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壹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每個老師都需要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只有將教案課件提前準備充分,才能按質按量地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優(yōu)質的教案課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壹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xx老師在我執(zhí)教的蘇教版第五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讓我受益非淺。
1、一堂成功的課,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在此基礎上再設計教學過程。
2、教師的語言要具有一定的震懾力量,每說一句話都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的注意力。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要具有親和力。當一個學生正在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時,作為教師你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這位學生身上,而忽略了班里其他的同學,這樣會導致這部分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思維脫離了課堂(有的學生趴在桌上,有的學生東張西望,還有的學生無所事事的隨意的做著小動作……)當你想重新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時,就顯得微弱了許多,這樣就大大地減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www.lvshijia.net
4、對于課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詞未能很好的把握,沒有完全讓學生深入地去體會感受。一碧如洗、抖動、燃燒……當講到“一碧如洗”這個詞時,不僅需要讓學生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天空好象被水洗過一樣,非常美麗),更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到,天空被水洗過后的那一種干凈、明亮。我們不能把重點放在“洗”這個字上面,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干凈”這一個詞上。說到“燃燒”這一詞時,教師沒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應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北大荒的人們那一種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沒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原野的“熱鬧非凡”。在這兒,可采取一種對比的方法,先出現(xiàn)一小片大豆,再出現(xiàn)一大片的大豆,讓學生在視覺上有一個真切的感受:大豆的多,笑聲也就多,進而感受到原野“熱鬧非凡”,下面用同樣的方法來教學“高粱”和“榛樹葉子”這兩塊內容。用這種方法就更能讓學生體會“熱鬧非凡”,然后朗讀的時候也就更有感情了。
5、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應教師應該及時做糾正。在教學到“沉甸甸的寶物”時,我提了一個問題:除了大豆豐收了,還有些什么呢?學生中有人回答“蘋果”、“香蕉”……這些都是南方的水果,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課文中講的是北大荒的秋天,而非我們這里的秋天,北大荒的秋天盛產(chǎn)的是大豆、高粱、小麥、山查……一些農(nóng)作物。
經(jīng)過xx老師的細心指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中有許許多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更要虛心學習,不斷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把一個全新的我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相關閱讀
[課件必備] 《稍復雜的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壹篇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識要求。優(yōu)質的教案課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件必備] 《稍復雜的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壹篇”,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中的一個難點,對孩子來講,內容抽象,數(shù)量關系復雜,每年講到這部分知識,孩子都會出現(xiàn)乘除部分,數(shù)量與分率不對應,做題沒有思路等等。要突破這個難點,重在理解數(shù)量關系,而數(shù)量關系中的單位“1”和關系式,又是做題的關鍵,所以,在學習本節(jié)課時,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
1、突出單位“1”,寫好數(shù)量關系式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僅僅抓住單位“1”的量,理解用單位“1”的量×對應的分率=對應的數(shù)量。不管是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還是除法應用題,寫關系式,找單位“1”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每一節(jié)課,都出這樣的題目,訓練寫數(shù)量關系,并畫出線段圖,理解題意。
比如:一本故事書,讀了3/5,讓學生寫出兩個關系式:一本書×3/5=讀了的頁數(shù)
通過聯(lián)想,還能寫出另外一個關系式:一本書×(1-3/5)=剩下的頁數(shù)
2、嚴格做題的程序
通過幾年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對分數(shù)應用題,都是憑著感覺來做題,沒有嚴格按照程序做題,所以出錯非常多。今年從開始學習應用題,我就要求學生嚴格步驟:一找,找題目中的單位“1”,教給學生找單位“1”的方法。二寫,寫數(shù)量關系式,用單位“1”×對應的分率=對應的數(shù)量,關系式必須寫成乘法關系式。三、帶入數(shù)量,看題目中哪個數(shù)量給除了,從關系式中替換下來,然后選擇適合的方法做。四列式計算,進行解答。
3、教給孩子轉化的方法
分數(shù)應用題中,比較難的是“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這樣的題目,教給學生兩種方法:一種是按照份數(shù)做題,找準單位“1”后,明白兩個量相對應的分數(shù)。從份數(shù)方面來解決,另外一種是交給孩子轉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比一個數(shù)多幾分之幾,就相等于這個數(shù)的一加幾分之幾的和。明白了這一點,對孩子來講,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把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納入到了簡單的應用題上。
4、教給孩子做題的方法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我采用的是列方程的方法來解答,重在讓學生理解等量關系。采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一邊畫圖,一邊用方程理解題意。另外在做題過程中,多種方法題解,讓學生全面理解。
其實,不管哪種方法,重在理解,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練習3》教學設計壹篇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只有將教案課件提前準備充分,這樣才能讓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要寫好教案課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練習3》教學設計壹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了解椰子傳播種子的方式。
⑵知道“漂浮”與“漂流”的區(qū)別。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⑶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其他方式。并能用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口頭、書面介紹植物種子傳播的方式。
2、過程與方法:
⑴默讀了解短文大意。
⑵運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⑶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資料。
⑷大膽想象種子旅行的有趣經(jīng)歷,與同學口頭交流,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
3、情感與態(tài)度:
⑴敢于想象,勇于交流,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
⑵熱愛自然,喜愛科學。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內容: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練習3的“處處留心”是練習3教學重點之一。這部分安排的3項練習,一是讀短文,了解椰子樹傳播種子的有趣方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重新安家”的意思,區(qū)別“漂流”與“漂浮”的意思;二是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和葡萄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用線把植物和傳播方式聯(lián)系起來;三是選擇圖中一種植物,說說它是如何傳播種子的,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2、教學重點:運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3、教學難點: 能用幾句話寫出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單元學生剛剛學習了《蒲公英》,初步了解了植物傳播種子的特殊方式;三年級的科學課恰好也對 “校園里的植物” 進行了一番調查;練習3再次接觸有趣的植物。一個奇異、豐富的植物世界呈現(xiàn)在眼前,孩子擁有大膽而瑰麗的想象,愿意成為童話世界的主人;探究欲望強烈;課外搜集的資料全面、形式多樣。這些都為課堂學習、探究、創(chuàng)造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四、教學策略:
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向他們展示奇妙的植物世界。對圖片、視頻、故事的欣賞,既可以提高他們的感性認識,又拓寬了學生的想象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植物傳播種子的四種方式,展開豐富的想象,從口頭、書面兩方面進行語言實踐。
五、教學媒體設計:
本課件力求體現(xiàn)教學媒體組合整合優(yōu)化的原則,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師引導下認識植物、了解其種子傳播的特殊方式、展開想象,進行語言實踐。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運用一、學習“椰樹傳播種子的方式”。
1、學了《蒲公英》一課,你能說說蒲公英媽媽是怎樣把自己的種子寶寶傳播出去的嗎?這叫風力傳播。自然界中,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還有許多植物,另外,植物傳播種子還有其他有趣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走進神奇的種子世界去做一番旅行吧。瞧——(出示圖片:椰樹)熱帶地區(qū)有很多椰子樹,他們長得高高的,結的果實又大又多。椰子樹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自己讀讀吧!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自讀情況。
3、默讀,思考:椰子樹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4、椰果寶寶穿著三件衣服,所以可以在大海中——板書: 漂浮、漂流區(qū)分“漂浮”與“漂流”的意思。點撥:
⑴可從“流”和“浮”的字義上辨析;
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來在什么地方,后來又到了哪里呢?
⑶根據(jù)課文及生活中的情景講講“漂浮”的意思。
5、椰子的種子“漂浮”在水中,借助水流的力量“漂流”,最終要到哪里去呢? 理解“重新安家”:⑴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重新安家”的意思。
⑵誰能用這個詞來說一句話?
6、小結:椰子樹是利用水的力量來傳播種子的。椰果一旦被海浪沖到沙灘上,就可以發(fā)芽、生長。所以,在熱帶的海岸,椰林比較多。
7、假如椰果來到的海岸不在熱帶,它的命運會如何呢?大自然給了椰子神奇的傳播種子的方式,它們也面臨著挑戰(zhàn)。能順利到達熱帶海岸并生存下來的種子是多么的不簡單呀!二、學習“植物種子的傳播”。1、(出示插圖)圖上畫了哪些植物?
2、它們靠什么來傳播種子?
3、師簡介蒼耳、豌豆、葡萄傳播種子的方式:借助動物傳播、靠自身彈射傳播。
4、拓展:運用風力、水力、動物的活動、自身的彈射傳播種子的植物還有哪些?教師結合課件介紹植物種子的有趣旅行。
三、指導寫話。
1、你喜歡哪種植物的傳播方式?把自己想象成植物的種子,說說自己是怎么旅行的。
2、組織交流,集體評議:
⑴聽了同學說的,能否弄清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他說得通順嗎?聽起來有意思嗎?
⑵除了把自己當作植物的種子,我們還可以怎樣介紹種子的旅行?
3、組織練寫。巡視指導。
4、反饋寫的情況。即時評價。
四、故事欣賞。師: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它們的旅途真是奇妙極了。讓我們來聽聽它們有趣的故事吧。
五、課后作業(yè)。你對哪道題有興趣?選一道題試一試吧!老師將把你們的作品放進《種子的世界》專題網(wǎng)站里,讓大家都來看看我們的學習成果。
1、用幾句話介紹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
2、瀏覽學校專題學習網(wǎng)站《種子的世界》,了解更多的植物是如何傳播種子的。
3、為你喜歡的種子編寫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4、將種子旅行的故事畫成連環(huán)畫。
5、在你郊游時,觀察植物的種子,拍攝成照片或采集、制作標本,寫成日記和同學分享你的收獲。學生口頭敘說。認識椰樹、椰果。自由讀短文,借助字典讀準字音。指名讀短文。正音。
交流:
⑴椰子在水中旅行,尋找新的陸地。
⑵椰子穿著三件“衣服”。可以長期在大海中漂流。生:漂浮、漂流。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邊讀邊體會“漂流”的含義。說說曾經(jīng)見過哪些事物“漂浮”在水面。學生小組學習、交流。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用“重新安家”說一句話。沒有合適的環(huán)境,椰果是不可能順利生長起來的。帶著對自然的敬畏齊讀短文,邊讀邊想象椰樹種子旅行的情景。觀察插圖。學生自由說。自主連線,互助交流。學生交流課前搜集整理的資料。想象,在小組里用第一人稱說說植物種子的傳播。指名口頭表述?;ピu互議。提出建議,并嘗試用第三人稱講述種子的旅行。寫話,介紹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指名讀自己寫的。聽故事《種子旅行家》。視頻演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出示椰樹、椰果圖。大屏幕出示課文,方便學生注意力集中地進行集體交流。 給有關的詞句加上橫線,引起學生注意。出示漂浮、漂流。媒體出示相關的句子:椰果落入大海,便隨著海浪作長途旅行,有的旅程可達數(shù)千里之遙。課件: 重新安家了。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認識蒲公英、蒼耳、豌豆、葡萄。比教材中提供的圖片更加清晰,色彩鮮艷,有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出示中華槭、菱角、鳳仙花、蒺藜圖。鮮明地反映了這幾種植物種子的特點。媒體播放兒童故事《種子旅行家》。有趣的童話,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連接專題學習網(wǎng)站,并出示作業(yè)題。網(wǎng)絡連接了課內與課外,豐富的專題知識、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新穎的視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七、板書設計練習3漂浮————漂流————重新安家
[課件參考]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壹篇
老師在新授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撰寫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都要做的事。做好了關于教案課件的前期設計,才能很好地達成要求的教學目標設計。該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課件參考]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壹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2、學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和生動準確的語言。
學習方法:朗讀、交流討論
課時計劃: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二、閱讀主場
(一)學習小組集體利用工具書,消除文字障礙(正音、釋詞),熟悉課文內容。
(二)在學習小組內嘗試朗讀。
邊朗讀邊議論:本文該怎樣朗讀?
在老師指導下提出朗讀建議:語速要稍慢,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要讀出喜愛的感情。
(三)聽課文錄音,按上面的要求進行朗讀訓練。
(四)合作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引導學習小組就下面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分別與北平、倫敦、熱帶對比。說明濟南是個寶地,突出它冬天“溫晴”的特點?!皽厍纭笔秦灤┤牡闹骶€。
2、學習第二段。引導學習小組就下面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有山有水”/“曬”“睡”“醒”“小搖籃”“安靜不動”“低聲”“含笑”
3、學習第三段。引導學習小組就下面問題進行交流,再在班上發(fā)言。
這一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圍繞哪個字?突出哪個字?是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的?哪些詞句生動形象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是怎樣的印象?
“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那點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熱門課件」《難忘的啟蒙》教學思考壹篇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下足了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工作,這樣老師才能在面對學生時心有成竹。寫好教案課件,你目前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門課件」《難忘的啟蒙》教學思考壹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難忘的啟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文章回憶了自己的啟蒙老師,文章重點回憶了抗日講演比賽、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對日語課的抵制等三件事。為了讓自己清晰了解上課狀況,上課前特意對課文進行了設計,上課時也時時對照著教案,看看自己的執(zhí)行情況。
本來的設計是:一開始上課,讓學生講一些有關老師的詞語或成語或句子。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哪些課文是描寫老師的?上課時突然想起學生不大愛發(fā)言,也沒有創(chuàng)設情景,效果肯定不好,所以臨時改為“板書課題”導入,并把“蒙”字故意寫錯,讓學生辨認,然后找“啟蒙”的近義詞;然后讓學生說說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學生朗讀課文找出來。從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學生還是比較積極的。因為愛挑毛病是學生的`天性,何況還是老師寫錯的呢?
在“指導朗讀,談體會,請學生板書?!辈糠郑罢勼w會”改為對“我”的影響,并讓學生在文章里找出相應的語句。這樣,學生的回答是有根有據(jù)的,從語句中體會這是學語文的重要方法。
教學的次重點我定在了“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前后照應”。無論是內容還是寫作方法,這是一篇很典型的回憶文章,是學生可以模仿的例文。所以上課時,我讓學生重點讀了第一和九、十自然段,通過朗讀和分析,學生知道了這三段內容有重復是前后照應的寫法,文章開門見山,語句有變化。
在后面的時間里,我還講了在報紙上登載的“三歲小孩童言無忌,無意說穿小偷行經(jīng)”引起車上乘客深思的文章,讓學生明白:啟蒙老師不論年級、性別等,只要能觸動自己的心靈或教會自己某種技能,就是“老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學生也受到啟發(fā),談論了自己的啟蒙老師。
通過課前設計和課中調整,我上的這節(jié)課語文味更弄了,教學目標更細化了!
龜兔賽跑教學設計壹篇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作好了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這樣心中對于各種可能的情況胸有成竹。網(wǎng)絡有沒有優(yōu)質的教案課件以資借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龜兔賽跑教學設計壹篇”,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教學目的:
1、學習用固定音型,為故事配伴奏
2、請幼兒學會看指揮
教學準備:
1、樂器:木質樂器(木魚、雙響筒、響板)
散響類(手鈴、鈴鼓)
金屬類(三角鐵、撞鐘)
2、頭飾:烏龜、兔子、松鼠、小馬、小鳥
3、音樂磁帶一盤
教學過程:
一、教師進行配樂講故事“龜兔賽跑”,幼兒聽故事。
提問: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動物?
2、它們跑起來的節(jié)奏是什么?
二、節(jié)奏練習
1、幼兒說出一個小動物的名字,教師就出示該小動物的頭飾,并貼在白板上,然后提問:這個小動物走路的節(jié)奏是什么樣子的?請小朋友拍一拍。
2、教師和幼兒討論:這些小動物用什么樂器來表現(xiàn)合適呢?經(jīng)過討論后,大家統(tǒng)一意見,小馬用雙響筒,小鳥用手鈴,小松鼠用三角鐵,烏龜用木魚
三、幼兒用樂器為故事配伴奏
1、幼兒自取樂器,分組坐好,并學習看指揮,分組復習自己組的固定音型。
2、全體幼兒為音樂劇配伴奏
(1)請一名幼兒講故事,其他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配樂器
(2)第二遍,教師請二名幼兒進行表演,分別扮演兔子和烏龜,其他幼兒伴奏
四、活動結束。
以上就是《《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壹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相關推薦
更多>- 北大荒的秋天04-07
-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學設計10-21
- 《北大荒的秋天》教后反思10-22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心得10-22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04-12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評析10-22
-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學設計10-21
- 《北大荒的秋天》內容10-21
教你寫教案: 《吹泡泡》教學設計篇二11-28
- 關于教學反思的名言10-20
-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篇二)11-28
-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學設計范例11-28
- 駱駝尋寶記教案精選11-28
- 走一步教案7篇11-28
- 改寫和省略教學思考通用11-28
- 大班科學神奇的水教案集錦11-28
-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學教案大全1500字系列11-28
-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老鼠嫁女兒之二11-28
- 多情的黑土地,神奇的北大荒09-11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壹篇11-28
- 實用教案:秋天教案1180字09-06
- 教案范本: 秋天教學設計篇二08-25
- 最新課件: 《秋天》教學設計寫作范例08-19
- [教案分享] 秋天教案1篇08-04
- 北大荒的秋天》04-02
- 北大荒的秋天04-07
- 《北大荒的秋天》內容10-21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壹篇11-28
- 《北大荒》04-02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10-21
- 北大荒的秋天》04-02
- 北大荒的秋天04-07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壹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