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模板6篇。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jù)。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jīng)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篇1】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目標是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等。小班幼兒之間不知道如何交往,但隨著幼兒動作、語言、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范圍的擴大,幼兒開始愿意與同伴一起玩??捎捎谌狈煌?jīng)驗與能力,在活動中常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通過本活動能讓幼兒學會與人交往的基本方法,愿意與同伴友好相處,給自己帶來快樂體驗。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會以碰碰頭、親親臉等各種動作表示友好。
2.學習短句:你好,你好,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準備:
1.事先將4個小朋友藏在電腦桌后面。
2.幼兒在園生活的照片。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方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班請來了許多的好朋友,可是他們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我們應該怎么說?請你跟他做一做親密動作吧!
2.友好示意
原來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見面時會做什么動作呢?
哇,你們說得真好,那現(xiàn)在請你去找好朋友做一做友好的動作吧!
小結:原來好朋友之間有這么多親密動作,碰碰屁股、膝蓋碰一碰、抱一抱等。
3.音樂游戲:碰一碰
現(xiàn)在我們要將這些友好的動作放到游戲中去,和好朋友們一起玩一玩好嗎?請你找到好朋友,我們聽著音樂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戲吧。
游戲進行2-3次。
4.發(fā)散思維
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開心嗎?
請你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還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播放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照片。
活動結束:
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戲、玩積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不能為小事吵架。因為我們都是好朋友。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篇2】
三。在現(xiàn)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對科學活動的態(tài)度、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上例中的目標1和目標3過于籠統(tǒng),不夠具體,形同虛設,很難通過一次活動完成這樣空泛而缺乏操作性的目標,而這種狀況常常會造成幼兒學習的無目的性、教師指導的盲目性和缺乏針對性。
有的教師把活動目標與活動建議、活動過程、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混為一談。教學目標設計是對教學活動預期結果的策劃,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規(guī)范、明確的行為目標的表述,應當包含:
行為主體是指學習者,因為行為目標描述的是兒童的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行為動詞,用以描述兒童所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情境或條件——指影響兒童產(chǎn)生學習結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圍,主要說明兒童在何種情境下完成操作;表現(xiàn)水平或標準-指兒童達到某一目標的最低表現(xiàn)水平,用于評估學習成績或學習成果的程度。
那么,如何陳述教學目標才是明確的呢?怎樣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明確化呢?第一,教學目標要盡量用可觀察的行為來陳述,使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教學目標的表述要反映兒童行為的變化,說明兒童的學習效果;第三,教學目標的表述應有利于考慮如何科學地衡量和評價教學效果。
因此,例1的目標可修改為:
1通過品嘗、制作小動物或各種造型活動,激發(fā)孩子探索的興趣;
2鼓勵孩子們積極大膽地說話,能夠用更加連貫的語言說出土豆的味道和特點;
三。通過操作活動,引導孩子們感受家鄉(xiāng)之美、勞動之樂,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的情感。
二、選擇活動內容時忽視幼兒年齡特點,忽視本地區(qū)、本園、本班幼兒的特點,內容忽難忽易
教學內容設計是教師認真分析教材,合理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表達或呈現(xiàn)的過程。它是教學設計中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教學設計的主體部分。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成敗。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對這類問題的考慮,涉及到“工具理性”問題。工具理性指反映在計算、測量、組織、**等技術行為中的認識能力,其目的在于追求行動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注③]教師應借助于工具理性對教學中介進行質疑和反思,這種質疑和反思應體現(xiàn)在:
已選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之間有何關系?如何理解、組織和呈現(xiàn)選定的內容?就某內容而言,何種方法最有效?
對于孩子來說,如何學習才能得到最有益的發(fā)展?因此,在選擇活動內容時,要注意:
1選擇合適的內容,刪除與目標無關或與目標關系不大的內容。
在大班科學活動“家鄉(xiāng)的黃河”中,其主要目標是:幫助幼兒了解“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及發(fā)源地,黃河自蘭州穿城而過;通過游覽、了解蘭州四十里黃河風情線,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知道黃河與我們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我們必須保護黃河,培養(yǎng)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教師將認識長江作為了引入部分的重要內容,所占活動時間較多,但它與活動目標關系不大,而且內容抽象,幼兒不易理解,因此,可從文中刪去,作為附錄,放在全文結束處,供教師酌情參考使用。
2.所選內容應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在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即以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為基礎,又有發(fā)展的空間。
在大班科學活動“宇宙英雄奧特曼”中,教師計劃告訴幼兒,“怪獸是一種叫堿的物質構成的,它是透明的沒有顏色,但是有一種東西就能把它找出來,它的名字叫酚酞試劑,因為堿遇到酚酞就會變成紅色,所以小朋友就能看到怪獸了。那么什么東西能消滅怪獸呢?是一種叫做‘酸’的溶液,因為酸能將堿中和掉。
”酸堿中和是初中化學中的重要基礎知識,它涉及到相對復雜的物質結構變化與化學反應機制,設計者所表達的內容顯然超出了幼兒的經(jīng)驗范圍,幼兒既難于理解酸堿中和這種化學變化的道理,而這一內容也無益于兒童認知的發(fā)展。
3.所選內容應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既具有適度的新穎性,又要避免脫離幼兒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應著重于幼兒身邊的科學。
以下活動設計成功地將兒童的生活體驗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例2大類科學活動:物體的擴展是奇妙的
設計意圖
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物體遇熱、遏冷或遇水發(fā)生膨脹現(xiàn)象,為了讓孩子們通過實驗初步了解這種現(xiàn)象并簡單了解其原理,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觀察和**能力,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兒通感知物體膨脹現(xiàn)象,初步了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引導幼兒體會事物的變化與變化的有趣。
活動準備(略)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
(一)觀察和發(fā)現(xiàn)物體遇熱膨脹的現(xiàn)象
1看一看:老師現(xiàn)場炸了油條。請觀察油條的變化,并告訴我們原因
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
2嘗嘗:現(xiàn)場制做爆米花,讓孩子們品嘗,感受它變化的秘密。
比較:玉米和爆米花有什么區(qū)別?
4做:老師展示干癟的乒乓球,讓孩子們想辦法把它鼓起來。為什么?
(二)觀察和發(fā)現(xiàn)物體遇冷膨脹的現(xiàn)象
1展示冷凍后破裂的瓶子,讓孩子們觀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2.說一說還有哪些物體遇冷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
(三)觀察和發(fā)現(xiàn)物體遇水膨脹的現(xiàn)象。
1.幼兒桌上分別放盛有大小一樣的腐竹、銀耳、餅干等的盤子,請幼兒分別把其中的一個放在水里浸泡,觀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取出水里浸泡過的大豆和沒有浸泡過的大豆,引導幼兒觀察二者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引導兒童觀察新鮮浸泡的豆腐,銀耳和餅干結合剛才的大豆狀況,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解釋。
4.幼兒取一些茶葉,泡一杯荼一邊品茶一邊說說茶葉的變化。
(四)游戲:有趣的蝦片(略)
三、結束部分
什么樣的物體膨脹現(xiàn)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哪些物體膨脹現(xiàn)象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3、 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法單一,忽視了領域間的滲透
具體來說,這一問題表現(xiàn)為注重形式上的新穎而忽視內容本身的有機聯(lián)系,仍然注重教師的教及其控制作用的發(fā)揮,忽視幼兒是通過“做”而不是“聽”來學科學,知識傳遞的痕跡較重。
例3 中班數(shù)學活動設計——“有趣的數(shù)字”
1老師展示圖畫書。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大膽想像,依次讀數(shù)字,加深對0到9的理解。
2.根據(jù)畫冊,幼兒學習《數(shù)字歌》。
一個像鉛筆一樣細長,兩個像上游的小鴨,
3個像耳朵在聽聲音,4個像旗幟在風中飄揚,
5像天秤座的鉤子賣菜,6像吹哨,
7就像a頭除草,8像嬰兒不能跌倒
9就像盛水的勺子,0就像雞蛋做蛋糕。
3.游戲活動。
游戲一:數(shù)字藏在**
老師展示**,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找出數(shù)字0-9隱藏在哪些動物體內。
游戲二:“找數(shù)字”
依次展示這兩張**。找出**中的動物是由哪些數(shù)字組成的。
4.操作活動。
教師:除了剛才小朋友們看到的**,我還帶來了許多動物**,放在桌上的籃子里,請你們取出一張自己喜歡的**。
這個活動設計者最初的意圖是“根據(jù)中班幼兒思維特點,以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為主,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引導幼兒認識數(shù)字,記憶數(shù)字形象。將單調的數(shù)字與生活中的物體,簡筆畫造型巧妙結合在一起,使孩子們學得輕松、有趣”。但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缺乏對中班幼兒學習特點的了解,忽視了為幼兒創(chuàng)造主動探索與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過分強調形式的變化,沒有把對數(shù)字的認識融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所謂的“游戲”也僅僅是幼兒在教師控制下的練習活動,教師教的痕跡較重,很難看得出孩子們會學得“輕松、有趣”。
相反,在這種充溢著典型的小學化、**化特點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我們對幼兒能否“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深表懷疑,“幫助每個兒童在原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經(jīng)驗、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新發(fā)展”更只能是空中樓閣。
4、 他們在科學活動過程中不注重問題的設計,封閉型問題和無效性問題較多
在集體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主要依靠提問引導幼兒**。因此,問題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問題應該是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指向兒童的操作、探索和思考,引導兒童自由表達、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例如,中班科學教育活動“驢子過河”的部分提問:驢子第一次馱的是什么東西過河?驢子不小心掉進河里,發(fā)現(xiàn)身上的鹽袋子怎么了?
驢子第二次馱的是什么東西過河?當驢子馱著棉花摔在河里時,發(fā)現(xiàn)裝棉花的袋子是不是同樣也輕了呢?設計者采用層層遞進的提問方式,引導幼兒逐步地理解了故事內容,發(fā)現(xiàn)了驢子心中的疑惑,從而帶著問題進行實驗,通過操作活動驗證先前的結論。
雖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之后,我們已確立了新的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知識觀,但如何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實施《綱要》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理念,尚需艱難的過程。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有賴于教師的自我反思、專家指導和同行合作。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依托與高校教師、幼教專委會的合作,借助繼續(xù)教育等多種形式與力量,組織教師群體進行活動設計的專門培訓,包括明確活動設計的重要作用、了解活動設計的格式、內容的規(guī)范撰寫等。
改革考核制度,把教師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與專業(yè)發(fā)展結合起來,注重調動教師關注教學、研究教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特別是應將反映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教學成果作為考評教師的主要指標,以利于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效率,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
加強幼兒園園本教研工作。引導教師關注幼兒學習的過程,尋找、發(fā)現(xiàn)、研究幼兒學習的特點與規(guī)律,著力探尋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等問題。園本教研在本質上是幼兒教師為了提升教學品質,立足自己的教學實際問題,在正常的教育教學時間中所進行的行動研究,它是“為教學的研究、對教學的研究、在教學中的研究”,因而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是對教師綜合專業(yè)素質的促進。
在職前教育中加強對學生活動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注重幼兒園的見習與實習,使學生有機會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掌握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技能,并能夠熟練地運用。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篇3】
一、活動主題:良辰美景共賞,佳節(jié)游園齊樂
二、活動目標:
賞燈、吃元宵、劃旱船等);
2.知道元宵節(jié)有賞燈猜謎的`習俗,初步了解燈謎的結構。
3.積極參加猜謎活動,體驗猜想和推測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一)物品準備:
自制燈籠、米奇、獎品、易拉罐、玩具筐、氣球、條幅、音樂、桌椅、燈謎、答題卡、鉛筆、笑臉、哭臉、元宵、碗、牙簽、活動廣告、活動宣傳頁等等。
(二)人員安排:
王莎老師
曹老師(家長可以為喜歡的燈籠貼貼畫、準備售帶、貼畫或便利貼)
邵老師)
4、催場:王佳帥老師
勺子(秦老師、李老師、曹老師)
6、音樂播放(王佳帥)照相(劉老師)
7、元宵節(jié)故事講述:王莎莎
8、米奇扮演:劉菲
9、場外布置:
四、活動流程:
1、主持人致開場詞
2、故事講述:元宵節(jié)的由來(老師提前準備故事生動的講述)
3、唱唱跳跳——米奇和我鬧元宵(米奇和老師領小朋友跳舞慶祝)
4、親子游戲:看你笑不笑
規(guī)則:“米奇”和“開心老師”作出搞笑的動作或者表情來逗家長和孩子,家長用上唇和鼻子夾住一支鉛筆盡量保持不要掉落,老師宣布開始后家長鉛筆掉落或者孩子發(fā)笑,都視為失敗,堅持到最后的家庭為獲勝家庭,發(fā)放禮物。
5、歡樂元宵——蒙眼畫燈籠
規(guī)則:老師給參賽家庭展示一幅燈籠的圖畫,參賽家長在規(guī)定時間內蒙上眼睛憑記憶內容作畫,規(guī)定時間內燈籠畫的最好的家庭獲勝。
6、歡樂元宵——提燈籠游戲
規(guī)則:爸爸媽媽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提燈桿在指定路線往返運送燈籠(旺仔易拉罐),規(guī)定時間內寶寶筐里瓶數(shù)最多者獲勝,贏得獎品。
7、歡樂元宵——猜燈謎
規(guī)則:老師將家庭分組,每組5-10道謎題,答對題數(shù)最多者獲勝,獲勝者可以扎“幸運氣球”贏大禮。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團、搓、壓等泥工活動的技能基礎上,借用輔助工具(剪刀、黑豆、毛線等)塑造小花貓形象,并給花貓裝飾不同的花紋。
2、能看圖譜有目的地進行塑造活動,有初步的獨立塑造的能力。
3、樂于在泥工活動中探索使用輔助工具和材料,體驗捏泥的快樂。
1、教師出示桌面教具,引出活動的主題。
——在一個農場里有一個糧倉,最近老鼠鬧得可厲害了,吃掉了許多的糧食。所以今天的泥工活動就要請小朋友來捏小花貓,治治這些老鼠。
——老師這里有一張圖片,只要你順著一個一個的圓圈和圓圈里的箭頭,邊看邊思考,就能找到捏小花貓的絕招。
2、教師出示示意圖,小朋友觀察圖片,提出自己的疑義,教師請小朋友來解決同伴的疑義,幫助幼兒理解制作步驟中重點的幾步。
教師:請小朋友用幾分鐘的時間來看這張示意圖,如果有什么看不懂的,不明白的,等會兒可以提出來。
教師:——現(xiàn)在,你有什么不懂的,哪一步不明白,請?zhí)岢鰜怼?/p>
——這個疑問有誰能夠幫助他,告訴他什么意思?
——還有的圖示你們都懂了嗎?我來考考你們,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應該做什么?(教師將圖片的重難點部分提出來,了解孩子的觀察結果,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完整地簡單講解圖示的含義,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圖譜中符號的意義。
3、分析小花貓的身體特征,幼兒談談自己看見的小花貓花紋是什么樣的,幫助幼兒了解花貓的多種多樣的花紋。
教師出示圖片:
——你們瞧,這些小花貓的花紋有什么不同?
——你見過什么花紋的小花貓呢?(幼兒講述自己見過的`花貓的花紋顏色。)
4、交代捏泥的要求,幼兒進行看圖操作。
(1)教師:
——在袋子里有幾塊大的橡皮泥和幾塊小的橡皮泥,大的橡皮泥是用來做頭和身體的;小的橡皮泥用來做裝飾花紋;
——還有一些材料,我們看看是什么?這些材料有什么,怎么用,圖示上也有;
——最后一個要求,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在搓、壓、剪以后,橡皮泥的表面應該是很光滑的。裝飾的花紋要是很細致的。
(2)幼兒操作。
(3)請小朋友把做好的花貓放到糧倉的周圍,鼓勵先做好的小朋友給糧倉四周的邊上捏一些小花進行裝飾。
5、欣賞大家的作品,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制作不同姿態(tài)的小花貓。
教師:有了這么多神氣、威猛的小花貓,糧倉里的糧食就有保障了。小花貓除了會跳起來抓老鼠,還會慢慢地散步、睡覺、伸懶腰、玩球、翻跟斗,這些不同姿態(tài)的小花貓你能做出來嗎?老師把這些任務留給你們到區(qū)域里去完成吧。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章魚的結構特點,學會用分泥、團圓、壓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魚。
2.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猜猜它是誰???
接下來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段有趣的視頻吧。
二、播放視頻,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問:
這位新朋友是誰?(章魚)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長什么樣子?(章魚有圓圓的腦袋,腦袋上面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腦袋下面還有許多觸手)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魚》,看,老師用一個大大的圓變了章魚的什么?下面這些小圓變成了章魚的`什么呀?(觸手)
1.分泥——先分成兩塊大小相同的泥,再將其中的一塊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2.搓圓——大泥搓圓變成章魚圓圓的腦袋,小泥搓成小圓在大圓下面圍一圈變成章魚的觸手。
3.壓坑——用將小圓套在小指上變帽子的方法壓坑變出章魚的嘴巴粘在腦袋上。
5.裝扮章魚——用壓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結打扮章魚。
四、幼兒操作。
幼兒按步驟圖制作自己喜歡的章魚。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提醒幼兒分泥。
四、作品展示,教師評價。
請完成繪畫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并做相應評價。
幼兒慶祝,表演《可愛的章魚》:章魚在遇到壞人時會噴出墨汁保護自己,變形保護自己。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的小朋友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集體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能力很差,對朋友的認識淡漠,不懂得分享等等問題較多,為了讓孩子們能從小養(yǎng)成與人為善的健康心理及行為,設計了本課,讓他們嘗試處理與小伙伴在交往中遇到的問題,享受這種交流的樂趣,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找朋友、介紹朋友等游戲,激發(fā)學生對與朋友友好相處的美好情感;
2、 學習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體驗交友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朋友的重要性。
難點:如何交朋友
活動準備
電腦、ppt、空白卡片、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自制短片《孤獨的大公雞》(內容:因為驕傲、自私,大公雞沒有一個好朋友,它感到非常孤獨)。
2、提問:沒有朋友的大公雞是什么樣的心情呢?(生:難過、孤單、害怕……)
3、師:是呀,沒有朋友是件多么讓人難過的事啊!朋友會帶給我們許多的快樂!小朋友,你有沒有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好朋友呀?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二)、體驗快樂
1、小朋友為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并分享與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的事情。(老師在學生講述過程中給予肯定和鼓勵)
2、教給學生兒歌《手指操——好朋友》(大拇指見面點點頭,食指見面揮揮手,中指見面彎彎腰,無名指見面碰碰頭,小手指見面拉拉鉤,我們都是好朋友。)學生在兒歌中體驗快樂,進一步感受友誼的快樂。
(三)、結交新朋友(學習如何結交朋友)
1、有朋友真好,大家還想結交一些新朋友么?
2、和老師交朋友。(選幾個愿意和老師交朋友的學生和老師互動,要求學生贊賞夸獎老師的優(yōu)點,同事老師夸獎小朋友的優(yōu)點,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他人優(yōu)點和贊賞他人的樂趣)。
3、讓學生跟班級中更多的同學交友,進一步體驗如何交友和交友的樂趣。?(背景音樂《找朋友》)
4、ppt欣賞生活中的友愛。
(四)、友情傳遞
好朋友為我們帶來這么多的快樂,我們也要送給好朋友一份特別的禮物,在空白卡紙上畫上你喜歡的畫或者寫上你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好朋友。
(五)、小結
起立再一次做《手指操——我們都是好朋友》,師小結,讓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擁有越來越多的快樂。
(六)、拓展
回家和爸爸媽媽、鄰居的小朋友交朋友。
教學反思
結合幼兒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著重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較多,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交友的樂趣,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交友的小技巧。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如果交朋友的方法教授,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采用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能更深入的了解交友“秘籍”和與人相處的基本方式方法。
以上就是《幼兒教學活動教案模板6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幼兒教學活動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81824.html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主題活動教學設計模板系列(6篇) 教師的智慧可以點燃學生的火花,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幫助老師主動掌握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把控好教學時間,經(jīng)過閱讀我們對于“主題活動教學設計模板”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希望這些知識能夠為你在學習和工作中提供幫助!...
-
幼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1000字(模板6篇)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在課堂教學中,教案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前做好安排,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上完,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由小編為你整理的《幼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希望你更多關注本網(wǎng)站更新。...
-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模板精選6篇05-20
- 體育活動小班教案模板6篇01-09
- 小班活動教案1000字(模板6篇)11-23
- 中班幼兒數(shù)學活動教案6篇11-23
- 關于幼兒手指游戲教案模板6篇04-28
- 幼兒數(shù)學活動教案小班6篇03-18
-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反思模板6篇12-18
- 關于幼兒音樂活動教案系列6篇03-28
-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模板6篇09-25
- 幼兒體育教學活動教案(精選12篇)05-14
- 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教案小班09-11
- 小班幼兒園優(yōu)秀教學活動教案08-21
- 幼兒活動教案精選02-06
- 幼兒體育教案教學反思精選10-18
- 幼兒園大班教學設計教案11-07
- 幼兒英語教學教案11篇01-26
- 幼兒園教案教學反思合集12-13
- 幼兒教學活動教案模板6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