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通用。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教師要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合作探究學習在課堂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教案由哪些重要內(nèi)容組成?以下是由小編為你整理的《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歡迎你的品鑒!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篇1】
一、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導入了解學生的理解狀況,讓學生就課題質疑或初談自己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引導學生抓住“奇人”這個詞反復讀文,通過重點詞語理解人物品質,在此基礎之上再指導學生朗讀,體現(xiàn)了朗讀指導的循序漸進。
二、語文課要注重語言文字訓練。
讓學生了解徐霞客這個人物,感受他卓爾不群的人格魅力,學生不僅僅只是為了了解這個人物,感受他的品行,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在了解人物、感受品行的同時,進行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訓練。
在這節(jié)課上,我感覺自己還是上出了“語文味”:1、形式多樣的閱讀訓練為學生“潛心會文本”提供了保證。如開課時的大聲朗讀、思考問題時的默讀、感悟文本時的自由讀、感情升華時的齊讀等等,都給了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 2、重點詞語的理解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方式。如“卓爾不群”,通過對比來理解;“醉心”,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九萬里”“三十年”通過化抽象為具體來理解;“鍥而不舍”,在體驗的基礎上用換詞法來理解;課題中的“閱讀”通過到文中找相關詞語來理解等等,形式多樣,落到實處。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篇2】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主要記敘了明朝末年的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畏艱難險阻,徒步游覽了大半個中國,并將其游歷、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寫成了《徐霞客游記》這部千古不朽杰作。
教學目標
1、回憶徐霞客這位奇人“奇”在哪里,《徐霞客游記》這本千古奇書“奇”在哪里。
2、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再次在閱讀、理解中,體會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教學重難點分析
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徐霞客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他一生為中國的旅游考察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
教具準備
課件(重點句式)
設計總述
教學這篇課文,我主要是想讓學生體會:“溫故而知新”。這是《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我設計的第三課時,前兩個課時已經(jīng)把課文內(nèi)容基本上完,時隔一個星期后,再來學習,意在指導學生有新的感悟,并且能夠把作者的文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加入自己的體會。同時再用一百字的篇幅簡單介紹徐霞客。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師:本學期我們學過《走遍天下書為侶》,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你總可以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同樣,一篇文章不管你讀過多少遍,你也總可以從中獲得新東西。孔子曾說過:“溫故而知新?!苯裉煳覀冊賮韺W習《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看看你會有什么新的感受和收獲。
【告知學生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溫故而知新。】
二、復習體會,獲得新知。
1、師:回憶文章開頭那一句話簡單介紹了徐霞客?
抽生回答: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齊讀這句話。
師:思考一下,你從這句話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自由回答。(比如:生活的年代、人們對他的評價等。)
師引導學生再讀這句話,讀出對徐霞客的敬仰、佩服之情。
師:你能用一句話給我們介紹你自己嗎?
(教師可以做一個示范)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用一句簡單的話來進行概括,準確表達了意思。這就是由書上的一句話獲得的新知。
【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們獲得簡單的新知,有興趣繼續(xù)學下去。同時也為后面的寫作作一個鋪墊。】
2、師:徐霞客是一個“奇人”,首先表現(xiàn)在什么方面?
抽生回答,“淡泊名利,立志考察”
師:當時的讀書人都在干什么?(追求功名)考中了,意味著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
師:是呀,大多數(shù)人都過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钡娜兆?,徐霞客卻——卓爾不群。(追問:什么是卓爾不群?能換個詞語來表達嗎?比如:與眾不同、截然不同。師一個小結: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三十年來——
學生接讀:“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行程九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資料。徐霞客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就是再疲勞,也一定錄下當日見聞。即使荒野露宿,棲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p>
師:這段文字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想象徐霞客會遇到什么困難?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從大家的敘述中我們真正感受到來徐霞客的雄心壯志和不畏艱險,他真不愧為奇人。請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段話。
“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行程九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資料。徐霞客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就是再疲勞,也一定錄下當日見聞。即使荒野露宿,棲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p>
師:所以,我們獲得的新知是——
過程的艱辛。
3、師:默讀第三自然段,你獲得什么信息?
(交通條件落后、沒有——、沒有——、沒有——,這真是一件——)
師:說說前幾天我們春游你的感受。
學生可以說坐著舒服的空調大巴車,品嘗著美食,欣賞美麗的風景,是多么愜意。
師:課時,徐霞客的長途旅行卻是一件——非常艱苦又非常危險的事情。
4、師:那么徐霞客在長途跋涉中經(jīng)歷來哪些艱險又感人的故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講給小組成員聽聽。
四人小組討論,利用文中提到的素材,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可以適當補充。
全班交流。
師小結:前兩節(jié)課我們是通過讀文,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文意,今天我們把作者的文字變成了自己的口語表達,加入了你自己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收獲。
再讀:“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行程九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資料。徐霞客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就是再疲勞,也一定錄下當日見聞。即使荒野露宿,棲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p>
【通過復習舊知,喚起學生的記憶,小組成員互講故事,其實是在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課后拓展:
借用書中的素材加上自己的體會,用一百字的篇幅介紹徐霞客??梢允堑谝蝗朔Q,也可以用第三人稱。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深入地研究了教材和學生,精心地做了準備,較為成功地組織了本堂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整堂課扎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1、一開課我引用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學文中我讓學生給“卓爾不群”換個成語來表達,學生們提到了“截然不同”、“與眾不同”等。談到當時的讀書人時,我又提到“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币I學生學習使用名言。這與國學教學也是一脈相承的。
2、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根據(jù)書中提供的素材,加自己的合理的想象,還原徐霞客遇到的艱險故事。學生們在四人小組交流時,表現(xiàn)積極,興趣濃厚,都愿意張開嘴巴說。
3、課后的拓展訓練是在口頭表達的基礎上進行的。說容易,寫作難。如何將口語轉化為書面語,準確地表述觀點,是學生們有待提高的。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篇3】
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文章主要介紹了明末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避艱險,徒步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并將其游歷、觀察研究記錄下來,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記》。歌頌了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贊揚了他為祖國旅行考察事業(yè)奉獻一生的精神。
本文篇幅較長,教學中我沒有搞條分縷析的講解,而是在學生充分預習、查閱資料初步了解了徐霞客其人的基礎上,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從課題切入,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自主讀書,小組交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有感情朗讀能力。這樣,學生一次次地走進文本,走進徐霞客,由陌生到熟悉,由感性到理性,最后這個人物形象就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大腦中,而不僅僅留下“奇人”這兩個抽象的字眼。
借學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提出了有一定的難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和開放性的問題: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寫出了《徐霞客游記》這本千古奇書。他人“奇”在哪里?書“奇”在哪里呢?從而引導學生們默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反復讀一讀,在旁邊批注。這個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與文本對話,主動地去探尋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這是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內(nèi)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內(nèi)心的過程,使學生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積極地去思考、去表達,迸發(fā)了智慧,同時情感受到了熏陶。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了這樣的對話,學生自然融入其中,做到了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篇4】
正如師傅所說,開學初就打聽本學期師徒匯報課比賽時間,那時候只知道是五月份但是具體不知道什么時候,臨近上課了腿上皰疹還疼得厲害,加上班上發(fā)生了鬧心事,所以五一還是決定出去散散心,但還是有點“提心吊膽”生怕一回來手忙腳亂又上不好,現(xiàn)在上完了,心里雖然放下一塊大石頭但是還在忙著考計算機所以,這個月很忙,但教學貴在反思,忙里也得反思反思。
比起上學期上《遲到》這一課,感覺心里有點底了,那時候,直到上“戰(zhàn)場”心里還是沒多大底的,尤其拿自己班上上課,上課老擔心某些調皮孩子添亂,況且前一節(jié)課是綜合科目他們肯定心都野了,去多媒體上課的次數(shù)又少,他們個個興奮地都忘了基本的紀律。而這一次在師傅和組里其他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教案一步步改進:直接出示三個問題改為在前一節(jié)課做好鋪墊,先讓孩子們針對課題提問,教師總結歸納為三個問題;如何引導孩子們想象徐霞客旅途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將這三個大問題與“奇人”“奇書”緊密聯(lián)系起來,都是師傅關鍵時候點撥出來的。至于上課要注意的細節(jié)就更不用說了,要將教案背熟,最好脫離課文;應耐心傾聽孩子們的回答,而不是為問答案而問學生;多關注學生,學生默讀課文時要到生中巡視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朗讀中體會,朗讀的形式不能太單一。課堂教學中,這些我都有意識的記住并改正了,但課堂小結這點自己忽略了,還是自己不夠深入研究文本,正像書記所說,要明確編者選這篇課文的意圖,要教會孩子們什么知識,與其說這是這堂課的遺憾之處,不如說這是自己寶貴的經(jīng)驗。也很感謝敖校和書記的點評,“簡簡單單教語文,老師是怎么讀懂文章的,就教孩子怎么把文章讀懂”,“這是寫人的文章,重點是感受徐霞客的奇,設計的三個問題有些難度;教學時候太碎了......”這些都是值得我反思的方面。
說心里話,當我去聽一堂課點評時,除了教學設計方面值得改進或提升以外,對于我們新手來說,更想學到實在的東西,更細的東西,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進或者切忌的地方。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篇5】
1、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情感。
本節(jié)課,一開課,從學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提出了有一定的難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和開放性的問題:為什么說徐霞客是一位奇人,他“奇”在哪里?從而引導學生們默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反復讀一讀,在旁邊批注。這個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與文本對話,主動地去探尋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2、語言渲染,激發(fā)學生情感。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精心設計了過渡語,小結語。如教學第二自然段“此后的三十年---”,老師出示了5張圖片,伴以激情的解說,將學生帶入了徐霞客走過的足跡中,,一起鑒證了徐霞客閱讀大地時那段艱苦的歷程。也為學生理解徐霞客堅強的意志做鋪墊。
3、創(chuàng)造想象,發(fā)散思維。
如引導學生在探究徐霞客夜以繼日歷盡千辛萬苦一個環(huán)節(jié)時,引導學生看插圖,圖上的情景只是徐霞客旅行生活的一個小片斷??!激發(fā)學生想象,在徐霞客長途旅行的日日夜夜中,他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呢?(學生暢所欲言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進行回答:可能會被險峰上滾落的石塊砸傷,鮮血直流,可能找不到野果子,可能遇到驕陽似火,可能大雨傾盆,可能偶遇風寒,肯能險些成了野獸的美餐)這樣就比單純的品位語言文字更直觀形象,教師在整理總結學生的回答,點撥提升,引導學生體會到,不求功名,立志考察的徐霞客,的確是一位卓爾不群的奇人。
4、資料補充,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學生在結合事例談到徐霞客探尋的兩處山洞時,及時補充資料說,徐霞客為了進行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僅在中國廣西、貴州、云南三省區(qū),親自探查過的洞穴便有270多個,學生對徐霞客的印象更加深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而后,老師又出示地圖課件,補充資料,介紹了徐霞客走過的路線,橫跨了16個省份……學生看到中國的政區(qū)圖后,更鮮明地體會到他的“奇”舉。體會到了徐霞客鍥而不舍的精神。
在本節(jié)課中,老師用了大量生動的語言作為過渡語、小結語,但覺得整節(jié)課老師講述的有些多,可不可以多留一些時間引導學生準確、深入的領會課文內(nèi)容。
書上說,“他的足跡遍布了大半個中國”,但老師課件出示的地圖徐霞客走過的足跡卻是小半個中國,其實這是因為徐霞客是明朝末年人,書中提到的是明朝的地圖。在明朝,我國的版圖遠沒有現(xiàn)在大。這個知識點可以給學生講解。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篇6】
我所執(zhí)教的《徐霞客游記》一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十組的第一篇主體閱讀課文。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主要記敘了明末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避艱險、徒步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并將其游歷、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形成了不朽的杰作《徐霞客游記》,歌頌了徐霞客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結合學生的情況和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明確地將這節(jié)課進行了定位:一是通過閱讀理解徐霞客這位奇人“奇”在哪里,讓學生知道他的一生為中國的旅游考察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二是在閱讀理解中幫學生體會徐霞客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三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卓爾不群”等詞語,領悟“閱讀大地”的含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本課教學時,我借學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提出了有一定的難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和開放性的問題:從哪能看出徐霞客是一位 “奇”人?讓學生在一個問題的引領下展開自主學習,之后,在全班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教師的順學而導,一步一步將學生的理解引向深處。學生在默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反復讀一讀,在旁邊批注后,使學生主動地與文本對話,主動地去探尋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這是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內(nèi)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內(nèi)心的過程,使學生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積極地去思考、去表達,迸發(fā)了智慧,同時情感受到了熏陶。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了這樣的對話,學生自然融入其中。一節(jié)課學生始終圍繞一個問題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頭腦是清楚的,學習思路是清晰的
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再精彩,環(huán)節(jié)再精細,如果離開學生對課文的熟練掌握也談不出獨到的理解,讀不出味道。所以,設計有目的的朗讀,有層次的朗讀和多樣的讀書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學生一切的回答都將是夸夸其談,都將是空洞的說大話。離開文字本身談感受,任何話語將缺少力度,所以,只有在熟練讀書、讀句子的基礎上,再去讓學生體會文字背后想要傳達出的思想,那時的理解和體會才是最準確的,最有價值的。因此,在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我設計了多種指導朗讀的方式,如默讀、指名讀、想象讀、配樂讀、抓重點詞語體會讀……試圖通過多樣的讀書方式,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真正走進徐霞客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自己畢竟還是年輕,不論在課堂駕御能力上,還是教材的把握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也留下了些須遺憾。
一是在教學中感覺自己導的痕跡還是重了些,總是放不開,牽制學生的地方多了些,讓學生讀的說的少。二是課堂的節(jié)奏控制的不是很好,當有學生回答出現(xiàn)預設中沒有設想到的情況時,引導語處理的比較生硬,有些急于求成。三是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傾聽不夠專心,因為只是想著自己教的思路而忽略了對學生及時的評價。
以上就是《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通用》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課文11-23
-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相關知識11-20
- 五年級下冊語文《閱讀大地的徐霞客》學案設計04-22
-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案11-20
- 語文閱讀教學反思簡短通用12-23
- 小學閱讀教學反思通用8篇12-28
- 《大地的話》教學設計11-06
-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通用01-03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及教學1500字(通用11篇)02-04
- 2023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3篇04-01
- [薦]一年級0的認識教學反思簡短1000字精選02-04
- [收藏]拔蘿卜教案小班音樂1000字匯總02-04
- 小數(shù)初步認識教案課件1000字02-04
- [收藏]關于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教案精選02-04
- 聽課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02-05
- [熱門]元宵節(jié)教案及反思02-04
-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模板900字精選02-04
- 春夏秋冬教學反思700字集錦02-04
- 范文收藏: 《秋天的雨》語文教學反思如何寫04-15
- 閱讀大地徐霞客教學反思通用02-05
-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札記11-23
-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設計11-20
-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課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