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6篇。
經(jīng)過細致的分類88教案網(wǎng)為您整合了“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教案是針對學生學習特點的重要工具。經(jīng)過仔細閱讀您的思維會得到錘煉!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制作一張家里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搜集并了解有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1、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里產(chǎn)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每天我們的家里會產(chǎn)生許多垃圾,(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主要有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余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么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么處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2、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師:老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快來看看!
①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顏色、標志)(找兩三個孩子說)這是什么標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志,這是不可回收標志。回收以后經(jīng)過特殊處理能再為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后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①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劃圈的,再說不劃圈的)
②提問:誰愿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③個幼回答。
小結: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廚余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
師:咱們剛才分的特別好,老師特別佩服你們!為什么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幼兒自由回答。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基本意識到良好的環(huán)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增強了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發(fā)言的機會較少,片段播放的比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這些問題。
3.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我覺得很有必要從生活的點滴中教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誒分類垃圾箱的分類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養(yǎng)珍惜資源的態(tài)度。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自制兩個垃圾筐一個可回收一個不可回收、搜集廢紙,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廣告宣傳單、衛(wèi)生紙紙筒
活動過程
1,播放有關垃圾分類的視頻短片
師;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嗎?(廢紙、塑料瓶、金屬)
你們家里有把垃圾也分類嗎?
2,播放幼兒電子書師生討論,圖上有4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么不同?
你們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里分貝應該放什么樣的垃圾嗎?
寫著廚余垃圾的垃圾箱里應該放什么養(yǎng)的垃圾?
3,出示兩個一樣的垃圾箱,上面貼著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標志,在桌子上擺放各類廢紙、塑料瓶、飲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廣告宣傳單、衛(wèi)生紙紙筒。教.案來自:請幼兒說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告訴幼兒,塑料、金屬和廢紙都可以回收再制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制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于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方法之一。
5,游戲,請幼兒上來逐一將垃圾分類,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并說說可回收那這樣東西還可用來做什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基本達到,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說出可回收用來做什么,如衛(wèi)生紙筒可以用來做手工,廣告宣傳單可以帶來幼兒園剪紙等,最后建議幼兒回家以后,家里也準備兩個垃圾箱或袋子將廢舊物品可以進行分類裝,以便更好處理。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篇3】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范文《垃圾分類》含反思
一、說教材
㈠、課題分析: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fā),資源的浪費日益嚴重。人們已漸漸意識到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都積極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增加全民的環(huán)境危機感和環(huán)境意識。如何讓幼兒從小樹立起環(huán)保的意識,增加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感呢?通過認識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環(huán)再用,并通過分類操作,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無毒無害的廢舊物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也是培養(yǎng)幼兒環(huán)保意識的重要途徑。
因而,從中班起,我就注意從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抓起。本次活動,也是培養(yǎng)幼兒環(huán)保行為、環(huán)保意識的其中一個內(nèi)容。
㈡、活動目標:
1、知道有哪些是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它們能循環(huán)再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3、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對廢舊物進行分類,并認識相應的分類標志
難點:在對廢舊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能分辨哪些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
二、說學法、教法
㈠、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我以游戲、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設置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送信”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課題中。并在活動中,以游戲、故事,提供大量實物,讓幼兒以操作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分類),玩中說,玩中做,充分調(diào)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真正發(fā)揮教與學主動作用。
㈡、有教育學家認為,幼兒的學習源于游戲。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幼兒智力發(fā)展體現(xiàn)在手指尖上”,說明操作在幼兒的分類活動中的作用。目前,在科學教育方法中,應注意內(nèi)容的興趣性與生成性。使幼兒能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積極主動,效果好。孩子天生愛探索,對許多事物感興趣。教師要把教育的出發(fā)點從教材轉(zhuǎn)向幼兒,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擴展成幼兒教學教育的內(nèi)容,生成教育活動。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廢舊物,讓幼兒在游戲和延伸活動中,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達到玩中學,玩中做的目的。從而真正發(fā)揮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操作活動中,我還注意用言語鑲嵌,讓幼兒說出廢舊物的名稱,是屬于哪一類。讓幼兒在動手、動口的.操作活動中達到活動的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㈠、導入環(huán)節(jié):我以“收信”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閱讀信上內(nèi)容的欲望。從而引入課題。讓幼兒猜、說的過程中認識分類標志圖的圖案及代表的意義。(這就完成第二個活動目標和突破活動的重點。)
㈡、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我以游戲的形式,請幼兒把“垃圾寶寶”送回家,請幼兒學習按塑料、果皮、紙張、等進行分類,并要求幼兒邊分邊說:藥盒是用紙做的,放在紙張的標記這里,是可以再利用的??蓸菲渴怯盟芰献龅?,放在塑料的標記這里,是可以再利用的。柑皮是屬于果皮類的,放在紙張的標記這里,是不可以再利用的。幼兒通過把廢舊物進行分類的操作活動,從而解決了活動的難點。(有利于幼兒對剛認識的分類標志圖作進一步的加深認識。)
㈢、鞏固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幼兒能更進一步了解廢舊物能循環(huán)再用的作用與意義。我以故事“山羊公公的商店”,使幼兒從中受到啟發(fā),思考有哪些廢舊物還可以循環(huán)再用,引導幼兒從自身和他人的經(jīng)歷、體驗中了解關愛環(huán)境行為的真正意義。
㈣、延伸環(huán)節(jié):在幼兒了解關愛環(huán)境行為的真正意義時,激發(fā)幼兒積極、主動、自覺地自制物品的興趣。把幼兒自制物品作為活動的延伸,把活動推向高潮。使幼兒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此環(huán)節(jié)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繼續(xù)進行。)
四、活動效果預測
幼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個體,他們從小開始就在逐漸探索環(huán)境,教師通過抓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分類及周圍環(huán)境中的宣傳廣告滲透。讓幼兒感受到人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并自覺地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爭當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并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建立起“關愛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里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戲法,請小朋友嘗試根據(jù)U盤中的垃圾分類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為導入環(huán)節(jié),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xiàn)看是比較好的。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來討論垃圾的用處時,個別孩子對這個概念的含義理解不夠,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就顯得操作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調(diào)整教學法,往后再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能力孩子的發(fā)展水平,當然在活動中舊的體現(xiàn)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幼兒的發(fā)展需要。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游戲也是很感興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級分類的標志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志,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篇4】
1.了解分類垃圾箱的種類和功能。
2.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養(yǎng)珍惜資源的態(tài)度。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1.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
2.幼兒搜集廢紙、塑料瓶、飲料罐及廢舊電池,帶到幼兒園。
3.點心時間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4.《美麗村》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12-13頁。
1.與幼兒一起觀看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向幼兒提問:
老師可從以下網(wǎng)址下載香港環(huán)境保護署有關家庭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第9個宣傳片)
向幼兒說明: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們在進行垃圾分類,那么,我們是怎樣對垃圾進行分類的呢?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12-13頁,與幼兒討論:
圖上有四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兩個“可回收物”垃圾箱里邊分別應該放什么樣的垃圾嗎?
寫著“廚余垃圾”的垃圾箱里應該放什么樣的垃圾?
應該把什么樣的垃圾放在寫著“其他垃圾”的垃圾箱里面?
3.請幼兒把帶來的廢紙、塑料瓶、飲料罐、廢舊電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類放好,擺在桌子上,請幼兒說一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老師告訴幼兒:塑料、金屬和廢紙,可以回收后再制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制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于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專門的廢品回收站來收購這些有用的垃圾。
5.請幼兒調(diào)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沒有分類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過,然后回幼兒園向大家介紹。
能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
通過對中班幼兒上的這一節(jié)課,該班幼兒基本能掌握對物體進行分類,以及進行分類的方法,在顏色、大小上分類掌握較好,但是在形狀、以及用途上掌握較困難。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篇5】
目標:
1、學習按形狀、顏色、大小、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
2、物質(zhì)準備: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畫有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們想知道里面藏著什么秘密嗎?
2、教師邊念兒歌邊出示圖形娃娃,讓幼兒說其名稱及特征。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所以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圖形娃娃,每一組都有,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幫它們找到和自己一樣的好朋友,等會兒你們輕輕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組去,想想要用什么辦法來幫助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2、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靜地操作,不能爭搶。
②幫圖形找到好朋友后,要說出你是用什么辦法找到的,用了幾種辦法。
3、幼兒探索、操作,老師巡視,啟發(fā)幼兒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幫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幾種辦法?
三、集中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同伴。
四、教師小結:可以找形狀相同的娃娃做為好朋友,也可以找顏色相同的娃娃做為好朋友,還可以找出大小一樣的娃娃做為好朋友。
2、介紹玩法及規(guī)則:
①玩法:幼兒每人掛一塊圖形胸卡四散站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邊拍手邊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樣圖形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都找對了。游戲重新開始。
3、幼兒游戲三次,教師指導幼兒按形狀、顏色、大小來找好朋友。
4、小結游戲情況。
六、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篇6】
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
引言:
垃圾分類是當前社會熱點問題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產(chǎn)量也越來越多。垃圾處理不當會給環(huán)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從小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習慣至關重要。本文將介紹一份適合幼兒園小班兒童的垃圾分類教案,并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進行反思和改進。
一、教案編寫:
1. 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兒童正確分辨垃圾的能力,掌握垃圾分類的基本原則。
2. 教學內(nèi)容:
(1)認識不同種類的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2)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學過程:
(1)游戲:垃圾分類速度比賽
教師準備四個大垃圾桶,分別標有濕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標志。將一堆雜亂的垃圾放在桌子上,讓小班兒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將垃圾快速歸類到正確的垃圾桶中。比賽結束后,教師與兒童一起檢查答案,解釋為什么某些垃圾要放在特定的垃圾桶中。
(2)圖片故事:認識垃圾分類
教師通過圖片故事的方式,向兒童展示不同種類的垃圾,并講解每種垃圾的特點和處理方法。例如,濕垃圾可以堆肥,干垃圾需要被投放到普通垃圾桶中,可回收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有害垃圾要特殊處理。
(3)垃圾分類實踐活動
將幼兒園的各類垃圾整理好,放在教室的一角。讓兒童穿上手套,用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將垃圾分類裝袋。教師輔助幫助他們將垃圾放入正確的分類。在整理過程中,教師一邊引導兒童正確分類,一邊與他們討論每一種垃圾的特點。
二、反思與改進:
1.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對垃圾分類的興趣和參與度較高。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他們增強了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和記憶。然而,在教學的不同時期,兒童的年齡、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需要根據(jù)兒童的實際情況做適當?shù)恼{(diào)整。
2. 改進建議:
(1)增加互動性:增加教師與兒童的互動,通過互動問答、起立回答等形式激發(fā)兒童的積極性。在解釋垃圾分類原則時,可以適當使用幼兒喜歡的兒歌、故事等方式,使教學更具趣味性。
(2)擴展教學內(nèi)容:除了濕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以向兒童介紹更多種類的垃圾,如電子垃圾、塑料垃圾等。通過真實的垃圾樣本展示,并與兒童一起分析其特點,提高兒童對垃圾分類的理解。
(3)定期復習與檢查:垃圾分類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學習過程。在每隔一段時間后,可以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復習與檢查,通過小測試、討論等形式糾正兒童在實踐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
結語:
通過以上的教學設計和反思,幼兒園小班兒童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掌握垃圾分類的基本原則,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huán)保意識。兒童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只有從小培養(yǎng)他們正確處理垃圾的意識,才能為環(huán)境保護做出貢獻。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根據(jù)兒童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進一步提高兒童的垃圾分類能力。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幼兒園2020社會《垃圾分類》教案與反思06-12
- 關于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精選02-14
- 最新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精選01-10
- 「必備」最新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01-07
- 幼兒園社會《垃圾分類》教案1000字(精選5篇)12-26
-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6篇)06-28
- 大班垃圾分類教案(精選6篇)05-11
-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6篇04-23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反思精選12篇10-23
-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游戲800字10-23
-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合集(7篇)10-23
- 成長語錄幼兒園31條02-02
-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篇)10-23
- 小班數(shù)學《按顏色分類》9篇10-23
- 小班教案怪汽車集錦10-23
- 《春夏秋冬》教學反思范文10篇10-23
- 孤獨的小熊小班教案反思通用(3篇)10-23
-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迷迷轉(zhuǎn)教案三篇【推薦】01-03
- 幼兒園小班重陽節(jié)活動方案最新12篇10-23
-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6篇10-24
-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系列7篇)04-28
- 關于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精選02-14
- 最新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精選01-10
- 「必備」最新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01-07
- 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系列7篇)04-28
- 小學垃圾分類教案1000字匯總04-27
- 小學垃圾分類教案通用04-19
- 最新小學生垃圾分類教案5篇03-20
- 關于幼兒園垃圾分類教案精選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