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詞教案模板
發(fā)表時間:2025-07-31初中古詩詞教案模板(2篇)。
作為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以下是針對初中古詩詞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和收藏。
## 初中古詩詞教案模板 版本一
###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與《行行重行行》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包括古詩和《古詩十九首》的寫作時代。
2. 學生掌握詩中運用的疊音、比興、對比等藝術(shù)手法。
3. 通過梳理詩意和逐句賞析,學生體驗詩歌中“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shù)特點。
4. 學生在學習此詩后,理解人生的悲歡離合,珍惜與親人相聚的時光。
### 教學重點:
1. 分析詩中使用的疊音、比興、對比等修辭手法。
2. 梳理詩歌大意并分“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兩部分進行逐句賞析。
### 教學難點:
體味詩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shù)特色。
### 教學方法:
講述法、朗讀法、談話法。
### 教學課時:
一課時(25分鐘)。
###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在中國詩歌歷史中,有一組五言詩被譽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即《古詩十九首》。這里的古詩是指與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體,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詩稱為今體詩或近體詩,而非律詩則稱為古詩或古體詩。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tǒng)編的《文選》,其中收錄了東漢末年文人創(chuàng)作的十九首五言詩。今天我們學習的《行行重行行》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篇,因此被稱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
二、梳理詩歌大意:
1. 學生瀏覽全詩和注釋,理解詩歌的大致內(nèi)容。
2. 學生齊讀全詩,思考詩歌表達的情感。
3. 詩歌表達的是思婦的離愁別恨,那么它是如何表現(xiàn)這種抽象情感的?首先請一位同學用自己的話翻譯整首詩。
參考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這樣活生生地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隔千萬里,我在天這頭而你在那頭。
路途艱險又遙遠,何時才能見面?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北風,南鳥北飛安巢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久,衣服越發(fā)寬大,人越發(fā)消瘦。
飄蕩的云遮住太陽,他鄉(xiāng)的游子不想回歸。
只因為想你使我漸漸變老,又是一年很快到年關(guān)。
還有許多心里話不再說,只愿你多保重,切勿受饑寒。
三、“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兩部分逐句賞析:
1. 從剛才的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到詩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表現(xiàn)從初別開始的離別之恨,強調(diào)路遠相見之難;第二部分則側(cè)重思婦的心理描寫,抒發(fā)相思之苦。
2. 接下來,我們通過逐句分析進一步品味詩歌的表情達意之妙。
(1)來看第一部分——離別之恨?!靶行兄匦行小保B疊四個“行”字,加上一個“重”字,傳達出離別的遙遠與艱辛,營造了一種沉重的氣氛,給人以壓抑感,痛苦和傷感的情緒迅速彌漫全詩。
(2)再來看第二部分。思婦的思念越來越濃烈,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昂R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比喻飛禽走獸尚且不忘本,何況人呢?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則代表思婦的疑慮,表達了游子可能被外面所迷惑的擔憂。
(3)總結(jié)。
詩歌兩個部分分別抒發(fā)了思婦的“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同時在手法上寫“離別之恨”主要從空間的角度,而寫“相思之苦”則主要從時間的角度。時間與空間相互交織,結(jié)合疊音、比興、對比等修辭手法,充分展現(xiàn)了思婦的情感。
四、介紹寫作背景。
《古詩十九首》中有許多作品都表現(xiàn)了夫妻的離別與思念,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guān)。東漢末年,游宦之風盛行,讀書人為了尋求出路,背井離鄉(xiāng),四處奔走。因社會動亂,親離的痛苦愈加突出,使得《行行重行行》成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
五、總結(jié)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
《行行重行行》因其深刻的題材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shù)特色而成為《古詩十九首》的代表作。
六、布置作業(yè)。
這首詩極具背誦價值,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主誦讀,準備在下次早讀課上進行默寫。
## 初中古詩詞教案模板 版本二
### 活動目標:
1. 了解梅花的特點,并能有感情地朗誦與其相關(guān)古詩。
2. 通過手指點畫,進一步理解梅花的基本形態(tài)。
3. 感受古詩表現(xiàn)的意境美,體會梅花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 活動準備:
1. 古詩《梅花》的掛圖1幅、課件及語言CD。
2. 古箏伴奏《漁舟唱晚》。
3. 顏料、彩紙等材料。
###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引入活動主題。
請幼兒猜測:冬天許多花都凋零,唯有一種花在風雪中傲然生存,這是什么花?
二、欣賞梅花圖片,了解梅花特點。
1. 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觀察欣賞。
2. 啟發(fā)幼兒用“梅花”描述一句話。
3. 小結(jié):梅花在冬季盛開,朵朵潔白、黃色、粉色或紅色,散發(fā)淡淡的香味。
三、引導幼兒想象畫面,體驗古詩意境。
1. 教師配樂朗誦古詩,引導幼兒在腦海中想象畫面。
2. 隨著課件輕聲朗誦,準確發(fā)音,想象詩中畫面。
3. 引導幼兒分享想象中的畫面,討論詩的主要內(nèi)容。
4. 提問:“凌寒獨自開”是什么意思?梅花的特征是什么?詩中梅花的顏色和香味又如何體現(xiàn)?
四、音樂伴奏下的朗誦與創(chuàng)作。
1.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進行古詩朗誦并進行手指點畫。
2. 教師巡視,欣賞最終作品,活動結(jié)束。
### 活動反思:
通過談話,激發(fā)了幼兒對梅花的興趣。在欣賞梅花的圖片及課件中,幼兒了解到梅花的特征,許多幼兒能熟練朗誦古詩,并能用“梅花”表達完整觀點。通過朗誦,幼兒感受了古詩的意境美,體會到梅花不怕嚴寒與堅韌的品格。通過手指點畫,更加加深了對梅花的印象,提高了動手能力。
-
欲了解初中古詩詞教案模板網(wǎng)的更多內(nèi)容,可以訪問:初中古詩詞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