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行道樹教案
行道樹教案。
88教案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行道樹教案”或許能幫助您解決一些疑惑,為防遺忘請在瀏覽器收藏夾中添加此頁。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行道樹教案 篇1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積累貪婪、墮落、冉冉、紅燈酒綠、繁弦急
管等詞語;體悟文章的深刻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整體把握課文,反復朗讀,讀中領悟文章中心,感知內容。培養(yǎng)合作研討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行道樹默默奉獻的犧牲精神,正確看待奉獻與索取的關系。
見教學目標2。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
予我們的理解。
采用對話形式,讀讀、講講、議議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們每天漫步在街頭,會看到街道兩旁種著許多樹,我們叫它行道樹,它是我們熟悉的朋友。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行道樹。(簡評學生的發(fā)言)從同學的介紹中,我們對行道樹有所了解。但行道樹是如何介紹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聽聽它的心理話呢?好,下面讓我們跟著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一起走進行道樹的內心世界,傾聽它的訴說。
二、明確課題及簡介作者。略
三、認讀字詞讀準加點字的音,并解釋下列詞語。
墮落
點綴
貪婪
冉冉
紅燈酒綠
繁弦急管
四、傾聽行道樹的心理話,走進行道樹的內心深處
(一)、學生朗讀課文。(自薦讀課文)然后其他學生點評。注意語音、語調、語速。
(二)、結合課文內容,以第一人稱說說行道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以課文內容為依據)
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說的多,角度不同。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的環(huán)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作貢獻而快樂。
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學生可能還可從其他方面來說,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三)、品味語句。
◆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
予我們
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居民需要新鮮的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yè)??偠灾?,為人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個人幸福的人所從事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它們?yōu)樯袷サ氖聵I(yè),為人們的幸福,承受著犧牲。他們有所經歷,有所磨難,有所付出,最終,有所獲得。這些獲得就是一種經驗,一種人生的體驗。正是由于這些東西沉淀在了行道樹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們的頭腦中,所以它們在觀察這個世界,思考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夠更有深度,更有遠見。
五、訴說我們的心理話,反思我們的言行
聽了行道樹的心聲,我們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它說。完成下面練習
(一)、以山中的樹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二)、以人類一員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句式行道樹,我要對你說
(先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同桌位之間交流,準備在班上發(fā)言)
六、拓展聯(lián)想。本文其實借行道樹贊揚一種人,贊頌一種精神。想想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樹。說說你對他們的印象。
七、作業(yè)。結合課本P35的兩則資料,寫一篇讀后隨筆。
行道樹教案 篇2
重慶萬州涼風中學??王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墮落、點綴、冉冉、雛形、繁弦急管、紅燈綠酒、”等詞語。
2.辯證地理解行道樹的“憂愁和快樂”。
3.背誦奧斯特洛夫斯基關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標
1.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培養(yǎng)獨立質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合作研討的習慣。
德育目標
體會、拓展短文表達的人生哲理,獲得教益,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語句。探究、把握課文主旨,領會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體驗,辯證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朗讀,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抓住文眼為品味思考定向,整體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討點撥法?!缎械罉洹方栊械罉涞男蜗蟊磉_無私奉獻的人生信念;課文有敘有議。引導學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議論,調動積極思維,并適時適當地點撥指導,使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把握短文點睛之筆、扣題抓尾,引導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聯(lián)系人生體驗,融會貫通,獲取生命體驗。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漢語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語言,它最豐富、最準確、最鮮明、最生動。在漢語的寶典里,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詞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等。這些話表面好像在寫動植物,其實是有象征意義的。毛澤東有一首詞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蹦銈冎肋@首詞寫的是什么嗎?你們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為我們描繪的行道樹,(投影文題、作者)看看為人們所禮贊的行道樹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樣的,想想這馬路兩旁的行道樹又有怎樣的象征意義。
二、作者作品
投影:
張曉風,1931年出生,臺灣著名女作家。36歲時,就被臺灣地區(qū)的評論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1981年出版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她的全部散文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概括為三個漸次展開,又互有滲透的三個層次:一是對大自然,對山川草木的感恩情感;二是對故國明月的相思情愫;三是她廣闊的胸襟,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沉思。這三個方面的情感思想內涵,貫穿她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中每一個向前邁進的段落。
三、表情誦讀,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要求學生標注各自然段的序號,畫出疑難字詞。
結合注釋和詞典,疏解字詞。
投影顯示:
墮落(duò):①思想、行為等往壞里變;②淪落、流落(多用于早期白話)。墮,落、掉。
點綴(zhuì):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牙齦(yín)
深沉:沉著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繁弦急管:多種多樣歡快的音樂聲。弦,指弦樂器。管,指管樂器。
紅燈綠酒:形容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貪婪(lán):①貪得無厭(含貶義);②不知滿足。
冉冉(rǎn):慢慢地。
苦熬(áo):忍受著痛苦度(日子)。
2.學生集體誦讀,要求讀音準確、語速適中、語調抑揚、讀出感情。指名讓學生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以及作者是怎樣寫的,教師歸結:
文章用擬人手法寫了行道樹的自述,表達無私奉獻的信念。
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點題--我們是行道樹
第二部分(2-5)行道樹的無私奉獻
(2)生存環(huán)境惡劣
(3)事業(yè)神圣而痛苦
(4)生活寂寞,孤獨苦熬
(5)堅持不懈地制造清新
第三部分(6):照應開頭,扣題--我們是憂愁而又快樂的行道樹
3.學生自由朗讀,圈點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并簡要陳說理由。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
最喜歡的語段:(1)第2自然段寫行道樹的生長環(huán)境及與原始森林同伴的對比;(2)第3段寫行道樹的痛苦;(3)第4段中寫行道樹清晨迎接太陽及與沉浸于夜生活歡樂之中的市民的`對比;(4)第5段中寫行道樹最自豪的時刻是清晨。
四、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本文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那么文中闡發(fā)這一哲理的議論性語句是什么?圍繞對主旨的理解,你認為作為把握課文內容的文眼句,它的關鍵詞是什么?
教師明確:哲理性語句是:“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神圣”“痛苦”“深沉”是把握課文內容的三個關鍵詞。
2.請同學們按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把握課文精神實質。
(1)為什么說行道樹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2)怎樣理解“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為什么說是“深沉”?
(3)末句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憂愁什么?快樂什么?
(4)為什么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yè)是神圣的?
(5)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么“自己選擇”這種命運?
(6)本文首尾兩段前后照應,但在語序和用詞上又稍有不同,為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這一句前面說“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車輛、煙囪不斷制造煙塵,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他們并不珍惜清新。樹木的感覺是非常鮮明的,在它們看來,城市充滿煙塵,實在令人悲涼,一行綠樹只是點綴,改變不了悲涼的局面,所以說“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2)一切神圣的事業(yè)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承受犧牲,但是只有這樣的代價才能為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如行道樹承受痛苦,為城市和行人帶來“清新”“濃陰”,這種犧牲體現(xiàn)的是奉獻精神,這種為人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3)上文說,“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zhí)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濁嚴重損害著市民的健康,遺憾的是,人們竟然習慣了,麻木不仁了,不想辦法治理污染。行道樹盡管盡力制造清新,但是畢竟有限,改變不了大局,它們?yōu)槌鞘锌諝馕廴径鴳n愁,為市民健康而憂愁。
快樂的是,自己能為城市制造新鮮空氣,制造清新,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時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
(4)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蔭,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yè)。
(5)抓住對描寫痛苦的關鍵語詞如“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憂愁”“墮落”等的理解。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們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夜生活的人們相比,它們寂寞、孤獨、苦熬。它們還時時為城市的污濁而憂愁??傊?,它們是痛苦的。然而,它們認識到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它們甘愿自我犧牲,為自己的奉獻而自豪快樂。這就是無私奉獻者的美的襟懷,美的精神。
(6)兩段文字所表達的重點不同,第1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樹所處環(huán)境的惡劣,最后一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樹雖處劣境但樂于奉獻的自我意識。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任何意義上講,我們都應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然。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也是自己的人生在無私奉獻中大放異彩。
學生齊誦奧斯特洛夫斯基關于生命的名言并要求課外背誦。
六、作業(yè)
1.抄寫解釋詞語。
2.練習冊上相關作業(yè)。
行道樹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學《行道樹》:
①理解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②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形象化的語言。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漢語是世界上美的語言,它最豐富、最準確、最鮮明、最生動。在漢語的寶典里,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詞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等。這些話表面好像在寫動植物,其實是有其象征意義的。毛澤東有一首詞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你們知道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嗎?你們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嗎?今天,我們來學習張曉風的短文《行道樹》,看看馬路兩旁的行道樹有什么象征意義。
朗讀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發(fā)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識記字詞(包括《第一次真好》)
整體感知
①自讀,發(fā)現(xiàn)問題
讓同學們獨立閱讀,調動自己的學習經驗,歸納學習本課應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提出疑難問題,做好記錄。
②討論,篩選、整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的問題。比較淺顯的,組內討論解決;集中疑難問題,準備課堂發(fā)言。
③課堂討論,確定思考題
小組代表發(fā)言,提出問題。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和調控,將思考題逐漸集中到以下幾個方面:
a.行道樹的形象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業(yè)是什么事業(yè)?為什么說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行道樹的“深沉”主要表現(xiàn)在什么方面?
行道樹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 理解行道樹的喻意:無私奉獻者。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語言。
3 學會在散文中尋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學重點:
1 理解行道樹的喻意:無私奉獻者。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語言。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語言。
四、教學準備:
1、收集作者張曉風的資料
2、預習課文
五、:
朗讀法、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抽背《過故人莊》,交流“樹”的詩句。
2、感受體驗: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會選擇生長在哪里?為什么?
如果你是一棵行道樹呢?說說你的感受?(高興?自豪?快樂?痛苦?悲傷?憂慮?)
3、整體感知:
我們一起隨著張曉風來聽聽行道樹的心聲。聽課文錄音。
你們從行道樹的心聲中聽出他們是這是一列怎樣的樹?為什么?從他們的快樂中你感覺到它們還是什么樣的樹?從它的憂慮中你能能說說這是一群 而 的人(模仿一列 而 的樹)。
一列 憂慮 而 快樂 的樹
一群 快樂 而 愚昧 的人
4、問題探究。
①行道樹選擇了這種命運,在它的眼里它們的事業(yè)是神圣的。什么是神圣?生活中哪些事業(yè)稱得上神圣?行道樹的事業(yè)神圣在哪里?
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居民需要新鮮的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yè)。總而言之,為人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個人幸福的人所從事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
②“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你贊同這種觀點嗎?請用事例佐證。行道樹感到痛苦的地方在哪里?神圣的事業(yè)就是痛苦的,毫無幸??裳詥幔?/p>
因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們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夜生活的人們相比,它們寂寞、孤獨、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樹們還感到憂愁,因為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不是的,應該是既是痛苦、又是幸福的,看你追求什么,追求的是個人的享受,那么這種付出就認為是痛苦的;追求的是崇高的神圣的事業(yè),那就覺得是幸福的。……為了國家的事業(yè),神圣的事業(yè),做出點個人犧牲也是快樂的,幸福的。如雪域高原的戰(zhàn)士為保護邊疆的安定,缺氧、吃不上新鮮蔬菜,文化生活單調…… 非典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购榍熬€的解放軍。
③“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誰能在深沉的`后面加個詞語?你認為可以加個什么詞語?
四|、合作探究
1、既然行道樹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為我們創(chuàng)造清馨,又怎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你覺得悲涼用的妥不妥?
在這種“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的環(huán)境中,行道樹的存在的確顯得那么無奈、蒼白、弱勢,說“悲涼”其實是對人類行為的反襯與譴責。同時又因為城市的人們已習慣于污濁,對環(huán)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雖然行道樹在努力制造著新鮮的空氣,但畢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變不了大局,所以說,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2、“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墮落”一詞是從什么意義上說的?
“墮落”的用法確實跟我們的語感不能相合,怎么說是“墮落”呢?下文明明說,“這種命運事實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那怎么說“墮落”呢?查詞典,“墮”,落、掉?!皦櫬洹钡囊粋€義項是淪落、流落。行道樹離開了家,離開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生活條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墮落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五、拓展延伸:
聽了行道樹的心聲,我們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它說。完成下面練習:
1、以山中的樹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2、以人類一員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句式:行道樹,我要對你說……
(先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同桌位之間交流,準備在班上發(fā)言)
行道樹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識記生字、新詞,提高閱讀能力
2、理解行道樹的形象
3、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4、認同自我犧牲精神的崇高,立志做一名奉獻者
教學重點:
行道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意站在 ,因為 ”的句式說一句話。
二、簡介作者
張曉風,1941年出生,臺灣著名女作家,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77年輩臺灣地區(qū)的評論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散文《愁鄉(xiāng)石》《地毯的那一端》《再生緣》等
三、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墮落 點綴 牙齦 冉冉 貪婪 繁弦急管 紅燈綠酒
四、指導朗讀
1、聽讀課文。
2、自讀課文。
3、小組為單位,組織朗讀比賽。
五、整體感知課文
生齊讀課文,思考:
1、 行道樹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明確: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本文其實借行道樹贊揚一種人,贊頌一種精神。。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六、合作探究
1、第二段,為什么說是一種墮落?
明確:“墮落”一詞在字典里的解釋是淪落,流落。在文中的含義是流落到惡劣的環(huán)境里。行道樹離開了家,離開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生活條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墮落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的。
2、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這一句中哪三個詞最關鍵?
明確:“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1為什么行道樹認為自己的事業(yè)是神圣的?什么樣的事業(yè)是神圣的?
明確:行道樹認識到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就是神圣的事業(yè)。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yè)。
○2“神圣的事業(yè)”為什么是“痛苦”的?“痛苦”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明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們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夜生活的人們相比,它們寂寞、孤獨、苦熬。它們還時時為城市的污濁而憂愁。
○3怎樣理解“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明確:一切神圣的事業(yè)總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承受犧牲,但是只有這樣的代價才能為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如行道樹承受痛苦,為城市和行人帶來“清新”“濃陰”這種犧牲體現(xiàn)的是奉獻精神,這種為人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3、為什么說行道樹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明確:這一句前面說“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車輛、煙囪不斷制造煙塵,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他們并不珍惜清新。樹木的感覺是非常鮮明的,在他們看來,城市充滿煙塵,實在令人悲涼,一行綠樹只是點綴,改變不了悲涼的局面,所以說“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4、末句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為什么憂愁?憂愁什么?最后一段話在文章結構上有何作用
明確:上文說,“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zhí)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濁嚴重損害著市民的健康,遺憾的是,人們竟然習慣了,麻木不仁了,不想辦法治理污染。行道樹盡管盡力制造清新,但是畢竟有限,改變不了大局,他們?yōu)槌鞘锌諝馕廴径鴳n愁,為市民健康而憂愁。(快樂的是,自己能為城市制造新鮮空氣,制造清新,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時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與開頭照應,是文章結構完整,同時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5、文中有兩處對比,請找出來,說明它們的作用
行 道 樹 繁華熱鬧的城市
(對比)
原始森林 孤獨寂寞的行道樹
作用:突出表現(xiàn)行道樹的奉獻精神
六、作業(yè)設計
1、抄寫“墮落 點綴 苦熬 冉冉 貪婪 繁弦急管 紅燈綠酒”
2、完成“研討與練習”一.1和二.1
行道樹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行道樹的形象特點及其象征意義,進而理解全文的主旨。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行道樹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行道樹的形象特點及其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對關鍵詞的理解。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默讀課文
三、借助注釋、詞典,自己解決生字詞
四、朗讀課文,注意議論性語句
五、研討、探究
1、為什么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yè)是神圣的事業(yè)?
2、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么自己選擇這種命運?
3、怎樣理解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為什么說是深沉?
4、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⑴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⑵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⑶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以上就是《行道樹教案》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行道樹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行道樹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行道樹》1911-30
- 《行道樹》教學設計407-23
- 《行道樹》教學設計07-21
- 《行道樹》教學預案07-23
- 《行道樹》教學設計1007-23
- 《行道樹》教學設計211-23
- 《行道樹》教學設計1107-23
- 《行道樹》教學設計1307-23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內容(精選8篇)09-04
- 幼兒園開學安全工作內容(優(yōu)選八篇)09-04
- 軍訓感言500字左右高中生(集錦九篇)09-04
- 寫軍訓心得體會800字高中09-04
- 蜀道難教案03-24
- 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匯集十四篇)09-04
- 讓對方看到暖心的句子通用09-04
- 幼兒開學第一課ppt內容課件(推薦六篇)09-04
- 活動主持稿通用模板09-04
- 致自己心靜的句子09-04
- 托班防溺水教案大全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