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李煜虞美人課件
李煜虞美人課件(精品五篇)。
李煜虞美人課件 篇1
教學(xué)目標(biāo):
1、知其人、論其事、誦其詩。
2、評鑒名句,把握詩人的感情。
3、自主閱讀,提高審美情緒,培養(yǎng)鑒賞能力。
教學(xué)重點:
1、評鑒名句,把握詩人的感情。
2、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一、導(dǎo)入: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xué)習(xí)一首最美麗也是最絕望的詞——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板課題)
二、簡介詞人——李煜
(多媒體呈現(xiàn)李煜頭像及相關(guān)檔案)
姓名:李煜
別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國家:南唐
職業(yè):國主詞人
信仰:佛教
三、聽、讀:
1、聽:
現(xiàn)在讓我們隨著《虞美人》一詞,一起走進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內(nèi)心世界。請大家認(rèn)真聽錄音朗讀,用心感受詞人通過詞傳達(dá)出來的情感。(放錄音朗讀)
2、問:同學(xué)們通過聽了誦讀能不能體會到作者寫這首詞時的心情?
(幽怨、悲傷、無奈、悔恨)
同學(xué)們說得很好,接下來請同學(xué)們用3分鐘的時間讀這首詞,同桌的兩個同學(xué)為一組,一個讀一個聽,并且互相點評,結(jié)束之后,我們再請一位同學(xué)誦讀,好不好?
(學(xué)生聽、評,教師巡視指點)
3、剛才同學(xué)們都很認(rèn)真,現(xiàn)在哪一位同學(xué)能為我們誦讀這首詞?(由一位學(xué)生讀)
四、感:
通過聽、讀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基本把握了這首詞的思想感情是幽怨、是悲傷、是無奈、是痛苦。請同學(xué)們想一想這種情感在詞中表現(xiàn)最為明確,最為直接的是哪一句?一起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這句可以說是這首詞的中心句,主旨句,那這句中哪一個字最重要?(愁)因此它是這首詞的詞眼。這么說這首詞的就是圍繞著這個“愁”字來寫的。李煜的“愁”是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還是蘇東坡“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壯志難酬之這愁?作者他愁什么?從詞作中那里可以體現(xiàn)出他的的愁?
(由學(xué)生思考、討論后回答,老師歸納。多媒體顯示板書)
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愁
離家之痛
思家之苦
(1)“春花秋月”本來是非常美好的事物,詞人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jié)束呢?
(由學(xué)生討論后發(fā)言,教師點評)
教師點評:李煜亡國后,過著囚徒般的生活,名雖是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所以對生活感到絕望,在絕望之時,“春花秋月”對他是一種諷刺,從而對花開花謝、月圓月缺感到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jié)束。詞人用眼前的景寫出了他心中的情。
(2)“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東風(fēng)自故國吹來,春水向故鄉(xiāng)流去)
(3)“往事知多少”(錦衣玉食的生活、后宮如云的佳麗、尊嚴(yán)、自由、生存的安全感)
(4)“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列舉寫月的.詩詞,領(lǐng)悟月的意象“思鄉(xiāng)懷人”的沉淀意義)
問:對于李煜的“往事”同學(xué)們又知多呢?(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補充)
五、品
是??!李煜此時真是悔恨交加、愁苦絕望,所以他禁不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問就是千古,同學(xué)們想一想它成為千古名句的理由是什么呢?作者為什么把自己的愁比成一江向東流去的春水?這樣比能達(dá)到什么效果?
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晝夜,無窮無盡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六、讀
通過對詞的分析我們對作者的情感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現(xiàn)在哪一位同學(xué)能通過朗讀把你對《虞美人》一詞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學(xué)生讀、評,老師點評)
七、聽:這一次比我們第一次讀進步不小,但在語調(diào)的升降、語速的快慢還不夠完美,讓我們再一起來聽一聽范讀,感受李煜愁。
八、拓
李煜在《虞美人》一詞中用情真切,抒發(fā)了他的亡國之恨。《虞美人》正是用字字血淚打動了古往今來的李煜的讀者,而且我們從這首詞中讀到的不僅僅是一行行美麗的詞句,更是愁苦絕望的心,孤寂悲涼的處境。此時如果你面對孤苦、無奈、絕望的李煜你想對他說什么?
九、小結(jié)及作業(yè):
“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梢哉f是后人對他的一生最好的評價。是的作為君主,他很失敗,如果在他亡國之前聽到同學(xué)們的這些話,或許他不會亡國,但我們今天也就讀不到他作為絕代才子,為后人留下的30多首精美的詞。學(xué)習(xí)了《虞美人》我們更進一步地認(rèn)識了李煜,但他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請同學(xué)們回去把你們學(xué)習(xí)這首詞的感想寫在周記本上。
李煜虞美人課件 篇2
作品原文
虞美人⑴
春花秋月何時了⑵,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⑶!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⑷,只是朱顏改⑸。問君能有幾多愁⑹?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品注釋
⑴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此調(diào)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后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⑵了:了結(jié),完結(jié)。
⑶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yuǎn)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yīng)猶:一作“依然”。
⑸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朱顏,紅顏,少女的代稱,這里指南唐舊日的宮女。
⑹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作品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fēng),在這皓月當(dāng)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xì)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是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三年后,即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dāng)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作品鑒賞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jié)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nèi)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tài)——“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yīng),并借用它來抒發(fā)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nèi)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tài)。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shù)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按夯ㄇ镌隆比硕嘁悦篮茫髡邊s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fēng)”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fā)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dāng)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歷歷在目。據(jù)史書記載,李煜當(dāng)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逼埱彝瞪男怯忠淮未猴L(fēng)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fēng),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xiàn),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 “又”點明了“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茍活了一年,加重了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北M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里暗含著李后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里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dāng)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后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娙讼扔冒l(fā)人深思的設(shè)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yuǎn),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xiàn)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對比、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詩人的真情實感。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年),五代時期南唐后主。字重光,號鐘隱。繼位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已經(jīng)稱帝三年,宋朝已先后滅掉后蜀、南漢,南唐形勢岌岌可危。繼位十年后,自貶國號為江南,改稱國主(世稱李后主),派遣使臣朝宋。李煜好聲色,迷信佛教,只希望通過每年向宋朝進貢來茍延求存。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年),宋朝派遣曹彬率師南伐,次年攻占金陵,將李煜俘獲到汴京。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被毒死。
李煜善于寫詞,詞作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描寫宮廷的腐化生活,風(fēng)格浮靡。進入汴京以后,他的詞作多寓身世感慨,情致凄婉。后人將他的詞作與其父李璟(南唐中主)的詞作合刻為《南唐二主詞》,《宋史》、《五代史》有傳。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烏夜啼·昨夜風(fēng)兼雨》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虞美人課件 篇3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翻譯」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fēng),在這皓月當(dāng)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xì)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注釋」
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后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了:了結(jié),完結(jié)。
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yuǎn)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應(yīng)猶:一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賞析」
《虞美人》是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意思是,茍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fēng)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叵肫鹉咸频耐醭?、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李煜身居囚屋,聽著春風(fēng),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xiàn),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點明了“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茍活了一年,加重了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盡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里暗含著李后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里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全詩詞人李煜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dāng)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后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中詩人先用發(fā)人深思的設(shè)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yuǎn),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xiàn)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全詞以明凈、凝練、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對比、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詩人的真情實感。難怪前人贊譽李煜的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珠”。全詞虛設(shè)回答,在問答中又緊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寫得自然而一氣流注,最后進入語盡意不盡的境界,使詞顯得闊大雄偉。
李煜虞美人課件 篇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欄 通: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什么時候結(jié)束的,以前的事情還記得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fēng),在這皓月當(dāng)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xì)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注釋
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后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了:了結(jié),完結(jié)。
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yuǎn)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應(yīng)猶:一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鑒賞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相傳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xiàn)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么美好??晌疫@囚犯的苦難歲月,什么時候才能完結(jié)呢?“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厥淄?,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據(jù)史書記載,李煜當(dāng)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毙怯忠淮未猴L(fēng)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叵肫鹉咸频耐醭?、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fēng),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xiàn),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 “又”點明了“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茍活了一年,加重了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北M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里暗含著李后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里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dāng)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后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娙讼扔冒l(fā)人深思的設(shè)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yuǎn),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xiàn)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對比、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詩人的真情實感。難怪前人贊譽李煜的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珠”。全詞虛設(shè)回答,在問答中又緊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寫得自然而一氣流注,最后進入語盡意不盡的境界,使詞顯得闊大雄偉。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這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dāng)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賞析二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队菝廊恕肪褪乔Ч艂髡b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shù)效果?!按夯ㄇ镌隆边@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lián)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shè)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zhuǎn)而自問,“往事知多少?!薄巴隆碑?dāng)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么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fù)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薄皷|風(fēng)”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夜闌人靜,明月曉風(fēng),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yuǎn)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fēng)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jié),還要繼續(xù);而自己仍須茍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肮蕠豢盎厥自旅髦小笔恰霸旅髦胁豢盎厥坠蕠钡牡寡b?!安豢盎厥住保吘够厥琢恕;厥滋帯暗駲谟衿鰬?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爸皇恰倍忠試@惋的口氣,傳達(dá)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jié)構(gòu)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yīng),反復(fù)強調(diào)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fēng)”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yīng)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fēng)”、“應(yīng)猶在”又呼應(yīng)“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yīng)“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huán),形象逼真地傳達(dá)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后,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于輕描淡寫,或失之于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zhèn)娜苏Z”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dá)出來了。以這樣聲情并茂的詞句作結(jié),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yuǎn),感情真摯,結(jié)構(gòu)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余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蔣雅云)
賞析四
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fā)了亡國后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語語嗚咽,令人不堪卒讀。春花浪漫,秋月高潔,本令人人欣喜,但對階下之囚來說,卻已了無意趣了。"何時了"三字雖問得離奇,實含兩層意蘊:往昔歲月是何時了卻的?劫后之殘生又將何時了卻呢?這表明了他對生命的決絕心態(tài)。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更具體印證了春花秋月無法終了的事實。由小樓進而聯(lián)想到故國,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語。"月明中"既是呼應(yīng)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將小樓、故國,人生等等統(tǒng)統(tǒng)籠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則李煜個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類之大悲哀。
換頭承故國明月,點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詞到此為止的六句,都是兩兩對照,寫出永恒與無常的巨大反差,表現(xiàn)作者對宇宙與人生關(guān)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經(jīng)不可能由此激發(fā)出進取的激情,而只能在與生命決絕前,放縱一下悲哀的心情,任憑自己沉溺在這種無邊的生命悲歌中,靜靜地等候人生終曲的奏起。
煞尾兩句自問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懷,寫出愁思之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無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許多,但此句不僅新穎警辟,而且既貼切又富有力度。遂為名句??膳c李頎"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劉禹錫"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無限似儂?";秦少游"落紅萬點愁如海"等參讀。
唐圭璋《李后主評傳》指出:"他身為國主,富貴繁華到了極點;而身經(jīng)亡國,繁華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極點。正因為他一人經(jīng)過這種極端的悲樂,遂使他在文學(xué)上的收成,也格外光榮而偉大。在歡樂的詞里,我們看見一朵朵美麗之花;在悲哀的詞里,我們看見一縷縷的血痕淚痕。"
參考教案
教學(xué)目標(biāo):
1、將李煜的詞納入中國古代帝王詩歌文學(xué)這個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積淀韻味和歷史厚重感。2、知人論文和讀文識人結(jié)合,使這一課不僅僅停留在詩歌本身技巧、語言等分析上面,也傾向于挖掘詩歌內(nèi)在的人文精神。
教學(xué)時間:1課時
一、 導(dǎo):
1、在歷史的那一端,間或幾個帝王也拿起筆,寫一些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合韻或不合韻的句子,自然引起人們更多的關(guān)注,這就形成了一種十分獨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國古代帝王文學(xué)。帝王詩歌之作,當(dāng)推漢高祖的《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詩直抒胸臆,格調(diào)高昂,氣勢雄渾,給帝王詩歌開了個好頭??上н@位馬上得天下的皇帝對于詩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氣最高的要數(shù)李后主了。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這位南唐后主的詞藝。
二、 背景及作者介紹
1、清代趙翼有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碧圃娺^后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徑,使詞這種文學(xué)形式趨于完善、臻于完美,達(dá)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
2、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dāng)豪華奢侈,詞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緒。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队菝廊恕肪褪瞧渲凶钪囊黄?。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與家人歌唱他的新詞《虞美人》,觸怒宋朝皇帝趙光義,下令將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慘,死時年僅四十一歲。
3、問:那這首詞到底是一首什么詞呢?竟會招來殺身之禍?
二、讀
1、學(xué)習(xí)詩詞,先從誦讀開始。請兩位同學(xué)來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xué)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比較,評析誰朗讀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誦讀)
2、他們讀得怎么樣?應(yīng)該什么樣的感情?——低沉、凄涼,在聲調(diào)曲折有致
3、怎么樣才能處理好作者的這種情感?
A、 把握節(jié)奏:“語氣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為佳?!?/p>
B、 把握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這些詞特別能表現(xiàn)詩人的內(nèi)心痛苦的世界。
4、再來試試讀讀。(一張一弛,一頓一挫,好象把我也帶入到那個憂傷的世界了,這才是入情入境、高質(zhì)量的誦讀。還有沒有同學(xué)向他挑戰(zhàn)?)
5、聽錄音。小聲跟讀
5、一起背誦,背誦的時候爭取眼前能浮現(xiàn)出詞中的景象。
三、析
1、要朗讀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請問,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板書“愁”)
A、往事之嘆;B、亡國之恨;離開君主寶座的失落,沒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經(jīng)支離破碎。
對往事的懷念,命運越來越差。C、離家之痛
3、這層層疊疊的愁,鋪天蓋地,接踵而至,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無限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那么,問問大家,
4、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愁情”的?
選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達(dá)憂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現(xiàn)愁情嗎?
結(jié)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形象。
虛實結(jié)合。對往事的回憶,引起現(xiàn)在的愁苦,前虛后實。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fēng)、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shè)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fēng)圖、故國月明圖等。
A、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嚴(yán)、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樓東風(fēng)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真是“物是人非”——思國
B、“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是故鄉(xiāng)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小結(jié):可謂比喻含淚,對比生情。我看除了對比、比喻外,作者的發(fā)問也很有特色。先問天:“春花秋月何時了?”再問人:“往事知多少?”最后問自己:“問君能有幾多愁?”可以說是,問天天不應(yīng),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層層疊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結(jié),這哪是一江春水???簡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達(dá)到了極至。
5、這首詞到底是一首什么詞,竟會招來殺身之禍?
本詞表現(xiàn)了一個亡國國君的.故國之戀。念念不忘過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東風(fēng)是故國吹來,春水又向故鄉(xiāng)流云,這在宋太祖看來是不是會有“東歸故國”之意嗎?可以這樣說,兩個“東”字,斷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四、評
1、我還想問問:同學(xué)們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誰叫他聲色犬馬,不務(wù)正業(yè)呢?/我覺得這愁愁得美。因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吧。
我說說我的看法:我無暇去責(zé)備他縱情聲色以至喪失了南唐美麗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種花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jīng)總藝術(shù)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李煜的讀者。再由審美的通道回過來看,我們又能看到李煜獨有的天堂煉獄般的大絕望,苦難風(fēng)流的大哀傷,那嘆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如果說,我們要同情李煜的話,那只能是審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憐憫。
2、詞家中不乏“寫愁”高手,如寇準(zhǔn)“愁情不斷如春水”(《夜度娘》);秦觀“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等等。竊以為他們或不夠“鮮活”,或不夠“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后主詞。
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fù)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fā)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的廣度。
3、后人總結(jié)說,這首詞的風(fēng)格凄麗。李煜的詞緣何顯得如此凄麗?
從“紅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國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詞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淪落以及內(nèi)心的巨大沉痛,絕非常人所能體味點滴。如果以亡國為分界線,對照李煜前后期的詞作,我們能否可以這樣說,是亡國的代價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詩的偉大詞家?這也讓我想起了《吊屈原賦》里的經(jīng)典詩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李煜后期詞,多折射出詞人內(nèi)心的亡國之痛,把傳統(tǒng)詩歌里的那種個體間的離愁別恨升華為對故國家園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遠(yuǎn)。 王國維評價說,“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簡析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jù)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jié);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diào)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yīng)。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shù)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fēng)”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fā)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dāng)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結(jié)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diào)》“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梢哉f,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jié)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nèi)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tài)——“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yīng),并借用它來抒發(fā)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nèi)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tài)。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賞析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jié)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nèi)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tài)——“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yīng),并借用它來抒發(fā)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nèi)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tài)。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shù)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按夯ㄇ镌隆比硕嘁悦篮茫髡邊s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fēng)”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fā)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dāng)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歷歷在目。據(jù)史書記載,李煜當(dāng)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茍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fēng)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fēng),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xiàn),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 “又”點明了“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茍活了一年,加重了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北M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里暗含著李后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里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dāng)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后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先用發(fā)人深思的設(shè)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yuǎn),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xiàn)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diào)》“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對比、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詩人的真情實感。
賞析三
這首詞,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開頭說,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何時了結(jié)。因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無數(shù)往事涌上心頭,想到在南唐時欣賞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見春花秋月。在東風(fēng)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國生活不堪回顧了。那里宮殿的雕欄玉砌應(yīng)該還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變得憔悴了。倘若要問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東流去,無窮無盡。一江指長江,用一江春水來比愁,跟南唐故國金陵在長江邊相結(jié)合,充滿懷念故國之情。宋代王绖《默記》卷上:“又后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于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禍云。’王國維《人間詞話》:“尼采謂一切文學(xué),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則儼然有釋迦,基督擔(dān)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崩铎媳欢舅?,跟他寫這首詞有關(guān),這真是用血寫的。所謂“有釋迦、基督擔(dān)荷人類罪惡之意”,就是說,李煜這樣的詞,不光是寫他個人的愁苦,還有極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國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過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國的美好景物已經(jīng)不堪回顧。故國的景物象雕欄玉砌等還在,但人的容顏因愁苦改變,這里還含有人事的改變,人的主奴關(guān)系的改變。再象以一江春水來比愁。整首詞正是反映了有亡國之痛的人的感情,擔(dān)負(fù)了所有這些人的感情痛苦。這正說明這首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這正是這首詞的杰出成就。
宋朝陳郁《藏一話腴》:“太白(李白)曰:‘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別》)江南李主曰:‘問君還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约尤邳c,已覺精采。至寇萊公(準(zhǔn))則謂‘愁情不斷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觀)云‘落紅萬點愁如?!?《千秋歲》),肯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矣。”這里對這首詞用“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比愁作了評論。李白的詩句是寫別情的長可以跟東流水比,詩在金陵寫的,這個東流水是指長江。李煜的詞,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寫的,他看不到長江,長江成為他懷念故國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詩是用眼前景物來作比,李煜的詞是用遠(yuǎn)離自己的長江來作比,在這個比喻里就有懷念故國之情,情思更為深厚。再說,“一江春水向東流”,比東流水”的形象更為鮮明。又“東流水”是比“別意”的“短長”,“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比愁的無窮無盡。這是兩者的不同處,說明李煜的故國之痛更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點”。寇準(zhǔn)的詞:“日暮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這是用春水來比柔情,這個柔情也指別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說是摹仿李白的詞意?!叭绱核?,也不能與李煜詞句相比。秦觀的詞句:“春去也,落紅萬點愁如海。”是寫“離別寬衣帶”的離情別緒,再加上傷春,加上“鏡里朱顏改”的憔悴,配上“落紅萬點”,確是名句。不過李煜的詞寫的是亡國之痛,比離情別緒更為深沉,也寫“朱顏改’,是結(jié)合亡國之痛來的,加上“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形象鮮明壯闊,從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觀的詞句所能比。(田德義)
李煜虞美人課件 篇5
教學(xué)目標(biāo)
1、 抓關(guān)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 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shù)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教學(xué)設(shè)想
這首詞語言比較直白,感情比較激越,讓學(xué)生根據(jù)課下的注釋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對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礎(chǔ)上背誦本文。
本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主要是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們要重點賞析。本文通篇采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jié),以高亢快速的調(diào)子,刻繪了詞人悲憤相續(xù)的心理活動。我們要調(diào)動我們的情感積累去仔細(xì)領(lǐng)會。
教學(xué)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xué)步驟
一、 導(dǎo)入課文。
二、 關(guān)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
李煜的詞上承花間詞和南朝宮體詞,下啟北宋婉約詞,其所創(chuàng)言懷述志的.新詩體,直接傾瀉自己的深哀巨痛,使詞擺脫了花間詞曼聲吟唱的風(fēng)格,并對北宋豪放詞家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較大影響。
這首詞是李煜的絕筆詞,是他后期代表作,學(xué)習(xí)本詞要細(xì)心體會李詞的特點,它所承載的感傷長愁,體悟“情景交融”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的巧妙運用,體悟詞這一體裁與詩相比的不同點,從而明白詞的特點。
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前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確,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國事”的亡國之君沒什么好說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導(dǎo)學(xué)生背誦。
隔句相承,三度對比的特點,進行誦讀。
“何時了”“又東風(fēng)”“應(yīng)猶在”是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頭二句以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和人世間多少“往事”之短暫無常對比;“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的永恒和“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相對比;“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和“朱顏改相對比。
問答對
何時了又東風(fēng)應(yīng)猶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短暫難測)
幾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暫達(dá)到統(tǒng)一)
四、 具體研習(xí)重要的文句
1、 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jié)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確:“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fù)?,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yán)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樣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用法?請同學(xué)們幾個這方面的事例。
明確: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
用流水寫愁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廂愁
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東流?!?/p>
把愁緒具體化的詩詞:
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
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p>
李白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早如青絲暮成雪?!钡鹊取?/p>
何處何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嗖嗖,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云,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 秦觀《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 。李商隱《代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萬俟詠《長相思》)
五、閱讀討論
李煜創(chuàng)作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詞各一首,與《虞美人》三詞連貫在一起,全面體會李煜其詞其人,深化遷移。
1.第一創(chuàng)作階段: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浥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2.第二創(chuàng)作階段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院,鎖清秋。
深入體會三個時期代表了李煜三種人生態(tài)度:第一時期“眷念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人生”,第二時期“感嘆人生無常”,“愁腸入懷”,第三時期“厭倦”。如果作者對人生未感厭倦,是決寫不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边@樣凄婉哀怨的詞的。從而深入體悟李煜其人其詞,明白他在詞史上“遺世獨立”的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
六、李詞特點
1、表現(xiàn)手法靈活多樣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虛實結(jié)合
(3)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
3、抒情方式:情真意切,洗盡脂粉,純用白描,直抒胸臆。
4、語言特色:返樸歸真
七、發(fā)揮想象,試譯這首詩,盡量把悲憤凄楚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fù)復(fù)到何時才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zhuǎn)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著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八、 總結(jié)全詩。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边@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李煜虞美人課件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李煜虞美人的教案收藏7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xì)致的教案準(zhǔn)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dāng)?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xué)方法,調(diào)動學(xué)生學(xué)習(xí)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煜《虞美人》優(yōu)質(zhì)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李煜虞美人的教案 篇1教學(xué)目標(biāo)1、運用文眼導(dǎo)讀法鑒賞《虞美人》全詞,品...
-
虞美人 虞美人 教學(xué)目的: 1.掌握有關(guān)詞的文體知識。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學(xué)會選擇恰當(dāng)?shù)囊庀髞韺懗睢?教學(xué)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如何通過詞眼來分析課文...
- 《虞美人》學(xué)案12-21
- 《虞美人》教案12-28
- 《虞美人》學(xué)案-12-21
- 《虞美人》學(xué)案分析06-10
-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12-21
- 高二語文《虞美人》教案分析12-14
- [教案分享] 《虞美人》教學(xué)思考word版01-12
- 第13課虞美人蝶戀花教學(xué)案蘇教版11-30
2025考試順利成績?nèi)缭傅木渥樱▍R總63句)02-11
- 2025項目式教學(xué)的心得體會(經(jīng)典九篇)02-11
- ??????? ?? ????? ?????? ?? ?????? ?? ????? ???? ???02-11
- 禮儀的演講稿大學(xué)生(熱門五篇)02-11
- 銷售畢業(yè)實習(xí)報告3000字(精品8篇)02-11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 李煜02-11
- 最新收費站年工作總結(jié)(精品7篇)02-11
- 元宵節(jié)干飯文案(推薦14句)02-11
- 暗戀的傷感文案句子(實用69句)02-11
- 2025春節(jié)日記作文(精品七篇)02-11
- 李煜的《虞美人》鑒賞合集02-11
- 虞美人李煜教案06-01
- 李煜虞美人課件(精品五篇)02-11
- 李煜《虞美人》教案(精選7篇)02-29
- 李煜虞美人的教案收藏7篇12-08
- 虞美人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