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華九篇。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寫好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只要寫好教案課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學的重點難點。那老師在寫教案課件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我們的小編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華九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1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1、我們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我們讀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們讀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從這流傳千古的送別佳句中,我們讀出了濃濃的友情、親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送別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齊讀課題。
請看詩題,來,讀一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送別的時間是早晨,從“曉”字中可以看出;
送別的地點是凈慈寺外;
送別的人是林子方。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
凈慈寺,是西湖邊上的一座寺廟。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個朋友。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楊萬里在西湖邊上送別他。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fā)現(xiàn)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我們曾學過的——《小池》就是他寫的。誰來背背?(課件出示《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 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 3.古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像這樣(范讀全詩) ,誰再來讀讀? (指名兩生,評價)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
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
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輕聲讀,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想象畫面,看看讀懂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個記號。
2.有不懂的字詞先提出來。(交流重點字詞)
畢竟: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本詩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時候。
接天:與天相接。
映日:映照著太陽。本詩中映照的是朝陽。(從題目的“曉”字中可以看出)
別樣:特別。
3.理解了重點詞語,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概意思,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寫的是什么?(交流古詩大意,兩生左右,鼓勵用自己的語言連貫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jié),此時的風光與其他時候相比確實不同。與天相接的蓮葉綠得無邊無際,映照著陽光的荷花顯得特別的鮮紅。
4.理解了詩的大意,相信我們能讀得更好了,誰來試試?注意讀出詩的味道。(指名評價)怎樣才能讀得更有感情呢?讓我們品詩、賞詩,走入詩境。
四、品讀詩境,感受畫面
1.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請同學們再默默地讀一讀這首詩,你也來關(guān)注一下這些景物的特點。說說看,詩人見到的是怎樣特別的蓮葉,又是怎樣特別的荷花呢?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2、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1)從哪個詞讀出了這種美?
“無窮碧”會是怎樣的?指名說。指導朗讀。
(2)體會“多”
從這一行里你還感受到了什么美?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接天”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能讀出來嗎?
分組讀,齊讀。
3、荷葉如此之多,如此之綠,如此之廣,真令人過目不忘呀!那荷花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受呢?讀第四行。你還會感受到什么?
(1)體會“紅”
那是怎樣的紅呀?指名說,讀出來。
想做其中的`一朵嗎?男生讀,女生讀。
4、這么綠的荷葉,這么紅的荷花,想去看看嗎?出示圖片。
5、看哪,無窮的碧,別樣的紅,組成了一幅一碧萬頃、連接天日的畫卷,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引讀第二句。
6、配上音樂,靜靜地走進西湖美景。自由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
7、荷葉田田,荷花朵朵,難怪詩人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出示第一句,師范讀。
8、誰也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一下。自由練讀,誰來當當小詩人夸夸西湖?
9、西湖其他季節(jié)也很美,但每個季節(jié)的美卻各有不同。出示圖片。(師配樂介紹)
10、在你們眼里,西湖的夏天是怎樣的呢?(那綠色的蓮葉,極目一望,無邊無際;那艷麗的荷花,嬌艷嫵媚,輝映朝陽。)
11、西湖一年四節(jié)都美如畫卷,但又各有不同的景致。而詩人在送林子方時正好看到的是夏天的西湖美景,所以是人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師生合作讀第一句。
12、看哪,你能通過朗讀,把這樣的美景留在每個人的心中嗎?
(1)同桌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男讀葉,女讀花。
(4)齊讀。
五、背誦古詩
同學們,楊萬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個詩人之一,他的一些寫景抒情的小詩特別有名?!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肥且皇着c眾不同的送別詩,這首詩告訴我們,離別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畫,可以是一個動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廣闊的美景。讓我們把這與眾不同的送別詩記下來吧!
生自由背誦,指名背(2-3生),齊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2
這篇課文包括《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兩首詩都是寫的六月里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風味。
一、詩題較長,細細品味,題目包含了時間、地點、事件。
二、雖然都是寫六月的西湖,但前者寫的是雨天,后者寫的是晴天。
三、前者寫了云、雨、風、水、山、船、地、樓8景,借雨景寫實景。后者前兩句議論,后兩句寫景,且只寫了蓮葉、荷花兩景。
四、前者所寫之景動態(tài)多(翻、遮、跳、入、吹),變化快,(未忽)。后者則側(cè)重于表現(xiàn)靜態(tài)美、色彩美(無窮碧、別樣紅)、壯闊美(接天、無窮)
在教學兩首詩時,可采用比較教學的方法。
一、緊扣詩題,初步感知
這兩首詩的題目很長,應該首先指導學生讀好,準確停頓。同時讓學生說說讀了詩題明白了些什么。學生會發(fā)現(xiàn)題目交待了時間、地點、事件,非常清楚,學生明白了,自然也會停頓了。再一比較,會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都是寫的六月的西湖。
二、比較內(nèi)容,想象畫面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天堂里的一顆明珠。那么這兩首詩分別寫了西湖的什么美景呢?讓學生讀一讀,劃一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了8處景色,可將它分成兩類,分別是云、雨、風、水,雨景;山、船、地、天,實景。也可按雨前、雨中、雨后來講??勺寣W生聯(lián)系生活中夏天的雷陣雨來想象畫面。
云如翻墨,仿佛讓人看到了烏云不斷加濃不斷擴散的情景;未遮山雨來得快,來得急;雨如跳珠,給了人形象鮮活的動感,亂入船,一個亂字,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雨的變化:忽而急,忽而緩,忽而大,忽而小,忽而快,忽而慢,像個調(diào)皮的小孩,像個無拘無束的精靈!再如這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帶來了一場狂風驟雨,迅疾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望湖樓下水如天!一切又恢復了平靜,包括心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只要理解了畢竟、接天、無窮、別樣,想象出畫面的色彩美、壯闊美可很不錯了。教學此詩時有個小插曲。有個學生問:題目寫送別好友,怎么詩中只字未提?我當時也是一愣,轉(zhuǎn)而將這個問題拋給學生。學生的回答是精彩的。
我認為他們分別是依依不舍,誰也不愿觸動對方的依依惜別之情
我認為是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把他們?nèi)嘉×耍纪浟恕?/p>
我認為詩人看到眼前的美景,寫下這首詩,送給友人林子方。
對于學生的猜想,只要言之有理,我都給予了一一肯定。
三、詩歌作結(jié),拓展延伸
這兩首詩一首寫了雨天的西湖,一首寫了晴天的西湖,你們知道哪一首詩既寫了雨天的西湖,又寫了晴天的西湖?學生會想到蘇軾《飲湖上初雨后晴》,可讓學生記住,再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描寫西湖的古詩。
附描寫西湖的古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題臨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3
認知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能體會作者的對六月西湖的贊美之情以及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而西湖又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璀璨的東方明珠.古往今來,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為她揮灑筆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揭示課題并解題昨夜的雨聲讓你想到了那首含曉字的古詩學生齊背春曉曉在這兒是早晨的意思,在這首詩里的意思也是早晨的意思.連起來就是早晨從凈慈寺走出來送別好友林子方的意思.
二.回顧以往學古詩的方法:
(一)1.讀一讀詩句.2.說一說詩意.3.品一品詩眼.4.背一背古詩.5.悟一悟詩境
(二).引導四人一小組自主合作學習這首古詩.
(三)全班交流學習成果.想讀的自由讀.指名讀相機正音.同桌互讀.1.請生提出不懂的生字詞:畢竟.四時.無窮碧.別樣紅.討論共同解決.畢竟是到底的意思,為什么是四時而不是三時理解無窮碧時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如師問:你在哪兒見過此情景(如麥浪.林海.草原)別樣紅就是與往日不一樣的紅.2.讓生默讀古詩,邊讀邊在書上寫出自己理解的詩句意思.3.指名說說詩意4.再讀古詩讀出贊嘆之情.
三.指導誦讀,注意停頓.
1.領(lǐng)讀.2.師生對讀.3.男女賽讀.4.學著古人模樣誦讀.5.想讀的一起站起來讀.
四.結(jié)合插圖,讓生入境.
1.看圖想象送別場景,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詩人楊萬里,你該怎么吟詩送友呢2.指名吟詩.相機表揚.3.指名表演.4.練習說話:假如你是詩人的朋友,你會怎么說呢
五.自主選擇作業(yè),多元展示學習成果.
1.背誦課文.(評出最佳朗誦之星)
2.為詩配畫.(評出最佳繪畫之星)
3.收集楊萬里的詩優(yōu)選擇的背誦(評出最佳收集之星)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3課的一首古詩。它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七言絕句,該作品無比生動的描繪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時的荷塘美景,是歌詠該景致的經(jīng)典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西湖六月美景的贊美之情,同時從“別樣紅”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歡快的心態(tài)送友。
二、說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1、抓詞語
——理解關(guān)鍵詞語意思
2、想畫面
——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
3、悟情感
——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
詩歌描寫的意境;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
誦古詩。
四、說教法:
1.創(chuàng)設情景法
2.自讀自悟法
3.情感誦讀法
4.想象理解法
五、說學法
1.自讀自悟
2.合作探究
六、說教學過程
1.激興趣,導新課
2.知詩人、解詩題
3.讀詩句、識新詞
4.抓字眼,明詩意
5.想畫面、入詩境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2.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你們愿意背幾首嗎?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
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
張師法自然,構(gòu)思新穎奇特,筆調(diào)幽默詼諧,
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
他工于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小組理解詞語的意思后集體反饋: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jié)。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在教學時,我先安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本詩中的詞語,然后,再讓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在班上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解決。這樣做,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注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自學情況,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jié)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艷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要一環(huán),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得到解決。由于古詩詞的教學,忌逐句講解。所以我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交流來解決。同時教給學生抓住字詞進行讀議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學生饒有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這樣,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與傳統(tǒng)的教育相比都有了變化,教師由教授者轉(zhuǎn)變成為學習的合作者,學生也由聽課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主動參與者,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五)想畫面、入詩境
我們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來欣賞優(yōu)美的景象。
本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古詩的內(nèi)容之后,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默寫。從而使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步步得到實現(xiàn)。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5
古詩內(nèi)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
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guān)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
入境激情,師生聯(lián)句
1、今天,老師要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朗誦,想象作畫傾聽老師帶來的一段文字,發(fā)揮你的想象,在頭腦中揮筆作畫。
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平時迥然不同??茨?!清波蕩漾,浩淼無際,蓮葉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那么水靈!
2、誰來說說你的畫中有什么?說話訓練,描述頭腦中的畫面。
3、出示荷塘美景圖以及譯文。師:再讀這精彩的自由暢說:吟詩、文字,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同學們想干些啥呢?唱歌,拍照……
4、“吟詩”,是個好點子!今天,讓我們做回詩人,來一次龍虎師生觀荷塘美景即興聯(lián)句如何?即興聯(lián)句。寫在白紙上,注明作者,大聲朗讀,貼于黑板。
師范句:綠衣一片云中來,艷賽朝陽送暖香
二、質(zhì)疑欣賞,理解古詩
過渡:大家競相聯(lián)句,真是“荷塘美景現(xiàn)眼前,便引詩情到碧霄”?。≌f來也巧,宋朝著名詩人楊萬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隨即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寫的。
1、出示古詩。
2、學生練讀
師:全詩共二十八個字,我相信經(jīng)過認真的練2、練讀—指名讀—齊習,你們一定能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么流暢,真料和工具書,自學古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guī)е蕾p、探究的詩。(質(zhì)疑、欣賞)眼光,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能讀懂什么,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獲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獲,以及想理解詩意,描述楊萬里和伙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看到了什么。在質(zhì)疑討論中,加深理解。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shù)?、練讀-個讀-齊讀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三、完成創(chuàng)作,比較感悟
1、西湖的夏日美景,讓楊萬里的一首佳作渾然天成,今天,就著大詩人激起的豪情,讓我們也欣賞圖畫,在前面聯(lián)寫詩填詞吧,黑板上的詩句可以選用。的基礎(chǔ)上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指導學生在音樂中創(chuàng)作。作詩。
2、交流創(chuàng)作師:有些同學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
3、實物投示學生詩作,幾句,我們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悅!小作者朗讀簡介。
4、比較感悟。
師:有比較才有進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某。
5、比較感悟(可小組討同學的詩,再讀讀詩人的詩,以公正的眼光論,從對仗、壓韻、用說說它們優(yōu)于對方或遜于對方之處。詞的準確優(yōu)美等方面比較,感受古詩的藝術(shù)美、意境美和技巧。)激勵學生,回歸詩作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課后都試著把自己的詩作與詩人的詩作比較一下,然后寫一寫你的。
6、起立,背誦《曉》詩啟發(fā)和收獲,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在吸取古人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我們的同學一定能寫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杜甫”將在你們中誕生!最后,讓我們再次領(lǐng)略楊萬里這首詩的美妙吧!
總結(jié)談話,拓展延伸
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6
作者:佚名????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點擊數(shù):243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課后反思
小學五年級下冊有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如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在教授這首詩時,按照常規(guī)教學,讓同學們理解了詩面意思后,反復朗讀。當學完詩文在學后質(zhì)疑時,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這首詩從題目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別詩,是作者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的,可是整首詩卻都是寫西湖美景的,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與贊美,那么題目和表面詩文看起來似乎沒有關(guān)系,那么作者又為什么這樣成詩呢?面對學生的疑問,我事先沒有充分的考慮,便先肯定了她的這種質(zhì)疑精神,告訴她等老師回去仔細研究后再給你做以解答。
下課后,我仔細查閱了教師用書,上邊并沒有詳細交代。是呀,小學五年級以前也學過了幾首送別詩,比如:《贈汪淪》、《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無一不在詩文中對題目中的離別含義有所體現(xiàn),而惟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在表面看來題目和詩文沒什么關(guān)聯(lián),于是我便在網(wǎng)上進行了大量的查閱,其中有一個網(wǎng)名叫水月心的作者對這首詩有如下詮釋:
凈慈寺外,攜手同游身影依稀可辨;古道飛揚,并行漫步的足跡悠然未失,林陰叢中,驚起的飛鳥尚在盤旋;相交的知己,此時卻在哪里?
湖畔的小路上,故人的車馬早已遠去。手仍舉著招搖,他還能否看見?他鄉(xiāng)路遠,一別不知又何年。唉!千般萬般不如愿,更添離別思念。
獨坐湖邊,不覺生艷陽。微風拂面,滿湖荷葉頻頻變,遠上接天,似思念無垠無邊;朝陽撒金,紅荷金裝別樣艷,曼舞翩翩,恰友情花開勝當年。故友已遠,新人未來,怎知天不從人愿?振作起身,精神抖擻,青山依舊在,花開花落情不變。
閑吟:千年古剎,小樹林陰,盛夏鳴蟬閑,蓮葉無窮碧;故人西去,一別千里,憑湖悵離情,荷葉別樣紅。
如果如水月心所述,那么詩文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與詩題的關(guān)聯(lián)也不難理解,看似沒有關(guān)聯(lián),其實關(guān)聯(lián)無處不在!正由于今朝的離別,作者才倍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同?!?/p>
我頗贊成水月心的見解,于是便把此說法與學生一同交流,學生認可。
如果您還有其它的解釋,請不吝賜教!誠謝!
/user1/dahai1020xx/archives//33919.html
本資源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輸入課文題目關(guān)鍵的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7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課前播放杭州的風光)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看的是什么地方的風景?誰到過這旅游?說說你當時的感受。是呀,杭州西湖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那兒一年四季風光如畫,景色宜人。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讓人留連忘返,心曠神怡。(定格畫面)看到此景,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詩人楊萬里看到這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全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說起楊萬里詩人,你對他了解多少?
詩人介紹: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詩語言清新活潑,想象豐富,具有明快自然、詼諧風趣、生動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點,被人稱之為誠齋體,世稱誠齋先生。他的詩在當時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家。他一生寫了兩萬多首詩,今存4200多首。我們曾學過的《小池》就是他寫的。誰來背背?
(二)自學古詩,感知詩意
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在請同學們到學習古詩的百寶箱中取寶,自學古詩。
1.自讀古詩,把詩句讀通,字音讀準。
2、結(jié)合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
3、邊讀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也可以向同學交流自己學會的知識。
4.反復吟誦,想象詩的意境。
(三)品讀詩句,體驗情感
1、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學習收獲說說,與大家分享。
字詞的理解:畢竟:到底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時間)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連天映日:陽光照射
2、詩句的理解:西湖的美麗到底是在六月之中,這時的湖光山色跟別的時節(jié)大不相同,連天的荷葉一望無垠,顏色碧綠,在朝陽的映照下,荷花嬌艷火紅。
3、你看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景色呀!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fā)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zhuǎn)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誰來試試。
4、質(zhì)疑:學到這,你們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zhí)岢鰜怼?/p>
(四)想象畫面,融入意境
剛才的交流中,我們已知道了詩的大致意思,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從課題中,我們知道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這首詩的?(詩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經(jīng)過西湖,他一下就被這美景吸引住了,脫口而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誰能把文中具體描寫景色的詩句讀讀。
1、從這兩句中,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什么?(引導:①、蓮葉:它不僅與遠處的青山、綠水相接,而且還連接著蔚藍色的天空,你想,這個畫面是開闊的,非常有氣勢。②、荷花:它與紅日相映,頭腦中的荷花不僅有婷婷玉立的樣子,還有它嬌艷的色彩,因為它與朝陽相映,它的畫面是光彩奪目的。③、蓮葉與荷花:想像中的畫面還是蓮葉與荷花交相輝映。眼前即有一望無際的碧綠,又有點點相綴的紅艷,不僅有廣闊的面積,又有艷麗的色彩,它是清新秀麗的。真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呀?。?/p>
2、師范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追隨著老師的聲音到西湖一游。
3、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再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去看一看西湖的風光吧!把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之情再讀一讀。(配樂齊讀)
(五)總結(jié)升華,拓展意境
比較《飲湖上初晴后雨》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異同,從內(nèi)容、寫法上進行引導比較。(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喜愛、贊美)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這首古詩,了解了其中的內(nèi)容,特別是掌握了詩人在構(gòu)思中的奇妙之處,其實,古詩中描寫夏天,描寫荷花的還真不少,可以從課外書籍或網(wǎng)上查查,去讀讀,我相信你們在讀中,一定會有一個偉大的發(fā)現(xiàn),同時還會從中感受到中國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瑰麗,可以從中得到美的感受。
作業(yè):
1、寫夏天的詩,畫夏天的畫,把你對夏天的感受抒發(fā)出來。
2、結(jié)合《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詩歌內(nèi)容和自己的想象編一個小故事,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其景物
板書設計: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喜愛、贊美
蓮葉無窮碧
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8
最近,聽了一位老師執(zhí)教的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執(zhí)教老師整堂課都在極力渲染荷花的美,通過圖片、視頻、音樂,引導學生想象作者筆下荷葉的綠、荷花的美,激發(fā)學生的喜愛之情。我不禁心存疑惑,這首詩僅僅是一篇普通的寫景詩嗎?如果是寫景詩,那題目為什么告訴我們,詩人在早晨送別好友林子方;如果是送別詩,通篇為什么只是寫景,卻不見別情?真是咄咄怪事!
課后,就這個問題我與執(zhí)教老師以及同年級組的老師進行探討,他們都一口咬定,這不是送別詩,就是一首寫景詩。我一時啞然,但又心有不甘,于是查找了許多資料,但都沒有找到確切答案。的確,在唐詩宋詞中,只要題目中有送別之意的,均表現(xiàn)了別情,或者是揮手自茲去,嘯嘯斑馬鳴的不舍;或者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傷感;或者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鼓勵;或者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豪邁;或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情而這首詩卻不曾流露出片言只語的別情,的確有點另類。
但是,自古多情傷離別,古人交通不便,一別之后,再見遙遙無期,比起今人更傷得厲害,楊萬里莫非與常人相左?非也!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是古代詩人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難道這首詩不可以理解為,詩人借西湖景,抒離別情嗎于是我豁然開朗。詩人與好友即將分別,一時默默無語,見到接天的蓮葉,滿湖的荷花,詩興大發(fā),即興吟誦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其實是在暗示好友:西湖的景色這么美,你還是再逗留幾天,好好地欣賞這西湖的美景吧。這樣解讀,詩人對友人的眷戀之情,不就躍然紙上了嗎?可是好友執(zhí)意要走,詩人干脆就祝愿友人前程如接天的蓮葉一樣無窮碧,事業(yè)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別樣紅。
行文至此,還是怕自己的解讀牽強附會,還要試圖為自己的理解尋找注解,于是再上網(wǎng)查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我在百度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詞條中找到一句話: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我終于長舒了一口氣。
江南人留客不說話,只有那小雨唰唰地下;楊萬里戀友不流露,只有那荷花別樣地紅。
外一篇
這詩的真實意思與景色其實毫無關(guān)系!
首先得說明一下,這林子方是誰呢?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皇帝御前辦公室的一個秘書,別看官不大,可是天天的在皇帝眼前出現(xiàn),再加上小伙子本身聰明很得皇帝喜歡,于是破格提拔連升兩級,調(diào)任外省做官。這林子方自然是高興極了,于是收拾行李準備上路。那這楊萬里又是誰呢?相當于現(xiàn)在的御前辦公室秘書長吧。此人也很欣賞林子方,和林子方關(guān)系也不錯,當他得知林子方外派做官后很是著急,為什么呢?你想啊這近水樓臺先得月啊,在皇帝身邊多容易有發(fā)展啊,就算是個小官,可能天天見到領(lǐng)導,有表現(xiàn)的機會還愁沒前途嗎!于是他就想勸林子方留下,就算是升遷也得就地升遷,別離開皇帝的視線??蛇@話又不能挑明了,于是就寫了這首詩送給他。
詩是這樣寫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里面蘊含了什么意思呢?首先這畢竟二字就表明了楊萬里的迫切心情,西湖代指當時的首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六月天是什么呢?去過杭州的人都知道,陰歷六月的杭州就一個特點熱!所以前兩句的意思就是說,畢竟你是在全國最炙手可熱的地方,這里的機會、環(huán)境是與別處不同的。后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天暗指天子,也就是最高統(tǒng)治者,日是太陽,這里也是暗指皇帝,所以這兩句的意思就是,因為你能接天,也就是能見到天子,所以你這片普通的蓮葉才會無窮碧,也只有在太陽地下的荷花才會紅的與眾不同!說白了,就是你離開皇帝的視線就什么都不是了。可惜的是林子方并沒讀懂詩中暗含的玄機,一拍大腿叫到好詩??!好詩!然后翻身上驢,從此消失在白茫茫的歷史長河之中。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就能得出什么是定向移情,就是要懂得說話人話中的特殊含義,就是咱們常說的話里有話,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介紹作者:
1、準確停頓,讀好詩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理解題目意思。
曉出:早晨走出。
凈慈寺:寺廟名,在浙江杭州市南屏山慧日峰下。
林子方:人名,是作者的摯友。
3、介紹作者楊萬里:宋代詩人。
二、揭示全詩,指導誦讀。
三、質(zhì)疑解疑,
1、學生質(zhì)疑。
2、學生查字典或教師解疑。
3、了解大意: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啊?
四、入詩境,體詩情:
1、雖然我們這兒不是荷鄉(xiāng),但同學們對荷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學見識過或了解荷?向大家介紹介紹。
聽同學們一說,我們仿佛到荷塘里走了一趟。以前,我們學過一篇葉圣陶爺爺?shù)摹逗苫ā?,再次回味一下?-
放《荷花》錄音。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能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畫成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lǐng)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2、同學們,宋代大詩人楊萬里所欣賞的是杭州西湖的荷。廣闊的西湖,栽種了好多好多的荷,(指插圖)看,這是西湖的一角。八百年前的一個夏天,你,就是大詩人楊萬里,陪同友人剛走出凈慈寺,清風拂面而來,一幅賞心悅目的景象映入眼簾
教師朗誦詩,生邊聽邊看圖。接著自由吟誦。
3、請各位詩人交流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感吧!
理解:四時不同荷葉荷花
接天映日無窮碧別樣紅
①西湖和六月點出了時間和地點。
②四時指的是春夏秋冬,六月在夏季,怎么會與四時不同呢?不同與細雨綿綿,枯葉飄飄,白雪皚皚。即使是在夏季,夏季中有四五六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時,景色尤其美麗。
③無窮意思是難以窮盡,沒有限度,詩人舉目望去,一湖蓮葉連綿不斷,所以碧色無窮,而且蓮葉本身碧得無窮,寫出了作者的贊嘆。
別樣紅是特別紅,格外紅,不同與一般的紅,包含著一般紅色所不具備的色彩,給人不同一般的視覺美。好一個無窮碧中的別樣紅,難道僅僅是一種顏色么?看看這一朵,看看那一朵
無窮碧是接天的結(jié)果,別樣紅是映日所致。
映日照應標題曉出,暗示朝陽,荷花映日。
④蓮荷本是一物,但作者故意錯開,用蓮葉不用荷葉,用荷花不用蓮花,意在避免重復。
⑤點時點地突出不同,寫葉寫花展示不同,兩層之間緊密關(guān)聯(lián),后兩句是對一二句不同的回答,是全詩真正的寫景,展現(xiàn)了夏日西湖的動人美景。
4、這首詩是詩人楊萬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凈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所寫,但作者沒有寫離愁別緒,沒有寫出和林子方的友誼,而是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極度贊美,婉轉(zhuǎn)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所以古詩題目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這首詩很美,還帶著一絲離愁,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嗎?(自己試背,指名背)。
五、延伸拓展:
西湖荷花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描寫荷花的詩歌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作品。
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葉無窮碧
不同
花別樣紅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碧綠的荷花生長在幽靜的泉水邊,朝陽把她們映照得鮮艷無比
清秋季節(jié),一朵朵芙蓉從綠水中裊裊舉起,茂密的圓葉籠罩著縷縷青煙。
秀麗的花容,清香的氣息,絕世空前,可是誰來舉薦她們呢?
眼看著秋霜漸濃,秋風勁起,難免紅顏凋謝
但愿能在王母的瑤池里生長,時時鮮艷,永不頹色,
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歌聲嘹亮賦采蓮。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細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以上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華九篇》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曉出慈寺林子教案查看或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guān)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63534.html
曉出慈寺林子教案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設計11-25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相關(guān)知識11-25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鑒賞04-30
-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片斷賞析11-25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二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04-24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四04-30
紅色傳承演講稿集錦06-05
- 單位行政人員自我鑒定06-05
- 平安夜送蘋果文案(匯總142句)06-05
- 英語教師評語06-05
- 最新土地的誓言教案06-05
- 寫蛙聲的作文15篇06-05
- 2024過客傷感句子06-05
- 寫冬蘊的作文錦集06-05
- 初中物理力教案精華九篇02-04
- 科學評優(yōu)課活動總結(jié)(錦集4篇)06-05
- 教研方案(精品九篇)02-28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華九篇06-05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三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01-11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設計11-25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鑒賞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01-11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實錄11-24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三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鑒賞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相關(guān)知識11-25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實錄11-24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三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鑒賞04-30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01-11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相關(guān)知識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