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
老師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教學課件是少不了的,每個老師都需要將教案課件設計得更加完善。良好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如何根據課件寫教案呢?我找到了一篇非常棒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網絡文章推薦給大家,謝謝您的光臨請您仔細閱讀本頁!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歷乘法的意義的產生,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乘法數學問題。
2、認識乘法中的乘號,知道乘號與加號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傳授,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點: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數學小資料:
在其著作《數學之鑰》中首次以“×”表示兩數相乘,即現(xiàn)代的乘號。
減運算符號,是從1541年荷蘭數學家荷伊克開始的,以后逐漸普及,沿用到現(xiàn)在。
教學策略:在比較中認識新知識。
教學步驟:一、口算。
12+24=36+6=42+14=32+16=15+25=35+10=
復習加法的知識。+這個符號叫做什么號,它是怎么產生的。加號前面的叫做加數,加號后面的也叫做加數,算出來的結果叫做和,表示兩個加數的總數。
二、引入新課
1、出示加法算法:2+2表示什么意思,2個2相加
2+2+2呢,3個2相加
2+2+2+2呢4個2相加
2+2+2+2+2呢5個2相加
這組加法算式與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加數都是相同的,加數的個數有2個或者2個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總數的意思。
如果這樣的2有50個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寫?2+2+2+2+2+……
全部寫下來會很麻煩。所以古代的數學家,想了個聰明的辦法,把這樣的加法算式改寫成新的一種算式,哪個小朋友知道,你來介紹下。
2、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把加號改成乘號“×”,把相同的加數寫在乘號的前面,把加數的個數寫在乘號的后面。
2+2寫成乘法算式是2×2讀成2乘2
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3讀成2乘3
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4讀成2乘4
2+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5讀成2乘5
3、拓展深化。50個2相加呢?寫成乘法算式是2×50或者50×2,因為得數都是100。所以都可以寫。
4、歸納乘法的意義。把幾個幾相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有什么好處?可以把寫得很長的加法算式改寫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2+2寫成2×2,有簡便嗎,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長的算式有簡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不能,因為2+3表示把2和3合起來的意思。不是表示幾個幾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能的話請說出乘法算式
3+34+4+45+5+5+56+6+6+6+67+7+7+7+7+7+8
說說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
12×2表示什么意思,
13×3
14×4
15×5
16×6
17+18
四、歸納小結乘法的意義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求總數的意思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加法的有的算式比較長,乘法的算式比較短,有比加法簡便的地方,
乘號與加號的樣子也差不多,是把加號轉一點過來的意思。所以說古代的數學家也很聰明的,把加法與乘法的相差不多的關系通過符號表達出來了。
五、生活應用
1、小朋友最喜歡去公園玩了,游樂場里有很多的數學問題,你能結合今天上課的內容,說說這些數學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答嗎。
(1)摩天輪上有幾個小朋友?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激流勇進有幾個小朋友?
(3)過山車上有幾個小朋友?
(4)把幾把小椅子?
2、通過擺小棒來說說乘法算式。
擺3個五角星用了幾根小棒,
擺4把小傘呢,
擺6個三角形呢。
3、說說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如每個人左手有5根手指頭,2個手共有幾根手指頭?
教室的電風扇每個有3塊轉板,5個電風扇共有幾塊轉板?
每個盤里有4個蘋果,6個盤里有幾個蘋果?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乘號,乘法算式。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七、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1-4做在書上。
八、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節(jié)內容放在教學乘法口訣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課,但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講理解乘法的意義比較困難,乘法的數學思想也是比較難建立的。我們高年級的老師在測試小朋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小朋友會把“算2個3相加的總數是多少,”用“2+3”來算,他們多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有加,有總數,就是做加法,也就是說小朋友是從文字來認識建立算式的。而不是從數學思考的角度來做題目的。說明二年級的小朋友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是比較膚淺的。如何幫助二年級的小朋友建立乘法的意義,如果單從文字到文字,從算式到算式恐怕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我在設計時考慮到把數學文化結合進去,通過對加號與乘號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因為人類孩童的認知過程也就是人類最初的認知過程,總是從具象到抽象,從實際上升為理論的過程,所以讓學生通過對加法符號改寫成乘法符號的過程,來促進兒童對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愛。再通過對加法和乘法的比較中來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是求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從復雜到簡單來體會乘法思想的精髓。最后從生活實際應用來幫助學生建立乘法的模型,從而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應用。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會寫乘法算式,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對比、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算式的含義。
教具、學具:18個三角形和畫有三個橢圓形的紙條,12根小棒,12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2+3+5=5+5+5+5+5=
3+3+2+4=6+6+6=
4+6+3=3+3+3+3=
2.兩組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板書:相同點都是連加
不同點第一組加數不相同,第二組加數都相同。
3.找出5+5+5+5+5的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相同的加數?
6+6+6的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相同的加數?
3+3+3+3的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相同的加數?
4.舉例說出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讓學生自己想數連加。4個4再加1個4是幾個4,再加1個4是幾個4,如果我有100個4連加,200個4連加,寫起來,讀起來都很麻煩,所以,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連加計算,還可以用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新知識,乘法的初步認識。
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介紹乘號。
乘號,它像漢語拼音里邊學過的什么?齊讀乘號兩遍。板書:。
2.例1:
⑴出示櫻桃圖,學生觀察,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櫻桃,怎樣列式?學生板演:2+2+2+2+2=10
⑵觀察連加算式的特點,加數都是幾?有幾個2相加?
⑶改寫成乘法算式:
先寫2,再數一數有5個2,寫乘號接著寫5。
板書:25=10
⑷介紹讀法和表示的含義:
2乘以5,表示5個2相加。(齊讀兩遍)
3.例2:
⑴一組一組地出現(xiàn)小雞,讓學生說出題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可以怎樣計算?(分組討論)
⑵討論結果,問:3是什么數?4是什么數?
34怎么讀,表示幾個幾相加?
4.例3:
⑴讓學生動手擺學具:每個橢圓形里擺6個三角形,擺滿3個橢圓形,讓學生先列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寫在課堂本上)
⑵同桌互說算式所表示的含義,再集體齊說。
5.歸納:什么樣的連加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把復習的第二組,讓學生改寫成乘法算式。
2.操作:拿出12根小棒。
每堆4個小棒,擺3堆。
問:一個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計算?(乘法或加法)
問:用加法怎么說?4+4+4=12
問:用乘法怎么說?43=12
問:43表示什么?表示3個4相加是多少?
3.操作,拿出12個圓片。
每堆2個圓,擺6堆。問:一共有多少個圓?用什么方法比較簡便?(乘法)
26=12表示6個2相加是多少。
4.做練習一第一題、第二題。
四、總結。
出示:求幾個()的和用()計算比較簡便。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乘法,了解乘法與加法之間的聯(lián)系。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認識“×”,會讀、寫乘法算式。
2.學生在經歷觀察、比較、歸納等學習過程中,把具體情境與乘法進行聯(lián)系,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在用多種方式表達乘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符號意識。
3.通過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體會乘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對應思想和簡潔美。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學生能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系,正確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情境:(出示公園的畫面)仔細看看,游樂園里都有哪些游樂項目?
2.引入:紅紅想去玩哪個項目?我們就跟著紅紅先去坐摩天輪。
二、探索新知
1.建立“幾個幾”的表象
(1)觀察:請你仔細觀察每個吊艙上坐了幾個小朋友?有幾個吊艙?
(2)提問題: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一個問題嗎?(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3)思考:要想知道摩天輪里共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請你寫一寫。
(4)交流:誰來說說你的算式?(4+4+4+4+4)
①誰來說說你的算式?
②讀讀這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每個加數都是4呀?
2.充分體會“幾個幾”
(1)大家看紅紅又來玩過山車,請按照研究摩天輪的方法獨立研究,并且把算式寫下來。
(2)交流:你觀察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問題?列出的算式是什么?
(3)出示小火車畫面
①你觀察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問題?算式是什么?
②提問題:看到3+3+3+3誰能提問題?
③聯(lián)想:如果增加1個車廂是幾個3呀?再增加1個車廂呢?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有1個車廂就有1個3,2個車廂就有2個3……有幾個車廂就有幾個3。
(4)考一考②對比:仔細觀察,這個算式(3+3+3+2)與前兩個算式(4+4+4+4+4及2+2+2+2+2+2+2)有什么不一樣? 3+3+3+2能用幾個幾相加表示嗎?什么情況下才能用幾個幾表示呢?
3.認識乘法(出示過山車畫面)
(1)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
①說說你是怎樣研究的?
②思考:如果是10個車廂,你還能列出算式嗎?寫出來會有多長?36個車廂呢?你還能列出加法算式嗎?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會怎樣啊?
③嘗試:能不能研究一種寫起來簡便的方法,讓很長的連加算式變得簡便點呢?
④同桌互說: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想法最簡便。
⑤全班交流:怎樣表示6個2簡便?
(2)揭示乘法:數學家就是這樣2×6表示6個2的,他們把“+”號斜過來,寫成“×”號,給它取名叫“乘號”。 乘號怎么寫呢?
(3)乘法算式的讀法:誰會讀這道乘法算式?6個2還可以寫成6×2,誰會讀?
(4)用2×6代替2+2+2+2+2+2+,你有什么感覺?好在哪?
(5)試一試:你會寫成乘法算式嗎?
4+4+4+4+4=20?? 4×5=20?? 5×4=20
3+3+3+3=12? 3×4=12?? 4×3=12
(6)認識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7)思考:3+3+3+2=11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為什么?什么情況可以用乘法表示呢?
三、拓展延伸
1.算一算。每組4個小雞,5組一共有多少個小雞?
2.你一定行。小明從第一棵樹走到第二棵樹要走10米,一共走了多少米?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4】
教材第2.3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看魔術,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2.通過感受生活中的通數求和問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多方位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重點難點。
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魔術.
五.教學過程。
(一).“看魔術”話題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硗瑢W們喜歡看的魔術,要仔細看魔術師都變了那些魔術.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投影出示.
(二).探究新知。
師:看了魔術表演后,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一共變出了多少朵花?4個魚缸里一共有多少條魚?
生2.一共有多少個燈籠?一共有多少個燈泡?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一共變出了多少朵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同位說一說.
(同位活動)。
學生交流:。
生1.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1、2、3......
生2.還可以2個2個地數,2、4、6......
生3.魔術師每次變2朵花,變了3次,可以用2+2+2=6來計算.
生:3個2相加.
師:7個2朵一共是幾朵?
生:2+2+2+2+2+2+2=14(朵)。
師:剛才我們提出的其他問題你會解決嗎?自己試試看.
(本段教學,重點意圖在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引出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然后重點認識幾個幾。引導學生充分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組合作解決其他問題.
集體交流.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1.()+()=()。
2.()+()+()=()。
()個()。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掌握不錯。
2、有個別同學不明白同數連加指什么,教師必須解釋清楚。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頁,相同加數連加。
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魔術,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2、通過感受生活中的同數求和問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多方位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具準備:
實物展臺。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提出問題。
由“看魔術”的話題引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出示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出數學問題。
1、仔細觀察第一頁情境圖,同桌相互說說圖意。
2、小組討論完成下面的內容:
(1)魔術師變花,變了( )次,每次變( )朵;有( )個魚缸,每個魚缸里有( )條魚;空中掛了( )串燈籠,每串有( )個;有( )盞聚光燈,每盞有( )個燈泡。
(2)你能根據以上信息提出哪些問題?小組相互說說。
(3)根據以上問題,請你在下面列式計算:
①一共變了多少朵花?
②4個魚缸里一共有多少條魚?
③空中一共有多少個燈籠?
④4盞聚光燈中一共有多少個燈泡?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很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誰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及時板書。
第一題:2+2+2=6(朵)
第二題:4+4+4+4=16(條)
第三題:3+3+3+3+3+3=15(條)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連加 生:加數相同。
師:對,每一題的加數都相同。2+2+2是幾個2相加? 生:3個2相加,(依次說出后幾個算式。) 師:請同學說一說20串燈籠的個數,怎么寫算式? 學生嘗試動手寫算式:3+3+3+3 師:你覺得寫起來怎么樣? 生:很麻煩。
師:怎么就不麻煩了? 生:用乘法。
師:大家真愛學習。這個內容我們在下節(jié)課里學習。
三、鞏固練習。
1、嘗試練習:
一個人一只手有5個指頭,你和你的同桌兩個人一共有多少個指頭?
2、達標練習:
(1)一個同學有5支鉛筆,你和你們組4個同學,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2)自主練習1: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在下棋?學生觀察圖意,獨立列出算式,然后講一講,集體訂正。
(3)自主練習2: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練習時,同桌合作,變換學具的個數反復進行。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幾個幾連加運算的基礎,還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3、自主練習:
第3題:數一數,算一算。練習時,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情境圖,弄清圖意后獨立解答。
第4題提供的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情景圖,弄清圖意后獨立解答。
第5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交流有關洗照片的生活常識,知道通常鏡頭中有幾個人就洗幾張照片,然后獨立解決。
第6題是找規(guī)律的題目。練習時,在學生獨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學生找出的規(guī)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相同加數連加
2+2+2=6 3個2相加
3+3+3+3+3=15 5個3相加
4+4+4+4=16 4個4相加
加數相同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6】
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第20—21頁例
1、例2,“試一試”,第22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寫乘法算式。
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觀察現(xiàn)象,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用乘法寫比較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交互式課件、卡片、實物等,學生準備20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瞧,這是一所動物學校,學校的大門上寫著一些加法算式,你們會算嗎?選你喜歡的一道來算算吧。
2、師:觀察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數,誰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兩類?
二、認識“幾個幾”
咦,小動物們正在課間活動呢!
(1)從圖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幾只?雞呢?你是怎樣數的?
(2)誰能用算式表示兔子一共有多少只?
(3個2。
(4)誰還能用算式表示出雞一共有多少只?它表示有幾個幾相加?
3、動手擺幾個幾。
師:現(xiàn)在我們也來學擺幾個幾。
(1)請大家拿出圓片擺一擺。每堆擺2個圓片,擺4堆。看看你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幾個圓片,用加法怎樣列式?
(2)再請每堆擺4個圓片,擺2堆??匆豢词菙[了幾個4?怎樣列式求擺了多少個圓片?
(3)請大家任意擺出幾個幾,然后說給同桌聽。
師:其實,我們在擺幾個幾時,只要每一堆同樣多就可以了。
4、師:老師也擺了一些花片,你知道一共擺了多少個?你是怎樣看圖的?怎樣列式?是幾個幾?
5、師: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得數相同嗎?為什么?
三、認識乘法
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
求
乘法各部分的名稱以及算式讀法。
(1)師:乘法像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和減法一樣,它也有自己的符號,說一說你見過的乘號是什么樣的?
(2)4個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寫成:4×2=8或2×4=8
(乘號后面的叫什么?乘得的結果呢?(板書:積)4 × 2 = 8或2 × 4 = 8乘數乘號乘數積
((讀作“
(5)動物學校還有一間稍大點的電腦室,里面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呢?是幾個2?用加法和乘法你會列式嗎?
(6)動物學校還有一間特大的電腦教室,里面有100個2臺?現(xiàn)在用加法怎樣列式?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師:你們感覺求100個2用加法算,算式寫起來怎樣?那可以怎樣寫?
四、練習應用
1、課中活動——拍手游戲。
(1)剛才小朋友參觀了這么多地方,一定也累了,這樣吧,咱們休息一會兒,來玩?zhèn)€游戲,怎么樣?先聽老師拍,你來數我拍了幾個幾,然后列出乘法算式;
(;
(3)你們想玩嗎?同桌一起玩一玩。
2、咱們再來玩一會兒跳繩吧。每組有幾人?一共有幾個5人?求4個5是多少,用加法和乘法計算,怎樣列式?哪種寫法簡便?
3、“想想做做”第1題。
師:(1)動物學校買了一些鋼筆獎給愛學習的小朋友。1盒里面有幾枝?一共有幾個2枝?用加法怎樣列式?用乘法呢?
(2)它們還為小朋友準備了漂亮的鮮花呢。數一數1束花有幾朵?一共有幾個5朵?先用加法列式,再列乘法算式。
(3)參觀完了動物學校,我們該和小動物說再見了,現(xiàn)在我們再回頭看看大門上的這些加法算式,你認為哪些算式可以用乘法計算?怎樣列式?
5、聯(lián)系生活。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種經常會碰到這種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參觀動物學校,你們玩得開心嗎?學到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2 + 2 + 2 = 8 4 × 2 = 8或2 × 4 = 8 ┇ ┇ ┇ ┇乘數乘號乘數積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47頁例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
2。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等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構乘法意義的過程。
3。感受相同數相加與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簡潔性,體會所學內容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飛機圖、游樂園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數學小精靈邀請我們去兒童樂園玩兒。(想去嗎?)
二、自主探究
1.感知相同數連加的特征,滲透乘法的意義。
出示飛機圖: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
出示信息:每架飛機上坐了3個人,有5架小飛機。
出示問題:小飛機里共有多少人?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把算式寫下來。
師:我們來讀一讀這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加數相同,都是3)
師:我們一起解決了小飛機這個問題,回想一下,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出示:先觀察——再提問——最后列式解答。
師:兒童樂園里還有很多好玩兒的項目(出示主題圖)。這么多的游樂項目,你最喜歡哪個?
師: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游樂項目來研究,活動前先一起來看一看小精靈給你們的(活動建議)。
2.強化相同加數與幾個幾之間的聯(lián)系,突出乘法的意義。
師:接下來我們要分享一下研究成果了,有研究小火車的嗎?
A.小火車
觀察:每節(jié)車廂里都有6個人,有4節(jié)車廂。
提問:小火車里共有多少人?
列式:6+6+6+6=24
B. 過山車
觀察:每個位置坐2個人,有7個位置。
提問:過山車里共有多少人?
列式:2+2+2+2+2+2+2=14
3。感受學習乘法的簡便性。
師:如果這列過山車再長點……如果我們全班都去坐過山車,就有20個2相加,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出示精靈話語: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乘法。
師:7個2相加用乘法表示可以寫成2×7=14
(教學乘號)(教學讀法)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道加法算式和這道乘法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師: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
師:這道加法算式是表示7個2相加,這道乘法算式也是表示7個2相加,它們表示的意義是一樣的,你喜歡用哪種表示方法?為什么?
師:你能把其他幾道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嗎?
師:剛剛的20個2相加,你會用乘法表示嗎?寫一寫。
C. 木馬
觀察:3個木馬上有3人,1個木馬上有2人。
提問:木馬里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3+3+3+2=11
師:這個算式和前面的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師:那什么樣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呢?
三、鞏固練習
1.第一關:說一說
( )個(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第二關:分一分
( )個( )
乘法算式:( )×( )
3.第三關:改一改
2+2+2+2+2=( )×( ) 5個2
5+5=( )×( ) 2個5
四、課堂總結
靜下心來想一想,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8】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4.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xiàn)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9】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寫乘法算式。
2、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知道如何運用乘法解決問題,并感受相同數連加時,運用乘法的簡便性。
3、情感與態(tài)度: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法的意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 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看游樂園多熱鬧呀,認真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據看到的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嗎?
2、解決問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乘法。
師:你們看小朋友擺了什么圖形?各擺多少個?每個圖形用了幾跟小棒?(出示例
同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學生匯報。
你們也會像他們一樣擺一組漂亮的圖案嗎?
注意:每個圖形用的小棒同樣多喲!
師:你們擺一組圖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說出相應的算式。
學生說加法算式,根據回答板書:
師:觀察比較: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幾個加數都相同。
2、形成表象。
指名學生說加數相同的算式。比一比,看誰說的好
觀察各等式,找出共同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3、抽象概括乘法。
師:像這樣2+2+2+2……+2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表示。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如
師:乘號像什么?
生:像錯號,
生:像拼音“×”
生:“+”變斜就是乘號(師及時肯定)
師:數學家也這樣寫,乘法是加法改寫的,所以“+”一歪就變乘號。4、教學乘法的讀寫。
師: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3×6=18讀作3乘6等于18或6×3=18讀作6乘3等于18。
黑板上另外兩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相信你一定會。
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寫后讀兩遍。
三、拓展延伸
(一)、給小動物找朋友(讀算式、說意義。)
4+4+4 4個8相加
8+8+8+8 3個4相加
(二)1、☆☆ ☆☆ ☆☆ ☆☆ ☆☆
( )個(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讀作:
( )×( )=( )讀作:
求( )個( )相加,用( )法比較簡便。
,表示( ),還表示( )。
,再加一個,
寫成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或( )
(三)、我是小小觀察員
回家后,觀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用乘法解決,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對爸爸媽媽好好說一說。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0】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經歷乘法的產生過程,在探索乘法的過程中,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乘法概念比較抽象,使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作為教學難點。
四、教具準備。
課件、小棒、題卡。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
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游樂場看一看(多媒體出示第44頁主題圖。)。
2.觀察畫面。
師:仔細看一看,你喜歡玩什么?
師:好玩的還真不少,其實游樂園里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呢?你發(fā)現(xiàn)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匯報。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從一幅圖中你們就能想到這么多的數學問題,我們首先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1)摩天輪上有多少人?
(2)過山車上有多少人?
(3)小火車上有多少人?
3.引出課題。
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加數相同,每題有幾個這樣的相同加數?
如果摩天輪上有20個吊廂那有多少個4相加?100個吊廂呢?有多少個4相加,學生會說100個4相加,那100個4相加寫起來會怎樣?學生會說太麻煩了,從而引出一種新的方法——乘法(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師:教師先擺1個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一個三角形用幾根小棒?
師:那擺4個這樣的三角形共用幾根小棒呢?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師板書.在找出相同加數和幾個這樣的相同加數時,板書出4個3。
師:講解4個3相加,可以寫成這樣:在4和3的中間寫一個新的符號——乘號,告訴學生乘號的寫法,然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里的x。想力豐富的孩子會說把加號變斜就是乘法。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理解。緊接著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寫法。4個3相加等于12,所以4×3=12,也可以寫成乘法算3×4=12,讓學生試著讀出乘法算式。通過擺這組圖形我們列出了一道加法和兩道相應的乘法。
師:你能像老師這樣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嗎,生擺匯報展示。重點讓學生自己說、寫乘法算式。老師只起引領作用。
歸納總結: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請同學比較一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哪種方法更簡便。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后,接著讓學生把游樂園里列出的那些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最后進行反饋。
(三)應用拓展,深化新知。
(1)基礎題練習。
(2)綜合應用。
(3)拓展練習。
六、課堂小結。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1】
認知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我們數學王國里有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那就是“快樂谷”!想去看一看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快樂谷”的游樂場看一看。請看大屏幕:
(多媒體展示教材主題圖)請仔細觀察,誰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師: 大家的發(fā)現(xiàn)可真多!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快樂谷”里不僅快樂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小精靈”去親自感受一下吧!
二、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師:首先,我們來到了“快樂谷”的第一站──“拼圖吧”,這里正在進行有趣的拼圖游戲。誰能說說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么圖形?各擺了多少個?每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
師:你能像他們一樣擺出幾個自己喜歡的圖形來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一說你擺的是什么圖形?一共擺了幾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師:你們擺一組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樣列算式?
學生匯報交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
學生舉例類似的算式。
師:老師這里有20個2相加,你能說出加法算式嗎?
3、抽象概括乘法:
師:像這樣2+2+2+2……+2的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表示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比如:3+3+3+3+3+3=18,6個3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數3和相同加數的個數6中間寫上乘號
乘法是加法改寫的,所以“+”一歪就變乘號。
4、教學乘法的讀寫:
師: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是3×6=18 讀作:3乘6等于18
指名讀算式,再讓學生齊讀算式。
師:黑板上另外兩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
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寫后讀兩遍再交流訂正,師板書:3×10=30或10×3=30
5、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乘法:
師:求“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乘法”。
三、拓展練習:
1、師:再回到游樂場,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能列出乘法算式嗎?
學生提問題,并列算式。
3、獨立完成P46“做一做”,練習九第1、2、3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試著跟同學們說一說。
5、課后延展:
回家后,觀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可以用乘法解決?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對爸爸媽媽好好說一說。
課后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而且是加法的簡便運算。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jié)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fā)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1.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三維目標。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和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認識事物的特殊途徑和方法。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xiàn)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這一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因此課堂伊始,我就通過和學生的談話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帶入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世界,利用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學生喜歡的游樂園、拼圖活動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既有利于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又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2.在指導過程中實現(xiàn)三維目標。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極力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通過比較分析加數相同和不同的加法算式,緊緊圍繞“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這個中心,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為今后進一步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突破了難點,同時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xiàn)實生活,敏銳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乘法。整個教學,為學生構建了積極參與的平臺,注重了數學學習的自主性。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主動觀察、探索、討論與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看、找、想、說、練的數學活動中,親歷了“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以動引思,以思促學,在“嘗試解決中學,在合作探究中悟”,充分體現(xiàn)了課標中學習的自主性。
3.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乘法意識。
新課標指出:“學習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的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本節(jié)課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我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運算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不斷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完后,再整理思路覺得還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課的開始主題圖的交流中,我只是感性地讓學生體會,并沒有明確地說出“幾個幾”,這為學生在后面說乘法的含義時設下了阻礙。應該在交流主題圖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很明確地解讀“幾個幾”,那么學生在接下來的探究中對于乘法的含義就會困難小得多。
2、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論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并沒有實際體驗。對于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境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認識”,我有許多的感慨。我想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大膽嘗試,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2】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寫乘法算式。
3、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重、難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準備
課件
學案
導案
一、智慧總動員
(觀察課件)
1、你能看圖寫算式嗎?
①圖
②圖
③圖
3、如果我說5個2相加的和是多少?你會想到哪個算式?
二、智慧大闖關
(一)我是智慧星
1、自學45頁做一做上面的內容。
①你自學到了什么知識?(乘號、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②你還有什么疑問。
2、請將黑板上的一些連加算式改寫乘乘法算式并說一說:
①他們的加數有什么特點?有幾個相同的加數相加?
②體會像上面一樣由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及“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A×B或B×A)
③說一說所列乘法算式的意義。
(二)智慧小能手
(課件出示)
以所擺的小傘、三角形和五角星為例進一步認識乘法,體會乘法的基本意義。
①試著用乘法算式3×6=18或6×3=18算一算所擺的三角形用了多少小棒。
②讀出所列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它所表示的意義及:
③用乘法算式10×3=30或3×10=10算一算所擺五角星用了多少小棒。
④在小組內說一說所列乘法算式的意義:
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幅圖,請看!
板書算式
報算式,表揚寫3個10,2個20等相加的。
這樣寫下去些到什么時候啊?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計算呢?揭示用乘法。
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引導認識乘號,學習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了解乘法的基本意義。
引導學生用乘法算式算出所擺三角形和五角星用的小棒,進一步體會乘法的基本意義。
檢測案
三、智慧大比拼
課堂小結
四、智慧大盤點
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在這節(jié)課中舉了幾次手?在今后的學習中你準備怎樣做?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3】
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二年級學生新接觸的學習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物圖觀察,動手操作,體會感悟等方法,初步形成“乘法”概念,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計算不方便,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后,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寫、讀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
3.感受相同數相加與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簡潔性,體會所學內容的價值。
教學重點:
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小朋友們想和老師一起去公園里的游樂場玩嗎?咱們一起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呢?
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仔細觀察圖后說一說。
1、整體感知,初步認識乘法。
游樂場里的小朋友玩得多開心呀!你能根據觀察到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學生交流,師整理問題。
一共有幾個同學在玩旋轉小飛機?
學生分小組討論。
指名上臺數一數,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指名板演寫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人)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指名板演寫出加法算式是:6+6+6+6=24(人)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課件出示過山車圖。過山車里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問:2+2+2+2+2+2+2=14(人)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1)觀察這幾道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師:數一數,這是幾個幾相加?(5個3相加,4個6相加,7個2相加。)
(2)在2+2+2+2+2+2+2=14中,你知道算式里面有幾個2相加?
(3)如果給每人發(fā)2個蘋果?20個人一共發(fā)多少個蘋果呢?怎樣列式?學生說老師寫?看到老師寫你們有什么感受?
為了簡便地表示像這樣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人們就用乘法來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
提問:2+2+2+2+2+2+2=14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7個2相加,和是14。)
指出: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可以寫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說明:“×”叫乘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
2×7=14,讀作:2乘7等于14;7×2=14,讀作:7乘2等于14。(板書)
2、把上面兩個加法算式改寫乘法算式。
3+3+3+3+3=15算式里面有幾個3?(5個3相加。)5×3=15,3×5=15,并讀一讀。
6+6+6+6=24,這里面有幾個6? (4個6相加。)6×4=24,4×6=24,指名讀算式。
師:觀察,你還能找出那些物體的數量也是相同加數的,能用乘法列算式。
課件出示例2氣球圖。
(1)仔細看圖,指名說一說圖意(每組有5個氣球,一共有3組)讓學生多說幾遍。那么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呢?
(3)介紹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我們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你們想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乘法算式3×5=15或5×3=15中,5和3都叫乘數,15是這兩個乘數的得數,叫“積”。
1、擺圖形游戲。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如:擺三角形、小樹、小傘、……(例如:擺3個三角形)
(1)擺好后,算一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2)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分別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第48頁的“做一做”第2題:指名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問題是計算“一共有多少把鑰匙?”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交流。
師小結: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乘法,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很簡便。請同學們課后到生活中找一找,你身邊還有哪些用乘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再交流。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4~46頁例1和“做一做”及練習題。
學情分析 :
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已學習了加法的相關知識,并且也學習了找規(guī)律、分類等一些數學認知策略,具備了一些知識經驗。學生在生活中有一組一組數的經驗,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奠定基礎。有些學生在生活中聽說過乘法,有的學生甚至還會背乘法口訣,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若能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學習乘法的數學園地,一定能激發(fā)學生探究乘法的欲望,根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相同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體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加熱愛數學,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運算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教具準備: 課件 小棒若干 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孩子們,假期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你們去過游樂園吧,那里是小朋友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這些聰明的孩子去逛一逛。大家看這里都有什么呀?
學生可能說:小火車、過山車、摩天輪、小桌子等等。
師:①摩天輪上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4+4+4+4+4=20 同意嗎? 師:一起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你為什么這樣列式?(每組有4個人,一共有5組) 有幾個4相加?
②過山車上有多少人? 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2+2+2+2+2+2=12
你為什么這樣列式?(一組有2人,一共有6組)有幾個2相加?
③小火車上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3+3+3+3=12
你為什么這樣列式?(一組有3人,一共有4組)有幾個3相加?
好,那咱們一起看看,他們這樣列式你們同意嗎?(同意)
二、探索新知
1、觀察P45擺小棒的情境圖
看老師這里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課件出示P45的情境圖)這里正在進行有趣的拼圖游戲。 師:誰能說說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么圖形?
(雨傘,菱形,房子,樹,三角形,五角星)
小明擺的是什么?擺了幾把雨傘?每把雨傘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 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
分別觀察每個同學擺的圖形,請同學說一說擺的是什么?擺幾個?每個用幾根小棒?一共用多少根?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相同加數的算式寫左邊,不同加數的算式寫右邊)
(2)分類。
師:仔細觀察左邊的算式,默默地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左邊這些算式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算式,加數都一樣
師:再仔細觀察右邊的算式,默默地讀一讀,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算式和左邊的算式比較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生:加數都不相同
師:那這樣看來,黑板上這些算式就可以分為兩類,是哪兩類?
生:??
師:對!一類是加數不相同的,另一類是加數都相同的。左邊每個算式加數是都相同嗎?(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黑板左邊的算式,感知每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
師:這么長的算式讀時或寫時方便嗎?麻煩嗎?(麻煩)你們想不想知道數學家是用什么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的?(生:想)300多年前,英國的數學家歐德萊想出了用乘法計算,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 “ 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3)認識乘法、乘號
觀察黑板左邊第一個算式4+4+4+4+4=20
師:在這個算式中加數是幾?(板書 4 ) 有幾個相同加數?(板書5) 這個算是表示幾個幾相加? 表示5個4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
5 ×4 5是什么?相同加數的個數4是什么?相同加數
乘號
這個符號×與我們以前學過的 + 有什么不同地方?
師: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加法算式里的這個符號叫加號,乘法算式里的這個符號叫什么?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乘號像什么?乘號在寫的時候,先寫 “/”,再寫“﹨”,學生書空。乘號在讀的時候,我們讀“乘”。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這個算式讀作:5乘4等于20 表示5個4相加 5個4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式4 ×5表示 4 ×5=20 讀作:4乘5等于20
你會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了嗎?下面幾個加法算式請你自己在練習本上改寫
寫完后投影展示交流
(4)擺小棒
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捆小棒,你覺得用3根小棒可以擺什么圖形?三角形
老師計時,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擺的多,開始!
學生擺圖形,師:擺好了嗎?你擺一個圖形用幾根小棒?擺了幾個這樣的圖形?擺了幾個幾?一共用了幾根小棒?把加法算式寫到題卡上,再改寫成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三、應用拓展 鞏固乘法
1、基礎練習:
①、改寫加法算式
②、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的問題之后,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
③、游戲 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請同學寫乘法算式。
④、延伸應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古詩中的字數)、(藥片數??)、(小組人數)等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乘法,我們知道許多相同的.數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來表示,而且寫成乘法特別的簡便。我們以后還會學習許多有關乘法的知識,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zhàn)。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運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戰(zhàn)勝每一次挑戰(zhàn),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能不能做到?
板書設計:乘法的初步認識
4+4+4+4+4=205×4=20 讀作:5 乘4等于20 4+1+4+1+4
4×5=20 讀作:4 乘5等于20
2+2+2+2+2+2=12
3+3+3+3=12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篇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46頁例1,練習九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知道同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體會乘法算式的簡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比較、綜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邏輯思維能力,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44頁游樂場情景放大圖,以練習九的第2題為基本內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個學生準備20~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游樂場情景圖。
師: 小朋友們節(jié)假日你們喜不喜歡跟爸爸媽媽去公園里的游樂場玩呀!
生:喜歡。
師:那今天你們愿不愿意跟蔡老師去公園里的游樂場看看呢?
生:愿意。
師: 瞧,他們玩的多開心呀!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畫面。)
2.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從圖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有摩天輪、過山車、小火車......
師:你能根據你所說的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
適當給予啟發(fā)引導:有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坐小火車,瞧;這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呢?(請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生1: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
生2:5個觀纜車吊廂里有多少人?
3.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真棒!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問題,誰能解答剛才的問題呢?
(
3+3+3+3=12 2+2+2+2+2+2+2=12 4+4+4+4+4=20
(2)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師:小朋友們,要分別算出玩各種游戲的人數,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其他方法嗎?那么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尋找。
二、新課。
1.擺圖形游戲。
談話:同學們會用小棒擺圖形嗎?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小樹、小傘、房子、亭子……想擺什么,就擺什么?,F(xiàn)在開始擺圖形。
2.交流。
(1)擺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組為單位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寫在紙上。
(3)請各組把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
3.乘法。
(1)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
(3)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①提問: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6 3
②指出:求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接著在6和3中間寫上“×”,向學生說明“×”叫乘號,并說明乘號的寫法:先寫“/”,再寫“”。
③把寫法算式寫完整:告訴學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訴學生: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3,寫作:3×6=18。
這個算式怎樣讀?(三乘六等于十八)
4.嘗試。
(1)請學生試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小結。
學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
小結: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三、練習鞏固。
1.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的問題之后,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組讀不同形式,讓學生練習乘法算式的讀法。
4.練習九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直接填書上。完成后同桌交換互相檢查評價。
”里分別填寫數幾,再根據圖意填寫乘法算式和讀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寫。之后,同桌互相讀一讀填寫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檢查是否全填寫正確。
四、總結
1.請學生回憶: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在這兩個數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jié)課,每個小朋友都學了不少新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的知識。
教學反思:
1、充分利用了教材“游樂園”的情境導入新課,這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數求和的事例,從而感受乘法的意義。
2、在自主探索加法的簡便寫法時,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常活躍,展開了奇思妙想。只要是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3、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義,在生活中要培養(yǎng)或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與乘法有關的現(xiàn)象。
以上就是《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乘法初步認識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56164.html
乘法初步認識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乘法的初步認識02-18
-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8-26
- 《乘法的初步認識》導學案02-18
- 算果子--乘法的初步認識08-26
- 【熱】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模板04-15
- 《乘法的初步認識》練習課02-18
- 乘法初步認識(參考教案二)05-24
-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范文11篇05-06
天氣冷的幽默句子03-14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模板5篇03-13
-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的方案6篇12-02
- 年度總結活動03-14
- 最新簽合同工作總結十一篇03-14
- 最新設計師競聘演講稿(模板15篇)03-14
- 除法的初步認識課件02-13
- 風車畫教案范文七篇03-13
- 最新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總結簡短實用03-14
- 美術四年級教案12篇03-14
- 初中英語說課稿3000字03-13
-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03-14
- 【熱】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模板04-15
- ——乘法的初步認識02-18
- 乘法的初步認識02-18
- 乘法初步認識(參考教案二)05-24
-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1-25
- 《乘法的初步認識》05-24
- ——乘法的初步認識02-18
- 乘法初步認識(參考教案二)05-24
- 乘法的初步認識02-18
- 《筆算乘法》教案01-25
- 表內乘法教案03-15
- 《整式乘法》教案分析11-24
- 整式的乘法教案10-19
- 《小數乘法》教案分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