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和諧的自然作文
和諧的自然作文。
作文是梳理學生特點和優(yōu)勢的有效手段,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時間和任務。優(yōu)秀的文章需要的斟酌字句,有哪些值得借鑒的作文模板呢?謝謝您光臨我們的網(wǎng)站建議收藏本頁以便日后再訪問。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1)
強調(diào)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一致,內(nèi)隱著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和諧,以及當代人對這種不和諧的深深憂慮。資本主義工業(yè)社會在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zhì)文明的同時,也制造了人與自然的嚴重對抗,即人類拼命地掠奪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對人類每一次勝利都進行瘋狂的報復。生態(tài)危機作為人與自然不和諧的標志正在詛咒著人類,威脅著人類的在世生存。因此,構建和諧社會從而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解除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態(tài)危機苦難,成為時代的呼喚和價值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意味著生物共同體的完整、穩(wěn)定和美麗,意味著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所以人與自然和諧是一種善,甚至是一種最高的善;相反,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由于其隱喻或象征著毀滅,所以它是一種惡,甚至是一種大惡。揚善去惡是人類價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將生態(tài)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便成為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價值指向。消除人與自然的不和諧關鍵是確認產(chǎn)生這種不和諧的根本性原因,以便能夠為人類找到拯救生態(tài)危機的正確道路。盡管對人與自然不和諧的原因人們有種種猜測和分析,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見解和論道,但筆者認為,人與自然在本質(zhì)方面的斷裂是人與自然不和諧的本源性原因,正是在人性方面人與自然發(fā)生本質(zhì)的對立,才在實踐行為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災難性的后果。
在人類早期觀念中,人與自然之間并不存在一種價值關系意義上的緊張和分裂,無論是中國的儒教、道教和佛教,還是古希臘的哲學自然觀,都以各種不同的理解或解釋方式將人與自然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之中,人之為人的人性與自然世界之為自然世界的本性在古人那里總是難解難分地糾纏在一起。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臘人的“小宇宙”與“大宇宙”和諧一致的主張,都表達著人與自然本質(zhì)同一的看法。古人的這種人與自然一體的人性見識,導致了“萬物與我齊一”和“順應自然而生活”的價值追求,形成了與自然宇宙保持和諧一致,千萬不要僭越最偉大靈魂為人類安排的這一必然秩序的行為規(guī)范。然而,古人的這種存在維度和意義維度卻被現(xiàn)代人所遺忘,西方近代發(fā)生的啟蒙運動徹底顛覆了古代人的有機論自然觀,自然世界由此變成了一臺既沒有靈魂、也沒有生氣,完全由力學支配,進行機械運動的機器。自然概念的含義也由古希臘的“生長”、“涌現(xiàn)”、事物發(fā)生的“內(nèi)在根據(jù)”,變?yōu)榱爽F(xiàn)代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的總和。自然世界從一個活的有機體淪落成為死一般的物質(zhì)世界,人由此也就從自然宇宙中分裂出來,成為與自然世界對立的存在。笛卡爾首開先河,將人與自然界區(qū)分為兩個各自獨立且平行存在的實體,他們之間互不依賴,互不決定,互不派生。物質(zhì)的根本屬性是廣延,心靈的根本屬性是思維。斯賓諾莎反對笛卡兒的二元對立說,主張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個實體,那就是上帝,而心靈和物質(zhì)僅僅是上帝這一實體的兩個屬性;兩個屬性之間并不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它們互不產(chǎn)生、互不限制。結果斯賓諾莎在建立實體一元論的同時,又在事實上造成了一種屬性二元論。斯賓諾莎以后,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等人也力圖克服機械論自然觀的缺陷,消弭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但他們卻走向了與古希臘哲人相反的道路,把人看作是自然價值的顯現(xiàn)根源。如康德提出“人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黑格爾則把自然世界看作是“絕對精神”的外化,認為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屬于“主—奴關系”,即人是主人,自然是奴隸。經(jīng)過現(xiàn)代形而上學的努力,人從自然宇宙中徹底脫落出來并成為與其對立的存在,人與自然從此分別歸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自然存在物屬于僅具有廣延特征的物質(zhì)世界和客體世界,人類則屬于能夠思維的心靈世界和主體世界,“目的王國”和“自然王國”之間從此產(chǎn)生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道德鴻溝。
現(xiàn)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樣,以自然宇宙為背景認識自己與自然的同一性,而是將人與自然的對立、不同作為人之為人的標志。這意味著,啟蒙之后人從本質(zhì)方面與自然發(fā)生了徹底的斷裂,或者說從人的本質(zhì)方面與自然世界劃清了界限。人不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存在,而是收縮到以自身為參照系統(tǒng)并僅僅向自身認同的獨立存在。如僅僅向自身的認識能力認同,從而認為人是理性存在物;僅僅向自己的類特征認同,從而認為人是一個社會存在物。啟蒙運動將人從自然宇宙一體中獨立出來,似乎解放了人類,爭取了人的尊嚴,但事實證明,近現(xiàn)代人的這種自我啟蒙和自我解放在給人類帶來自由和享樂的同時,也對人自身和自然環(huán)境制造了災難性后果。首先,近現(xiàn)代人解構了人與自然的存在同一性,從而造成了人類自我的迷失,使人類無法準確確認自己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誤把對自然界的宣戰(zhàn)、掠奪和奴役視為人之為人的象征。其次,人不再向自然認同,而成為僅僅向自身認同的存在物,這勢必導致自我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強勢運行。如現(xiàn)代人類完全扭曲了生物進化的意義,把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理性,以及生物進化最為輝煌的一幕——人類的誕生,理解為人優(yōu)越于自然界和強暴自然物的固有資本。人擁有理性,自在地就具有絕對價值,自在地就是目的,所有自然存在物僅僅是服務于人之目的的工具,成為現(xiàn)代性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引發(fā)人類對自然的促逼和宰制,并直接造成人與自然的現(xiàn)實不和諧。所以,人與自然在本質(zhì)方面發(fā)生斷裂是人與自然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分裂和對立,這種斷裂直接規(guī)定了人類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取向,并為人類占有自然和統(tǒng)治自然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合理而正當?shù)睦碛?。作為人與自然現(xiàn)實不和諧標志的生態(tài)危機,正是這種本質(zhì)斷裂的直接邏輯后果。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2)
導語:那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和鮮潤;那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云的打掃,才顯得靜穆和安詳;那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和馨香。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才能譜寫更美的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的作文,歡迎大家的閱讀與借鑒!
篇1: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清澈的小溪歡快地流淌,茂密的樹林遮住了毒辣的太陽,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天空……
它叫百花村,是一個山里的小村莊。村里的經(jīng)濟不好,但這里的人們活得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家園令村民自豪。
致富之風掃遍全國,這里的人們也開始想方設法地賺錢,幻想著有一天也能過上小康日子。
三年過去了,張家靠砍伐樹木住上了小洋樓,李家因為開化工廠搬進了三層別墅……村民們看在眼里,心中羨慕極了,于是每家每戶都尋找著自己的“發(fā)家之路”。
五年過去了,這里的人家家戶戶都是樓房別墅,生活得十分富足,村民也不再種田,過著安逸的日子??墒青彺逦羧盏那嗌阶兂闪硕d山,小溪成了臭水溝,鳥兒都飛走了,剩下的只有蒼蠅、蚊子、垃圾和沙子。村民們也發(fā)現(xiàn)土地正在沙漠化,河里漂著死魚,樹林里幾乎只剩些木樁子……但依舊沒人管,人們想著:過一天是一天,等將來環(huán)境壞到不能住再說。
沒過多久,這里的情況也和鄰村一樣,村民們流著淚遷走了。
千千萬萬個“百花村”的教訓使人銘記: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百花村”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相信,人們只要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會回來的!
有關人與自然的500字作文就到這里結束了,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希望能有所啟發(fā),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2: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類的發(fā)展和社會上的經(jīng)濟發(fā)達很多地區(qū)建造了高樓大廈,因此疏忽了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這對大自然是一種嚴重地破壞,對生態(tài)的不平衡。使大自然環(huán)境受到破壞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工廠還排放烏煙,烏煙瘴氣污染新鮮的空氣,導致人類呼吸后身體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傷害;有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和工廠排放的污水流向清澈的小河,這一來不但污染了水環(huán)境還致使河里活蹦亂跳的魚死亡,這已形成一種頻繁的現(xiàn)象,河上漂流著的雜物惡化了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使眾多的養(yǎng)殖水面被迫放棄;還有人不懂得珍惜水資源,大量的浪費,這樣我們大自然就會缺水。也許有人會這樣問:"地球上的水資源不是跟空氣陽光一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嗎?"事實上并非如此。雖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積都覆蓋了水,但這些水中97%是海洋。你們知道海水是咸的,剩余的少量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終年積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北兩極。這樣,地球上可供人的水資源就更少了。有沒有人想過,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了,人們一定認為非常珍貴,可以前人們是這樣認為的嗎?還有的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踏壞了小草。僅管邊上都豎立著要保護小草,人人有責的牌子,可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他們都不屑一顧;在茂密的森林中,獵人還要捕殺小動物,讓許多小動物流離失所,失去自己的親人,現(xiàn)在森林里的小動物變得越來越稀少了。這種種現(xiàn)象就是導致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被污染的源頭。
大自然是偉大的,生態(tài)是復雜的,生命是奧妙的,而我們了解得太少了,尚不及"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地球是豐富多彩,物象萬千的。一根草,一棵樹,一個動物,一個群體,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都是自然不斷進步的結果。天生的動物,天生的植物,天生所有的植物,天生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用的。它們的存在就說明有用。一看到森林,就向想到母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發(fā)電;一看到草原,就向想到牛羊肉和羊絨衫;一看到動物,就向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藥。
珍惜動物是社會的財富,我們必須保護。一些雖很常見,但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我們同樣應該愛護。植物也是人類的朋友。植物能夠幫助人們凈化空氣,減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diào)節(jié)氣候。真是為人類做了不少貢獻。
為了保護生態(tài)平衡,我國還建立了不少自然保護區(qū)或國家公園,就地保護野生瀕危動物。
大自然是我們可靠的朋友,它們無時無刻陪伴著我們。人類和大自然互相依存,共同構成和諧的自然界。我相信信息+創(chuàng)造=21世紀.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3)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化身形于大地,融生命于萬物。清晨,它老是在人們還在睡覺的時候便靜靜爬上草兒的臉頰,而等人們醒來時早已化為無形。人們也許會夸贊:“多漂亮的一株草??!”殊不知,是水奉出了生命,才造就草的錦繡。但水不會計較,只因它不慕虛榮、不爭名利。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凝生命為奉獻,聚鮮明為使命。水為了知足人們的需要,把自己分為千絲萬縷,送進千家萬戶。她老是不顧自己冰清玉潔的身體,染上臟污,染上灰塵,卻得不到一句贊美?!芭K死了!”就這樣冷冰冰地被潑進下水道。水在污穢的地方,而心卻在最貞潔的地方。奉獻,是它的初衷。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水永遠在最貞潔的地方;水永遠能包收留萬象萬物;水永遠待人真誠、友愛、無私;水永遠說話信守承諾;水永遠善于管理萬事萬物;水永遠能施展自己的特長造福世界;水永遠掌握著最好時機奉獻氣力。
夫唯不爭,故無尤。水的所作所為,是從來不會有過錯的。它不會由于人們的胡作非為,而怨恨人類。水,是愛并包收留著我們與萬物的。
也許,這便是人與天然和諧相處的最好解釋。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4)
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大自然的過分溺愛,已使人類變得自妄自大,居然得意忘形地認為人與自然不和諧也是美。
――題記
我的名字叫人,大自然是我的母親,自我出生以來,母親就一直囑咐我要善等其他的兄弟姐妹。
我叫大自然。自地球誕生以來,我就存在這個世界上了。我擁有很多孩子,綠油油的小草、成蔭的樹木,鮮艷的花兒、翱翔的雄鷹、奔騰的駿馬、啼鳴的翠鳥……包括人類都生活在我的懷抱里。這些孩子都多么純真,多么可愛。
我非常喜歡跟我的兄弟姐妹玩耍?!皹淠緟采俨葚S茂”,花兒盛開,駿馬伴我同行,小鳥伴我唱歌。好溫馨!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希望這樣的快樂時光可以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看到人與其他動物、植物相處得那樣融洽,作為母親,我很高興,之前的憂慮也沒了,而是把更多的疼愛獻給了人。
母親仿佛更加疼愛我了,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我要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財富,繼而讓母親安享晚年。
人真的是太懂事了,我由原來的欣慰轉(zhuǎn)為樂不可支,現(xiàn)在就算是要把我的一切都獻給人,我都心甘情愿。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與其他的兄弟姐妹存在著很大的區(qū)別,我具有無窮的智慧與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這都是無形的財富。而其他兄弟姐妹卻沒有,它們只是一味地辛勤工作及每一天都重復著這些繁瑣而毫無趣味可言的工作。我很煩惱,這是為什么呢?
這陣子,人好像很煩惱的樣子。我曾幾次找過他,問他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可他只是微笑著說:“沒事。”這令我很擔心。
我終于想通了!原來我是那樣地高級,那樣地至尊無上,而動物、植物只是一些低賤的生物而已,我不必對它們那么尊重。從那以后,我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對待動植物的態(tài)度由謙虛轉(zhuǎn)而輕蔑。
最近,人的態(tài)度有點兒不對勁,之前的謙虛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傲慢與輕蔑。他開始欺負其他的動植物了。但我真的是太疼愛他了,不想他生氣或不高興,所以一直置之不理。
我最近很喜歡打獵?;蚰弥话褬屆闇室恢恍▲B,體驗打槍的樂趣;或用一些毒藥涂在長矛上,以準獅子或老虎用力投過去,感受一番做野人的滋味。這樣既可以收獲樂趣,也可以收獲食物,得到珍貴的皮毛。
(矛以不理睬的態(tài)度,仍然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相信人能浪子回頭。)
好奇怪!對于我的行為,母親居然不聞也不問。為什么呢?呵呵!也許是母親也支持我這樣做吧!
(沉默……)
應該是了,我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世界任我擺布。母親也不應該例外。哈哈哈!我是最至高無上的!
沒想到我的不理睬不僅不能讓人改過自新,而是變得更加自妄自大。我真是悔不當初啊!為了不讓人繼續(xù)錯下去,我一定要站出來教訓人一頓。
母親終于開口了,她教訓了我一頓。但對于我來說,一切已經(jīng)無用。我不耐煩,便也毀掉了她那美麗的容顏。
面對人,我真的是很累了,我再也無力反抗,便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人繼續(xù)破壞下去。
擺脫了母親的限制,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人與大自然和和諧也是一種美。大自然根本就沒有資格當我的母親,它就只管奉獻好了,為了我的前途,為了我的發(fā)展。
我很痛心。人居然這樣傲慢,認為人與自然不和諧也是一種美!我真想忠告他一句:你再這樣子下去,不僅我會滅亡,你也會銷聲匿跡的。
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月上旬,我去鄉(xiāng)下玩。到溝渠邊欣賞風景時,驀地發(fā)現(xiàn)一條不知名的黑色的魚正在追逐著幾只可憐的小蝌蚪,其中一只已經(jīng)被那條魚吞下整條尾巴。心中憐憫,用枯枝趕走了魚,救下小蝌蚪。因為村上要用水,溝渠里的水被抽得日日遞減,不多久就要干涸,那時,魚和蝌蚪都不能幸免。再三思索后,我撈起了那幾只小蝌蚪。魚已經(jīng)不知去向,就不再多費心思了。
可當我把它們帶回家后,遭到了老媽的極力反對:“不行!一個干干凈凈的家會被蝌蚪弄臟的!快把它們?nèi)恿?”“這怎么可以?難道要讓它們被天敵吃掉嗎?絕對不能扔掉!”“這個家不能有任何臟東西!”“蝌蚪是益蟲!”……經(jīng)過激烈的爭論,老媽向我妥協(xié),但要留下蝌蚪,必須把它們放在陽臺上。這我同意,讓蝌蚪經(jīng)歷必要的大自然的考驗對它們也是有好處的!
我把小蝌蚪們安置在陽臺上的小水缸里,還特意放了些水綿、螺螄和鵝卵石,盡量使環(huán)境與野外的一樣。從此,我開始了“養(yǎng)蝌蚪之行”。為了能使蝌蚪正常生活,我翻遍了家里的大小養(yǎng)殖書籍,千方百計為蝌蚪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每天早晨醒來后,我總要去看看蝌蚪怎么樣了;一放學,換下鞋子就沖向陽臺,與蝌蚪共同分享喜悅與憂愁。偶爾為蝌蚪換換水,天天給蝌蚪喂食——熟菜葉與少量熟蛋黃。畢竟水缸不同溝渠,不能進行循環(huán),只有靠“人工循環(huán)”了——烈日當空,我把水缸挪到半遮陰的地方;傾盆雨下,我把水缸移到雨少下到的地方;熱了,搬到陰涼處降溫;冷了,放回屋里保暖……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小蝌蚪一天天地長大了。終于有一天,其中兩只小蝌蚪長出了后腿。雖然那后腿細細的,黑黑的,還不足兩毫米,但挺精神。我分外高興,一整天情緒高漲,從此越發(fā)地關心小蝌蚪了,希望它們早日變成小青蛙。
4月30號晚上趕回鄉(xiāng)下,匆忙中忘了帶小蝌蚪回去放生,一路上懊惱不已——這一呆就要五六天,小蝌蚪在家里怎么活呀?!越想越不敢想。到了鄉(xiāng)下,我吃不下睡不好,一閉眼,滿腦子是小蝌蚪,連做夢都想著回市里把小蝌蚪帶來。也許是上蒼可憐小蝌蚪,5月3號,老媽回市里拿東西,我死纏爛打地央求她帶回了我的小蝌蚪。當我再見到小蝌蚪時,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但再仔細一看,天!都變成小青蛙了!只是尾巴還沒有退化。我興奮不已,圍著看了許久,許久……
5月4號,在雨中,我?guī)е◎蝌絹淼搅撕舆?。我輕輕地傾斜器皿,“小青蛙”、螺螄以及鵝卵石緩緩入水。望著“小青蛙”們疾游遠去的影子,心中隱約飄出一絲失落。風兒拂過,蘆葦輕搖,水面輕漪,田野中的農(nóng)作物沙沙作響。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心中失落遁無,沉入回憶:4月2日,小蝌蚪來我家;4月25日,有兩只長出后腿;4月27日……
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清澈的小溪歡快地流淌,茂密的樹林遮住了毒辣的太陽,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天空……
它叫百花村,是一個山里的小村莊。村里的經(jīng)濟不好,但這里的人們活得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家園令村民自豪。
致富之風掃遍全國,這里的人們也開始想方設法地賺錢,幻想著有一天也能過上小康日子。
三年過去了,張家靠砍伐樹木住上了小洋樓,李家因為開化工廠搬進了三層別墅……村民們看在眼里,心中羨慕極了,于是每家每戶都尋找著自己的“發(fā)家之路”。
五年過去了,這里的人家家戶戶都是樓房別墅,生活得十分富足,村民也不再種田,過著安逸的日子??墒青彺逦羧盏那嗌阶兂闪硕d山,小溪成了臭水溝,鳥兒都飛走了,剩下的只有蒼蠅、蚊子、垃圾和沙子。村民們也發(fā)現(xiàn)土地正在沙漠化,河里漂著死魚,樹林里幾乎只剩些木樁子……但依舊沒人管,人們想著:過一天是一天,等將來環(huán)境壞到不能住再說。
沒過多久,這里的情況也和鄰村一樣,村民們流著淚遷走了。
千千萬萬個“百花村”的教訓使人銘記: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百花村”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相信,人們只要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會回來的!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5)
1、自然不摻雜半絲人情。誰抵抗它,誰就被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承受其恩典。
2、人不給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給人留后路。
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4、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zhàn)勝大自然?!_爾文
5、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旯?/p>
6、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使?/p>
7、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zhì)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zhì)的垃圾?!萏芈?/p>
8、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服從自然。——埃斯庫曼斯
9、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tài)的美和天籟的美?!Z曼·卡曾斯
10、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隙「駹?/p>
11、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水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ü鎻V告)
12、“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盧梭
13、地球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地球只有一個,請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大自然的本真,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小小的塵埃,我們應該學會的是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互相傷害。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6)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人與自然之間實際上存在著兩種和諧關系:一是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一致關系,另一是人與自然的外在和諧一致關系。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關系是指人與自然界的本質(zhì)統(tǒng)一關系,即在人類的自我觀念中包含自然界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在人之為人的意義上人與自然融合為一個整體。這種整體性是通過人向自然生成為人而顯現(xiàn)出來。人與自然的外在和諧關系是指人與自然存在物和諧相處,人類與自然界協(xié)同發(fā)展,在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中營造出一個美麗、完整、穩(wěn)定的現(xiàn)實自然環(huán)境。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是人性意義上的和諧,它存在于人的本質(zhì)之中;人與自然的外在和諧是現(xiàn)實性的和諧,它表現(xiàn)在人類加工改造自然界的現(xiàn)實活動之中。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與外在和諧的關系是;內(nèi)在和諧是外在和諧的根據(jù),外在和諧是內(nèi)在和諧的表現(xiàn)。人只有首先達成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才能創(chuàng)造出與自然的外在和諧。筆者前面所說的人與自然的本質(zhì)斷裂或同一,是指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關系,而人與自然的和諧與不和諧則是指人與自然的外在關系。目前人們更多的是強調(diào)人與自然界的外在和諧關系的價值與意義,忽視了產(chǎn)生這一價值和意義的內(nèi)在源泉,即人性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問題,這就使人與自然界的外在和諧關系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為了確保人與自然界的外在和諧關系,我們必須首先對人性與自然的關系做出形而上學的和諧建構。人與自然達成了內(nèi)在一致,才能擔保人類在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中在行為方面與自然界和諧一致。
前面我們已經(jīng)指出,人是作為一種對象性存在物而在世生存的。人作為對象性存在物,他必須通過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將其本質(zhì)對象化給自然界,即給自然界打上人的加工印記,使自然界成為人的作品和人的現(xiàn)實,成為表現(xiàn)人之本質(zhì)的對象?,F(xiàn)實自然界經(jīng)過人的加工改造,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自然界,而變成一個凝結人的智慧、表現(xiàn)著人之本質(zhì)的自然界。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現(xiàn)實自然界是“人本學的自然界”,是“對象性的人”或是“人本身”,從現(xiàn)實自然界的狀況中能夠直觀到人的身影。從人與自然界的這種對象性關系出發(fā)我們不難理解:人有怎樣的本質(zhì)必然會對象化出一個怎樣的現(xiàn)實自然界,現(xiàn)實自然界的狀況怎樣表現(xiàn)和確證著人的本質(zhì)怎樣。人類擁有與自然和諧的本質(zhì),他必然能夠?qū)ο蠡鲆粋€和諧的自然界,人類在本質(zhì)方面與自然發(fā)生斷裂,他也必然會制造出一個殘破的自然界。人在與自然關系中生成的本質(zhì)決定著他加工改造自然界的現(xiàn)實結果。反過來也可以說,人類加工改造自然界的現(xiàn)實結果也反映著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狀況,現(xiàn)實自然界的真善美,意味著人性的真善美;現(xiàn)實自然界的假惡丑,顯示著人性的假惡丑。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地指出:人與自然界的外在關系是和諧還是不和諧,直接受制于人與自然內(nèi)在關系是和諧還是不和諧,有了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才能對象化出人與自然的外在和諧。
對人與自然內(nèi)在關系的確認,實際是人對自己“是什么”或“人是誰”這一身份的確認。人對自己在自然界身份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意義,它內(nèi)在地規(guī)定著人對自然界的價值態(tài)度和實踐行為,決定著人類加工改造自然界的實際結果?!叭耸鞘裁??這無疑是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因為許多其他問題的解決都取決于我們對人性的看法。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何在?我們應當做什么?我們可以期望達到什么目標?所有這一切,都從根本上受著我們心目中的人之‘真實’或‘真正’之本性所影響?!盵3](P.4) 如果我們確信人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 那么上帝的目的就規(guī)定著我們應當做什么,我們不能指望自己拯救自己,只能依賴上帝的幫助和救贖;如果我們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并且永遠逃脫不了個人選擇的必然性,那么唯一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就是接受我們的現(xiàn)狀,并對我們所選擇的任何行為負責任。同樣道理,如果我們把自己理解為自然界的主人和占有者,那么我們必然把統(tǒng)治和掠奪自然界當作普遍追求的價值目的;相反,如果我們將自己看作是與自然本質(zhì)一體的存在物,我們必然像呵護自己的人性那樣呵護自然界。人與自然達成內(nèi)在一致,保護自然環(huán)境、謀求人與自然的現(xiàn)實的和諧一致就會成為人之為人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人類擁有了與自然和諧一致的人性,維護與自然的現(xiàn)實和諧一致便會成為人的自覺的價值追求,與自然和諧一致的人性賦予了保護自然環(huán)境之行為的價值合理性與社會正當性。所以,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一致?lián)V伺c自然的外在和諧一致。有了人與自然的內(nèi)在和諧一致,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外在和諧一致。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7)
和諧是詩,喚醒內(nèi)心的浪漫;和諧是畫,描繪社會的和平;和諧是鐘,敲響互助的聲音;和諧是雨,潤澤津潤繁榮的盛景。我以為,人類與天然的和諧,則是一切和諧之根本。人類糊口在大天然中,應該自覺主動與大天然構建和諧,和共同糊口在一起的其他生物和諧共處。
還記得那一天晚上,我上完課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遠遠的聞聲一聲聲鳥鳴。那聲音似乎是喜鵲的啼聲。那聲音短促有力,同時還有一絲絲焦慮與無奈?!按蟾攀窍铲o爭窩吧?”“大晚上的爭啥窩!”“走,咱們?nèi)タ纯?!”我一邊說一邊拉著媽媽就走。“嗯,大概就是這棵樹吧!”我們一邊說一邊走到了一棵大楊樹下。仰頭望去,只見一個鳥巢歪七扭八的掛在上面。一陣陣風吹來,鳥巢一搖一晃的,似乎要掉下來,這可真是千鈞一發(fā)??!固然是秋天了,但我的額頭上仍是急出了細細的汗水。鳥巢終極仍是掉下來了。小喜鵲的爸爸媽媽更為凄涼地叫了起來,那撕心裂肺的啼聲似乎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似的.。這時,一只小喜鵲一瘸一拐地從鳥巢里爬出來。顯然它的翅膀壞了,不能飛了,只好在地上蹦蹦跳跳的,好不可憐。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把小喜鵲帶回家吧!我來養(yǎng)他!”“你?你行嗎?”“我行!我為什么不行?。俊薄鞍?,那好,你去把它抱過來。我一會就給他包扎!”
我們把小喜鵲帶回家,找了一個籠子讓它住在里面。我和媽媽到花鳥市場,買了一些肥肥胖胖的面包蟲。小喜鵲見到蟲子可興奮了,一點也不客氣,一整理飯就吃掉了一半,還不中斷地大聲叫著,似乎嫌我動作慢了,在催我“快點,快點,不知道人家餓了嗎,人家在長身體呀?!?/p>
這樣大約過了三個月左右,小喜鵲的個頭長大了,叫的聲音也變了,不再那樣“嘎嘎”叫了,而是像大喜鵲那樣“喳喳”叫了?!拔一貋砹?!咦?”我回到家,看到媽媽正把小喜鵲的籠子掛在窗戶外?!八舷胪饷骘w,我讓它在外面透透氣?!薄八膫薄耙呀?jīng)痊愈了,老想飛?!薄疤昧耍∥覀兯退丶野?!”
于是,我和媽媽一起來到第一次見到它的地方。我既激動又傷心還有一點戀戀不舍,究竟我養(yǎng)了它3個月??!它好像知道了我們的目的,回頭戀戀不舍的望望我,飛走了。小喜鵲,飛吧,飛去找你的爸爸媽媽吧,順便帶去我的祝福,祝你永遠健康快樂!一定要記住,人類永遠是你的好朋友呀!
和諧的自然作文(篇8)
近代以來,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發(fā)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范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zhuǎn)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tài)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問題:人口問題(人類自身問題)、資源問題(自然問題)、環(huán)境問題、生態(tài)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相當突出。
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凈環(huán)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數(shù)以萬計人的死與水污染有關,食品中毒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
由于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tài)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平衡,出現(xiàn)了全球性的生態(tài)危機。其中: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tài)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
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失衡,造成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
一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類對技術的控制能力不夠;
三是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區(qū)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代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四是價值偏見。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內(nèi)在價值,為了滿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采,以至危及人類的持續(xù)發(fā)展。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tǒng)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fā)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chǎn)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zhì)、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xiàn)在的自然已經(jīng)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lián)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guī)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guī)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wěn)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tài),并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tài)。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系,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系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fā)性,這種自發(fā)性極易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失衡。
此外,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guī)律,恰當?shù)匕盐兆∪祟惻c自然的關系,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lián)系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么自然內(nèi)部的平衡被破壞,要么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么人與自然的關系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
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恩格斯還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變成沙漠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關系,實現(xiàn)人類與自然界關系的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為此,首先必須確立大自然觀。現(xiàn)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住規(guī)律,并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其次,必須走出人類中心的誤區(qū),建立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共處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關系。科學證明人類不過是眾多生物種類中的一種,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萬物的尺度,同時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況且人類的認識正確與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fā)展,一點也不能離開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即實踐),尤其是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在當今世界變革的大潮中,新出現(xiàn)的諸如大科技觀、持續(xù)發(fā)展觀、生態(tài)價值觀等等,就是對人類中心論的否定。
其三,必須全方位的探討自然的價值。不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有利于人類發(fā)展的使用價值;同時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要樹立大價值觀念,即在評價一切經(jīng)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其經(jīng)濟價值,而且要考慮其生態(tài)價值;不僅要考慮眼前價值,而且要考慮長遠價值;不僅要考慮從自然中所得,還要考慮如何回報自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以上就是《和諧的自然作文》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和諧自然作文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60173.html
和諧自然作文相關推薦
更多>-
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教師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第五章人與環(huán)境第二節(jié)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一、...
-
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十一篇 以下就是我們?yōu)槟奶暨x的“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寫作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語言,通過寫作中的閱讀和學習,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學和藝術。有些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反復涂寫,無法提高寫作速度。相信經(jīng)過閱讀,您會有所體會!...
- 2024最新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十七篇12-28
- 2012屆高考生物生態(tài)——人與自然和諧的保證知識網(wǎng)絡構建復習教案05-27
- 大自然的聲音作文12-26
- 大自然自然話題作文9篇03-29
- 大自然優(yōu)秀作文12-26
- 下雪自然話題作文01-14
- 大自然寫景作文12-28
- 雨中自然話題作文12-24
不抽煙檢討書十五篇04-23
- 體育教案收藏04-23
- [推薦總結] 作文:回顧初一生活的作文范本09-23
- 2024陳情表教案04-23
- 經(jīng)理代表部門述職報告必備04-23
- 植草方案04-23
- 大自然的聲音作文三篇12-26
- 2024小學教師期末工作總結個人集錦七篇04-23
- 幼兒教師婦女節(jié)祝福語04-23
- 教案設計(范文15篇)04-23
- 描寫夏天的優(yōu)美句子04-23
- 和諧的自然作文04-23
-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1-16
- 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11-16
- 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十一篇12-28
- 2024最新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十七篇12-28
- 和諧的自然作文04-23
- 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十一篇12-28
- 2024最新以和諧為話題作文十七篇12-28
-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1-16
- 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