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5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材理解。
小壁虎“借”尾巴
說小壁虎會“借”尾巴,在常人看來,真是聞所未聞,匪夷所思,然而這種奇妙的構思恰恰是童話藝術趣味的“酵母”。這篇知識童話,正是通過“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生動地介紹了魚、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特別是壁虎尾巴自我保護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點。
“借”字提挈了全文的情節(jié)。
“小壁虎”為童話的中心人物,“借尾巴”為童話的中心事件,作者精心設計了小壁虎斷尾求生→借尾遭拒→新尾長成的故事情節(jié),開端緊張驚險,中間曲折起伏,結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樣的情節(jié)構思無疑會把兒童帶入小壁虎生活的天地,去感知它、認識它、理解它、評價它,從中獲得情趣陶冶和知識啟迪。
“借”字揭開了尾巴的奧秘。
知識童話與其他童話的不同之處在于以介紹科學知識作為自己的側重點。因而它的情節(jié)不僅要求生動引人,而且要求嚴密科學。本文的妙處正在于此。一方面,作者通過“借”的原因、經過、結果,串起了一幅幅生活場景,從而把四種動物尾巴的不同功能清楚直觀地推到讀者面前;另一方面,構成情節(jié)的每個細節(jié),都經得起推敲和咀嚼。比方小壁虎“蛇口逃生”后,尾巴雖已掙斷,卻并無鮮血淋漓之狀,疼痛難忍之態(tài),它借尾巴的動因只是為了“好看”(“沒有尾巴多難看哪!”),這一心理活動固然表現了小壁虎愛美的天性,更有力地說明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護的功能。聯(lián)系兔、牛、燕子的不借尾巴,倒并非由于小氣,事實上它們的尾巴可不像壁虎那樣可以斷了再生。再考察中間部分,寫小壁虎三個“爬呀爬”的動作,-方面說明爬得慢(這正是因為沒有尾巴的緣故,可見尾巴對壁虎也有幫助爬行的作用),另一方面說明爬的時間長。也正是經歷了-次又一次借尾巴的漫長爬行,它的新尾巴才可能完全長出來,否則豈不給人太容易的錯覺?可見作者的情節(jié)構思是極其嚴密審慎的。如此豐富的知識都聚攏在借尾巴的情節(jié)中,真是妙不可言。www.lvshijia.net
“借”字托出了小壁虎的可愛形象。
知識童話中的形象不僅是演示科學知識的裁體,更是活生生的人物化身,同樣對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文中的小壁虎既是“捉蚊子”的益蟲,又是誠實愛美、天真單純的兒童化身。尾巴本可再生,它卻一無所知,到處求借,正說明它還“小”,還不諳世事;在借尾巴的過程中,雖心情急切,卻彬彬有禮;尾巴終未借到,心中“難過”,卻并無非分之想,越軌之舉,而是回家找媽媽傾訴情懷;最后發(fā)現長出了一條新尾巴,欣喜若狂(“高興地叫了”)。可見一個“借”字使小壁虎的可愛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這個形象所體現的美,必能給兒童以巨大的感染和教益。
小編推薦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閱讀教學中,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線的一問一答教學模式還占相當大的空間。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教師應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組織者”,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表演等。現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為例,談談幾點感想。
一、讀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tǒng)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yǎng)了語感。
二、表演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jié)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教師不斷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教師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表達
表達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減去了教材中重復的環(huán)節(jié),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讓學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悟出課文是用童話體文體把知識寫出來的,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外閱讀——《尾巴的妙用》,通過填表格,書面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過簡單的模仿說話,了解并掌握另一種文體——介紹體;最后,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一種文體練習表達。教師創(chuàng)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
四、交流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獨到的見解。由于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后的幾點想法。就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值得我們在今后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研究。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片斷賞析一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片斷賞析一,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師:(課件展示:小壁虎在墻上爬來爬去)
師:它叫小壁虎,大家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征?
生:它有四條腿。
生:它還有一條小尾巴。
生: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叫它小壁虎嗎?
生:因為它能在墻壁上爬。
師:真聰明,它腳趾有吸盤,可以附在天花和墻壁上爬行,經常在夜間出來吃蚊子、蒼蠅、蛾子等昆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師:它的尾巴很有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
師;(板書課題)
(課件提問:小壁虎怎么了?說說它先后都向誰借尾巴了?后來怎么有尾巴了?)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并思考以上幾個問題,可以小組討論。
生:小壁虎的尾巴被一條蛇咬住了,它一掙,尾巴斷了,它逃走了。
生:它很難過,向小魚、老牛、小燕子去借尾巴。
師;(板書:小魚老牛小燕子)
生: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了。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它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小魚的尾巴借給它了嗎?為什么?
(課件展示: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圖片)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它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邊游來游去,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師: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它的心情怎么樣?
生:它很難過。
生:它很害怕。
師:誰會讀小壁虎說的話呢?
生:(讀課文,停頓稍差,重音稍差)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小壁虎難過,害怕的樣子了,但他讀得重音不夠。
師;什么地方應該讀重音呢?
生:“借給我”要讀重一些。
師:說得好!還有嗎?
生:這句話要有停頓,從“借給我”后停頓一下就更好了。
師:你愿意讀一下嗎?
生:你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師: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小壁虎難過的語氣。
生:他讀得很好聽。
生:他讀得很生動。
生:我也能讀。(生讀)
師:讀得真好,自己練一練好嗎?
生:(同桌同學互相讀、互相評)
師: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如果你是小壁虎,你會怎樣想?怎么做?大家練一練,表演一下好嗎?
生:哎呀!我的尾巴斷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咦,那是小魚姐姐嗎?“小魚姐姐,我的尾巴斷了,把你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我得借一條尾巴,哎,那不是小魚姐姐嗎?“小魚姐姐,你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我想起來了,小魚姐姐有尾巴呀!我去找小魚姐姐借尾巴,太好了,小魚姐姐在哪?“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小魚姐姐的尾巴也許有用吧,我去找他借吧,小魚姐姐在那游泳呢?!靶◆~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好嗎?”
生:誰有尾巴呢?那不是小魚姐姐嗎?對了,她有尾巴呀!我找她商量商量,把她的尾巴借來好了?!靶◆~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師:同學們們想象里很豐富,表演得真好。小魚的尾巴能借給小壁虎嗎?為什么?在書中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生:咳!不行?。∥乙梦舶蛽芩?!
生:小魚的尾巴不能借給小壁虎,因為小魚姐姐要用尾巴撥水呢。
生:“對不起,小壁虎,我的尾巴用來撥水呢,不能借給你“
生:小壁虎,我的尾巴也有用呀,我要用它撥水呢。
生:沒有尾巴,我就不能游泳了。
生:小魚姐姐的尾巴不能借給小壁湖虎,因為小魚姐姐要用尾巴撥水,這樣她才能在水里游來游去呀。
師: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同學們互相練習,將小壁虎和小魚姐姐的對話讀一讀,好不好?
評析:
低年級閱讀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在教學中,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閱讀,通過大量的朗讀指導,使學生感受朗讀的樂趣,進而達到樂讀、會讀、讀好的目的。并通過有趣的人物對話及情節(jié)的表演,體會、理解文中的意思,使學生在有趣的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的含義。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練習說話,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主等個性品質,以及培養(yǎng)學生形成個人的語言風格和語言品味。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字,會寫“和、姐”等6個字。
2、運用猜讀等方法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資料】
1、課件、生字卡片、動物頭飾。
2、同學搜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猜謎語:
出示謎語:活動地盤在墻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斷無礙會再生,醫(yī)學名稱是守宮。
2、復習導入:
你還記得《比尾巴》這篇課文嗎?指名拍手背誦。今天俺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動物尾巴的童話故事。
〖對話平臺〗
一、自學(同學自身想方法掃除字音障礙,利于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
1、課文沒有注音,怎樣才干讀懂這個故事呢?同學聯(lián)系以前的經驗自身想方法。
(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他人)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二、識字(有創(chuàng)意的識字方式,讓同學體驗到勝利的喜悅)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讀得準的詞語,并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
蛇是翹舌音。
虎的聲母是“h”,不是“f”。
師生角色互換讓同學在主動參與和勝利體驗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讀文(舉一反三,讓同學感悟對話的不同語氣,提高朗讀水平)
1、圖文對照讀課文,考慮:
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2、重點指導第三自然段,讀好小壁虎和小魚對話的語氣:
⑴出示句子:
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俺行嗎?
小魚,把尾巴借給俺。
通過比較朗讀,同學體會出小壁虎說話很有禮貌,語氣略帶請求。
⑵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同學做動作理解“撥水”,體會小魚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3、方法遷移:
同學練習分角色讀好小壁虎和黃牛、燕子的對話。
四、評價(自評和互評結合,培養(yǎng)同學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
同學帶頭飾分角色扮演對話,先自評然后請大家評價。
五、寫字(有針對性的指導,利于提高同學的書寫質量)
1、重點指導“有、在、什、么”四個字。
2、同學書寫,教師及時展示寫得好的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讀說結合,再次感知讀文)
回憶:
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沒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說說,再選擇自身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二、讀文(感悟讀文利于培養(yǎng)同學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學習6、7自然段,自讀討論: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只好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么樣?為什么?
2、指導朗讀:
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么讀?
(同學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讀、齊讀)
三、扮演(童話扮演不只協(xié)助同學深入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同學進行發(fā)明性扮演。
(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動作練習排練。)
3、分組扮演,全班評議改進。
評議規(guī)范:
扮演的連貫性;角色的表情語氣是否恰當。
四、拓展(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激發(fā)同學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1、書后練習“讀讀說說”。
2、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說法結合查找的資料,再續(xù)說一兩個自然段。
3、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五、寫字(延時評價寫字有利于同學健全人格的形成)
學寫“變、條”兩個字,同學互相評價打等級,假如不滿意可重新申請。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片斷賞析二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片斷賞析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現場借物一箭雙雕
[教例]一年級《小壁虎借尾巴》
師:請聽老師朗讀下列句子,看哪一個句子讓你覺得小壁虎有禮貌。
出示:
1.小壁虎說:“鯉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2.小壁虎說:“鯉魚,你把尾巴借給我?!?/p>
生:第一個句子讓我覺得小壁虎有禮貌。因為小壁虎把鯉魚叫作鯉魚姐姐,還用“您”。
生:小壁虎還說“行嗎”。
師:我們向別人借東西時,一定要尊敬地稱呼別人,還要用商量的口氣。下面,我們進行現場借物,看哪位同學最有禮貌。
師:老師這里有一支鉛筆,誰來跟我借鉛筆
生:凌老師,您把鉛筆借給我行嗎
師:說得好,真有禮貌!老師這支鉛筆獎給你。下面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互相借物,用上禮貌語“您”“行嗎”,比比誰最有禮貌。
[評析]
在閱讀教學中,怎樣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文字訓練中是我們經常討論的話題。凌老師利用“現場借物”既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讓學生從中受到思想教育,一箭雙雕,很值得我們借鑒。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六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識字和寫字。
教具準備
圖片、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新邱區(qū)中部小學陳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小壁虎圖片,通過談話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想辦法認記。)
2.小組合作。(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全班交流各小組認識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認識的,學生沒有說到的,教師幫助。)
3.指名讀課文。(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反饋自學成果。邊讀邊想,說說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說一說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斷的?(讀一讀,讓學生利用圖片表演。)
3.沒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樣?(讀一讀,注意語氣。)
4.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①重點指導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讀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的樣子,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和小魚之間的對話。②小組合作學習,按照上面的方法學習第4、5自然段。學生邊讀,老師邊出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5.小壁虎借尾巴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學生說出小魚、老牛和燕子,它們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板書。)體會沒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指導讀第6自然段,注意讀出“難過”的語氣。)
6.齊讀第7自然段,思考:(1)說說知道了什么。(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點。
指導朗讀第7自然段。(注意壁虎媽媽說話的語氣和小壁虎高興的心情。)
四、課后延伸
你還知道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嗎?回去后收集資料,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五、作業(yè)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交流學生收集的資料。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二、分析記憶字形
1.利用識字方法記憶字形。
(1)熟字帶生字。(準→難祖→姐桃→逃)
(2)熟字加偏旁。(幾→虎文→蚊它→蛇)
2.指名讀字擴詞。
三、指導書寫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字。
2.學生仿寫。
3.展示交流。
四、課堂作業(yè)設計1.寫出下列漢字的筆順。
在:___________________變:___________________
條: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口頭組詞。
蚊()難()桃()蛇()推()逃()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優(yōu)秀教學反思
在閱讀教學中,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線的一問一答教學模式還占相當大的空間。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教師應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組織者”,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表演等。現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為例,談談幾點感想。
一、讀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敝挥卸嘧x,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tǒng)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yǎng)了語感。
二、表演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jié)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教師不斷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教師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表達
表達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減去了教材中重復的環(huán)節(jié),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讓學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悟出課文是用童話體文體把知識寫出來的,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外閱讀——《尾巴的妙用》,通過填表格,書面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過簡單的模仿說話,了解并掌握另一種文體——介紹體;最后,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一種文體練習表達。教師創(chuàng)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
四、交流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獨到的見解。由于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后的幾點想法。就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值得我們在今后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研究。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片斷賞析三
[教學實錄]:
請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標出每句話的句序,想想每句話的意思。(生自讀課文)
生:這段共有四句話。
師:好,下面我們來逐句理解。師(出示句子)讀一讀,再比較哪句話好?
1、小壁虎爬到小河邊。
2、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
生:兩句話都是說小壁虎來到了河邊,但第二句好一些,因為說得具體些。
師:第二句好,從“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爬了很遠,它是從墻腳爬到河邊的,有很遠的距離。
生:“爬呀爬”,還可以看出它爬得很慢。因為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它很疼,又很傷心,所以爬得慢。
師:你們真會講道理,誰來體會讀一讀?
(生讀出傷心的語氣,“爬呀爬”語速稍慢一些)
師:小壁虎來到河邊看到了什么?(生讀第二句)
師:什么是“搖著”,誰來解釋?
生:“搖著”就是擺著。
生:“搖著”就是魚在水里游,尾巴不停地動著。
師:(示圖)你們瞧,小壁虎看到魚在水里搖得這樣開心,心里會怎么想的?
生:小壁虎會想:小魚姐姐的尾巴真漂亮,要是我也有這樣一條尾巴,那多好哇。
生:小壁虎會想:我有了尾巴,也可以和小魚一樣自由地游啦……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咱們接著往后看。(生讀第三句)
師:(出示句子)比一比這兩句話哪句好,為什么?
1、小壁虎說:“小魚,你的尾巴借給我/”
2、小壁虎說:“小魚姐姐,你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讀)第二句好一些,因為第二句中小壁虎喊的是小魚姐姐,小壁虎對人很客氣。
生:第二句好,“您”就說明小壁虎很有禮貌。
生:第二句好,小壁虎說:“你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它是問小魚姐姐,如果小魚說不行,它就不借了,說明小壁虎非常懂禮貌。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棒,咱們來學著小壁虎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地讀)
師:小魚答應了嗎?為什么?
(生讀第四句)
生:小魚沒答應,因為小魚的尾巴要撥水。
生:如果小魚答應了把自己的尾巴借給了小壁虎,它就沒有尾巴了,所以小魚是不能答應的。
師:講得真好,下面我們來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和小魚的對話。
(分角色讀,個人讀或小組讀)
師:小壁虎找小魚沒有借到尾巴,又去向誰借呢?請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然后請大家畫出與第三段不同的地方來說一說。
(生自學,批畫)
生:這段是寫小壁虎來到了大樹上,看到的是老黃牛。
生:小魚是搖著尾巴在水里游,老黃牛是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
生:黃牛的尾巴與小魚的不同,它是用來趕蠅子的。
師:你們真聰明,說得太好了,現在,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名話讀給大家聽。
(生朗讀,讀時應注意語氣)
師:你們成功地學完了第三、第四自然段,下面請你們分組討論,自學第五自然段。
(生小組自學)
師:這一段主要講什么?
生:主要講小壁虎向小燕子借尾巴,因為燕子的尾巴要掌握方向,所以它又沒有借到尾巴。
從上述步驟來指導學生學文,充分體現了“導學——扶學——放手自學”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課例針對“老師們如何檢查學生自學情況”這一問題提出了一種方法,即比較理解法。這讓學生不僅發(fā)現了三、四段在結構上是相似的,有從內容上加以區(qū)別。老師僅用“比較異同”的方法,讓學生全面理解,并道出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讀”是這一教例中一條貫穿全過程的主線,在學習中,學生按自己的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用不同的語氣、語速來讀,有個人讀、小組讀、競賽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在扶學、放手自學中教師以“讀”為檢查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句子讀,有感情作基礎,效果會更好。
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是這一教例的又一大特點。教例采用比較的方法學句子,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另外,多次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談當時的心里活動。最后,引導發(fā)散,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一年級:《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二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一年級:《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二”,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見過壁虎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壁虎借尾巴》。(板書課題,齊讀)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字的讀音,注意平翹舌音。
2、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全班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沒說到的,教師幫助)
3、出示詞語(帶拼音):
小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條蛇逃走難過姐姐新尾巴
A、指名讀,齊讀。
B、去掉拼音再讀。
4、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大家?guī)е鴨栴}自由讀課文。
2、指名回答,學生邊回答教師邊相機貼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時,它心情怎樣?(傷心、難過)那就請你們難過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難過。(指名讀、齊讀)
2、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自由讀第三段)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最好。
2、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它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它呢?(出示:小魚的尾巴要用來。
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請你們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
小結:如果尾巴沒了,小魚就會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給小壁虎。
3、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教師范讀,男女分角色讀。)
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要寫的生字。
2、學生觀察特點,并說一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復習舊知
1、找好朋友,把認識的生字讀給對方聽。
2、看圖說說小壁虎向借尾巴,結果。
繼續(xù)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四、五段,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讀懂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讀老牛與小燕子說的話,想想為什么他們都不借尾巴給小壁虎。
4、教師利用掛圖,幫助學生了解動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來。(學生用黑板上的圖片邊擺邊說)
5、指導學生讀好老牛、燕子的話(注意各自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
小結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傷心呀!它還會去向誰借呢?他們會怎么說呢?(仿照課文續(xù)說)
學生借助收集來的資料,分小組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該怎么辦呢?(師引讀第六段)
7、結果怎樣?為什么?
指導朗讀:優(yōu)生范讀,學生自由讀,男女比賽讀。
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喜歡誰就讀誰說的話。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
3、指名小組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讀全文。
2、布置課后作業(yè)——編故事: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它高興極了,它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呢?朋友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來講給家長聽。
教材簡析
本課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課文中沒有注音,連生字了惝加注音,目的是讓學生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閱讀。通過這個故事,小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分別有不同的用處,了解小壁虎有再生的特點。
學習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分析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分析
設計說明經過前面
文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
些讀文的方法。因此,本
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1.靈活采用看圖、看實物、朗讀、做動作、結合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方法了解
文中重點詞句的意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堅持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針對本文對話多﹑感情色彩濃的特點,加強朗讀的指導與訓練,使學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語調,并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演”,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興趣。
前準備1.
文插圖、關于本
的多媒體
件。(教師)2.分小組準備小壁虎、小魚、老牛、燕子的頭飾。(學生)3.搜集有關動物尾巴用途的資料。(學生)
時安排2
時。教學過程
時
、揭示題目,啟發(fā)質疑1.出示小壁虎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么名字嗎?”(壁虎)2.對!小壁虎生來就有
條長長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卻要去借尾巴,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出示
文題目,讀
文題目,認識“壁”。3.讀了這個
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板書: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他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設計意圖:質疑問難,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能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
文。二、初讀
文,學習生字1.帶著問題,聽
文錄音,初步感知
文內容。(1)
文主要講的是誰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2.打開
本,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指
名學生說發(fā)現。(
文沒有注音。)3.
文沒有注音,那我們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以前的經驗自己想辦法。(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4.借助圖畫獨立讀
文,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字的讀音,注意平翹舌音。5.分小組互助讀書,把
文讀通順。全班交流:你們小組
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沒說到的,教師幫助。)6.出示詞語。(帶拼音)小壁虎 墻壁 蚊子 咬斷 撥水 甩尾巴 趕走 傻孩子 轉身(1)指名讀,齊讀。(2)去掉拼音再讀。7.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8.把生字送回
文,讀通
文。9.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將問題的答案連起來說
說。設計意圖:學生是有差異的,對不同的學生要求也應不
樣,因此,在聽說訓練中要有
定的層次性。如:聽完
文錄音后的
次交流是針對全班學生的,答案連起來就是整篇故事的大概內容,這個說話練習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有
定的難度,所以,只要請班上幾個口頭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回答即可。三、再讀
文,讀中感悟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時,他心情怎樣?(傷心、難過。)那就請你們帶著難過的心情來讀
讀,比
比看誰讀得好。(指名讀,齊讀。)2.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學生自由讀
3自然段。)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好。3.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他呢?(出示:小魚的尾巴要用來……)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請你們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小結:如果小魚的尾巴沒了,小魚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魚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4.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教師范讀,男女生分角色讀)設計意圖: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是
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貫穿以讀為主的思想,感受清
活潑的文字,通過圖片想象當時的場景,語言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會在潛移默化中生成。四、指導寫字1.學生認讀生字“捉、條、爬、姐、您、草、房”。2.學生觀察特點,說
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4.學生練寫,展示評議。設計意圖:學生觀察探究,老師用最直觀的手段向學生展示寫字的過程。學生從中領悟寫字的要點,掌握運筆的方法,最后欣賞評議生字。學生在自主、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寫好生字。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實錄及評析
另辟蹊徑新穎獨到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不少特級教師以此作為做課范例,許多青年教師也把它作為參加優(yōu)質課大賽的最佳選材。聽說潘曉曼老師要講此課,我想,這篇課文最好講,但要講得有創(chuàng)意不容易。聽完這節(jié)課后,我從內心發(fā)出了贊嘆:新穎獨到,頗具匠心。把這節(jié)課實錄下來,是我的一種沖動,更是一種責任感。至于我的評析,只能算是一種膚淺的認識。不過,有了實錄,讀者讀后會比我有的收獲。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除了喜歡學習,還喜歡干什么﹖
生:幫媽媽洗碗,給爸爸倒茶。
師: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有沒有不同的愛好呢﹖
生:打乒乓球,跳繩。
生:看電視動畫片。
師: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呢﹖
生:《孫悟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師:我從廣東順德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喜歡看嗎﹖
生:(齊)喜歡。
師放《小壁虎借尾巴》的動畫,但沒有聲音?
師:好看嗎﹖?
生齊答:好看
?你們覺得很完美了嗎﹖老師覺得還差點什么。
生:動畫片里的角色都沒有說話。
師:對,我這次來是想聘請同學們做配音演員,給這個動畫片配好音。
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潘老師抓住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以動畫引入學習,以當配音演員為“誘餌”,造成學習的懸念,孩子們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師:要配好音,演員得先讀好劇本(課文),現在我們把課文讀好。
?生興趣高漲,紛紛練讀?
?評:潘老師花了15分鐘,通過賽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使孩子們讀出情,讀出味,讀出角色。以讀代講,沒有煩瑣的提問,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又使學生熟悉了課文的內容和語言,為當動畫片的配音演員作好了準備。
師:剛才我們讀了劇本,現在可以表演嗎﹖
?生齊答:可以?別著急,要表演好,當好配音演員,先要記好對白才行。
?出示投影字幕
?小壁虎: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向誰去借一條尾巴呢﹖
小壁虎: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小壁虎:黃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老黃牛: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趕蠅子呢。
小壁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媽媽,我的尾巴斷了,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他們都不肯借給我。
媽媽:傻孩子,你轉過身子看看。
小壁虎: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
?師:現在請同學們讀這些對白,一邊記,一邊還可以加進自己的想像。
?學生記對白,非常投入?
評:潘老師是孩子們學習的貼心人。她沒有急于讓孩子們表演,當配音演員,而是在孩子們讀好劇本的基礎上,重點讓孩子記對白。在此過程中,給予時間保證,又給予了自由發(fā)揮想像的空間,而不是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
師:現在請同學們分角色并當配音演員。誰當小壁虎﹖誰當媽媽﹖誰當老黃牛、小魚、燕子﹖
?學生爭先恐后,上臺佩戴頭飾?
師放映《小壁虎借尾巴》的無聲動畫片,學生分角色表演配音?
師:這幾位同學多有意思啊,當上了配音演員,把課文的話變成了自己的話,你們有什么意見嗎﹖
評:及時地肯定了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他們幾個人把動畫片的內容表演了出來,但沒有想像,說話的語氣也不夠真切。
評:學生做出如此的評價,得益于老師指導感情朗讀,并鼓勵孩子們大膽地想像。
師:那就請你點幾名同學上臺當配音演員。
?幾位學生上臺佩戴頭飾,隨課文的無聲動畫片表演配音?
生A:今天真倒霉,被蛇咬住了尾巴,(眾笑)我使勁一拔,?師糾正:(一掙)我使勁一掙,尾巴斷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啊(哭泣狀),(眾笑)我爬呀爬,(痛苦狀)碰到了小魚姐姐,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B:?為難狀?不是我不借,借給你,我就沒有尾巴撥水了。
生A:黃牛伯伯,您平時是最疼愛我的,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C: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趕蠅子呢?
生A:燕子阿姨,您能把尾巴借給我嗎﹖
生D: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A:媽媽,我的尾巴斷了,向幾個人借,他們都不借給我。?傷心地哭泣狀,(眾大笑)
生E:傻孩子,你轉過身子看看。
生A:驚喜狀?我長出新尾巴啦!
?眾鼓掌?
師:他們表演得真棒,有自己的想像,特別是這位演小壁虎的同學表演得很出色。最后一個畫面還要表演下去,這回你繼續(xù)演小壁虎,我來演媽媽。師:孩子,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們壁虎的尾巴可以重新長出來。
師:孩子,你還懂得了什么﹖
生: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牛的尾巴是用來趕蠅子的,燕子的尾巴是用來掌握方向的。
評:這是這節(jié)課的又一個亮點,教師表面上是參與學生的表演,實際上是讓學生明白課文所說明的道理。
師:同學們齊說,小魚尾巴的作用是--
生:撥水。
師:牛的尾巴呢﹖
生:趕蠅子。
師:燕子的尾巴呢﹖
生:掌握方向。
師:壁虎的尾巴呢﹖
生:保護自己,可以重新長出來。
師板書?
評:當問不問,不負責任。此時的問,非常有價值,使學生提高認識,明白課文的主旨。
師:同學們,我?guī)砹隧樀驴讫埿W小朋友的課文動畫片的配音,想聽嗎﹖
?生齊答:(想聽)我有一個要求,你們要邊聽邊想怎樣比贏他們,說出更精彩的配音。
?播放科龍小學小朋友的配音錄像
師:你們有沒有信心比贏他們?
生齊答:有
?要比贏他們就要動腦筋想出不一樣的對白,跟書上也不一樣?,F在請另一批同學上來說。
?生分角色表演配音?
生A:沒有尾巴多難看呀,我得借一條尾巴。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B:不行啊,沒有尾巴,我就沒有辦法撥水游動了。
生A:黃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C:不行啊,沒有尾巴我會被蒼蠅、蚊子咬死的。
?眾鼓掌?
生A: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D:不行啊,如果借給你,我就不能掌握方向了,只能直飛,會撞到墻上的。
生A:媽媽,他們都不借給我尾巴。
生E:傻孩子,你的尾巴是可以重新長出來的,他們如果把尾巴借給你,他們就會沒命的。
師:是科龍小學的配音演員好呢,還是我們的好呢?
?生自信地齊答:我們的好
?為什么﹖
生:因為我們的配音,不是照著課文上說的,也不是照著別人說的。
評:超越課本,超越別人,這就是創(chuàng)新教育在課堂上的體現。
師:還想配音嗎﹖可惜課文太短了,我們來把課文編長一些,多一些角色。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現在我來演小壁虎,請一些同學來演別的動物和我一起對話。
師:猴大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倒掛在樹枝上玩耍呢。
眾笑?
師:虎大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打敵人,保護自己呢。
眾笑?
評:師生共同參與,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師:想做這個游戲的舉手。
?許多同學舉手
?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當有尾巴的動物,沒舉手的同學當壁虎,沒舉手的同學下座位愿意找誰借就找誰借。
?生紛紛組合,表演借尾巴?
評:課堂教學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學生全體參與,自主參與,學禮貌,學知識,學說話。
師:請同學們回座位。平時你們都喜歡看童話故事,今天我想請你們編一個童話給在座的老師聽,不是很難,按課文的形式來編。(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他看見--?。小壁虎說:“?--?,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鄙盒”诨⑴姥脚溃赖酱髽渖?。他看見猴子用尾巴掛在樹枝上玩耍。小壁虎說:“猴哥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倒掛在樹枝上表演絕技呢。”(眾鼓掌)
評:由說到編,把教學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師:同學們,想編童話故事的舉手。
全班同學幾乎都舉起了小手?
師:今天我們回家去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個童話故事,配一幅插圖,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生齊答:好
下課!
總評:
創(chuàng)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師理念要創(chuàng)新,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上。我聽了潘老師的幾節(jié)課,每節(jié)課都有新意,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亮點。這節(jié)課是她創(chuàng)新教學的一個縮影。第一,打破傳統(tǒng)的講讀模式。整堂課幾乎沒有老師的講,以讀代講,以說代講,讓位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第二,注重思維的訓練。教師一次又一次地鼓勵引導學生大膽想像。學生一次又一次說得有新意,超越課本,超越別人。這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第三,教學思路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課堂教學推向一個又一個新高潮。讀童話--給童話片配音--創(chuàng)造性地配音--編說童話,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使學生處在高度的興奮中。第四,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磩赢嬈菍W生最喜歡的,潘老師把動畫片引進課堂,讓學生給動畫片配音,當配音演員,其實是要學生讀課文,練說話,發(fā)展思維,發(fā)展語言。潘老師巧妙地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達到了這一目的,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本領。
(此課在張家界舉行的全國新世紀教壇新秀賽課比賽中獲一等獎)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 》教學設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 》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在閱讀的基礎上,認識本
生字及詞語,會寫“河”字。
2、通過閱讀
文,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及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3、通過閱讀理感悟體會小壁虎、小魚、老牛、燕子的不同心情,能根據自己的體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文。
[過程與方法]
1、在了解小魚、老牛、燕子尾巴不同用途的基礎上,學習用“因為……所以”說出他們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原因。
2、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說出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3、通過學生查資料,了解其它小動物尾巴的用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朗讀
文,知道與別人交流要有禮貌。
教學過程:
!--[if!supportLists]--
、!--[endif]--復習引入
認讀生字
詞
二、深入學習,讀議
文
1.看圖,聽
3至
5自然段的
文錄音。
(1)思考: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
附圖{圖}
(2)用“先……然后……最后……”連起來說
句完整的話。
4.讀議
3至
5自然段。
學習
3自然段。
(1)用引讀法讓學生理解
3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和敘述順序。
教師引讀:小壁虎爬到哪?→看見誰?→他怎么說?→對方怎么回答?
(2)學生比較下面的句子和
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十分有禮貌。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p>
└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啊“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4)演示活動投影片,理解“搖著”、“撥水”并讓學生做動作演示。
(5)小結:
文
3段先寫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見什么,再寫小壁虎怎么說,最后寫小魚怎么答。這樣就寫清了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
5、教學
4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說說這
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體會到
4段與
3段寫法相似,只是地點變了,借尾巴的對象變了。
(2)指名學生用手勢做“甩”的動作。
(3)用
文中的
句話,說說老黃牛為什么沒有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4)師生分角色朗讀。
以放為主,學生自學
5自然段。
(1)學生自學本段,想
想1、2兩句寫什么?3、4兩句寫什么?
(2)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本段,讓學生找出說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詞語。(擺、掌握方向)
(3)讓學生做手勢,幫助理解“擺”,“掌握方向”的意思。
6、總結3、4、5自然段。
讓學生把3、4、5自然段連起來朗讀,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說說小魚、黃牛、燕子為什么沒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7.讓學生把手當作動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擺”三個動詞,體會幾個詞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差別。
8.讀議
6、7自然段。
(1)指名讀
文,要求學生找出
組反義詞,說說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樣,后來怎么樣。
(2)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文,讀出從“難過”到“高興”的心情。
(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誰來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經過告訴媽媽,想
想該怎樣說?
四、小結全文,
堂練習
1.說說學了這篇
文你知道了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練習。
(1)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
(2)黃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
(3)(燕子)擺著尾巴,在(空中)飛來飛去。
(4)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還能(長出來)。
五、知識延伸,相機進行語言訓練
1.閱讀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燕子、猴子、孔雀等動物尾巴的作用。
2.選擇上述短文中提到的
種小動物,照書上
3至
5自然段的順序,說
說小壁虎怎樣向這些動物借尾巴。
作業(yè)設計:把這個小故事講給家里的人聽。
[板書設計]
小魚(圖片)搖撥水
小壁虎借尾巴老黃牛(圖片)甩趕蠅子
(彩色圖片)燕子(圖片)擺掌握方向
再生、保護
拓展閱讀:
《有趣的尾巴》
魚兒的尾巴像船舵,掌握方向好游泳。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把握方向保平衡。
猴子的尾巴像鉤子,鉤在樹上打秋千。
孔雀的尾巴像扇子,五彩繽紛真漂亮。
松鼠的尾巴像把傘,天氣炎熱好乘涼。
17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設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借、蚊”等9個生字,會寫“有、在”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課前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壁、虎、借、蚊”等9個生字,會寫“有、在”等6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學習課文1-3自然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壁虎圖,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我們一起來叫一叫它的名字(板書:小壁虎)
2、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有關小壁虎的故事,揭示課題,讀題。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隨機把學生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學生可能會問: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沒有?
4、小朋友真會提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里呢,打開書本來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借助圖畫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想辦法認識它;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學習小組認讀生字,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3、出示生字詞,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認識的?
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條蛇逃走難過姐姐新尾巴
在讀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誰來當小老師帶讀你認為容易讀錯的詞?
擦掉拼音同桌互讀。
4、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三、精讀課文,朗讀品味
1、讀了課文,這些問題能回答了嗎?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它的心情怎樣?(傷心、難過)那你們就讀一讀,讀出小壁虎的傷心、難過,看誰讀得最好?
2、小壁虎先后向誰借了尾巴?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板書:小魚、老牛、燕子。
3、我們先來看看小壁虎是怎么向小魚借尾巴的?
①老師讀第三自然段,讀的時候故意錯讀第一句和第三句。
第一句: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邊。
小壁虎爬到小河邊。
第三句: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壁虎說:“小魚,把尾巴借給我?!?/p>
請學生進行比較朗讀,第一句讀出小壁虎爬了很長時間,第三句讀出小壁虎很有禮貌。
②小壁虎這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還不把尾巴借給它呢?
③對,小魚的尾巴要用來撥水,你能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嗎?(板書:搖撥水)
④小結:如果小魚沒了,就會淹死,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⑤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和小魚的對話。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認讀6個生字。
2、觀察特點,說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4-7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讀,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一、復習生字
1、認讀生字新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2、口頭組詞,并給“條、變”擴詞。
二、繼續(xù)學習,朗讀品味
1、學習小組自學第5、6自然段。
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②討論完成板書。
小魚搖撥水
老牛??
燕子??
2、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注意區(qū)分牛伯伯和燕子阿姨的不同語氣。
②根據板書討論為什么老牛和燕子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并引導學生用手做做甩、擺的動作,從而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一年級下冊語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3、延伸拓展: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難過呀,它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他們會怎么說?
4、小壁虎借不到尾巴該有多難過呀!感情朗讀第六自然段。
5、小壁虎最后發(fā)現自己的尾巴又長出來了,這時它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么讀?
三、表演練習,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喜歡讀誰的話,就讀誰的話。
2、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可以邊讀邊演。
3、以小組為單位,帶上頭飾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作業(yè)超市
板書設計:
17小壁虎借尾巴
小魚搖撥水
老牛甩趕蒼蠅
燕子擺掌握方向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壁虎借尾巴(人教版一年級下)
小壁虎借尾巴
課前透視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為他們各自尾巴都有用處所以沒有借到。通過這個故事,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課文淺顯易懂,線索明了,其中三四五自然段結構相似,人物對話角色鮮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最佳范例。
課文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文中沒有注音,上學期學生接觸過這樣的文章,另外學生在《比尾巴》一課又初步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所以教師可指導學生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和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字,會寫"和、姐"等6個字。
2、運用猜讀等方法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資料:
1、課件、生字卡片、動物頭飾。
2、學生搜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猜謎語。出示謎語:活動地盤在墻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斷無礙會再生,醫(yī)學名稱是守宮。
2、復習導入。你還記得《比尾巴》這篇課文嗎?指名拍手背誦。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動物尾巴的童話故事。
對話平臺
自學(學生自己想辦法掃除字音障礙,利于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
1、課文沒有注音,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學生聯(lián)系以前的經驗自己想辦法。(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識字(有創(chuàng)意的識字方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讀得準的詞語,并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蛇是翹舌音?;⒌穆暷甘?h",不是"f".
(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和成功體驗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讀文(舉一反三,讓學生感悟對話的不同語氣,提高朗讀水平)
1、圖文對照讀課文,思考: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2、重點指導第三自然段,讀好小壁虎和小魚對話的語氣。
(1)出示句子: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把尾巴借給我。
通過比較朗讀,學生體會出小壁虎說話很有禮貌,語氣略帶請求。
(2)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學生做動作理解"撥水",體會小魚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3、方法遷移,學生練習分角色讀好小壁虎和黃牛、燕子的對話。
評價(自評和互評結合,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
學生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對話,先自評然后請大家評價。
寫字(有針對性的指導,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
1、重點指導"有、在、什、么"四個字。
2、學生書寫,教師及時展示寫得好的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讀說結合,再次感知讀文)
回憶: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沒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說說,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讀文(感悟讀文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學習6、7自然段,自讀討論: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只好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么樣?為什么?
2、指導朗讀: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么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讀、齊讀)
表演(童話表演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動作練習排練。)
3、分組表演,全班評議改進。
(評議標準:表演的連貫性;角色的表情語氣是否恰當。)
拓展(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激發(fā)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1、書后練習"讀讀說說"。
2、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說法結合查找的資料,再續(xù)說一兩個自然段。
3、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寫字(延時評價寫字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學寫"變、條"兩個字,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如果不滿意可重新申請。
教學建議:
一年級學生排演課本劇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求不要太高,必要時可示范引導。另外,教師可在學生搜集動物尾巴資料的基礎上,開展"動物尾巴介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