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魯迅《雪》教案
魯迅《雪》教案13篇。
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老師上課時應以教案課件為依據(jù),網(wǎng)絡有沒有優(yōu)質的教案課件以資借鑒呢?小編推薦這篇文章因為它有關于“魯迅《雪》教案”的全部細節(jié),感謝您的來訪希望您喜歡我們網(wǎng)頁上的內容!
魯迅《雪》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運用結合背景、查閱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繼續(xù)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與段之間內容上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
體會伯父說的含義深刻的話語。
課前準備:課前收集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如:魯迅先生逝世前后,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魯迅的文章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魯迅先生掛圖)同學們,有一位名人離開我們已經(jīng)幾十年了,但他的精神卻時時讓我們感動。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他、了解他。他是誰?(生答。)
師:對,他就是魯迅先生。誰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結合你們收集的資料說說你對他的了解。(生答。)
師:看來每個人眼中的魯迅先生都是不一樣的,老師也想來來說我眼中的魯迅先生。如果你認為還有補充,請說出來。(補充略。)
師:魯迅先生一生用文字救國救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這樣一位在世人面前的“戰(zhàn)士”,在生活中又呈現(xiàn)了怎樣的一面呢?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⒈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⒉指名讀生字新詞。
⒊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要注意讀準生字,讀好長句子。
三、給各部分加小標題。
⒈默讀,思考:作者寫了哪幾件事?(文中通過空行成為一段,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
⒉小組討論。
⒊全班交流,加小標題。
第一件事:魯迅先生啟發(fā)教育“我”認真讀書。 談《水滸傳》
第二件事: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 談碰壁
第三件事:魯迅先生熱情地救助黃包車夫。 救助車夫
第四件事:女傭阿三對魯迅先生的回憶。 關心女傭
⒋讀課文開頭、結尾,了解開頭寫魯迅先生得到很多人的愛戴,結尾寫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這別人想得多的人。
四、讀第一段,思考并討論.
1、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①參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來的花圈挽聯(lián)多;③送花圈挽聯(lián)的有各種各樣的人.)
2、什么事使“我”驚異?
(看到伯父受到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愛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樣,是一位深受人們愛戴的伯父的事.)
3、小結: 這段講了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對伯父的懷念.
五、學習第二段,討論.
1、我是怎樣讀《水滸傳》,結果如何?
“囫圇吞棗”什么意思?伯父問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亂說一氣.“張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聽了“我”的回答,怎么說?伯父的年紀比“我”大,為什么記性反而比“我”好呢?
(魯迅先生之所以“記性好”,是因為他讀書認認真真,而“我”并不是記性差,主要是讀書馬馬虎虎)
馬馬虎虎(反義詞)→認認真真
3、為什么“我”聽了伯父的話會“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還難受”?
(伯父年紀這么大學習還非常認真,對學過的知識記得牢,自己與伯父對比,學習太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時也認識到伯父的話是對自己學習態(tài)度婉轉的批評,所以……)
4、臨走的時候魯迅為什么送作者兩本書?
(勉勵作者要認真讀書)
5、這個小故事反映了魯迅先生什么品質?
小結:這個小故事講魯迅跟“我”談《水滸傳》從中啟發(fā)教育“我”要讀書,反應了(對待學習認真嚴肅,關心下一代)
六、學習第三段,思考并討論.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當時有沒有真的“恍然大悟”?從哪里看出來?
(作者年輕小,不魯迅先生話的含義)
2、在座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無知,把伯父的話錯了,在座的人為她天真,幼稚的解說而感支好笑)
3、引導學生理解“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四周黑洞洞的”是說舊社會的黑暗;“容易碰壁”說明革命者隨時都會遭到迫害.魯迅先生在舊社會經(jīng)常碰壁,說明受迫害.魯迅先生在舊社會經(jīng)常碰壁,說明受迫害很深.這個句子用反問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實生活在反映了舊社會人民沒有絲毫的自由,革命者處處遭受迫害的社會現(xiàn)實,又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勢力進行斗爭,不怕挫折的樂面主義精神.)
4、作者回憶了這個小故事是想說明什么?
六、總結全文
魯迅先生關心、教育青少年一代,能與惡勢力作頑強斗爭,所以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魯迅先生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敬佩,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
七、積累運用
1、抄寫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的語句。
2、從自己抄寫的語句中,選擇對自己最有啟發(fā)的仿寫幾句話。
八、板書: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
關心、教育青少年一代
受人愛戴 講“碰壁”
頑強斗爭
九、作業(yè)設計:
(一)抄詞.
追悼 正月 愛撫 逝世 搞不清楚 張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飽經(jīng)風霜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
張( )李( ) 囫圇( )( ) ( )然大( ) 三( )半( )
( )經(jīng)風( ) ( )聲( )哭
難以( )受
接連不( )
(三)閱讀句子并作答.
1、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⑴文中“這句話”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這句話表面在夸自己,實際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這句話體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從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聽了這句話,為什么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2、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⑴“四周圍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這句話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這句是_____句,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這段話表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魯迅《雪》教案(篇2)
一、學習目標:
1、品讀課文,重點體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特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積累描寫魯迅神態(tài)、語言的詞語
二、學習活動設計
(一)檢查復習,導入課文
1、聽寫生字
2、復述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品讀感悟
1、回顧文章內容,了解“伯父”是怎樣的人,并畫出有關句子。
(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1)學習第四段“救助車夫”,了解魯迅先生是怎樣救護、資助車夫的。
①邊讀邊想,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②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A、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魯迅救助車夫的動作語句,想想這一段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品質。
a請同學朗讀。想想這段話是從哪個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動作)
b請大家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C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腳里的破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扶、洗、敷、扎”等詞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關心、愛護勞動人民,憎恨舊社會的感情。)
d請同學們再讀這段話,體會這一連串動詞的用法。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品質。
B還可以從哪些從地方看出魯迅是一個同情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a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悅的表情了,突然變得那么冰冷,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的話,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口氣。
b你準備抓住那些重點詞語來理解?說說你的理解。
c這一段話是從那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神情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魯迅先生在救助車夫以后,為什么臉上變得那么嚴肅?他在想什么?
④老師小結。這樣一位關心、同情勞動人民的伯父去世了,作者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請同學們回到現(xiàn)實,一起讀一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2)學習第三段“笑談‘碰壁’”,體會魯迅先生為人民群眾的解放進行不懈斗爭的精神。
①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邊讀邊想:“笑談‘碰壁’”這件事反映了魯迅怎樣的品質?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②重點學習:“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方法:讀→找→聯(lián)→說
①讀:首先就是要細細地讀句子,看看句子明顯的意思是什么?
②找:從句子中找出含義特別深刻的關鍵詞——“黑洞洞”、“碰壁”。
③聯(lián):聯(lián)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去體會深層的意思。啟發(fā):光線暗,真的會把鼻子碰扁嗎?它是用來比喻什么?
③老師小結。
(3)自主學習第二和第五段,同學交流。
學習第二段“談論《水滸傳》”,了解魯迅先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下一代的深切關心。
A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是什么意思,這說明“我”讀書怎樣?(態(tài)度不認真)
B“哈哈!還是我記性好?!边@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我”聽了伯父的話后,“羞愧”“悔恨”什么?為什么比挨打挨罵還難聽受?
C完成填空練習伯父是一個(關心下一代)的人
D小結
②默讀第五段“關心女傭”,體會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A魯迅先生是怎樣關心女傭的?從魯迅的話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什么品質?
B默讀本段,完成填空練習。
伯父是一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C小結
請大家再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的情感。
3、總結伯父的品質
(三)學習第一段“深切的懷念”
1、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驚異。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思考作者驚異什么。
3、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討論這個問題,從三方面來找一找原因。
指導朗讀,體會作者因“年紀還小”而產(chǎn)生的“驚異”。
人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因為魯迅生前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因此人民愛戴他。
(三)鞏固延伸
1、出示填空
你覺得這是一個(關愛下一代、同情勞苦大眾、憂國憂民、愛憎分明、受人愛戴)
3、說說自己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四)作業(yè)設計
《伴你成長》
(五)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論《水滸傳》
笑談“碰壁”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深切的懷念救助車夫
關心女傭
魯迅《雪》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文章以一個孩子和親人的視角,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學情分析】:
由于魯迅先生離孩子們比較遠,離現(xiàn)實生活比較遠,孩子們接觸魯迅地作品也比較少,所以學生在理解課文地內容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著力打開學生的視野,從而了解和體會魯迅先生的偉大心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新詞。
2、通過討論、對話、朗讀等多種形式深入研讀本文。
3、在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基礎上,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關鍵詞、關鍵句的揣摩,體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文章所講述的幾個故事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較遠,要著力打開學生的視野,從而了解和體會魯迅先生的偉大心靈。
【教學準備】:利用遠程資源下載有關魯迅的資料。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基本特點的課程,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的課程。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學會讀書,引導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品讀過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達,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主要閱讀本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而節(jié)選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來參讀,通過對照融合,從而引出小孩的淚 青年的淚 老人的淚,形成這樣一條感情主線,提升學生的感情,喚起學生對“博愛”之情的更深理解。開展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學生展開一個相對立體的真實的魯迅,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一顆偉大心靈的跳動。
【教學過程】:
魯迅《雪》教案(篇4)
教學設想魯迅是我國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化巨人,通過本文可以了解魯迅的一些基本情況,《魯迅自傳》教案(語文版)。但本文是一篇小結,寫得較為簡略,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學過的魯迅的作品來了解更為詳細一點的魯迅的經(jīng)歷,從而復活…—個更為鮮活、具體的告迅的形象。如《故鄉(xiāng)》、《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和《阿長與“山海經(jīng)”》。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從篇幅上:來說是小傳,從傳主(立傳人物)來說是自傳,要充分利用記敘文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理解自傳和小傳的特點;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有一個人被公認為是我國近現(xiàn)代最深刻、最復雜、最矛盾、最具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學們猜猜他是誰?魯迅,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魯迅自傳》。二、熟悉課文請同學速讀課文,完成下面兩個任務:1.識記文章中自己難以掌握的字詞。2.結合注釋的閱讀,了解文中牽涉的一些歷史事件。3.根據(jù)課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動。三、落實字詞籌辦:籌劃辦理。衰落:(事物)由興盛轉向沒落。學籍: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轉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學力:指在學習上達到的程度。乞食者:要飯的人。乞:乞討。 生計:生活;維持生活的辦法。吶喊:大聲喊叫助威。彷徨: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四、列表梳理魯迅本文中交待的情況 時間事件(主要活動)原因一八八一年出生十三歲時輟學回家家里遭了很大的變故十八歲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大約過了半年改進礦路學堂畢業(yè)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學待到在東京預備學校畢業(yè)決意學醫(yī),進了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因為確知道了新的醫(yī)學對于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兩年后棄了學籍,再到東京,和幾個朋友立了些小汁劃,提倡新文藝偶然在電影上看見—個中國人因(在日俄戰(zhàn)爭中)的偵探而將被斬,因此又覺得在中國醫(y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有較為廣大的運動二十九歲回國因為母親和幾個別的人很希望我有經(jīng)濟上的幫助(剛),回國在浙江的兩級師范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第二年(1911)到紹興中學堂做教務長紹興光復后(1912)做紹興師范學校的校長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當做部員、兼做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的國文系講師一九二六年做廈門大學教授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 一九二七年四月辭去中山大學教授一九二七年九月出廣東,定居在上海一九一八年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因為一個朋友錢玄同的勸告五、布置作業(yè)1,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魯迅自傳》教案(語文版)》。將今天所學的詞語抄在詞浯積累本上。2。到圖書館查找一些關于魯迅的資料,進一步了解魯迅在—八八一至一九三O年的生活、思想狀況和經(jīng)歷。第二課時一、復習上堂課所學內容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2.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復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間魯迅的經(jīng)歷。二、引導、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查到的資料充實課文中一些語焉不詳?shù)牡胤?.魯迅的家世是怎樣的?參考:魯迅本姓周,名樟壽,后改為樹人;號豫山,后改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城內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擔任內閣中書,家里有四五十畝水田,不愁生計。其父雖沒做官,但也是讀書人。周家是—個典型的書香門第。2.出生于這樣的家庭,魯迅的童年過得怎樣?請同學們根據(jù)已學過的魯迅作品:《故鄉(xiāng)》、《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參考:一個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顧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樂園,有博學的老師指點,又受著書香門第的熏陶,魯迅的童年應該說是很幸福的.。3.魯迅家遭遇了怎樣的一場變故?家庭景況淪落到怎樣的境地?參考:魯迅的祖父涉嫌科場舞弊,被罷官下獄。獄中的打點需要錢,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家道急劇衰落,以至于學費都無法籌措。且家庭敗落后,親戚族人也都一個個換了嘴臉。這種急劇的變化,使魯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態(tài)的炎涼,人生的陰暗面。從而形成了魯迅強烈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4.魯迅為什么考入水師學堂后很快又改進礦路學堂呢?參考:俗話說:“便宜無好貨”,魯迅因為沒錢求學,無奈選擇了為當時所不取的水師學堂,雖然不要學費,但教員水平極差,根本學不到什么東西。直到魯迅離開二十年后,江南水師學堂還有教員公然在課堂上斷言:“地球有兩個,一個自動,一個被動,一個叫東半球,一個叫西半球。”5.如果說出國前魯迅多次的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那么留學日本后,魯迅也經(jīng)歷了數(shù)次人生道路的選擇,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魯迅為什么要選擇學醫(yī)?又是出于什么考慮決定棄醫(yī)從文的?從這里可以看出魯迅是怎樣的人?)參考:魯迅選擇學醫(yī),是確知新的醫(yī)學對于日本維新有很大助力,想通過學醫(y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后來認識到體質弱并不是導致國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來達到富國強民,改變落后面貌。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如果出國前的魯迅更多的是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奔波的話,出國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魯迅,則成長為一位擁有救國救民理想、積極探索救國道路的志土。6.請同學們結合時代背景,談談對魯迅回國后,從這個學校輾轉到另一個學校的理解。
魯迅《雪》教案(篇5)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lián)、致敬”等詞語。
2、學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通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yǎng)綜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
同學們,還記得閏土嗎?說說閏土給你留下的印象。
閏土這個朋友是誰介紹給我們的?他在介紹閏土時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從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書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這節(jié)課,我們要完成以下目標。出示小黑板(熟讀課文,采取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概括各段段意,練習給各段加上小標題,初步理解課語文內容。)(明確目標)
1、自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讀準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練習書寫幾個重難點字:
2、再瀏覽一遍,說說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可分為幾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討論??偨Y歸納段意(第一段講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第二講伯父跟“我”談《水滸傳》啟發(fā)教育“我”認真讀書。第三段講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第四段講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工人。第五段講阿三對魯迅先生的回憶。)
4、剛才大家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簡潔的語言給每個段加個小標題嗎?教師指導學生加小標題。教師講解擬小標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jù)段意概括小標題:二是摘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語句作小標題。
5、選擇其中一到兩個段落放聲朗讀,要讀準字音,讀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標題。
6、生分小組討論研究。
7、教師小結。(板書: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女傭回憶)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想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魯迅《雪》教案(篇6)
一、了解一曲文壇佳話——感受魯蕭師徒情深
1.關于魯迅:
同學們,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為了療救愚弱的國民,棄醫(yī)從文;為了揭露“吃人”的社會,他上下求索。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偉人。這就是魯迅先生。
對于魯迅先生,同學們都不陌生,一起來回顧一下曾經(jīng)學過的關于先生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等等。魯迅的作品大家記得很清楚,先生的外貌特征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發(fā),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嚴厲的、尖銳的,犀利的。那么生活中的魯迅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走進一個更為真實、更有血有肉的魯迅。
2.關于蕭紅過渡語:
讓我們把目光重新放到作者身上,本篇文章的作者蕭紅是魯迅先生的徒弟,二人師徒情深,已成為一曲文壇佳話。正是魯迅悉心的指導和幫助,才成就了蕭紅不朽的文學成就,關于蕭紅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讓我們共同分享一下搜集的資料,了解這一曲文壇佳話。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教師總結:幸運的是:他們受到了魯迅先生的幫助,先生指導蕭紅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使其在文壇上擁有一席之地,被稱為“民國大才女”。
可以說為了培育蕭紅這朵文學園圃中的奇葩,魯迅先生甘作春泥甘做人梯;先生去世后,蕭紅悲痛萬分,三年之后才從悲痛中振作起來,陸續(xù)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了了散文集《回憶魯迅先生》、中篇《馬伯樂》、和長篇《呼蘭河傳》等名篇佳作。
二、回眸一段生活往事——感知文本主要內容
過渡語:魯迅先生的死,不僅使中國失去了一個最勇敢的青年領導者,
也使我們失去了一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這樣“偉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又是怎樣的,讓我們快讀全文,
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字詞、標清小節(jié),劃出好句段,當然最主要的是要然后談一談對魯迅先生的印象與以前的認識有何不同!
整體感知文本內容
過渡語:誰先來談談魯迅先生給你留下的印象與以前的認識有何不同?
學生自由討論。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教師總結:魯迅是嚴厲的、尖銳的,甚至是可怕的,而這只是魯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個方面,即“橫眉冷對千夫指”這一方面;在先生活著的時候,對親人、對朋友、對進步青年確是滿懷慈愛的,很多熱血青年都受到他的幫助,許多文學青年愿意“親近”他,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也可以說是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真實寫照。
三、領略一種人格魅力——走進先生磊落心靈
過渡語:大家應該發(fā)現(xiàn):這篇回憶性散文是由一些生活場景組成的,能不能給每個事件加一個小標題呢?大家來討論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原句,也可以自己概括,開始吧。
1.擷取生活花絮 具體步驟:
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在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學生各抒己見,拓展思維;最后,每小組推薦一個人,在班上說說自己小組的主要觀點,教師整合集體智慧,歸納總結,以幻燈片的形式提供參考。(以填寫表格的形式完成)
成果展示:
2.展現(xiàn)人物性格
問題:蕭紅寫的都是先生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中卻彰顯著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這就需要我們用心來體會。
事件
魯迅的笑
魯迅走路的姿態(tài)
先生家作客(詳)
魯迅開玩笑
一起會心地笑
展讀青年來信
樣稿隨意用
許先生的忙碌
看電影
翻書就是休息
陪客和休息(詳)
吃魚丸
包書皮
病中拼命工作(詳)
魯迅《雪》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會寫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lián)、致敬等詞語。
2、學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通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yǎng)綜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具學具】
小黑板或課件。
【教學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引言: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筆下勇敢機智、見多識廣的閏土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會對魯迅先生有更多地了解。
2、齊讀課題,說說作者是魯迅先生的什么人?既然是伯父,為什么后面還加上先生呢?表達了什么?
3、讓我們懷著崇敬與愛戴再次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地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劃出四字詞語,并讀一讀。
2、小黑板出示:
囫圇吞棗、張冠李戴、恍然大悟、飽經(jīng)風霜讀一讀,并說一說意思。
3、默讀課文,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三、細讀品析,感受魯迅先生受人愛戴的原因
過渡:
1936年10月20日,那是一個讓小周曄永生難忘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她參加了她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追悼會。下面,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上海萬國殯儀館,去感受那令人悲痛的場景。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劃出描寫殯儀館場景的句子來,仔細讀一讀,想一想:
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么?指導讀好2、3、4、句話。
2、面對這么多人,小周曄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她想不明白,只是
生齊讀: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3、過渡:
是呀,此時此刻,伯父的音容笑貌依然那樣清晰,和伯父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依然那樣清晰,課文的第二到第五段就是作者對伯父生前的點滴回憶,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說一說作者寫了那幾件事,哪一件事使你最受感動?
4、學習救助車夫這一部分:
⑴仔細讀一讀課文些救助車夫的部分,把最能撥動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并且讀一讀,說一說:
為什么這些句子能打動你?
⑵指名讀句子,談體會:
句子一:
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出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仔細讀一讀這幾句話,找出描寫動作的詞語,那個動作最能打動你,談一談你的體會。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半跪,指一名學生上來做一做這個動作,說一說感覺。
想象一下:
魯迅先生一點一點地洗著、輕輕地敷著、一圈一圈地包扎著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這凄風冷雨中,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久、很久睜開雙眼,你感覺到了嗎?你看到了嗎?快速找一找,從課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證明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長一段時間。
指名讀我站在伯父家門口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體會出了什么?
在那個凄風冷雨的夜晚,難道沒有其他人發(fā)現(xiàn)這位受傷的車夫么?他們都──學生接答(視而不見,置之不理)而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著為一個素不相識的車夫療傷,折射出了先生的一棵怎樣的心呢?(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再讀一讀這句話。
⑶在這一部分中,還有哪些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呢?
句子二:
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xiàn)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讀一讀這幾句話,你有什么體會?這個句子中有兩個清清楚楚,當時作者清清楚楚的是什么?魯迅先生此時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她清清楚楚的僅僅是伯父的臉龐嗎?她清清楚楚的還有什么?
再來讀一讀這幾句話。
⑷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動容的先生走了,在前來吊唁的人群中,出現(xiàn)了一位似曾相識的飽經(jīng)風霜的面龐,他或許是那位魯迅先生就住過的車夫,或許與魯迅素不相識,只見一位
出示句子:
一位拉黃包車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著,抬起他那飽經(jīng)風霜得臉茫然的望了望前面,又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幾顆淚珠從他那干涸的眼角滾落下來。
生齊讀。
四、總結學法
在學習救助車夫這一部分中,我們運用抓住穩(wěn)中令人感受很深的句子,通過談體會,有感情的朗讀等方式來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認識到了魯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在另外幾個故事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xù)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
【板書設計】
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
為自己想得少笑談碰壁
為別人想得多救助車夫
關心女傭
魯迅《雪》教案(篇8)
一、揭示課題,介紹人物。
提起魯迅先生,我國甚至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明白,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稱頌,這是為什么呢?這天我們就一齊去尋找答案。(板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文題中的"我"是作者周曄,是魯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時寫的回憶錄。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資料。
課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資料是什么?并自學生字、新詞。
三、掃清文字障礙。
1、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水滸傳:"滸"與"許"區(qū)別。
小約翰:"翰"不要多寫一筆成""。
女傭:傭讀y#ng。
敷藥:"敷"與"縛"區(qū)別。
追悼:悼(d4o)與"掉"音、形、義的區(qū)別。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
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讀書不認真、不仔細、不理解意思。
硼酸水:"硼"與"繃"區(qū)別。
殯儀館:停放靈柩、辦理喪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學生質疑。
四、按段朗讀課文,指導列小標題。
1、講列小標題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兩種:
(1)找本段中最能體現(xiàn)主要資料的原話。(可從一句話中摘取。)
(2)用自己的語言高度概括。
要求:
(1)要準確;
(2)要簡練;
(3)要相應的整齊。
2、按段指名朗讀課文,讀后列小標題。(下面小標題供參考。)
魯迅《雪》教案(篇9)
1、本文作者是現(xiàn)代女作家蕭紅,主要作品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等。
2、本文以記實的筆法,對魯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瑣事進行了翔實的敘述。說說從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怎樣的性格特征?
①“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p>
樂觀開朗
②“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仿佛不顧一切地走去。”
敏捷果斷
3、“魯迅先生的書桌整整齊齊的,寫好的文章壓在書下邊,毛筆在燒瓷的小龜背上站著?!蔽闹忻鑼戶斞赶壬臅溃瑢ν怀鋈宋镄蜗笥泻苤匾淖饔?,尤其是詞語“整整齊齊”、“壓”、“站”用得貼切。請說說這些詞語好在哪里?
這些詞語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嚴謹?shù)墓ぷ髁晳T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
4、從魯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體會出魯迅怎樣的精神品質?
熱情、和藹、有耐心。
5、“一雙拖鞋停在床下,魯迅先生在枕頭上邊睡著了。”這一段的描寫有什么含義?
以描寫的手法,烘托出魯迅先生廢寢忘食的工作熱情,以及作者對先生由衷的敬愛之情。
6、作者強調魯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有什么新的理解?
作者強調環(huán)境的特點,更好地突出魯迅的形象高大。
魯迅《雪》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受人們對魯迅的懷念以及魯迅同情關心勞動人民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魯迅” 指名學生用簡潔的話介紹一下魯迅。
師課件出示以作小結。
2、補上“先生”,然后齊讀,說說你怎么理解“先生”。
4、補全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從這個課題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伯父”點明了作者和魯迅的特殊親屬關系。“先生”則是全社會對魯迅的敬稱。這兩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對親屬懷念,又是對魯迅崇敬的感情。)
5、介紹作者。
周曄,魯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寫的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晚年的幾件事。
二、逐段閱讀課文,講講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標題。
“深切的懷念” 第一段:魯迅先生逝世后,人們沉痛地悼念他。
“談論《水滸傳》” 第二段:魯迅先生教育“我”認真讀書。
“笑談“碰壁”” 第三段:魯迅先生以“碰壁”為比喻抨擊舊社會。
“救助車夫” 第四段: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車夫。
“關心女傭” 第五段:魯迅先生關心女傭阿三。
三、讀第一段,思考并討論。
從課文的哪一部分可以看出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尊敬?(課文的第一部分)
1、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①參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來的花圈挽聯(lián)多;③送花圈挽聯(lián)的有各種各樣的人。)
2、區(qū)分理解“追悼”和“吊唁”、 “愛戴”和“愛撫”
3、指導朗讀。
4、什么事使“我”驚異?
(出示:那時侯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愛戴?)
“那時侯”指什么時候?那么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還有這個疑問嗎?你可以從課文的哪一句話中看出來,并把它劃下來。
(出示: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這個“別人”聯(lián)系一下課文,你覺得可能會是哪些人?(親友、傭人、陌生的窮苦勞動人民……)
5、看著這么多人為伯父送行,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伯父了,作者的眼淚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來。齊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
四、學習第三段
1、 默讀這一段
1)、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從這件事中你體會出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伯父?
2、交流討論:
出示圖片,這是“我”回憶的哪件事?(救護車夫)。
b)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伯父是個怎樣的人?(同情人民)
c) 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位同情關心勞動人民的人?
重點學習: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① 老師請一位同學把它讀一遍。
② 想想這段話是從哪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動作)
③ 請大家在書本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④ 我們一起把這段話朗讀一遍,體會這一連串動詞的用法。
⑤ 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品質。
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同情、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1。 學習“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課件出示)
2、伯父當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神情?
3、我當時問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4、當時作者覺得伯父回答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那你想象一下伯父可能會說些什么話呢?
這一段話是從哪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神情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神情)
4、當我再次問他時候,伯父為什么不回答我了,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然后深深嘆了一口氣,從這個動作和神情描寫中可以看出什么?
5、這一段中還有許多環(huán)境的描寫,找出來讀一讀。這些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6、解決詞句疑問。
7、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四、總結回讀
師:(小結)這樣一位關心、同情勞動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請同學們回到第一部分,再來讀一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生齊讀)。
魯迅《雪》教案(篇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一)
分步揭題
同學們,通過前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時,他的侄女周曄帶著對魯迅先生的深深懷念寫了一篇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先生晚年的幾件事。(相機板書:我的伯父)
學生讀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緊扣課題,質疑問難
出示以下問題:
(1)文章寫了魯迅先生的哪些事?
(2)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3)作者為什么要寫魯迅先生?
梳理問題。
課前大家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請你們再次快速瀏覽一遍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夠自己解決?(第一個問題較簡單,學生自己能解決;第三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魯迅先生,這與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有關系,有一定難度,需師生合作,共同解決)
小組合作,讀書釋疑
默讀課文,在小組里談談課文寫了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選擇最感興趣的一件,體會魯迅先生的品質。課件出示學習建議:
(1)畫出重點的詞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組內交流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你所畫出的句子,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品質。
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
集體交流,突破難點
1、交流“談《水滸傳》”。
引導學生抓住“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一重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我”的表現(xiàn)及伯父送書,再結合伯父的身份,體會到這是伯父對“我”讀書時不認真的委婉的批評。從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講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評讓“我”難堪。從“我”當時的以后的表現(xiàn)看,伯父委婉的批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從伯父教育“我”認真讀書這件事,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一個讀書態(tài)度認真、教育下一代講究方法的人。
此處引用“閱讀鏈接”中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靈堂里燈光不夠亮。一群小學生恭敬地排成前后兩列,一齊抬起頭……‘救救孩子!’我的耳邊還仿佛響著那個老人的聲音?!睅椭鷮W生深入體會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曾得到過魯迅先生的教誨和關懷。
2、交流“碰壁”。
引導學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一重點句。這個句子比較難懂,先讓學生知道鼻子扁是天生的,不可能被墻壁碰扁;然后,教師講解社會背景,啟發(fā)學生自己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舊社會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魯迅受到反動勢力的殘酷迫害。魯迅寫文章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反動派很害怕,查抄他的信件,不許他發(fā)表文章,還要逮捕他。魯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個筆名,巧妙地和反動派進行斗爭。“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這句話,要讓學生體會魯迅先生幽默的語言風格,體會魯迅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
3、交流“救助車夫”。
引導學生抓住“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把傷口洗干凈,“敷上藥”,“扎好繃帶”,“掏出一些錢”等重點詞,從“救護”時的動作和“資助”兩個方面體會伯父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山Y合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的有關內容進行體會。
當談到伯父“變得那么嚴肅”時,要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當時伯父在想些什么?從中體會他的愛憎分明。指導朗讀時,教師要渲染當時的氛圍,幫助體會感情:北風怒號,天色陰暗,車夫在痛苦地呻吟,為生計而苦苦掙扎;伯父救助車夫,態(tài)度是那么親切。救助后,伯父態(tài)度嚴肅,內心激憤。讓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加深對人物情感的體驗。
4、交流“關心女傭阿三”。
引導學生抓住“一點兒也不在乎”“常常勸我多休息”,魯迅“病得那么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運用對比的方法,體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質。
總結全文,探究寫法
通過大家的學習、交流,你認為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師相機板書: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寫出魯迅先生的這一特點的?學生劃出有關句子,自讀感悟。
教師小結: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舉止寫出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二)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閏土嗎?說說閏土給你留下的印象。
閏土這個朋友是誰介紹給我們的?他在介紹閏土時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從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書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這節(jié)課,我們要完成以下目標。出示小黑板(熟讀課文,采取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概括各段段意,練習給各段加上小標題,初步理解課語文內容。)(明確目標)
[評:通過復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讀準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練習書寫幾個重難點字:
“冠”(注意上邊沒有一點)
“嗽”(中間是“束”,不是“束”,右邊是“欠”不能寫成“攵”)
2、再瀏覽一遍,說說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可分為幾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討論。總結歸納段意(第一段講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第二講伯父跟“我”談《水滸傳》啟發(fā)教育“我”認真讀書。第三段講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第四段講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工人。第五段講阿三對魯迅先生的回憶。)
4、剛才大家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簡潔的語言給每個段加個小標題嗎?教師指導學生加小標題。教師講解擬小標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jù)段意概括小標題:二是摘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語句作小標題。
5、選擇其中一到兩個段落放聲朗讀,要讀準字音,讀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標題。
6、生分小組討論研究。
7、教師小結。(板書: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女傭回憶)
[評:通過幾次有目的的讀書,在歸納、概括段意和小標題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想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評:從總體上入手把握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為后面深入體會找準了一個切入點。]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新詞。
2、了解魯迅其人。
3、了解人們對魯迅的懷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介紹作者。
作者是周曄,魯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寫的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晚年的幾件事。
3、看題目,為什么作者稱了“伯父”還稱“先生”?
“伯父”點明了作者和魯迅的特殊親屬關系。
“先生”則是全社會對魯迅的敬稱。這兩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對親屬懷念,又是對魯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閱讀課文,講講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標題。
“深切的懷念”第一段:魯迅先生逝世后,人們沉痛地悼念他。
“談論《水滸傳》”第二段:魯迅先生教育“我”認真讀書。
“笑談“碰壁””第三段:魯迅先生以“碰壁”為比喻抨擊舊社會。
“救助車夫”第四段: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車夫。
“關心女傭”第五段:魯迅先生關心女傭阿三。
三、讀第一段,思考并討論。
1、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①參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來的花圈挽聯(lián)多;③送花圈挽聯(lián)的有各種各樣的人。)
2、什么事使“我”驚異?
(看到伯父受到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愛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樣,是一位深受人們愛戴的伯父的事。)
3、小結:這段講了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對伯父的懷念。
四、學習第二段,討論。
1、我是怎樣讀《水滸傳》,結果如何?
“囫圇吞棗”什么意思?伯父問的時候?!拔摇本蛷埞诶畲鱽y說一氣。“張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聽了“我”的回答,怎么說?伯父的年紀比“我”大,為什么記性反而比“我”好呢?
(魯迅先生之所以“記性好”,是因為他讀書,而“我”并不是記性差,主要是讀書馬馬虎虎)
馬馬虎虎(反義詞)→認認真真
3、為什么“我”聽了伯父的話會“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還難受”?
(伯父年紀這么大學習還非常認真,對學過的知識記得牢,自己與伯父對比,學習太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時也認識到伯父的話是對自己學習態(tài)度婉轉的批評,所以……)
4、臨走的時候魯迅為什么送作者兩本書?
(勉勵作者要認真讀書)
5、這個小故事反映了魯迅先生什么品質?
小結:這個小故事講魯迅跟“我”談《水滸傳》從中啟發(fā)教育“我”要讀書,反應了(對待學習認真嚴肅,關心下一代)
魯迅《雪》教案(篇12)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加橫線詞語的含義
1.人家都起來了,魯迅先生才睡下。海嬰從三樓下來了,背著書包,保姆送他到學校去,經(jīng)過魯迅先生的門前,保姆總是吩咐他說:“輕一點走,輕一點走?!?/p>
第一句話,采用了對比的寫法,一個“才”字突出魯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習慣,話雖平淡,情感卻十分深摯。第二句話,主要是寫保姆對海嬰的吩咐,一個“總是”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徹夜工作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同時也是魯迅長期不顧身體健康忘我工作的側面表現(xiàn)。
2“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腳,就立刻變成了人。”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讓魯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為給了他一個做人的機會。
聯(lián)想到魯迅先生戰(zhàn)斗的一生,吶喊的一生,這里的“鬼”與“人”就都有了象征意義: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場錯誤的文化人,讓魯迅先生踢踢即為被魯迅先生批評、批判,揭露其身上的劣根性,如能改正,自能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3.魯迅先生以為自己好了,別人也以為魯迅先生好了。準備冬天要慶祝魯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言淺意深,詞輕情重。兩個“以為”,與魯迅病情的實際相對立。魯迅先生“以為” ,是因為他一貫的不畏懼疾病,一貫的樂觀自信;別人——熱愛他的人“以為”,是因為對他的身體健康抱有太強烈的期望。然而不幸的是,這都是錯覺——真是悲從中來?!皽蕚涠煲獞c祝”,因為都“以為”魯迅先生病好了;特別提到“冬天”,因為,魯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們的`期望與殘酷的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使悲傷之情更深。
魯迅《雪》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lián)、致敬、愛撫、團聚、情節(jié)、記性、保存、陰暗、低微、寒意、深奧、詳細、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聲痛哭、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馬馬虎虎、恍然大悟、北風怒號、匆匆忙忙、飽經(jīng)風霜"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方法。認識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寫回憶親人"文章基本方法。
4.感受小時候伯父的和藹可親與長大后認識到伯父魯迅的非比尋常,體會周曄對伯父的敬仰和懷念,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讀課文,完成定向預習題,教師隨堂了解學情。
第二課時
一、理解題目,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在深入學習課文前,誰起來回答預習題二的問題。請大家認真的讀一讀課題,然后再認真地想一想,周曄為什么要在"我的伯父"后面還要加上"魯迅先生"呢?直接用"我的伯父"為題,不是更簡潔明了嗎?
生回答后教師小結。這里不是簡單的重復,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特有的稱謂(俗稱"疊語稱謂")。這里"魯迅"是核心,"伯父"是表明了我和魯迅的關系,"先生"是我對伯父的尊敬。你看,簡短的八個字,不但明白了課文寫誰(魯迅),而且清楚的表明了我和魯迅的關系,同時還表達了我對伯父的敬意。一讀課題,我們就知道周曄是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回憶自己的伯父。這種稱謂一般用在比較莊重的場合。
二、整體感知,學習魚骨圖。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大家知道,這是伯父去世9周年的時候,周曄寫的一篇紀念伯父魯迅的文章。我們來看看幾位同學的課文結構魚骨圖。預習題三(課前收幾份,指導學生如何填魚骨圖,首尾照應)
(1.伯父去世2.談《水滸傳》3.談"碰壁"4.救助車夫5.關心阿三)
三、細讀文本,感受伯父就是伯父――和藹可親的伯父-走近魯迅
同學們,在我們眼里,伯父魯迅先生是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是,你想過沒有,在10歲小周曄的眼里,伯父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她知道伯父是偉大的文學家嗎?小周曄眼里的伯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伯父呢?
我們分組匯報預習題四:
(1)伯父去世--伯父是個受人愛戴的人。(集體學習)
伯父去世的時候,周曄感受到伯父是個怎樣的人?
伯父是個受人愛戴的伯父。"我"從哪里看出大家對伯父的愛戴?
"失聲痛哭"是怎樣的哭?
在那樣莊嚴肅穆的場面,看到伯父的遺體,大家都很悲傷,雖然都不愿意當眾哭喊,但是還是有許多人顧不得這些,情不自禁地大聲哭泣。這種場面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對伯父的--
請學生齊讀相關的句子。()
(2)談《水滸傳》--伯父是個慈祥的人。
伯父受到各色各樣的人愛戴(板書"受人愛戴")。請第二組來匯報第()題,在和伯父談《水滸傳》的時候,小周曄感覺伯父是個怎樣的伯父?從哪一句知道的?
多么善解人意的伯父哦!明明知道我讀書囫圇吞棗,不但不出我的丑,臨走的時候還送我兩本書。伯父去世9年了,我還保存著這兩本書,保存著這兩本書,其實就是在保存我的面子,所以,從此以后,我讀什么書都不敢再馬馬虎虎了。小周曄明白了伯父是個很會給人面子的伯父。
(生齊讀"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3)談"碰壁"--伯父是個幽默風趣的人
伯父就是這樣慈祥,這樣善解人意。下面請第三組來說說"談碰壁",周曄明白伯父是個怎樣的伯父?
男同學和女同學分別來扮演一下伯父和周曄,老師來讀引號外面的敘述語。怎么樣?要不要先準備一下?要提醒大家注意:這一次的對話地點是在伯父家的晚餐桌上,是邊吃飯邊聊天,女同學要注意你們是才10歲的小周曄,男同學要注意你們是幽默風趣的伯父。明白了嗎?
在伯父面前,小周曄是那樣的天真可愛,在小周曄的眼里,此時的伯父是那樣的幽默風趣,是那樣的和藹--父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伯父。(板書"和藹可親"。)
(4)救助車夫--伯父是個富有同情心的人
下面我們再來聽聽"救助車夫"這一組同學眼里的"伯父"。
樂于助人的伯父。富有同情心的伯父。(板書"富有同情心"。)看到車夫冬天都沒有鞋穿,伯父的心里真難受呀。
(5)關心阿三--伯父是個善良的人
最后一組來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伯父是個怎樣的伯父?
伯父就是這樣一個寫文章不要命的人。伯父一生寫下了300多萬字的作品,尤其是到了晚年,他還常常帶病熬夜寫文章。伯父是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自己病得那么厲害,還經(jīng)常三更半夜地寫文章。
同學們,在10歲小周曄眼里,伯父是受人愛戴的伯父,是幽默風趣、和藹可親的伯父,是富有同情心的伯父,是寫文章不要命的伯父。伯父就是伯父。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
教師板書:伯父就是伯父
第三課時
四、深入探究――伯父不僅僅是伯父--非比尋常的伯父--敬仰魯迅
伯父去世9年了,當年和伯父一起生活的情形還歷歷在目。九年來,周曄也從十歲的小姑娘長成了l9歲的大姑娘,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曄也慢慢的知道自己的伯父就是魯迅,就是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叵肫鸷筒干霸谝黄鸬男腋?鞓飞?,周曄心頭盛滿了無限的傷感和不盡的懷念。
1.學生齊讀課題!--體會周曄對伯父的思念和懷念!
此時,周曄腦海里的"伯父"難道還是9年前的那個"伯父"嗎?
2.請大家匯報預習題五,伯父去世9年之后,回想起當年的一件件往事,伯父的哪些言行是當年周曄根本就沒有弄明白的昵?
先讓學生每個小組匯報一下,然后先解決同學們提出的"不明白問題",然后集中一下兩個問題的研討:
兩個重點:
(1)伯父救助車夫之后,為什么還要深深地嘆息一口氣呢?
先放開讓學生自由的說說,然后集中引導學生齊讀"伯父和父親救助車夫的情形"和"伯父回來一臉嚴肅的情形"那兩段話,感受伯父的"深深嘆息"。
周曄當年不明白"伯父為什么要一臉嚴肅地深深嘆息"?他現(xiàn)在明白了嗎?
伯父僅僅是為車夫擔憂嗎?僅僅是為車夫光著腳拉車而嘆息嗎?請大家細細讀讀這個故事的第一段。
車夫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街上的行人個個都怎么樣呢?
伯父為這些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的人嘆息嗎?嘆息什么?
(冷漠無情)
同學們,當初年幼的周嘩聽不懂伯父深奧的話,如今,周曄終于明白伯父那一聲深深的嘆息--是對車夫的深深同情!是對面對這樣的受傷者,大家視而不見不嘆息。為什么我們這么多行人不能伸出援助之手?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就不能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呢?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伯父深深嘆息――
齊讀"伯父的回答我現(xiàn)在記不清了…最后深深地嘆了口氣。"生讀。
一個人受傷總是難免的,貧窮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人和人之間互不關心。這才是伯父的深深嘆息。孩子們,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他絕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缺乏互相同情的民族,是一個永遠被別人輕視的民族。
(2)引導學生思考:這里的"壁"真的是"墻壁"嗎?
當年伯父和我談碰鼻子問題的時候,我是恍然大悟,相信了伯父的話――墻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怪不得伯父把鼻子碰扁了。那么,19歲的周曄,她還是認為伯父的鼻子是碰墻壁碰扁的嗎?難道僅僅是為了逗我一笑嗎?
老師問你,你知道魯迅的原名嗎?魯迅是他l918年5月15日發(fā)表《狂人日記》時第一次用的筆名。你知道魯迅一生有多少個筆名嗎?
在我們中國一般有所成就的文學家、作家,都習慣于給自己取個好聽有個性的筆名,比如舒慶春的筆名叫老舍,李堯棠的筆名叫巴金,謝婉瑩的筆名叫冰心,但是像伯父這樣一生擁有120多個筆名的,中華5000年來恐怕只有伯父一個人。伯父為什么要不斷地更換筆名呢?我們還是來看看伯父使用得最多的幾個筆名吧。
板書筆名之一:隋洛文,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通緝"墮落文人魯迅",伯父就取名隋洛文,以示諷刺;筆名之二:封余l(xiāng)931年至l932年間,有人攻擊伯父是"封建余孽",他即取"封余"筆名以反諷。筆名之三:康伯度有人在上?!洞笸韴蟆飞习l(fā)表《論花邊文學》暗罵魯迅為"買辦",魯迅就用此名,"康伯度"德語意為"買辦"。)
了解了伯父的筆名,你覺得伯父的碰的還是墻壁嗎?
伯父生活的年代1881-1936,正是中國歷史上政府最無能,老百姓最遭殃的時候,就像車夫的生活一樣悲慘,伯父就常常拿起手中的筆,揭露腐敗政府的罪行,就常常遭到腐敗政府特務的跟蹤和迫害,所以這里的"碰壁"不是墻壁,而是特務們的槍口和尖刀,但是伯父沒有膽怯害怕,伯父的筆名就達l20多個。所以有人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
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伯父的笑談碰壁吧--老師讀周曄的,大家齊讀伯父的。好嗎?(師生分角色朗讀)
笑談之中,卻有著腥風血雨,刀光劍影,這樣的伯父還是一般的伯父嗎?還是那個跟任何人的伯父都一樣的伯父嗎?伯父就是不一樣的伯父,這樣的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都不一樣。生齊讀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五、重回文本――伯父是永遠的伯父--不能忘卻的伯父--懷念魯迅。
同學們,在周曄10歲的時候,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和藹可親;在周曄l9歲的時候,周曄開始明白伯父是不一般的伯父,跟任何的伯父都不一樣,面對敵人,伯父是世界上骨頭最硬的伯父。如今,"伯父"離開我們已經(jīng)整整70年了,但是"伯父"的音容笑貌卻依舊留在我們的心間。預習題六
(1)每當看到伯父送我的《表》和《小約翰》兩本書,我的耳邊就會想起…
(2)每當我看到伯父遺像上那又扁又平的鼻子,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
(3)每當我看到風雨中那些奔跑的疲憊不堪的車夫,我的腦海就會浮現(xiàn)…
(4)每當我遇見阿三老人,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
同學們,如今,70年過去了,"伯父"離開我們已經(jīng)整整70周年了,我們沒有忘記"伯父",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無所畏懼,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樂于助人,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痛恨人們的自私和冷漠。"伯父"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
以上就是《魯迅《雪》教案13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魯迅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42954.html
魯迅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雪房子教案反思11篇04-23
- 雪獅子中班教案6篇04-12
- 雪獅子中班教案精選6篇04-29
- 《回憶魯迅先生》教案11-18
- 研修日志13篇12-17
- 荷花作文13篇12-17
- 雪房子中班教案精選8篇05-17
- 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7篇05-26
客服部年終工作總結(四篇)12-18
- 生活高中作文精選十五篇12-18
- 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個人錦集7篇12-18
- 二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學反思12-18
- 清明節(jié)不掃墓文案(分享200句)12-18
- 魯迅《雪》教案9篇10-09
- 狼牙山五壯士讀后感匯總9篇12-18
- 品質部個人工作總結12-18
- 公安工作計劃個人12-18
- 人民檢察院工作總結模板5篇12-18
- 幼兒園靜夜思教案8篇09-08
- 魯迅《雪》教案13篇12-18
- 魯迅自傳11-18
-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12-14
- 魯迅與時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