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舞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5《回旋舞》教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回旋舞》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回旋舞》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想
1、教材解讀:《回旋舞》、《在一個地鐵車站》這兩首短詩采用了歐美近代以來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些代表性的表現(xiàn)手法,法國象征主義和美國的意象派。
2、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和深層含義,懂得把握詩歌的意象;
(2)把握寫作背景,正確理解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借助意象來把握詩歌豐富、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方法
4、教學方式:
比較閱讀、拓展閱讀
5、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領略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魅力,今天我們再將藝術的輕舟馳向大洋那一邊的歐美近代詩歌,讓我們在中外不同風格的詩歌海洋中“蕩起雙槳”吧……
(二)解讀詩歌——《回旋舞》
1、作者簡介:保爾福爾(1872—1960),法國詩人,被稱為“象征派詩王”。他的詩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蘭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總集。福爾數(shù)十年如一日始終不懈地寫作“巴拉德(民歌形式的短歌)”,這是他畢生創(chuàng)作詩歌的固定形式。保爾福爾被戴望舒稱為“法國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樸、最光耀、最富于詩情的詩人”。在這首詩中,保爾福爾用童話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2、師范讀后學生自由朗讀。
3、整體感知詩歌的主要內容
明確:詩的前兩節(jié)提出了兩個假設“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起手來”“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這兩個“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間的誤解、隔閡、歧視,甚至沖突。如果這兩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假設能夠實現(xiàn),“她們可以在大海周圍跳一個回旋舞”“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麗的橋”,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將有可能組織起盛況空前的全球人類大聯(lián)歡。正如詩的最后一節(jié)強調的:“人們便可以繞著全世界跳一個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起手來。”
4、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來圍著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種象征意義?
明確:這首詩以“回旋舞”為主要意象,這是從法國民間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攝取詩意,生發(fā)開來的。作為抒情詩人,保爾福爾特別歌唱愛情和人類的友愛。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攜起手來,團結起來,沒有膚色、種族、國別的差別,大家共跳一個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滿了愛嗎?詩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了詩人美好的理想和樂觀的情調。這首詩是詩人在20世紀前期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用飽含深情的筆寫下的向往和平安寧的愿望。
(2)如何理解前兩節(jié)提出的兩個假設“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起手來”“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明確:這兩個“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間的誤解、隔閡、歧視,甚至沖突。如果這兩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假設能夠實現(xiàn),“她們可以在大海周圍跳一個回旋舞”“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麗的橋”,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將有可能組織起盛況空前的全球人類大聯(lián)歡。正如詩的最后一節(jié)強調的:“人們便可以繞著全世界跳一個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起手來?!?br>
(3)賞析本詩的藝術形式,請一至兩個同學說說他們的分析
明確:整首詩以三個假設的排比句鋪排來,詩歌的主旨在重復的吟唱中不斷地得到了強化。全人類不分男女、種族、膚色、國家差別,一起跳同一種舞蹈,借用法國常見的民間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詩人希望全人類破除一切隔閡、猜忌,共同創(chuàng)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樂觀精神。末句“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手起來”呼應首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手起來”,首尾相接、回環(huán)往復、渾然天成。
(三)課后作業(yè)
1、運用意象分析以下幾首古詩: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題都城南莊
崔護【551336.COm 合同幫幫網】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延伸閱讀
回旋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構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由直線加速器遷移到回旋加速器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德育滲透點
介紹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科學報效祖國的熱情.
(四)美育滲透點
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構造原理,用嚴密的推理,解釋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讓學生充分體會物理教學的語言美及推理過程的邏輯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通過復習提問法導入,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總結規(guī)律.
2、學生復習電場知識,積極思考想象,在教師指導下推導,總結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規(guī)律.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回旋加速器的加速原理.
2、難點
加速電場的平行極板接的是交變電壓,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運動周期相同.
3、疑點
當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時,加速粒子就不可能了.
4、解決辦法
應用上節(jié)學習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半徑和周期公式,著力講清回旋加速器加速帶電粒子的原理.
四、課時安排
1課時五、教具學具準備
回旋回速器掛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先復習提問電場知識導入,通過設問讓學生思考想象出回旋加速器原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析、討論、總結規(guī)律,再通過例題講解加深理解.課外組織學生討論粒子運動半徑不變的加速器原理.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略)
(二)整體感知
本節(jié)課講述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在高科技領域中的一個具體運用,首先要引導同學們從直線加速器遷移到回旋加速器,然后分析回旋加速器的加速過程,從而理解它的加速原理,最后比較直線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的優(yōu)缺點.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直線加速器
我們知道電場可以對帶電粒子加速,如果加速電壓為u,帶電粒子電量為q.帶電粒子從靜止可加速到能量,由于電壓的限制,所以一次加速后粒子獲得的能量較小,如何獲得較大的能量呢?(讓學生充分討論.)可采取多級加速的辦法,經過幾次加速后粒子的能量,所以直線加速器可使粒子獲得足夠大的能量.但它占地面積太大,能否既讓帶電粒子多次加速,獲得較高能量,又盡可能減少占地面積呢?(讓學生展開想象)
2、回旋加速器
利用帶電粒子在磁場中作圓周運動的特點,可使帶電粒子回旋,為使粒子每經過兩極板時都得到加速,極板間需接上一個交變電壓,每加速粒子一次,帶電粒子運動速率和運動半徑都會增加,它運動的周期會變化嗎?所接在兩極板間的交變電壓的周期T等于多少呢?
(讓學生回答)
請同學們討論:加速粒子的最終能量由哪些因素決定?
當帶電粒子速度最大時,其運動半徑也最大,即,即,再由動能定理得:,所以要提高加速粒子最后的能量,應盡可能增大磁感應強度B和加速器的半徑.
請同學們課后思考,為什么帶電粒子加速后的能量與加速電壓無關呢?
3、回旋加速器和直線加速器的比較
介紹我國正、負電子對撞機.
(四)總結、擴展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回旋回速器的加速原理,希望同學們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時,要開闊思路,注意知識的遷移和綜合運用.
八、布置作業(yè)
1、1989年初,我國投入運行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可把電子的能量加速到2.8GeV,若每級的加速電壓V,需采用幾級加速器?
九、板書設計
一、直線加速器
1、單級加速
2、多級加速
二、回旋加速器
1、交變的加速電壓周期T
2、多次回旋加速后的能量
三、直線加速器與回旋回速器比較
第六節(jié)回旋加速器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六節(jié)回旋加速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第六節(jié)回旋加速器教學目的
使學生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結構,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通過教學,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師:在現(xiàn)代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人們往往利用能量很高的帶電粒子作為“炮彈”,去轟擊各種原子核,以觀察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為了大量地產生高能粒子,就要用到一種叫做加速器的實驗設備.同學們一定聽說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吧,它就是我國于1989年初投入運行的第一臺高能粒子加速器,它能使正負電子束流的能量分別達到28億電子伏.
加速器究竟是怎樣產生高能帶電粒子的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課題.讓我們都以探索者的身份,從已有的基礎知識出發(fā),一起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吧.
(由加速器的重要應用以及我國科技新成就導出課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要求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進入角色,旨在將他們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
師:先請哪位同學回答:用什么方法可以加速帶電粒子?
生:利用電場可使帶電粒子加速.
師:(板畫圖1)根據(jù)圖示條件,帶電粒子加速后可獲得多大能量?
生:Ek=mv2/2=qU
師:回答正確.由此看來,要獲得高能量的帶電粒子,就必須盡量提高加速電壓.但我們知道,實際能達到的電壓值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太高,因而用這種方法加速粒子,獲得的能量也不夠大,只能達到幾十萬至幾兆電子伏.請同學們想一想,如何突破電壓限制,使帶電粒子獲得更大的能量呢?
(疑問是思維的源頭,問題是探索的中心.教學中及時、巧妙地存疑設問,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體現(xiàn).)
甲生: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幾個電場,讓帶電粒子逐一通過它們.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在圖1上改畫成圖2)
師:大家認為這種設想有道理嗎?
乙生:我認為有道理.這樣一來,每個電場的電壓就不必很高.盡管帶電粒子每次加速得到的能量不是很大,但最后的總能量卻可達到Ek=nqU,只要增加電場的數(shù)目n,就可使粒子獲得足夠大的能量.
師:說得對.采用多個電場,使帶電粒子實現(xiàn)多級加速,這確是突破電壓限制的好方法.同學們能提出這樣富有創(chuàng)見的設想,十分可貴,但是,我們再仔細推敲一下它的可行性:按圖2所示的方案,真能實現(xiàn)多級加速嗎?
(學生陷入沉思.頃刻,有部分同學恍然大悟)
丙生:這個方案不可能獲得高能量的帶電粒子!
師: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了嗎?
丙生:從圖上可以看出,在相鄰兩級加速電場的中間,還夾著一個反向電場,當帶電粒子通過它們時,將會受到阻礙作用.
師:丙同學考慮問題很全面,他不但看到了加速電場這有利的一面,同時還注意到了存在減速電場這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們能否“興利除弊”,設法把加速極板外側的減速電場消除呢?
生:……
師:(進一步啟發(fā))請大家聯(lián)系已學的知識:要防止外界電場的干擾,可采用什么措施?
生:采用靜電屏蔽.
師:對.我們可用金屬圓筒代替原來的極板.(在圖2上改畫成圖3)這樣,既可以在金屬圓筒的間隙處形成加速電場,又使得圓筒內部的場強為零,從而消除了減速電場的不利影響.
師:再讓我們討論一下電源.為了簡化裝置,我們可用一個公用電源來提供各級的加速電壓.(在圖3上改畫成圖4).如果我們要加速一帶正電的粒子,若電源的極性保持恒定(始終為A正B負),你認為這個粒子能夠“一路順風”,不斷加速嗎?
生:不可能.因為,按這樣的極性,帶電粒子在第一級電場中能得到加速,但到了下一級就會減速.粒子從加速電場得到的能量,將在減速電場中喪失貽盡.
師:說得很對.我們有什么方法可解決這個矛盾嗎?
生:如果能及時地改變電源的極性,就可以解決了.
師:好主意!你能對照圖4具體說明一下這“及時”的含義嗎?
生:設開始時電源極性為A正B負,帶正電粒子在第一級電場中加速,當它穿過第一只圓筒即將進入第二級電場時,電源極性應立即變?yōu)锳負B正,使粒子又能繼續(xù)加速.同理,當它穿過第二只圓筒剛要進入第三級電場時,電源又及時地改變極性,……以后也是如此.
師:分析正確.可見,為了實現(xiàn)帶電粒子的多級加速,應該采用交變電源;并且,電源極性的變化還必須與粒子的運動配合默契,步調一致,即要滿足同步條件,這是確保加速器正常工作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如果使交變電源以恒定的頻率交替改變極性,能夠滿足同步條件嗎?
甲生:不能滿足.因為帶電粒子加速之后的速度越來越大,若金屬圓筒的長度相等,則它每次穿越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如要保證同步,電源頻率應該越來越高才行.
師:誰還有不同的見解嗎?
乙生:我認為當電源頻率恒定時,也有可能滿足同步條件,只要使得金屬圓筒的長度隨著粒子速度的增大而相應地加長就行了.
師:甲、乙兩位同學的意見可謂異曲同工,都有可能滿足同步條件.在具體實施時,人們一般采用的是后一種方案.很明顯,實施這種方案的關鍵,在于合理地設計金屬圓筒的長度.那么,各圓筒長之間究竟應符合怎樣的關系才行呢?這個問題稍許復雜一點,但只要運用我們所學的有關知識,也是不難解決的.有興趣的同學在課后可以繼續(xù)討論,去完成這項設計任務.
(教學內容的安排應有彈性,注意留有余地,以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師:通過以上的探索和研究,我們實際上已經勾畫出一臺加速器的雛形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包含著一般加速器應具備的幾個基本要素.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來小結.
(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關鍵字眼以彩筆突出.)
①利用電場加速帶電粒子;
②通過多級加速獲得高能粒子;
③將加速電場以外的區(qū)域靜電屏蔽;
④采用交變電源提供加速電壓;
⑤電場交替變化與帶電粒子運動應滿足同步條件.
(此段小結很有必要.它不僅可將前段探究活動的成果及時整理、提煉、充實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同時,也為接著學習回旋加速器奠定了基礎,從而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師:剛才討論的這類加速器,人們通常稱之為直線加速器.例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注入器部分,就是一個全長200多米的直線加速器.這類加速器固然有其優(yōu)點,但它的設備一字兒排開,往往顯得拖沓冗長.于是,我們自然會想:能否尋找一種既可使帶電粒子實現(xiàn)多級加速,又不必增加設備長度的方法呢?
生:……(思考、議論)
師:(自言自語)如果只用一個電場,帶電粒子經過加速后還會再次返回,那就好了.……用什么方法能使粒子自動返回呢?……
生:(豁然開朗)外加磁場!利用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作圓周運動的特點,可使它重返電場,再次加速.
師:好,這確是個巧妙的構想,說不定它還會導致一種新型加速器的延生呢!
(學主情緒亢奮,信心驟增)
(學習上的探究活動,同樣需要有情緒力量的投入.為此,教師講課不妨帶些“情感色彩”,以利于渲染教學氛圍,激活學習動因.)
師:下面就讓我們按著這條思路,來具體分析一下工作原理.(板畫圖5)
設位于加速電場中心的粒子源發(fā)出一個帶正電粒子,以速率v0垂直進入勻強磁場中.如果它在電場和磁場的協(xié)同配合下,不斷地得到加速,你能大致畫出粒子的運動軌跡來嗎?請每位同學都動手試試.要邊畫圖,邊思考,并注意聯(lián)系前面歸納出的幾條結論.
(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予以指導.多數(shù)學生完成之后,抽一人在圖5上板畫,得圖6所示軌跡.)
師:同學們都已把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畫出來了.接下去,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第一,從畫出軌跡看,它是條半徑越來越大的螺旋線,這是什么緣故?
生:根據(jù)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的半徑公式R=mv/Bq,隨著粒子不斷加速,它的速度越來越大,因此,半徑也相應增大.
師:對.再看第二個問題:為使帶電粒子不斷得到加速,提供加速電壓的電源應符合怎樣的要求?
生:要采用交變電源,并且,還必須使電源極性的變化與粒子的運動保持同步.
師:你能對照圖6,再具體說明一下嗎?
生:帶正電粒子以速度v0進入磁場,當它運動半周后到達A1時,電源極性應是“A正A′負”,粒子被電場加速,速率從v0增加到v1.
為“A負A′正”,使粒子再次加速,速率從v1增加到v2……以后的情形就以此類推.
師:回答正確.從剛才的分析可以看出,電場的作用是使粒子加速,磁場的作用則使粒子回旋,兩者的分工非常明確,同時,它們又配合得十分默契:電源交替變化一周,粒子被加速兩次,并恰好回旋一周,這正是確保加速器正常運行的同步條件.(板書如下)
師:還有第三個問題:隨著粒子不斷加速它的速度和半徑都在不斷增大,為了滿足同步條件,電源的頻率也要相應變化嗎?
生:不需變化,因為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周期T=2πm/Bq,它與速度無關.
師:說得對.對于給定的帶電粒子,它在一定的勻強磁場中運動的周期是恒定的.有了這一條,我們就可免卻隨時調整電源頻率以求同步的麻煩了.從而為最終實施我們的上述構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早在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勞侖斯正是沿著與我們相仿的巧妙思路.發(fā)明了回旋加速器,從而使人類在獲得具有較高能量的粒子方面邁進了一大步.為此,勞侖斯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學生再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似乎他們也分享到了其中的一份.)
師:下面讓我們來看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結構.(出示掛圖)從圖上可以看出,回旋加速器主要由下列幾部分組成(板書):D形盒、強電磁鐵、交變電源、粒子源、引出裝置等.其中,兩個空心的D形金屬盒是它的核心部分.同學們能說明它的作用嗎?
(讓學生自學課本,然后回答)
甲生:這兩個D形盒就是兩個電極,可在它們的縫間形成加速電場.
師:誰還有補充嗎?
乙生:它還起到靜電屏蔽的作用.使帶電粒子在金屬盒內只受磁場力作用,從而做勻速圓周運動.
師:書上還提到一個細節(jié):“兩個D形盒之間留一個窄縫,……”想一下,為什么要留窄的縫?寬些就不成嗎?
丙生:……
丁生:如果縫很寬,粒子穿越電場所用的時間就不容忽略.而這個時間是要隨粒子運動速度的增加而變化的,從而使得粒子回旋一周所需的時間也將隨之變化,這就會破壞同步條件.如果是窄縫,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可以不計,就可避免不同步的麻煩了.
師:說得很對.看來同學們對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和結構己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請大家再討論一個問題:假如由你來設計一臺回旋加速器,要求能使帶電粒子獲得更高的能量,你打算采用哪些措施?
(提出這種設計性問題的目的,在于深化學生思維,活化物理知識,使學習活動跨上更高的臺階.)
甲生:可以提高電源的電壓.由公式Ek=qU可知,電壓值大了,粒子獲得能量也大.
乙生:還可以加大D形盒的半徑.使帶電粒子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隨著加速次數(shù)的增多,粒子具有的能量也就大.
丙生:也可以增加磁感應強度.根據(jù)公式R=mv/Bq,對應于一定的速度,B值越大,粒子的回旋半徑B就越小,這樣它在D形盒內就可以兜更多的圈,從而獲得更大的能量.
師:對于上面幾位同學的意見,大家有沒有補充或不同的看法?
丁生;我認為甲同學的說法不對.因為提高了電源的電壓后,盡管可以使粒子每次加速獲得的能量增大,但相應的回旋半徑也要增大,這又會使得加速次數(shù)減少,最后粒子的總能量不見得就大.
師:同學們能發(fā)表不同的見解,這很好.究竟誰是誰非呢?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在回旋加速器的最大半徑和磁場都確定的條件下,帶/2=B2R2q2/2m.這就告訴我們,對于給定的帶電粒子來說,它能獲得的最高能量與D形電極半徑的平方成正比,與磁感應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而與加速電壓無直接的關系.
講到這里,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如果盡量增強回旋加速器的磁場或加大D形盒半徑,我們不就可以使帶電粒子獲得任意高的能量了嗎?但實際并非如此.例如:用這種經典的回旋加速器來加速粒子,最高能量只能達到20兆電子伏.這是因為當粒子的速率大到接近光速時,按照相對論原理,粒子的質量將隨速率增大而明顯地增加,從而使粒子的回旋周期也隨之變化,這就破壞了加速器的同步條件.
為了獲得更高能量的帶電粒子,人們又繼續(xù)尋找新的途徑.例如,設法使交變電源的變化周期始終與粒子的回旋周期保持一致,于是就出現(xiàn)了同步回旋加速器.除此之外,人們還設計制造出多種其它的新型加速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已能使質子達到10000億電子伏以上的能量.
我國在高能粒子研究方面發(fā)展很快,并取得了多項世界矚目的成就.希望同學們樹立志向,奮發(fā)學習,將來把祖國的科學技術推向世界的最前沿!
教案說明
一關于課題選定
回旋加速器作為一種高科技的實驗設備,學生往往對其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如能有意識地讓學生到當今科學的前沿“圣地”去涉足一番,哪怕是十分粗淺,也將會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培養(yǎng)志趣.同時,回旋加速器又是洛侖茲力應用的著名實例,藉此機會,可使學生對電磁學的有關知識作一次較廣泛的復習和運用.因此,本課題雖屬選學內容,但在學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仍然值得一學.
二關于教材處理
本節(jié)課的教材組織及教學流程,可用以下圖式表示:
這里值得說明的問題是:在順序上,把直線加速器提在前,而將回旋加速器置于后,這樣是否有悖史實?在內容上,回旋加速器是課題的中心,但卻要化相當篇幅去討論直線加速器,這樣會否喧賓奪主?
教學過程應該是有序的,這就必須牢牢把握兩條脈胳:一是教材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二是學生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此,教師應能駕馭教材,對教學內容作一番必要的剪輯或加工,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
本節(jié)教案作如上的安排,正是為了體現(xiàn)這種有序性.從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看,直線加速器與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有著諸多相同之處,因此可將前者作為后者的鋪墊.在理解直線加速器原理的基礎上,一旦突破“磁場回旋”這個拐點,回旋加速器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再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看,他們對直線加速器的理解,一般要比回旋加速器來得容易,于是可把前者當作后者的橋梁.學生在解剖直線加速器這只“麻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加速器所應具備的若干重要條件,并經過他們自己的總結、整理,建立起來相應的認知結構.以此為依托,有關回旋加速器的內容就可以通過與結構中的有關知識互相作用,實現(xiàn)同化,從而順利達成知識的遷移.
三關于教法設計
這類課題如果沿用“講解原理,介紹結構”的傳統(tǒng)教法,很可能造成教師呆板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局面.學生所獲得的也只是些靜態(tài)的知識(現(xiàn)成結論),而那些蘊含于研究過程中的動態(tài)知識(科學方法等),卻得不到應有的開發(fā).這實在是教學上的重大失策.
本課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按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過程為主線”的教學設想,采取了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教材內容有機地劃分成若干個探究階段,并輔之以一系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鋪設成一條通往知識高峰的階梯,并力求拓展課題的探究過程,盡量擴大學生的活動空間.在整個過程中,既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拾級攀登,又有教師的點撥引導、及時調控.通過師生雙邊的信息交流,不斷地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使學生在獲取新知的同時,還親身經驗到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回旋加速器》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高二物理教案:《回旋加速器》教學設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二物理教案:《回旋加速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構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能力目標
通過由直線加速器遷移到回旋加速器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情感目標
通過介紹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研制,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科學報效祖國的熱情.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重點是回旋加速器的加速原理.在通過前面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的學習,學生通過反復習電場的相關知識后在理解本節(jié)知識時比較容易,需要強調的是:
1、加速電場的平行極板接的是交變電壓,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運動周期相同.
2、當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時,加速粒子就不可能了.
教法建議
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教法上可以通過復習相關的電場知識后在,讓學生思考想象加速器的原理,最后得出回旋加速器原理.
在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中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開發(fā)以及研制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設計方案
回旋加速器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構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由直線加速器遷移到回旋加速器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德育滲透點
介紹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科學報效祖國的熱情.
(四)美育滲透點
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構造原理,用嚴密的推理,解釋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讓學生充分體會物理教學的語言美及推理過程的邏輯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通過復習提問法導入,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總結規(guī)律.
2、學生復習電場知識,積極思考想象,在教師指導下推導,總結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規(guī)律.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回旋加速器的加速原理.
2、難點
加速電場的平行極板接的是交變電壓,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運動周期相同.
3、疑點
當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時,加速粒子就不可能了.
4、解決辦法
應用上節(jié)學習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半徑和周期公式,著力講清回旋加速器加速帶電粒子的原理.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回旋回速器掛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先復習提問電場知識導入,通過設問讓學生思考想象出回旋加速器原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析、討論、總結規(guī)律,再通過例題講解加深理解.課外組織學生討論粒子運動半徑不變的加速器原理.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略)
(二)整體感知
本節(jié)課講述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在高科技領域中的一個具體運用,首先要引導同學們從直線加速器遷移到回旋加速器,然后分析回旋加速器的加速過程,從而理解它的加速原理,最后比較直線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的優(yōu)缺點.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直線加速器
我們知道電場可以對帶電粒子加速,如果加速電壓為u,帶電粒子電量為q.帶電粒子從靜止可加速到能量 ,由于電壓的限制,所以一次加速后粒子獲得的能量較小,如何獲得較大的能量呢?(讓學生充分討論.)可采取多級加速的辦法,經過幾次加速后粒子的能量 ,所以直線加速器可使粒子獲得足夠大的能量.但它占地面積太大,能否既讓帶電粒子多次加速,獲得較高能量,又盡可能減少占地面積呢?(讓學生展開想象 )
2、回旋加速器
利用帶電粒子在磁場中作圓周運動的特點,可使帶電粒子回旋,為使粒子每經過兩極板時都得到加速,極板間需接上一個交變電壓,每加速粒子一次,帶電粒子運動速率和運動半徑都會增加,它運動的周期會變化嗎?所接在兩極板間的交變電壓的周期T等于多少呢?
(讓學生回答 )
請同學們討論:加速粒子的最終能量由哪些因素決定?
當帶電粒子速度最大時,其運動半徑也最大,即 ,即 ,再由動能定理得: ,所以要提高加速粒子最后的能量,應盡可能增大磁感應強度B和加速器的半徑 .
請同學們課后思考,為什么帶電粒子加速后的能量與加速電壓無關呢?
3、回旋加速器和直線加速器的比較
介紹我國正、負電子對撞機.
(四)總結、擴展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回旋回速器的加速原理,希望同學們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時,要開闊思路,注意知識的遷移和綜合運用.
八、布置作業(yè)
1、1989年初,我國投入運行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可把電子的能量加速到2.8GeV,若每級的加速電壓 V V,需采用幾級加速器?
九、板書設計
一、直線加速器
1、單級加速
2、多級加速
二、回旋加速器
[教案參考] 高中地理教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急你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教案參考] 高中地理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用圖例說明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圖表資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條件,理解地球上出現(xiàn)生命的原因。
[教學重點]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學難點]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太陽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斗轉星移這些現(xiàn)象我們都是很熟悉的,你們當中有誰知道在地球上這些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生嗎?地球上為什么會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沒有生命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里將要學習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①天體類型
A、恒星 由熾熱氣體組成,自身能發(fā)光發(fā)熱的球狀或類似球狀的天體
B、星云 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
C、行星 在橢圓形軌道上環(huán)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自身不能發(fā)光。
D、衛(wèi)星 環(huán)繞行星運行的、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顆衛(wèi)星。
E、流星體 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沿同一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大群流星體,稱為流星群,闖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體,因同大氣摩擦而產生的光跡,劃過長空,好像從空中的某一點向外散射開,這種現(xiàn)象叫做流星體。
F、彗星 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云霧狀。
此外,還有其它的星際物質。其中,恒星和星云是兩種最基本的天體
(附:練習鞏固對天體特征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②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
任何天體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各級天體系統(tǒng)的組成如下:
A、地月系 月球繞地球轉動形成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體,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衛(wèi)星。
B、太陽系 太陽、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構成太陽系。
C、銀河系 太陽系和其他恒星系構成銀河系。在銀河系以外,還有大約10億個同其相類似的天體系統(tǒng),人稱河外星系。
D、總星系 銀河系和現(xiàn)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統(tǒng)稱為總星系。
天體系統(tǒng)共分為四個等級,按照從低級到高給的順序依次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總星系
二、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①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②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征
劃分依據(jù):距日距離、質量、體積
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2、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表現(xiàn):地球上存在生命
原因:A、日地距離適中——適于生命姓的發(fā)展的溫度條件
B、質量和體積適中——吸附大氣,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
C、地球的內部結構和物質運動——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顆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原因,除其所處的位置及自身條件外,還和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的很大的關系。在太陽系中,大小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而且繞日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之中。
[課堂小結]
1.用圖例說明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圖表資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條件,理解地球上出現(xiàn)生命的原因
[課堂練習]
針對每個教學目標而選取的題目,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對所學知識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