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關于《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1500字。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的時候一般都離不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進行的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怎樣才能將教學設計寫好呢?相信你應該喜歡欄目小編整理的《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請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讀!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小詩
幸福是什么?我常常想
我問森林,
森林說:幸福就是不再聽到樹木被砍伐的聲音。
我問小草,
小草說:幸福就是為大自然增添一抹綠意。
我問螞蟻,
螞蟻說:幸福就是搬到一塊大糖果。
我問媽媽,
媽媽說:幸福就是我們一家人永不分離。
我問同學,
同學說:幸福就是結交一個好朋友。
2、問同學們,你認為什么是幸福?
3、介紹作者
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保加利亞著名作家埃林彼林,從19xx年開始,近40年的時間里,他為兒童寫了許多書,由童話、寓言、短篇小說。他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那他認為什么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又在哪里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童話故事《幸福在哪里》,一起去尋找答案好嗎?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重點字掌握情況:畜、辮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那我們就按時間順序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十年前一部分,十年后一部分
5、各部分主要講什么?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學習第一部分,質疑,解疑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4-5自然段)
1、對于第一部分你有哪些疑問?
(為什么要砌泉井,怎樣砌的,結果如何)
2、分角色朗讀
(介紹提示語,1、一個孩子說:我們來把泉水弄干凈好嗎?(前)2、孩子們,你們好!她說,我可以喝你們泉井里的水嗎?3、好,就這么辦!他的兩個朋友愉快地響應了。(后)4、我就留在村子里,我認為幸福就在這里。(無)在課文第一部分找出對話的提示語都屬于以上哪種情況)
過渡: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領之下要去尋找幸福,那他們找沒找到幸福呢?下面讓我們默讀課文第二部分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思考:三個孩子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在書上作批注。(小組討論交流,全班匯報)
2、三個牧童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此時此刻,他們該有多么驕傲、自豪,下面讓我們再來自豪的讀讀他們說的話。
3、介紹勞動者資料
現(xiàn)實生活中就有許多默默無聞卻為社會為人類做著有益勞動的人,課前老師已經(jīng)讓同學們收集了相關的資料,誰愿意和同學們分享你的資料?
4、在生活中,你做過哪些事情會有幸福的感受呢?生匯報,
老師小結:我都聽到了,你們的話已經(jīng)證實:你們領悟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好,就讓我們大聲地對那些默默無聞,辛勤耕耘的人們說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對那些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人們說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對那些想尋找幸福卻又迷失方向的人們說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5、(課件出示風景圖片)這些風景迷人嗎,也學十年前三個牧童的無心插柳會使那片森林變得比這來要漂亮。出示第20自然段,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教師小結
課文中三個牧童通過勞動尋找到了幸福,領略了幸福是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做對人類有益的事情。是啊,只要我們肯于付出,就一定會擁有幸福。這時,你可能會問,怎樣才能長久的擁有幸福?讓我來告訴你,只要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件小事,珍惜身邊所有的人,給予別人幫助,自己感到快樂,你就能長久的擁有幸福。
五、仿寫課前出示的小詩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我想你對幸福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課前老師帶來的那首小詩,請你試著仿寫幾句,把你此時此刻的感受記錄下來,好嗎?
同學們寫的真好,那現(xiàn)在就讓我給你們的小詩加個結尾:哦,我終于明白了,幸福就是他人幸福,我就幸福!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細讀課文,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
3、朗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4、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從小到大,童話就伴隨著你們長大,都讀過哪些童話你又從中受到過哪些啟示?今天我們即將學到的是一篇童話故事。板書課題:幸福是什么鼓勵學生看題目,猜童話故事的內容。
二、學習:
1、自讀課文;
2、用簡短的話說說故事的主容;
4、按以上猜想提示分段;(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分為四段)
5、積累文中的生字、新詞。
5a、用比較形近字記字形的方法熟記:凋、沼、澤、辮;
5b、用理解形生字的方法記憶:鏟、沼、諾;
5c、詞語練說:面面相覷、異口同聲、四面八方、領悟。
三、作業(yè):
1、熟讀課文;2、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指名朗讀第一段,說說本段的主要意思?
2、引導學生體會三個牧童的所作所為起到的作用。
(a、環(huán)境的變化;b、牧童心情的愉悅。)
3、指導朗讀。
4、學生想象置身于當時的環(huán)境,會對三個牧童說些什么。
5、引出森林中的姑娘的話語,指導朗讀
6、領會姑娘的用意。
二、學習課文三、四段,體會幸福的含義:
1、自讀相關段落,三個孩子在各奔前程的十年間分別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從文中劃出有關語句。
2、討論交流:
2a、第個青年醫(yī)生;
2b、第二個青年嘗試過各種工作;
2c、第三個青年耕田種地;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4、結合課文內容談談這三個青年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
5、引出十年前的那位姑娘,即智慧的女兒,感受她的語言對三個青年的點撥;
6、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7、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幸福的理解。
8、匯報交流。
9、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作總結。
三、練習講故事。
四、作業(yè):訪問自己的父母,主題:勞動生活。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導入
課前小故事:《手尖上的幸福》
1、故事中的小女孩用一雙孱弱的小手描畫出了動人的幸福,生活中的你幸福嗎?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2、你曾感受過怎樣的幸福?
3、幸福在哪里?我們怎樣能找到幸福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入情入境精讀課文
指讀文章最后一部分
三個孩子分手后,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
孩子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呢?
說說自己的理解
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jīng)歷。
自讀這部分內容:
讀懂了什么?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回歸整體
課文的后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xiàn)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jīng)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合作表演本課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么?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這些幸福是從何而來?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
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高爾基
說說你與家長交流的幸福是什么?
學生交流談感受
學文后,讓學生在共同經(jīng)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的擁有中,細心地回味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從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的目的
作業(yè)設計
1.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2.完成基礎練習中的題目。
板書設計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4
最近在學校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幸福在哪里》,教學十多年了,在準備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我對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感悟: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充滿語文味。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說:語文味就是守住語文本體的一畝三分地。語文的本體是什么?顯然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即寫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么寫的。語文要學的就是這個。語文味所指的就是這個味。王崧舟還說:具體地說,語文味表現(xiàn)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基于這些觀點,我認真地研讀了我所要授課的這篇課文,走進了文本?!缎腋T谀睦铩肥潜<永麃啺A?彼林的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jīng)過自身的勞動實踐,找到了幸福,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圍繞這個語文味,我設計了此課的教學。突出語文味的同時更注重了課堂實效性。
一、開篇簡潔,從孩子感悟入手。
開課時我首先書寫了幸福兩個字,讓學生讀讀,讓孩子們談談讀這個詞時會想到哪些事,接著書寫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呢?在哪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呢?由此引入本課的學習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去找尋其中的答案吧!首先我讓學生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目的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的再感知。接著教師說這節(jié)課讓我們追尋三個孩子的足跡,到三個孩子所做的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一起去領悟幸福的含義,點明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出示閱讀導航,引領學生自學。
在設計教學時,我就想如何讓學生在向導的引領下進行自主學習呢?經(jīng)過認真琢磨,我根據(jù)課文的設計了四個導航提綱:
1.默讀1-5自然段。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
2.孩子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呢?同座合作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3.讀2028自然段,三個孩子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又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讀后小組交流預習卡。(表格)
4.自由朗讀29-33自然段,結合三個青年的領悟說說幸福在哪里?
三、在品詞析句的同時以訓練為主線。
學生根據(jù)我給的自學提綱有目的的自學,進行靜心默讀,感悟文章的詞與句,感悟文章的重點。這節(jié)課我在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的同時以訓練為主線,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在交流閱讀導航問題一時,讓學生說說三個牧童時怎樣挖泉井的之后,設計了讓學生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一組表示敘述順序的詞語,把三個孩子砌井的經(jīng)過說一說。目的是訓練孩子們的按一定順序說話的能力。在品析智慧女兒的話
你們做了一件好事,我非常感謝你們!并代表森林,代表森林里的動物,代表森林里飛翔的小鳥,代表生長在這里的花草和其他有益的植物感謝你們。祝你們健康和長壽!再見,祝你們幸福我設計了智慧女兒時這么說的,你怎么對智慧女兒說呢?請你用上四個代表說一句話。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是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的學生說得也非常精彩。達到了我訓練的目的。在進行交流三個孩子都從事了哪些對人類有益的勞動,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時,我根據(jù)三個孩子的語言設計了人稱轉述練習,效果還是不錯的。
三、反復朗讀深化文章重點,突出語文的品味。
本篇課文重點時三個孩子十年后,他們終于找到了幸福這部分。進行這部分時讓學生對照井前后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孩子們做的事情時多么有意義。感悟三個孩子都做了哪些對人類有益的時,利用學生的想象,進一步渲染孩子們做的事情是對人類有益的。讓孩子們想象病人飽受怎樣的痛苦,第一個孩子把飽受痛苦的病人治好,病人會怎樣感謝他?他心里會怎樣想?想象第二個孩子做的工作都是怎樣對人類有益的?想象第三個孩子是怎樣在四季里勞動的?現(xiàn)在就是秋天,你就是第三個孩子,你在秋天的原野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品析的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個人的感悟朗讀這部分內容。在讀中再次讓學生品味到孩子們的幸福。體現(xiàn)了語文課的語文味。
四、拓展延伸,突出語文的寫味。
這篇課文時一篇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比較淺顯,前一部分課上得很緊湊,時間安排的很好。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情節(jié)。因此我設計了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自己當編劇改寫劇本。我首先呈現(xiàn)給孩子們的是我編好的課本第一幕。讓孩子們明白課本劇重點需要注意什么。引導孩子共同編寫第二幕。孩子在這期間明白課文劇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根據(jù)人物的語言合理想象出來的。有了這些基礎,我放手讓孩子們編寫第三幕和第四幕。我把學生分成了兩個組分別編寫。在學生寫后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還是非常有想象力的,在學生交流時我也發(fā)現(xiàn)了教學中的問題矛盾所在,我正是我所需要的。有的孩子寫到:智慧女兒非常高興對這我加以引導,高興我們可以通過什么來表示?單單一個高興能具體表達人物的神態(tài)嗎?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越編越好了。他們知道高興可以用嘴角微笑著臉上洋溢著笑容等來細化描寫。對于孩子們的想象我真是太滿意了。課的結尾我讓孩子們談到了這節(jié)課的收獲,孩子們都能談到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最后在《幸福在哪里》的歌聲中結束了這節(jié)課。孩子們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本節(jié)課遺憾之處就是在授課過程中,在智慧女兒出現(xiàn)部分應該分角色讀讀會更好。如果時間允許能夠在課堂上演演課本劇效果肯定會更好。
這次上課讓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語文味實在太重要了,如果每堂課都能做到這一點,那孩子們將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5
設計理念: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體現(xiàn)三個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一是通過初讀、細讀、在感悟中讀這一有層次有梯度的設計,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積累語言。二是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句子自己去感悟、去學習,鼓勵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三是積極倡導將語文與生活結合,在學習中滲透品德教育。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幸福在哪里
挖泉砌井--供大家喝
三個牧童做醫(yī)生--使病人康復
做正當勞動--對人類有益
耕田--養(yǎng)活許多人
智慧女兒幸福在對人類有益的勞動中
教學過程:
一、審題入手,設疑激趣。
1、板書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兒女的長大、一句貼心的關懷、我們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
2、板書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齊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分別找出寫三個牧童十年前挖泉井的經(jīng)歷及十年以后他們再次相聚經(jīng)歷的相應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課文的前19個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jīng)歷,指導學生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中領悟幸福在哪里。
1、自讀這部分內容勾畫給你印象深的詞語、句子。
讀懂了什么?有什么體會。抓住關鍵詞語句子進行匯報。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
3、智慧女兒的出現(xiàn),告訴了他們什么?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干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從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試著聯(lián)系我們煥然一新的教室說說感謝工人叔叔的話。
(二)、課文的后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xiàn)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jīng)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1、他們相聚之后看到了什么?出現(xiàn)這些景象的原因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十自然段。
2、三個孩子分手后這十年里,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默讀、勾畫、匯報。指導學生深入體會,他們?yōu)槭裁磿行腋5母杏X。
3、在生活中,你做過哪些事情會有幸福的感受呢?生匯報,老師小結:我都聽到了,你們的話已經(jīng)證實:你們領悟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你們領悟了嗎?領悟是什么意思?談一談你對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這句話的理解。
4、同學們你們知道幸福在哪里了嗎?讓我們一起分角色讀出他們的幸福感覺。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回顧板書內容,總結:幸福要靠勞動,要做出對人類有益的事情。今天,我們都知道了真正的幸福在哪里,我想同學們今后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都能找到幸福和快樂。
2、將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與大家一起共勉,并談出自己的理解。
舉例:能使大多數(shù)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明確幸福的含義,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幸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上節(jié)課了解的內容,感悟文章的中心。
(2)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做一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幸福的人。
重點、難點、關鍵
明白幸福的含義,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課文插圖、出示投影片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
十年前:三個牧童。
十年中,三個孩子都做了有益于人類的勞動。第一個孩子;
第二個孩子;第三個孩子
;他們通過勞動明白了
2.出示插圖
(1)學生說出圖意
十年前十年中十年后
三個牧童挖井學醫(yī)生讓病人恢復健康領悟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就
智慧姑娘祝福做工作對別人有用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耕地養(yǎng)活許多人
為他們高興
3.投影片斷
我非常高興你們信守諾言。姑娘說,我都聽到了,你們的話已經(jīng)證實:你們領悟了,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你是誰?三個人異口同聲地問。
我是智慧的女兒,她說完就消失了。
(1)男女分角色讀
(2)討論
①領悟一詞什么含義?
②你能談談怎么理解智慧的女兒嗎?
③匯報
Ⅰ領悟的意思是領會、理解。在文中,智慧的女兒肯定了三個孩子已經(jīng)領會(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含義,三個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領會(理解)了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Ⅱ因為這個姑娘像一位良師益友,引三個孩子去領會幸福是含義,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說她是智慧的女兒。
Ⅲ齊讀片斷
三、復述故事
1.小組分述故事。
2。指名復述故事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時2課時
板書設計
幸福在那里
三個牧童
尋找幸福
幸福的含義
幸福在對人類有益的活動中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審題入手,設疑激趣。
1、板書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板書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分別找出寫三個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經(jīng)歷及十年以后他們再次相聚經(jīng)歷的相應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課文的前19個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jīng)歷,指導學生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中領悟幸福在哪里。
1、自讀這部分內容:
讀懂了什么?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呢?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干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從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智慧女兒是這么說的,你會怎么對牧童說呢?請用四個代表說一句話。
4、回歸整體,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jīng)歷中,領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文,學習下文。
從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了解到什么?
二、課文的后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xiàn)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jīng)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1、三個孩子分手后,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
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兒的話。
①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②結合三個孩子的經(jīng)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3、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jīng)歷。
[點評:以上設計,緊緊圍繞著孩子們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經(jīng)歷,從具體的語言、動作、神情中,引導學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層層深入,恰到好處。]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2、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聯(lián)系親身經(jīng)歷談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3、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舉例:能使大多數(shù)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要*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高爾基
激發(fā)興趣,暢所欲言
幸福是一個美好的字眼,提及幸福,對于學生來說,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可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無形中激起了學生讀書找尋答案的興趣。
文中自然段頗多,為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是非常必要的。
分別找出寫三個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經(jīng)歷及十年以后他們再次相聚經(jīng)歷的相應段落。
指導學生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中領悟幸福在哪里。
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聯(lián)系親身經(jīng)歷談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學文后,讓學生在共同經(jīng)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的擁有中,細心地回味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作業(yè)設計
1.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2.完成基礎練習中的題目。
教學反思
學文后,讓學生在共同經(jīng)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的擁有中,細心地回味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從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的目的。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時2課時
板書設計
幸福在那里
幸福在對人類有益的活動中
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清潔工、建筑師等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前小故事:《手尖上的幸福》
1、故事中的小女孩用一雙孱弱的小手描畫出了動人的幸福,生活中的你幸福嗎?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2、你曾感受過怎樣的幸福?
3、幸福在哪里?我們怎樣能找到幸福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指讀文章最后一部分----幸福就在于對人類有益的勞動中。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二)、三個孩子分手后,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
1、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
為什么說他們的勞動是有益的?
2、出示智慧的女兒的話。
①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②結合三個孩子的經(jīng)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3、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jīng)歷。
四、在這之前,孩子們也做了好事,為什么就沒有體會到幸福呢?
1、自讀這部分內容:
讀懂了什么?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呢?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干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五、回歸整體,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jīng)歷中,領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課文的后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xiàn)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jīng)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點評:以上設計,緊緊圍繞著孩子們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經(jīng)歷,從具體的語言、動作、神情中,引導學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層層深入,恰到好處。]
六、合作表演本課內容
第二課時
說說你與家長交流的幸福是什么?
1、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2、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兒女的長大
依據(jù)貼心的關懷
下班后我們送上的一杯熱茶
我們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
3、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
4、這些幸福是從何而來?
5、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舉例:能使大多數(shù)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要*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高爾基
從文章的中心句入手,直入文章主要內容
學文后,讓學生在共同經(jīng)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的擁有中,細心地回味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從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的目的。
作業(yè)設計
1.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2.完成基礎練習中的題目。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時由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生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文章語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踐,理解幸福的含義,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學難點: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文章拓展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審題入手,設疑激趣。
1、板書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板書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點評:幸福是一個美好的字眼,提及幸福,對于學生來說,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可幸福在哪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無形中激起了學生讀書找尋答案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分別找出寫三個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經(jīng)歷及十年以后他們再次相聚經(jīng)歷的相應段落。
[點評:文中自然段頗多,為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是非常必要的。]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課文的前19個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jīng)歷,指導學生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中領悟幸福在哪里。
1、自讀這部分內容:
讀懂了什么?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呢?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干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從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智慧女兒是這么說的,你會怎么對牧童說呢?請用四個代表說一句話。
4、回歸整體,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jīng)歷中,領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二)課文的后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xiàn)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jīng)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1、三個孩子分手后,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
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兒的話。
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結合三個孩子的經(jīng)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3、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jīng)歷。
[點評:以上設計,緊緊圍繞著孩子們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經(jīng)歷,從具體的語言、動作、神情中,引導學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層層深入,恰到好處。]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聯(lián)系親身經(jīng)歷談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舉例:能使大多數(shù)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高爾基
[點評:學文后,讓學生在共同經(jīng)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的擁有中,細心地回味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從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的目的。]
以上就是《關于《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1500字》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相關推薦
更多>- [薦]在哪里教案1500字合集11-26
- 五年級語文下冊《幸福在哪里》教案設計11-24
- [熱搜課件] 《藏在哪里了》教學設計1280字08-02
- 五年級語文下冊《幸福在哪里》教案04-23
- [最新]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在哪里1500字精選01-20
- 《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教學設計05-14
- 五年級下冊《幸福在哪里》優(yōu)秀教案11-23
-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學設計05-17
三年級《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范文05-05
-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案及反思1000字通用02-14
- 巨人的花園優(yōu)秀教學設計模板02-14
- 關于語文觀潮教學反思模板02-14
- 愛小鳥大班教案通用02-14
- 葉子小屋教案精選02-14
-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精選02-14
- 數(shù)學二年級教學反思1000字模板02-14
- 關于實習總結報告1500字02-08
- 精選一夜的工作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通用02-14
- 硬筆書法教案2000字精選10篇02-14
- 關于《幸福在哪里》教學設計1500字02-14
- 幸福在哪里04-30
- 《幸福在哪里》課文11-23
- 五年級語文下冊《幸福在哪里》教案設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