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的意義作文
發(fā)表時間:2025-04-04審題的意義作文。
審題的意義作文 篇1
一、故事引入 :
宋朝時宮廷舉行公務員招考選拔皇家畫師。山水畫家宋子房做畫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為題讓考生作畫。如何作畫才能很好地表現(xiàn)這句詩呢?
山林、古寺,寺內金碧輝煌,香煙繚繞?!猍基本符合題意]
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廟一角?!猍符合題意]
蒼郁的群山,中間露出廟里的半截旗桿,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澗邊,有個小和尚正在擔水?!猍有新意]
這樣繪畫,抓住了“題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了??梢妼忣}立意要準要深要新。
審題審得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審題立意需要訓練、需要技巧。
二、審題和立意的概念: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復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確定寫作范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fā)的基調,明確寫作方式和方法的過程。
文章審題,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誤。所謂“不漏”,即全面審題,不遺漏任何要求;所謂“不改”,即準確審題,不隨意改變試題的要求;所謂“不誤”,即正確審題,不誤解題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思想,也就是考生通過所寫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道:“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古人以“帥”為喻,形象地說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審材常見問題:⑴脫離材料 隨意而為;⑵朦朧感知 似是而非;⑶抓一鱗而棄全魚;⑷抓現(xiàn)象而棄本質。
一般所給的材料主要有:
⑴敘述一件較為完整的事情;
⑵引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⑶引用一段新聞報道或消息;
⑷與寫作者道德修養(yǎng)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
⑸ 一段主題鮮明、道理深刻的論述;
⑹ 一段或幾段突出一個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⑺ 揭露社會生活中某一丑陋現(xiàn)象的一副或幾副組合而成的漫畫
三、審題和立意:
審題立意的基本要求:1、符合題意;2、符合文體要求;3、思想健康;4、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5、見解新穎。
材料作文在審題上有一定難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審清材料的中心內涵,選準角度提取觀點,材料在作文中必須引用,而由材料引發(fā)其他聯(lián)想,通過分析、議論,表達自己對人對事對物比較深入的思考。雖然標明文體不限,實際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還是以議論為主,不像話題作文,所給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話題范圍內,天馬行空,任你馳騁。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種限制性很強的作文,千萬大意不得。但也有好處,就是注意到了讀寫結合。對材料的審讀也應該
是很重要的能力,因為它直接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辯證思維的能力,是否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是否對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質內涵。事實上,對材料審讀有偏差的同學,即便其文筆再好,作文也缺乏對事物認識的深度,或者,觀點容易偏激。
除了審題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外,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也要注意。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如下:
(1)引述材料。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數(shù)如果比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數(shù)比較少,可以照引不誤。
(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內涵。
(3)聯(lián)系現(xiàn)實,提取觀點。
(4)由此及彼,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到其他事情,緊扣觀點,具體深入分析。聯(lián)想根據(jù)論證觀點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聯(lián)想、相反聯(lián)想、相關聯(lián)想等。選例必須精當,對事情的分析,必須能夠恰如其分地說明你的觀點。
(5)做出結論。
四、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
(一)準確把握材料的中心:
由于分類的標準、方法不同,命題材料的不同,我們也應從不同的角度把握材料的中心。如果內容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的一種現(xiàn)象,我們在審題中最要注意的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從列舉的現(xiàn)象中概括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
例1:閱讀下列材料,從中概括出最佳觀點。
茉莉、白蘭、米蘭等花香氣襲人,但不艷麗;牡丹、君子蘭、郁金香等花雖不很香,但顯得華貴奇異;玫瑰花色彩繽紛,美艷動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渾身是刺。
有人說,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則帶刺。
審題分析:本則材料圍繞著一個內容,但由兩部分組成:第一段列舉現(xiàn)象;
第二段以“有人說”的形式對上文進行總結概括。綜合整則材料,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實際上,第二段已經(jīng)為我們提供了最佳觀點,即“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東西”。
(二)把握隱含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許多人對顯性信息能注意,而對隱含信息卻容易疏漏。
例2:父親和兒子走在雪地里,看到遠處有一棵大樹,就對兒子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在雪地上跑出的線最直?!眱鹤勇犃司秃苄⌒牡刈撸粩嘧⒁庾约旱碾p腳,把一只腳慢慢放到另一只腳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樹旁,看見父親已經(jīng)先到,他并不覺得意外,但父親走的路比較直,卻令他吃驚。原來父親明白要走成一條直線,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著腳,而是注視著前方的目標。只要眼睛始終不離開大樹,就能走成一條直線。
審題分析:在材料中“腳”、“大樹”都可是隱喻?!澳_”可以是具體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樹”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階段的方向、目標等。在我們一生中,我們有時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腳下,但更多時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三)推敲詞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夠揭示內容的關鍵詞句反復推敲。這些詞句是材料中的“眼”。
例3:科學家羅素的故事。
半個多世紀前,英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羅素曾經(jīng)給他的學生出過“1+1=?”這
樣一道題。題目寫在黑板上,濟濟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覷,沒有一人作答。羅素見狀,輕輕巧巧地在等號后面寫上了2,并且說:“1+1=2,這是真理,面對真理,我們有什么猶豫和顧忌的呢?”
審題分析:科學家羅素的`話是值得推敲的關鍵?!懊鎸φ胬恚覀冇惺裁椽q豫和顧忌的呢?”概括成一個正確的主張(觀點)是:要能于堅持真理。當然,如果從“高材生”們角度出發(fā),分析一下“面面相覷”的原因,也可以得出另一觀點:先入為主往往影響人的判斷力。
(四)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本質。要寫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對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請看下題:
例4:2002年發(fā)生在北京動物園的一起“人傷熊”事件曾激起了人們的憤怒和思考,清華大學四年級學生劉海洋用硫酸傷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說:“我覺得好奇,因為是兌在飲料里,看它能不能辨別出里面有東西。”
請就這則材料進行分析,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五)求異法:如果幾項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審題時,首先,就應找出正反材料之間的對立點,從正反材料的對比中得到啟發(fā),提煉觀點,立意成文。
例5:下面兩段話反映出兩種對立的觀點,請找出其關聯(lián)點,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議論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國每一個人都節(jié)約一根火柴的錢給我,那我就成了百萬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夠給全國每一個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貢獻,那我一生就很價值了。
審題分析:這兩種人的觀點是對立的,進一步分析,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的問題。所以,兩者的“關聯(lián)點”就是人生應樹立怎樣的價值觀,是奉獻還是索取。
例6:材料一 小新背雙腿癱瘓的同學小牧到1千米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五年級到現(xiàn)在高中一年級,一背就是6年1000多個日子。
材料二 某雜志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贊賞的品質是什么?”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樂于助人”。
材料三 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注意:把材料二和材料三結合起來思考。是否結合材料一,自由決定。
審題分析:把材料結合起來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對比特性,我們必須從正反兩個方面來作對比分析,即求異,找出二者的對立點:言行不一,律己與律人標準不一。由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正確的主張:高尚的品質絕不體現(xiàn)在嘴上,要靠實際行動來證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雙腿癱瘓的同學上學,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個日子,小新助人為樂,靠的不是如何說,而是靠的實際行動,可作為品質高尚的典型事例。
五、審題立意練習:
1、根據(jù)下面先哲的話,自選角度,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擬題目,提煉觀點,寫出文章的詳細提綱。
一位先哲說過:使我們疲憊的往往不是遠處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們要隨時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審題導引:通過審度材料,我們發(fā)現(xiàn),話題“沙子”是比喻型,材料“遠方
的高山”比喻“遠大的目標”,“鞋里的沙子”比喻“我們自身存在的小的缺點和前進路途中的小困難”,“隨時倒掉沙子”比喻“隨時改正缺點和克服困難”。因此,題旨是:我們在實現(xiàn)人生的遠大目標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小困難和自身的小缺點,那么我們就要隨時改正這些缺點和克服這些困難。
2、根據(jù)下面一則寓言,自選角度,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擬題目,提煉觀點,寫出文章詳細提綱。
蝴蝶和蜻蜓忙著游玩和捉蟲子,撞到蛛網(wǎng)上去了。它們掙扎了很久,被蛛網(wǎng)越捆越緊,再也動彈不得。
蝴蝶嘆氣說:“都怪討厭的風,使我無法看清蛛網(wǎng)?!?/p>
蜻蜓說:“都怪那炫目的陽光,使我無法看清蛛網(wǎng)?!?/p>
蜘蛛?yún)s說:“我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來的。你們也一樣,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審題導引:這則寓言,我們不難看出關鍵句是蝴蝶、蜻蜓、蜘蛛的話語,而其中最關鍵的句子則是“要怪只能怪自己”。由此我們可得出寓意:決定一件事結局的固然是有外因,但更主要的是內因。由材料向現(xiàn)實、由蝴蝶、蜻蜓到人。我們就可明確所給話題范圍應是“主、客觀因素對一個人成敗的影響。”
六、高考作文的審題立意總結:
作文占60分,是高考六科中獨一無二的影響上線的“高分題”。作文失誤,影響高考全局,影響上線,錄取。要把作文作為高考的第七科來對待。
第一、第一構思。閱讀材料或話題時首先“冒”出來的“第一構思”,在通常情況下是為大家所普遍認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場上絕大多數(shù)考生在第一時間想到的。
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要求考生能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在寫作方面就應當注意立意的新穎與深刻,有別于“眾生俗論”,因此,應當注意避免“第一構思”。
第二、運用發(fā)散思維提煉觀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索,為自己提供多種立意,便于從中選擇,確保自己的寫作具有開闊的視野和高質量的立意。
——從話題的不同側面來立意;
——尋找與話題相關的人或事;
——通過分析、歸納提煉觀點;
——通過比較、鑒別提煉觀點、;
第三、選擇一個最適合你的寫作角度。發(fā)散思維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種選項,但動筆寫作畢竟只能選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眾多的選項中,你應當選取最適合于你的那一個。
——新穎的,有別眾生俗論能吸引讀者;
——正確的,立論穩(wěn)妥而不會走火入魔;
——可寫的,能夠從道理上深入闡述的;
——熟悉的,平時有積累、手頭有材料;
——喜歡的,有寫作靈感和創(chuàng)作欲望的。
審題的意義作文 篇2
新材料作文是介于以前的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之間的一種新的作文形式,這種作文不限文體,不給話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范圍更廣,但是新材料作文的審題是很重要的,一篇作文不管寫得多好,如果偏題,也得不了較高的分數(shù),所以如何審題一直是學生作文的一個難點。下面是我在實踐中的幾點感悟。
第一點:注意對材料的全面理解,抓材料的中心
例如:在西伯利亞雪原上有一種動物叫白貂,白貂十分愛惜自己的一身純白、漂亮的皮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獵人們抓住白貂的這個弱點,在它的巢穴周圍撒上一圈煤粉,這樣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習性,依然年復一年地守護著自己純白、漂亮的皮毛。
分析:對這一材料的理解,有些同學從獵人的角度,理解為要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墒沁@樣只理解了材料的一部分,他只看到了獵人怎樣捕捉白貂,卻沒有看到后文還有“白貂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習性,依然年復一年的守護著自己純白、漂亮的皮毛”這樣的話,對獵人的`敘述只是一句話。這則材料的立意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自己的信念、節(jié)操等。
第二點:注意材料的論述主體。有些材料論述時是有側重點的,審題時要注意抓住材料的論述主體
例如:鯨遇到身體瘦小的沙丁魚時,便張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魚后面窮追不舍,離海灘越來越近了,鯨卻渾然不覺。等鯨以極快的速度接近海灘時,要避開險境已經(jīng)太遲了,巨大的身體已因為慣性沖上了海灘,陷在海灘中無法動彈。
分析:這則材料的論述主體是鯨,是對鯨的做法的否定??梢粤⒁鉃椋翰灰活櫻矍袄?,要學會放棄、學會取舍等。
還有這樣一則材料:沙丁魚是海中十分平常的魚類,它身體瘦小,幾乎是所有魚類的食物,但是當沙丁魚遇到鯨的時候,就拼命地跑向海灘,離海灘越來越近時,鯨卻渾然不覺,等鯨以極快的速度沖上海灘時,沉重的身體陷在海灘中無法動彈,最終擱淺,沙丁魚很快就可以逃生。
分析:這則材料的論述主體就是沙丁魚,是對沙丁魚的肯定。可以立意為:要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來制服對方。
第三點,注意材料的感情傾向性。每一篇作文都是有感情傾向的,要注意把握材料中有感情傾向的詞語
例如: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很多的魚,但每釣上來一條魚就拿尺子量一量,只要比尺子大的魚,他都丟回河里,旁觀的人見了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大魚,你為什么將大魚都丟回河里呢?”這人不慌不忙地說:“因為我家的鍋只有尺子這么寬,太大的魚裝不下?!?/p>
分析:這則材料的審題,有些同學認為這個漁人不知道變通,太傻了。其實只要他抓住材料里面的“不慌不忙”一詞就可以理解出,其實出題人并沒有貶低漁人的意思,而是稱贊他的這種處世方式,正確的立意是:取舍有度。
審題時抓住這幾點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把握中心,心中有數(shù)。另外要是遇到多材料作文時還要注意材料的特點,有的材料是有共性的,要尋找其中的共性,有的材料是具有互補性的,要把握二者的聯(lián)系。
每一則材料都有各自的特點,方法不是唯一的,比如說還可以抓住材料的中心句、主旨句,從作者的議論入手,等等,這些方法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要學會綜合運用?!?/p>
審題的意義作文 篇3
一、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嘲笑對面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矗涝谠鹤永锏囊路偸怯邪唿c,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直到有一天,有個朋友到她家才發(fā)現(xiàn)不是對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凈。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她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原來,是自己家里的窗戶臟了。
一個人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總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容易,而錯怪別人也比檢討自己更簡單。因為,生活當中,我們常??梢钥吹侥切嵤兰邓椎娜?。我們不妨提醒他們:“擦亮你的窗子?!倍覀兠總€人也應常常自問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話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角度提示:
閱讀材料,我們會找到一個關鍵的句子:“一個人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總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容易,而錯怪別人也比檢討自己更簡單?!辈亮聊阈撵`的窗子,你會發(fā)現(xiàn)更真實更精彩的東西在閃閃發(fā)光,生活中很多東西都不是可以直視的,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擦亮窗戶就是擦亮眼睛、擦亮心靈。擦亮心靈的窗戶,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東西都是你沒看過的。擦亮你的窗子。
這是一個比喻型作文,我們應善于從喻體中發(fā)現(xiàn)本體,然后通過聯(lián)想類比,這樣才能打開思路。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實指的窗子,而有更深層面的意義,是非物質化的心靈、認識、修養(yǎng)類的窗子。隔著物質的窗子看世界有時會很不分明,很不清楚;隔著心靈上的窗子更會讓心迷失方向。這個話題可以寫在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或缺點,可對于自己的問題或錯誤往往看不到,因此別讓灰塵擋住了自己的視線,擦亮窗子可以使我們看清這個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檢討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別人。文章需要從這個層面展開,寫出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二、有這樣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這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美妙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妙的歌,曲終而命絕。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創(chuàng)來換取。它的歌聲是以生命為代價的歌唱,是世間最凄美的絕唱。這不僅僅是一種生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感天動地的愛的方式。
角度提示
主旨:贊美荊棘鳥以頑強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荊棘鳥從離巢便不懈尋找著荊棘樹,經(jīng)歷磨難,超脫自身的痛苦,唱出最美的生命絕唱。①超脫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麗;②有頑強的'意志,才敢挑戰(zhàn)生活中的荊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頑強。
如何讓把握寓意:
1、提取關鍵語句。
2、明確材料主旨
三、紫藤蘿和牽牛花,沒有挺拔的軀干,卻憑借枯樹和籬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籬笆和枯樹,本無美景可言,卻憑借牽?;ê妥咸偬},成就了一道到風景。
角度提示
寫優(yōu)勢互補才能夠達到共贏。
1、相互映襯,構筑和諧
2、互惠互利,實現(xiàn)雙贏
3、借人精華,以鑄輝煌
4、巧“借”巧“還”
牽牛花借枯樹之軀,得以昂然,此巧“借”;攀而附之,展葉開花添美麗,也使枯木逢春,此巧“還”。于巧借巧還之中,牽?;ǖ靡孕Π林︻^,枯木得以久病逢春,田地間萬物因之
和諧、因之美麗。
四、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有一個小村莊比賽爾,它緊貼在一塊僅有1、5平方千米的綠洲旁,為艱苦的生活條件所迫,村民們曾多次試圖離開那里,但無論向哪個方向走,卻一次次有走回原地。原來,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憑感覺前行,常常會走出大小不一的圓圈,從起點再回到起點。1926年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肯?萊文來到這里,他教會比賽爾人認識了北斗星。他們沿著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只用了三天就走出了大漠。
角度提示
(1)科學改變世界
(2)方法決定成功
五、有一家人生活很貧困,一位富有的女士很想幫助他們。一天,這家人的鄰居去找那位女士,勸她不要管他們,因為他們是在裝窮。這個鄰居說:“這家的孩子天天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當天中午,富有的女士去拜訪那家人。她剛要叫門就聽到屋里有人說話,一個小女孩說:“今天你要吃醬肉嗎?”另一個女孩答道:“不,今天我想吃烤雞。”聽完這番話,女士敲了一下門,然后走了進去。她看到兩個小女孩坐在桌前,而桌子上只有幾片薄薄的干面包,兩個冰涼的土豆和一罐水。那位女士詢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家人說,他們把這點可憐的食物想象成各種各樣的美食,一個小女孩說:“當您把面包當作水果餅時、面包就會變得非??煽??!薄叭绻衙姘敵杀苛艿脑挘鼤用牢??!绷硪粋€小女孩說。
角度提示
(1)尊重事實(讓事實說話)
(2)樂觀是快樂之源
(3)美好的心態(tài)孕育快樂
六、一陣海嘯過后,沙灘上出現(xiàn)了許多魚。它們的心被無奈與痛苦充斥。有的魚,選擇自暴自棄,一動也不動,在寂寞的等待中結束了生命;有的魚,不停地跳躍,想回到碧藍的大海中,但沒過多久,它們就累死了;有的魚,它們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但努力呼吸適應沒有水的新環(huán)境,在呼吸中他們長出了肺,鰭也變成了四肢,于是,它們開始了新的生活,也許,陸地上的生活比海洋里的生活更美好。
角度提示
(1)適應是硬道理
(2)用行動改變現(xiàn)實
(3)學會調整
(4)積極應對(豈能坐以待斃?)
七、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鄉(xiāng)鎮(zhèn)給失業(yè)家庭各發(fā)放1000元補助,一個宣布為“救濟金”,一個宣布為“保險金”。前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失業(yè)家庭覺得太少,充滿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失業(yè)家庭覺得沒有后顧之憂,開始努力去爭取工作。同樣是1000元,效果確實如此不同。材料中兩種不同的表述和產(chǎn)生的不同結果蘊涵著什么道理?你對此又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角度提示
(1)從積極的角度思考,生活便會煥然一新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健康心態(tài),積極生活
八、(1)袁隆平一行三人組成的中國雜交水稻專家組,乘飛機到達洛杉磯。美國圓環(huán)種子公司總經(jīng)理威爾其已經(jīng)打著牌子在機場迎候。初次見面,威爾其鬧了個以貌取人的笑話。袁隆平笑道:“威爾其先生,您認錯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還有一個綽號,叫做‘剛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薄澳媪瞬黄穑壬?。一認清您,我就想象出您的偉大發(fā)明是怎樣取得的了。”威爾其敬佩地說。
(2)袁隆平說:“6歲時一次郊游,曾在武漢郊區(qū)參觀了一個園藝場。滿園里郁郁蔥蔥,到處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鮮艷的果實?!睍r隔60多年的漫長歲月,袁隆平憶及當年兒時的感受,仍不免雙眼閃爍,神采煥發(fā)。這片美麗的記憶,成了他心目中永遠的夢幻,使袁隆平從此與“農”結下了不解之緣。你對發(fā)生在袁隆平身上的事有怎樣的看法和認識?
角度提示
(1)偉大的成就,來自忘我的奮斗
(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3)興趣引領成功
(4)對科學的追求就是對美的追求
九、一輛開往郊區(qū)的公交車馬上要開了,一個穿著整潔的青年一步跳上了已經(jīng)啟動的車子,
回頭對售票員說:“我的皮夾被人偷了,沒錢了。”售票員說:“沒錢就不能上車?!边@個青年理也不理地坐到位置上。售票員讓他下車,他裝作沒聽見,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車上的人議論紛紛:“就5元錢,值得這樣嗎?”“也許是沒有錢了,開車吧,就算做件好事。”“這樣拖著,我們怎么辦?”雙方就這樣僵持著????一會兒,一個大學生模樣的人掏出5元錢,對售票員說:“我替他買了吧?!笔燮眴T接過錢,給了車票。車子開出不久,那位沒買票的青年人掏出手機與別人滔滔不絕地聊天????
角度提示
(1)堅持原則,維護秩序
(2)遵守規(guī)則,社會有序和諧
(3)動機與效果
十、一個酷愛芭蕾舞的女孩決定將跳舞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她很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這個天分。于是,當一個芭蕾舞團來到女孩居住的城市時,她跑去求見該團的藝術教練。女孩說:“我想成為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員,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這個天分?!薄澳闾欢挝杞o我看看。”教練說。5分鐘后,教練對女孩搖搖頭說:“不,你沒這個條件?!迸牡鼗氐郊遥盐栊拥较涞缀笤僖矝]穿上。多年后,她去看芭蕾舞演出,在劇院門口又碰到了當年的教練。她給教練看了自己家人的照片,并聊起了現(xiàn)在的生活。她說:“有一點我始終不明白。您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我沒有當舞蹈家的天分呢?”“哦,你跳舞時我?guī)缀鯖]怎么看,我只是對你說了對其他所有人都會說的話。”她氣憤地叫道:“您的這句話毀掉了我的一生,我原本可以成為最出色的舞蹈演員的!”“我不這樣認為?!崩辖叹毞瘩g道,“如果你真的渴望成為一名舞蹈家,你是不會在意我對你說的話的?!蹦阍鯓永斫膺@件事?請以“誰動了我的‘舞鞋’”或“誰動了我們的‘舞鞋’”為題作文。
構思提示
這是命題作文?!拔栊笔潜扔骼硐?、目標、愛好。在選擇題目中的“我”或“我們”的時候,要考慮你的素材,以及題目的難度?!白吣愕穆罚屓藗內フf吧!”對于一個目標堅定而又能果敢行動、發(fā)憤努力的人,世界都要為之讓路!那些毫不負責任的言論又豈能左右他們的腳步?
-
更多精彩的審題的意義作文,歡迎繼續(xù)瀏覽:審題的意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