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雪魯迅教案
雪魯迅教案合集十三篇。
新入職的老師需要備好上課會用到的教案課件,每個人都要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要在教案課件中可以體現(xiàn)出教學過程中智慧與創(chuàng)造性。如何從優(yōu)質(zhì)的教案課件中借鑒有益的知識呢?經(jīng)過小編精心整理,推出雪魯迅教案合集十三篇,歡迎你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雪魯迅教案(篇1)
師:同學們好,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放松放松心情。(播放〈塞北的雪〉)寫生字詞
師:這一首歌曾經(jīng)傳唱過祖國的大江南北,打動了千千萬萬的音樂愛好者的心,因為潔白的飛雪,不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而且令人遐思萬千。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對雪的感覺是怎樣的?
生:活潑的,可以推雪人,打雪仗,我們學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的小孩子們還可以到雪地里捕鳥,非常的有趣。讀了之后,我好想看看真正的雪花。
師:同學們的想像非常豐富,形容也非常貼切。雪花是冬天的精靈,是春天的使者。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為雪花的純潔與漂灑所陶醉,為它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優(yōu)美篇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雪》,再去感受一番雪世界的美妙與精彩。
師:“魯迅”,一個對同學們而言并不陌生的名字,哪位同學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知識積累和課前預(yù)習簡要地介紹一下魯迅先生?
生1: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
思想家、革命家?!棒斞浮笔撬?9為《新青年》寫稿時使用的筆名。
生2:魯迅的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diào)集》等。
師:看來同學們對魯迅先生的了解還真不少。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用深刻的文字、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筆鋒深深地感染著我們。1936年10月19日,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永遠離開了我們,成千上萬的民眾自發(fā)地涌上街頭,為他送行。先生為什么會有這么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呢?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赫然寫著“民族魂”三個大字,這也許就是對他最好的詮釋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魯迅,走進魯迅筆下雪的世界。
我們來讀課文,請女生讀1至3小節(jié),男生讀4至6小節(jié)。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板書錯音字:模樣 mú)
師:請大家想想看,老師為什么要作這樣的角色分配呢? 生:因為1-3小節(jié)寫的是南方的雪景,4-6小節(jié)寫的是北方的雪景。
生:南方的雪強調(diào)的是南方雪的美艷,北方的雪強調(diào)的是旋轉(zhuǎn)升騰,男生適合讀剛強的,女生適合讀柔美的。 師:真不錯,你關(guān)注到了課文的語言風格。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篇文章一共描繪了幾幅雪景圖? 生(齊):兩幅。一幅是江南雪景圖,一幅是朔方雪景圖。 師:真是異口同聲??!
師:文章描繪了北方雪景和江南雪景,這里體現(xiàn)了什么的轉(zhuǎn)換?
生2:地點的轉(zhuǎn)換。 師:接下來,我請一位女同學來讀第一小節(jié),要讀出柔美的味道來。其他同學做一件事,劃出這段話里的主句。何為主句呢?主句就是可以支撐整個段落的中心句、總起句或總結(jié)句。請拿起筆。
生: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師:你覺得,這個小節(jié)就是為了寫暖國的雨嗎?(其他學生搖頭表示否認)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小節(jié),找出第二小節(jié)的主句,看看哪句話可以用來概括第二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生: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子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
師:他找的是一句總起句,對不對?不過呢,這個句子稍微長了些,我們?yōu)樗菔萆恚堰@個句子當中最關(guān)鍵的詞語提取出來。變成一句更簡潔的話來。
師:下面我們來看第三小節(jié),請同學們用這一節(ji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
師:你的解釋不是很準確,“消逝”在本文中是一個生詞,查字典,是“消融”的意思(師板書),請同學們記錄下來。 同學們已經(jīng)找到了關(guān)鍵詞“消釋”,但這個詞還不能完整概括這段話的主要內(nèi)容。這時候我們要使這個詞變得胖一點,增加一些內(nèi)容,通過擴句,使它成為一句完整的話。誰來試一試?
師:好,我們就是通過這些方法來提煉三個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的。
師:我們再來看看看看作者在江南雪景圖中具體描繪了哪些內(nèi)容。
生3:寫了“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還寫了草。
師:作者在描寫花草的時候,抓住了花草的什么特點來寫? 生4:顏色!
雪魯迅教案(篇2)
一、復習舊課。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
1.朗讀第二段,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
(1)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談《水滸傳》。
我是怎么讀的?(重點理解“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說的?聽了伯父的話,“我”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2)從這件事情,你覺得魯迅先生怎么樣?(關(guān)心孩子,善于啟發(fā)教育孩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三、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自學第三、四、五段。
1.總結(jié)學習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著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聯(lián)系具體內(nèi)容理解比較難懂的重點句子;第三步,透過這件事,體會魯迅先生怎么樣;第四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按此方法自學。
四、討論第三段。
1.這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明確:談“碰壁”)
2.魯迅是怎么談的?把魯迅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起來?
4.魯迅說的“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5.從談“碰壁”這件事中,你體會到什么?(魯迅不怕碰壁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先各自練習,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討論第四段。
1.這段講的是什么事?(明確:幫車夫。)
魯迅是怎樣幫助他的?找出相關(guān)表示動作的'詞。
你覺得魯迅幫助受傷車夫的態(tài)度怎樣?(細心、周到、表現(xiàn)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憂國憂民的深刻思想。)
2.讀課文,體會魯迅幫助車夫后的心情怎樣?
3.師問:做了好事,魯迅的臉上為什么變得嚴肅起來,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這時候魯迅可能在想什么?生思考后匯報。
師小結(jié):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只救助一兩個車夫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使廣大勞動人民擺脫貧困和痛苦。
4.有感情地朗讀四至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朗讀第五段,思考:五段內(nèi)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雪魯迅教案(篇3)
《雪》是蘇教版 , 九年級 ( 下 ) 的一篇課文 , 作者 : 魯迅。這是一篇即景抒情的詩篇 , 又是一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詩。在雪花的紛飛與凝思的幻象中。魯迅為人們譜寫了追求美好理想的溫暖心聲 , 在優(yōu)美的自然景物的描繪中 , 象征和寄托了更為深遠的情思。
1 、讀懂《雪》的文字 , 了解寫作年代和背景。
2 、理解作者所描繪的南方和北方的雪的特點以及作者在描寫中寄寓的情感。
3 、品味文章精練傳神的描寫語言和雋永含蓄的議論中抒情的語言。
人們常因魯迅先生深沉冷峻的散文語言而感到深奧難懂 , 所以 , 消除學生的畏怯心理 , 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是本文的一大關(guān)鍵。
1 、要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語境。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散文詩的優(yōu)美語言?!芭囊匀肭椤?, 在感知文意的基礎(chǔ)上 , 揣摩、品析精采的語句 , 并摘抄、背誦。加強語言積累。
3 、通過小組探究、品味 , 提出有創(chuàng)新、有價值的設(shè)疑。用心感受 , 深入體驗 , 以形成個性化的評價。
看到“雪”的畫面 , 你會想到哪些詩句 , 或說一下畫面之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 , 千樹萬樹梨花開”。唐詩人岑參筆下的詩句向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意境開闊而又清新的瑞雪圖?!吧轿桡y蛇 , 原馳蠟象”展現(xiàn)的又是另外一幅更加壯麗雄渾的圖景?!扒进B飛絕 , 萬徑人蹤滅 , 孤舟蓑笠翁 , 獨釣寒江雪”多么靜謐的風景畫。魯迅筆下的“雪”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
讓我們隨著魯迅激揚的文字去領(lǐng)略雪的水晶世界去體會魯迅的情感。
1924 年 12 月 30 日 , 北京下了一場大雪。面對凜冽的朔風。漫天飛舞的雪花的壯美之景。引起了魯迅美好的.回憶和遼遠的遐想。此時 , 作者生活的北京正處在段祺瑞政府的統(tǒng)治之下 , 于是 , 作者創(chuàng)作了這篇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詩《雪》
《雪》是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詩 , 反復誦讀感受其美質(zhì) , 品味。談一點心得
如第一段 , 暖國的雪景圖。要讀出作者喜愛對故鄉(xiāng)的深情懷念與熱烈贊美之情。
第 4 、 5 、 6 段 , 朔方雪的壯美。使作者的生命升騰 , 應(yīng)讀得高亢、激昂
1 、魯迅對雪情有獨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xiāng)》都寫了雪地的樂趣。本文又寫了“塑雪羅漢”
場面。體會融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2 、作者從哪幾方面細致寫南國的雪的 ( ①暖國雨 , 單調(diào) , 反襯。雪花燦爛⑵直寫雪質(zhì)顏色⑶雪野中花草來襯托雪的美⑷幻想蜂之鬧 , 寫雪野的生機勃勃
3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有什么異同 ? 你更喜歡哪一種雪 ?
4 、綜觀全文及對先生的了解 , 作者感情更傾向于哪一方的雪 ?
(2) 南北雪聯(lián)結(jié)來寫的用意 , “文如其人”這兩種雪使我們想起了哪兩種性格 ?
( 是對雪的贊美 , 也是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表白。從中可感受到作者的堅定的信仰和信念。是一種生命的升騰 )
本文通過兩幅鮮明對立的圖景 , 貫串著魯迅一個共同的哲理 : 要用戰(zhàn)斗來創(chuàng)造一個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說課后感 :
1 、散文詩的重點在于反復誦讀 , 體味詩化的語言之美。特別是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課后的背誦有助于學生體會其深刻的內(nèi)涵。
雪魯迅教案(篇4)
(由于在課前要求學生收集相關(guān)魯迅的資料,因此該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目的:一是再現(xiàn)其預(yù)習的內(nèi)容,對學習本課起到鋪墊的作用;二是旨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yù)習的好習慣,在一次次的預(yù)習中,要學生明白能在眾多信息中挑選出和本課學習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是十分重要的,不泛泛,不空洞,學為所用的道理。)
1、了解葬禮,提出問題:
⑴ 師:1936年的10月19日,魯迅先生的遺體躺在當時位于上海膠洲路的萬國殯儀館里,前來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這一切,感到十分驚異,她驚異什么呢?
PPT出示,指名讀第一節(jié),注意正音。
(在教師的引語中,涉及到了關(guān)于魯迅先生追悼會的時間和地址,作為課外資料的補充,給學生一個感性的認識。大殮出殯圖片的出示目的也在此。)
2、了解事件,概括標題:
⑴ 師:這些職業(yè)、年齡、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為何都這么愛戴我的伯父呢?當時我還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憶往事的點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請快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回憶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試著給每個故事列個小標題。
(首先,在閱讀與交流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內(nèi)容并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已往的課程中,學生已經(jīng)對小標題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又鑒于本文的特點,在此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師:小時侯的我看書時總是囫圇吞棗,所以常常張冠李戴,伯父因此而批評我。請小組間合作讀一讀,說一說,試著把它說得更具體些。
PPT出示:
我看書時總是囫圇吞棗________,所以常常張冠李戴 ________,伯父因此而批評我________。最后還送了我兩本書________。以此教育我 ________。
生:
(首先,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在自學中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其次,教師在引語中對《表》和《小約翰》的補充:告訴學生這兩本書都是魯迅先生翻譯的。由此讓學生明白先生為了想讓更多的少年兒童能夠讀到更多的書,學到更多的知識,還翻譯了其它許多少兒書籍。伯父不僅僅關(guān)心我的學習,更關(guān)心廣大少年兒童,更突現(xiàn)出他的品格,為理解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做鋪墊。)
⑴ 師:除了孩子,人力車夫也得到了先生的這份愛,默讀課文的4~12小節(jié)。把你最感動的語句劃出來。
生:
(第八節(jié):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來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可圍繞動詞來談,可從地位的懸殊上來談,體現(xiàn)出伯父對底層勞動人民的關(guān)心。)
⑶ 師:這段話直接描寫了爸爸和伯父救助車夫的整個過程,值得我們好好品味。一起來讀一讀。
⑷ 師:瞧,這位面對著我們,身穿白大褂,半跪著的人就是魯迅先生,請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再讀讀文字,看看他身上還有哪個動作最能打動你?
(讓學生親身體會半跪著這個動作,體會用這樣的姿勢進行包扎是十分不容易的,而魯迅先生正是始終保持著這個姿勢細心地救助人力車夫,沒有怨言。面對著這素不相識的社會地位卑微的黃包車夫,半跪著的是當時的大文豪,當時的名流之輩,當時受全國人民敬仰的魯迅先生,從他們地位的懸殊中,體會先生對人民的關(guān)愛、愛護、熱心腸、關(guān)心勞苦大眾的平易近人的品質(zhì)。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再次朗讀爸爸和伯父救助車夫的整個過程會更有深刻的感悟。從而能更好的.理解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指名讀。
⑸ 師接著引讀:拉車的感激地說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天已經(jīng)全黑了,路燈發(fā)出微弱的光芒我想從伯父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
(本課的教學只有一個課時,因而關(guān)于魯迅對不合理的黑暗社會的痛恨這個深層的理解在課上不做講解與學習。)
⑹ 師:就是這樣一位時刻關(guān)心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受人愛戴的人,早早得離開了我們,這怎么能不讓人傷心落淚呢?因此在前來吊唁的人中出現(xiàn)了一位似曾相識,飽經(jīng)風霜的面孔,或許他就是這位黃包車夫。巴金先生就這樣寫道:
PPT出示:
一位拉黃包車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著,抬起他那飽經(jīng)風霜的臉,茫然地望了望,又底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幾顆淚珠從他那干涸的眼角滾落下來。
3、講讀關(guān)心女傭,感受伯父的愛心:
師:正是因為先生對底層勞動人民的關(guān)愛,所以像人力車夫這樣的群眾才會出現(xiàn)在追悼會上,先生家的女傭阿三也不例外。自己讀讀最后一個故事,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這個部分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因此在了解了文本的內(nèi)容后,深情的朗讀,讀出對魯迅先生的愛戴和尊敬也是教師希望能有所體現(xiàn)的,這種情感的流露既是對該故事的認同,也是對全文學習的情感升華。)
1、的確,不管是人力車夫也好,還是女傭也好,周曄相信這些人只不過是眾多伯父幫助關(guān)愛過的人中的一員,只不過是個縮影。因此她十分確信的說
(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正是對課前問題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的回答,全文的學習始終以此為主線貫穿整節(jié)課,是本文的核心,通過學習,感悟,體會,回歸主題。)
雪魯迅教案(篇5)
一、預(yù)習
二、導入
請大家回憶小學時所學的課文,那里面提到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請每位同學都說說“你(我)所知道的魯迅”。(過程略)
大家都說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學習魯迅先生所寫的自己的傳記《魯迅自傳》,要求大家通過閱讀,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進一步認識魯迅先生。
三、熟悉課文
l請學生試讀課文,隨時正音并指導句中停頓。
2.學生放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順暢,注意抑揚頓挫。
四、指導自學
1。用默讀的方式自學課文,邊讀邊概括每一段介紹的主要內(nèi)容。
2.同桌合作,讀讀、議議、相互交流。
3.全班討論、交流。
五、分析課文
1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經(jīng)歷??砂磿r間順序制成表格。
明確:
1881年,出生;
1893年,輟學回家,家庭變故;
1896年,父親去世;
1898年,18歲,考取南京水師學堂,后又改進礦路學堂;
1902年,畢業(yè)后東渡日本留學;
1904年,進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
1906年,棄醫(yī)從文,覺得在中國醫(yī)好幾個人則無用,于是提倡文學運動了
1909年,29歲,從日本回國,因為母親和別的人很希望能有經(jīng)濟上的幫助?;貒笤谡憬膬杉墡煼秾W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
1910年,到紹興師范學校做教務(wù)長;
1911年,當上師范學校校長;
1912年,革命政府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當部員,兼做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女子師范大學國文系講師;
1918年,開始發(fā)表小說;
1926年,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做廈門大學教授,同年12月到廣州做了牛山大學教授:
1927年9月,出廣東,定居上海。
(2)魯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幾次重大轉(zhuǎn)折?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一次?反映了魯迅怎樣的思想?
明確:了解魯迅在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轉(zhuǎn)折:(一)從考入南京水師學堂到“改進礦路學堂”,這是作者思想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二)到東京留學決意學醫(yī),為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振興,走上醫(yī)學救國的道路,這是作者思想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三)棄醫(yī)從文,學文學,走文學救國的道路,這是作者思想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
這三次大的轉(zhuǎn)折,隱含了魯迅先生思想發(fā)展變化的軌跡,特別是第三次重大轉(zhuǎn)折,直接表露出魯迅先生一心為了救國救民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3)為什么魯迅先生會有這第三次轉(zhuǎn)折呢?這在魯迅一生中的重大意義是怎樣的呢?
明確:魯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是在他進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期間,看到一部時事影片中日本人屠殺中國人,竟有中國人在一旁圍觀,看“熱鬧”,這一幕深深刺痛了作者的民
族自尊心,因此,他覺得“醫(yī)學并非二件緊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因此,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這是魯迅先生一生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魯迅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崇高的人生價值,不愧為民族英雄。
(4)魯迅先生走上文學救國的道路后,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
明確:主要創(chuàng)作成果:兩本短篇小說集即《吶喊》、《彷徨》,一本論文,一本回憶記,一本散文詩,四本短評《中國小說史略》,《唐宋傳奇集》,還有譯著。
點撥:“初做小說”即指《狂人日記》,這是一篇討伐封建制度,聲討封建文化的戰(zhàn)斗檄文,是魯迅文學創(chuàng)作中戰(zhàn)斗性、革命性很突出的作品。
六、朗讀訓練
1.請學生朗讀反映魯迅心理變化的幾個段落,要讀出字里行間的感情。
2.教師點評、范讀。
七、課堂小結(jié)
請大家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概述魯迅先生的生平和他的人生道路改變的原因及情感。(略)
八、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shè)計。
雪魯迅教案(篇6)
眉間尺剛和他的母親睡下,老鼠便出來咬鍋蓋,使他聽得發(fā)煩。他輕輕地叱了幾聲,最初還有些效驗,后來是簡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徑自咬。他又不敢大聲趕,怕驚醒了白天做得勞乏,晚上一躺就睡著了的母親。
許多時光之后,平靜了;他也想睡去。忽然,撲通一聲,驚得他又睜開眼。同時聽到沙沙地響,是爪子抓著瓦器的聲音。
“好!該死!”他想著,心里非常高興,一面就輕輕地坐起來。
他跨下床,借著月光走向門背后,摸到鉆火家伙,點上松明,向水甕里一照。果然,一匹很大的老鼠落在那里面了;但是,存水已經(jīng)不多,爬不出來,只沿著水甕內(nèi)壁,抓著,團團地轉(zhuǎn)圈子。
“活該!”他一想到夜夜咬家具,鬧得他不能安穩(wěn)睡覺的便是它們,很覺得暢快。他將松明插在土墻的小孔里,賞玩著;然而那圓睜的小眼睛,又使他發(fā)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蘆柴,將它直按到水底去。過了一會,才放手,那老鼠也隨著浮了上來,還是抓著甕壁轉(zhuǎn)圈子。只是抓勁已經(jīng)沒有先前似的有力,眼睛也淹在水里面,單露出一點尖尖的通紅的小鼻子,咻咻地急促地喘氣。
他近來很有點不大喜歡紅鼻子的人。但這回見了這尖尖的小紅鼻子,卻忽然覺得它可憐了,就又用那蘆柴,伸到它的肚下去,老鼠抓著,歇了一回力,便沿著蘆干爬了上來。待到他看見全身,——濕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隨的尾巴,——便又覺得可恨可憎得很,慌忙將蘆柴一抖,撲通一聲,老鼠又落在水甕里,他接著就用蘆柴在它頭上搗了幾下,叫它趕快沉下去。
換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經(jīng)不能動彈,不過沉浮在水中間,有時還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間尺又覺得很可憐,隨即折斷蘆柴,好容易將它夾了出來,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絲毫不動,后來才有一點呼吸;又許多時,四只腳運動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來逃走。這使眉間尺大吃一驚,不覺提起左腳,一腳踏下去。只聽得吱的一聲,他蹲下去仔細看時,只見口角上微有鮮血,大概是死掉了。
他又覺得很可憐,仿佛自己作了大惡似的,非常難受。他蹲著,呆看著,站不起來。
“尺兒,你在做什么?”他的母親已經(jīng)醒來了,在床上問。
“老鼠……”他慌忙站起,回轉(zhuǎn)身去,卻只答了兩個字。
“是的,老鼠。這我知道??墒悄阍谧鍪裁??殺它呢,還是在救它?”
他沒有回答。松明燒盡了;他默默地立在暗中,漸看見月光的皎潔。
“唉!”他的母親嘆息說,“一交子時,你就是十六歲了,性情還是那樣,不冷不熱地,一點也不變??磥恚愕母赣H的仇是沒有人報的了?!?/p>
他看見他的母親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仿佛身體都在顫動;低微的聲音里,含著無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轉(zhuǎn)眼間,又覺得熱血在全身中忽然騰沸。
“父親的仇?父親有什么仇呢?”他前進幾步,驚急地問。
“有的。還要你去報。我早想告訴你的了;只因為你太小,沒有說?,F(xiàn)在你已經(jīng)成人了,卻還是那樣的性情。這教我怎么辦呢?你似的性情,能行大事的么?”
“能。說罷,母親。我要改過……”
“自然。我也只得說。你必須改過……那么,走過來罷?!?/p>
他走過去;他的母親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兩眼發(fā)出閃閃的光芒。
“聽哪!”她嚴肅地說,“你的父親原是一個鑄劍的名工,天下第一。他的工具,我早已都賣掉了來救了窮了,你已經(jīng)看不見一點遺跡;但他是一個世上無二的鑄劍的名工。二十年前,王妃生下了一塊鐵,聽說是抱了一回鐵柱之后受孕的,是一塊純青透明的鐵。大王知道是異寶,便決計用來鑄一把劍,想用它保國,用它殺敵,用它防身。不幸你的父親那時偏偏入了選,便將鐵捧回家里來,日日夜夜地鍛煉,費了整三年的精神,煉成兩把劍。
“當最末次開爐的那一日,是怎樣地駭人的景象呵!嘩拉拉地騰上一道白氣的時候,地面也覺得動搖。那白氣到天半便變成白云,罩住了這處所,漸漸現(xiàn)出緋紅顏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爐子里,是躺著通紅的兩把劍。你父親用井華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劍嘶嘶地吼著,慢慢轉(zhuǎn)成青色了。這樣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見了劍,仔細看時,卻還在爐底里,純青的,透明的,正像兩條冰。
“大歡喜的光采,便從你父親的眼睛里四射出來;他取起劍,拂拭著,拂拭著。然而悲慘的皺紋,卻也從他的眉頭和嘴角出現(xiàn)了。他將那兩把劍分裝在兩個匣子里。
“‘你只要看這幾天的景象,就明白無論是誰,都知道劍已煉就的了。’他悄悄地對我說?!坏矫魈?,我必須去獻給大王。但獻劍的一天,也就是我命盡的日子。怕我們從此要長別了?!?/p>
“‘你……’我很駭異,猜不透他的意思,不知怎么說的好。我只是這樣地說:‘你這回有了這么大的功勞……’
“‘唉!你怎么知道呢!’他說。‘大王是向來善于猜疑,又極殘忍的。這回我給他煉成了世間無二的劍,他一定要殺掉我,免得我再去給別人煉劍,來和他匹敵,或者超過他?!?/p>
“我掉淚了。
“‘你不要悲哀。這是無法逃避的。眼淚決不能洗掉運命。我可是早已有準備在這里了!’他的眼里忽然發(fā)出電火隨的光芒,將一個劍匣放在我膝上?!@是雄劍?!f?!闶罩?。明天,我只將這雌劍獻給大王去。倘若我一去竟不回來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再在人間了。你不是懷孕已經(jīng)五六個月了么?不要悲哀;待生了孩子,好好地撫養(yǎng)。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給他這雄劍,教他砍在大王的頸子上,給我報仇!’”
“那天父親回來了沒有呢?”眉間尺趕緊問。
“沒有回來!”她冷靜地說。“我四處打聽,也杳無消息。后來聽得人說,第一個用血來飼你父親自己煉成的劍的人,就是他自己——你的父親。還怕他鬼魂作怪,將他的身首分埋在前門和后苑了!”
眉間尺忽然全身都如燒著猛火,自己覺得每一枝毛發(fā)上都仿佛閃出火星來。他的雙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響。
他的母親站起了,揭去床頭的木板,下床點了松明,到門背后取過一把鋤,交給眉間尺道:“掘下去!”
眉間尺心跳著,但很沉靜的一鋤一鋤輕輕地掘下去。掘出來的都是黃土,約到五尺多深,土色有些不同了,隨乎是爛掉的材木。
“看罷!要小心!”他的母親說。
眉間尺伏在掘開的洞穴旁邊,伸手下去,謹慎小心地撮開爛樹,待到指尖一冷,有如觸著冰雪的時候,那純青透明的劍也出現(xiàn)了。他看清了劍靶,捏著,提了出來。
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隨乎都驟然失了光輝,惟有青光充塞宇內(nèi)。那劍便溶在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無所有。眉間尺凝神細視,這才仿佛看見長五尺余,卻并不見得怎樣鋒利,劍口反而有些渾圓,正如一片韭葉。
“你從此要改變你的優(yōu)柔的性情,用這劍報仇去!”他的母親說。
“我已經(jīng)改變了我的優(yōu)柔的性情,要用這劍報仇去!”
“但愿如此。你穿了青衣,背上這劍,衣劍一色,誰也看不分明的。衣服我已經(jīng)做在這里,明天就上你的路去罷。不要記念我!”她向床后的破衣箱一指,說。
眉間尺取出新衣,試去一穿,長短正很合式。他便重行疊好,裹了劍,放在枕邊,沉靜地躺下。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改變了優(yōu)柔的性情;他決心要并無心事一般,倒頭便睡,清晨醒來,毫不改變常態(tài),從容地去尋他不共戴天的仇讎。但他醒著。他翻來復去,總想坐起來。他聽到他母親的失望的輕輕的長嘆。他聽到最初的雞鳴;他知道已交子時,自己是上了十六歲了。
雪魯迅教案(篇7)
很簡單的一個故事,最初讀起只是語言晦澀頗有些古怪的神話,眉間尺與楚王還有“黑的人”的頭之戰(zhàn),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許多奇異的幻彩。為父復仇而死的傳說在中國是不少見的,被冠以忠孝的名義后終沉溺于歷史的洪流中,不復聽說。而《鑄劍》似乎傾注了魯迅先生極大的心血,最終也不辜期望成為先生探尋人類靈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獨的代表之作,其極具先鋒的藝術(shù)內(nèi)涵仍恩澤此后的眾多作家。
簡單的子為父復仇的故事隨著“黑的人”的出現(xiàn)逐步步入復雜的旋渦中。魯迅花大筆墨寫了眉間尺的優(yōu)柔寡斷,這就決定了復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wù),在現(xiàn)實世界的這種兩難境地與復仇命運的必然性里,就決定了宴之敖出場的順理成章,他的種種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種復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類生命個體的靈魂深處的自我復仇。再來看看楚王,殘忍、無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擺脫現(xiàn)實的兩難,鑄莫邪劍,為的是消除戾氣,增加的卻是新一輪的殺戮與復仇。這種荒誕性的敘述,是通過細膩的筆法表現(xiàn)的,莫邪劍的誕生、充滿血腥的頭與頭式的復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令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這個奇怪的黑衣人,他的言談、舉止都帶有對于世俗生死、個人肉體的擯棄與冷酷的決絕,魯迅在他身上貫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萬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跡,然而終也抓不住。他的冷酷與神秘在作品的荒誕敘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疇,這實質(zhì)上是頓入虛無的表現(xiàn),對于人性的關(guān)注與探討一直是魯迅思想的重點,也使之成為他最具先鋒性價值的內(nèi)涵。
人類個體的靈魂自我必定如《鑄劍》里的眉間尺與楚王,存在著兩個極端,愛與恨、善良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然而這極端也終是無法調(diào)和的,復仇的必然性帶有古希臘神話的命運悲劇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亞戲劇式的性格悲劇,雙重式的復仇使人的關(guān)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體驗中,靈魂的兩極,存在于同一生命個體,也必然會有斗爭,人類就是在這種自我復仇中不斷成長與繼續(xù)生活著的。魯迅把關(guān)注投入到整個人類靈魂的最深處,通過一種荒誕性的敘事,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極具現(xiàn)代性與先鋒意義的。同時這種對自我的復仇、對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過絕對的神化將其置入一種虛無的境界來把握的,這就更深入了魯迅自我的一種虛無主義精神。宴之敖說:“仗義、同情,那些東西,先前曾經(jīng)干凈過,現(xiàn)在卻成了放鬼債的資本。我的心里全沒有你們所謂的那些,我只不過要給你復仇”,《鑄劍》在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現(xiàn)實主義,正如康德所說:“在此岸的社會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純粹,而純粹的動機是來自彼岸的承諾”,他認為有限的生命個體不可能認識無限的世界,對“復仇”崇高趕的認同是來自此岸與彼岸間不可能建立的橋梁,這樣就給復仇打上了虛無主義的旗幟,自我的復仇來自虛無的認識,而虛無主義也正是源自對自我靈魂拷問,這種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識,是魯迅比之同代人對自我在社會形態(tài)與文化形態(tài)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認識,他所闡述的這種虛無與孤獨的荒原感不是一個階級一個時代的,而是整個人類從古自今的悲哀。
這種虛無主義不僅在《鑄劍》里表現(xiàn)突出,在魯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詩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影的告別》中的影顯示了三種本質(zhì)特征,其中對自身本質(zhì)的反省和懷疑都表明了來自人內(nèi)心深處的恐慌與荒誕。主人公自我與社會和個人存在之間的邏輯兩難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虛無,而對于“無間”的復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體現(xiàn),《孤獨者》里的魏連殳的復仇是以自我毀滅與扭曲為代價的,《野草》中《復仇》與《復仇之二》中充斥著荒誕感,也必會受到一番靈魂與心靈的`掙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應(yīng)是來自自我,在理念上的聲討,于現(xiàn)實是虛無的,但魯迅正是以這對自我的深刻復仇及虛無的剖析,創(chuàng)造了那個時代不應(yīng)有的偉大認識。復仇與虛無帶給他的,是更為絕對的孤獨。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紀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過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間人物”,“他努力把自己從異己的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使自己不再類屬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國,而是具有自由意識與善良意志的獨立的主體”,這種具有歷史使命感的意識使先生創(chuàng)造了非同一般的藝術(shù)成就。
雪魯迅教案(篇8)
1、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傳承魯迅精神。
2、了解“小傳”的文體特征,學寫“小傳”。
教學要點:
1、了解文中記錄的魯迅先生的主要經(jīng)歷。
教學要點:
1、 ?了解“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寫作方法。
預(yù)習要求:
1、默讀課文和《吶喊自序》,試將作者大半生的主要經(jīng)歷按時間順序制成表格。
2、請找出魯迅生平的三次人生轉(zhuǎn)折點?最重要的一次人生轉(zhuǎn)折點是?從中看出魯迅怎樣的精神?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
這是后人給他的評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記敘自己的。
自傳() 乞食( ? ?) 彷徨( ? ) 侮蔑( ? ?)籌辦( ?)
(五)檢查預(yù)習,列表梳理魯迅1881年—1930年間的活動。
1881年(1歲) 生于浙江省紹興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
1893年(13歲) ?家遭大變故,寄住在親戚家。
1896年(17歲) 父親去世。離開紹興,前往南京求學。
1898年(19歲) 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半年后改入礦路學堂。
1902年(23歲)到日本留學,兩年后進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
1906年(27歲)中止學醫(yī),決心從事文藝事業(yè)。
1909年(30歲) 回國,在浙江杭州兩級師范學堂做教員。
1910年(31歲) 在紹興中學堂做教務(wù)長。
1911年(32歲)任浙江師范學校校長。
1912年(33歲)為躲避段祺瑞執(zhí)政府迫害,南下到廈門大學做教授。
1926年(46歲) 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移入北京,兼做北大、師大及女子師大的
國文系講師。
1927年(47歲) 在廣東中山大學做教授,4月辭職,9月出廣東,后一直住在上海。
小結(jié):
傳記——用來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
雪魯迅教案(篇9)
一、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第一課時
學習內(nèi)容:介紹作者與寫作背景
朗讀課文,掌握字詞
整體感知,分析段落結(jié)構(gòu)。
1、介紹作者:(采用提問的形式)
2、寫作背景
短篇小說《故鄉(xiāng)》的素材,是魯迅1919年12月初從北京回故鄉(xiāng)的見聞,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內(nèi),特別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凋敝、農(nóng)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教學流程
(內(nèi)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shè)計、情景創(chuàng)設(shè))
二、朗讀課文
掌握字詞
三、整體感知
四、自讀課文劃分段落
1919年8月,魯迅在北京買下了的住宅,于11月21日遷入,結(jié)束了長期的會館生活。12月1日,魯迅離開北京南返,于4日抵故鄉(xiāng)紹興,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與同族十多戶人家共同賣掉新臺門故宅。賣掉故宅后,魯迅將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賣的賣”,都處理了, 4月24日下午,魯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屬攜行李發(fā)紹興”,于29日回到北京。
這次回到鄉(xiāng)間,幼年的伙伴、農(nóng)民章閏水特地從海邊農(nóng)村進城來探望魯迅。章閏水年紀剛過30,已是滿臉皺紋,形容樵悴,向魯迅講述了“農(nóng)村做人總是難,一點東西拿出去總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慘處境,引起了魯迅深切的同情。后來,魯迅將這次回鄉(xiāng)的經(jīng)歷,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于小說《故鄉(xiāng)》之中,并以章閏水為原型,塑造了閏土這個樸實的農(nóng)民形象。
1、聽錄音,要求學生畫出生字詞。
陰晦(huì) 猹(chá) 五行(xínɡ)缺土 弶(jiànɡ) 腳踝(huái) 潮汛 (xùn) 髀(bì) 愕(è)然
嗤(chī)笑 嚇(hè) 瑟(sè)索 黛 (dài) 恣(zì)睢(suī)
陰晦 蕭索 聚族而居 無端 家境 素
如許 潮汛 蘇生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打拱 惘然 隔膜 輾轉(zhuǎn) 恣睢
整體感知:
請你用1—2句話概括出課文內(nèi)容。
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分為 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交代“我”回故鄉(xiāng)的時節(jié)、地點、原因.
第二部分(6—77段):敘述“我在故鄉(xiāng)的所見所聞.這一部分著重寫故鄉(xiāng)人物的變化,又可分三層。
一層(6—33段):寫“我”和母親相見、談話.
二層(34—52段):寫鄉(xiāng)鎮(zhèn)小市民楊二嫂的破產(chǎn)和巨大變化.
三層(53—77段):寫閏土的到來,他的變化,使“我”對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的美 好向往徹底破滅。
教學流程
(內(nèi)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shè)計、情景創(chuàng)設(shè))
五、作業(yè) 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離開故鄉(xiāng)時的感觸,表達了“我”對新生活的 追求與向往。哲理性的結(jié)尾,深化了小說的主要思想。
用1—2句話概括你對文中人物的印象。
教學流程
(內(nèi)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shè)計、情景創(chuàng)設(shè))
一、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分析人物形象(對比的描寫方法)
檢查作業(yè):概括文中人物留給你的印象
(學生根據(jù)閱讀回答)
雪魯迅教案(篇10)
【設(shè)計理念】
閱讀教學要注意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要努力創(chuàng)設(sh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反復研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并受到中華民族精神的教育,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生動簡潔的語言,復述課文,促進語言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檐、囊等戴、措等8個要求會寫的字,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以及速度。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簡要講述故事,激發(fā)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本課的重點,復述課文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
1.制作有關(guān)戰(zhàn)國時期的背景資料以及地圖等課件。
整理并閱讀有關(guān)端午節(jié)、屈原的有關(guān)資料。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30課,請與老師一起板書課題《端午節(jié)的由來》。
2.誰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信息跟同學說一說?
3.小結(jié):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知道有這么多的端午習俗,可你們能講出這些習俗的意義嗎?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及意義。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自讀課文。
(1)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利用工具書,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屋檐、佩帶、輔佐、權(quán)貴、措施、誣陷、讒言、疏遠、祭奠、忠誠、悲憤、悲痛、祈禱、傳誦等。
(讀通順。
2.檢查自學的情況。
(1)借助字卡認讀生字詞。變換語境,給生字組詞擴詞。
(2)指名讀課文,及時正音。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的什么?
(3)師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質(zhì)疑問難,以學定教
1.默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畫出自己的疑點,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2.默讀要求:
(1)邊讀邊標注,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邊讀邊思考:文章講的是什么事?
(3)為深入學習課文,請自己提出幾個問題,學習質(zhì)疑問難。
3.師生梳理問題,歸納問題。
學情預(yù)設(shè)及教學策略:
(1)不理解的生詞,通過讀書或請知道答案的同學給予幫助,當場解決問題。
(2)不了解的歷史知識,可歸類有關(guān)的問題,存疑并集中時間給予解決。
(能深入理解文本的問題,如百姓為什么如此愛戴屈原,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逐步解決。
四、介紹屈原與時代背景
1.介紹戰(zhàn)國時代以及戰(zhàn)國七雄。
2.出示戰(zhàn)國時期的地圖,了解當時七國的處境以及各國的治國策略,以理解屈原改良內(nèi)政,對外聯(lián)齊抗秦的愛國主張。
3.出示課件,介紹屈原。
屈原生活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xiàn)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是掌管內(nèi)政、外交的.大臣。戰(zhàn)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后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fā)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鑒于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nèi)政,對外主張聯(lián)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糊涂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jié)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在長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沒有屈服。他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決不隨波逐流,拿起筆抒寫自己對祖國的熱愛,指斥群小誤國,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最偉大、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后人稱他的作品為楚辭,代表作是《離騷》。詩中敘述了詩人為實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遭受的打擊和迫害,深刻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對人民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感情。公元278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際,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來到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
五、自讀課文,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課文并整理筆記
六、布置作業(yè)
雪魯迅教案(篇11)
【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2.知道列舉具體數(shù)字與反映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的關(guān)系。3.能讀寫本課的生字,能說出本課“讀讀寫寫”中指定詞語的意思。4.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區(qū)別“繁忙”“繁重”“寶貴”“珍貴”的意思。5.能依照例句,說出指定句子的含義。6.能背誦最后一節(jié)課文。7.能收集珍惜時間的格言3—5條?!窘虒W重點】教給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說出指定句子的含義,學懂全文內(nèi)容。【教學時數(shù)】3課時?!窘虒W過程】第-課時【教學目標】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能說出本課“讀讀寫寫”中指定詞語的意思。2.完成預(yù)習要求初步感知全文?!窘虒W過程】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出示魯迅先生畫像)教師: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是勤奮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他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分不開的。那么,魯迅先生是怎樣對待時間的呢?這是我們學了《魯迅與時間》一課后必須弄清的問題。(板書課題:2魯迅與時間)二、出示預(yù)習要求,學生預(yù)習課文。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2.思考:魯迅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怎樣?他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3.找出文章中的具體數(shù)字,想想這些數(shù)字有什么作用?4.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三、檢查預(yù)習。1.字連詞語。注意讀音:遺統(tǒng)篇逝均壕盹勤編2.注意字形: (“遺”與“遣”; “編”與“騙、偏”的區(qū)別。)3.理解字(詞)義:①教師說明《華蓋集》、《南腔北調(diào)》、《且介亭雜文二集》以及《少年別》都是魯迅的作品(包括翻譯的作品)。②教師簡要解釋:題記--寫在書的正文前或文章題目下面的文字,多為扼要說明作著作的內(nèi)容或主旨,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序言——一般指旨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后記——一般指寫在著作正文之后的文章。③指導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詞:遺產(chǎn)--文中指魯迅的作品是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虛度年華--虛度,白白地度過;年華,時光,歲月。白白地度過時光、歲月。4.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讀通了課文。要求:邊聽邊思邊劃,劃出魯迅先生說的話。讀后交流,魯迅對待時間的兩句話:出示板書:“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睍r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5.學生質(zhì)疑。學生將在預(yù)習過程中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一般的問題由教師直接解答;重要的問題,可暫時“存疑”,留待講解課文時討論解決。)四、回家作業(yè):1.繼續(xù)朗讀課文。2.完成課后第四題練習,每個詞語抄寫兩遍。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教給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說出指定句子的含義,學習全文內(nèi)容。2.學習課文,第二、三段。3.完成課堂練習1、2?!窘虒W過程】一、學例句,明方法。出示例句: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降限。①自由輕聲讀。②指名讀。③集體讀。分四步學習句子:①找:找出重點詞語。 (勤勉、懶散、悔限。在這些詞語下耐口上小圓圈。) ②學:學習詞語的意思。(勤勉-勤奮;懶散--形容人精神不振作,行動散漫;悔恨--懊悔。)③聯(lián):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 (找-找與句子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先讀一下課后練習例句中的內(nèi)容,再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例②句子,再輕聲讀課文第一節(jié)內(nèi)容。思考:哪些地方能看出魯迅非常勤奮?出示填空練習: (橫線上的數(shù)字由學生填寫。)魯迅活了55年,一生寫作640萬字。寫作時間18年,平均每年寫35萬多字。討論:(1)魯迅活了55年說明什么? (生命比較短暫。)(2)寫作時間18年又說明了什么? (寫作時間也不是很長。)(3)但在這不長的時間里,魯迅先生寫了640萬字,平均每年寫35萬多字,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 (魯迅先生一直堅持寫作,寫的數(shù)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奮。因此可以說,時間給魯迅先生帶來智慧與力量。)④想:想句子的含義。結(jié)合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課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體會句子的含義是:時間,每個人得到的都一樣,但勤奮的人能做很多事情,為人類做出貢獻;而,懶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最后一事無成。二、學習第二個重點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按照學習例句的方法及步驟,先自學,再交流。①找:找出重點詞語。 (愿擠)。②學:學懂詞語的意思。愿擠,從字面上看,是愿意擠(演示:從海面里擠出水);這里是“抓緊、不放松”的意思。③聯(lián):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魯迅抓緊時間的?討論交流:(1)學習第2節(jié)內(nèi)容,魯迅“每天”是怎樣抓緊時間的? (找出句子,品詞。)出示:白天,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睡覺連衣服都不脫。(2)再學習第3節(jié)內(nèi)容,魯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樣抓緊時間的?(寫作、翻譯、編集、整理日記、計劃第二年工作。)結(jié)合討論,完成下面的填空。年代 編寫字數(shù)1925年除夕 編成《華蓋集》、 《題記》1200 1932年除夕 編成《南腔北調(diào)》、 《題記》 1000多1934年除夕 譯小說《少年別》,寫“譯后附記”1935年除夕 編《且介亭雜文二集》、《序言》、《后記》 近10000 討論:表格中的具體數(shù)字說明什么? (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④想:想句子的含義。
雪魯迅教案(篇12)
教材分析:
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是我們小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wù)。教會 學生在學校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扔垃圾,認真做好衛(wèi)生值日,保持教室、公共區(qū)整潔等。培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做一個環(huán)保意識強的好學生。
學情分析: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正處于認知階段,教學中,從多角度給孩子們提供信息,如讓他們了解周邊環(huán)境,了解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通過討論交流等明白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它是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guān)的。要讓孩子初步培養(yǎng)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
教學目的: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為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環(huán)境衛(wèi)生與健康的關(guān)系。
1、(課件播放我校環(huán)境圖片)老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我們學校圖片。看到我們學校窗明幾凈,你想說些什么?
快樂的小鳥,
綠綠的草地,
明亮的'教室,
潔凈的校園,
我們的心情多么的舒暢!
3、(課件出示學生在校園里亂扔垃圾圖片)看到這樣的畫面,此時此刻,你又想說一些什么?
小結(jié):是啊,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是我們小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wù)。我們怎樣做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一課,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3頁。
1、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故事--不亂丟垃圾后,思考:看了故事后,你想說些什么?
2、課件出示:(1)你亂丟垃圾嗎?(2)你還有哪些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3)你是如何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的?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3、學生匯報交流。
小結(jié):你們看,平時一些極小的不良行為都會給我們身體健康和身邊的人帶來影響。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
1、觀察畫面,判斷對錯。
在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怎樣來保護環(huán)境呢?請同學們看看圖畫(出示課件,65頁圖片),這些孩子做的怎么樣?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這個男同學的行為對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課件出示第二幅圖)這男同學在做什么?他的行為對嗎?
(3)(課件出示第三幅圖)孩子們都在干什么呢?
(4)(課件出示第四幅圖)這兩個孩子做的怎么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2、擴展、延伸。
是啊,保護環(huán)境就是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板書:愛環(huán)境衛(wèi)生,從我做起)
3、在生活中我們還應(yīng)該做些什么?
4、總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一定有不少收獲吧,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會成為一個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孩子,讓我們在美好的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課件出示兒歌:
美麗地球是我家,
我為環(huán)保做點啥?
努力要靠你我他,
環(huán)境保護靠大家,靠大家!
雪魯迅教案(篇13)
《鑄劍》的故事源自古書《列異傳》和《搜神記》。魯迅以白話寫文言,把很短的篇幅敷衍成長長的故事,晉人志原本的古樸詭譎已經(jīng)消失,簡單的復仇原型中充滿對人物個性的闡釋和敘事本身的張力。
原本的故事,父子兩代的篇幅是大體均等的。而在《鑄劍》中,真正的鑄劍者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業(yè)已死去,他的事跡是通過小說主人公眉間尺的母親之口交代的。 “大歡喜的光彩,便從你父親的眼睛里四射出來,他取起劍,拂拭著。然而悲慘的皺紋,卻也從他的眉頭和嘴角出現(xiàn)了。他將那兩把劍分裝在兩個匣子里。
“你不要悲哀。這是無法逃避的。眼淚決不能洗掉命運。我可是早有準備在這里了,”他的眼里忽然發(fā)出電火似的光芒,將一個劍匣放在我膝上?!@是雄劍。’他說。'你收著。明天,我只將這雌劍獻給大王。倘若我一去竟不回來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在人間了。你不是懷孕已經(jīng)五六個月了么?不要悲哀,待生了孩子,好好撫養(yǎng)。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給他這雄劍,教他砍在大王的頸子上,給我報仇。'
這是莊嚴的筆調(diào),是魁梧的人格,是反抗者的頌歌。眉間尺的父親是真正的英雄,是作為其子的“史前史”而出現(xiàn)的.,故事如此安排已不僅僅是敘事技法方面的問題了,魯迅的匠心在于拉開英雄和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樹立一個理想寄寓之所,告訴我們真正的安身立命所在。
《列異傳》和《搜神記》沒有這么明確的目的,因為神跡在其中是不證自明的,而《鑄劍》中的父親則是魯迅親手發(fā)明的神話,是附魅傳統(tǒng)經(jīng)過現(xiàn)代理性反思破滅之后新的(舊的?)夢想,神話的時代畢竟已粗過去了。
“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驟然失去了光輝,唯有青光充塞宇內(nèi)。那劍便溶在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無所有。”
魯迅也只能說“看去好像一無所有”。他筆下的英雄人格在現(xiàn)代題材里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涓生,呂緯甫,魏連殳都是失敗的知識分子,文化精英,帶著絕望的氣息,更遑論閏土和阿Q這些農(nóng)民們,英雄只在古書里,是(故事“新”編的主人公)眉間尺(我們毋寧將他看作"現(xiàn)在時”的)父親,照理說,魯迅從新文化運動開始,就應(yīng)該時最有資格和最堅定具備審父意識的人,但魯迅實在不能夠堅定。雄劍溶在青光中看似全無,正隱約象征魯迅心底深處對文化,對國家命運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
《鑄劍》這個故事畢竟是屬于眉間尺的。
眉間尺剛出場的時候,是他十六歲成人的那一夜。此前,他還是一個懵懂的無知少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這夜,他在母親的引導下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已經(jīng)改變了我優(yōu)柔的性情,要用這劍報仇去!”
而這個男人的成長歷程,是在和老鼠的斗爭中體驗的。這無疑是《鑄劍》中最精彩的篇章,是魯迅刻畫人物的神來之筆,讓我們不由想起《史記》里的細節(jié)種種,酷吏張湯幼年審鼠,大將韓信少時乞食,秦相李斯讀書時更有倉廁之論,司馬遷善于在人物的成長過程中探詢其心態(tài)、品質(zhì)對于將來的影響,撰史之時細微如斯,魯迅寫小說亦鑒此等手法。
他出門了。復仇幾乎立刻就要發(fā)生,大王外出巡游,人們在圍觀。(注意,圍觀!)“他只得婉轉(zhuǎn)地退避,面前只看見人們地脊背和伸長地脖子”。而眉間尺卻在此時被一個“干癟臉地少年”絆倒,“干癟臉額少年卻還扭住了眉間尺地衣領(lǐng),不肯放手,說被他壓壞貴重的丹田,必須保險,倘若不到八十歲便死掉了,就得抵命……”這段是典型得魯迅式得冷峭幽默,不動聲色,諷刺寓于其中。而“閑人們又即刻圍上來(圍上來!),呆看著,但誰也不開口,后來有人從旁邊笑罵了幾句,卻全是附和干癟少年的。
以上就是《雪魯迅教案合集十三篇》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魯迅教案查看或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guān)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64659.html
魯迅教案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魯迅雪教學反思模板 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我們?yōu)榇蠹页噬萧斞秆┙虒W反思。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案是不可或缺的。教案是培訓教師多年的工作和培訓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積累。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
扶貧日記(合集十三篇)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wù)是備好教案課件,要是還沒寫的話就要注意了。要知道教案課件寫的越是充分,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相對也會提高。那寫教案課件包括哪幾個部分?小編花時間特意編輯了扶貧日記,歡迎你收藏本站,并關(guān)注網(wǎng)站更新!20**年4月21日,星期日,下雪初春的巴音布魯克依然冰雪交融,寒冷刺骨,昨...
- 大班周記(合集十三篇)12-21
- 食堂管理方案合集十三篇04-02
- 個人實習總結(jié)(合集十三篇)12-28
- 雪鄉(xiāng)之旅作文集合十三篇04-18
- 應(yīng)急演練活動總結(jié)(合集十三篇)04-17
- 幼兒園疊衣服教案合集十三篇06-06
- 最新幼兒園中班教案合集十三篇02-23
- 雪教學反思反思1000字(合集7篇)12-19
我不拒絕挑戰(zhàn)作文五篇06-13
- 隊名口號200句06-13
- 美國真相讀后感匯編3篇06-13
- 魯迅雪教學反思模板01-25
- 描寫天氣寒冷的句子121句06-13
- 串宿舍檢討書(范例9篇)06-13
- 爺爺?shù)臈棙渥魑慕?jīng)典06-13
- 臘八節(jié)送好友祝福16句06-13
- 魯迅日記7篇03-31
- 乘法分配律教案模板6篇06-13
- 抓黨建專項述職報告錦集十五篇06-13
- 魯迅《雪》教案13篇12-18
- 魯迅自傳11-18
-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12-14
- 魯迅與時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