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教案設計
最新教案設計(精品8篇)。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jù)。我們聽了一場關于“教案設計”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jīng)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默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討論、談感受、談見解等方式來品味“鳥的天堂”的確是“人間天堂”的美好境界。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有的激昂慷慨,有的婉轉動聽,有的低沉,有的嘹亮??這就是令人向往的天籟之音?,F(xiàn)在就請同學們閉上睛眼,靜靜的聆聽一段旋律,并在腦海中想象畫面,聽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
板書:
二、初讀課文,理“線索”
引導質(zhì)疑:
師:看到題目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什么是天堂?文中“鳥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為什么稱“鳥的天堂”???)
三、自主學習,談感悟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說說你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并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把你喜歡的句子自由朗讀,細細品味,從文章字里行間去尋找美。
3、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同桌互相交流體會,看一看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談一談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
4、學生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
自讀、品讀、齊讀、討論、談感受、談見解。
⑴ 大榕樹:
體會榕樹大和茂盛的特點。
師出示課件,體會“真是一株大樹”。
學生:再次讀句子,感受榕樹的大。
師:這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這方面的資料?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經(jīng)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
(簡直太大了。)
師出示課件,感受榕樹的大與茂盛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反復朗讀這部分內(nèi)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感受。
師:指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榕樹的大和茂盛的特點進行靜態(tài)描寫。
學生:質(zhì)疑,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
過渡:這里的大榕樹是如此的神奇,可是更讓人們驚嘆的要算久居榕樹之上的各種鳥類。
⑵ 鳥:
體會鳥多的特點。
學生:交流表現(xiàn)鳥多的句子。
師:那么,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么姿態(tài)的鳥呢?請用“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說。
(學生發(fā)揮想象。)
師出示課件“群鳥紛飛”的場面。
學生:齊讀段落。
師指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鳥多的特點進行動態(tài)描寫。
師:看到這么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誰知道兩個鳥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嗎?
師:讀到這里,你也會象巴金先生那樣對鳥的天堂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吧,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四、主動探究,悟“環(huán)?!?/strong>
師: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
五、總結全文
在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作為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
《鳥的天堂》一文是巴金的散文。本文語言準確生動,樸素優(yōu)美,簡潔灑脫,富有節(jié)奏感。我在教學本課時,以訓練學生語感為主:
1、直觀感悟:
小學生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涵,應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獲得對課文內(nèi)容初步認識后,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huán)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讓學生看著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fā)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沉浸在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寫一只鳥的特寫鏡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2、品詞析句:
文章的組詞成句構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對于“顫動”、“展示”這兩個關鍵字,引導學生用其他詞來替換。如用“顯示”、“出現(xiàn)”或“抖動”、“晃動”等,用哪組詞更好?在討論、比較中,讓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關鍵文字抓住了,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
教案設計 篇2
本詩主題:
這是一首哲理抒情詩,讀了這首詩后同學們一定會有像高爾基所說的我開始讀普希金詩時,好像我走進了樹林中的一片草地,到處盛開著鮮花,到處充滿著陽光的感覺。
向往:因熱愛、羨慕某種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達到。
思考:
1、這首詩蘊含著什么人生哲理?
生活是本教科書,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才能戰(zhàn)勝挫折,真正學會生活。
2、概括這首詩的內(nèi)容。
詩人用誠摯的語言傾訴了自己對生活的體會,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騙,不要消沉,要積極面向未來,戰(zhàn)勝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關于作者:
羅伯特·弗羅斯特,美國著名詩人。他出版過十多部詩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頓以北》集,另外還有《山罅》、《新罕布什爾》、《西流的小溪》、《見證之樹》、《在林間空地》等。他的詩歌獨具風格,以口語人詩,生動樸實地描寫了田園風光和農(nóng)村日常生活。他的`詩充滿了美國的鄉(xiāng)土氣息,流傳廣泛,深為人們喜愛。
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思考:
1、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這句話象征了什么?為什么?
我選擇了其中的一條象征了如何抉擇人生的道路;這條路上人跡罕至,代表著這條路也許更艱辛、更需要開拓,正因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2、本詩能寄寓著詩人無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這首詩語言有什么特點?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情感真摯,讀來親切。在樸素自然的語言中蘊含深刻的哲理。
教案設計 篇3
一、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氛圍
1、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一個特別的地方──鳥的天堂。還知道了那里──有美麗的南國的樹,自由快樂的鳥。
(學生自由回答)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鳥的天堂看看,出發(fā)!
2、學生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當你出發(fā)了,坐上了船,你的感覺會是怎樣呢?
3、個別談感受,有感情朗讀第一部分:
引導學生輕松愉快地朗讀,創(chuàng)設一種平靜的氛圍。
4、從文字中,明確出發(fā)的時間──傍晚,為下文做好鋪墊:
我們吃過晚飯,熱氣已經(jīng)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
二、深入閱讀,對比感受
1、第一次來到“鳥的天堂”:
⑴ 在美妙的樂曲中,我們第一次來到“鳥的天堂”。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學生反饋。
教師相機板書:
一株榕樹
⑵ 這株榕樹怎么樣?劃出描寫榕樹的句子讀一讀。
感受美,體會心情。
說說自己此刻的心情。再想象小鳥如果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又會是怎樣的?
2、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
⑴ 快速朗讀有關自然段:
說說小鳥在這里是怎樣生活的,從哪里可以感受到。
⑵ 研讀第十二自然段:
作者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鳥兒的活動)
⑶ 指名朗讀第十三自然段:
要求讀出群鳥紛飛的歡快情形。
聯(lián)系文中句子,理解“應接不暇”,并用這個詞說說話。
⑷ 感受寫作手法:
作者為什么特別寫一只畫眉鳥?你能理解畫眉鳥的心情嗎?
(從一群寫到一只,細致刻畫。)
三、提煉升華小結美
1、師:巴金和朋友兩次與鳥的天堂相約相會,第一次是在黃昏,看到的是一棵靜悄悄的大榕樹。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群鳥紛飛的熱鬧景象。下面,我們通過朗讀來展示他們看到的靜態(tài)之美和動態(tài)之美。女生朗讀7~8節(jié),展示靜態(tài)的美;男生朗讀12~13節(jié),展示動態(tài)的美。
2、聽大家朗讀,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作者和朋友置身于鳥的天堂,感慨萬千。文中什么地方直接表達了作者的這種情感?
3、生齊讀最后一句:
“昨天……鳥的天堂??!”
⑴ 指導讀好“的確”。
⑵ 這句話集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⑶ 討論引號的用法,理解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
四、巧設情景創(chuàng)作美
1、學到這里,對于鳥的天堂,大家肯定有很多話想說吧?想說些什么呢?請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抒發(fā)自己此時此刻的情感吧。
2、師小結:
請同學們把鳥的天堂那優(yōu)美動人的情景介紹給身邊的朋友。有機會,還可以親自到廣東新會市的鳥的天堂去走一走,看一看!
教案設計 篇4
一 導入:
今天為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派大軍進攻齊國,齊威王派淳于髡(板書、注音kun)出使趙國求援。淳于髡身高不足7尺,為人滑稽善辯,出使諸國從未受辱,經(jīng)常會給齊王提些建議。齊王讓他攜帶禮物黃金百斤,駟馬車十輛。淳于髡仰天大笑,將系帽的帶子都笑斷了。威王說:“那你笑,難道有什么說辭嗎?”淳于髡說:“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到路旁邊有個祈禱田神的人,拿著一個豬蹄,一杯酒,卻祈禱說:‘高地上收獲的谷物盛滿篝籠,低田里收獲的莊稼裝滿車輛;五谷繁茂豐熟,米糧堆積滿倉?!铱此玫募榔泛苌?,而祈求的東西太多,所以笑他。” 威王懂得了他的意思,除將上述禮品增加十倍以外,更添上十雙白璧,后來果然請來了趙國救兵,楚國只好撤軍了。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著名的成語“冠纓索絕”,冠纓,是系帽子的兩根絲帶,索絕,是指帶子斷了。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笑的內(nèi)涵是很豐富的。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笑”。(板書課文標題)
今天在我們講解課文之前,想請大家來鑒賞一些不同的笑容。(播放課件)我想請同學們用一些詞匯來形容一下這些“笑容”。(點同學來形容這些圖片上的笑容,注意大家的爭論,教師逐一點評)
看來啊,這些笑容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可是同學們似乎沒有找到足夠精確的詞匯來一一形容它們。但我相信,今天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大家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1 自讀課文,標注段落,注音。
大家先把課文瀏覽一遍,看看文中寫了幾種笑的類型呢?(找出有關段落)
① 笑和臉的.關系(1~5段)②笑和全身的關系(6~9段)③笑和人的關系(10~18)
大家找找看,這些描寫不同笑容的段落之間,是不是有些過渡句呢?你能把它劃出來嗎?
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本文劃分一下結構:
三 (10~18)笑和人的關系(神態(tài)、聲音、種類、另一類、至于……一類)
2 賞析各個部分:
找同學來分別朗讀3個不同的部分,鑒賞一下其中有關笑的詞語。
你覺得其中有哪些詞語是最有神韻的呢?能不能和我們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可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示范)
我這里有幾張紙片,上面寫了和笑有關的詞語。待會兒每個小組派代表上來抽簽,看看誰能最傳神的把這些笑容模仿出來。當然,給大家?guī)追昼姇r間,大家可以先討論一下,看看如何把文中的詞語精確的模仿出來,同時選出代表。(小組討論,代表抽簽、表演,記載數(shù)量)
4 總結:可見,祖國的語言的確是豐富多彩啊,那么我們作者周汝昌究竟為什么要羅列出這么多和笑有關的詞語呢?我們不妨來聽聽他的心聲吧。
小組討論:你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贊美祖國語言的豐富性和生動性)
從本文中,你能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哪些特點呢?
四 拓展練習:
2 談“哭”。大家回去總結一下和哭有關的詞語,我們看看誰總結得最妙。
教案設計 篇5
1、寫田字格里的4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2、正確認讀11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學生在互幫互學中熟記生字。
2、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質(zhì)疑問難,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表達的情感。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視野,積累詞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播放朗讀錄音,加上適當?shù)呐錁?,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邊記憶。
2、用自己的語言在小組里講一講剛才聽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補充,比比誰講得完整又準確。
3、揭題:剛才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樹和喜鵲》。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并標上記號。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普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么意思。樹和喜鵲為什么會感到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jīng)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了?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
(1)學生自己書寫。
(2)班內(nèi)交流書寫時發(fā)現(xiàn)的應注意的問題。
2、通過編故事,復習、鞏固生字。
學生隨意挑選一些學過的生字、詞語,用這些生字、詞語編故事。
問題:
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1、整體把握文章思想感情和文章結構,了解并借鑒本文的行文特點;
2、欣賞作者生動、形象的景物描寫,重點學習并借鑒作者景情相融的寫景狀物技巧;
3、品味文章準確、精美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重點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1、重點學習并借鑒作者景情相融的寫景狀物技巧;
2、重點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1、體悟作者細致、復雜的情感變化,分析本文感情脈絡;
2、掌握本文準確、貼切的語言表達。
教學安排:???本篇課文是第一單元的開篇,也是寫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尤其是本文主體部分的景色描寫,堪稱典雅、優(yōu)美。所以,本課預設三個課時實施教學,具體安排如下:
教學目標:1、整體上對文章思想感情和行文結構有所把握;
2、初步走進作者復雜、豐富的情感世界。
荷塘,在我們大家的印象當中是什么樣的呢?有的同學可能親眼目睹過它的豐姿,也有同學可能未曾眼見,但我們通過詩歌的描寫或多或少都有過了解?!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何等絢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又是何等生機。然而,卻少有人將事情融及月夜下的荷塘。那么,荷塘與月夜相結合又會是怎樣一種景致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
首先,我想請三位同學來把課文朗讀一遍,大家?guī)е诖煌哌M作者筆下的月夜荷塘(第一位同學1--3節(jié),第二位同學4--6節(jié),第三位同學7--8節(jié))。
剛才同學把這篇課文讀了一遍,大家的感覺如何?你覺得朱自清筆下的月夜荷塘是個怎樣的環(huán)境?它又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樣一些問題共同走進文章。
作者開篇點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是全文的文眼。正是由于“心里頗不寧靜”才會想起在滿月的情況下去荷塘走走。作者這樣想著也就這樣做了。他走在去荷塘的路上感覺月光是淡淡的,心情也是超乎平常的。到了荷塘作者即給我們感到“淡淡的喜悅”和內(nèi)心的平靜,但蟬和蛙的“熱鬧”又打破了作者的寧靜。面對滿塘的荷花作者想起了家鄉(xiāng)江南采蓮的舊事,這時作者的感情又發(fā)生了變化?!斑@真是有趣的事??上覀儸F(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不免有些感傷。想著走著,作者就又回到了門前。文章從院子里寫起又回到院子,這是一個圓形的結構,我們大家都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但是這只是文章的一條線索,我們通過剛才的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月下荷塘之行是緣情而發(fā)的,作者之所以要到荷塘走走,是因為他“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在時空的外結構之下,作者的內(nèi)心也經(jīng)歷了不靜→求靜→得靜→出靜的變化過程。所以據(jù)此我們可以將文章劃分為三個部分。我想清一個同學把你的層次劃分意見說給大家聽聽。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主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生動、傳神的描繪,朦朧淡雅(主體);
剛剛我們對全文的脈絡有了清晰的把握,那么我們讀完這篇文章有什么感覺呢?或者說,你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心情是怎樣的?
淡喜濃愁,我想這四個字最能概括這樣一個心境,而且這四個字也符合作者的心境。作者是因為“不寧靜”才想求靜,他只身一人去了荷塘,又是夜里,沒有白天的喧囂和旁人的打擾,作者覺得很自由,有淡淡的喜悅,而他對喝荷塘月色的精妙描寫也同樣唐我們感覺愜意,但畢竟還不是很輕松,很閑適,還是有些朦朧,有些昏暗,尤其是第六自然段的描寫,這就說明作者喜中參憂,我們讀來也是感覺喜悅有些勉強,不夠酣暢淋漓。作者在荷塘得到暫時的超脫。但他知道,作為社會的人,是無論如何擺脫不了現(xiàn)實的騷擾的,苦悶之中,何以排憂?在他看來,“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那里走》),都只能是短暫的。所以,出了門還得回來,獲得片刻的靜最終還得回到喧鬧中去。所以,作者一腳又踏回了現(xiàn)實的門??梢?,我們的感情隨著作者走了一圈之后也是淡喜濃愁了。
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之后,我們對全文的感情也就有了大致上的把握,接下來,我們進入文章的具體解析中去。
首先,我們來看文章的第一部分。
剛才我們說到,“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文章的文眼,為全文定下一個感情基調(diào)。那么,作者為什么心里頗不寧靜?是與妻子爭吵?還是與同事相處由隙?還是……作者在文中沒有明說。但我們從下文“妻在屋里拍著閨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焙徒Y束“輕輕地推門進去”,這兩個細節(jié)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不寧靜絕不是因為和妻子爭吵。那么,究竟是為什么呢?我們結合本文的時代背景就不難了解。
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的一個小卒,一直在吶喊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后,他從斗爭的“十字街頭”消失,鉆進古典文學的“象牙塔”了。他毫不掩飾地表白這種思想的變化:“在舊時代正在崩壞,新局面尚未到來的時候,衰頹與騷動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在這三條路里,我將選擇哪一條呢?……我既不能參加革命或反革命,總得找一個依據(jù),才可以故作安心地過日子……我終于在國學里找著了一個題目?!保ā赌睦镒摺罚倪@樣一個背景介紹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當時的苦悶彷徨。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作者才寫下了這樣一篇文章,表現(xiàn)了他欲追求自由而又不得的苦悶心情。
接下來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即第三自然段寫到:“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我們知道“愛熱鬧”、“愛群居”是外向性格的表現(xiàn),而“愛冷靜”、“愛獨處”則恰恰是內(nèi)向性格的表現(xiàn)。那么,作者在這里為什么向讀者展示這樣一種矛盾的性格呢?也就是說,你是怎樣理解作者那樣一種“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的?
明確:“熱鬧”原本是人生應當具有的常態(tài),也是所有希望達到的令人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每個人性格中都有追求愉悅,也就是追求“熱鬧”的一面,作者亦不例外;而人生又不免有不“熱鬧”或是失意的時候,在精神煩躁之時,追求冷靜以思考人生,求得超脫自然又是人們向往的。
2、體會和學習作者準確、恰當?shù)那苍~造句技巧。
我們今天繼續(xù)來學習《荷塘月色》這篇美文,上節(jié)課我們看完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即文章對荷塘月色的直接描寫。曾經(jīng)有人這樣評價它,“極富美感、生動傳神,意境恬美”。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同走進朱自清筆下的那幅朦朧淡雅的月夜荷塘圖,自己親自去感受一下。
首先來看第四段,相信大家對課文已經(jīng)相當熟悉。我想請一位同學嘗試把這一段背一下,有誰自告奮勇嗎?……好。讀完剛才這一段,我們知道它是描寫月下的荷塘的,那么作者在這一段中依次寫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樣寫的呢
明確:這段描寫先寫了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tài)的荷花一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概括地說,這段描寫中依次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并且我們可以知道作者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具體到景物描寫上,他又是怎樣去描寫的呢?我們來看!作者寫荷葉是說它“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tài)美,寫荷花“裊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tài)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花在月光下的光華;寫荷香用“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激活了讀者的美好想象;寫荷波是“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寫出了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形象,即風吹花葉的顫動聲;寫荷韻是通過流水的“脈脈”含情來體現(xiàn)的,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作者在這里通過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展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淡雅,這是從景物描寫的角度來看的。當然,一切景物的描寫總需要一些表達手段才能完成,具體說來,一段生動、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總要通過一定的修辭手法來生成。那么,同學們看看這段描寫當中作者又用了哪些辭格呢?
明確:比喻、擬人、通感。比喻和擬人是我們常用的辭格,不再多說。這里我們來看看什么是通感。大家把課本翻到課后“研討與練習”,看第二題。這里對通感做了解釋,說“通感,是指感覺的轉化、遷移。”另外還舉例說明:古詩“風來花底鳥語香”,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嗅覺的氣味;“鳥拋軟語丸丸落”,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視覺的形象。關于通感,錢鐘書先生做了這樣的描述“一種感覺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其實他說的還是這個意思。我們來看第一句,也就是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縷縷清香”是氣味,本來只能通過嗅覺才能聞得到,作者卻用“渺茫的歌聲”來形容,可見這是嗅覺向聽覺的轉移。而且,“縷縷清香”和“渺茫的歌聲”在時斷時續(xù)、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處。那么,作者在這里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呢?“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兩個優(yōu)美意象的疊加,擴大了意境的內(nèi)涵,使意境變得更加優(yōu)美。而且將“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也烘托出環(huán)境的優(yōu)雅與寧靜。再看第二句,這句是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先請一位同學來分析分析)它是由視覺向聽覺轉化。月光與樹影是寧靜的,用名曲來形容將讀者帶入一種幻境,光與影的白黑塊仿佛變成了活潑的、跳躍的音符。這是化靜為動的寫法。它將景物寫活了,也激發(fā)了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其次,身處此境,提到梵婀玲,會很容易聯(lián)想到《小夜曲》之類的名曲,光與影的和諧分布與名曲的悠揚、優(yōu)美,其間有著某種相通之處。兩者烘托也是意象的疊加,藝術效果倍增,給原有的意境帶來了溫馨、優(yōu)雅的氛圍。所以說,通感這個辭格同比喻、擬人一樣,它的運用能夠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表現(xiàn)力,能使語言更加富于詩情畫意。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五自然段。大家先把這一段認真地看一看,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明確:本段著力描寫月色。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又是虛寫,但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xiàn)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不定的姿態(tài)。虛實為用,寫出一種勾人心魄的意境。單寫月光比較單調(diào),因此有著力摹寫月的投影,有“參差”“斑駁”灌木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而這些“影”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美麗而復雜的圖案,由是荷塘在其襯映下更顯得風情綽約了。但是,這里寫月色卻又處處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靜靜瀉在花葉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霧”,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
作者在這一段描寫月色的文字中,運用了很多貼切、妥當?shù)膭釉~,請找出來并分析之。
“瀉”字給人一種向下傾的實感,使月光有了動感。曾經(jīng)也有人提出‘作者這里為什么用瀉而不用照或鋪呢?’其實,問題就在這里。用“瀉”具有比“鋪”或“照”更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再一個“浮”字,表現(xiàn)出月光下荷葉、荷花的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還有一“洗”字寫出了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作者通過寫葉、花的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最后,一“畫”字含“人為”動作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我們來看文章寫到“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焙汀啊?。那么你是如何理解
明確:“籠著輕紗的夢”寫出了月色的朦朧?,指出薄物下的月色、“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一層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剛剛我們主段分析了荷塘月色的主體部分的內(nèi)容,下面我們從整體上體會這段優(yōu)美的文字。從設色著墨、行文布局上看,首先著力寫荷塘,先寫田田的荷葉,后些綠葉中綴開著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風吹來的花香。這是靜的畫面。緊接著他就捕捉那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這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在這一段里,作者沒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靜止畫面還是動態(tài)景象,處處都存在著淡淡的月光,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后的具體描寫之中。那葉子、花朵的情態(tài),以及被微風帶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清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接下去著力寫月色,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又是虛擬,但虛中有實,貼切的表現(xiàn)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tài)。虛實為用,寫出一種勾人心魄的意境。單寫月光比較單調(diào),因此又著力摹寫月的投影,有“參差”“斑駁”灌木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而這些“影”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美麗而繁雜的圖案,由是荷塘在其映襯下更顯得風情綽約了。這里著力寫月色,但處處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靜靜瀉在花葉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霧”,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霧光葉色、水氣交響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最后寫荷塘四面,凝聚點在柳樹。寫月下的樹景,因為遠近高低盡是柳樹,把一片荷塘圍住了,只有幾段空隙,漏進了月光,所以“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而楊柳的“豐姿”就是在這一團迷蒙霧氣中顯露出來。這里著色較濃。即指,則寫樹梢的遠山,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聲,樹下水里的蛙固。這只是隨意點染。濃淡相間地勾勒了整個荷塘的月夜風采。
作者寫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寫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層次里復有層次,使整個畫面有立體感、滲透感;其中動靜、虛實、濃淡、疏密,是畫意的設置,也是詩情的安排,這就不僅使畫面色彩均勻悅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韻,氤氳著一種濃郁的詩意。
有鮮明的比喻,出水的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著朵兒的花苞,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僅貼切,而且生動;有明顯的對比,彎彎楊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愣愣如鬼一般”的灌木的“黑影”的比襯下,愈發(fā)顯得輕俏;有強烈的襯托,以“沒精打采”的燈光來映襯月色的明亮,以蟬聲和蛙鼓來烘托四周的寧靜;有生動的擬人,那裊娜地開著的荷花,像“剛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寫得極為標志。但更令人贊賞的是,由于作者對描寫對象有極深刻的體會,因此突破一般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一種奇特而新穎的手法,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的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花香本來訴諸嗅覺,但作者把它寫成有旋律的歌聲,給人以嗅覺兼聽覺的感受。又如“光與影有著和諧的韻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流動的光波,本是無聲的,被描寫成動聽的音樂,給人以視覺建亭覺的感受。照理說,香味、光影和歌聲、琴聲沒有什么相通之處,但作者卻運用了古典詩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藝術手法,把嗅覺和視覺的形象,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摹擬了香和光的時斷時續(xù)、似有若無的形態(tài),是難以描摹的感覺,通過另一種可感形象而具體化了。這種出神入化的藝術處理手段,在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是不多見的。
朱自清語言最大的特點是自然和新穎,如他自己所主張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歐化的口語”(《〈你我〉序》)來繪神狀態(tài)、表情達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話,自然流暢,絲毫沒有雕琢的痕跡,讀著令人感到十分親切。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是要通過高質(zhì)量的語言來實現(xiàn)的,所以凡杰出作家無不重視語言的鍛煉。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詞用字的準確和貼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瀉”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霧氣點活了。又如寫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葉子本是肩并肩,蜜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一絲”“一道”“一帶”“一兩點”都是量詞當作形容詞用起到了豐富、潤色、強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強詩情畫意的走用。在《荷塘月色》里,作者還運用了許多疊字疊詞來深化物態(tài)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來形容荷葉的密度,以“層層”來說明他的深度,用“曲曲折折”來表現(xiàn)荷塘的廣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這一雙音節(jié)詞的重疊,不但說明數(shù)目之多而且加強了夜色濃重的氣氛;“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是遠近高低的連用,極寫了荷塘四周樹叢之茂密。這種例子很多,簡直俯拾即是,這些多樣形態(tài)的疊字疊詞不僅富有藝術表現(xiàn)力,而且節(jié)奏鮮明、韻律協(xié)調(diào),富有音樂美。
總之通過前面三段的分析我們可以對本文做如下的總結:本文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兩者是上下一體,不可分割得一個整體。作者寫荷塘,是將其置于月光這個背景之下的,故荷塘的一切皆著月之色彩;寫月色,是憑借荷塘之景物烘托、映襯而顯現(xiàn)出來,故月色的景象都附于荷塘之境。作者在寫荷塘與月色時是互相映襯生發(fā),水乳交融的。所以《荷塘月色》成為散文作品中的不朽之作也就不足為奇了,說它是一片當?shù)匦撵`的美文更是無可厚非了!
教案設計 篇7
作者簡介:濟慈,美國浪漫主義詩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兒,自幼喜愛文學,他的一生寫了不少的著名詩篇,如《夜鶯頌》等,可惜正當他初展宏才的時候,就不幸與世長辭,時年才25歲。
四、 整體把握;
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他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贊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提示:開頭一句與“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相對應分為兩部分;動靜相襯,意境優(yōu)美。)
六、 課后練習一:
詩人這樣寫,借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勃勃生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
一、 作者簡介:
葉塞寧,俄羅斯詩人,他的詩感情真摯,格調(diào)清新,并擅長描繪大自然景色。
三、 結合課后練習二訓練:
2、 這首詩傳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
這首詩注重氛圍的營造,動靜相襯,意境優(yōu)美,情味濃郁?!八械镍B兒因驕陽而昏暈,/隱藏在陰涼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可喜的'草叢”,這些景物描寫展現(xiàn)了盛夏生機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蟈蟈的樂音”的美妙;“它爭先/沉醉于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渲染了“蟈蟈的樂音”濃郁、喜悅的感情色彩?!霸诩拍亩煲雇恚攪浪?一片寧靜”,“在逐漸升高的暖氣,/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現(xiàn)了嚴冬寂寞寧靜的冷清景象和人們家中的溫馨氣氛,與前面的氛圍既形成對照又十分和諧,襯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兒”的動聽。最后以“人們感到那聲音/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結尾,在詩人的聯(lián)想中,將前后兩幅畫面疊印在一起,讓冬天“蛐蛐的歌兒”呼應盛夏“蟈蟈的樂音”,在詩人的心靈中交織成一首此起彼伏的“從來不會死亡”“從來沒有停息”的“大地的詩歌”。
這首詩的意境既精微優(yōu)美又廣大深邃,是詩人生命情感對大自然的敏銳的心靈感應,使人們深深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之情。
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造夢,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2、說夢,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夢是什么)方向。
3、寫夢,一篇完整的文章。
4、圓夢,讓學生知道實現(xiàn)夢想要不懈的努力,只要你堅持你一定會成功。
教學要求:
1、樹立遠大的理想。
2、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情感目標:
1、讓學生的夢想從這起航。
2、在快樂中作文,在作文中快樂。
教學難點:
1、把這篇文章寫具體不容易;
2、讓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更不簡單。
教學過程:
課前溝通:
上課前我們做幾個游戲好嗎?
熱身小游戲,目的增進了解,創(chuàng)造融洽和諧,輕松快樂的氣氛。
★“鼓掌”…….全神貫注,團結協(xié)作。(狼一樣的團隊)
★1+1=2——認真聽,“聰”明的孩子耳朵總在聽。
★報數(shù)——平時積累,積極思考,勇敢回答。
導入新課:孩子們,你們喜歡到外面去玩嗎?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的今天你們有沒有去踏青?今天我?guī)銈內(nèi)ヒ粋€美麗的地方,不過要爬山涉水,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無限風光在險峰”孩子們你們還去不去?(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畫圖,板書在黑板上(分組比賽)。
一、談談你的理想,說清楚。
創(chuàng)設情境,夢想起航。播放VCD,激發(fā)學生的潛意識里的美好愿望。
(師主要是喚醒孩子們心中的夢想,打開他們的話匣)
1、講《丑小鴨》的故事,丑小鴨有個美麗的夢想想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為什么會這樣?
2、講《小豬學本領》的故事。為什么小豬學不到本領?
3、孩子們,我想考考你們。有一個小朋友,讀小學的時候,手工制作課上,做出了一條歪歪斜斜的,讓老師和同學啼笑皆非的板凳,你知道他是誰嗎?還有一個人,他是一個聾子而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他又是誰呢?他們又是怎樣成為名人的?也因為他們不僅有理想,而且在前進的道路上勇攀科學的高峰。
孩子們,有人說: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燈塔,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你能說說你的理想是什么嗎?
讓學生充分說,鼓勵他們說清楚,肯定他們,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充分說。
二、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想?讓學生回答。
老師小結:也許是緣于一個感人的故事;也許是受一個人的影響;也許是因為看了一本書;或許是因為一則新聞;甚至是一句話受到了啟發(fā)……
讓學生先小組互相說,再指名說。
在學生說時指導說具體,詳細敘述事情的經(jīng)過,抓住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尤其是心理活動描寫,心理的變化來說(寫)。
再指名說。讓學生評一評。(寫出真實的情感)
三、師口頭作文。(鋼琴曲優(yōu)美的旋律中)
敬業(yè)在尋覓中升華
還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常在晨曦中聆聽小鳥歌唱,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只百靈鳥,那有多好呀;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我敬重那些穿軍裝的叔叔,夢想著自己也能穿上軍裝;再大一點的時候,我向往著那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做夢都馳騁在一碧千里的草原;十六、七歲的時候我愛上了旅游,只想和地理協(xié)會私奔,去到天之涯海之角……然而,命運卻如一只大手捉弄了我,高中畢業(yè)時我被當作優(yōu)秀學生沒有參加高考被保送到婁底師專,我壓根也沒想到過會成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多少有些失落。
可是在開學典禮上,我們校長的報告我至今記得很清楚,他說:你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對于這我覺得是大道理說得動聽的啦,當他說當老師要學習中國的、外國的、理科的、文科的、天文的、地理的居多知識時,我突然覺得當老師原來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了不起,我來了興趣。在大學的幾年里,別說聞雞起舞、披星戴月,但我能勇敢地攀登在科學的高峰,努力地馳騁在知識的海洋。我也曾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也經(jīng)歷了許多的磨練,也遭遇了一些失敗,承受了居多的打擊,我也想到過放棄,也曾怨天尤人……可我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的夢很快又讓我踏上了正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現(xiàn)在回味起來是那么充實,大學的生活為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現(xiàn)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走上講臺時激動的情形;記得我第一次被學生叫著老師時的甜蜜幸福;記得第一批我的學生在我實習完畢時在臨發(fā)的車前列隊送我時感人的場面;也記得我遇到困惑時孩子們的真情一次次地打動我……新年依始,那熱情洋溢的祝福話語;教師節(jié)收到的那飽含深情的禮物;生病時那一句句溫馨的問候……
是啊!我已經(jīng)離不開他們了!生活中,我成了他們的玩伴好朋友死黨;課堂上,我是他們眼里的百科全書;在這支隊伍里,我成了他們的領頭羊;黑暗中,我是他們的燈塔、啟明星;遇到困難時我是他們求助的對象;有了疑惑時我扮演的是知心姐姐……我也曾抱怨過教師的清貧,也曾經(jīng)想到過改行,可是在他們的來信中,在他們的作文里,在他們的卡片中,在他們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我的價值:我想大聲對你們說,感謝你們我心中的天使,是你們讓我生活在天堂里!我愛你們!我想大聲地對全世界說,教師我當定了!
四、讓孩子們說說我的理想。牽出作文提綱。
1、說清楚你的理想是什么;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想;
3、如何(怎樣)實現(xiàn)你的理想。
五、快速作文。
時間20分鐘,不要問不會寫的字,不要換不會寫的詞,全部用拼音代替。
六、展示作文。(讓學生自己來讀自己的作品)反復讀是修改作文的好方法。
七、指導修改作文。(如何寫清楚,如何寫具體)
八、評價作文。只要能表達自己的思想的文章都予以肯定,不管他是什么體裁。
九、小結。
勵志歌曲《真心英雄》歌聲中,師:親愛的的孩子們,你們有著美好的理想,老師真為你高興。不過,在實現(xiàn)理想的路上有許多的困難,我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們自己說。不能光有心動沒有行動,回到家就不動了;克服困難,勇攀高峰;制定計劃,堅持不懈……孩子們,老師有個重大發(fā)現(xiàn),以我多年的經(jīng)驗,我發(fā)現(xiàn)你也原本就是一只小鷹,就是一只小天鵝,大膽地去想,努力去飛,你定能展翅在你理想的藍天上。再見!
教學后記:
這次上課帶給我許多的反思,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的精彩無處不在!他們的很棒的!我們不需要懷疑他們的能力,他們的精彩如此多,出乎我的意料。真實的作文打動人;真誠的交流感染人;真實的課同樣有精彩。當然我的課有許多的欠缺,但是比我預想的要好。我原只是拋出一堂課讓同仁們思考,我只打算拋磚引玉的,我不怕失敗??墒俏覍ξ业恼n還滿意,至少我激發(fā)了他們的夢想,至少他們寫出了佳作,至少他們沒有人畏難,至少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著……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瑕疵,但是正因為有瑕疵方感到它的真、美;當然還有許多的缺點請你們批評指正,請多幫助我,萬分感謝!
以上就是《最新教案設計(精品8篇)》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教案設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教案設計相關推薦
更多>- 最新幼兒園風教案設計8篇05-02
- 最新教案10篇05-11
- [精品]最新我的幼兒園教案設計系列04-20
- [精]最新幼兒園語言的教案設計集錦8篇03-14
- 2024教案設計實用8篇08-21
- 2023幼兒教案設計8篇03-05
- 最新教案: 木蘭詩教學設計篇一07-27
- 教育教案設計簡短8篇04-30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簡短(經(jīng)典十篇)09-29
- 思想?yún)R報緩刑人員200字09-29
- 新年祝福語簡短一句話(合集五十二句)09-29
- 新教授09-30
- 給重陽節(jié)擬一個標題(優(yōu)選二篇)09-29
- 誨人不倦成語造句(集錦42句)09-29
- 計算機基礎教案匯集09-29
- 感恩節(jié)適合發(fā)給老師的短句09-29
- 臘八節(jié)手抄報圖片內(nèi)容大全(集合2篇)09-29
- 溝通技巧發(fā)言稿經(jīng)典八篇09-29
- 最新教案設計(精品8篇)09-30
- 2024教案設計(模板14篇)09-10
- 幼兒園教案設計做蛋糕09-08
- 2024教案設計實用8篇08-21
- 教案設計(精華九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