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25五年級語文上7海上日出教案。
教學
要求1.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2.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一剎那”“分辨”等詞語。
重點
難點1.通過重點詞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象。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景的方法。
教學
課時兩課時
海上日出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①開篇說“我常常早起”,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②“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呼應了上一句中的哪個詞語?“只聽見”“機器的聲音”說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觀看日出的時間、地點和次數。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③“轉眼間”說明了什么?“紅霞”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描繪出一幅怎樣的景象?給人怎樣的感覺?]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④“我知道”與第1自然段中的哪個詞語照應?“目不轉睛”說明了什么?]
段導讀:寫日出前天空的變化。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⑤“負著什么重擔”“一縱一縱地”“使勁”等詞語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說明了什么?]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句導讀:太陽盡管吃力,但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沖出海面發(fā)出奪目的光芒。“圓東西”寫出了作者對太陽的喜愛之情。]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有時候太陽躲進云里。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句導讀:這句話描繪了天空有薄云時的日出景色。此時看到的是陽光透過云縫直射水面的景象:天空、水面一片亮光。][⑥為什么會出現水天相連的現象?]
有時候天邊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陽升起來,人就不能夠看見。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⑦“鑲”字寫得較形象,請你具體解釋一下。]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⑧“透”“染”二字分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這時候,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句導讀:作者直接抒懷,寫太陽把周圍的一切都照亮了。]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我”在有云的天氣看到的海上日出。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⑨用這句話結尾有什么好處?]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贊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分辨:區(qū)分;辨別。
⑥“直射”說明這種現象是陽光在云層較薄的時候照射海面的情況。由于陽光燦爛,水天一色,因此難以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⑦不僅形象地描繪了這一奇特美麗的景象,也形象地說明了太陽的光芒不可阻擋。
⑧“透”是講太陽逐漸從黑云中露出,出現在天空;“染”字寫出了由于云朵的薄厚、顏色不同,陽光透過形成顏色的不同,就像用染料著色一樣。
⑨重點句解析:作者采用反問的語氣,強調了“海上日出”這一雄偉壯麗而又少見的偉大景象。作者在贊頌太陽透出黑云重圍給大地帶來強烈的光芒和力量時,也表達了自己歡欣鼓舞、無比激動的心情。反映了作者熱愛自然,不怕艱難險阻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1.初讀課文,了解海上日出的過程。
2.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一剎那”“分辨”等詞語。
3.初步感受海上日出壯麗的景象。
一 簡介作者及課文內容
本文作者巴金,是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魯迅贊揚他是一位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80年代以后被譽為“文壇泰斗”。2005年逝世。
每當人們來到海邊,總忘不了早早起來看海上日出。那是一種怎樣壯觀的景象呢?讀了巴金爺爺的這篇文章,你們不僅會如同親眼看見大自然的這一偉大奇觀,而且會被作者的細心觀察和生動描述所折服。仔細觀察書上的圖畫,看一看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二 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練習口述圖意
1.老師提示學法。
先整體觀察,再仔細觀察細微部分,最后再回到整體印象。練習邊觀察邊敘述。
2.檢查交流。
課文的插圖描繪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太陽剛剛從海面上升起時的景象,圖的下方全是海水,說明這是在海上看日出。太陽比較接近海面,紅而圓,沒有奪目的亮光,說明太陽剛剛升起。
三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提示學法。
(1)默讀課文,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邊讀邊想邊批畫。
2.檢查交流初讀情況。
(1)檢查交流學習生字的情況。
“剎”的左下邊不要寫成“木”。
“辨”的中間是“”。注意與“辮”“辯”“瓣”區(qū)分。
(2)檢查交流學習新詞的情況。
目不轉睛:不轉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睛,眼珠。
一剎那:極短的時間。“剎”也讀shā,如:剎車。
奪目:(光彩)耀眼。
奇觀: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
四 理清課文層次
按照時間順序理清課文層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觀看日出的時間、地點和次數。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我”在有云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贊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1.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2.學習按照事物的發(fā)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海上日出的錄像、圖片。
一 導入
同學們通過初讀課文,已經初步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象,那么,今天我們就伴著優(yōu)美的樂曲,把你想象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用你的畫筆描繪出來。
二 讀課文,聽音樂,想象作畫(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勾勒出來。(放音樂)
2.邊畫邊悟,然后用一兩句話描繪所畫出的圖畫。
3.互相評畫,細細揣摩,品味語言的精妙。
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
(1)一縱一縱:緩慢的狀態(tài)。(“一縱一縱”讀得語速要慢。)
(2)沖破:速度快。(“沖破”要讀得有力、節(jié)奏快,體現“沖破”的力量。)
(3)一剎那:時間極短。(“一剎那”要加重語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這段描寫突出了“海上日出”的什么特點。(顏色、光線變化多、快。)
5.看錄像,加深對“海上日出”景象的印象。
6.有感情地讀課文,修改自己的圖畫,積累自己喜愛的句子。
三 讀課文,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相互說說這兩個自然段描寫的是什么景象,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描寫了“云薄”“云厚”兩種情況。)
2.再讀課文,找找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云薄”和“云厚”。
云薄:陽光透過云縫射到水面上。
云厚:黑云,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染:云朵的薄厚顏色不同,陽光透過時形成的顏色就不同,像染料染過一樣。
3.這兩個自然段運用了“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你能從中體會出什么嗎?
(說明作者對海上日出進行了多次的觀察,和前面的“常常早起”相呼應。所以我們要養(yǎng)成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四 品味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齊讀第6自然段。思考:這是什么句型?(反問句。)
2.對“奇觀”的理解: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
3.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之情。)
4.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或感嘆句,指名讀。幾種表達方法哪種好,為什么?(反問句更好,加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
五 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
1.在課的設計上教師也重點抓了“讀”這一方面。抑揚頓挫的語調,聲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了一種先聲奪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讀”中,學生自然而然體會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一般都有看日出的體驗,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談感悟。
1.看拼音,寫詞語。
2.選詞填空。
光芒光亮亮光光彩
(1)一剎那間,太陽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它旁邊的云也有了(光彩)。
(2)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光彩—(光芒)分辨—(辨別)轉眼間—(一剎那)
范圍—(界限)奇觀—(奇景)目不轉睛—(全神貫注)
4.請分析下列句子在寫法上的特點,并按要求做題。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這真是偉大的奇觀哪!
你覺得哪句好呢?說出理由。
一 作者資料庫——巴金
巴金(1904~2005),中國文學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長篇小說和數量可觀的短篇小說。他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語言藝術大師,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2003年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有《巴金全集》行世。
二 如何進行觀察寫景物
日出日落其實是很平常的事,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寫得細致傳神、變化萬千呢?那是由于作者善于觀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點,多方面地展開描寫。“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弊髡咴谶@里觀察得很仔細,并且聯想豐富,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太陽寫得活靈活現,讓人很快就能聯想到當時的情景,這就是最引人入勝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善于觀察、細心觀察,還要發(fā)散思維,充分想象,可以運用多種寫作方法把景物寫逼真,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編輯推薦
五年級下冊《海上日出》教案人教版
五年級下冊《海上日出》教案人教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學會“縱”、“剎”、“痛”、“辨”、“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理解“一剎那”、“發(fā)痛”、“分辨”、“鑲金邊”等詞語。
(2)探究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識記,小組合作,朗讀實踐等多種形式,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和理解課文的重難點語句。
(2)通過小組交流,聽讀互評等活動,讓學生在讀與評中理解體會,不僅理解課文,也體會到協作學習的方法,提高評價與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3)在情景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體驗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情參與,陽光展示,領悟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點
品讀精彩詞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四、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視頻與課件相結合,增強直觀性,趣味性;學習環(huán)境則選擇了人手一機的多媒體網絡教室,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增強學生自主性、實效性。
五、教學方法
本課綜合運用講授式、啟發(fā)式、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各種教學方法,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通過質疑、上機自學、小組交流、分組匯報等環(huán)節(jié)完成課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利用計算機作為認知工具,作為學生解決的工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表達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視聽沖擊,融入情境。
1、同學們,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景色讓人怦然心動,日出就是。你見過日出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你愿意嗎?
(播放晴天時海上日出的視頻,配音樂及朗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看完海上的日出,你有什么感受?(生暢所欲言)是呀,海上日出實在是太美了!文中的哪一句話恰好能概括我們此時共同的感受?(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奇觀”是什么意思?(少有罕見的景觀)為什么作者要把海上日出稱之為“偉大的奇觀呢?”請大家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品讀吧!
(二)合作探究,初讀課文。
1、自學(課件出示自主學習要求)
學習建議:(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通讀順。(2)找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字典或網絡解決。
2、對學、群學(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學習建議:由各組組長帶領小組討論學習,老師課件出示容易讀錯、寫錯以及需要重點掌握的生字、新詞。
(三)交流體驗,品讀課文。
1、重點理解:(課件出示)
(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這一段寫出了日出前天空顏色的美。對于太陽的顏色美還有補充的嗎?(課件出示顏色美的語句)追問:從以上語句中你還讀出了太陽上升時哪一方面的變化美?(形狀美)那就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小組展示讀)
(2)“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課件出示問題:A、談感受(你可不可以做一做動作)此時你感受到了什么?(太陽上升的很艱辛)
B、讀出自己的理解。(個人展示讀)(點評)
C、從“沖破”和“跳出”你又讀出了什么?
D、誰來讀出太陽的可愛?(指名讀)
(3)“然而……染成紫色或者紅色?!弊プ 拌偂薄巴浮?、“沖”、“染”體會。
A、你覺得“染”換個詞可以嗎?為什么?(課件出示)。(因為云片有薄有厚,云片的顏色有深有淺,所以被陽光染成的顏色有紫有紅。)
B、誰能讀出太陽上升時的美?(挑戰(zhàn)讀)
(4)師生點評。
2、師小結過渡:作者之所以能將海上日出寫這么壯美,還源于在寫作時融入了自己濃濃的情誼。請大家回顧全文,抓住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具體描寫作者表現的語句再來體會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和情感。請每組一名同學匯報交流,同學們點評。(課件出示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1)“我知道……便不轉眼地望著那里?!?/p>
課件出示問題“不轉眼”是什意思?與“不轉眼”意思相近的詞語還有?此刻作者的心情會是怎樣的?(每組選一名同學讀)
(2)“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課件出示問題:A、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因為太陽走進云堆看不見,只能看見陽光,又因為是海上的日出,不只是陽光,還有水光,所以燦爛到水天相接,分辨不出水和天。)B、(課件出示畫面)想象作者看到這水天一色的畫面時,心情怎樣?他會不由得發(fā)出怎樣的贊嘆?“這不是……”C、你想跟誰比賽讀這一句話。(比賽讀)
(3)“這時侯發(fā)亮的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A、(課件出示畫面)此時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B、課件出示寫作背景(喜歡看日出,向往光明)
C、……不僅……也……句式練習。
(4)當作者完全融入這壯觀的美景時,再次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這是一個反問句,但它表示的意思卻是肯定的。(為什么不直接寫成陳述句呢?)用反問句來表達肯定的意思,感情會更強烈。我們再帶著更強烈的喜愛之情來讀一下這一句話。(小結師生接讀)
(四)鑒賞課文,品味語言的美。
今天我們跟隨巴金先生不但欣賞到了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綺麗,而且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對大自然景觀的喜愛,以及對光明的向往,現在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再次來感受一下“海上日出”這一偉大的奇觀吧?。▽W生合作讀)
(五)當堂檢測
《海上的日出》這篇課文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值得大家去積累,現在就讓我們自由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比一比,看誰能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背誦下來。(自由背并展示)
(六)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作文,描繪你曾經看見過的日出。
(七)板書設計
海上日出
(偉大的奇觀)
開頭——交代時間、地點
日出前——顏色變化:藍、紅、亮
日出時——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奪目
日出后——云中情景:射進云里、透出重圍
結尾——贊嘆美景
七、課后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并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學習和交流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但是,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本來準備了一段自己在海邊看日出的視頻,很遺憾,由于對學生基礎的估計不足,這段視頻沒能完整播放。不過,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起點,起碼從現在開始,我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和準備。那么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更多的生活與課堂完美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多彩!
海上日出導學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上日出導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7.海上日出
課前自學
一、詞語積累。
1.我會讀詞語,并能圈出生字。
一剎那奪目分辨鑲金邊一縱
2.我會將詞語寫得工整美觀。
分辨鑲邊縱橫
3.我能用三角形符號標出并摘錄典型的多音字在下面。(2—3組)
4.我能用“目不轉睛、一剎那、奇觀”各說一句話。
二、初讀課文。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繪日出景象的?日出時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
(2)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2.討論交流:文章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讀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話概括了我們的共同感受。
課堂導學
三、預習檢測。
四、品讀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神奇壯觀。
1.獨立閱讀并思考:為什么稱“海上日出”為“偉大的奇觀”?
學習建議:按順序研讀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天空景象的變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畫面,感受“奇觀”。
2.理解重點句子:
“太陽好像負著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p>
(1)為什么覺得“太陽好像負著重擔”?
(2)這句話采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妙處?用這種方式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這句話朗讀時可想象太陽升起時吃力的樣子,使自己的語速語調和句子表達的意思一致。
“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p>
(1)為什么不容易分辨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誰比一比讀這句話。(賽讀)3.自由品讀第4、5自然段,抓住“透”、“鑲”、“染”來體會太陽的光芒是不可阻擋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4.誦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我從段中感受到了: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p>
要求: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畫面,感悟作者對日出的贊美之情?!?/p>
五、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小組討論: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本文怎樣背誦最好?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背誦全文。
六、拓展延伸。本文作者通過細心觀察,為我們描繪了大自然神奇壯觀的景象。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嗎?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課后檢測
七、根據拼音寫詞語。
fēnbiànfātònɡfànwéi
()()()
yíchànɑzònɡhénɡqíɡuān
()()()
八、辨字組詞。
剎()辯()鑲()
殺()辨()壤()
九、根據意思寫詞語。
1.不轉眼鏡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2.指周圍的世界。()
3.光彩耀眼。()
4.雄偉美麗而又少見的景象。()
十、先指出句子的修辭手法,再按要求改寫句子。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修辭手法:()
縮句: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修辭手法:()
改為陳述句:
十一、連線。
范圍亮光透出光彩負著上升躲進紅霞使勁重擔出現云里發(fā)出擴大有了重圍
十二、課內閱讀。
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這兩段文章選自《》作者是
這兩段文章按照順序寫的。
2.找出文段中形容神情專注,聚精會神的詞語寫下來,并造句。
():
3.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有
4.文中描寫日出時動作的詞語有
5.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深()消失()
縮小()暗()
竟然()東張西望()
6.用“”畫出文中的擬人句。
7.“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句子中的“沖”“跳”寫出了太陽什么特點?
8.改寫句子.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9.用“/”把第二段分成三層。
海上日出
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隨著作家巴金一起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
二、檢查預習
1、分別觀察圖1和圖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讀音。
三、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學習二三自然段。
(1)說一說圖1景象。
(2)指名讀文二三段,邊聽邊想象。
(3)用投影片幫助理解。
(4)理解重點詞語。
天水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5)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講讀第四五段。
(1)有云時,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掛圖2,指導觀察。
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
(2)指名讀第四五段。
想象太陽躲進云層里和太陽透出重圍時,云和海水的變化。
(3)理解第四五段,讀讀想想。
(4)讀第五段,體會鑲透染等詞的好處。
(5)讀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講讀第六段。
(1)讀文,奇觀?
(2)這偉大的奇觀指什么?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
四、練習朗讀全文。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并聽寫。
2、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記。
二、練寫生字詞。
三、讀背第一段。
四、讀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關練習。
1、朗讀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練習。
3、自讀第二三段,想象,背誦。
4、練習背誦第二三段。
五、讀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段。
2、完成練習3。
3、想象、記憶文章。
4、練習背誦第四五段。
六、看圖,全班試背全文。
七、指導造句。
1、燦爛目不轉睛在課文中說什么?
2、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3、這兩個詞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頭造句。
八、鞏固生字詞。
1、自己識記。
2、聽寫詞語。
九、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3、預習《燕子》。
海上日出教案
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觀的。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海上日出》,隨著作家巴金的描寫,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分別觀察圖畫1和圖畫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從課文中把描寫太陽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來。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全班評議,正音。
三、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這天我早上起來看日出,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出示圖1,指導觀察:按從天空到太陽再到海面的順序觀察,然后說說。
圖上畫的是晴朗的天氣里紅日從海面上升起的一剎那間的景象。實際上,日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圖畫沒有也不可能把過程表現出來。那么作者是怎樣描寫海上日出的過程的?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全班邊聽邊想象
3、再看課文中的彩圖,結合圖來自由讀課文,并理解詞語水天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變化?默讀第三自然段。
B、太陽是怎樣出來的?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C、請具體描述太陽升起的全過程,說說你讀懂了哪句話。
D、出示練習:按課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并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
a太陽像()似的,漫漫兒,()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終于()云霄,完全(),顏色()。
4、朗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兩段描寫的景色。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四、作業(yè)
朗讀課文。
抄寫課后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二、三自然段。
快速閱讀課文,說說二、三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二、講讀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2、指導觀察課文彩圖:注意觀察天上的云,太陽在什么地方,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觀察后說說。
3、云薄時的日出是怎樣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4、云厚時的日出又是怎樣的?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的景象,還有太陽從云里出來后,太陽、云和海水呈現的景象。學生看看、讀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練習:
1、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2、換詞比較鑲透染,說說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朗讀四、五自然段,說說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四、講讀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使這種思想感情更加強烈。)
5、練習朗讀全文,試著背誦課文。
6、指導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五、總結: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yè)。
背誦課文。
聽寫生字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板書設計:
7、海上日出
好天氣詳
偉大的奇觀有薄云略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次詳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海上日出教學設計
導語: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充當很重要的地位,是老師教學過程中的得力助手,能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海上日出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九冊《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圖學文,該文畫面壯觀、語言優(yōu)美、結構明晰,記敘了“我”在晴朗天氣、有云天氣里觀看到的不同景象,其中教學晴朗天氣的日出景象為本課的重點,是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描寫的。學生通過對幾種不同的景象的學習,感受大自然景象的壯觀、神奇,從而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用“板塊式探究性研讀法”即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地構成課文的若干板塊的問題情境進行探究式研讀,從而變教師主講為主導,棄面面俱到,重在梳理文章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及理解剎那、燦爛、光亮、亮光、光彩、光芒等8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3、觀察理解,描述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色。
情感目標:感受壯觀景象,激發(fā)愛美情趣。
重、難點分析
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色,表達作者對奇?zhèn)延^的大自然現象的贊美之情。讓學生借助畫面理解海上日出幾種不同景色,為學習本課的重點,但日出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景色在不斷變化,如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去感受日出時的壯觀景象是教學的難點。針對以上重難點,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借助畫面理解,同時結合學生自己學太陽上升時的動作,以突破重難點。
教學策略分析: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圖學文,教學應圖文結合。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讀悟、想象、表達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及思維。教學時盡可能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圖、文、聲并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學生預習課文,讀通課文,梳理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作者具體描述了晴朗、有云兩種天氣里的海上日出景象,其中晴朗天氣里的海上日出景象是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描寫的。
第二課時
一、回憶描述,引入情景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美。我們曾經在一起欣賞過可讓濟南丟失一半嫵媚的趵突泉,領略過金華雙龍洞的大、奇。今天,咱們一起到海上去,去看看被稱為偉大奇觀的《海上日出》,好嗎?
二、感知奇觀,捕捉重點
1、播放海上日出圖片,師配樂朗讀。
2、學生談看后感受。
3、自由讀文最后一段,質疑問難
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解釋“奇觀”
4、根據質疑,探究學法。
三、抓住奇觀,直奔重點
(一)默讀第2、3自然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些什么?
(二)學習第2、3自然段,感知日出前天空景象的美,感受太陽升時的壯觀。
1、找出描寫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句子,分析句子、體會句子、品讀句子。
A、日出前天空景象出現了哪幾次的變化?
B、日出時句子中哪些詞用得好?體會到太陽上升時的吃力,學生可學太陽上升時的動作。
C、日出后景象又有哪些變化?
2、指名學生朗讀2、3自然段,其他學生欣賞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圖片。
(三)根據所學,完成練習
日出前:天空還是一片(),很()很(),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紅霞的范圍(),越()越()。
日出時:那里出現了太陽的(),紅是紅得很,卻沒有(),太陽像(),慢慢兒()地,使勁向上升。
日出后:它終于(),完全跳出(),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它旁邊的()也突然有了()。
四、自學討論,感悟奇觀
1、默讀第4、5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想想是通過哪些詞語來體會的?哪些詞用得好呢?從哪能感悟到是奇觀?請讀一讀。師注意相機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辟。如“透”、“鑲”、“染”、“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钡鹊?。
2、欣賞圖片,練說有云時日出景象。
五、再現奇觀,體會感情
再次探討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體會感情,品讀句子。
六、延伸奇觀,拓展視野
我們的偉大祖國乃至整個世界,還有哪些地方或景象也可稱為“偉大奇觀”,學生說一說(可先在小組內說),用一句話或幾句話贊美一下。
七、升華情感,讀出奇觀
配樂學生齊讀全文。
八、布置練習
(一)課堂練習
1、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反問
①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②太陽像負了什么重擔似人,慢慢兒,一縱一縱的,使勁向上升。()
③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2、選詞填空
光彩光亮亮光光芒
①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乍燦爛的()。
②這時候,不僅是太陽,邊云和海水也成了()的了。
③一個夏日的早晨,太陽透過云層,放射出耀眼的()。
④春天,公園里的鮮花開了,萬紫千紅,真是()奪目。
(二)課外練習
完成一篇寫景作文。
[設計思路分析]
本課時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為主線這一“三為主”原則而設計,首先借助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導入新課,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情感,再采用“錄像音樂配讀”的方法范讀課文,讓學生在圖文聲并茂的情境中,多感官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盡快捕捉本課的學習重點,也為質疑問難作鋪墊。本課時教學時緊扣文中“奇觀”這一重點詞語,進行讀課文、賞畫面、品詞句、悟情感的學法指導,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能力的目的?!把由炱嬗^、拓展視野”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學生的說,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為拓寬學生的視野,進一步理解奇觀,從而達到“用教材教”的效果。
《海上日出》課文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那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候太陽躲進云里。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候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升起來,人看不見它。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小學教案 海上日出
1、整體感知全文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淘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誰看過海上日出?是什么樣的?當時心情怎樣?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便于理解課文內容。)
2、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到海邊欣賞吧!圖片:海上日出
師:看了海上日出的景觀,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1:我覺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麗了。
生2:我真想親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個過程。
師:是呀,實在是太美了!巴金爺爺1927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法國留學,在輪船上,觀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歡這幅大自然畫卷,就用文字把這些美麗的畫面描述了出來。今天,我們就走進《海上的日出》,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畫面。(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放聲朗讀,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
表揚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堅持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
(設計意圖:樹立學習榜樣,鼓勵后進生)
2、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3、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一剎那? 鑲? ? 擴大? ?范圍? ? 負著? ?甚至? ? 染成
重荷 重圍
(1)多音字 荷、重
荷花? ?重荷
給它選擇正確字義? a、承當b、負擔
重擔? ? ? 重圍
給它選擇正確字義? a、重復b、層
(2)一剎那
你能在課文中找出“剎那間”的近義詞“轉眼間、一會兒。一轉眼、一眨眼、瞬間等。不用詞典,咱們也能理解詞義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理解積累詞語的方法)
(3)鑲。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師畫云,讓學生“鑲”邊
(4)哪個字難寫
再讀生字一遍加深印象
4、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讀課題,有時根據課題就可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請同學們默讀2—5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順序生動地了海上日出這一景象?
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
(3)思考哪一句話作者熱情贊美了海上日出這一自然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4)出示: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①說說什么是“奇觀”?這指什么?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奇觀”指雄偉、壯麗又少見的景象;“這”指日出的景象; 整句話指海上日出是雄偉壯麗的景象。)
②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雄偉、壯麗的?是一種奇觀?
讓我們趕快隨著巴金爺爺優(yōu)美的文字去細細欣賞海上的日出吧
三、品讀課文,
(一)日出前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作者看到了什么?用筆勾畫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的詞語,并展開想象。
(一片淺藍、一道紅霞、亮光)
(2)作者看到這樣的景象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樣?
理解“不轉睛”“知道”的含義以及在文中說明了什么?
(設計意圖:體會作者通過多次、細致地觀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
變化規(guī)律。)
(3)出示金鑰匙:(是啊)閱讀時,應該想象當時作者在做什么,體會作者的心情(能深入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體現本課在閱讀方法上的指導。)
(二)日出時
1、請你們把這第三自然段默讀一遍,找出讓你為之一動,不知不覺,讓你愛上它的句子。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2、下面我們來匯報學習的情況。
(我們在匯報時,盡量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來說。)
學生匯報:
(1)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蔽矣X得這句話寫得很好,覺得太陽特別可愛。
師:你能讀出太陽的可愛嗎?(學生讀句子。評議。)
我有個問題,為什么用“果然”一詞,不用行不行?(大家討論、爭議,各抒己見。)
師歸納:“果然”一詞用得很合適,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知道太陽要從那里出來了,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
并比較說說“果然”與“忽然”、“突然”的意思。
師:同學們很用心地讀了課文,才有這些見解。我們繼續(xù)往下看,太陽是怎樣一點一點升起來的。
④“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蓯邸!薄柏撝睾伞薄耙徊揭徊健薄奥亍薄芭Α薄皼_破了”“跳出了”這些詞語很形象,把太陽擬人化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作者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的好方法。)
師:你來讀讀這幾句話吧!
師:怎樣讀好太陽升起來的這段話呢?同桌互相說說哪些詞語要讀得抑揚頓挫,試著讀一讀。(同桌互相讀)指導讀。
⑤“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這句話寫太陽升起來了,“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寫出了太陽的強光。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這正是天晴時海上日出的景色。我們剛才用了在文中找重點詞句體會的方式學習了課文。
(5)想像說說當時作者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心情怎樣?
(6)讓你用一句話贊美它嗎?你想怎么說?用一個詞?再讓學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這段話。
四、談話總結,學習寫法。
1、師:今天我們通過品讀課文,想象畫面,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壯觀美景。雖然我們還沒看過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讀了巴金爺爺的這篇文章,就如同親眼看見了大自然的這一偉大奇觀。作者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繪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用詞準確,抓住特點,發(fā)揮想像……)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習得方法。)
五、配樂朗讀,整體感受。
讓我們再次美美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再次感受“海上日出”這一偉大的奇觀!你一定會深深地愛上它。
(設計意圖:閱讀文章不僅要駐足欣賞精彩之處,還應注意回歸整體。)
《海上日出》教學設計
本課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級下冊第9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選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雜記》。《海上日出》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了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了我在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問的句式總括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第二、三部分,描寫了晴天里和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以這兩部分為主,培養(yǎng)學生寫小標題。
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已初步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和文中的詞語,查找了巴金的資料,對《海行雜記》有了了解。多數學生去海邊看過日出,對這篇課文覺得很親切,很有興趣。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練習給課文段落加小標題。
教學準備:課件(有關海上日出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海上日出》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75頁,快速地讀一遍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讀課文)
誰來說說自己的感受?(生自由發(fā)言:我覺得課文寫的非常美;我覺得巴金的文章語言很生動;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動詞,把太陽怎么升起來寫得栩栩如生,像親眼看到一樣。)
(表揚學生讀書認真,說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說的這部分內容從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讀第3自然段)
2、通過他的讀,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從他的讀中感受到晴天時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還有哪個自然段也寫了晴天日出時的情景,自己找一找,讀一讀。
誰來讀給大家聽。(學生讀第2自然段)
3、你讀書很認真,這兩個自然段是寫晴天時海上日出的。請你們把這兩個自然段一起默讀一遍,把描寫太陽升起來時的動作,顏色變化的詞找出來,做個標注,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學,老師巡視。及時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能按課文的順序進行學習。)
下面我們來匯報學習的情況。
(1)我們在匯報時,盡量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來說。
學生匯報:
①我喜歡寫太陽快升起來的情景,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轉眼間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強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變化。
②我想說說作者為什么目不轉睛地望著,作者天天看日出,知道這時候太陽馬上要出來了。
③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我覺得這句話寫得很好,覺得太陽特別可愛。
師:你能讀出太陽的可愛嗎?(學生讀句子。評議。)
我有個問題,為什么用果然一詞,不用行不行?(大家討論、爭議,各抒己見。)
師歸納:果然一詞用得很合適,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知道太陽要從那里出來了,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
師:同學們很用心地讀了課文,才有這些見解。我們繼續(xù)往下看,太陽是怎樣一點一點升起來的。
④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蓯?。負著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沖破了跳出了這些詞語很形象,把太陽擬人化了。板書:負著重荷一步一步跳出海面
師:你來讀讀這幾句話吧?。ㄕn件:圖片)
師:怎樣讀好太陽升起來的這段話呢?同桌互相說說哪些詞語要讀得抑揚頓挫,試著讀一讀。(同桌互相讀)指導讀。
⑤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這句話寫太陽升起來了,
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寫出了太陽的強光。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這正是天晴時海上日出的景色。我們剛才用了在文中找重點詞句體會的方式學習了課文。當太陽走進云堆里時又是什么情景呢?繼續(xù)往下看。請大家自己默讀第4、5自然段。用概括的詞把這兩段話的內容說出來。
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學生發(fā)言。(1)走進云堆。(2)沖出重圍。
(板書:走進云堆沖出重圍)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2)體會這不正是偉大的奇觀嗎?
4、讀全文,聽音樂。
5、這樣一篇語言精美的文章我們學完了,巴金的作品還有很多,同學們課下去讀一讀。
板書:
海上日出
負著重荷
走進云堆
晴天時
一步一步
有云時
跳出海面
沖出重圍
偉大的奇觀
總評:
本課的設計層次清楚。以學生為主體,安排了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重點是體會作者在不同時間看到的不同的日出景色。文章語句優(yōu)美,是學生朗讀、體會、積累的好資料。學習課文時,老師安排學生自學(體會、朗讀語句),主要以讀為主,在讀中悟,感受作者對自然的熱愛。這一學習活動的安排,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品詞品句的能力。語文的學習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理解運用語言。學生只有在細細的品味中才能體會出語言的妙處。這樣進行教學與課標的精神是相符合的。這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自學、交流,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本課在教學時,雖然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但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讓語文課更有趣些。
海上日出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難點:
目標1、2。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文
1、今天,我們來學習巴金的一篇著名寫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
二、朗讀課文,暢談感受。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力求讀正確、流利。
2、這篇文章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誰來說說自己的感受?(生自由發(fā)言:我覺得課文寫的非常美;我覺得巴金的文章語言很生動;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動詞,把太陽怎么升起來寫得栩栩如生,像親眼看到一樣。)
3、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好嗎?
三、精讀課文,感受壯觀
1、對于一篇課文來說,我們不僅需要盡情朗讀,同時也需要用心思考。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具體描繪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幾個自然段?(2-5)
3、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氣晴朗時的日出和有云的情況下的日出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把你有感受的詞句畫下來。
5、匯報學習的情況,要求盡量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來說。
(一)天氣晴朗時的日出
①太陽快升起來的情景,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轉眼間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強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變化。
②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這句話寫出了太陽特別可愛。引導讀出太陽的可愛。(學生讀句子。評議。)
③重點理解: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與太陽慢慢向上升進行比較,體會書上的句子好在哪兒。(負著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沖破了跳出了這些詞語很形象,把太陽擬人化了,寫出了太陽的一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怎樣讀好太陽升起來的這段話呢?試著讀一讀。(同桌互相讀)指導讀。
④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這句話寫太陽升起來了,同時也寫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總結
五、拓展、作業(yè)
1、觀察日出或日落,把觀察到的景象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難點:目標1、2。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二、三自然段寫了什么?
二、學習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況下的日出)
聽老師讀課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想象描述)透過云縫直射鑲透出重圍染成體會太陽的頑強、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詞的準確。
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這一段呢?每一位同學都小聲朗讀一遍,找同學談朗讀的感受。
(這一段應該以振奮、輕松的語調朗讀。)
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7、師讀巴金的一句話: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從這篇文章當中,你讀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讀、背誦喜歡的段落。
最后作者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齊讀。
三、總結全文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邊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們好像都沒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剎那間的景象,而巴金為什么能將日出的過程寫得這樣精彩呢?你能從課文當中找到一些原因嗎?(開頭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轉睛果然等詞可以看出巴金堅持仔細觀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說的那樣,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寫作。
我們也要多觀察生活,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好作品。同時我們都應該學習文中所贊嘆的太陽這種頑強,拼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用這種精神去對待我們學習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四、作業(yè)
背誦課文.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學設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海上日出 教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海上日出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對日出過程中景色變化的生動描寫,體會海上日出的偉大奇觀,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聯系全文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能力,并適當展開想象。 教學難點: 憑借語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動態(tài)過程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字典紙水彩筆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從《海上日出》這個題目可知道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什么?“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和“奇觀”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觀”呢?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自主性練習設計(以下四題任做兩題) 1、看圖,讀課文,說說作者具體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2、課文最后說"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你同意這說法嗎?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3、按課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并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 (1)太陽像()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地,使勁兒向上升。 [學生活動設計]: 朗讀討論 作畫背誦 如若逐句講解,原本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會變得支離破碎,而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難以調動。 (2)光透過云縫()到水面上,()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3)的光芒給黑云()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紫色或者紅色。 4、根據課文的描寫,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畫出海上日出的樣子。 第二課時 一、品讀美文 1、讀文作畫,感知語言 讀文作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還原的過程,即由文字符號還原成圖畫的過程。通過這一還原過程,可以引導學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課文的意境,從而比較深入地感知課文的語言。 2、評畫學文,品味語言 評畫的實質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咬文嚼字”,從而品味其規(guī)范的語言,領悟語言形式是怎樣被用來貼切地表情達意的 3、賞畫誦文,積累語言 借助圖畫這一中介幫助學生背誦課文,從而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 4、看圖作文,運用語言 向學生展示一幅日落圖,讓學生試著描繪日落這一動態(tài)的景觀。 二、結束語: 課文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上,光芒四射的紅日噴薄而出,這自然界的偉大奇觀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把旅行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將其中的一篇游記寄給他的哥哥,這就是《海上日出》,是雜記中的第23篇。 板書設計: 張貼學生的畫 反饋: “海上日出”蘊含的科學道理為什么“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剛升起的太陽是紅的,是因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氣,太陽光透過水蒸氣發(fā)生折射,呈現為七色,而紅光穿透力強,所以人們只能看到紅色?!皼]有亮光”是因為太陽剛升起時光量不大,透過海面上飽含水蒸氣的空氣層,光線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光線透不過來,所以沒有亮光。 為什么太陽“使勁向上升”是“一縱一縱”的?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氣被蒸發(fā)上升,水蒸氣不斷向上運動使陽光產生波動現象,所以看太陽時,就產生“一縱一縱”的感覺。 資料提供者:《海上日出》教學札記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課文第三自然段共有五句話,具體描述了無云時日出這一動態(tài)景觀,是課文的重點。教學時,如若逐句講解,原本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會變得支離破碎,而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難以調動。那么,如何去突破這一難點呢?
一、讀文作畫,感知語言。
讀文作畫,就是先讓學生讀通這個段落,從整體感知上這一段的語言,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五人小組,一個小組讀一個句子,并根據所讀的句子內容作畫。
讀文作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還原的過程,即由文字符號還原成圖畫的過程。通過這一還原過程,可以引導學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課文的意境,從而比較深入地感知課文的語言。
二、評畫學文,品味語言。
看似簡單的讀文作畫,一經評議,卻會發(fā)現學生由于讀書不仔細,所作的畫有許多欠妥之處。評議圖畫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可馬虎,因為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極好時機。評畫的實質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咬文嚼字,從而品味其規(guī)范的語言,領悟語言形式是怎樣被用來貼切地表情達意的。如第3自然段第一句話是這樣的: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時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一生這樣畫:
其他學生進行了如下評議:
生:這時的太陽,課文中是說小半邊臉,你畫成了大半邊臉,太陽應該還要小一點兒。
生:這時的太陽,課文中說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所以應該把太陽的光芒去掉。
生:太陽是紅得很,應該用深紅的水彩筆畫,不能加黃顏色。否則此刻的太陽就變成光亮的了。
就這么短短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幅圖,學生卻讀得如此仔細,評得如此認真。這樣的學習無疑會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認真讀書的習慣。在評議中,他們自然也就領悟了語言,品味了語言。
三、賞畫誦文,積累語言。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的教學重點是借助圖畫這一中介幫助學生背誦課文,從而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
經過評議、修改,學生所作的畫應該能夠較好地體現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可選擇五幅較為突出的圖畫(一句話選擇一幅圖)依次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一邊欣賞這些小畫家精美的作品,一邊朗讀、背誦課文的這個自然段。這實際上又是一個還原過程,即把圖畫還原成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的過程。通過這一還原過程,學生能夠有效地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
四、看圖作文,運用語言。
積累語言還不是我們的目的,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變消極的語匯為積極的語匯。為此,我們仍可借助圖畫這一中介讓學生看畫作文,當然,此時的圖畫不再是學生的作品。但教師用的應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畫面,以便學生借鑒使用課文的語言。比如此時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一幅日落圖,讓學生試著描繪日落這一動態(tài)的景觀。
《海上日出》電子教材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那深紅的圓東西發(fā)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候太陽躲進云里。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候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升起來,人看不見它。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海上日出》教材理解
《海上日出》是一篇寫景的佳作。
第一,作者觀察細致入微。文中對日出過程的描寫,對不同情況下,太陽的形狀、光亮、色彩、動態(tài)及周圍事物的狀態(tài)描寫都十分準確、生動、傳神,這一切又都離不開作者觀察的精細與深入。
其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景物的個性。在海上看日出不同于登山、站立草原,入森林等地看日出,海上的日出始終與天光、水色的變化等聯系在一起。作者就是抓住天水相接、完全跳出海面、直射到水面海水等來寫日出過程中光亮、色彩的。第三,作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展開描寫。正面寫太陽的形----一道紅霞小半邊臉圓;光----晴天由沒有光亮到奪目的亮光云也有了光彩,微云天氣是燦爛的亮光,云片很厚時,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金邊,突出重圍后,把片片黑云染成了或紅或紫,太陽亮了,云朵亮了,海水亮了,連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色----紅著,紅而無亮光,紅得可愛深紅;動----慢慢兒縱一縱沖破跳出等。
側面著力描寫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天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天空一片淺藍,旁邊的云突然有了光彩這樣寫不單調、不板滯。第四,文章詳略得當,描寫三種不同情況下的海上日出。晴好天氣詳寫,把日出的過程寫得細,儀態(tài)萬象。寫微云天氣,僅側重寫陽光空穿過白云時造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狀。寫烏云蔽日時,重點寫太陽沖破重圍普照天地的情狀。這樣詳略互見,點面結合,各有側重,而又相互映襯,互為補充,不僅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了海上日出的種種奇觀,而且簡煉、精當。第五、語言生動、形象。
⒈運用比喻、擬人、借代、映襯等多種修辭手法。
⒉動作詞沖跳縱鑲透等,名稱詞亮光光線光芒光彩光亮等,還有果然終于等詞選擇運用都十分恰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