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案大全集
發(fā)表時間:2020-10-12七年級地理上冊《七大洲和四大洋》重要復習資料。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七年級地理上冊《七大洲和四大洋》重要復習資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上冊《七大洲和四大洋》重要復習資料
第一節(jié)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地球上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無論怎么劃分,地球上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東西半球來說,東半球的陸地面積多于西半球;南北半球來說,北半球的陸地多于南半球;北半球比東半球的陸地面積大
2、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圖上的位置要知道。
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
3、亞洲和非洲的界限是蘇伊士運河;歐洲與非洲的界限是直布羅陀海峽,亞洲和北美洲的界限是白令海峽;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界限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歐洲的界限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峽。
4、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5、我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最大的半島是山東半島
6、四大洋按照面積大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7、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8、面積較大的稱為大陸,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稱為大洲。六個大陸:亞歐大陸、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美大陸、北美大陸、南極大陸
9、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10、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是亞馬孫河流域。
1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
12、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位于非洲,最冷的地方位于南極洲。
13、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
14、只分布在東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只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地球上既跨半球又在同一個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和(印度洋)。
15、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叫(大陸架),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nèi)。
相關(guān)推薦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3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2、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及積極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學難點
1、認識七大洲輪廓及位置的確定。
2、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教學方法
活動探索式教學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這一稱呼是否正確呢?
活動一:
下面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線繩把地球儀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個半球,平分幾次之后,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過渡并提出問題:所以,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我們生活的星球應叫什么?(水球),我們的先人為何叫地球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后,小組內(nèi)討論。
小結(jié):
由于古人缺少對地球面貌的整體認識,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所以才稱作“地球”,既然已經(jīng)叫了那么長時間地球了,也沒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對于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這些實質(zhì)性的問題我們要有所把握,絕不能習慣成自然。
活動二:
通過上述活動,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按自轉(zhuǎn)方向撥轉(zhuǎn)地球儀,閉上眼睛,用手指隨意按住地球儀的任意部位,咱們看看每次分別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復幾次取平均值)
小結(jié)并提出問題:
通過上圖,我們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結(jié)論,它們是均勻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嗎?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地球儀,思考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有何不同?(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請同學們結(jié)合教材中圖2.5,在該圖上隨意找出幾組大陸、半島、島嶼、海洋、海峽。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概括上述地理名稱的概念應該是什么?除了這些名稱以外,我們還經(jīng)常聽說大洲一詞,它的含義是什么?請同學們結(jié)合教材中,圖2.6及其閱讀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動。
活動三
1、出示各大洲輪廓圖片,在黑板上掛出相應的世界海陸分布圖。
2、請每小組同學選派代表逐一介紹其名稱、由來,面積排序,并用磁釘釘在底圖相應的位置上,同時說出相應位置的四大洋名稱及面積排序。
訓練;
通過觀察地球儀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相連的大洲及其分界線(亞-非)
2、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
3、被三個大洋圍繞的大洲?(北美、亞洲)
4、被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南美、非洲)
5、被五個洲圍繞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
6、既有熱帶,又有溫帶,還有寒帶的大洲是?(亞洲、北美洲)
7、練習一筆畫世界
8、在世界簡圖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稱
9、<<同步訓練>>練習題
總結(jié):地球是我們?nèi)祟惖募覉@,它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請同學們舉例說明陸地和海洋對我們?nèi)祟惖纳嬗泻我饬x?作為地球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你覺得應該怎樣去做呢?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2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2”,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利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點,記住海陸面積比例。
2、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養(yǎng)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用圖能力。
2、培養(yǎng)查找、搜尋信息及分析、處理、歸納、總結(jié)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觀看加加林初登太空的圖及對“地球”、“水球”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世界奧秘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全球海陸分布大勢,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及分布特征。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
(一)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講述法。
(二)教具準備
世界海陸分布圖、大洲和大洋分布圖
四、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當我們進入宇宙,在浩瀚的夜空中,我們會看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蔚藍色的星球,那就是我們?nèi)祟惖募覉@——地球。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們看到的星星都是黃色的,怎么地球是蔚藍色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開這個疑問吧。
(板書)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陸比例
為了了解地球面貌,人類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進行了艱難的探索。
請同學們讀26頁閱讀材料。
老師提問:早期的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師:早期的人類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人們足跡和視野所及的范圍狹小,居住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往,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在古希臘的世界地圖上,古希臘就是世界的中心。而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稱為“中國”。而且由于人們是生活在陸地上,于是人們就把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稱為“地球”。
請幾位同學介紹人類探險與認識世界的歷程。
絲綢之路、馬可.波羅游記、鄭和七下西洋、地理大發(fā)現(xiàn)、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等。
老師小結(jié):不錯,這些探險家為人類認識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經(jīng)過了艱難的探索,現(xiàn)在我們對地球上海陸面貌終于有了正確的認識。
師:請同學們看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誰能告訴我藍色表示什么?綠色表示什么?什么顏色所占的比例大?
生: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藍色所占的比例大。
師:對,地球表面藍色也就是海洋所占的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得多。難怪原蘇聯(lián)的宇航員加加林,當他乘坐宇宙飛船到太空中回首地球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人們給地球起錯了名字,應該把地球改做“水球”。正因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當我們從太空看地球時,就呈現(xiàn)出的蔚藍色。那么我們?nèi)祟愃畹男乔驊摻小暗厍颉边€是“水球”呢?
學生討論,老師點評,言之有理既可。
師:專家們還計算出了海陸的精確比例:
(板書)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師: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塊。
由于海洋面積遠遠超過了陸地面積,所以如果我們將地球平分成兩個相等的半球,不管怎樣分,始終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根據(jù)地表海陸分布狀況而劃分的水半球與陸半球也是這樣。請看28頁。水半球是指海洋最多、陸地最少的半個地球。它的中心在新西蘭以東安蒂波德斯群島附近。而陸半球是指陸地最多、海洋最少的半個地球。它的中心在法國西部盧瓦爾河河口附近。然而,即使是在陸地最多的陸半球內(nèi),海洋面積(占52.7%)仍然大于陸地面積(占47.3%)。而這樣劃分的水半球,海洋面積就達到了90%。所以,我們無論怎么劃分,也是分不出陸地面積超過海洋面積的半個地球的。這個事例更進一步說明了世界的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師:不僅是世界的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世界的海陸分布也很有趣。請同學們觀察地球儀,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在北極和南極周圍是陸地還是海洋。
(板書)2、世界的海陸分布
學生回答。
老師手拿地球儀,邊展示邊講解:從地球儀上看,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
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塊。不同的陸塊,名稱不同。請同學們看2.5圖。
(板書)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海、洋、大陸、島嶼、半島、海峽
學生讀圖P28圖2.5。分別請幾個同學說對出對海、洋、大陸、島嶼、半島、海峽的理解,教師歸納。
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
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
三面環(huán)水,一面與大陸相連的叫半島;
遠離大陸的遼闊水域叫洋;
靠近大陸比洋小的水域叫海;
海與洋是相連的。溝通兩個水域的狹窄水道叫海峽。
練習:請學生在圖上指出面積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指出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及我國的臺灣島和海南島;找出白令海峽和臺灣海峽;找出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來。
2、七大洲
師生一起在圖上找出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
師:哪些大洲是連在一起的,它們以什么為界?
讀2.6和2.7圖,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亞歐兩洲是連在一起的,它們的分界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高加索山脈。亞洲位于東部,歐洲位于西部,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稱為“歐羅巴”,意為“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是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馬運河。
讀2.6圖思考:哪幾個大洲主體分布在東半球?哪幾個大洲主體分布在西半球?
學生回答:亞洲、歐洲、非洲、主體分布在東半球,北美洲與南美洲主體分布在西半球。大洋洲大陸部分在東半球,島嶼部分在西半球,南極洲的大部分也在東半球。
師:赤道穿過哪幾個大洲?哪幾個大洲的全部在北半球?哪幾個大洲的全部在南半球?
學生回答:赤道橫穿南美洲、非洲大陸和亞洲、大洋洲的島嶼部分。北美洲和歐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極洲全部在南半球。
聯(lián)系以前所學的知識思考:七大洲中哪個洲最熱,哪個洲最冷?
學生回答后老師講解:由于赤道、南、北回規(guī)線穿過非洲,決定了它絕大部分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我們知道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因此非洲成為平均氣溫最高的大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源自古希臘文,意為“陽光灼熱的大陸”。南極洲緯度最高,當然氣溫最低。
讀2.6圖:請按面積大小說出七大洲的順序:
教師歸納: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00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00萬平方千米,大洋洲——900萬平方千米。
思考:七大洲中哪個洲所跨的緯度最多,哪個所跨的經(jīng)度最多?
引導學生從地圖冊上得出結(jié)論:亞洲南至南緯10度附近,北至北緯80度緯線以北,跨越了半個地球,是跨緯度最多的大洲;南極洲雖然不是面積最大的洲,但位于南極地區(qū),跨越的經(jīng)度數(shù)有360度,特殊的位置決定了他成為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
師:地球表面廣大的海洋被大陸分割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來
(板書)2、四大洋
它們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讀圖并思考:哪個洋面積最大,哪個最小,哪個水溫最高,哪個最低,哪個跨經(jīng)度最多,哪個緯度最高,哪個輪廓呈S型?
(太平洋面積最大,北冰洋面積最小,印度洋水溫最高,北冰洋水溫最低,北冰洋跨經(jīng)度最多,緯度最高,大西洋輪廓呈S型)。
鞏固練習:1、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
2、根據(jù)圖2.9所示的大洋洲、南極洲輪廓,在圖中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給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輪廓,并且寫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稱。
活動: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和分布特點。
我們仔細觀察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圖的話,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如各大洲幾乎都是一南一北成對稱分布,像北美洲與南美洲、歐洲與非洲、亞洲與大洋洲,南極洲在頂端。每對大陸組成一個大陸瓣,在北極匯合,形成大陸星,如2.8圖。并且亞洲最大、大洋洲最??;非洲次大、歐洲次??;北美洲第三,南美洲第四;南極洲居第五,從大陸瓣圖也可看出,這種分布似乎在保持某種平衡。此外大陸輪廓多為北寬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島嶼多在大陸東面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分布特點呢?目前,科學家還沒有作出合理的解釋,希望有志于研究地理學的同學,能夠努力學習,有朝一日能為我們揭開其中的奧秘。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1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1》,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1
大洲和大洋
一、設計理念:
當今的新課程改革,提倡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采用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地理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動手做演示、教師指導、課件播放、練習體會等綜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學會運用地理圖表資料說明和解決地理問題,從而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改變,逐漸從“學會”發(fā)展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通過閱讀海陸分布圖和海陸面積的比較示意圖,使學生了解全球海陸分布,了解海陸面積比例。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并能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讀圖繪圖的能力,達到靈活運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標:
本節(jié)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學生討論是“地球還是水球?”到了解海陸的分布,到探索和發(fā)現(xiàn)大陸、半島、島嶼和海洋、海峽的區(qū)別,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過程。主要采用組織學生活動的方法,使學生會用地球儀、世界地圖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yǎng)學生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通過對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同時滲透開放性的話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通過組織競賽活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并加強了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師生互動,創(chuàng)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現(xiàn)在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1.認識海陸面積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輪廓—落實在地球儀和地圖上
難點: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關(guān)系。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地球儀、世界地圖、競賽圖表
五、教學方法:討論教學法、多媒體電腦直觀演示法和知識競賽法
六、教學過程: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把本課教學過程設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件演示
教學效果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本課
4分鐘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早已廣被接受,但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蔚藍色的美麗的星球。他說:“我們給地球起錯了名字,它應叫做水球?!蹦敲吹降讘摻械厍蜻€是水球?
1、觀察地球儀和火箭升空的動畫演示,覺得新奇
2、學習小組討論:是地球還是水球?
3、由學生討論后請學生代表發(fā)言,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歸納,這種教學方式,強化了討論法這一學習方法
地球動畫和圖片
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發(fā)表了不同的見解,培養(yǎng)了語言表達的能力,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二)
動手觀察探究新知
7分鐘
1、師:引導學生旋轉(zhuǎn)地球儀,開展“擁抱地球”活動,觀察任何半球是陸地大還是海洋大?最后統(tǒng)計學生的擁抱結(jié)果,從而得出結(jié)論。(海洋比陸地大)
2、師:這個結(jié)果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講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認識海陸分布有沒有那么容易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認識幾位著名的探險家和他們?yōu)槿祟愓J識世界所作的貢獻吧。
3師:看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哪個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個半球?圖中北極地區(qū)和南極地區(qū)分別是海洋還是陸地?
1、隨機的用雙手擁抱地球,看看他們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還是陸地。
2、觀看展示
3、觀察不同的地圖進行分析判斷
4、學生踴躍回答問題
1、展示著名探險家和他們?yōu)槿祟愓J識世界所作的貢獻
2、世界海陸分布圖
3、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
4、水、陸半球圖
5、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
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讀圖的能力,使學生在使用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資料、提取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學生也體會人類的認識世界是需要不斷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永遠的目標。
(三)
觀察思考
深入自學
5分鐘
1、師:無論是哪個半球,海洋面積總是比陸地大,接下來請學生在圖中找出海洋有幾種表示方式?(海、洋、海峽)
2、師:看完海洋,我們一起來看我們熟悉的陸地吧。(引導學生區(qū)別大陸、半島、島嶼和大洲)
學生看圖鞏固陸地和海洋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并回答問題。
1、“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素描圖,
2、世界地形圖
學生大多學會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件演示
教學效果
(四)
師生互動突出重點
20分鐘
1、師:在地球的廣大的海洋和陸地我們可以用六個字含蓋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師指導并和學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及分布特征
4、引導學生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完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向組長和老師求助)
1、請一位黃同學帶領(lǐng)全班學生認識七大洲、四大洋
2、讓全體同學根據(jù)世界地圖,說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3、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各大洲的輪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對位置
4、各小組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
1、大洲、大洋的分布圖
2、各大洲大小比較示意圖
3、亞洲與歐洲、非洲分界圖
4、北美洲與南美洲、亞洲分界圖
5、各大洋大小比較示意圖
6、“一筆繪五洲”
學生深入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親自的繪圖加深了學生的空間印象,也提高了繪圖技能。通過師生互動,創(chuàng)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一起突破難點,突出重點。使學生逐漸從“學會”發(fā)展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五)
競賽活動鞏固練習
6分鐘
1、設置搶答題:
⑴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⑵亞洲和歐洲的界線是什么?
⑶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
2、把各組的得分寫入表格,對各組的表現(xiàn)作點評
以小組為單位參加競賽活動,以搶答形式為主(各組任一成員都可搶答,答對的為本組得分)
1、所提的問題和圖片
2、世界地形圖競賽版(對答對的同學課件會給予掌聲鼓勵)
中學生好勝心強,用競賽的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又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習熱情,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啟發(fā)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六)
小結(jié)本課布置作業(yè)
3分鐘
1、師:“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那些?”引導學生總結(jié),并以板書將重、難點內(nèi)容用彩筆表示出來,鞏固本節(jié)知識。
2、布置作業(yè):
地理填充圖冊P12-13
1、學生總結(jié)并記錄重點難點
2、記錄作業(yè)內(nèi)容并做作業(yè)
板書和作業(yè)內(nèi)容
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jié)能力,通過書面作業(yè)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學得較為輕松,課堂教學效果很好.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在整個過程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并提出富有啟發(fā)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同時通過討論、課堂練習競賽活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動口動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嘗自主學習的樂趣。本節(jié)讀圖較多,難度并不大,我特別注意在提問時問題的目的性明確,盡量避免重復、羅嗦,把能由學生完成的盡量讓他們來做。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chǔ)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熱情。不足之處在于有些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還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部分學生缺少自己的創(chuàng)見。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二、世界海陸分布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四大洋
⑴洋、海和海峽
⑵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七大洲:
⑴大陸、半島、島嶼
⑵七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⑶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和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南、北美州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④亞、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