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語文課教案
初中的語文課教案(篇三)。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設(shè)想教案課件了。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的語文課教案(篇三)”,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教學目的
一、了解諸葛亮統(tǒng)一中國的愿望和親賢臣、遠__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三、了解“表”的有關(guān)知識,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學設(shè)想
一、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jié)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后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領(lǐng)會內(nèi)容大意。
二、采用“讀讀,講講,議議”的教學方式,在讀、講、議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的藝術(shù)特色。
三、課文的重點是第一部分,在講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練習法進行教學,第三部分讓學生自讀背誦。
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表的第一流杰作,質(zhì)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正所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杰作。(板書)
二、教師范讀全文(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chǎn)生激情。
三、解題。
1什么叫“表”?這種文體有什么特點?明確: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zhàn)國時期統(tǒng)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罢乱灾x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文心雕龍》)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又統(tǒng)稱“表”?!氨怼钡幕咎卣魇恰皠又郧椤??!冻鰩煴怼肥侵T葛亮在出師北伐前向劉禪(劉后主)的言事呈文。
2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寫《出師表》的?明確: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劉備的遺志,諸葛亮為了實現(xiàn)先帝遺志,在戰(zhàn)略后方日益鞏固的情況下決定出師伐魏。但劉后主卻昏庸無能,聽信__佞,成了北伐的后顧之憂。諸葛亮在出師前寫下這篇,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后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四、分析結(jié)構(gòu),歸納段落。
關(guān)于本文的結(jié)構(gòu),教師要引導學生著眼于“出師”二字。具體地說,一是要看作者對出師后國內(nèi)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說明出師的理由。這兩個問題弄清楚了,全文的脈絡(luò)也就清晰地顯示出來。明確:可將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段),從當前形勢出發(fā)勸說后主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經(jīng)歷,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第三部分(8、9段),明確各方面的責任,向后主提出懇切的期望,總結(jié)全文。
五、講讀第1段。
1學生對照注釋,自讀第1段。教師補充注釋。疲弊:疲弱困乏。誠:的確、確實。危急存亡:形勢危機,決定存亡。宜:應(yīng)該。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職守。侍衛(wèi)之臣:陪侍、保衛(wèi)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忠心的將士。志,士心。忘身:奮不顧身。蓋:副詞,原來,表示解釋原因。追:追念。報:報答。圣:古時臣下對帝王的尊稱?;趾辏菏怪臼恐畾獍l(fā)揚光大。妄自菲?。哼^分看輕自己。諫:臣下給皇帝提意見。
2學生講述大意。
3討論問題:
(1)為什么說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為什么說“益州疲弊”?明確:說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諸葛亮的戰(zhàn)略思想是聯(lián)吳抗曹。但吳國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戰(zhàn)役(即《三國演義》)中講的“大意失荊州”“火燒連營八百里”故事)奪走了荊州全部地區(qū),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tǒng)治者也乘機發(fā)動叛亂。這時,魏已牢固地控制著全國的中心地區(qū)即黃河流域,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吳控制長江中下游,經(jīng)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處于不利地位。所以說“益州疲弊”。
(2)諸葛亮為什么向后主提出“開張圣聽”?明確:一為發(fā)揚光大先帝遺德,激勵振奮忠心為國的臣下士氣;二為避免阻塞“忠諫之路”?!耙怨庀鹊圻z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譯成“來”;“咨臣以當世之事”的“以”表憑借,可譯成“用”。
4分析本段的層次。
板書: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背誦第1段。
2預習2—5段。
延伸閱讀
最新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2000字匯編
88教案網(wǎng)主題欄目精選:“初中語文教案”,敬請訪問。
掌握對于學生的多元化及個性化管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思維連貫發(fā)散的過程,怎么完成一版好的教案?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讀課文,能復述故事情節(jié),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學習本文運用心理描寫,通過展示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2.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理解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愛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質(zhì)。
重點與難點
本文重點是弄清心聲含義,在熟識小說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分析小說人物形象進行歸納。小說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這是本課的難點;初次接觸小說,側(cè)重引導他們體會心理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自主預習,情景導入
活動設(shè)計:
1、看標題,猜猜文章的內(nèi)容,你想到了什么?
2、學生采用默讀,迅速瀏覽課文,提取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理清文脈。
3、學生自查工具書和資料,借助已有知識,在書本上圈點批注。
4、標記自己的疑惑處(點)。
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觀察到的生活現(xiàn)象、自己的閱讀體驗,日常經(jīng)歷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文本、與作者之間的距離。作為一篇兒童小說,同齡人也易于引起共鳴。學生自己圈點批注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勾起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
二、整體感知,朗讀初通
活動設(shè)計:全班同學就自己個人的批注交流自學所得,可從小說的文體特點、主要內(nèi)容及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寫作思路、敘事的順序(線索),甚至文中人物及主要人物的性格、作品描寫人物的方法、讀者自己的態(tài)度及文學作品的語言特色等方面作初步的、概括的描述。發(fā)言要求語言簡潔明確,概括性強,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盡情交流。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引導學生善于提取信息,培養(yǎng)語感,為學生提供一次展示的機會,就學生自己獨立初讀文本的最直觀的、最直接的、最原始的印象,最切身的體驗來交流。以相互印證、修正、補充和啟發(fā),讓學生感受自學的力量和快樂,也有利于教師掌握本班學情。(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深度和廣度,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等。)
三、揣摩品味,融會貫通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獨特感受,真情體驗。
活動設(shè)計:
1、按時間順序,二人相互復述故事,理清故事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
2、弄清小說主要塑造的李京京和程老師兩個典型的人物形象。
3、比較京京與萬卡之間的相同之處,結(jié)合京京的家庭背景和經(jīng)歷,理解京京的心聲、京京的情感。(對朗讀的執(zhí)著,對爺爺?shù)乃寄睿瑢斫獾目释?,對本真的向往?
4、找出并有感情地讀出最打動你的情景或文字,談?wù)勛约簞有?、動情的理?激勵學生展開聯(lián)想、發(fā)揮想象,理解文本,包括本文所揭示的教育問題,社會問題。)相機點撥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及插敘等。
5、你想對文中人物表露自己的心聲嗎?把你最想對他們說的說出來吧。
說明:小說中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躍進,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給小說帶來更強的感染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累,在體驗、品味、感悟之中有效挖掘文本,要求給學生正確導向的同時,給學生發(fā)表言論的空間,并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寫作體驗,實現(xiàn)讀寫有機結(jié)合。
四、質(zhì)疑探究,獲取新知
問題估測:
1、主要人物是李京京和程老師,寫其他人物有何作用?(如爺爺、妮兒、趙小楨等)
2、京京的心聲到底該如何理解?
3、假如你是京京,為渲瀉情感的讀書請求遭拒后你會怎樣做?如果你是京京的同學,你又會怎樣做?
4、你認為怎樣才能聲情并茂地讀好書?
5、你喜歡程老師嗎?為什么?你更希望自己的老師是怎樣的?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主要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深入理解作品的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注重學生思維品質(zhì)和情感狀態(tài)的展示,讓學生在學中生疑,在疑中更進,師生同氣相投,讓學生的真情體驗,自主意識,探究欲望達到高潮,更深層次激發(fā)學生展開多角度對話,深入理解文本、作者、甚至自己。
五、拓展創(chuàng)新,觸類旁通
活動設(shè)計:以《心聲》為題,用文字表露屬于你心靈深處的珍藏。
說明:從生活出發(fā),再回到生活,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從文本走向自身,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并給他們一個盡情傾訴的機會,盡情渲瀉自己,并內(nèi)化為前進的動力,有利于學生美好心靈的健康成長。
六、小結(jié)收獲,積累提高
活動設(shè)計:
1、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知識積累,情感體驗)。
2、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的收獲。
說明:學生自身的生活積累、學習積累是語文課永遠鮮活的源泉。啟發(fā)學生不斷搜集、整理知識、方法和經(jīng)驗,并用于閱讀和寫作的實踐中,就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使自己得到長足發(fā)展。
......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認識海燕的形象,體悟海燕的豪情。
2、通過討論,認識在當下學習海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走近海燕。
1、引入
在20世紀初的俄國,革命斗爭蓬勃興起,偉大的作家高爾基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以謳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qū)。如今,革命的風暴已漸行漸遠,我們今天重讀《海燕》,一起來感受經(jīng)典對現(xiàn)代生活的啟迪。
2、假如提供3種背景音樂——快樂的、優(yōu)傷的、激昂的,選擇最適合本課的。
3、在背景音樂中,讀課文。
二、細讀文本,探究海燕
1、感受環(huán)境
①劃出海燕活動的環(huán)境。②通過聲音再現(xiàn)這一環(huán)境。齊讀。③寫海燕為什么要寫環(huán)境?
2、認識海燕
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海燕有怎樣的表現(xiàn)?用括號標出。②作者對它有怎樣的情感?
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這一情感?
③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表達你對海燕的情感?
④選其中的一節(jié),自由讀出這種情感。展示。交流。
①寫海鳥的目的是什么?②其他海鳥的特點是什么?體味作家用詞的精妙。③通過閱讀來表現(xiàn)這種情感,
4、由文及人
①你是海燕,你會對這烏云、狂風、雷電說什么?②作為讀者,你想對海燕說什么?
5、再次深化
教師在音樂聲中背誦
三、融入自我,感悟海燕
探討:革命的風暴已漸行漸遠,我們今天學習《海燕》應(yīng)該學習什么?
小結(jié):
時代需要張揚堅忍不拔的剛性精神,社會期盼洋溢奮力前行的硬派之風。堅實厚重,以凌厲和富有血性方式,融入社會變革洪流之中,承擔起社會賦予的責任,接受生活的苦難與磨練,頂天立地,豪情四溢。
當陰柔之風甚囂塵上,當陽剛之氣蕩然無存。我們需要這熠熠生輝的硬漢形象,需要這震撼人心的陽剛力量。
一個忘記血性的民族,必是精神弱化的民族;一個失去血性的民族,必是失去競爭力的民族。
愿你就是人生暴風雨中的海燕!
有時間,齊讀最后三節(jié)。
語文課的語文味,這節(jié)課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體現(xiàn):
①以讀來貫穿整個課堂。通過聲音來觸摸這個偉大的靈魂,努力尋求恰當?shù)穆曇粜问絹頊蚀_表達文本的感情。
②注意引導學生揣摩字詞。在言語實踐中發(fā)展言語,是這堂課努力遵循的,應(yīng)該說這是良好語感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
③充分利用文本資源。雖說拓展能展現(xiàn)課堂的廣度,但細讀文本,充分感受文本的魅力,更有利于積極閱讀的形成。
④強調(diào)對學生健康個性、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任何一種語言形式背后都躍動著一種生命形式。有學生的閱讀體驗作基礎(chǔ),與文本背后潛藏著的思想作對話,努力實現(xiàn)學生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也許有人質(zhì)疑立意過高,但我還是認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四、課堂小結(jié)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的卓越成就;
2、學習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形式、空間說明順序。
3、積累文言詞匯,理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解讀課文內(nèi)容。
2、了解結(jié)構(gòu)形式,說明順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把握結(jié)構(gòu)。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新課
我國的微型雕刻藝術(shù)有著悠久的歷史,堪稱一絕。
舉兩個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讓我們今天用五倍放大鏡才能識讀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筆桿上雕刻鐵馬云雕的將士行軍路;
(屏幕欣賞《孫子兵法》竹筒微雕、雞蛋微雕)
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古文《核舟記》,記錄的就是我國古代微雕藝術(shù),讀來令人驚喜(屏幕顯示課題)
二、題解(屏幕顯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記: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人和事,山川名勝,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
題意:介紹說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識記下列詞語的讀音、字形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 八分有(yòu) 奇(jī)
詘右臂支船(qū)
四、聽錄音范讀,學生朗讀課文
五、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提問: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全文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明確:結(jié)構(gòu)形式:總分總
(第1段) (第2~5段) (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nèi)容(本課時講解分析前兩段)
具體方法:請學生參照注釋和老師的提示,讓他們互相討論,然后分別講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后老師釋疑并明確意思。
第1段(總說):
1、重要詞語:⑴ 奇巧;⑵ 為;⑶ 罔不因勢象形;⑷ 嘗:曾經(jīng);
⑸ 貽;⑹ 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據(jù)以上詞語,學生討論譯出大意,老師再明確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
4、朗讀:
第2~5段(分說)
提問:根據(jù)方位詞語,這幾段按什么順序介紹核舟?各段介紹的重點是什么?
明確:
⑴ 空間順序;
⑵ 各段介紹的重點:
第2段(船的結(jié)構(gòu))第3段(船頭游覽者蘇軾、魯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 第5段(船的頂部,題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體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詞語。
2、學生討論后講解大意,老師再明確。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確:
第2段:介紹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讀。
七、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并背誦第2段。
2、完成閱讀思考題。
〖結(jié)構(gòu)圖示
概說核舟之奇巧,引出由來(第1段)
船體設(shè)計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記 詳述核舟之精妙 船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第3、4段)
船背技師的題款、著色(第5段)
總括核舟,發(fā)出贊嘆(第6段)
##結(jié)束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2、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系統(tǒng)的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能借助注釋和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文言文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4教學過程
1、導入
美麗的大自然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與奇妙的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會使我們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悶,流連其中,樂而忘返,林語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紙上的山水,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踏著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足跡,瀏覽小石潭,賞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間寄寓著怎樣的情感?〔板書,課題〕
2、出示學習目標:
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回顧全文,檢查復習
走進小石潭,我來讀一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文章,感悟作者的感情。
首先來朗讀課文,注意生辟字的音。
個別讀。
齊讀生字詞?!惨笞x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走進小石潭,我來譯一譯
〔師:文言文不僅要讀準音,還要釋準意。〕
要求:翻譯句子時字字落實,語句流暢,注意重點詞。
請個別學生來疏通。
檢查個別字詞掌握情況。
二、走進小石潭,我來寫一寫。
這是一篇游記散文,課文按照瀏覽順序來寫,請你按課文內(nèi)容用小標題的形式疏理出作者的寫作順序!
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勢→記錄同游人
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你會用哪一個字?
請以“小石潭真〔 〕”為題,用描述性的語言寫出你對小石潭的印象,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
教師點評:
剛才,同學們通過寫小石潭充分展示了小石潭的清、靜、綠、美、假如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石潭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
三、走進小石潭 ,我來說一說。
1、在幽靜的小石潭邊,我們都會感受到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邊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句畫出與作者心境有關(guān)的詞語及與心境相關(guān)的有關(guān)景物描寫的語句。
師:引導學生注意,文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怎么寫的?體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提示:
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皆若空游無所依,目光不撤,影布石上。
石——奇,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屹為堪為巖
樹——籠,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魚——歡,依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板書,水,石,樹,魚〕
學生討論, 師小結(jié):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凄悲涼,〔板書:景物特點,幽涼冷寂〕作者感受:孤凄悲涼?!?/p>
師:作者當時的境遇,柳宗元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職,心中憤懣難平,試圖借助出水來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麗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暫時忘記愁苦,但這種快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捕嗝襟w展示:小石潭:幽深冷寂——被貶的柳宗元孤凄悲涼觸景抒情,接景抒情,寓情于景,形似寫景實則寫情〕
2、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感受到了小石潭的幽深冷寂和柳宗元的孤凄悲涼,這時假如你就在柳宗元的身邊,作為柳宗元一路去游玩的朋友,你會怎樣勸慰他呢?(多媒體展示文字,走進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可以引導學生用上一些勵志的名句,如:有志者,事竟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等。
四、走進文章,我來品一品。
(1)在本文中,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氣氛,借景抒發(fā)了自己在貶官失意的孤凄悲涼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描述寫生動,細致入微,充滿詩情畫意,下面我們就走進文章,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今天,我給大家提供一個舞臺,希望你盡情展示,記住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提示:
1、品詞語。
找出精妙詞,以“我認為 詞(字)用得好,寫出了 ”為話題發(fā)言。
2、品句子。
找出精彩之句,以“我認為 句美,寫出了 ”為話題發(fā)言。
3、品情感。
以“我從文中 處,領(lǐng)會出作者 的心情”為題發(fā)言。
4、品寫法。
從寫景的角度、方法方面自由發(fā)言,老師可先做示范(板書:寓情于景)
(2)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興趣。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是游記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記》更是歷代傳誦的散文名篇,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致的寫景狀物,文章出慢了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作者孤凄悲涼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記,就是這樣——借景抒情,寫景寓情,他的《永州八記》值得一讀。
這節(jié)課雖結(jié)束,但對古詩文的學習僅是個開始,相信通過你的學習,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
五、布置作業(yè),我來練一練。
我來練一練——你曾經(jīng)游歷過那些地方,哪些景物曾觸動過你的心弦?(請運用自己學到過的寫作方法,寫一篇寫景短文,要寫出景物特點和自己的感受)
提示寫法:借景抒情、動靜結(jié)合、側(cè)面描寫、抓住景物特點等。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習作指導,教會學生“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體會細節(jié)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達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的習慣,并鼓勵學生將觀察到的信息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1.教會學生“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2.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通過恰當?shù)膶懽魇址ê捅磉_方式反映人物個性。
教學過程:
導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們步履匆匆,擦肩而過,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們的面前閃過。那么如何將一張張表情各異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畫家可以用顏料去畫,攝影師可以用相機去拍,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筆去描繪。俗語說:“畫龍畫虎難畫骨?!币馑际钦f,無論畫人還是畫虎,要畫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較容易的,但要畫出虎和人的內(nèi)在精神卻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呢?
以“我的好朋友”為題,寫一篇以記人為主的,不少于200字。
寫作指導
一、抓住典型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
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細節(jié),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xiàn)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jié)。它是記敘文情節(jié)的基本構(gòu)成單位。細節(jié)描寫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動作、語言、神態(tài)細節(jié)進行描述。
1.肖像細節(jié)描寫。
照片激趣:你覺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為什么認為是這樣的?
〔明確〕 肖像描寫的作用不止在于畫出這個人的外部面貌,更是為了以形傳神,通過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點(表現(xiàn)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際遇)。
課文范例:(作家筆下人物猜測)
(1)外貌描寫
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fā);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的胡須;左手捏著一支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jīng)熏黑了。
〔明確〕 魯迅 身體瘦弱、精神矍鑠、意志頑強。
(2)她微笑的時候,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堅固的雪白的牙齒。雖然黑黑的,兩頰有許多皺紋,但整個面孔仍然顯得年輕,明朗。
〔明確〕 外祖母 開朗的性格,年輕、明朗的心態(tài)。
〔明確〕 成功的肖像描寫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鑰匙。
2.語言細節(jié)描寫。
老舍說:“對話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紹?!闭Z言描寫是對人物獨白和對話的描寫,俗話說言如其人,又說言為心聲,什么人說什么話。我們也常說,對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說的就是一個人的語言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3.行動細節(jié)描寫。
行動描寫是表現(xiàn)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示個性形象,而且引人入勝。年輕人之所以喜歡看武打小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動作吸引人?!端疂G》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異,主要是作者對他們進行了各具特點的行動描寫。
4.心理細節(jié)描寫。
心理活動能夠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夠把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要設(shè)身處地地推測人物的內(nèi)心所想,把自己當作具有所寫人物的個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得細膩而真切、生動而傳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整個晚上,女孩都在想著向家里要錢的事兒。最終,女孩也沒提要買黃紗巾的事,并發(fā)誓永遠不提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給你吧,收下,你圍上它肯定好看?!迸⒁汇?“不能!那樣我會很難受,比得不到它還難受?!迸⑴荛_了。
小組內(nèi)交流體會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兩顆美麗心靈的跳動,感到了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撫慰的溫馨之情。
二、借助一些寫作手法加以突出、強調(diào)
常見寫作方法、表現(xiàn)手法:
聯(lián)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后照應(yīng)(呼應(yīng))、正面(側(cè)面)描寫、抑揚(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1.對比。把兩種對應(yīng)的事物對照比較,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
(1)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刻畫性格。
如契訶夫的《變色龍》,寫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處理一只狗咬傷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態(tài)度在頃刻間變了四次,反復再三,前后判若兩人。這里通過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鮮明地刻畫了其“變色龍”的性格。
再如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分?通過菲利浦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前后不同的對比,揭示出他們自私、庸俗、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鄉(xiāng)》里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的對比;再如《范進中舉》中胡屠戶對范進中舉前后態(tài)度的對比。
(2)運用對比手法,描摹景物,抒發(fā)感情。
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邊描寫了百草園景色,這是一片生機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這里的景物描寫與充滿枯燥乏味氣息的“三味書屋”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對“三味書屋”的厭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
2.襯托。以一些次要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與對比一起運用。人們常說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眾星捧月”,就是襯托。
(1)用其他人物襯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愛國青年”的無理挑釁來反襯藤野先生的正直熱忱、毫無民族偏見;《花的話》中用月下比美的眾花來對比襯托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二月蘭;再如《愛蓮說》。
(2)用景物描寫來襯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義。如《故鄉(xiāng)》開頭描繪了荒涼蕭索的村景,十分貼切地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
3.鋪墊。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現(xiàn)之前,對環(huán)境、情緒、氣氛等所做的描寫,借以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藝術(shù)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層層鋪墊的寫法。寫荔枝林的茂盛,是為蜜蜂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huán)境;寫荔枝蜜的甜香,是為下文贊頌蜜蜂做鋪墊;寫蜜蜂的辛勞,又是為贊頌勞動人民做鋪墊。
再如《麥琪的禮物》中插敘了對德拉的頭發(fā)、杰姆的金表的敘寫,為后文寫杰姆夫婦毅然舍棄如此珍貴、心愛的東西做鋪墊,以凸現(xiàn)雙方深摯的愛情。
4.伏筆、照應(yīng)。
(1)伏筆,實際上是一種交代,對將要出現(xiàn)的事件作暗示,為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埋下伏筆后,后邊一定要有照應(yīng)。
如《故鄉(xiāng)》中,“我”剛回到故鄉(xiāng)時,母親說:“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面。我已經(jīng)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边@是一處伏筆,不僅點明了閏土和“我”的關(guān)系,而且暗示“我”將要與閏土見面,使后面閏土的出場十分自然。
(2)照應(yīng),是前后內(nèi)容上的關(guān)照呼應(yīng)。方式主要有與伏筆照應(yīng)、與開頭或題目照應(yīng)、反復照應(yīng)等。照應(yīng)得好,可使結(jié)構(gòu)嚴謹細密,主題更加鮮明強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寫“背影”,三次寫“流淚”,反復照應(yīng),感情抒發(fā)一次比一次強烈,滾滾熱淚既表達了兒子的情感,又襯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這篇是情與淚的結(jié)晶!
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來表現(xiàn),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如冰心的《小橘燈》中的小橘燈象征著光明和勝利,象征著小姑娘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如茅盾的《白楊禮贊》,細致描寫了黃土高原上白楊樹枝干筆直、葉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現(xiàn)了它的倔強、挺立、不屈不撓,從而象征了華北農(nóng)民質(zhì)樸、嚴肅、堅強不屈、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用象征手法構(gòu)思全文,賦予高傲飛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驅(qū)者的象征意義,使作品意義更深遠。
6.夸張。一種故意“言過其實”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強化感情。
如《三國演義》中寫張飛的肖像:“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這種夸張的描寫,突出了張飛粗直勇猛的特點。
再如童話《皇帝的新裝》中對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張手法,辛辣地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愚蠢。
另外,記敘文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還有懸念手法(《棗核》)、抑揚手法(《荔枝蜜》)等,使情節(jié)曲折有致,引人入勝。
三、借助一些抒情議論的句子,對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作點睛式的概括
1.記敘文中的議論
記敘文中的議論,就是作者在記敘文中對所記敘的事物發(fā)表的意見、主張或看法。在記敘文中恰當?shù)厥褂米h論,可以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zhì),使感性的知識上升到理性,使的主題更加鮮明、深刻。以下從三個方面具體談一談它們的作用。
(1)議論在記敘文的開頭的作用。
這種議論起著總領(lǐng)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議論在記敘文的結(jié)尾的作用。
這種議論一般是深化的主題思想,點明和加深所敘之事的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議論,的主題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確,更表現(xiàn)不出“我”從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結(jié)尾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兩句議論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有的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jié)尾,是為了呼應(yīng)開頭,使結(jié)構(gòu)嚴謹。
有的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jié)尾,既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發(fā)出號召,又是點明或深化中心思想。如《第一次真好》。
(3)議論在記敘文中間的作用。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然而若能在記敘中恰當?shù)卮┎遄h論,會使錦上添花。
如《行道樹》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議論,自然地引發(fā)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對奉獻精神的禮贊。
在記敘文的段與段中間穿插議論,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p>
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抒情在記敘文中的作用
(1)抒情用在寫人、敘事、寫景散文的開頭,能使充滿抒情色彩。
(2)在記敘、描寫中穿插幾點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強意蘊。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春》的結(jié)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達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爸苯邮闱椤奔床患友陲?直抒胸臆?!伴g接抒情”往往要化虛為實,不言情而言他,卻又處處含情,隱而不發(fā),在字里行間真情流動,往往有動人的藝術(shù)效果,這樣的感情也往往更為真摯動人。
思路點撥
以“我的好朋友”為例,進行思路點撥。
第一:首先確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氣質(zhì),運用議論的語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須符合年齡、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須體現(xiàn)精神品質(zhì)。要選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與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情感與個性特征的瞬間畫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選寫作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本質(zhì)和性格特征。
1.善用修辭。如果能適當運用一些形容詞、確切的比喻和適當?shù)目鋸垇韺懭宋?會使人物更鮮明生動。
2.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例如:小菊今年已經(jīng)十四歲了,但是她的身體長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細小,顴骨照舊凸出,十個指頭像細細的竹枝,仿佛一扭就會斷似的;因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來她的身體輕飄飄的。
3.對比(環(huán)境背景)。
例如:少年閏土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見面,閏土“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鄉(xiāng),再見閏土時,他“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便是少年閨土和中年閏土的對比,有了對比,人物的各種特點便更加鮮明。
4.先抑后揚。
舉例:先寫朋友是如何令你煩惱,而后通過某件事突然讓你明白朋友的熱心腸等。
佳作賞析
這樣的人讓我尊敬
高尚,是支持人生的力量!是堅守承諾的信念!是人性的基石!我覺得我的奶奶就擁有這些美好品質(zhì)。她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對人友好!(議論總領(lǐng)全文,點明中心,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我的奶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她有一頭花白的頭發(fā),烏黑的眉毛下面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個不高,身體微胖。她總是忙忙碌碌,不是喂雞就是澆樹,一刻也不休息。(外貌描寫符合農(nóng)民的特征,反映人物的樸實。)
奶奶家屋后有幾棵杏數(shù),杏子熟時她總是把杏摘下來很熱情地送給鄰居吃,所以鄰里關(guān)系很好。(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反映奶奶“與人友善”。)有一年冬天,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正織著一件毛衣。我想奶奶的毛衣并不少,為什么還要織毛衣呢?一問我才知道原來奶奶在為鄰居織毛衣。奶奶說:“鄰居小芳要去讀大學啦!親手織一件毛衣送她!禮輕情意重嗎!乖孫女,你也要好好學習,奶奶也給你織一件!”奶奶織完毛衣后又往袖子里塞了三百塊錢,說,“鄰居家挺困難的,供個孩子上學不容易。這錢希望能幫上一點忙!”這就是我的奶奶,樂于助人的好奶奶。(此段詳略得當,反映奶奶助人為樂、與人友善的品質(zhì),照應(yīng)第一自然段。)
奶奶很“小氣”,媽媽給她買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買的新助聽器她舍不得戴,買的新手機她舍不得用。奶奶還總說:“我一個鄉(xiāng)下老太太還用什么新手機?”奶奶的衣服褲子壞了她也舍不得扔。奶奶也很“大方”。四川地震時奶奶把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30000塊錢全捐啦,這雖然不是一個大數(shù)字,但對奶奶來講,多捐一塊錢,都能挽救一個生命!奶奶還經(jīng)常捐錢給福利院,她說:“孩子就是祖國的花朵,要精心培育這些花朵!”還有一次,鄉(xiāng)村修路,村長讓能出錢的出錢,能出力的出力。奶奶不僅捐錢,還號召年輕的小伙子為鄉(xiāng)村出力,這樣大的工程竟然只用一個月就修好啦!大家樂得合不攏嘴!村長給奶奶頒發(fā)了“最勤勞村民”的錦旗。奶奶卻說:“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為家鄉(xiāng)做出貢獻!”這樣樸素的話卻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奶奶,我該有多么愛您哪!(此段運用對比的手法,贊揚了奶奶對自己勤儉節(jié)約、對社會對他人卻慷慨大方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力地表現(xiàn)了中心。)
奶奶,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但愛家鄉(xiāng)、樂于助人的精神多么感人!我愛我的奶奶!(直接抒情,對奶奶骨子里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進行贊美,并表明奶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深化了中心。)
【點評】
本文優(yōu)點之一,入題簡潔。第一句話就直奔人物品質(zhì),從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對人友好三個方面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品質(zhì)。
優(yōu)點之二,圍繞中心選材,人物特點非常鮮明。小作者圍繞奶奶為升學的鄰居小芳、為四川地震、為家鄉(xiāng)修路所給予的溫暖與支持等幾件事,反映了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優(yōu)點之三,運用典型的肖像、語言、動作描寫,體現(xiàn)了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
優(yōu)點之四,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刻畫性格,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理解單元主題的含義
學習堅韌不拔、敢于犧牲、勇于創(chuàng)新等精神并深刻體會。
一、教學重點:學習堅韌不拔、敢于犧牲、勇于創(chuàng)新等精神。
二、教學難點:對表現(xiàn)人物幸福與堅強的詞語或句子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交流你在閱讀中遇到的生字。
2.交流文中你認為值得積累的詞語和句子。
(二)理解單元主題的含義:敢于成為天下的先驅(qū)者
(三)導入
記得第一篇作文就是請大家寫“美麗的夢”。有好多同學都描述了自己的宇航夢。今天讓我們走出夢境,和宇航員、宇宙來一個親密接觸。
(四)《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1.這個人是誰?
(美國星際航行員阿姆斯特朗)
2.在阿姆斯特朗說的那么多話中,有一句話重復說了兩遍,請大家找到并朗讀。
⑴怎樣理解“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對人類說來卻是跳躍的一大步”這句話。
答:對于阿姆斯特朗來說,他邁出的只是一小步,但對于首次登月的人類(他的言行代表著人類)而言,這一步卻是航天史上的一大飛躍。
⑵從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的介紹中,你是否對月球有了不少認識?請你結(jié)合文中內(nèi)容談?wù)劇?/p>
⑶文中一共寫了哪些人類宇航員之最?
答: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同類在月球上實地描述月球的環(huán)形山和巖石。
3.交流文中給你啟示的句子。
(五)《悲壯的兩小時》
1.朗讀全文
2.從課題中你讀到了什么?
(從悲壯一詞中可以看出這可能是由于意外而引發(fā)的事故,從兩小時一詞看出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很短)
主人公科馬洛夫為何而悲,為何而壯呢?(導入)
默讀課文3——5小節(jié),思考:
⑴科馬洛夫為何見到親人后顯得很激動?
答:因為他知道兩小時后,他將隨著宇宙飛船一起墜毀。
⑵但他還是控制住了自己,你認為他是憑什么控制住自己的?
答:他憑借自己對祖國、對航天事業(yè)的高度責任感和對科學探索的執(zhí)著精神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
⑶科馬洛夫為何要急促和坦然的講述?兩個詞連用產(chǎn)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表現(xiàn)他為人類宇航事業(yè)獻身而無怨無悔的高尚品質(zhì)。
⑷請找出他與親人告別時的神情,分析當時他的心情。
⑸通過你的學習與認識,你認為科馬洛夫是個怎樣的人?(可以請學生到黑板上來寫)
3.小結(jié):
科馬洛夫與“聯(lián)盟一號”宇宙飛船都將墜毀,生死訣別,此為悲。他以祖國的利益為重,臨危不懼,表現(xiàn)出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氣節(jié),此為壯。
(六)布置回家作業(yè)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詞語:
噩耗晴天霹靂慟哭支離破碎小心翼翼
恍惚踽踽獨行玲瓏突如其來變化無常
2.關(guān)于觀察與思考
觀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重要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基本一環(huán)。閱讀時,要靠平時觀察生活的體驗去理解作品內(nèi)容;寫作時,"第一須觀察",是從生活中獲取材料。
思考是對觀察對象(人物、景物、事物、環(huán)境等)進行分析研究的思維和規(guī)律。
觀察和思考必須結(jié)合起來,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含義和規(guī)律。
3.關(guān)于文章的結(jié)構(gòu)
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外部形式的統(tǒng)一。結(jié)構(gòu)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度和照應(yīng)、開頭和結(jié)尾。一般我們主要分析層次和段落,便于我們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能力目標:
1.從表情達意和文章結(jié)構(gòu)兩個方面去理解"金盒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文章所表現(xiàn)的兄妹情與姐弟情在內(nèi)涵和寫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學習本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情感的寫法。
情感目標:感受文章所抒發(fā)的手足深情。
教學建議
一、文章主旨:
本文以時間為序,以金盒子為線索,用樸素、平實的文字記敘了金盒子從最初的玩具箱變?yōu)榧拍牧及?,最后竟變?yōu)榧o念的信物的過程,充分表達了兄妹姐弟的關(guān)愛、理解,滲透了難以割舍的手足深情。
二、文章思路
文章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寫金盒子的來歷和我哥哥與金盒子的不解之緣以及哥哥去世后金盒子對我的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9-13)寫弟弟、金盒子與我的故事。
第三部分(10-11)寫哥哥、弟弟、雙親去世后,金盒子對我的重要意義。
三、寫作特點
1.結(jié)構(gòu)嚴謹、周密,層次清晰,首尾呼應(yīng)。
文章以金盒子為敘事線索構(gòu)思謀篇。這條線索貫穿全文,首尾呼應(yīng),渾然一體,表現(xiàn)出手足深情的深刻主題。文章又以時間的發(fā)展為順序,用一連串的表示時間的狀語,寫出了作者在不同年齡的情感體驗,思路十分清晰。
2.文筆自然開朗,平淡簡約。
本文語言質(zhì)樸、平淡,沒有雕琢痕跡,卻在看似拉家常的娓娓言談中透露出一份真情實感。全文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記錄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獨白,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四、課文教讀方法建議
這篇文章細膩感人,不要當作一般的記敘文教讀,也不要從記敘文"六要素"入手,而應(yīng)當反復默讀,從整體上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力求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閱讀時,可引導學生參照如下的步驟進行:
1.先瀏覽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
2.再讀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件事。
3.讀第三遍時,注意文中的幾件事是怎樣貫穿起來的。找出與金盒子相關(guān)的描述,并進行分類:哪些是敘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寫高興的事情的,哪些是寫哀傷的事情的;哪些是記實,哪些是回憶。進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仔細體味的基礎(chǔ)上,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思考被感動的原因,分析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shè)計示例
重點:
1.學習"金線串珠"的寫作手法。
2.品味質(zhì)樸平淡而感情至深的語言。
難點:
對文章的主題的深入理解
本文對骨肉親情的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既寫了兄妹情,又寫了姐弟情,還寫了父女、母女情;既寫了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樂融融的親情,又寫了遭受巨大不幸時的悲痛。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寫兄妹情,后半部分主要寫姐弟情。"我"由于身份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經(jīng)歷和情緒。而這一切都與金盒子密切相關(guān)。對父女情母女情的描述貫穿始終,與兄妹情、姐弟情相交織,使家庭親情表現(xiàn)得更為濃烈、深厚。
教學過程:
1.先瀏覽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這一遍瀏覽還應(yīng)當疏通字句,解決詞語障礙。
2.再讀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件事。
這一遍閱讀時,教師應(yīng)當督促學生圈點批注,在文章字里行間做記號,注明所發(fā)生的事件或關(guān)鍵句子。
3.讀第三遍時,注意文中的幾件事是怎樣貫穿起來的。找出與金盒子相關(guān)的描述,并進行分類:哪些是敘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寫高興的事情的,哪些是寫哀傷的事情的;哪些是記實,哪些是回憶。進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全班進行交流閱讀的成果,討論明確以上過程中布置的的思考題。
明確:"金盒子"在文章中,不僅是敘事的線索,而且還是抒情的依托。年幼時,金盒子是"我"和哥哥的寶物,是樂趣的所在,是不可分離的"良伴",還是"我"與弟弟爭搶的"玩具"。哥哥、弟弟去世之后,金盒子里裝載著太多的回憶和思念。它"不僅是一種紀念,而且是骨肉情愛之所系"。它由"寂寞中的良伴",變成"逗人傷感的東西"。"我"可以對它傾吐滿心的憂傷委屈,可以捧著它"盡情一哭"。隨著人事的突然變化,"我"對金盒子的感情也波瀾起伏。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痛悼之心,與日俱增。金盒子的故事,見證了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架構(gòu)了一篇催人淚下的美文。
5.在仔細體味的基礎(chǔ)上,請學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思考被感動的原因,分析語言的表達效果,在全班交流。教師應(yīng)當尊重學生個人情感的體驗,傾聽學生發(fā)言,及時激勵評價,對體會深入、有質(zhì)量的發(fā)言要大力表揚。
手段:
反復默讀與討論相結(jié)合
設(shè)計思想:
新課標指出:"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本單元學習的課文,引導學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這兩種抒情方式。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
2.引導啟發(fā)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學習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chǔ)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學習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學過程】
一、體會抒情之美。
⑴簡介抒情的表達方式。
⑵比較本單元課文抒情句的運用。體會抒情的作用,導入課題。
二、歸納抒情之法。
1.比較討論:我們要抒發(fā)怎樣的情感?
(1)真實的情感;
(2)獨特的情感。
2.向名家取經(jīng):我們可以怎樣抒發(fā)情感?
⑴分析名家名作中包含情感的語句,分析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作用: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記敘、描寫的基礎(chǔ)上,在感情達到熾熱的程度時,直截了當?shù)匕褍?nèi)心的感情抒發(fā)、傾吐出來,抒情的效果強烈,鮮明。
間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滲透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是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的,含而不露,委婉動人,耐人尋味。
⑵比較歸納,學習抒情的方法。
分別給出含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語句的文段資料,學生討論分析其中手法運用的特點。
①直接抒情的具體方法例舉:
直抒胸臆(內(nèi)心獨白)變換人稱(第二人稱)
②間接抒情的具體方法例舉: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三、比較抒情之度
1.例文比較,體會抒情之度。
明確:所謂“恰當書法”,一是指要把握好抒情的度,二是指要選擇好抒情的方法。
2.問題引導,學習恰當抒情。
⑴把握好抒情的度;
⑵選擇好抒情的方法。
明確:恰當?shù)厥惆l(fā)情感,前提是對情感要有深刻的體驗和細致的揣摩。對情感的回味,可以促發(fā)與原初情感相似的體驗和感受;通過反復體驗,能將情感本身的意味感受得更深、體會得更準。另外,找到觸發(fā)情感的點并將其寫在作文里,會更容易打動讀者。
四、實踐抒情之法。
1.課堂作業(yè)。
PPT出示一段描寫家鄉(xiāng)的話語,將其中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句子挖空,讓學生獨立填寫。寫作后進行交流討論,分析寫作思路。
總結(jié):情貴在真,要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說“情者文之經(jīng)。”只有用飽滿的情感直叩讀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內(nèi)在的魅力。否則,無論怎樣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厭。這句名言告訴了我們抒情的重要性。抒情不是全篇使用,要運用合宜;交流時要用心體會別的的同學的優(yōu)點,加以運用;
2.家庭作業(yè)。
以“鄉(xiāng)情”或“我的煩惱”為題,寫一篇記敘性作文。根據(jù)內(nèi)容特點和表達需要,選擇合適的抒情方式。情感的抒發(fā)要有內(nèi)容,有憑借。不少于500字。
【板書設(shè)計】
學習抒情
真實獨特
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變化人稱托物言志
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員的探索、犧牲精神。
2.鞏固實踐所學的讀書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難點:學習課文情況敘述與事理解說緊密結(jié)合的寫法。
教學設(shè)想:
1.課前閱讀、觀看一些有關(guān)航天的書籍影視,了解太空知識。
推薦書目:
①《太空漂流記》(海南出版社、三環(huán)出版社20xx年版)杰瑞·M.利寧杰,美國宇航員
《奔向太空》科學普及出版社
《飛向人馬座》科幻小說鄭文光
《從地球到月球》《環(huán)繞月球》《太陽系歷險記》科幻小說儒勒·凡爾納
②網(wǎng)絡(luò)資源:
③影視資源:
《太空站實錄》
2.課前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總體感知課文。
3.學習方法:運用合作方式,多搜集資料,自主探究;注重將讀書方法用于閱讀實踐。
4.學具準備:
多媒體網(wǎng)絡(luò)教室,實物投影儀
5.學習時數(shù):一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塊:導入新課,交流知識。
師:當我們遙望夜空,總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樣子的?有嫦娥、吳剛、玉兔、桂花樹嗎?那茫茫的銀河中有牽牛、織女嗎?地球上的人類文明是不是一種偶然?浩瀚的宇宙中還有沒有其它文明?有沒有人類的朋友?從古至今,地球上的人類從沒有停止過探尋!下面請大家交流一下課前所所搜集的太空及航天方面的知識,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二十七在太空中理家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第二塊:整體感知,總體把握。
師:提到理家,同學們往往就會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指理哪些呢?
生:閱讀、思考,發(fā)表觀點。
師組織交流評價,并結(jié)合學生討論板書:跑步長高穿衣洗漱睡覺)
第三塊:現(xiàn)場采訪,再現(xiàn)情景。
師:現(xiàn)在同學們請將自己當作宇航員,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太空生活片斷給大家作現(xiàn)場介紹。
生:為進入角色認真研讀課文,先小組講解,再班級交流。
生:介紹生活片斷
師:聆聽,組織交流評價
第四塊:實踐鞏固讀書方法。
師:復習提問相關(guān)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課文,注意根據(jù)投影要求圈點勾畫。
投影:1.第5—9節(jié)分別介紹了太空跑步活動的哪幾方面內(nèi)容?
2.劃出解說某種活動的意義及進行某種活動與地球上進行同一活動的不同之處與難處的語句。
3.劃出體現(xiàn)太空探險者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詞句。
生:閱讀、圈點勾畫
師:組織交流(引導同學圈點勾畫的注意點,并作板書)生:交流、評價
師:一位科學家這樣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發(fā)現(xiàn)一個真理更重要?,F(xiàn)在請大家在閱讀文章時,注意能根據(jù)文章進行質(zhì)疑。
生:討論、提出問題
師:同學互相解答問題,組織交流評價(主要依據(jù)問題的價值性等)
生:解答、交流、評價
第五塊:發(fā)展延伸
師:播放美國“哥倫比亞號”升空爆炸的錄像
生:觀看視頻
師:結(jié)合錄像、及課文最后“我們畢竟是在前線的冒險者。我們忙得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看上去怎樣或者聞起來怎樣?!痹囈浴坝詈絾T精神”為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感想。
生:小組討論
師:引導學生交流評價生:交流評價。
第六塊:回顧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吃飯、跑步、洗漱、睡覺這些在地球上最再平常不過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一切就都與地球上不同了,能夠大太空中吃飯、跑步、洗漱、睡覺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際旅行的需要,是人類向其他行星發(fā)展的需要,讓我們學習宇航員身上的探索、奉獻和犧牲精神,努力學習,爭取在以后的航天方面飛得更遠!
作業(yè):
話題作文:以“人類的飛天夢”為話題作文,字數(shù)400字左右。
板書設(shè)計:
跑步(方式、作用、感受)
長高(長—不長)
總體概括穿衣(艱苦)總感受(探索、犧牲精神)
洗漱(洗澡、洗發(fā)、刷牙、刮胡子)
睡覺(頭腳倒置)
總分寫(敘述與說理結(jié)合)總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重建研討課----《安塞腰鼓》教學設(shè)計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重建研討課----《安塞腰鼓》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整體感悟,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學習本文由寫實到寫意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xiàn)形象領(lǐng)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發(fā)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助學2、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shè)計:
一邊播放音樂《黃土高坡》一邊放映黃土高原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高原貧瘠的環(huán)境,接著伴隨著柔美的音樂放映江南水鄉(xiāng)的圖片給學生欣賞,然后請同學來說說不同之處。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zhuǎn)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今天我們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著安塞腰鼓的節(jié)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
二、研習課文:
(一)根據(jù)板書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1、看表演片斷,感受安塞腰鼓那氣勢。(配樂、配畫面)。
2、作者簡介。
劉成章:
1937年生,陜西省延安市人。現(xiàn)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wù)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3、生字詞掌握。
亢奮()晦暗()羈絆()
燒灼()冗雜()驀然()
震撼()磅礴()
戛然而止()
4、讀美文:
文章描寫了哪幾個場景?
用“好一個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對安塞腰鼓的特點進行概述。
示例:好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
(學生讀出氣勢)
聽錄音朗讀全文。
(二)品美韻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贊,為了表現(xiàn)生命掙脫束縛、沖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nèi)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jié)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四人一小組討論:
尋找課文中的美點。
試用美,你看(聽)……的句式說出來.并且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
例:
蓄勢待發(fā)的后生美,讀:“你看,他們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p>
學生找句子讀,從讀中進行品味文章。
(1)請同學朗讀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讀準重音,讀出節(jié)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ㄔ鰪姎鈩荩?/p>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jié)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ǜ星槌渑?,富有感染力)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訉油七M,一氣呵成)
(4)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排山倒海,氣勢磅礴)
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磥硭囆g(shù)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jié)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cè)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
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lián)想和想象是聯(lián)結(jié)“形”與“意”的紐帶。
(三)尋美源
1、我們從安塞腰鼓聲中聽到了什么?
教師明確:
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所敲響的不僅僅是生命的樂章,更是民族百
折不撓精神的強音。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教師明確:
民族藝術(shù)、生命力量、黃土高原、民族精神
三、拓展延伸
伴隨著音樂《新青年制造》播放一組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品的圖片。
活動:露一手
多才多藝的中學生們,請你來展示下學到的傳統(tǒng)絕活吧!
四、布置作業(yè):
課后收集流傳家鄉(xiāng)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民間藝術(shù)以及活動的有關(guān)資料,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寫一篇隨筆,字數(shù)300字左右。
五、板書設(shè)計
(靜)安靜的腰鼓
(動)火爆的腰鼓→
(靜)寂靜的腰鼓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寫實)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lián)想和想像)
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寫意)
六、課后反思
在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每一次誦讀文本,每一次聽朗誦錄音,每一次觀看視頻、圖片,我都被安塞人民不屈不撓、頑強搏擊的生存狀態(tài)深深折服。我確定,這些文字打動了我,而這些聲光畫面同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想,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對黃土高原、安塞腰鼓存在認知距離,若是給予前期渲染,調(diào)動他們的認知情緒,那品味文字一定會更細致,更到位。
基于這樣的思索,我準備在課堂上給他們聽陜北民歌,感知黃土高原的風格;看腰鼓表演片斷,感受安塞腰鼓火烈壯闊的氣勢;聽課文朗誦錄音,品味文字的同時,渲染贊嘆安塞腰鼓的情緒。從上課后反饋的情況看,這些教學手段的確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極大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下課后,學生一致要求再放一遍視頻,再聽一遍錄音,再唱一次歌曲。對黃土高原及其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安塞腰鼓所折射出的不屈不撓、強盛搏擊的精神表示了強烈的認同。
然而,教學中,由于如何對教學素材進行取舍的問題沒有處理好,課堂上還是留下了些許遺憾――前松后緊,朗讀品味不充分!
其實,這堂課的重點應(yīng)該是在朗讀文本,品味語言上。由于課前渲染鋪墊時間過長(約15分鐘),在重點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只能匆匆而就。我想,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壓縮刪除導入材料。
有時候,不能因為自己喜歡就舍不得,“舍得”應(yīng)該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技巧。不要說導入的素材可以“舍得”,即使是課文內(nèi)容,如果對完成教學目標意義不大,又未嘗不可以“舍得”呢?
“舍得”是一種策略,一種教學意識,更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敢于舍,巧妙地舍,才會重點突出,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教學。(以上反思是本人在自己學校試教后寫的一點體會,期待各位老師的指導幫助。)
初中語文教學設(shè)計(篇四)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應(yīng)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初中語文教學設(shè)計(篇四)”,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nèi)容,感悟古今不同內(nèi)涵。
2、反復誦讀,品味文章語言,感受孟子酣暢淋漓、靈活而豐富多彩的論辯藝術(shù)。
3、掌握文言詞匯,加強基礎(chǔ)積累。
課前準備
1、查閱相關(guān)資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據(jù)預習導學,自主釋疑。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播放《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視頻,從歷史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氣勢于四日內(nèi)成功橫渡長江,取得了解放戰(zhàn)爭中決定性的勝利。這一震撼人心的壯舉再次證明了人心向背在戰(zhàn)爭勝負與治國成敗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正應(yīng)了亞圣孟子所闡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經(jīng)典美文。
二、簡介作者
(幻燈片展示有關(guān)孟子生平的填空題)
孟子是儒學大家,名軻,字子輿,鄒(現(xiàn)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與弟子著有《孟子》一書,該書長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三、明確學習目標
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議論文,本節(jié)課我們打算完成以下任務(wù)。(幻燈片投影展示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文章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領(lǐng)悟文章思想內(nèi)容,繼承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孟子酣暢淋漓、靈活而豐富多彩的論辯藝術(shù)。
四、整體感知,誦讀訓練
(此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自學為主)
1、教師配樂示范讀課文,在教師示范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畫出課文中自認為重要的字詞,并聽清楚教師朗讀時的語氣、語調(diào)、停頓、節(jié)奏等。
(多媒體配樂示范讀課文)
2、學生展示所畫字詞,并講解畫那些字詞的理由,同時其他同學注意做好標記。
3、學生嘗試模擬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吟哦諷誦課文,朗讀時要求注意以下問題:讀準字音、把握好節(jié)奏、嘗試讀出氣勢并能結(jié)合書下注解大致貫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學生展示朗讀(多媒體配樂),并請同學加以評點。
5、教師歸納以后,師生共同吟哦諷誦課文,注意朗讀節(jié)奏與氣勢。
五、深入文本,品讀賞析
(此環(huán)節(jié)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nèi)容,教師應(yīng)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把握課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多媒體展示疑難字詞句)
目前仍在使用的相關(guān)成語或詞語。(教師注意點:學生對“兵”的古義可能出現(xiàn)疑問,《說文解字》中說,“兵”,械也,“械”器之總名??梢越柚氨钡淖w字來加深理解,成語中作兵器講的詞:兵不血刃、短兵相接)d、能夠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夠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講,“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畔”同“叛”,背叛)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shù)。
孟子長于辯論,其文邏輯嚴密,言辭犀銳,氣勢磅礴,領(lǐng)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就戰(zhàn)爭問題展開論述,戰(zhàn)爭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來的?孟子關(guān)于戰(zhàn)爭勝負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戰(zhàn)爭的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觀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呢?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逐層深入論證,用了舉例論證的手法。論述“天時不如地利”,從攻方的角度加以論證,論述“地利不如人和”從守方的角度加以論證)
(3)孟子寫作此文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論述戰(zhàn)爭的勝敗要素嗎?更深層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確: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勸誡當時的統(tǒng)治者在治國的過程當中認識到“人和”的重要,認識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論述范圍由戰(zhàn)爭而擴大到治國)
(4)學生四人一組合作研討第四小節(jié),探討孟子是如何深入論述其深層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論斷的;“道”具體指的是什么?
(明確:從反面論證,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來強調(diào)“得道”的重要?!暗馈敝傅氖鞘┬腥收?,重視人民的生存權(quán)利,爭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愛之心,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與文化水平,以便爭取民心,作為富國強兵的基礎(chǔ))
(5)小結(jié)歸納:通過學習,我們共同探討了課文,明確了中心論點,學習了孟子逐層深入論證的方法,懂得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內(nèi)涵。
第三步:吟哦諷誦,積累經(jīng)典。(此環(huán)節(jié)重在誦讀欣賞,及時鞏固,加強積累)
六、歸納總結(jié)
同學們,通過短暫的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領(lǐng)略了孟子文章氣勢磅礴、邏輯嚴密的風采,而且對“和”這一傳統(tǒng)文化精華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內(nèi)容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豐富,現(xiàn)在“和”包括了和諧、和睦、和平、祥和、和善與中和等含義,蘊涵著和以處眾、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內(nèi)和外順等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念。這種思想對處理國際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商業(yè)關(guān)系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幻燈片展示“和”的新意)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與精華,早日成才。最后讓我們一起來高聲諷誦全文吧?。◣熒餐S誦全篇)
教學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經(jīng)典之作,鑒于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shè)計教案時,注重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備課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以誦讀為主線,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誦讀、點撥、討論、質(zhì)疑等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節(jié)課的教學實施過程由幾個板塊內(nèi)容構(gòu)成:第一板塊“整體感知,誦讀訓練”;第二板塊“深入文本,品讀賞析”,具體又分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shù),吟哦諷誦、積累經(jīng)典;第三板塊“古為今用,拓展遷移”,設(shè)計一道開放性思考題談?wù)劇昂汀钡男乱?,力爭讓學生學會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和運用現(xiàn)代觀念的角度來理解和評價文章內(nèi)容,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文言經(jīng)典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吸取民族智慧;豐富學生傳統(tǒng)文化積累,積淀傳統(tǒng)文化底蘊,應(yīng)當成為所有教師在教授經(jīng)典文言文時的終極追求。
語文課教案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最新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2000字匯編 88教案網(wǎng)主題欄目精選:“初中語文教案”,敬請訪問。掌握對于學生的多元化及個性化管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思維連貫發(fā)散的過程,怎么完成一版好的教案?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初中語文課文貓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
-
選讀六 別了,語文課(一)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選讀六 別了,語文課”,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了解主要情節(jié)。2.學習通過...
-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重建研討課----《安塞腰鼓》教學設(shè)計06-01
- 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04-08
- 選讀七 別了,語文課(二)04-30
- 我上語文課很吃力04-12
- [優(yōu)質(zhì)課件] 小學語文課文說課稿教案范文(篇二)10-28
- 優(yōu)秀!語文課教案模板范文優(yōu)選680字04-20
- 高一語文課《李白詩三首》教學設(shè)計12-24
- 《花瓣飄香》——一堂飄滿花香的語文課10-22
高一語文課教案10-09
- 小手真能干教案之一11-24
- 學生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11-24
- [優(yōu)質(zhì)課件] 向量說課稿范例11-24
- 大班足球體育教案1000字(合集7篇)11-24
- [實用課件] 桂林山水 教學設(shè)計篇二11-24
- 中班美術(shù)有趣的紙圈教案精選一篇11-24
- 幼兒園中班扣紐扣教案1500字模板11-24
- 范文系列之六年級語文課橋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9-08
- 最新教案: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4
- 三年級語文第八單元教案通用11-24
- 優(yōu)秀!語文課教案模板范文優(yōu)選680字04-20
- 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04-08
- 我上語文課很吃力04-12
- 選讀七 別了,語文課(二)04-30
- 選讀六 別了,語文課(一)04-30
- 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04-08
- 我上語文課很吃力04-12
- 選讀七 別了,語文課(二)04-30
- 四年級語文教學隨筆04-01
- 言語智慧:語文課堂的自覺追求 (薛法根)--綠野阡陌05-01
- 選讀六 別了,語文課(一)04-30
- 選讀七 別了,語文課(二)04-30
- 一堂終生難忘的語文課——高認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啟蒙》例談04-30
- 2017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詞語解釋(11-20課)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