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位置方向教學反思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精選。
88教案網(wǎng)精選專題推薦:“位置方向教學反思”。
傳統(tǒng)的講課方式在一定的場景中也是需要存在的,在授課前,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教學更有效率。教案要體現(xiàn)教材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怎樣才能更好發(fā)揮的指導作用呢?欄目特意為你整理《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
在設計本課教案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出發(fā),選擇了校園建筑及學校周邊建筑為素材,并將這些素材加入到了課件中。既起到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還將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相聯(lián)系,讓孩子能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借助課件引發(fā)矛盾沖突,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將課堂變?yōu)閷W生的學堂,既讓學生們學會了相關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此外我還為學生合理的安排了口頭練習與書面練習,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但是,盡管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但課后仍然感覺有很多不足,梳理之后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在復習東南西北,并介紹校園環(huán)境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說出“校門在教學樓的北面”,這時如果能提問:教學樓又在校門的什么方向呢?則既鞏固了位置具有相對性這一知識點,同時也是為后面的教學進行了鋪墊。
2、在描述正興德茶莊所在方向時,可以考慮進一步強調東偏南和南偏東的區(qū)別,應該會更利于學生理解兩種說法的不同。同時關于南偏東的夾角60°是如何得來的,也應該讓學生簡要做一說明。
3、在小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時,雖然強調了方向和距離的重要性,但到底是先確定方向,還是先描述距離沒有點透,估計會給個別學生造成一定的疑惑,此外,觀測點作為重要的參照物,應該反復進行強調。
4、在描述建民里小學位置的練習中,可以考慮引導學生說出“西北45°方向”、“西偏北45°方向”、“北偏西45°方向”及“西北”等4種描述方法,當時我只是引導學生將答案確定為西北方向,至于原因沒有進行深入剖析,事后想想錯過了一個良好的教學契機。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
本學期的視導評估如期結束,我有幸講了《方向與位置》一課,《方向與位置》是青島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
成功之處:
一、課堂有鮮明的價值取向:突出情趣化與實踐性、應用性。
《方向與位置》這節(jié)課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因為二年級學生的方向感不強,推理思維能力較弱,平面圖中的方向知識對于他們來說,較難理解掌握。要讓孩子能水到渠成的完成從現(xiàn)實生活到平面圖的轉變,我認為必須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過程。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識大多數(shù)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的。所以我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充分考慮這一情況,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實實在在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進而順利的過渡到平面圖的方向之中。
設計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回顧方向兒歌。
2、快速指出教室的北面及說一說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3、交流野外迷路辨認方向的方法。
4、學習地圖上辨認方向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5、練習:在圖上找到正確的位置和設計自己身邊熟悉的'環(huán)境學校的路線圖。
二、充分考慮了課堂內涵的厚實度:關注了學生的認知、體驗和感受。并從學生的經(jīng)驗出發(fā),開發(fā)課程資源。
這節(jié)課我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東南西北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認識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先在教室里引導學生辨認方向,設計了指一指、認一認、轉一轉等活動,辨認其他方向,并設計了對號入座的游戲,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體驗和感受。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課堂。在教學中善于把學生中積累的知識和經(jīng)驗轉化成學習材料,有效開發(fā)了課程資源。在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指南針辨認實際的方向后,教師問學生還知道哪些辨認方向的辦法,學生說出了利用北斗星、樹葉、樹的年輪和手表等多種從課外書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強的實用性,豐富了課程資源。
三、以合理的程式來滿足內涵的需求,以達到整體過程的集約與高效。
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質、高效離不開全體學生的全程積極、有效參與。所以,整節(jié)課用學生比較喜歡、熟悉的旅游情境貫穿始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適合學生的心理期待,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自主參與學習活動,以達到整個過程的集約與高效。
不足之處:
1、備學生備的不夠充分,有幾個學生左右分得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找平面圖中的位置時,東西位置經(jīng)常顛倒。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每講一課必須要做必要的課前調查,以便讓每個孩子都能當堂的知識當堂掌握。
2、學生在平面圖中分辨誰在誰的哪面時出現(xiàn)的問題較多,究其原因是找觀察點練習的還是不到位。所以以后應加強找觀察點的練習,讓他們找出觀察點,再分辨出它的上下左右,最后確定東南西北。
視導評估使我在思想和方法上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提高了我的知識水平和業(yè)務水平,使我更有信心地去面對課堂和學生。視導評估結束了,但這種研修精神一定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發(fā)揚光大。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3
這學期的教學時間很緊張,16周就得結束功課,沒有時間做練習,那就不能靠練習來實現(xiàn)扎實掌握知識。這對我倒是不小的考驗。這就意味著你必須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生更好的方法。教學如期進行到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到了空間想象和動手的單元。一到空間和動手操作,就到了重點中的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將方法運用于手上,這本身就是重點訓練項目,其次知識點的瑣碎,地圖與實際生活的轉化更是學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養(yǎng)的難點。不僅是我有肯骨頭的教學感受,很多老師也覺得這部分的教學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來說,讓孩子很有效的區(qū)分“東偏北”,還是“北偏東”就不容易。很多老師給我介紹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運動法,就是要動態(tài)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動形成的。我是很喜歡拿來主義的,隨即就運用到教學中,但是實踐出真知,真正在教學中運用起這個方法卻發(fā)現(xiàn)差強人意,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義,但是做起題來,卻頻頻出錯,并沒有收到期望的效果。為什么這樣的方法我覺得已經(jīng)很科學了,可學生就是老出錯呢?我覺得這和學生做題的意志品質有關系,他們不愿意每道題都要想象一邊。也和學生對角的認識是有關系。小學階段認識的角是一個靜態(tài)認識,就是兩條邊一個頂點,而不是由一條線段繞段點旋轉形成的,學生對于角的認識本身就沒有和移動掛鉤,那么用這種東移動到希,來解釋東偏北,是否有認知上的障礙呢?理解到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障礙,我改變了一下方法。
既然學生認識的角是靜態(tài)的,那么我就試著給這兩條邊配上不同的名稱,用來區(qū)分不同的“角色”,判斷好每條邊不同的角色再來描述。在兩物體間形成的角度,無非就是兩物體間的連線和正方向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形成這個角的兩條邊我給它固定上不同的名稱,那條正方向的邊叫做“主邊”,而另一條邊就叫“次邊”。描述角度時就要從這個角的主邊偏向另一邊,另一邊偏向哪就是哪,這樣“哪偏哪”就是主邊偏向次邊。方法就是在名稱上做了細化。這個孩子叫小紅,那個孩子叫小明,無非就是給兩條邊起了名字而已。學生反而接受了這樣的方法,這樣的規(guī)定,做題時不容易出錯。因為這樣的特征很明顯,文字上以“偏”字為標志,主邊在前,次邊再后,在圖上,以十字坐標為標志,主邊永遠在十字坐標上,這樣建立起的一一對應學生好接受,也好操作。出錯就少了。教學時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有時候的概念和名稱是該給學生細化的,這樣的細化不會使知識難理解,反而使知識更明確更規(guī)范。數(shù)學不就是一個很規(guī)范的科學嗎?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在細化概念上繼續(xù)走下去。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4
位置與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了解道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fā)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shù)學的情感體驗。
《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lián)系;有價值的數(shù)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學會因為數(shù)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外的景物,借助操場的旗桿為中心,讓學生觀察旗桿的東、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筑物?了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并知道這四個基本方向在地圖上怎樣表示,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系。接著讓學生觀察幼兒園、廁所、伙房等各在旗桿的什么方向上,學生自然知道這一些建筑物都不是在四個基本方向上,從而引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新的方向。然后組織學生動手畫一畫,在給出一個方向的基礎上能寫出其他七個方向,并討論這八個方向之間的關系以便加強記憶。再出示信息窗的圖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然后課件出示一個路線圖讓學生通過米數(shù)來描述方向和位置通過課件演示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當然,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之后,不能清楚準確地辨別出建筑物的方向和行走路線。在以后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對此類學生需要更加細致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才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5
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要讓學生多動手。不少學生會說但是一旦動手就錯,特別是對“東偏北,還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圖上標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實際問題時,學生很茫然。
內容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緊密相關,難點是要準確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離的角度,還要確定單位長度標出距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交流,從中觀察、分析,然后獨立思考完成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大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其中根據(jù)所給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是這個單元的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的作圖能力普遍比較薄弱。從學生的作業(yè)來看,學生畫示意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方向角沒有找準,不能熟練地區(qū)分東偏北和北偏東的不同;距離的表示,沒有按單位長度換算(少數(shù));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響;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的表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
根據(jù)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節(jié),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如果要補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學產(chǎn)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學也不一定馬上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關于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qū)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說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
以上就是《《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精選》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位置方向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位置方向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課件系列]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000字12-08
- 位置與方向205-24
- 二、方向與位置05-24
- 方向與位置教案(北師)03-15
- 《方向與位置——東南西北》05-24
- 《太陽的位置和方向》教學反思壹篇11-30
-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12-10
- 《位置與方向》第二課時05-24
美術《太陽》教案集錦02-06
- 有關美術教學反思范文02-06
- 反思的名言警句52條01-15
-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與反思1000字(匯總9篇)02-06
-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模板02-06
- 小班角色游戲教案范文精選02-06
- 通用版《窮人》教學反思精選02-06
- [薦]舞蹈教案設計簡短1000字02-06
- 教學反思心得感悟900字12-28
- 美術大蘋果教案反思模板02-06
-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簡短6篇02-06
-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精選02-06
- 《太陽的位置和方向》教學反思壹篇11-30
- [課件系列]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000字12-08
- 位置與方向05-27
- 方向與位置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