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6公儀休拒收禮物 教案教學設計。
邵伯中心小學張惠玲 教學要求: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通過自我診斷與矯治,理解公儀休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讀課文,基礎性診斷。 1、揭題,說說:從題目看,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通過預習,你發(fā)現(xiàn)本課有什么特點? 3、小結:介紹獨幕劇的特點以及朗讀注意點。 4、檢查初讀,正音,指導朗讀。 5、通讀全文,邊讀邊想:公儀休為什么不肯收下鯉魚? 二、群體診斷與矯治。 1、設問;根據(jù)題目,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交流,歸納篩選。問題大致如下:(1)公儀休愛吃魚嗎?從哪兒看出?(2)他為什么拒收鯉魚?(3)公儀休是怎樣拒收鯉魚的? 三、精讀感悟,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體會公儀休的品格。 1、圍繞以上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圈畫重點詞語,通過朗讀、品味以及自我診斷與矯治,體會公儀休對魚的喜愛之情以及公儀休的見解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2、交流:相機出示公儀休的一段話,逐句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關聯(lián)詞語理解。 A、可設計以下句式幫助理解。 (1)()我喜歡吃魚,()不能收人家的魚。 (2)()我收了人家的魚,()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 (3)()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 (4)()我犯了法,()吃不上魚。 B、設問:公儀休不收鯉魚就是為了“一直有魚吃”嗎? 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魚,是因為()。 1、指導朗讀,提示:根據(jù)括號里的提示和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特點,朗讀出不同的語氣并加以動作表演,真切體會語言。 2、通讀全文,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優(yōu)化矯治。 1、提示:根據(jù)人物特點,運用恰當?shù)恼Z氣及神態(tài)練習表演。 2、學生自主性練習(自由組合合作練習)。 3、指名上臺表演,群體診斷、矯治。 五、遷移練習,優(yōu)化訓練。 1、思考:子明在公儀休拒收禮物這件事上明白了什么?又會怎么做?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或敘述故事的形式表達。 2、自主性練習。 3、交流,優(yōu)化評講。提示:表演或朗讀時人物的語言、態(tài)度要符合人物性格特點和當時環(huán)境。 資料提供者:編輯推薦
公儀休拒收禮物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公儀休拒收禮物》,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27公儀休拒收禮物 (獨幕劇) 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在閱讀中感悟公儀休清正廉潔的高貴品格。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7課,齊讀課題。 2.上堂課我們已經(jīng)讀了劇本,還記得劇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人物嗎?(公儀休,子明,管家) 3.這堂課我們要通過朗讀,體會來演好這三個人物。 二學習第一部 1.過渡:故事發(fā)生在兩千多年前的一個下午,公儀休家的客廳內,子明正坐在席上讀書,公儀休從內室走了出來。請兩位同學分角色讀他們的對話。 2.聽了他們的對話,你知道了什么?(公儀休很愛吃魚)是的。 3.哪里看出來他很愛吃魚? ?你是從公儀休的話中體會到的。 ?你不僅找對了,而且讀的很好,從你的朗讀中,我感覺到公儀休非常愛吃魚。誰還想來試試? 你找對了,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從你的朗讀中我有點感覺到公儀休愛吃魚了,能讓這種感覺再強烈點嗎?誰再來試試? 還可以從哪里看出公儀休很愛吃魚?(回味似的) ?對,你是從公儀休的神態(tài)中體會到的。 ?回味(出示)是什么樣子的?同桌之間互相做一做回味的樣子。 同學們做得很投入,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做得特別好,你來表演給大家看看。面向大家。真棒(鼓掌) 4、下面我們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老師讀子明的話,公儀休的話請同學們讀,注意讀好公儀休的語氣,還要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5.誰能勇敢的到前面來與老師配合,演給大家看看?(鼓掌) 三學習第二部分 1.你們知道嗎?當時,公儀休是魯國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利 可大呢!既然他這么愛吃魚,自然就有人投其所好,給他送魚來了,你 們瞧!老師范演管家。 (自我介紹,創(chuàng)設情境:我是李大夫的管家,我家主人說,公儀休是宰相,官兒可大呢!他愛吃魚,嘿嘿,咱就給他送兩條,討討他歡心,以后.-------我這就去,你們可別說呀!) 2、你看懂了什么?(管家來送魚,管家來拍馬屁)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出示:滿臉堆笑)對,一起讀這個詞。如果換成滿面笑容好不好?不好,為什么?(笑得不真實)對的,你做給大家看看。 3.是啊,這個笑是裝出來的,多虛偽啊,讓我們一起來讀好管家的話。 4.看著管家手中的兩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公儀休并沒有收,他是怎么拒 絕的呢?自己讀讀公儀休的話,并完成這個填空。 [投影出示:公儀休()地拒收禮物。] 5.巧妙的,機智的,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公儀休拒絕得多巧妙??!還可以怎么填?再讀讀這段話,看誰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出示:務必)務必是什么意思? 6.見公儀休這樣堅決,管家沒有辦法,只好無可奈何的走了。 7.這一部分非常精彩,我們就一起來演一演。一二大排演管家,三四大排演公儀休,全體起立,別忘了加上動作。(引:大人) 大家演得的很認真。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公儀休愛吃魚,卻沒有收別人送來的魚,一旁的子明看見了,疑惑地問, (引)公儀休的話道了原因。聽(錄音) 聽懂了嗎?真的嗎?老師來考考你們,看,需要討論嗎?好,張口就來。 [投影:考一考 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那就(); 如果照別人不好的意思辦了事,就(); 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就(); 因此()。] 2.看來同學們真的聽懂了,你覺得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是個怎樣的官?(清正廉潔) 3.你們看,他說的話多實在,道理講的多清楚啊,讓我們一起讀好他的話
(齊讀) 4.聽了公儀休的話,子明也由原來的不界,變成了恍然大悟,你們能演一演子明神態(tài)變化的過程嗎?老師讀,你們演。5.看來,公儀休不僅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也是一位循循善誘是老師,他為子明作出了很好的榜樣,也是我們所有人的老師。 6.請男同學齊讀子明的話,女同學讀公儀休的話。把表情加上去。 五表演 1.剛才,我們通過朗讀,交流已經(jīng)讀懂了這個獨幕劇,現(xiàn)在我們該完整地來演一演了,請同學們前后四人為一小小組,排一排,演一演。 2.表演,評最佳演員。 六拓展 公儀休拒收禮物是個真實的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的時候,偉 大的文學家司馬遷就把這個故事寫入了《史記》這本書。想讀一讀故事 的原文嗎? (投影出示: 客有遺(wei)相(xiang)魚者,相不受。客曰(yue):聞君嗜(shi) 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 (ji)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wu)故不受也。 選自《史記》司馬遷 注釋:遺:贈送。相:宰相,公儀休 曰:說。聞:聽說。 嗜:喜歡以:因為。 自給:自己供應。免:被革去官職。 復:再,又。吾:我。) 請同學們跟老師朗讀一遍。 3.發(fā)紙。課后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讀一讀這篇古文,有什么疑問,歡迎同 學們課后來跟老師進行交流。 六板書: 27公儀休拒收禮物 (獨幕?。?愛吃 拒收 清正廉潔
《公儀休拒收禮物》導學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儀休拒收禮物》導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儀休拒收禮物》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公儀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我能讀正確。
1、讀一讀下列詞語,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字加拼音。(會讀會寫)
鯉魚嘔吐拒收魯國宰相腥味盛情
無可奈何違犯恍然大悟
2、注意本課多音字的讀音,寫出讀音并組詞。
()()()()
的吐大盛
()()()()
二、再讀課文,我會理解詞語。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并解釋帶點的字。
盛情
無可奈何
恍然大悟
日夜操勞
心滿意足
三、讀課文,我能理清層次。
1、按劇情的發(fā)展,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我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四讀課文,我能讀正確、流利。
五、五讀課文,我會提出問題。
六、相關鏈接
認識課本劇
課本劇其實就是出現(xiàn)在課本上的戲劇,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由演員通過一系列的戲劇動作和戲劇語言來表現(xiàn)。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也就是演員說的臺詞)、舞臺說明。
舞臺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開端、結尾和人物對話中間的說明性的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這些內容在劇本中用方括號[]表示;此外還包括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在劇本中用圓括號()表示。舞臺說明具有增強舞臺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展開等多種作用。
根據(jù)戲劇情節(jié)的繁簡和結構的長短,它可以分多幕劇和獨幕劇兩種形式。
多幕劇通常分成第一幕、第二幕等好幾幕,獨幕劇不分幕,劇情不長。《公儀休拒收禮物》就是獨幕劇。幕起,就是幕布拉開的意思;幕合,就是幕布閉合。
明白了劇本的形式了嗎?你可以自己做個小編劇,學著編一編劇本。
七、拓展延伸
下面也提供了一篇小文章,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試著改編。
公雞的臉紅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大森林里,住著公雞、小兔、小鴨和小松鼠,他們四個人是鄰居。
一天早上,小兔來到公雞家,對公雞說:公雞大哥,請借一把鏟子給我吧!我想去挖蘿卜。公雞搖搖頭,說:不借,不借,我還要用呢!
中午,小鴨來到公雞家,對公雞說:公雞哥哥,我的蝴蝶結解不開,你能用你的尖嘴給我解一下嗎?公雞說:不行,不行,沒看見我正在吃飯嗎?沒空!找別人去解吧!
晚上,小松鼠來到公雞家,對公雞說:公雞哥哥,明天早上我有事,請你把我叫醒,好嗎?公雞說:不行,不行,那樣我的嗓子會啞的!
深夜,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公雞的屋頂被風刮走了,公雞急得又叫又跳。小兔、小鴨、小松鼠趕緊過來,他們一起幫公雞修好了屋頂。
看著修好的屋頂,再看看小兔、小鴨、小松鼠,公雞的臉紅了。
提示:
公雞的臉紅了
(獨幕?。?/p>
時間:很久以前的一天
地點:一片大森林里
人物:公雞、小兔、小鴨、小松鼠
[幕起,公雞正在家中梳洗打扮,兔子上。]
小兔公雞大哥,請借一把鏟子給我吧!我想去挖蘿卜。
公雞(搖搖頭)不借,不借,我這鏟子是新買的,再說啦,我還要去沙灘挖土呢!
[小兔下,小鴨上。]
小鴨公雞哥哥,我的蝴蝶結解不開了,幫我解一下吧!
公雞(吃飯)你沒看到我正在吃飯嗎?沒空!找別人去解吧!
[小鴨下,小松鼠上]
小松鼠公雞哥哥,我媽媽明天一早就要回來了。我要去接媽媽,麻煩您把我叫醒。
公雞(擺擺手)不行,不行,這樣的話,我的嗓子會啞的
[小松鼠下。晚上到了,公雞正在睡覺。刮大風,下大雨,動物們被驚醒了。小兔、小鴨、小松鼠上。]
小兔這風怎么這么大呀?
小鴨(走到窗前)好大的雨呀!
小松鼠這么可怕的夜晚,我的鄰居們不知怎么樣啦?
[公雞的屋頂被風刮跑了。]
公雞(又叫又跳)救命啊,救命啊!我的屋頂被刮跑了,快來幫忙呀!快來幫忙呀!
小兔這是誰在叫呀?我得出去看看。
小鴨咦,這是誰的聲音?是不是誰家出事啦?得去看看。
小松鼠這不是公雞的聲音嗎?他怎么啦?我還是去看看吧。
[小兔、小鴨、小松鼠走出家門。]
小鴨原來是公雞在叫,咦,他的屋頂呢?
小兔他的屋頂被風刮跑了。不知公雞怎樣啦?
小松鼠我們還是幫忙修屋頂吧!快點,回家拿材料吧!
[小鴨、小兔、小松鼠忙開了。]
小兔我來釘屋頂。
[搬張凳子,站上去,手里拿著頭準備釘。]
小鴨(一搖一擺)我來扛木頭。
小松鼠我來遞給你,小兔姐姐。
[小兔、小鴨、小松鼠一起修屋頂。一會兒,風停了,雨住了,屋頂修好了。]
公雞(感動地)謝謝你們,我的鄰居們。
(慚愧地)以前,我真對不起你們。以后,我一定成為你們的好鄰居。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反思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出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一下幾點方法:
一、在對比中了解劇本的特點
課文導入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記敘文比較一下,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找到了不同點: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方括號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動等。括號里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括號內的不用讀?!澳黄稹奔茨徊祭_,“幕落”就是幕布閉合。我還特地說明:我們把只有一幕的戲,叫做獨幕劇。一幕以上的戲叫做多幕劇。
二、在分析中感受人物品質
課堂圍繞幾個問題展開:①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出來?②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③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學生很快找出了寫公儀休喜歡吃魚的語句“(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jīng)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薄爸灰焯煊恤~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蓖ㄟ^對這些詞句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從管家和公儀休的對話中體會公儀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阿諛奉承和無奈。學生也抓住關聯(lián)詞語來理解了他拒收禮物的原因:“因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還能……”。這里公儀休作了兩步假設: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魚,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而難免會違犯國家法紀;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魚了。由此得出結論:“不能收人家的魚”。公儀休承認自己愛吃魚,但想吃魚就必須自己去買,這樣才會一直吃到鮮魚。從中學生體會到了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三、在情境表演中加深理解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排練進行即興表演,加深對人物性格的體會。第一組的學生表演完后,全班同學對于他們的表演給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因此在第二組表演的時候,學生相對來說更投入、更淋漓盡致了。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反思一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我認為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掌握三點:一是學會課文是的生字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二是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三是能把握劇本中公儀休、子明、管家這三個人物的特點,其中特別是要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所以我的這堂課主要是完成以上教學目的而設計的,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及教學感想(括號內是學生的回答或題目)。
一、通過對比
了解戲劇
課文導入時,我問學生:你們看過戲劇嗎?(看過)你知道演好一場戲,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嗎?(化妝、服裝、燈光、演員)同學們說得非常對,其實剛才大家說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場戲的劇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劇本。學生初步了解劇本所包含的內容。
用錄音機播放這篇課文分角色朗讀的錄音。讓學生聽一聽,再和書上的課文比較一下缺少了什么內容?(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方括號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動等。括號里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我們把剛才沒有讀到部分的內容叫做舞臺說明,讀的部分就是人物對話,也叫做臺詞。
幕起即幕布拉開,幕落就是幕布閉合。誰能說這個劇本和我們看過的戲有什么不同?(比較短;它只有一幕。)我們把只有一幕的戲,叫做獨幕劇。一幕以上的戲叫做多幕劇。
二、創(chuàng)設情境
感悟人物
1、自學討論。
提自學要求,分小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①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出來?②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③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呢?
2、精讀感悟。
學生找出寫公儀休喜歡吃魚的語句(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jīng)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通過對這些詞句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過渡:公儀休喜愛吃魚,這就有人送魚來了。)
分別請學生讀管家的話和公儀休拒收的話。公儀休真的是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嗎?他為樣說?這里可以從送魚人的目的和公儀休與管家主人之間的關系兩方面去理解。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管家的話與公儀休的話,管家是滿臉堆笑,而公儀休是虛與周旋,機回絕。然后想象出三個人當時的不同神情:公儀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無奈。(過渡:為什么公儀休喜愛吃魚,卻不收呢?)
學生讀出,我出示這段話,讓學生反復朗讀,理解公儀休拒收鮮鯉魚的原因,讓學生抓住關聯(lián)詞語來理解這段話,因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還能。這里公儀休作了兩步假設: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魚,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而難免會違犯國家法紀;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魚
了。由此得出結論:不能收人家的魚。公儀休承認自己愛吃魚,但想吃魚就必須自己去買,這樣才會一直吃到鮮魚。為了表達自己的主張,公儀休運用了反問句加強語氣,朗讀時要注意指導,體會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聽說讀寫
學習鞏固
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在這里我設計了四道題目。一是連線題(用直線把詞語和它正確的解釋連起來),是書上的四個成語日夜操勞、恍然大悟、無可奈何、心滿意足;二是根據(jù)課文內容選擇正確的關聯(lián)詞語填空(雖然但是、因為所以、如果就);三是判斷題(聽讀公儀休解釋拒收鮮鯉魚的原因一段話,判斷老師話是否正確);四是對話題(如果你現(xiàn)在是一位局長,有人給你送來了愛抽的煙,你該怎么說,怎么做?)先寫后說,我作為送禮的人,和學生進行對話。
這四道題很好地復習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對這篇課文的內容的補充和延伸,既可以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成就感,又聯(lián)系到實際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精彩板書
相得益彰
上好一篇語文課,板書的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在課文板書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在上完課后我對這堂課也有點遣憾,那就是由于以上教學內容量很大,在時間的沒能把握好,后面復習鞏固的時間稍短了些這是因為我對于學生的一些問題沒有考慮到位。我想在以后的教學更加充分的備好學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斷的總結教學的得失,多寫教后記,我的教學水平會不斷提高。
公儀休拒收禮物評課稿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儀休拒收禮物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是公儀休拒收禮物評課稿,由查字典四年級語文頻道小編搜集整理,希望可以為您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幫助!
拒收禮物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呢,小編為您搜集了公儀休拒收禮物讀后感,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參考幫助!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聽了陳老師所上的這節(jié)研討課,我認為她的教學目的明確、合理,這篇課文要使學生掌握三點:一是學會課文是的生字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二是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或演劇本);三是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聽課感想。
一是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把本課先當作普通課文來讀,然后多種形式的閱讀,讓他們讀懂內容,重點地方靠讀來理解,難點地方靠讀來突破,復雜的地方靠讀來體現(xiàn)個性化的感受。本課分為2課時。這一節(jié)課重點在于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為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陳老師先讓學生齊讀,然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二是這節(jié)課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如在理解管家這個人物時,陳老師不單單停留于表面的神態(tài)滿臉堆笑上,不急于讀管家說的話,因為這樣是肯定讀不到位。她先讓學生感知滿臉堆笑背后的虛偽和世故,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讀出個人的理解。在理解子明這個人物時要抓住不解與恍然大悟來理解課文理解人物品格。為何不解學生就會聯(lián)系上下文去說?;腥淮笪蛭虻绞裁?,學生就會在理解的基礎上拓展子明以后會怎么做。而公儀休這個人物性格與他說的最后一段話是非常關鍵的。對這段話的理解陳老師不僅單抓住關聯(lián)詞因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還能來理解,更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說了自己的理解后再做相關的關聯(lián)詞練習。因此本課時的表演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在充分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礎上的表演,是學生把自己的理解物化的形式。
對于這一節(jié)課,我還想提一些不成熟的個人建議:
第一點就是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FFKJ.net]的概括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要把書讀薄。讀完整篇課文,表演完后應該讓學生說一說你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什么或明白了什么道理?雖然學生說得不是那么完整,那么簡練,但一定要試著去說,才能逐步提高,為五年級的閱讀能力打下基礎。
其二要注意讀寫結合。聽了公儀休的一番話,子明明白了什么?他會怎樣去做?先練習說話,說完后再寫一寫。
其三劇本雖然短小,只有幾句人物的對話和幾個簡單的場景,但字里行間都能看出公儀休清正廉潔的品格,應該引導學生多讀多想,才能體會到。比如:劇本的第一部分,講公儀休喜歡吃魚的這部分,從公儀休的神態(tài)(回味似的)和語言(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jīng)好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等處可以看出公儀休堂堂一個魯國的宰相,竟然吃條鯉魚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奢侈,這難道不能反映出他的清正廉潔嗎?因此,要深挖此處教材,讓學生細細地去品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公儀休拒收禮物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公儀休拒收禮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公儀休拒收禮物
教學要求: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學習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春秋時候晉國的中軍尉(誰)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
今天我們要再認識一位春秋時魯國的宰相,他是……(板書:公儀休)認真看老師書寫這三個字。(根據(jù)經(jīng)驗,這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在孩子們的手里常常容易寫錯。)什么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完成課題。
齊讀課題。
2、釋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公儀休是魯國的宰相,大家知道宰相是什么人嗎?
師:他要幫助皇帝治理好國家,那你以為作為一宰相應具備什么品格呢?
生:一心為公,正直公正,清正廉潔(師板書)
師:說得好,那我們課文中這位宰相怎樣?(清正廉潔)從哪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題目看出來的。公儀休拒收禮物的“拒收”,(師用紅字描出問:就是……)不收禮物。
師:說得好,我們齊讀課題,突出公儀休的清正廉潔。
二、初讀課文,學會閱讀劇本,了解劇本格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公儀休拒收禮物,他拒收的是誰的?為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到不會的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
學生讀課文。
2、檢查討論。
指名回答
3、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初步了解劇本特點。
生:我知道,這是獨幕劇。我是從課題中發(fā)現(xiàn)的。(師板書:獨幕?。?/p>
師:那你們能說說獨幕劇是什么嗎?(沒人知道)它是劇本的一種,劇本是我們看到的電視電影戲劇等要進行表演而寫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分為獨幕劇和多幕劇,顧名思義,獨幕劇是不分幕的小型戲劇,多幕劇則比較復雜,要幾幕才能完成。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讀課文,看看劇本有什么特點?
生讀課文。
交流
①劇本的主要內容是人物的對話。在劇本中我們把它叫做臺詞(板書臺詞)。
②劇本和我們平時學的記敘文不同,它在開頭先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劇本中方括號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動等。劇本中圓括號主要交代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我們把這些都叫作:舞臺說明。
③“幕起”即幕布拉開,“幕落”就是幕布閉合。
師:我們明白了劇本中舞臺說明的作用,那我們在讀臺詞時,就要充分地表演出來?,F(xiàn)在請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再讀課文。務必要讀通讀流暢,表演出來更好。
師:我們把只有一幕的戲,叫做獨幕劇。一幕以上的戲叫做多幕劇。
4、檢查
(1)讀詞語
出示:
拒收獨幕劇客廳魯國宰相大夫管家幕起行禮回味鯉魚一頓滿臉堆笑日夜操勞補補身子盛情醒味嘔吐務必不解無可奈何接受難免違法法紀恍然大悟
a、開火車讀
b、齊讀
c、指名讀
(2)重點理解:
魯國:春秋時期的一個國名,在今山東曲阜一帶。今天山東的簡稱還叫魯
宰相:我國封建王朝輔助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管家:舊社會里稱呼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產(chǎn)和日常事物的地位較高的仆人。
心滿意足:形容稱心如意。
盛情:深厚的情義。
不解:不明白。
務必:必須。
違犯:違背和觸犯法律。
法紀:法律和紀律。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3)指名讀課文
教師指導讀長句
4、再讀課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
a.這一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分為幾部分?
c.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指導寫字
1、指導:腥、悟,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魯,中間的“田”要寫得扁一些,下部是“日”,不是“日”。
2、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人物
(一)、提出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題目,也許我們可以從題目上找出一些問題,齊讀課題。
引導學生提出三個問題:
公儀休喜歡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
(二)解決問題、理解課文
1、公儀休喜歡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A、“(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jīng)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p>
①請一位同學來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應該讀懂了什么?
②他剛才哪些地方讀得特別好?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讀得那么好?(這些地方能夠說明公儀休是愛吃魚的。)(味道鮮美)(記住沒吃魚的日子)(一頓就吃光)
③那么你能夠用優(yōu)美的朗讀讓大家體會一下公儀休愛吃魚的程度嗎?
④指名讀(三位),齊讀
B、“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p>
①請一位同學來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應該讀懂了什么?
②他剛才哪些地方讀得特別好?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讀得那么好?(這些地方能夠說明公儀休是愛吃魚的。)(只要……就……)
③那么你能夠用優(yōu)美的朗讀讓大家體會一下公儀休愛吃魚的程度嗎?
④指名讀(三位),齊讀
⑤公儀休是個平常百姓嗎?他是誰,他是一個宰相,宰相是多大的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想象以下,一個如此大的官,他平時該吃的是什么?
此時,再來看公儀休的神情(回味似的),再來看公儀休的語言(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吃魚了……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你來談體驗。
2、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過渡:公儀休喜愛吃魚,這就有人送魚來了。公儀休這么愛吃鯉魚,但是大家要知道魯國這個地方是很少有鯉魚的,所以人們經(jīng)常把鯉魚當作貴重的贈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鯉魚給你會怎樣呢?送給公儀休會怎樣呢?(公儀休拒收了禮物)
管家為什么給公儀休送鯉魚呢?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分別請學生讀管家的話和公儀休拒收的話
①(管家說是因為公儀休為國為民日夜操勞,太辛苦了,送鯉魚給他補身子。)
②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儀休愛吃鯉魚,有意討好公儀休)
③可能為了達到哪些目的來討好公儀休呢?
④管家以為“民日夜操勞,太辛苦了,送鯉魚給他補身子?!边@種正當?shù)睦碛蓙硖嬷魅擞懞霉珒x休,那么他應該是怎樣的表情呢?(注意討好哦)那會怎樣來說這句話呢?
⑤指名讀,齊讀
⑥那么公儀休沒有接受這種討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⑦公儀休說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其實這是假話。(他這樣說才能讓管家乖乖地把魚帶回去,表現(xiàn)出了他的機智。)
⑧如果他不這么說,那他會怎么說,又會有什么結果呢?
⑨討論:管家會就此罷休嗎?還會怎樣糾纏他?
生:大人,您看這魚多新鮮!剛剛捕捉的,它的味道好極了??焓障掳?/p>
生:大人,這只是一點小意思,你就收下它吧。
生:大人,您就可憐可憐我吧,我家主人說了,如果這件差事我辦不好的話,回去就要打我五十大板。
生:我一家老小都靠我養(yǎng)活,如果你不收下的話,主人會解雇我的,那他們就得餓死。
生:大人,我給你跪下了,你看在我一家老小的份上,你就收下吧。
師:真是的,管家可真可憐。公儀休大人你又會怎樣回答?
生:我實在是不能收,我一聞到魚腥味就要嘔吐。
⑩用不同的語氣讀,讀管家的話與公儀休的話,管家是滿臉堆笑,而公儀休是虛與周旋,機智回絕。
提示:“滿臉堆笑”與“笑容滿面”的不同。(滿臉堆笑的笑容是假的,笑容滿面的笑是真心的。)
想象出三個人當時的不同神情:公儀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無奈。
3、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
過渡,聽了公儀休的話,子明會怎么想呢?
①為什么公儀休愛吃鯉魚去又拒絕收鯉魚呢?自己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②出示公儀休的一段話,逐句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關聯(lián)詞語理解。
A、設計以下句式幫助理解。
(1)()我喜歡吃魚,()不能收人家的魚。
(2)()我收了人家的魚,()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
(3)()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
(4)()我犯了法,()吃不上魚。
B、設問:公儀休不收鯉魚就是為了“一直有魚吃”嗎?
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魚,是因為()。
③指導分角色朗讀,提示:根據(jù)括號里的提示和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特點,朗讀時注意突出反問語氣,讀出不同的語氣并加以動作表演,真切體會語言。
這里公儀休作了兩步假設:
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魚,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而難免會違犯國家法紀;
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魚了。
由此得出結論:“不能收人家的魚”。
公儀休承認自己愛吃魚,但想吃魚就必須自己去買,這樣才會一直吃到鮮魚。為了表達自己的主張,公儀休運用了反問句加強語氣,朗讀時要體會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三、遷移拓展,走出文本。
1、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是一個局長,有人給你送來一件你非常喜歡的古董或喜愛的煙酒,你會怎樣做?
2、指名一生當局長,師當送禮人,師生共同表演,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對課文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
3、作業(yè)超市:
A、如果子明也做了官,在公儀休的影響下,他會如何去做呢?想象一下寫下來。
B、排演獨幕小話?。骸豆珒x休拒收禮物》。
C、給別人講一講這個小故事。
第三課時
一、表演劇本
1、同學們對劇本理解得很透徹,想不想把他表演出來呀?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角色,認真朗讀人物的臺詞,體驗他的內心活動,揣摩他的動作表情,自己在底下演一演。
(學生自己練)
2、誰愿意到前面來演一演?(指名上臺演,配樂。)我們底下的同學都是小導演,你們得認真看,臺上的演員哪兒演得好,什么地方演得不到位,待會兒你們要給他們一一指出來。
(學生表演)
3、他們演得怎么樣?小導演們,來提一提意見吧。(學生提意見,并說說為什么。)
4、通過剛才的表演和討論,我想大家對劇本的理解更進了一步。現(xiàn)在有沒有信心演得更好???再練一練。
5、這一次請推薦你心目中的表演天才來表演。(指名,配樂表演。)跟剛才比,你們覺得這一次他們表演得咋樣?比剛才好在什么地方?(指名說)
二、作業(yè)超市:
A、寫一篇讀后感。
B、我國從古至今這樣的清官很多,請你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他們的資料,我們以后交流。
附錄1、公儀休,何許人也?
公儀休,何許人也?說起此公,他是古代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相國,向以“清廉”著稱。然而他雖清廉,卻并不像神話中的神仙一樣不食人間煙火,其七情六欲之中就有一個嗜好———特喜歡吃魚。倘按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水準及市場行情,嗜好吃魚不難辦到。但在當時,魯國由于水產(chǎn)不豐,魚成了較難吃到的奢侈品。所以亞圣孟老夫子就曾經(jīng)把魚和熊掌相提并論,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笨梢姟棒~”在當時上得了珍饈佳肴的臺面。
既然公儀休大人有吃魚之嗜好,于是,各地便有很多人投其所好,爭著買了魚去送給他,可上門的人卻萬萬沒有想到,他一概不收,毫不領情。他的學生也不理解,勸他說:“夫子嗜魚,弗受何也?”他回答說:“正因為我愛吃魚,才不能隨便收下別人送來的魚。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就口軟手軟,人家有事求我,我難免徇私枉法。我若徇私枉法,說不定哪一天會免去相國職務。一旦做不成宰相,沒有了俸祿,自己沒錢買魚,人家也不會送魚上門,我還能有魚吃么?如果我廉潔奉公,不接受別人的賄賂,魯君就不會隨便免掉我的相國職務,只要不免掉我的職務,就能常常有魚吃了。”(事見《淮南子道應訓》及李贄《初潭集》)
公儀休嗜魚不受魚,稱得上是古代官員拒賄的一段佳話。然而,我在敬其清廉自守之余,又覺得他拒不受魚的一番言論卻并非無可挑剔。首先,他擔心的是“受魚而免于相”,怕丟了頭上的烏紗,這是“一怕”;緊接而來的是丟了烏紗,“雖嗜魚,不能自給魚”,可謂“二怕”??梢娝圆唤邮軇e人的贈魚(實質上是一種賄賂),是怕會由此導致將來無魚可吃,這種立論的角度顯然還是從個人的欲望嗜好出發(fā),而沒有從是非界限和道德準則上來立論,所以此論思想境界不高,是非界限不清,不足為訓。如果照公儀休所說,假如魚也收了,私也徇了,法也枉了,官卻做得很穩(wěn)當,不愁以后沒有魚吃,那又怎么樣?是不是就可以對名為饋送、實為賄賂的錢和物“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今天現(xiàn)實生活中雖有不少腐敗分子因為貪污納賄而翻車落馬,但也毋庸諱言,由于我們對權力的監(jiān)督還不夠有力有效,相當一部分腐敗分子心存僥幸,他們在東窗事發(fā)前,不是魚照收,官照當,依然活得很瀟灑么?試想,對于這種人,要用公儀休的這一套不受魚的道理去勸他們清廉自守,豈非緣木求魚?
我贊賞公儀休的清廉,但不欣賞他的理論。其實,就廉潔者的思想境界而言,有高下軒輊之分。明代《從政錄》中說:“世上廉者有三: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者,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則勉強而然,斯又為次也?!币肋@里所列舉的三個層次來對號入座,公儀休的“不受魚”論顯然屬于“不敢取”,他的廉潔自律是在“外律”即法律的監(jiān)督制約下完成的,尚未進入完全自覺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較之為了崇尚名節(jié)、堅持操守而決不非法占有財物的剛直之士,差一個檔次;而較之那些明于義利之辨,因而“無所為而然”者(勿須任何約束、勿須考慮個人名利得失就能達到自覺、自律、自由境界的清正廉明之士),則就更遜一籌了。
不過話說回來,盡管公儀休是為了“保祿位”而拒賄,但仍不失為一位廉臣。論其短長是為了以此為鑒,使我們的領導干部在廉潔自律的思想境界上站得更高一些,只要好好想一想我們“參加革命為什么,當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并且在為人民服務中不斷加強和完善政德修養(yǎng),就一定會比前人做得更好。
附錄2、客有遺(wei)相(xiang)魚者,相不受??驮?yue):聞君嗜(shi)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ji)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wu)故不受也?!x自《史記》司馬遷
注釋:遺:贈送。相:宰相,公儀休
曰:說。聞:聽說。
嗜:喜歡以:因為。
自給:自己供應。免:被革去官職。
復:再,又。吾:我。
附錄3、這一課的寫作訓練方式很多。比如讓學生自己分析,如何看待公儀休?如何看待子明,子明是什么樣的人?你喜歡那位管家嗎?那位管家的主人是什么樣的人?還可以把劇本改寫成記敘文。當然也可以引導學生把以前學過的文章改寫成劇本。一個人來改也行,分小組來改也行。高子陽
四年級語文下冊《公儀休拒收禮物》教案分析
四年級語文下冊《公儀休拒收禮物》教案分析
教學要求:
1.能分腳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學習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說出從哪里看出公儀休很愛吃魚。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2’
1.板書課題。
2.介紹劇本常識。
二、初讀課文15’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a.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b.劃出有疑問的地方。
2.檢查自讀效果。
A.出示生字詞,正音。
B.指名朗讀對話,學生評議。
C.教師指導讀長句。
3.再讀課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
a.這已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地點?有哪些人?
c.故事分為幾部分?
d.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學習第一部分15’
1.自由讀,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儀休特別愛吃魚?
2.學生回答。
3.指導朗讀。
4.指名表演。學生評議。
5.再進行朗讀訓練。
四、課堂練習3’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公儀休的美好品質。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劇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后,讓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幫學生理一下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
2、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說說公儀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公儀休:愛吃魚。清正廉潔。聰明機智。)這些都能從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讀劇本,邊讀邊劃有關語句。
a)學生自由讀劇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個性特點
其間幫學生理解諸如:公儀休為什么不收鯉魚那段經(jīng)典的話語;管家為何要送鯉魚給公儀休,為何偏偏送的是鯉魚;公儀休是如何拒絕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個性品質的問題。)
三、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臺詞。
四、表演。
1、分配好角色,大家當導演,有什么話想對演員說(說表演的要點)。(如時間緊就演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段)
2、表演
3、點評。有沒有把大家的意圖演出來。
4、學生對照看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再反饋表演,要求要加進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五、明理
追問: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沒有?你認為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你以后會怎么做?
六、課后試演課本劇。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29*公儀休拒收禮物(獨幕?。方贪?/h2>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29*公儀休拒收禮物(獨幕?。方贪浮?,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詞語和句子。
2、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
3、通過的故事,感受公儀休的清正廉潔。
教學過程
一、開放性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吳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結識一位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儀休。
1、出示公儀休圖片及簡介
2、這篇課文的題目就是(板書:齊讀)公儀休拒收禮物。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儀休拒收禮物》,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與以前學過的課文完全不同,把書翻開。
二、互動生成展開
(一)初讀劇本,了解劇本知識
1、快速瀏覽,說說與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2、交流
3、小結:課文就是一個獨幕劇的劇本(板書:獨幕劇)。他在開頭先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劇本的主要內容是人物的對話。劇本中方括號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動等,圓括號主要交代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
4、認識劇中其他兩位人物:魯國某大夫的管家公儀休的學生子明
說明:課伊始,就讓學生瀏覽課文,比較和以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方括號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動等。括號里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初步學會閱讀劇本。
三、讀通劇本,理解詞語
劇本通過人物的對話告訴我們一個生動的故事,那這個劇本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1、輕聲朗讀劇本
要求:
(1)讀準字音,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2)想想這個獨幕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交流
重點理解:回味日夜操勞心滿意足盛情恍然大悟無可奈何
說明: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的立足點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因此,再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在組內運用各種方法理解劇本中的有關詞語,并能在理解中加以積累
四、細讀劇本,深入理解
1、公儀休喜歡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有關句子。
出示句子:(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jīng)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讀一讀,演一演
2、魯國這個地方是很少有鯉魚的,管家的主人為什么要把這么貴重的東西送給公儀休呢?
出示管家說的
讀一讀,演一演
3、公儀休這么愛吃鯉魚,為什么拒絕呢?他是怎么想的呢?
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
運用文中的關聯(lián)詞,練習說話:他想:(),于是他()。
五、排演劇本,加深體會
1、請三名上臺試演:一人演公儀休,一人演子明,一人演管家。
2、師生共評,并隨機指導。
3、各小組分角色表演
說明:以小組為單位,人人參與,走進角色,走進歷史,都當一回劇中人。在排演過程中,學生將各自的感悟、體驗融入劇中,進一步體會公儀休的清正廉潔。
六、登臺亮相,欣賞評議
《禮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親人對我的無限關愛與殷切期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詩句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具:掛圖、錄音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詩中有關字、詞。
2、有層次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親人對我的無限關愛與熱切期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課文,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收到過親人送的禮物嗎?你了解這些禮物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禮物》。
二、初讀詩,自學字、詞
1、學生自讀詩歌,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讀詩,也可以讀生字組詞,并引導學生隨機介紹自己識記字方法、積累的好詞語。
三、自讀詩,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詩,想想自己最喜歡哪部分?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歡詩中哪個禮物?為什么?
教師隨機抓住學生回答的原因,指導他們通過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偉大,時間的珍貴和知識的重要。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3、指導從整體上朗讀詩,讀出喜愛之情。
四、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感情。
1、音樂渲染,教師朗讀詩,學生想象。
2、學生談從親人送的禮物中體會到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點撥出無論什么禮物,都表達出了親人們對我的關愛與期望,體現(xiàn)了長輩對晚輩的深深情誼與殷殷期望。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體會親情的可貴和偉大。朗讀的形式多些,可以個別讀,分節(jié)讀,小組讀等。
五、總結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試背頌。
七、板書計劃
禮物
種子
懂得
自然
禮物
小雞
懂得
生命
親人的關愛、期盼
手表
懂得
時間
《少兒百科全書》
懂得
世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感情。
2、會寫本文的生字。
3、完成語文天地中的有關內容。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加深理解,學習寫法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說說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怎么體會到親情的?
3、觀察文中前四自然段,看看這幾小節(jié)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4、引導學生依照詩中的寫法,寫一段話。
5、全班交流所寫的內容。
二、指導學生寫字
1、學生觀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出較難寫的。
2、教師示范寫有關字,重點指導寫禮、懂、精、博
3、完成語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并背誦《游子吟》。
2、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檔案。
3、預習第二課。
四、板書計劃
游子吟
家庭小檔案
教學后記:
珍貴的禮物 教案教學設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珍貴的禮物 教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6、最珍貴的禮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語言。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給人快樂是一種美德。 3、借助字典識字;積累意思是“說”的詞語;使用“珍貴”、“寶貴”、“昂貴”、“名貴”登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給人快樂是一種美德。 2、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說你收到的禮物中,你最喜歡哪一件? 2、今天,我們學習“最珍貴的禮物”。理解“珍貴”。 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禮物是什么?誰送的?為什么它被看作是“珍貴”的呢? 二、新授 1、交流回答三個問題。 2、母親為什么送手風琴給孩子作禮物呢?自由朗讀全文,用“——”劃出文中有關語句,并給每小節(jié)標好序號。 (1)交流出示:學會它,你會更快樂。 因為它能帶給別人快樂。 (2)母親話中的含義,年幼的孩子并不能理解,我們可以從課文1~7小節(jié)母子倆的對話中看出來。小組分角色朗讀1~7節(jié)。注意讀出母子倆的語氣。 (3)指名讀。集體分角色讀。 (4)八歲時的作者對這架手風琴一點兒也不喜歡,厭惡地稱它為“蠢玩意兒”怎們可能認為這是一件珍貴的禮物呢?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作者對手風琴的感情卻發(fā)生了變化。 3、是哪兩件事情使作者對手風琴的感情發(fā)生變化的呢? (1)默讀8~10小節(jié),交流。 (2)找出文中描寫作者和家人感到快樂的語句來讀一讀。 (3)糾正讀音顫栗應和 (4)男生讀第8節(jié),女生讀9~10節(jié)。 (5)聯(lián)系課文內容填空,(任選一題) ,我感到很快樂。 ,我最愛的人很快樂。 4、“是的,能給你所愛的人帶來快樂的禮物,是最珍貴的?!弊髡呓K于體會到母親對他說的話中的含義,認為母親送給他禮物是最珍貴的,你是這樣認為的嗎? 三.拓展 把話寫完整: 我曾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是。它是送給我的,我認為它珍貴是因為。 四、總結 珍貴的禮物不在于價值的大小,在于贈送禮物的人的一片心意,在于禮物中所包含的情義,讓我們和課文作者一樣,把這些珍貴的禮物、美好的回憶,珍藏起來吧! 資料提供者:《給媽媽的禮物》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送、什、么、朵、還、寫、高、興,認識新的偏旁,理解生日、喜歡、祝、高興等詞語的意思,能用喜歡說一句話。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能制作并說清楚怎樣制作一件小禮物送給媽媽
4.體會關心他人的感情
重點難點:生字詞的教學是難點,重點是讓小朋友懂得關心他人的道理
課時安排: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7個生字:送、什、么、朵、還、寫、高、興,認識新的偏旁冖,能正確朗讀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小朋友,你們的生日是怎么過的?媽媽過生日的時候,東東給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
Lǐw
板書:給媽媽的禮物
讀題
(二)新授
(1)誰要送給媽媽禮物?
(2)為什么要送禮物給媽媽?
(3)東東想送什么禮物給媽媽?
sngshnme
板書:送什么
(4)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媽媽收到禮物后,心情怎么樣?
gāoxng
板書:高興
(5)自學課文:根據(jù)拼音,讀生字、讀課文、(自由讀)理解大意、認識新的部首
(6)檢查自學:認讀生字卡片,指名讀課文,齊讀
(7)初讀課文,教學生字:
東東想送什么禮物給媽媽呢?東東有沒有做?(說明東東在打算、作準備)東東還在打算,可見媽媽的生日到了沒有?你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既然沒到,又為何作打算?就快到了,快是什么意思,(就要到了,但還沒到)
送什么好呢?
sng
送:.這個字是什么結構,這個字中有一個什么偏旁我們已經(jīng)學過?你是怎么記得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先關上門再走)(書空)
shnme什么
什:翹舌音左右結構左邊是亻,右邊是十
么:輕聲,半包圍,其中有一個筆畫在車中也有,筆畫名稱是什么呢?書空
教師:(拿起本子)送什么呢?
(走到學生身邊)送什么呢?
讓學生領悟什么表示疑問。
東東用什么禮物來慶祝媽媽的生日?
畫了一朵大紅花,還寫上祝媽媽生日快樂。
duǒ
大紅花是一朵朵的,朵上下結構上面是幾,下面是木
xiě
寫:認識新的偏旁冖,筆順:書空
媽媽收到東東的禮物后,心情怎樣?
高興
誰來表現(xiàn)一下高興的樣子
你看他的嘴都合不上了,所以高字有口,興字下面的兩點是分開的。
gāo
高:上下結構
xng
興:上下結構上面的三點不能寫得太開,下面的兩點不能把粘在一塊兒。
(三)鞏固:認讀生字
(四)作業(yè):通讀課文
做課后第三題:讀讀寫寫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
2.深入理解課文,能用喜歡說一句話
3.懂得關心他人
4.作一件小禮物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指名讀第一段
小黑板:媽媽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媽媽一件禮物
要讀出就要快到了的語氣。
2.看圖,說說東東是怎樣為媽媽準備禮物的。
東東為什么要畫一朵媽媽喜歡的大紅花
(東東知道媽媽的愛好,說明東東關心媽媽,愛媽媽)
那你知道你媽媽喜歡什么嗎?
東東除了準備媽媽喜歡的禮物,還有什么行動表現(xiàn)出他愛媽媽嗎?
東東寫了一句祝福語:祝媽媽生日快樂
??梢杂脛e的什么詞代替?希望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想:東東把禮物送給媽媽的時候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媽媽收到禮物是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她會對東東說些什么?
板書:媽媽看了高興的說:你做的禮物,我真喜歡。
指名讀,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問:媽媽為什么很高興?
因為東東記得媽媽的生日,還送了禮物給媽媽,所以媽媽高興。
東東可以送別的禮物送給媽媽嗎?
為什么畫了一朵媽媽喜歡的大紅花呢?愛媽媽
東東為什么要親自做一份禮物給媽媽?愛媽媽
小朋友,你們愛媽媽嗎,你們是怎么做的?
元旦快到了,我們也學東東送給媽媽一件禮物禮物,祝賀節(jié)日。
4.看圖說話:用誰喜歡干什么說一句話。
(三)作業(yè):
1.讀寫生字和詞語
2.擴詞:送、朵、寫、祝
3.作一件禮物送給媽媽。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
2.進一步體會關心他人
教學過程:
1.指名讀,齊讀(生字卡片生字詞),聽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指名讀,齊讀(要求有感情)
3.評一評:誰送給媽媽的禮物做的最認真。
1)比一比
2)練習表演
(東東把禮物送給媽媽的時候,說些什么?媽媽收到禮物的時候表情如何,說些什么?)
A:同桌互演
B:上講臺表演
C:師生互演
新年禮物 教案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年禮物 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32*新年禮物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兩個。 2、能按“閱讀提示”的要求學習課文,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表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感受表弟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通順的語句表達內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哇!”與“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激趣導入。 1、板書:《新年禮物》,同學們,看到課題,你會想些什么?(①我收到過哪些新年禮物;②我送給過誰什么新年禮物;本文寫的是誰送給誰什么新年禮物?為什么要送這份禮物?…… 二、自學課文,提高能力。 1、出聲讀。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把字音讀準,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一查字典。 以下幾個詞語注釋僅供參政考。甚至: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詫異:感到十分奇怪。謄:照底稿抄寫。真誠:真實而誠懇。 2、第二遍讀書的過程中,要概括了解全文的內容:文中寫了幾個人物?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在準備送給老師新年禮物的過程中,改正了過去做作業(yè)不認真的缺點。) 3、默讀。邊讀邊標畫出自然段,并畫出不懂的句子。自己解決不了的,可通過小組議論來解決,也可向老師提問。 4、邊讀邊思,邊畫。根據(jù)閱讀提示,先找出與問題相對應的段落,邊讀書邊思考,邊畫批。 5、小組議:在自己畫批的基礎上,小組進行討論。先解決個人不懂的語句,再解書上閱讀提示的問題。鼓勵同學們各抒己見,答案不強求整齊化一。小組解不了的問題,可在全班討論時繼續(xù)提出質疑。 6、全班議:就書后問題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逐題議論。然后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 在整個發(fā)言過程中,教師要訓練學生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如:在討論、理解“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這句話時,要明確:做為一名學生,送給老師一份認真書寫的作業(yè),確實算不上什么禮物,但是因為“弟弟”過去學習不專心,做作業(yè)不認真,教師提醒,爸爸批他都改不了,現(xiàn)在“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了缺點,進步了。這份禮物寄托著老師的期望,家長的希望,表明這是“弟弟”進步向上的開始。這一點是非??少F的。正因為這本作業(yè)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說這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它代表了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對老師的一顆真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