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4《游山西村》知識點。
《游山西村》知識點
游山西村原文
宋代: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
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jīng)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注釋
⑴臘酒:臘月里釀造的酒。
⑵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足:足夠,豐盛。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⑶山重水復: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艷。
⑸簫鼓:吹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
⑹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⑺若許:如果這樣。閑乘月:有空閑時趁著月光前來。
⑻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叩(kòu)門:敲門。
中心思想
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nóng)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nóng)村風光,對淳樸的農(nóng)村生活習俗,流溢著喜悅、摯愛的感情。詩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這樣的民風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鄉(xiāng)居閑散的思想感情。詩人陶醉于在山野風光和農(nóng)村的人情里,表現(xiàn)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舍的情感。詩人在語調極其自然親切的詩句中向人們展示了農(nóng)村自然風景之美、農(nóng)民淳樸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練習題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臘酒渾()雞豚()叩門()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豐年留客足雞豚。()
(2)從今若許閑乘月。()
3、填空:
《游山西村》選自,作者,字,號,(朝)著名詩人。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4、全詩緊扣一個字,按推移展開敘述。
5、首聯(lián)寫出了什么內容?
6、古風存一句用來贊美農(nóng)民的什么品格?
7、本詩中哪兩句流傳最廣?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請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
8、柳暗花明寫出了自然美景,請問:①為什么用暗來形容柳、用明來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傳下來成為一個成語,它現(xiàn)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húntúnkòu
2、(1)小豬(2)閑游
3、《劍南詩稿》陸游務觀放翁南宋
4、游時間
5、寫出了豐收的年景和農(nóng)民熱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農(nóng)民服飾的簡樸盛贊他們性格的淳厚質樸。
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
8、①柳色深綠,所以用暗;花光艷麗,所以用明。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現(xiàn)轉機,看到希望。
編輯推薦
四年級語文上冊《游山西村》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游山西村教案。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古詩;
難點:理解詩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啟發(fā),體會作者細心觀察,用心思考的觀察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記錄旅游見聞的詩,這節(jié)課學習陸游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寫了哪些見聞。
2、同樣,在學習古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和寫作背景。(課件出示: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處于國家動亂,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他的詩歌中,總的主題是抗金復過和同情人民苦難。這首詩是詩人罷官閑居,住在紹興市的三山鄉(xiāng)時寫的。詩題中山西村,指三山鄉(xiāng)西邊的村落。)
二、自學,交流。
1、自由朗讀古詩。(借助課后注釋、課文插圖、詞語手冊自學這首詩,把自己的收獲和理解標注在課文旁邊。)
2、請各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幾項內容:
(1)對題目的理解;
(2)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莫(不要)、渾(渾濁不清)、足(充足、備足)、豚(豬)疑(以為,懷疑)
(3)對這首古詩詩意的理解,教案《游山西村教案》。
三、難點點撥
1、師點撥: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給客人備辦了豐盛的飯食)
特別是哪個字看出豐盛(足)表現(xiàn)什么?(農(nóng)家的熱情和樸實)
客人是誰?(詩人;也許還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請來的陪客。)
2、第三、四句寫什么?(作者回憶來時路上的經(jīng)歷)
這又一村指什么?(指山西村,即詩人此刻所在的村莊。)由此可見,這是詩人回憶來村的經(jīng)歷,跟前兩句接得很好,這也可以說是倒敘。由此可深入一步,繼續(xù)問:這個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復水的保護之下,在柳樹花草的掩映之中。)
3、正因為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風,民風如此淳樸,使作者深受感動。
四、拓展思考
1、三、四兩句連起來寫行路人的感覺,迷茫中突然發(fā)現(xiàn)了美好的去處。但同時,也蘊涵了一定的人生哲理?,F(xiàn)在常常用來形容事情已經(jīng)陷入困境,看起來已經(jīng)絕望了,而忽然又絕處逢生,出現(xiàn)新的契機,使人增加了信心。
2、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經(jīng)歷嗎?
五、作業(yè)
1、背誦兩首古詩,并默寫。
2、完成《課堂作業(yè)》
3、選做題:(1)選一首古詩,改寫成一篇游記。
(2)針對兩首古詩中的名句,選擇一句,寫寫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及感受。
拓展閱讀:游山西村賞析
首聯(lián)渲染出豐收之年農(nóng)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上年臘月釀制的米酒。豚,是小豬。足雞豚,意謂雞豚足。這兩句是說農(nóng)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nóng)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次聯(lián)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弊x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nóng)家茅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致,所以錢鐘書說“陸游這一聯(lián)才把它寫得‘題無剩義’”(《宋詩選注》)。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何在?于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xiàn)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lián)給人們的啟發(fā),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人們讀后,都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與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這里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于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此聯(lián)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下一聯(lián)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nóng)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深情?!吧纭睘橥恋厣瘛4荷?,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這一天農(nóng)家祭社祈年,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充滿著豐收的期待。這個節(jié)日來源很古,《周禮》里就有記載。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也說:“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到宋代還很盛行。而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前三聯(lián)寫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睙o時,隨時。詩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后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于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nóng)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xiāng),與農(nóng)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四年級上冊《游山西村》學案人教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游山西村》學案人教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四年級上冊《游山西村》學案人教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fā)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學會一類生字豚.
教學重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能發(fā)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資料準備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并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背
景音樂與詩境相關的掛圖字典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熟讀古詩,了解詩句大意感悟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學習豚
教師讀詩,學生邊聽邊畫出一類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點.
學生查字典豚:小豬,也泛指豬.
學生到黑板前寫生字,針對生字特點強調記憶.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讀,并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后練習1
莫:不要渾:(1)水不清,污濁;(2)罵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滿:~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決:查字典咨詢老師
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仔細讀詩,試著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點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山重水復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感情讀詩,在理
采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檢查反饋
檢查背誦情況:個人感情背誦組內背誦小組競賽等不同形式
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檢查對重點字,句的理解情況
六,作業(yè)布置
繼續(xù)讀詩,用喜歡的方式感悟詩境:配畫編故事配樂朗誦
搜集有關作者陸游的生平資料
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拓展空間
創(chuàng)新火花
《游山西村》另外一首
學法指導:查字典咨詢老師同學討論
寫法指導:先抑后揚
擴展閱讀:建立作者檔案,擴大閱讀面
教后反思:
四年級上冊語文《游山西村》說課稿(人教版)
一、說教材
《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首古詩,本組教材是圍繞“觀察和發(fā)現(xiàn)”這一專題編排的。《游山西村》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詩人陸游以一個“游”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nóng)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xiāng)間的風光風俗,刻畫了農(nóng)民淳樸好客的本性,表現(xiàn)了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本詩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體會這個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二、說學生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古詩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會背許多古詩。但學生在理解詩句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方面卻存在很大差異。對于語文能力較好的學生就不覺得詩句難以理解,能夠基本領會詩句的含義;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就比較困難。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到位,因材施教。
同時為了更好的理解詩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前引導學生閱讀詩人的經(jīng)歷和寫作此詩的背景。然后引導學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進行交流,說給同學聽,這樣不僅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快樂和優(yōu)越性,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懂得多的學生有一種被認可的成就感;使發(fā)言少的同學也能感到獲取知識的滿足感。
三、說目標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富有哲理的詩句。
教學重點:
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感悟詩意。
理解富有哲理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獲得啟示。
教學難點:
理解富有哲理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獲得啟示。
四、說思路:
回憶舊詩,總結學法
依據(jù)學法,理解內容
拓展資料,讀寫結合
五、說過程:
一、回憶舊知,提出學法
學生已有以前學習古詩的積淀,所以采用先回憶以前學過的在描寫自然風光的同時蘊涵
著深刻的道理的詩: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通過前四年的學習,及第一課時學完的《題西林壁》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回顧出: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的方法。
二、依據(jù)學法,理解內容
(一)、網(wǎng)絡背景
網(wǎng)頁展示: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今浙江紹興)。勤于創(chuàng)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有9300多首,集成《渭南文集》、《劍南詩稿》傳世。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抒發(fā)了抗金愛國的情懷,一度得到孝宗的賞識,所以入朝當官。但朝中的官員百般排擠他,并不斷上書皇帝誣陷他,結果陸游被貶回鄉(xiāng)。
(二)解題引學
看到這個題目,學生可以找出最重點的“游”字。
游,就當有游覽的心境,山路重重,流水往復,我們跟著內心充滿失意的詩人腳步開始游覽吧,當陸游正懷疑無路可走的時候,他看到了柳樹成蔭,繁花耀眼的山西村。
再齊讀課題。
指讀古詩。
(三)學習詩句
請學生依據(jù)自學提示學習古詩。
自學提示:
1、初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地方。
2、依據(jù)課下的注解和字典自學古詩。
3、與同學交流不懂的內容。
4、認真練習朗讀。
(四)交流匯報。
1、學習詩歌前兩句。
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山西村是美麗的,那里的人呢?
讀詩的前兩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莫笑:不要笑。
渾:渾濁。(因農(nóng)家自己制作的酒,所以顯得渾濁)。
句意:不要笑話弄家人的臘酒渾濁不清;
過渡:但這絕不妨礙鄉(xiāng)親們對遠方客人的熱情,有一個字最能體現(xiàn)這種熱情。
足:(白板出示學生選擇。)
(1)、腳;
(2)、充分,充足;
(3)、值得。
句意:豐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盡夠豐盛。
小結:農(nóng)家人是如此地淳樸熱情,那么通過你的朗讀把這種盛情讀出來。
詩歌是最富于表現(xiàn)力的文字,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讓學生真正理解詩歌前兩句。
2、學習詩歌后兩句。
多么質樸的真情啊,這種真情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于是作者由衷地寫下了此詩的后兩句。
指人讀、反復讀。
引申義理解:
這兩句描寫景致的詩,已經(jīng)成為千古佳句,我們再來靜心思考一下這句詩僅僅是在寫景嗎?陸游為什么寫下這首詩?我們重新利用網(wǎng)絡資源再看一下這首詩的時代背景,這首詩寫于陸游被貶職回鄉(xiāng)之后,鄉(xiāng)親們對他的熱情撫慰了他失意的心,他由衷地發(fā)現(xiàn)了人生的又一番天地,有一種絕處逢生的喜悅。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再讀。
三、拓展資料,讀寫結合
1、文章補充:
平凡的景色描寫中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因這種哲理,這兩句詩更是被許多后人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寫景的文章:
只見兩旁的高山象刀削斧砍一般直立在江邊,江面很窄,輪船似乎是在幽深的小胡同里行進。走著走著,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可是輪船繞過了山腳,又在狹窄的江面上曲曲折折地前進了,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節(jié)選自《我愛三峽》)
寫人文章:
那少年很難再保持平衡,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摞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這意想不到的失誤,讓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fā)老人從后臺走到少年面前,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后撫摩著少年的肩,輕輕搖了搖,嘴里低聲說了一句什么。少年鎮(zhèn)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于把碗穩(wěn)住了。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節(jié)選自《頂碗少年》)
這兩句詩的運用,把作者的感受凝練地表現(xiàn)出來,真可以稱之為文章畫龍點睛之筆。
寫事的文章:
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數(shù)學題的時候,盡管不斷思考,反復計算,還是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爸爸走過來,給我做了指點,我很快就解出了這道難題。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找準古詩中的重點句,進行延伸拓展地讀寫結合訓練,對學生理解詩句,練習寫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寫小練筆:試著寫一小段話,恰當用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講評總結
陜西有個山西村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陜西有個山西村”,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陜西省蒲城縣城東北約10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個保持著明清風貌的村莊──山西村。
縣城沿新修的五陵路向東不到10多分鐘的路程,便來到山西村。這是一個保留著原始城墻的長方形村落,村莊坐東朝西,有東西城門兩個,城墻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剝蝕,已有數(shù)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來,尤其是東面、北面的城墻保存基本完好。其中西城門洞高約6米,門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書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紅色,旁有大清咸豐元年重修字樣。據(jù)介紹,山西村是在明代一王姓家族由山西大槐樹下遷至該村,具體年代已無從考證。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太原本地,老二遷至此地,老三遷至白水。門楣上書三槐并茂即為弟兄三人家族興旺,事業(yè)發(fā)達之意?;敝干轿鞔蠡睒?。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遷徙的歷史見證。相傳,該村遷址不久,經(jīng)常有土匪、強盜來村莊騷擾,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議之下,全村村民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齊心協(xié)力花5年修筑城墻。清咸豐九年,又置鐵門一對,使西城門洞有兩道城門,堅不可摧。西城門洞上方有三間大房,解放前還有鄉(xiāng)政府在其上辦公。
山西村的城門東西相對,門洞深約7米,門洞里原有兩道門,由于時代已久,門已不存,然而安裝門的青石門礅、門柱洞、門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穿門洞走進村子,一條中心道路將村子分為南北兩半,村不大,東西長約200余米。城堡內共有28戶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為主。這個村在當?shù)厮追Q山西堡子。村外人稱進村為進城,村內人稱出村為出城。按行政區(qū)域劃分則為保南鄉(xiāng)(今已歸椿林鄉(xiāng))山西村五組、六組。城內農(nóng)戶建筑大多古舊簡陋,山西村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上馬石。上馬石四周及頂端雕刻有精美的虎頭、麒麟、花朵等圖案,不少家庭還使用著雕刻有精美花紋的門礅石。村里隨處可見雕刻著圖案的喂馬石槽、柱頂石、石供桌,一些農(nóng)戶門前還有石獅以及頂端雕刻成猴子、獅子形狀的拴馬樁。這些物件昭示著山西村曾經(jīng)有過的輝煌。
走進農(nóng)戶家中,原始的雕花門窗,結實粗笨的本制家具,古老的農(nóng)用器具隨處可見。走進村中,老人們坐在門前上馬石上曬太陽、拉家常,孩子們爬城墻、騎獅背,自由玩耍,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安閑、舒適。
山西村村民喜歡熱鬧。每逢村里有婚、喪、嫁、娶的大事,便是村里人湊堆熱鬧的時候。村里有自樂班、鑼鼓隊、社火隊,每有大事,自樂班便敲鑼打鼓,唱戲湊興。村里人雖不多,但會唱戲愛唱戲的多,有幾部戲他們還能排演全本。山西村的鑼鼓隊也很有名,縣城一些門店、企業(yè)開業(yè)還專程來請鑼鼓隊湊興。在今年楊凌農(nóng)博會上,山西村70多人的鑼鼓隊還應西安綠康公司的邀請舉行慶典活動,受到了參會者的廣泛好評。在山西村城西門外50米處,有一座陳舊的王氏祠堂,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舉行聚會、搞年拜的場所。在王氏祠堂內現(xiàn)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記載著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這一記載也說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該地成為一大戶。
據(jù)山西村的老人回憶,在20世紀70年代,山西村的城墻還完好無損,城墻上還建有房屋,供打更、巡夜人休息。山西村城墻到底建于何時,無從考證。城墻上混合磚塊瓦塊層層夯實,非常結實。遺憾的是,城內幾十處院落以農(nóng)舍為主,原始建筑已蕩然無存。有幾戶富盈之家還特意為自己蓋了磚混結構的平房,瓷磚貼面,使這個古風盎然的村莊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山西村背靠金粟山,南依臥虎山,出村西城門僅百米便是著名的高力士墓。高力士墓自1999年發(fā)掘后,在國內引起了極大反響,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參觀游覽,距山西村僅1公里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墓地──泰陵,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玄宗泰陵以其精美的石雕,豐富的歷史內涵,成為陜西東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點。近年來,蒲城縣加大了唐泰陵、高力士墓的開發(fā)力度,鋪修了泰陵專線旅游公路和貫通全縣5座唐代帝王陵墓的五陵公路。
蒲城縣有關人士曾提議把山西村建成一個明清風格的民俗文化村,若真能實施,山西村500余村民世代以耕作為生的生活有望得到改變。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游山西村》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游山西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臘”“渾”“豚”三個生字,會寫“莫”“臘”“渾”“疑”四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積累古詩名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了解農(nóng)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詩,導入新詩。
1、同學們,我們一起跟隨著蘇軾游覽了廬山,了解到蘇軾眼里的廬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宋朝詩人陸游一起來《游山西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一)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請大家自由朗讀《游山西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隨機糾正字音和詩句朗讀。
(1)指名朗讀古詩,注意評點字音的準確和詩句朗讀的味道。
(2)(點擊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提出書寫注意事項。
臘là渾hún豚tún疑yí
(3)老師指導詩句朗讀的味道,學生試讀,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釋,了解詩意。
1、請大家結合注釋,猜猜這首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講講。
2、全班交流古詩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讀出來了陸游的心情沒有?
三、品讀古詩,體會感情。
品讀古詩,體會農(nóng)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陸游快樂的心情。
1、體會農(nóng)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請大家默讀詩句,想想農(nóng)家人招待游客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字是什么?(足)理解“足”的意思。
(2)農(nóng)家僅僅是“足”雞豚嗎?還“足”什么?
(3)一個“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畫面,感情朗讀1、2句。
“豐足”之年,農(nóng)家人殺雞宰豬,熱情招待外來游客,陸游在這里喝著酒、吃著肉,他快樂嗎?
2、體會陸游的快樂心情。(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陸游的快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1)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①理解“莫笑”,從農(nóng)家人熱情地招待可以體會到快樂。
②“山重水復”和“柳暗花明”的游玩情景對比看出快樂?!耙蔁o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對比看出快樂。
(2)拓展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情朗讀3、4句。
同學們,陸游到山西村游玩,農(nóng)民熱情款待他,詩中一個“足”字可以看出當?shù)剞r(nóng)民的好客、純樸的性格。當陸游結束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樂的,他由衷感激農(nóng)民的熱情好客,他無比留戀農(nóng)村的純樸生活,其實,“足”也可以概括陸游的心情,那就是——“滿足”。
四、配樂朗誦,背誦古詩。
游山西村
人好豐足
足
景好滿足
《位置》知識點
作為一位剛入職不久的新任教師,在授課上的經(jīng)驗比較少。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位置》知識點”,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位置》知識點
【認識上、下】
體會上、下的含義:從兩個物體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處的物體,下是指在低處的物體。
【認識前、后】
體會前、后的含義:一般指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背對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前后位置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
從而得出:確定兩個以上物體的前后位置關系時,要找準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相對的前后位置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
【認識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為標準,確定左邊和右邊。右手所在的一邊為右邊,左手所在的一邊為左邊。
重點:在確定左右時,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觀察者的左右為準。
【練習題】
★▲■★▲■★▲■▲★▲★▲▲■▲★★▲★▲
1、上面的圖形中,最左邊的是什么_____,最右邊的是什么_____。
2、上面的圖形中,右邊第五個是什么_____,左邊第八個是什么_____。
★▲■★▲■★▲▲
▲■▲★▲★■■★
3、上面的圖形中,上面的一行右邊是什么圖形_____,下面的一行最左邊的是什么圖形_____。
【參考答案】
★▲■★▲■★▲■▲★▲★▲▲■▲★★▲★▲
1、上面的圖形中,最左邊的是什么__★_,最右邊的是什么__▲__。
2、上面的圖形中,右邊第五個是什么__★__,左邊第八個是什么__▲___。
★▲■★▲■★▲■
▲■▲★▲★■■★
3、上面的圖形中,上面的一行最右邊是什么圖形__■__,下面的一行最左邊的是什么圖形__▲__。
《梅花》知識點復習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梅花》知識點復習”,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梅花》知識點復習
【原文】
qiángjiǎoshùzhīméi
墻角數(shù)枝梅,
línghándúzìkāi
凌寒獨自開。
yáozhībúshìxuě
遙知不是雪,
wèiyǒuànxiānglái
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yǎng)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xiàn)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xiàn)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fā)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p>
【練習題】
一、解釋。
1.凌寒:________。
2.遙:________。
3.為有:________。
二、注音。
()()()
梅花墻角高墻
()()()
城墻凌寒凌晨
三、根據(jù)意思,寫出詩句。
1.墻邊角落里的幾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開出了雪白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遠遠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解釋。
1.凌寒:冒著寒冷。
2.遙:遠遠的。
3.為有:因為有。
二、注音。
(méihuā)(qiángjiǎo)(gāoqiáng)
梅花墻角高墻
(chéngqiáng)(línghán)(língchén)
城墻凌寒凌晨
三、根據(jù)意思,寫出詩句。
1.墻邊角落里的幾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開出了雪白的花朵。
答: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2.遠遠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答: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編籮筐》知識點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編籮筐》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編籮筐》知識點
【原文】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在延安。那時,我還是個孩子。
伯伯、叔叔、阿姨,有的種地,有的紡紗,都忙著搞生產(chǎn)。我們這些孩子也待不住了,心想,能編幾個籮筐也好哇。
我們從山上砍來柳條,可是不知道怎么個編法。正在這時候,朱德總司令來了,他問我們:“你們砍這么多柳條是想編籮筐吧?要不要我來當老師,教你們編籮筐?”
“要,要!”我們高興得跳起來。
朱總司令笑呵呵地動起手來,我們圍著他邊看邊學。朱總司令編得又快又好。
這天,我們每個人都編了一個籮筐,編得不好。可是朱總司令卻表揚我們:“不錯,不錯,學得挺快嘛!”
從那以后,行軍、打仗,不管走到哪里,我們一有空就給老鄉(xiāng)們編籮筐。一編籮筐,我們就想起和朱總司令在一起的日子。
【字詞學習】
字:搞、待、砍、編、教、跳、圍、挺
詞:延安、紡紗、籮筐、表揚
【重點句子】
1.伯伯、叔叔、阿姨,有的種地,有的紡紗,都忙著搞生產(chǎn)。我們這些孩子也待不住了,心想,能編幾個籮筐也好哇。
2.我們從山上砍來柳條,可是不知道怎么個編法。正在這時候,朱德總司令來了,他問我們:“你們砍這么多柳條是想編籮筐吧?要不要我來當老師,教你們編籮筐?”
3.這天,我們每個人都編了一個籮筐,編得不好??墒侵炜偹玖顓s表揚我們:“不錯,不錯,學得挺快嘛!”
4.從那以后,行軍、打仗,不管走到哪里,我們一有空就給老鄉(xiāng)們編籮筐。一編籮筐,我們就想起和朱總司令在一起的日子。
【主要內容】
《編籮筐》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朱總司令教“我們”編籮筐的故事,表達了朱總司令對孩子們的關心和愛護。
【練習題】
一.把下面的漢字和對應的音節(jié)連起來。
產(chǎn)朱還叔些
shūzhūxiéháichǎn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且組詞。
方——()——()少——()——()
分——()——()亢——()——()
三、選擇詞語填空。
繁忙急忙
1、媽媽的工作很()。
2、聽說單位有事,爸爸()穿上衣服跑出門去。
【參考答案】
一.把下面的漢字和對應的音節(jié)連起來。
產(chǎn)朱還叔些
chǎnzhūshūháixié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且組詞。
方——(旗)——(紅旗)辶——(忙)——(急忙)
亻——(佳)——(佳人)忄——(情)——(情感)
三、選擇詞語填空。
繁忙急忙
1、媽媽的工作很(繁忙)。
2、聽說單位有事,爸爸(急忙)穿上衣服跑出門去。
《臥薪嘗膽》知識點
《臥薪嘗膽》知識點
原文
勾踐之圍會稽也,嚼然嘆曰:“各終于此乎?”種曰:“湯系夏臺,文王囚麥里,晉重斗奔翟,齊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觀之,何速不為福乎?”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②女志會稽之恥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織,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賓客,贓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譯文
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中,他長嘆道:“我在這里完了嗎?”文種說:“商場曾被關押在夏臺,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晉文公重斗(曾遭攙言)出奔翟國,齊桓公小白避亂到苔國,他們最終建立了霸業(yè),由此看來,(憂患)為什么就不能轉化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踐返回國土,于是親身經(jīng)歷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膽放在座位旁,坐處臥處抬頭就看到苦膽,吃飯也嘗苦膽,常自語:“你忘了會稽失敗的恥辱了嗎?”他親自去耕種,他夫人親自織布,吃飯不放肉,不穿有兩種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禮待賢士,厚待賓客,救濟貧窮的人家,慰問死者的家人,與百姓一樣勞苦。
知識點
1、這是一篇中國歷史故事。課文敘述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zhàn)勝敗的故事,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后轉敗為勝,吳王夫差非常驕傲,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被越國滅掉。表現(xiàn)了越王勾踐勵志圖強的精神。同時告訴我們只有艱苦奮斗,發(fā)奮圖強,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2、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膽。
理解“受盡屈辱”: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3、會用“建議”造句。例: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學習上的建議。
4、由這篇課文可以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課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6、你覺得越王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參考:越王是個忍辱負重、發(fā)奮圖強的人。我想說:越王,我很佩服你。
理解詞語
1.“臥薪嘗膽”: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膽。
2.理解“受盡屈辱”: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3.用“建議”造句。
例: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學習上的建議。
4.由這篇課文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課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6.你覺得越王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參考:越王是個忍辱負重、發(fā)奮圖強的人。我想說:越王,我很佩服你。
《臥薪嘗膽》閱讀試題
(1)造句。
請求:
建議:
(2)閱讀第四自然段,填空。
①用“”畫出寫“臥薪”的句子;用“---------”畫出寫“嘗膽”的句子。
②越王勾踐這樣刻意折磨自己,是為了。
(3)再讀短文,回答問題。
①會稽之戰(zhàn)的結果怎樣?
②越王是怎樣對待失敗的?吳王是怎樣面對勝利的?
《臥薪嘗膽》閱讀答案
(1)爸爸答應了我們的請求,星期日帶我們去春游。
老師表揚了我們,說我們的建議很好。(答案不唯一)
(2)①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
②提醒自己不忘敗兵會稽的恥辱,努力重振越國。
(3)①越國失敗了,越王和夫人一起到吳國給吳王當奴隸。
②越王刻意折磨自己,不忘敗兵恥辱,努力翻身;吳王驕傲自滿,輕敵。(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
《拉薩的天空》知識點
《拉薩的天空》知識點
1.這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的散文,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課文中插圖上的建筑叫“布達拉宮”。
2.拉薩為什么被稱為:“日光城”?
答:因為拉薩全年無霧,陽光充足。
3.課文中贊美拉薩天空的詞語有:湛藍、透亮、純凈、明潔、藍晶晶。
4.拉薩:日光城重慶:山城昆明:春城哈爾濱:冰城蘇州:姑蘇城南京:石頭城濟南:泉城
5.體會語句:“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這是一種夸張的寫法,拉薩由于地勢與天空更近,更能讓人感覺到天空的藍,仿佛拉薩的一切都被藍所浸潤、包容,更能讓人感受到觸手可及的境地?!稗湟慌跛{天可以洗臉”則進一步描繪了藍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6.“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說說此句運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什么?
答:句子用“白云和藍天”“草地和藍天”對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藍”。
7.背誦全文。尤其是最后一段。
《運算律》知識點匯總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運算律》知識點匯總》,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運算律》知識點匯總
1、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乘,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三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乘,它們的積不變。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
使用時機:
當幾個數(shù)相乘時,如果其中兩個數(shù)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就可以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可以改變乘法運算中的順序。數(shù)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加法運算時也有結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個數(shù),那么加法結合律表示為:(a+b)+c=a+(b+c)
2、認識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他們的位置,積不變,這叫乘法交換律。如用字母a、b表示兩個數(shù),那么乘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
1)上述規(guī)律可推廣到更多個數(shù)相乘。如:125×4×8×25=(125×8)×(25×4)=1000×100=100000
2)加法運算時也有交換律,如用字母a、b表示兩個數(shù),那么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
3)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得一些運算簡便。50+7+40+9=(50+40)+(7+9)=90+16=106
練習題
1.用簡便方法計算。
584+289+416=()7×8×4×125=()4×17×2536×15=()
2.選一選。
(1)250×320的簡便算法是()。
A.250×300×20
B.250×4×80
C.25×8×40
(2)37×25×40=37×(25×40),這個算式是運用了()。
A.乘法結合律
B.乘法交換律
C.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3.水果市場運來23車蘋果,平均每車有50箱,平均每箱有20千克,水果市場一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用簡便方法計算。
584+289+416=(1289)7×8×4×125=(28000)
4×17×25=(1700)36×15=(540)
2.選一選。
(1)250×320的簡便算法是(B)。
A.250×300×20
B.250×4×80
C.25×8×40
(2)37×25×40=37×(25×40),這個算式是運用了(A)。
A.乘法結合律
B.乘法交換律
C.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3.水果市場運來23車蘋果,平均每車有50箱,平均每箱有20千克,水果市場一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答:20×50×23=23000(千克)
《有趣的發(fā)現(xiàn)》知識點
《有趣的發(fā)現(xiàn)》知識點
【原文】
一百多年前,英國有位著名的科學家叫達爾文。
有一次,達爾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去考察。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復觀察比較,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島上經(jīng)常刮大風,那些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別大的,因為能頂?shù)米〈箫L,也生存了下來。可憐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去頂不住大風,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漸消失了。
這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對達爾文后來的科學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字詞學習】
字:乘、捉、刮、淹、趣
詞:著名、考察、考察、奇怪、可憐、消失、研究
【重點句子】
1.有一次,達爾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去考察。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2.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復觀察比較,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島上經(jīng)常刮大風,那些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別大的,因為能頂?shù)米〈箫L,也生存了下來??蓱z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去頂不住大風,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漸消失了。
【主要內容】
《有趣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達爾文在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發(fā)現(xiàn)了島上的昆蟲翅膀都不同,沒有翅膀的昆蟲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翅膀特別大的能頂?shù)米〈箫L,也生存了下來,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去頂不住大風,便逐漸消失了。
【練習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tèbiébǐjiàorónɡyìyuánlái
()()()()
shēnɡcúnyánjiūzhújiànfāxiàn
()()()()
二、比一比,再組詞。
現(xiàn)()較()鳥()容()
觀()效()島()究()
【參考答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
tèbiébǐjiàorónɡyìyuánlái
(特別)(比較)(容易)(原來)
shēnɡcúnyánjiūzhújiànfāxiàn
(生存)(研究)(逐漸)(發(fā)現(xiàn))
二、比一比,再組詞。
現(xiàn)(現(xiàn)在)較(比較)鳥(小鳥)容(容易)
觀(觀察)效(效率)島(島嶼)究(研究)
《小鎮(zhèn)的早晨》知識點
《小鎮(zhèn)的早晨》知識點
★原文★
桃園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個小鎮(zhèn),交通工具只有小船。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時,木船的櫓聲,把小鎮(zhèn)喚醒。
小鎮(zhèn)的早晨是安靜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閃爍著一片片銀鱗。河水清得透明,靜靜地和街道并行穿過小鎮(zhèn)。沿街得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兩座拱形得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鎮(zhèn)兩頭。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從河上輕輕飄過。船駛遠了,淡船工哼的小調,還在河上輕輕蕩漾。
小鎮(zhèn)的早晨又是熱鬧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歡鬧的海洋里。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的隨著人群向前走。沿街擺滿了各種蔬菜、水果和土特產(chǎn):那剛從地里拔下來的小白菜、油菜,還帶著晶瑩的露珠,鮮嫩嫩的;那剛從河里捕來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水靈靈的;還有雪白的小羊、長毛兔、大鵝......真叫人目不暇接。賣東西的人一張張淳樸的臉上帶著微笑,熱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紹著自己的產(chǎn)品。
小鎮(zhèn)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學生背著各色書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學,婦女提著裝滿新鮮蔬菜的籃子從集市上回來,街道兩旁賣早點的店鋪不停地招呼著過往行人。河對岸移動著一條彩色的人流,那時去工廠上班的農(nóng)家姑娘。她們衣著鮮艷,步態(tài)輕盈。這兒盛產(chǎn)蠶繭,但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地買來。如今,這里辦起了自己的繅絲廠、絲織廠、服裝廠。小鎮(zhèn)在變化,小鎮(zhèn)在前進!
★字詞★
江南水鄉(xiāng)、小鎮(zhèn)、櫓聲、安靜、霞光、閃爍、銀鱗、透明、各式各樣、遙遙相對、船駛、輕輕蕩漾、熱鬧、擺滿、海洋、蔬菜、晶瑩、露珠、鮮嫩、目不暇接、淳樸、忙碌、蹦蹦跳跳、新鮮、招呼、輕盈、絲綢、繅絲
★重點句子★
小鎮(zhèn)的早晨是安靜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閃爍著一片片銀鱗。河水清得透明,靜靜地和街道并行穿過小鎮(zhèn)。
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歡鬧的海洋里。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的隨著人群向前走。沿街擺滿了各種蔬菜、水果和土特產(chǎn):那剛從地里拔下來的小白菜、油菜,還帶著晶瑩的露珠,鮮嫩嫩的;那剛從河里捕來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水靈靈的;還有雪白的小羊、長毛兔、大鵝......真叫人目不暇接。
河對岸移動著一條彩色的人流,那時去工廠上班的農(nóng)家姑娘。她們衣著鮮艷,步態(tài)輕盈。這兒盛產(chǎn)蠶繭,但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地買來。
★練習題★
一、讀拼音,寫詞語。
qiáodòngbǎidòngbádiàoqìyóusīguā
()()()()()
二、帶著問題來讀書。
1.桃源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個小鎮(zhèn),課文圍繞小鎮(zhèn)的早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方面特點來寫的。
2.下面的句子中,________表達了對小鎮(zhèn)新貌的贊美之情。
A.小鎮(zhèn)的早晨是安靜的B.小鎮(zhèn)的早晨又是熱鬧的
C.小鎮(zhèn)的早晨更是忙碌的D.啊,多美的小鎮(zhèn)的早晨
三、對號入座填詞語。
安靜寂靜寧靜
1.上課鈴響了,教室里()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2.天亮了,()的山村又開始喧鬧起來了。
3.大街上白天車水馬龍,夜晚則非常()。
★參考答案★
一、橋洞擺動拔掉汽油絲瓜
二、1.安靜的熱鬧的忙碌的2.D
三、1.安靜2.寂靜3.寧靜
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