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3-0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二首》教案分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二首》教案分析
一、教材
《散文詩二首》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四篇課文的主題都是親情,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動人的情感。學習這個單元,我們要進一步體會不同時代、不同背景情況下不同家庭表現(xiàn)出來的至純親情,也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間真情。
《散文詩二首》這個篇目實際上包含兩篇散文詩,散文詩雖然是剛上初中的孩子沒有接觸過的體裁,但這兩篇文章從內(nèi)容上來看,還是比較簡單的。泰戈爾的《金色花》通過一個美麗的假設——孩子變成金色花,生動巧妙地表達了孩子對媽媽親密與關愛的情感;冰心的《荷葉母親》則是由雨中荷葉護蓮的情景聯(lián)想到母親對孩子的呵護關愛,從而表達對母親的感激與依戀之情。
二、目標
本課兩篇短文都屬于散文詩,而散文詩的本質(zhì)還是詩,詩歌有強烈的抒情性。所以,要想走進這兩首散文詩,讓學生體會詩歌蘊含的情感,必須首先引導學生讀好詩歌,進入情景。我據(jù)此設定本課教學目標一:指導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要深入體會中外詩人各自文章里表現(xiàn)出的具體情感,我們必須透過具體的語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語言表達、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我據(jù)此設定本課教學目標二:品味詞句,體會人間至愛親情。兩首散文詩在寫法上都運用了借物抒情這種獨特手法,而初中學生有必要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建立對這種手法的認識。我因此設定本課教學目標三:體會借物抒情手法在表達情感上的獨特效果。
三、教法
現(xiàn)代文學家郭沫若曾說過:“文學的本質(zhì)是始于感情而終于感情,文學家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中同樣引起感情作用的?!币虼私踢@篇文章時,要喚起學生心底同樣的情感體驗,就要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另外,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探究美點動情點,則需要采用詞句品析法、討論法等。教學《荷葉母親》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歌的共性之一形象性,也是為了更深體會詩歌蘊含的真摯情感,我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冰心的《紙船——寄母親》,則需要采用比較閱讀法。對于兩首在體裁、主題方面極其相似的散文詩來說,我覺得教師則要采取重點突破、舉一反三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主教第一首,引導自學第二首。
四、學法
在課堂上,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學生要發(fā)揮主體作用。也就是要變“講堂”為“學堂”。特別是對待內(nèi)容相對淺顯的這個篇目來說,教師更要充分相信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討論,去交流,甚至作出評判。所以,我覺得應該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多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主動思考、口頭表達的能力。
五、過程
學習《散文詩二首》,我設計以向?qū)W生介紹散文詩入手。而介紹散文詩以建立學生的信心為原則,讓學生不要因為散文詩是一種新體裁而產(chǎn)生畏難心理。引入課題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個步驟進行教學。先學習第一首《金色花》。
第一步,讀一讀,體會情感意蘊。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朗讀去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主題、情感等,再試著去揣摩恰當?shù)睦首x方法。然后點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與老師一起參與評議,使學生明確《金色花》在節(jié)奏、語氣、重音等方面的朗讀技巧。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一方面提高了在散文詩朗讀方面的處理技巧,另一方面又對詩人透過
文字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有了初步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設計一個男女交叉朗讀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到《金色花》表現(xiàn)了一種特別圣潔、甜蜜、幸福的母子親情。
第二步,品一品,分析主要形象。初步體會課文包含的情感意蘊后,第二步就要深入文本,通過品味具體的語言,去進一步分析文中母親、“我”的形象。我設計了四個小問題:
1.“我”為什么希望變成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嗎?
2.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有哪些具體的行為?
3.“我”的行為體現(xiàn)出“我”怎樣的形象特點?
4.面對“我”的調(diào)皮,媽媽又有怎樣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媽媽怎樣的形象特點?
通過這四個問題,我們引導孩子去關注文本里的關鍵信息,對孩子的行為會有完整的認識,自然會分析出孩子活潑好動、單純可愛、頑皮機靈的特點和母親溫柔慈愛、善良無私的特點。
第三步,寫一寫,深化認識感悟。當學生們通過上一個環(huán)節(jié)被孩子和母親之間圣潔的親情感動的時候,我希望通過一個寫、說的環(huán)節(jié)來深化學生對自身身邊類似情感的認識。所以,我擬定了一個句式“假如我變成了,我希望?!?,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表達對至愛親人或友人的一份情誼。同時,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是啟發(fā)學生,表達情感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直接吐露真情,也可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借助具體的事物。
完成以上三步的學習后,我順勢進行課堂小結,歸納學習類似《金色花》一類散文詩的方法,以便下一首《荷葉母親》及以后其他散文詩的學習。
因為有上一課學習散文詩《金色花》的鋪墊,學習《荷葉母親》自然就輕車熟路了,所以,這一課的學習要更加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老師更多地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下面,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我簡要談談學習思路及必要交代。
通過散文詩學習方法復習導入對《荷葉母親》的學習,在第一環(huán)節(jié)里,由學生分組自由讀,然后小組派代表展示并交流朗讀體會與技巧。再通過分析文題里“荷葉”與“母親”之間的關系,認識到文章是借寫荷葉護蓮來表達對母親愛子的感激之情。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按小組圍繞雨中紅蓮的階段、“我”的心情變化等內(nèi)容組織討論,體會荷葉護蓮和母親愛子是何其相似,更具體準確認識無私母愛的可貴。學生設置問題,相互交流解答,教師適當補充引導。
第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文眼”:“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在上節(jié)課讓學生初步認識借物抒情手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掌握借物抒情這種手法。
課堂小結:母愛是世間最美麗最純潔最無私的一種情感,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報母愛,也希望大家學著借助一定的景或物去表達內(nèi)心對母愛的一份贊美。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兩首《荷葉母親》精品教案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荷葉母親》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荷葉母親》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自讀課文《散文詩兩首》,兩篇散文詩歌,均以母愛為主題,表達兒女對母親深情的眷戀與贊頌,
《荷葉母親》是一篇贊頌母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活場景所感動,而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愛。她以荷葉為題,托物抒情,吟唱了一曲母愛的頌歌。文如平靜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瑩璀璨,又耐人尋味。
【學情分析】
文章歌頌母愛,文字質(zhì)樸,情感真摯,極易引起共鳴。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感悟文章,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激發(fā)學生感恩之情。同時引導學生探究文章托物抒情的寫法,抒發(fā)內(nèi)心真摯的情感。
【教法學法】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還課堂以生命力,還學生以活力,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為本、因?qū)W論教,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正確引導。
情景創(chuàng)設法:課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創(chuàng)設情境。
朗讀法:學生朗讀與品讀相結合,提高朗讀水平,培養(yǎng)朗讀欣賞能力。
討論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師生互動,共同討論,突破重難點。
【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jù)這篇散文詩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有感情朗讀文章,體驗人間真情,培養(yǎng)感恩的情懷。
2.品味樸實、清麗的語言,學習托物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抒情的寫法,嘗試借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課前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
課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或《母親》(閻維文)
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看到的畫,所表達的共同主題是什么?(母愛)
對,母愛千年,沉浸于萬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間,流淌于歲月的長河。她們的愛,如春雨潤物無聲,如太陽和煦溫暖。歌唱家用優(yōu)美的歌聲贊美母愛,那作為現(xiàn)代文學家的冰心又用怎樣的語言來歌頌這份濃濃的母愛呢?下面讓我們走進散文詩《荷葉母親》,一同去欣賞那感人至深的場景吧!(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⑴請大家用心去聆聽朗讀,標注不熟悉的字詞,同時思考:
作者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播放幻燈片錄音)
⑵在聽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這些詞的讀音?請看大屏幕:(播放幻燈片注音)
并蒂(dì)姊妹(zǐ)蓮蓬(péng)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
攲斜(qī)蔭蔽(bì)白瓣兒(bàn)
⑶一首詩就像是一幅畫。這首散文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圖畫呢?(提示:在聽讀過程中,你印象最深的畫面是怎樣的?)
生:我看到園院的蓮池里一朵白蓮謝了,但一朵紅蓮盛開了;紅蓮被雨點打的左右斜;
風雨中荷葉側過身子遮住紅蓮;紅蓮在荷葉下不搖動了;窗外紅蓮躲在荷葉下,窗內(nèi)我坐在母親旁…
師:紅蓮、荷葉為我們組成一幅幅美麗而感人的畫面。你能告訴我,這篇散文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
師:風雨中荷葉為紅蓮遮擋風雨的圖畫,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母親,聯(lián)想到了無時不在的母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地欣賞品味吧!
三、品讀賞析
⑴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文章,勾畫出具體描寫紅蓮和荷葉的句子,并用一兩個詞語點評:這是一朵的紅蓮;這是一張的荷葉。
生配樂自由探究研讀。
⑵師: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是一朵怎樣的紅蓮?
A生1:這是一朵美麗的紅蓮。
師:從哪里讀出的?
生1:我是從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師:哪些詞語展示了它的美麗?
生1:亭亭、立,這兩個詞語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表現(xiàn)紅蓮筆直立于碧波荷葉之上的婀娜的身姿.在作者筆下這朵紅蓮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少女。
師:菡萏是什么意思?(荷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含苞欲放的荷花)
師:有些詞語我們應該理解它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含義。
B師:你還讀出了怎樣的蓮花?請繼續(xù)談。
生2:這是一朵幸運的紅蓮。
師:哪里體現(xiàn)出幸運?
生:我是從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兩朵蓮花,一紅一白,一謝一安然,以白襯紅,更突出紅蓮的幸運。
師:對,朗讀這些語句時,要讀出作者的惋惜與驚喜!一起試一試。
C師:同學們讀得很仔細,請繼續(xù)談。
生3:這是一朵承受風雨的紅蓮。這是一朵痛苦的紅蓮。這是一朵無助的紅蓮。
我是從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
教案
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起斜。
師:哪些詞語體現(xiàn)它的痛苦無助?
生3:左右欹斜,寫出荷花在大雨的打擊下快要承受不住了。
師:這雨大不大,(大)文章怎么描寫的?
生: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繁密的雨點。
師:對,雨越大,反映了紅蓮?(寫出紅蓮遭遇的困難很大。)
師:在這么大的雨中紅蓮顯得好無助。假如你就是那朵風雨中的紅蓮,此刻你的內(nèi)心最想要的是什么?
生:要是有人幫我遮雨就好了;要是雨停了真好;要是有媽媽在我就不怕了…
師:詩人看到風雨中的紅蓮內(nèi)心是怎樣的?
生:擔心但又無可奈何。
師:那詩人為什么不去保護紅蓮?
生:因為詩人就像紅蓮一樣害怕風雨的打擊,她去給紅蓮遮風擋雨,那誰又為詩人遮風擋雨呢?
師:讀到這里,我也為紅蓮的命運深深地惋惜了。請繼續(xù)說,紅蓮還留給你什么印象?
D生:這是一朵幸福的紅蓮。
我是從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
不搖動:寫出荷花在荷葉的保護下,再也不懼怕風雨的打擊了,就好象躲進媽媽的懷抱一樣溫暖,幸福。
師:我們該怎么讀不搖動了
生:堅定,自豪,幸福
師:讓我們抬起頭,挺起胸,面對風雨用幸福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吧!
⑶風雨中,紅蓮躲在荷葉的懷里好幸福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張荷葉。這是一張怎樣的荷葉?
生1:這是一張慈憐的荷葉。我是從一回頭忽然看見…正覆蓋在紅蓮上面
傾側覆蓋:寫出荷葉對紅蓮的憐愛和保護。它為了不讓紅蓮受到傷害,寧愿彎下身子為紅蓮遮風擋雨,而且動作還很輕柔。
慢慢地:能深刻地體現(xiàn)荷葉對紅蓮無微不至地照顧。
師:面對這樣一張慈憐的荷葉,你的頭腦里會出現(xiàn)誰的影子?(母親)
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深情、緩慢,內(nèi)心充滿感激)
生朗讀.
師: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省略號,它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話沒說完。
師,那你能否想象一下,荷葉遮住紅蓮以后還有哪些愛的舉動?。
生:(略)
生2:這是一張勇敢的荷葉。我是從雨點不住的打著…無力的水珠。
如此大的雨,一碰到荷葉就變成流轉無力的水珠,這充分體現(xiàn)了荷葉的堅強勇敢。
四、探究思考
讀到這里,我突然發(fā)現(xiàn),詩人用了很多的筆墨來描寫紅蓮和我內(nèi)心的感受,描寫荷葉和母親的句子卻很少,顯然文不對題。我們將題目修改一下,可以嗎?
生:紅蓮的美麗,幸運。幸福都源于荷葉,沒有荷葉就沒有紅蓮的一切。詩中描寫紅蓮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荷葉。
生:她是故意的,她把紅蓮寫得越美,越幸福反襯荷葉越偉大。
師:荷葉的平凡正是她的偉大的最高體現(xiàn)。這正是母親的形象的寫照。讓我們一同吟誦作者對母親的真摯的贊頌:
學生齊讀: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師:什么是心中的雨點?
生:人生的風風雨雨
師:想到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風風雨,我又記起了作者心底的一種聲音,請看: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母親啊!
請頓時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出示課件,學生齊讀三首小詩)冰心在這篇散文詩中歌頌了偉大無私的母愛,在她的詩集《繁星》、《春水》中,她把母愛視為最崇高最美的東西,反復加以歌頌。
冰心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大致包括三個方面:母愛、童真、自然美。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讀冰心的的文章,猶如欣賞晴朗的夜空中晶瑩透亮的星星,簡單清澈,讓人心醉,而后與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
推薦閱讀冰心作品
師結:作者花大量的筆墨寫蓮花和荷葉,是為抒發(fā)對母親的贊美之情設置生動的情景。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達到生動形象、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五、遷移拓展:
師:經(jīng)過剛才的品析,我們被荷葉母親的偉大所感動。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還記得那則感天動地的短信?寶貝兒,如果你還活著,請記住,媽媽愛你!媽媽走了,但母愛將永遠伴隨在孩子的身邊。或許你我的身邊并不曾發(fā)生過如此撼動人心的事情,但母親對我們的愛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們身邊。你感受到了嗎?
生談對母愛的感受。
師:母愛就像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悠遠。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融入了母親濃濃的愛,清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門前的一句句關愛的叮嚀;臨睡前掩緊的被角。用心愛著孩子是母親生命的習慣。能享受到母愛是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要以一顆感恩之心,去善待我們的父母,善待親人,善待萬物。相信同學們心中一定還有很多的話想對母親說,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妙筆,模仿借助某一種具體的事物抒發(fā)對母親的愛。如:母親啊,你是____,我是____。比比看誰想像最豐富,寫的最好最美。
學生寫作、發(fā)言。
1.母親啊!你是陽光,我是大地上綻放的花朵。
2.母親啊!你是春雨,我是幼苗,你滋潤著我,讓我茁壯成長。
3.母親啊!你是濃陰的大樹,我是樹下被你遮風擋雨的小草。
六、結語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趕到溫暖如春。
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也依然純潔明凈。
相信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張為我們遮蔽風雨的荷葉--我們的母親。
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文章結尾處作者深情贊美母愛的句子--(師生共同朗誦)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我也相信當未來我們張開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遼闊的藍天的時候,一定能看到母親欣慰的笑容。下課。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步》教案分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步》教案分析
一、教學建議
語文新課程標準突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diào)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課文《散步》以“人與自我”為主線,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讓學生在感受濃濃親情的同時,體悟生命與責任。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要求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自主參與合作、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他們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學習體驗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討論中愉快地獲得知識。
《散步》文章內(nèi)容比較淺顯易懂,卻體現(xiàn)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審美閱讀進行訓練,讓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進入文本的探究,緊扣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尋找美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對情感之美的體驗。
當然,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驗遠遠不是一篇課文所能完成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希望通過課堂教學、課外閱讀,能讓學生的聚焦課堂,關注生活,走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二、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七年級為初中的起始階段,學生處于初中學習的適應期,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積累,注重理解、審美、創(chuàng)新等各項能力的積極培養(yǎng)。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獨立思維的重要發(fā)展階段,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欲都有所提高,與此同時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分析、理解、審美、篩選信息的能力及口頭表達的能力,通過前四個單元的學習,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但是,對于我校的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語文基礎較為薄弱的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缺少生活閱歷和對生活的體驗,部分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感情較為淡漠。在語文知識方面,學生對“散文”這一文體知識的了解不多。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適時的點撥,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作為起始年級,注重學生課前字詞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積累散文優(yōu)美的語言。
(2)關注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學會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生活中的濃濃親情,讓學生在家庭里、生活中學會尊老愛幼,理解他人、關愛他人。
(2)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同時教會學生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
2.難點
(1)感悟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責任,對于人生閱歷尚淺七年級的同學們來說,有一定難度。
(2)但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從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明確自己現(xiàn)階段責任并力爭做有責任意識的人。
(四)教學方法
1.教法
點撥引導、多媒體輔助
2.學法
誦讀、圈點勾畫、合作探究、練筆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聆聽音樂《我們的田野》,播放關于春天田野美麗的圖片,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師:同學們,當你置身于美麗的田野風光時,你最想干什么?
生:(回答。)
師:散步,多么愜意的事情,欣賞美麗的景色,滿懷美好的心情。今天,讓我們用這份美好,學習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文章——《散步》。
2.問題探討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讀前工作
①強調(diào)讀準字音。
分歧(qí)霎時(shà)
拆散(sàn)水波粼粼(lín)
②出示問題:文章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2)學生帶著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適時點撥。
①兩個字概括故事內(nèi)容。
②文中一句話概括故事內(nèi)容。
③關注記敘要素,用一段話概括故事內(nèi)容。
(4)教師歸結:我們于平常小事中感知到故事的美。
3.問題探討2:合作探究,品析情感。
(1)學生合作、探究。
(2)教師適時點撥,歸結。
(3)探究內(nèi)容。
①世間萬物皆有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情感?
[提示]:親情。
②在充滿濃濃親情的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xiàn)?請圈點勾畫文中語句并具體談談。
[提示]:(學生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說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點撥。)
母親:年邁、順從、謙讓。
“我”:孝順、有責任感。
妻子:賢良、溫順。
兒子:頑皮、有靈性、懂事。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大家彼此謙讓、互敬互愛。
③文章在表現(xiàn)“親情”的同時,還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在文中找出(圈點勾畫)相關語句并說說自己的看法。
[提示]:生命與責任。(探究并朗讀感悟。生命:重點探究第四段;責任:第六段、第八段,重點探究第八段。)
①關于第四段
“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提示]:“這一切”包含的意象:田野、新綠、嫩芽、冬水。春意盎然,充滿生機,生命律動。
②關于第六段、第八段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br>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提示]:我和妻子都屬于人到中年,是承前啟后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攜幼,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教育子女,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擔,責任重大?!奥?,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出于對各自背上的親人的關愛,出于對生命的贊美和愛護;正如作者自己說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補充:我在文中設計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將整個世界背起來,中青年人責無旁貸。
——莫懷戚《散步的寫作契機》
③教師歸結:美好的情感需要我們用心呵護,更需要我們用行動去珍愛。
【教師歸結】
初春田野——生命
分歧——親情
背——責任
4.問題探討3:圍繞“親情”學生完成仿寫訓練。
(1)教師導入:普通的一次散步,折射出了美麗的親情,這種寫作手法叫“以小見大”。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守候的身影……都包含濃濃的親情,請同學們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親情,按照要求完成仿寫練習。
(2)仿寫句式
要求:按照句式,圍繞主題完成仿寫練習。注意“小事情”中見“大情感”。
親情是受傷時,父母那溫暖的懷抱。
親情是,。親情是,。
(3)學生完成之后交流,教師適時點撥、評價。
5.結束語
親情,是人生永恒的美麗。高爾基說過:在歲月的長河里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是親情,最難以割舍的還是親情。
我想,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領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僅僅是聲情并茂地訴說,它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親情不能只是父母的無償給予,它更應是兒女無言真誠的回報。
學會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做有責任意識的人。
同學們,但愿這節(jié)課能成為你人生路上的一筆財富。
六、課后作業(yè)
課外小練筆:寫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親情故事。盡量用上“以?。ㄊ虑椋┮姶螅ㄇ楦校钡膶懽魇址?。
答案:略
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兩首《荷葉母親》課堂教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兩首《荷葉母親》課堂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小學語文七年級上冊《荷葉母親》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jù)這篇散文詩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有感情朗讀文章,體驗人間真情,培養(yǎng)感恩的情懷。
2.品味樸實、清麗的語言,學習托物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抒情的寫法,嘗試借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課前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
課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或《母親》(閻維文)
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看到的畫,所表達的共同主題是什么?(母愛)
對,母愛千年,沉浸于萬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間,流淌于歲月的長河。她們的愛,如春雨潤物無聲,如太陽和煦溫暖。歌唱家用優(yōu)美的歌聲贊美母愛,那作為現(xiàn)代文學家的冰心又用怎樣的語言來歌頌這份濃濃的母愛呢?下面讓我們走進散文詩《荷葉母親》,一同去欣賞那感人至深的場景吧!(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⑴請大家用心去聆聽朗讀,標注不熟悉的字詞,同時思考:
作者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播放幻燈片錄音)
⑵在聽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這些詞的讀音?請看大屏幕:(播放幻燈片注音)
并蒂(dì)姊妹(zǐ)蓮蓬(péng)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
攲斜(qī)蔭蔽(bì)白瓣兒(bàn)
⑶一首詩就像是一幅畫。這首散文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圖畫呢?(提示:在聽讀過程中,你印象最深的畫面是怎樣的?)
生:我看到園院的蓮池里一朵白蓮謝了,但一朵紅蓮盛開了;紅蓮被雨點打的左右斜;
風雨中荷葉側過身子遮住紅蓮;紅蓮在荷葉下不搖動了;窗外紅蓮躲在荷葉下,窗內(nèi)我坐在母親旁…
師:紅蓮、荷葉為我們組成一幅幅美麗而感人的畫面。你能告訴我,這篇散文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
師:風雨中荷葉為紅蓮遮擋風雨的圖畫,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母親,聯(lián)想到了無時不在的母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地欣賞品味吧!
三、品讀賞析
⑴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文章,勾畫出具體描寫紅蓮和荷葉的句子,并用一兩個詞語點評:這是一朵的紅蓮;這是一張的荷葉。
生配樂自由探究研讀。
⑵師: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是一朵怎樣的紅蓮?
A生1:這是一朵美麗的紅蓮。
師:從哪里讀出的?
生1:我是從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師:哪些詞語展示了它的美麗?
生1:亭亭、立,這兩個詞語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表現(xiàn)紅蓮筆直立于碧波荷葉之上的婀娜的身姿.在作者筆下這朵紅蓮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少女。
師:菡萏是什么意思?(荷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含苞欲放的荷花)
師:有些詞語我們應該理解它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含義。
B師:你還讀出了怎樣的蓮花?請繼續(xù)談。
生2:這是一朵幸運的紅蓮。
師:哪里體現(xiàn)出幸運?
生:我是從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兩朵蓮花,一紅一白,一謝一安然,以白襯紅,更突出紅蓮的幸運。
師:對,朗讀這些語句時,要讀出作者的惋惜與驚喜!一起試一試。
C師:同學們讀得很仔細,請繼續(xù)談。
生3:這是一朵承受風雨的紅蓮。這是一朵痛苦的紅蓮。這是一朵無助的紅蓮。
我是從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
教案
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起斜。
師:哪些詞語體現(xiàn)它的痛苦無助?
生3:左右欹斜,寫出荷花在大雨的打擊下快要承受不住了。
師:這雨大不大,(大)文章怎么描寫的?
生: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繁密的雨點。
師:對,雨越大,反映了紅蓮?(寫出紅蓮遭遇的困難很大。)
師:在這么大的雨中紅蓮顯得好無助。假如你就是那朵風雨中的紅蓮,此刻你的內(nèi)心最想要的是什么?
生:要是有人幫我遮雨就好了;要是雨停了真好;要是有媽媽在我就不怕了…
師:詩人看到風雨中的紅蓮內(nèi)心是怎樣的?
生:擔心但又無可奈何。
師:那詩人為什么不去保護紅蓮?
生:因為詩人就像紅蓮一樣害怕風雨的打擊,她去給紅蓮遮風擋雨,那誰又為詩人遮風擋雨呢?
師:讀到這里,我也為紅蓮的命運深深地惋惜了。請繼續(xù)說,紅蓮還留給你什么印象?
D生:這是一朵幸福的紅蓮。
我是從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
不搖動:寫出荷花在荷葉的保護下,再也不懼怕風雨的打擊了,就好象躲進媽媽的懷抱一樣溫暖,幸福。
師:我們該怎么讀不搖動了
生:堅定,自豪,幸福
師:讓我們抬起頭,挺起胸,面對風雨用幸福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吧!
⑶風雨中,紅蓮躲在荷葉的懷里好幸福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張荷葉。這是一張怎樣的荷葉?
生1:這是一張慈憐的荷葉。我是從一回頭忽然看見…正覆蓋在紅蓮上面
傾側覆蓋:寫出荷葉對紅蓮的憐愛和保護。它為了不讓紅蓮受到傷害,寧愿彎下身子為紅蓮遮風擋雨,而且動作還很輕柔。
慢慢地:能深刻地體現(xiàn)荷葉對紅蓮無微不至地照顧。
師:面對這樣一張慈憐的荷葉,你的頭腦里會出現(xiàn)誰的影子?(母親)
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深情、緩慢,內(nèi)心充滿感激)
生朗讀.
師: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省略號,它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話沒說完。
師,那你能否想象一下,荷葉遮住紅蓮以后還有哪些愛的舉動?。
生:(略)
生2:這是一張勇敢的荷葉。我是從雨點不住的打著…無力的水珠。
如此大的雨,一碰到荷葉就變成流轉無力的水珠,這充分體現(xiàn)了荷葉的堅強勇敢。
四、探究思考
讀到這里,我突然發(fā)現(xiàn),詩人用了很多的筆墨來描寫紅蓮和我內(nèi)心的感受,描寫荷葉和母親的句子卻很少,顯然文不對題。我們將題目修改一下,可以嗎?
生:紅蓮的美麗,幸運。幸福都源于荷葉,沒有荷葉就沒有紅蓮的一切。詩中描寫紅蓮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荷葉。
生:她是故意的,她把紅蓮寫得越美,越幸福反襯荷葉越偉大。
師:荷葉的平凡正是她的偉大的最高體現(xiàn)。這正是母親的形象的寫照。讓我們一同吟誦作者對母親的真摯的贊頌:
學生齊讀: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師:什么是心中的雨點?
生:人生的風風雨雨
師:想到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風風雨,我又記起了作者心底的一種聲音,請看: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母親啊!
請頓時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出示課件,學生齊讀三首小詩)冰心在這篇散文詩中歌頌了偉大無私的母愛,在她的詩集《繁星》、《春水》中,她把母愛視為最崇高最美的東西,反復加以歌頌。
冰心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大致包括三個方面:母愛、童真、自然美。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讀冰心的的文章,猶如欣賞晴朗的夜空中晶瑩透亮的星星,簡單清澈,讓人心醉,而后與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
推薦閱讀冰心作品
師結:作者花大量的筆墨寫蓮花和荷葉,是為抒發(fā)對母親的贊美之情設置生動的情景。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達到生動形象、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五、遷移拓展:
師:經(jīng)過剛才的品析,我們被荷葉母親的偉大所感動?,F(xiàn)實生活中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還記得那則感天動地的短信?寶貝兒,如果你還活著,請記住,媽媽愛你!媽媽走了,但母愛將永遠伴隨在孩子的身邊?;蛟S你我的身邊并不曾發(fā)生過如此撼動人心的事情,但母親對我們的愛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們身邊。你感受到了嗎?
生談對母愛的感受。
師:母愛就像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悠遠。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融入了母親濃濃的愛,清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門前的一句句關愛的叮嚀;臨睡前掩緊的被角。用心愛著孩子是母親生命的習慣。能享受到母愛是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要以一顆感恩之心,去善待我們的父母,善待親人,善待萬物。相信同學們心中一定還有很多的話想對母親說,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妙筆,模仿借助某一種具體的事物抒發(fā)對母親的愛。如:母親啊,你是____,我是____。比比看誰想像最豐富,寫的最好最美。
學生寫作、發(fā)言。
1.母親啊!你是陽光,我是大地上綻放的花朵。
2.母親啊!你是春雨,我是幼苗,你滋潤著我,讓我茁壯成長。
3.母親啊!你是濃陰的大樹,我是樹下被你遮風擋雨的小草。
六、結語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趕到溫暖如春。
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也依然純潔明凈。
相信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張為我們遮蔽風雨的荷葉--我們的母親。
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文章結尾處作者深情贊美母愛的句子--(師生共同朗誦)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我也相信當未來我們張開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遼闊的藍天的時候,一定能看到母親欣慰的笑容。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