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白鵝教學反思
白鵝教學反思系列8篇。
為了教學更有順利,老師會需要提前準備教案課件,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有寫好每份教案課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也能更得心應手。你是否在尋找合適的教案課件呢?小編特別從網絡上整理了白鵝教學反思系列8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白鵝教學反思(篇1)
進行本課教學時,我重要采用了對比法。即與《白鵝》一課進行對比教學。
比如這兩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白鵝”的特色。如果能通過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各自鮮明的特色,將會使教學事半功倍。《白鵝》是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上敘述鵝的高傲的特色,把鵝稱做“鵝老爺”?!栋坠Z》是從鵝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寫出它“海軍上將”的特色。雖然兩位作者都愛好鵝,但敘述的語氣不同,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并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擬人手段,使鵝的形象變得鮮活。兩篇文章都是先介紹鵝的特色,再具體描寫。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時都運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愛好。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鵝的特色,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特色,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作風,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豐盛了學生的語言積聚。
在對比過程中,學生還不會使用名詞術語,只是借用原文進行比較闡明,得需要教師輔助他們進行歸納。
白鵝教學反思(篇2)
本課內容通俗易懂,在寫法上與豐子愷的《白鵝》有些相似。本課是閱讀課文,有《白鵝》的教學做鋪墊,所以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閱讀的學習模式。首先讓學生回顧《白鵝》的先總后分的寫作方法,想想白鵝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運用事例和反語表達喜愛之情的。接著從課文上方的閱讀提示引入本文,“默讀下面的課文,想想這只白公鵝有哪些特點。再比較一下,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帶著提示去默讀課文,邊讀邊畫詞語,句子,小組結合談體會,感受作者對白公鵝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抓住關鍵詞“海軍上將”與豐子愷的“架子十足”的“鵝老爺”作比較,。兩位大作家并沒有僅僅把鵝當作動物來寫,而是更多地賦予它們人的感情,因此,鵝的形象就在筆者手下變得親切可愛了,自然形象就鮮活了,給人以親切感。
白公鵝的步態(tài)最有意思,“它走起路來慢條斯理,仔細掂量著每一步。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边@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自家養(yǎng)的鵝,確實是這個樣子。而這幫孩子很少有見過的,或者即使見過也沒有仔細觀察過它的步態(tài)。找到一段視頻,但這種步態(tài)不是很明顯,不過也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借著這時的熱情,我抓住幾個動詞,抬、合、收、擺,讓學生用手掌來模擬,他們興致高漲,鵝傲慢步態(tài)真真地體會到了。
白鵝教學反思(篇3)
《白公鵝》一課上完以后,感觸很多。往往一篇題材相同的課文,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采取比較學習的方法來組織整課的教學?!栋坠Z》這篇課文的教學也不例外。
比如這兩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白鵝的特點。如果能通過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各自鮮明的特點,將會使教學事半功倍?!栋座Z》是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上敘述鵝的高傲的特點,把鵝稱做鵝老爺?!栋坠Z》是從鵝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寫出它海軍上將的特點。雖然兩位作者都喜愛鵝,但敘述的語氣不同,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并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擬人手法,使鵝都的形象變得鮮活.兩篇文章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時都運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鵝的特點,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特點,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風格,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文課堂強調悟,而這種悟往往只偏重于人文方面,重視作者情感的體會,而忽略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忽略了寫作特色的感悟??偸窃趩渭兊慕陶n文,不是在教語文。而詞語學習正是最基礎的語文。所以在這一課時我在詞語教學上下了一些功夫,讓學生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當學生提出榮膺一詞不理解,我問:平時我們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怎樣理解?學生說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猜想意思。于是,我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然后猜一猜。馬上就有學生說是當上成為,這是孩子最簡單的換詞獲得的理解;我再引導:怎樣地當上?光榮地當上、榮幸地成了;我說,你是怎樣體會到的?有的學生說,成為海軍上將一定是件光榮的事,有的說,從榮膺的榮知道。雖然這個過程化了較多的時間,但讓孩子們經歷了學習理解的過程,學到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再如學生匯報白公鵝耀武揚威時,我引導學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學生就體會到是炫耀武力,宣揚威風。我再讓學生想象,耀武揚威是什么樣子,從而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可見同一類型的文章,進行對比教學好!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可以仿效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教師范文大全 jK251.com)
白鵝教學反思(篇4)
《白鵝》是第四組的第一篇課文,是著名的文學家豐子愷先生的一篇優(yōu)美作品。
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回顧了上組課文有關童話的內容,進而轉向本單元關于動物的學習。我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動物說給大家聽,并簡單地闡述理由。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與動物之間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情感。
出示課題《白鵝》,學生齊讀課題,引導學生想象以前學過的關于鵝的課文或詩歌,學生背誦古詩《鵝》,從“曲項向天歌”一句中引出鵝是一個高傲的動物。
然后,我讓學生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不理解的字詞句做上記號),說說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指名回答:A:鵝的吃相使我印象深刻!B:好一個高傲的動物!C:鵝的叫聲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
很好,其實,課文中有一句話已經告訴我們這是一只怎樣的白鵝了!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齊讀,怎樣將這句好讀好呢,要找出重點詞語,然后重讀就能讀好。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高傲”是個什么意思呢?高傲就是極其驕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哦,高傲是這個意思,怎么看起來好像 作者是在貶低白鵝呢?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接著往下面看!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白鵝的高傲的呢?你能快速找到嗎?你是怎樣快速找到的呢?
(“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 這是一個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課文是否僅從這三個方面寫的呢?還沒有其他方面呢?——姿態(tài)!
閱讀第1自然段,找出表現白鵝姿態(tài)高傲的詞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閱讀第2自然段,體會過渡段的作用?。ǔ猩蠁⑾?,承接上文,啟示下文)然后讀一讀。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閱讀第3自然段,學習白鵝叫聲的高傲。首先,找出變現白鵝叫聲高傲的詞語(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讀一讀包含這些詞語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白鵝叫聲的高傲!
這些詞語都說明了白鵝叫聲(“大”和“嚴厲”)的特點。提問:那么白鵝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的呢?哦,鵝是在有生客進來,或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叫的。那么鵝是在干嘛呢?——鵝在看家護院。我們知道一般是什么動物幫助人類看家護院的呢?——狗。哦,那狗在有生客進來、或籬笆外有人走過,有什么舉動呢?——狂吠!而鵝的“引吭大叫”怎么樣?(不亞于狗的狂吠)。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呢?——對比!通過對比來表現鵝叫聲“大”和“嚴厲”。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作者寫鵝“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并不是貶低它,而是為了說明鵝很“盡職”!
好的,大家理解了作者這么寫的意圖后,再來讀讀這一段,體會鵝叫聲的高傲!
下面請大家按照學習鵝叫聲高傲的方法來自學鵝的步態(tài)這一自然段!學生自學第4自然段,找出表現鵝步態(tài)傲慢的詞語。(“步調從容”、“大模大樣”、“毫不相讓”)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體會鵝步態(tài)的高傲!
找出描寫鵝步態(tài)的句子: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鵝的步調比作凈角出場。
譚明生老師點評:在初讀課文時,最好不要要求學生默讀,要盡量大聲朗讀,只有這樣,學生在讀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才會去注意,才會主動去采取各種方式去了解,比方說查字典等。
譚先甲老師點評:板書要做到調理清晰,不可雜亂無章,要盡量簡明扼要,不宜繁榮拖沓!
白鵝教學反思(篇5)
本單元的課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寫相同的動物,如豐子愷和葉。諾索夫同寫鵝,有的是同一作家寫不同的動物如老舍先生寫的貓和母雞。但在同一單元中同時出現兩篇不同國家不同作家寫的同一種動物——鵝,這是過去教材中不曾出現的,而鵝這種動物在兩位作家筆下既具有相同之處又具有不同之處。在教學時如果注意和進行對比教學,學生會對課文理解得更深刻同時對文章的寫法會有所感悟。
比如這兩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白鵝”的特點。如果能通過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各自鮮明的特點,將會使教學事半功倍?!栋座Z》是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上敘述鵝的高傲的特點,把鵝稱做“鵝老爺”?!栋坠Z》是從鵝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寫出它“海軍上將”的特點。雖然兩位作者都喜愛鵝,但敘述的語氣不同,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并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擬人手法,使鵝都的形象變得鮮活。兩篇文章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時都運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鵝的特點,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特點,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風格,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當前的語文課堂強調“悟”,而這種“悟”往往只偏重于人文方面,重視作者情感的體會,而忽略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忽略了寫作特色的感悟。而詞語學習正是最基礎的語文。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重點放在詞語教學上,重視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栋坠Z》最后一句寫到“用它和鮮白菜一起熬湯喝——那它就要大吃一驚了”為什么這里是熬(āo)(第一聲)而不是(áo)(第二聲)。“熬”在字典里有兩種讀音āo和áo,前者的解釋是烹調方法,把蔬菜放在水里煮:熬白菜、熬豆腐。后者解釋為
①把糧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狀,煮粥;
②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雜質,把東西放在容器久煮:煮鹽,煮藥。
③忍受(疼痛或尖刻的生活等):熬夜,熬苦日子。顯然聯(lián)系上下文,是把白公鵝與蔬菜放在一起久煮,所以是第一聲。
當學生提出“榮膺”一詞不理解,我問:平時我們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怎樣理解?學生說、聯(lián)系上下文猜想意思。于是,我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然后猜一猜。馬上就有學生說是“當上”“成為”,這是孩子最簡單的換詞獲得的理解;我再引導:怎樣地當上?“光榮地當上、榮幸地成了”;我說,你是怎樣體會到的?有的學生說,成為海軍上將一定是件光榮的事,有的說,從“榮膺”的“榮”知道。雖然這個過程化了較多的時間,但讓孩子們經歷了學習理解的過程,學到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又如“漣漪”一詞,我引導學生從字形看,這個詞語一定與什么有關?孩子們馬上說出是水,因為兩個字的部首都是三點水。一個孩子說是“波浪”,我一邊用手比畫大波浪,一邊問:這樣的波浪能叫“漣漪”嗎?孩子們意識到“漣漪”是細小的波紋。再如“耀武揚威”一詞的理解,我引導學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學生就體會到是“炫耀武力,宣揚威風”。我借機引導學生注意這個詞語的構詞方法:這個詞語在構詞上有什么特點?隨著我手的指點,學生明白了“耀”和“揚”意思相近,“武”和“威”意思相近。我再讓學生想象,“耀武揚威”是什么樣子,從而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白鵝教學反思(篇6)
《白鵝》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畫家豐子愷的一篇文章。作者選取了自己非常熟悉的動物——白鵝來描寫。作者重點表現了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主要是通過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來介紹的,其中作者又重點描寫了白鵝的吃相。這篇文章的文字獨具特色,用詞形象生動,語言詼諧風趣。作者在介紹白鵝的步態(tài)時,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了鵝的特點;在描寫鵝的吃相的時候,多處用反語來表現自己對鵝的喜愛之情,如“鵝老爺”“不勝其煩”。
這篇文章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我認為教學重點是引導孩子們體會出白鵝的高傲和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教學難點是讓孩子們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如抓住特點描寫白鵝,如不用“喜歡”“喜愛”的字眼來表現自己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在課堂上,我安排孩子們分組自學,自學前讓孩子們討論該如何自學,該解決哪些問題。經過數次的訓練,孩子分組的時候能夠協(xié)作自主地學習,但是學習效率比較低。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我要和孩子們共同努力想辦法解決。
上課的時候,課堂妙趣橫生。孩子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在討論白鵝的叫聲的時候,我問孩子們,這只高傲的白鵝厲聲叫囂的是什么呢?引吭大叫的又是什么?所有孩子的小手幾乎都舉起來了,但是大家的回答基本一致,孩子們還是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啊。在我的一再鼓勵下,有個孩子想出了一個不同的詞:“快滾快滾!”我一楞,這是不是有些不禮貌?這樣的念頭一閃而過,于是我說:“是不是太不禮貌了?高傲并不等于無禮?。俊闭n后我再看課文,厲聲叫囂出來的能有什么好話嗎?或許,孩子是對的,我真的錯了!在研讀寫鵝吃相的句子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們認真朗讀了“先……再……然后……”這個句子。雖然四年級的孩子了,但是我在孩子們平時的習作中發(fā)現孩子們的表達還是缺乏條理性,不夠生動具體,其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于是我讓孩子們記住了這組關聯(lián)詞,并用這組詞說一段話,就說平時孩子們平時參加過的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熱情很高。看來我們的教學:內容只要和孩子們的生活聯(lián)系緊密,他們就樂于參與。
白鵝教學反思(篇7)
四年級第四單元的課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寫相同的動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寫不同的動物。在同一單元中同時出現了兩篇不同國家不同作家寫的同一種動物──鵝,這是過去教材中不會出現的,而這些"鵝"在不同作家筆下既具有同性又具有個性,在教學中進行對比教學,學生會對課文理解得更深刻。
比如這兩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鵝"的特點。如果能通過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的特調,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將會使教學事半功倍。《白鵝》是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上敘述鵝的高傲的特點?!栋坠Z》是從鵝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寫出它"海軍上將"的特點。都運用了擬人手法,但敘述的語氣不同,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椰揄,而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頗有調侃的味道。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只鵝都具有"高傲"的特點,但豐子愷筆下的白鵝是"架子十足",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是"派頭十足"。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這樣,不僅讓學生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風格,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
白鵝教學反思(篇8)
【情景說明】
《白鵝》這篇課文,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高傲的特點。文章從剛把這只鵝抱回家時的姿態(tài)描寫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為線索,從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細致地刻畫了鵝高傲的特點。作者豐子愷先生以他嫻熟、風趣的筆調,采用了多種恰當的寫法,將白鵝的形象描繪得十分具體、傳神。課文是文質俱佳的范本。
【教學片段一】
師:同學們,你們在閱讀這篇課文前,你們熟悉白鵝嗎?
生:我知道白鵝會捉蟲,我很喜歡它。
生:白鵝一身潔白的羽毛,摸起來很光滑,再加上大紅頂子,也很好看,我很喜歡它。
生:我喜歡白鵝唱歌,鵝也喜歡引頸高歌,我更喜歡它“鵝,鵝,
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p>
【教學片段二】
師: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白鵝的高傲呢?
生:我從白鵝的叫聲中體會到它的高傲。見到生客進來,它必然厲聲叫囂,仿佛大聲訓斥別人似的,表現它的威嚴。遠處有人走動,也沒惹著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吠,好象責備別人打擾了它的安寧。
師:體會得不錯。如果鵝也會說漢語的話,你們猜猜,它會說什么?
生:見到生客,它會大聲訓斥說:“你是誰?為什么不通報一聲就進來?沒禮貌的家伙!”
師:夠傲的。
生: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引吭大叫,一定說:“外面誰在走動?最好離這兒遠點!”
生:我認為它可能這樣說:“喂,是狗嗎?你這個討厭的東西,還沒到吃飯的時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師:你為什么認為它會這樣說?
生:因為每當吃飯時,狗都來偷食,白鵝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動靜,它就會認為是狗。
生:我認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動,快出來趕走他!”
師:從你們豐富的現象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鵝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盡職,難怪主人喜歡它呢。誰來讀讀第3自然段,讓我們從它的叫聲中進一步感受鵝的高傲和盡職。
【教學片段三】
師:有的同學說課文寫的很有趣,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生:我喜歡課文第4自然段,作者寫鵝的步態(tài),跟鴨子對比寫,寫鴨“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平時看到的鴨子走路的樣子,屁股一扭一扭的,走得很快,真像作者寫的一樣!而寫鵝,卻說它“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真是走有走相,站有站相!這樣一對比,顯得很有趣。
師:你注意到了作者對比的寫法,的確,鴨的局促不安,更顯出了鵝的高貴和傲氣十足,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師:知道他為什么把“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讀得這么慢嗎?
生:因為“從容”就是不慌不忙的意思。
生:因為這句話中說“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凈角就是京劇里的大花臉,大花臉半天才走一步,走得很慢。
師:體會得好!大家都試著演一演,表現出白鵝從容的步調。
(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生:我特別愛讀這幾句:“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一樣是水,一樣是泥,一樣是草。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吃一口泥和草”。讀后就感到鵝吃東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誤時間,并且很會擺架子。正像文中寫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讓人覺得很可笑,好象是故意那樣做似的。
生:我很愛讀第6自然段,尤其喜歡“鵝老爺”這個詞。這個詞太形象了,白鵝的確像個“老爺”,吃飯必須有人侍候,擺老爺架子,因為它自己總是踏著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來偷吃,飯被狗吃凈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爺脾氣。
師:說得多好!鵝本身有特點,加上作者語言的詼諧幽默,我們更感覺到這只鵝的與眾不同。請把你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背誦下來,還可以加上動作,進一步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
師:通過剛才我們讀的這些句子,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這些句子表面上是說不喜歡這只鵝,在說它的缺點,而實際上更能感覺到作者特別喜歡這只白鵝。
師:看來你已經體會到了這種寫法的作用,所以鵝的“缺點”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贊美的優(yōu)點。那么,文中除了用這樣寫法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外,還用了什么方法呢?我們快速瀏覽課文,再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生:我發(fā)現作者一直把鵝當作人來寫。
師:那你覺得這只白鵝像一個怎樣的人呢?
生:它叫的時候像一個嚴厲的警察,走起路來像一個京劇里出場的凈角,吃飯的時候相一個要專人侍候的大老爺??傊?,像一個很高傲的人。
師:是啊,作者用這種方法寫,既突出了鵝的特點,又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同學們都很善于發(fā)現。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有許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聲聲地說我喜歡它。
【教學反思】
一、強調個性閱讀,強化文本意義
每個文本都有其內在的文本意義,即內在的價值取向,讀者無論融入多少個人經驗,只要從特殊的言語形式入手,通過文本意象及文象之間的聯(lián)系去把握理解文本意義的。在新課標的修改稿中,加入“必須引導學生鉆研文本”是大有深意的,體現了個性化閱讀要以文本為本,以文本的言語形式為本。
片斷一中第一個學生從鵝的作用來談的,他喜歡鵝只基于“告訴”獲得的知識。第二個學生只從鵝的外形來談的,他喜歡鵝是通過感知來獲得的經驗。第三個學生是從“我”與“鵝”的共同興趣愛好上談的,他喜歡鵝是一種情感的自我體驗。
語文教學就是要倡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獲得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體驗和獨特的理解。不管是什么方式的個性化閱讀,都必須從文本出發(fā),從文本的言語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異。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義最為接近的理解。求異,就是要鼓勵學生基于不同心理特點閱讀感悟,鼓勵學生結合不同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的閱讀感悟。
二、強調整體情感,重視文本的品味
對于“品味”,眾多老師在理解上存在偏頗的認識,以為“品味”就是對課文內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與領悟,其實不然。在小學階段有著不少情感豐富的文章,許多教師一接觸這類課文,就產生教學比重失調,于是在課堂上不惜揮耗大量時間,引導學生多讀多談,來體會作者的情感,忽略了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闡析,對立了文本與情感,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片斷二中我圍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來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朗讀進行體會,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蘊含的人文內涵,著力于語言文字的訓練,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確立重點字、詞、句在剖析與理解課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為體會情感服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把語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課文是思想內容與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體,兩者是“血之于肉,分別不開的”。我們不可摒棄語言文字來體會思想內容,或隔開思想內容來感悟語言文字,兩者是有機的統(tǒng)一體。如上述案例中,我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等幾個詞語的分析,讓學生體會白鵝的高傲以及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這時,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就躍然紙上,而不必花較多的時間去反復朗讀,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率。
三、強調課堂氣氛,強化文本的感悟
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谶@一認識,許多教師為了激起課堂上的熱鬧氣氛,進行了課本劇之類的活動表演,學生雖喜聞樂見、躍躍欲試,但細而觀之,其所演內容卻弱化了文本,甚至變相了文本,脫離了教學要求。
在片斷三中,適當安排了一些表演活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表演活動,應在學生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與人物品質的基礎上進行,而不能盲目地追求浮華的活動表演,弱化或變相了文本。對此我有以下兩點體會:
1、立足人物性格,做好活動鋪墊:
語文教育中,要使豐富的人文內容讓學生吸收并內化為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就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書,去體驗,去揣摩,尤其是教學一些情節(jié)性較強的課文,應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理解作者描寫白鵝的特點,甚至是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來想像出小動物的言行。但這方面的攝取,都必須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即原有的文本信息,在這基礎上進行想像和創(chuàng)造,才不致于表演活動與文本信息的脫離,才能使活動立足于人物的性格特點,真正做好活動前的鋪墊。
2、重視文本內容,杜絕隨心所欲:
對文本內容的研讀與感悟,是表演活動的前提,只有圍繞文本才能體現學生的活動是為深入理解與感悟課文服務的,那種脫離文本、隨心所欲的變相活動表演,并非是一種創(chuàng)新,而是一種形式。在教學中,我們應著重從重點詞句的理解加以引申,注意保留好文本的“原味”,把學生隨心所欲的思維引至依據文本的創(chuàng)造,讓表演活動更好地為學習服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把握好文章的本質內容,不能讓文本游離于一種表面化的形式,正確而充分地挖掘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使語文教學更扎實、更深刻。
【專家點評】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課堂教學要由教師構建轉變?yōu)閷W生自主構建,教師參與指導的過程。教師要放下權威,平等對待學生,以相信和尊重學生為前提。學生是具有生命的個體,他們有認知、思考、構建的能力的,教師有應該把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學生呢?雖然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但畢竟是他們自我感知的,自我提出的。自己提問題還要靠自己解決,這才回歸了教學的主體。所謂“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經寫成,未經讀者閱讀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價值取向所創(chuàng)作的語言文字。它作為一種靜態(tài)而帶有“生命”的個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當今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被賦予了十分豐富而精彩的內容。然而,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或聽課中,有時我們?yōu)榱俗非竽骋画h(huán)節(jié)的完美而丟失了文本,忽視了文本的價值取向,致使教學產生“高耗低效”或扭曲教學規(guī)律,可謂“得不償失”。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以文本為中心展開教學,不能游離于課本之外。
以上就是《白鵝教學反思系列8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白鵝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37773.html
白鵝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試卷講評教學反思系列8篇04-26
- 《散步》教學反思900字系列8篇01-18
- 認識固體教學反思范文(系列8篇)03-05
- 白鵝的教學反思范文11篇12-30
- 小學跳繩教學反思1000字(系列8篇)12-24
- 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系列8篇)01-08
- 最新云與霧教學反思系列8篇01-08
- 四年級白鵝教學反思系列05-03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隨筆(精選6篇)05-16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05-16
- 力的合成教學反思10篇05-16
-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及反思9篇05-16
- 學生的表彰大會講話稿(集錦6篇)05-16
- 中班體育教案基本動作8篇05-16
- 拔蘿卜教案反思(精選9篇)05-16
- 小黃鸝鳥音樂教案(集錦7篇)05-16
- 有關白鵝讀后感4篇01-13
- 我的爸爸教案及反思合集05-16
- 數學教案教學反思精選9篇05-16
- 關于白鵝的教學反思模板集錦04-27
- 白鵝教學反思簡短1000字(匯總8篇)04-23
- 白鵝教學反思簡短精選04-22
- 白鵝的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匯總04-20
- [薦]白鵝的教學反思簡短范文匯總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