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
閱讀破萬卷,筆下有神之后,我們的知識和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書。當我們閱讀一位作者的作品后,如果深受啟發(fā),我們可以寫下一個讀后感。也許你從讀后感范文中獲得了靈感。以下是88教案網編輯為您準備的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的文章,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請收藏本文!
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1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卷首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精辟的總結了歷史的發(fā)展趨勢。讀罷《三國演義》掩卷沉思:這分分合合豈非人力所為?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的長篇小說,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成功刻畫了幾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文人某事的斗智斗勇,各方的用人原則和謀士的腦力風暴一次次撞擊左右了戰(zhàn)爭的結果。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
善于用人是成就偉業(yè)的保證。
曹操三次頒布求賢令以獲得良才為己所用,事實證明人才的招攬為其統(tǒng)一北方規(guī)劃了可行的藍圖。
曹操的謀士毛玠曾經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曹操采納了謀士毛玠的建議,并予以實施。也就是說,曹操的路線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袁紹的謀士沮授也曾進言“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袁紹一猶豫,曹操就搶先了一步,獲得民心??梢娫B不善于用人,雖然空有雄兵猛將,卻不懂軍事不過是政治的工具,最后難免失敗。官渡之戰(zhàn)中又錯失許攸,因為不能聽進人言以超強實力完敗,也充分說明問題??梢娭松朴猛o限。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東漢末年正值亂世,許多有識之士,治國良才,隱居山林期待救世伯樂以一展雄才大略。諸葛亮就是其中最讓讀者敬佩的一位。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與亮相見后,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zhàn)略。這篇論說后世稱之為《隆中對》。()《隆中對》是此后數(shù)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我們常常贊嘆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實際上這天下三分其實是諸葛亮根據(jù)天下形勢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策劃的。否則以劉備無立足之地的形式能和孫曹抗衡應該是難于上青天。一人之得,便得三分天下,善于用人真是成功的前提啊。
其實非是《三國演義》能看出用人之重要性,就是歷史中例子也比比皆是:秦始皇任用李斯、王翦 、蒙恬、尉繚,可謂英雄不問出身,只要你有才能我便用你。而且能夠平等對待臣下。最終這些人都為秦始皇成就偉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在總結楚漢之爭中自己獲勝時說說:“軍事謀劃,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統(tǒng)軍作戰(zhàn),我不如韓信。這三人是當代豪杰,我能任用他們,這是我得勝的主要原因。項羽連一個多謀善斷的范增都不肯用,所以失敗了。”可謂一語道破天機。同樣的是漢武帝,啟用董仲舒、主父偃、衛(wèi)青等人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的鼎盛局面。唐太宗善于用人,成就貞觀之治。唐玄宗前期善于用人,出現(xiàn)開元盛世,后期任用奸臣出現(xiàn)天寶危機。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演繹也好,歷史也罷。人才決定興衰;無論當今,還是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占有人才,誰就會搶占科技創(chuàng)新的制高點,誰就是贏家。
未來的競爭其實是人才的競爭,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人才交流不斷頻繁,經濟發(fā)展的第一要務還是教育的發(fā)展。讀罷《三國演義》深感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重大。國家、民族的未來在我們手上,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盡全力,去奉獻。
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2
諸葛亮還臥臥在椅子上,手中羽扇悠然地橫抬在他的胸前,取這扇相重折交錯的則是這蜀國消亡的危機。俄而肅然訖之,一絲掃興放逐于眼力之中。劉禪昏庸,記得劉備先主曾言:“若子不才,先生可與而代之!”但他終于決意搶救這蜀國。垂死的蜀國,各國虎視眈眈的蜀國。
回想諸葛,劉備求之若渴,不瞻及皇叔顏點,三顧茅廬以請;地利天時人和,不出門即分出天下大勢,人稱臥龍;諸葛亮知天理,趁霧近靠曹營,得箭十萬之余;火攻之策,使得曹操為之傲然的數(shù)十萬雄師瓦解于一線;巧沒空鄉(xiāng),以最小的代價換歸安定;諸葛才能出眾,引得周瑜疼榻之上用盡齊力高吸:“既生瑕,何生亮!”
但他留給后人最深入的印象,不是他出色的才干,不是他名垂千古的功勞,而是他寧死保衛(wèi)這垂危的國土,蜀國儼然深入成了他生存的獨一信想。
劉禪信慮的目光還在耳后循環(huán),諸葛明的擅言卻只能被奸君湮沒。蜀邦危機日益添劇。國不可一日無君,臣亦不能無賢臣輔助,末知鞠躬絕瘁逝世而后未。千百年紀月淌逝之中人們我們仍舊記得,心耳相傳。
婉轉地揚伏羽扇,在地面劃沒一條完善的弧線。劉備英明,因此孔明得以被沉用,孤兒能發(fā)揮能力。而現(xiàn)在老境,從劉禪的身影面未望出劉備的雀斑賢亮。只管愁心天下,仍如竹籃擊水。劉備亦有先睹之明,早日“若子不才,學生可棄而代之”。若是諸葛亮引導漢室,或者又是別樣風情?孔明,憂口天下的孔明?。?/p>
外有強敵奪掠祖國河山,內有奸臣左左讒言,諸葛亮終于在難之中,不復來日光澤??伤婧芜€要再留于蜀國?豈非他認為本人一人能轉變蜀國的氣數(shù)能抹往蜀國千百治臣的邪念?
“臣標平民,躬耕于南陽,茍供生命于濁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瞅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該世之事,猶是感謝……”
“昔南方已定,卒甲已腳,應獎率三軍,北定中本,嫡竭駑銳,攘除奸雄,興復漢室,還于陳皆,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p>
諸葛亮終將大家對劉備的感仇,以及從彼對蜀國的盼望化成剛毅的信思跟著征討北方的馬車鞺鞺鞳鞳而去,
上地愛好跟人啟玩啼,諸葛亮病逝,蜀國也隨著滅亡了?!鞍鄮熚唇萆硐人?,長使好漢淚初干”!
孔明離去了,但他的信念卻仍在傳播。這些鐵馬金戈的戰(zhàn)亂年代,不人能改變自人的命運,所以埋沒了太多豪杰。他們的血氣與抱負,都流傳給了后人。為何古人不遠?由于古人和咱們利為一體,興許千百年后,爾們也會以共樣的精力將理想化作信念源傳,在性命的最后時光,沖出關閉的光明。在生死之間,抉擇自己以為對的事件,將理想化作信念,讓所有都在這其中升華。
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3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相信這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痪湓?。不用說,大家也應該知道我要寫讀后感的書是《三國演義》。
上個寒假,我讀了這本書。我讀得津津有味,讓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有很多,什么桃園三結義、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趙云單騎救主、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
《三國演義》在曹操、劉備、孫權三個政治勢力中,曹操和劉備作為主要對立面,而把蜀國放在中心地位。孫權則主要是作為劉備抗曹的聯(lián)合力量出現(xiàn)。這本書中小說通過一些段落刻畫了很多生動的人物形象。
關羽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通過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不僅體現(xiàn)出了關羽的武功高強,更說明了他對于劉備的絕對忠誠。雖然曹操厚待于關羽,可是關于因為在桃園三結義,他不能忘恩負義,所以還是過五關斬六將的走了。還有就是他的胳臂被毒箭射傷了,名醫(yī)華佗說要刮骨療傷,而且要把胳膊綁在柱子上,因為怕他亂動。要知道,你就是蹭破一點皮也會非常疼,而當時還沒有麻藥,要把皮劃開刮你的骨頭,可能聽了都會不寒而顫,而關羽說不用,而且還下起了棋。這更能體現(xiàn)出關羽的堅強。
從關羽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知道了不能因為一點誘惑就放棄自己的東西,而且做事要堅強,不能因為有一點小困難就退縮,要勇于面對挫折。讀完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終身難忘。
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4
古代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后感范文1800字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戰(zhàn)場硝煙,熱血揮灑。若不是誤打誤撞翻開了《三國演義》,我又怎會明白。那在浪花中淘盡了的如煙往事呢?
——題記
晴朗的下午就像一壺暖酒,很容易讓人陶醉在這一捧輕紗般的陽光中。窗子旁邊一棵高大的楊樹,正奮力撐著寬大的臂膀,掃出一片蔭涼。樹葉綠得就像是從一汪秋水中掬上來的,陽光淡淡地從縫隙中漏下來,灑下一地斑駁光影。這樣的美好時光最為短暫。
夏天來了,知了趴在樹枝上一個勁兒地發(fā)出那干燥的叫聲,我這才意識到時間溜得太快。不知不覺之間,那本磚頭一樣的《三國演義》已經被我讀了一大半了。
與許多女孩一樣,曾經的我常常靜靜捧讀《紅樓夢》,不知不覺早已淚濕衣衫,心房也如同桃花瓣一樣柔軟潮濕。只是我沒想到,有一天載會偏離原來的軌跡,去看那硝煙充盈著的滿腔熱血的世界。偶爾翻開那本沾著厚厚一層灰塵的《三國演義》的時候,我便被帶進了那熱血沸騰、令人激動不已的三國亂世中,不能自拔。
本來應該像個淑女一樣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年齡,而我卻完全無法做到那樣文文雅雅的樣子。本來應該感嘆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或者低吟李清照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卻偏偏覺得這些風花雪月的詩詞雖然充滿美感,卻過于小資情調,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哪里抵得上楊慎先生的《臨江仙》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大氣磅礴?瘋狂的我,甚至將它一遍又一遍地抄寫在桌子上,毫不在意會遭遇老師的批評。
“你這樣可不像個女孩啊?!崩蠇尶粗@個突然“性情大變”的我,眉里眼里露出無可奈何的苦笑,“你可真是性情大變哦?!?/p>
我愣了愣,然后笑了起來,我的性格的確變了一些。曾經那個在陽光下捧讀紅樓,讀到“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時候,淚水從眼角溢出的女孩不知去哪里了,在時光中似乎已經悄然轉過頭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興高采烈地看《三國演義》,看到精彩處會拍案而起的女孩?;蛟S這樣并不怎么像一個父母眼里合格的小女生,或許女孩子讀三國就會有些瘋瘋癲癲,然而我喜歡那樣的故事。
總是不禁想起,那個落日殘陽映照的沙場,英雄的浴血拼殺?;蛘哂鹕容p搖的高人,不出茅廬卻知天下事,與敵人斗智斗勇,令人感到心潮澎湃。而我同時也知道那是一個生民百余一的年代,災荒,戰(zhàn)亂,令人心痛。我卻依舊一頁頁貪婪地翻看。或許我的心里本來就有些或多或少的英雄情結吧。
隨著書頁一頁頁翻開,一個個在風雨中浮現(xiàn)的英雄逐漸映入了我的眼簾:欣賞了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的豪邁,“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輕輕地將這一行字念出來,我想他們一定將要為了平定天下而努力,不論結果如何,他們終究是邁出了豪邁而又艱難的腳步。桃花紛飛,曾經我在《紅樓夢》里看到了林黛玉的憂傷多情,然而,同樣的桃花紛飛,我卻看到了英雄豪邁,義薄云天。
鳳儀亭的一出鬧劇,貂蟬的精心策劃,誰說自古紅顏禍水?正是貌美如花的貂蟬除掉了無惡不作的董卓,雖然沒有別人的血腥廝殺,卻能用柔情智慧讓天下平安。貂蟬,不愧是我之最敬。
我也看見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忠義勇。關羽降漢不降曹,對于結義兄弟劉備的忠誠豈能改變?沒有“三姓家奴”的忘恩負義,只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沒忘桃園三結義的“義”。關羽,自然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而古城會兄弟相逢,那是怎樣的歡樂與喜悅?在落花滿天的桃林里相逢,依舊是義。曾經,我看到《紅樓夢》里黛玉葬花,而今我明白原來溫柔美麗的桃花也可以作為英雄花。
“亂世之奸雄”曹操,雄才大略,腹有良謀。盡管在戲文中被畫成了一張大白臉,然而他的功績卻無法在歷史的河流中淹沒。他自己說過,如果沒有他,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絕不是空話。就算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們也無法忽視他的歷史功績。同時,他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刻畫出的是一幅寂靜美麗的夜景??酌骱椭荑た梢月?lián)手把他的船燒了,卻不可能作出這樣的好詩好句。
我也看見不出茅廬卻知天下三分的'諸葛孔明先生。孔明雖說是個軍師,并未像關羽一樣在戰(zhàn)場上血染征袍地廝殺,然而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心一意輔佐劉阿斗,兢兢業(yè)業(yè)地為劉備亡后的蜀漢撐起一片悲壯的天空。后人提起蜀亡,總是長吁短嘆,嘆這位偉大的軍事家最終還是無法扭轉乾坤,而我仍深以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合上書頁,我長吁一口氣,然而那一首一首蕩氣回腸的英雄樂章依舊回蕩在我的心中,如同滔滔江水,不停不息。
曹操的煮酒論英雄,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胺蛴⑿壅?,有包容宇宙之機,有吞吐天地之志?!蹦茉谌缢脑鹿庀拢c好友煮酒論三國,真是一大快事。在時光的塵埃中沉湎的三國英雄們,月光中紛紛顯現(xiàn),我只覺得,我們是江渚上的漁樵,看那滔滔江水,品味那三國往事。
在我這個年齡的意境里,沒有草長鶯飛,沒有“花自飄零水自流”的詩情畫意,只是因為不經意間偏離了原來的軌跡,于是才邂逅了英雄熱血和刀光劍影、金戈鐵馬。而且,即將離開初二的我,很可能馬上就要和我鐘愛的《三國演義》揮一揮手,說一聲再見了,就像當初告別《紅樓夢》一樣,無奈地將它放進書柜。
我想《三國演義》,是一個盛開了英雄之花的地方,一首首豪邁悲壯的英雄之歌,在滾滾長江的浪花中淘盡了往事……
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5
假期中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讀過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它描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jù)到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住了一個個栩栩如生、鮮活生動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狡詐的曹操、寬厚仁愛的劉備……然而在三國各路英雄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智勇雙全的趙云。
趙云,人稱“常山趙子龍”,對蜀國忠心耿耿。他從二十歲起就追隨劉備南征北戰(zhàn)、奮勇殺敵。他身經百戰(zhàn)、所向披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動搖那份忠心。他勇冠三軍,醫(yī)生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為蜀國耗盡心血,長坡板救主,他在曹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他截江奪阿斗,顯示出過人的膽量和計謀……趙云總是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他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三國演義》讓我們從中學到了一些道理。比如關羽武功蓋世,卻驕傲自大,最終導致兵走麥城,大難臨頭;劉備為給關羽、張飛報仇,不聽勸告,意氣用事,興兵攻打東吳,結果導致全軍覆沒,蜀國元氣大傷……
三國時代的人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三國演義》這不不朽的文學名著卻散發(fā)著奪目的光彩,讓我們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6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小說。今天我看了它,頗有感受。
三國演義,故事情節(jié)撲朔迷離,一波三折,有“雨后彩虹”之妙,出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胺猜勚嬲撸那氨赜新?,文后必有余勢。”本是董卓收呂布為義子,反弄出呂布殺董卓;本是董承歃血為盟敵曹操,反弄出曹操誅董承;本是孔明三氣周瑜,反弄出孔明哭周瑜;本是孔明擒孟獲以定后方,反弄出孔明七釋孟獲……這些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使這歷史小說變得有“星移斗轉,雨覆風翻”之勢。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更是別具一格。胸懷大志的劉備,智勇雙全的孔明。鬼計多端的曹操,憨厚老實的魯肅……個個都有血有肉。然而,給我感受最深刻的,還是那蓋世奇才——孔明。
孔明才華橫溢,空城計、借東風、智算華榮……無一不體現(xiàn)出他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就拿草船借箭來說吧,孔明深知周瑜是嫉妒自己的才干,以造箭這件事來刁難自己??煽酌鲄s立下了軍令狀——答應周瑜在三天之內造好十萬枝箭??酌髡堲斆C借自己20只草船。草船上蓋著青布幔子,每艘上放有草把子。到第三天四更時,利用曹操多疑、江面上有大霧,他決不會出兵,只會放箭的特點,從而成功地“借”到了十幾萬枝箭。天亮返回時船順風順水,撤退快??酌鹘K于使周瑜的陰謀沒有得逞。
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是不能硬拼,只能智取的。記得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教我們等差數(shù)列求和,它的
項數(shù)共有幾項是一個關鍵。這回,老師給我們出的題目是:1+3+5+7+……+45+47+49。我頓時傻了眼。前幾題的公差全是1,最后一個數(shù)是幾就有幾項,可這回公差是2,總不能一個一個去數(shù)吧?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那該死的思路也還是出不來。突然,我猛地發(fā)現(xiàn)3-1=2,2中有一個公差2,1+1=2,三是第2項;5-1=4,4中有兩個公差2,1+2=3,5是第3項……以此類推,那么49-1=48,48中有24個公差2,24+1=25,那就有25項。我算出了項數(shù),心中像樂開了花一樣,高興極了。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那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每一章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以上就是《三國演義讀后感》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三國演義讀后感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48682.html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推薦
更多>-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本9篇) 在閱讀完作者所寫的作品后,不僅在心理上受益匪淺,身體方面也有所收獲。記錄書籍的關鍵內容,對于我們理解書籍的主題和內涵至關重要。筆者特別挑選了一篇有價值的文章,標題為“《三國演義》讀后感”。如果你正在面臨以下問題,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
-
《三國演義》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三國演義》》,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三國演義》教學設計---文學名著導讀晉江市羅山中學蔡碧梅本節(jié)內容...
- 《三國演義》知識點考查06-08
- [教案系列] 《三國演義》教案篇一09-28
- 三國志讀后感(范本十五篇)12-22
- 中考名著《三國演義》知識點總結06-11
- 中考語文復習知識點:三國演義常考知識06-08
- 2019年語文名著復習知識點之《三國演義》06-02
- 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三國演義》學案01-18
- 2018四大名著常考知識點:三國演義06-08
醫(yī)院清廉建設工作總結12-28
- 初中工作總結12-28
- 風之王讀后感(系列5篇)12-28
- 最新外貿員周記(模板十五篇)12-28
- 投保 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怎么來的08-04
- 物業(yè)實習工作總結12-28
- 最新同上一堂課觀后感實用十五篇12-28
- 三國演義讀后感10-24
- 保健品個人工作總結匯集12-28
- 苦難的演講稿(優(yōu)選8篇)12-28
- 我多想作文12-28
- 三國演義讀后感12-28
-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本9篇)12-22
-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12-18
- 《三國演義》11-23
- 《三國演義》知識點考查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