亂;6、意思重復;7、指代不明。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麥哨》的作業(yè)題練習冊及答案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4課《麥哨》一課一練答案閱讀題答案課堂作業(yè)題練習冊
24、《麥哨》
1、讀拼音,寫詞語。
húpànyīdōumàisuìjǔjuéfèif
()()()()()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麥葉()的油菜花()的穗兒
()的臉蛋()的蘿卜花()的麥芒
【句段集錦】
讀下面的句子,寫出其修辭手法。
1、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2、麥田換上了耀眼的淺黃色的新裝。()
【課文鏈接】
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芽苞初放。轉(zhuǎn)眼間,到處都是濃陰。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麥田換上了耀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的嫩莢()的蘿卜花
()的穗兒()的音符
2、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是把比作,把比作。
4、找出文中的擬人句。
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憶江南》教案
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憶江南》教案
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稇浗稀肥翘拼娙税拙右椎慕^唱之筆。詩人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本文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江南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詞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淀。四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詞這種體裁,教師可以做簡單介紹。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chǔ),對作者描寫的江南美景能夠欣賞,對作者對江南景色的贊美之情可以理解,但都是粗淺的認識,透過短短27個字,理解江南景色的特點和作者的江南情懷,對學生確屬不易。所以,教學中,分層次逐步推進深入的朗讀欣賞就顯得尤其重要。本節(jié)課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lǐng)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認識、理解生字新詞,正確書寫“諳”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誦讀,看注釋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想象詞句所描繪的畫面,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體會作者對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預(yù)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教師準備
熟讀教材,熟讀課標、制作多媒體課件。
環(huán)境準備
網(wǎng)絡(luò)教學環(huán)境、白板軟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一)談話導入。
(二)簡介詩人“白居易”。
(三)揭題(板書課題:憶江南)。
(四)了解什么是詞。
1.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詞和詩的不同。
2.師相機小結(ji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另外一種文學體裁——“詞”,因為句子的長短不一,所以我們又叫它長短句。
設(shè)計意圖
1.開頭先以談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接著介紹詩人,讓學生對作者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直奔主題,這樣既簡潔又明快。
2.對詞和詞牌名的簡單介紹,體現(xiàn)了對中國詩詞文化知識的滲透。
二、初讀感知,欣賞江南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并把課文讀通順)。
2.指名朗讀,評議后再讀。
(二)學習生字“諳”。要求:讀準音,認清形,理解意思,并能正確書寫。
1.指名讀。
2.分析字形。
3.理解“諳”的意思。
4.指導書寫。
(三)再次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詞的節(jié)奏感)。
1.指名讀(評議)。
2.范讀。
3.齊讀。
(四)反復誦讀,借助注釋、插圖,初步感知課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意思。(方法:自讀、探討、思考、交流)
設(shè)計意圖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不僅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詩詞的節(jié)奏感。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自己運用閱讀方法自主學習,理解詞意,逐步培養(yǎng)并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一)找詞眼。
1.品讀“好”。這首詞中哪一個字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的贊美?
2.指名朗讀“江南好”。
3.齊讀“江南好”(體會詩人對江南景色的贊嘆之情)。
(二)品詞賞句。
1.出示佳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反復誦讀,注意讀出節(jié)奏美。方法:指名讀,齊讀,師生合作讀。
2.想象畫面。
(1)我們通過這么多遍美美地讀,此時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2)學生想象畫面,并描述畫面,再有感情的朗讀。預(yù)設(shè)與相機點撥:“太陽出來了,江邊的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比火還要紅?!边@“紅勝火”是一種怎樣的景象?這鮮花怒放的景象,讓我們想到了哪些詞語?“我看到了綠綠的江水”——那是怎樣的綠??!這綠綠的江水靜靜地流淌著,這讓老師不禁想起了這個詞:綠波蕩漾,你又想到哪些詞呢?
(3)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江南美景。
3.入情入境。
(1)課件展示江南美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江南明麗秀美的風景。
(2)賞析“能不憶江南”。這句“能不憶江南”你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3)憶人。課件出示,資料鏈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相當于杭州市長)滿三年,就要離開杭州了。三年來,他帶領(lǐng)百姓筑起了一道美麗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詩篇,結(jié)交了許許多多的好友。離別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灑淚而別,是那么的依依不舍……
(三)誦詩韻。
1.師生合作讀(讀出詩韻)。
2.再次有韻味地朗讀,把這首詞里面的情傳送給在座的每一位老師。
設(shè)計意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詞以境界為最上”。所以在這一板塊中,得從“好”字入手,體會一字所含情感,所用之妙,然后抓住詩詞中的具體體現(xiàn)江南景致之“好”的詩句,想象美麗的畫面,進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感受詩詞意境。在此同時讓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以及師生合作讀,這樣的反復誦讀,既能體味韻律,又能悄然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既落實了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訓練,又能讓學生感受江南自然風光美,從而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一)我是小詩人。
憶海南
作者
海南好,風景()。
遙看遍地(),
抬頭望天()。
能不憶海南?
(二)欣賞佳作,教師講評。
(三)推薦閱讀《憶江南》其二、其三。
設(shè)計意圖寫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把寫與讀相結(jié)合,把寫與感受相結(jié)合,是實現(xiàn)寫的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通過學習《憶江南》激發(fā)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情感,又把讀與寫的教學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