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模板7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師應該用心去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對教師的教學活動起非常重要的職能作用,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是88教案網編輯花時間整理的內容,歡迎您閱讀本網頁的內容!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
《老師,您好》是一首抒情詩,贊美了教師事業(yè)的崇高和美好,抒發(fā)了孩子們對老師感激、熱愛的思想感情。
我滿腔熱情地走進教室。開課了,我從九月十號教師節(jié)入手,請學生說說,你想將自己的祝福獻給曾經教過你的哪位老師,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我讓學生回憶教師對他成長的幫助,想讓他們在心理上與課文內容、課文情感產生共鳴,為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情感做好鋪墊??墒菍W生竟然對老師的奉獻表現出無所謂的態(tài)度,我這時強忍住心中的不悅往下上。接著是請學生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句話最能表達老師對你的好,你就大聲地讀出來,我們要把這句話,或者這一節(jié)獻給你心中最愛的老師我意在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課文中去,使課文如同為他寫的,加深他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對教師的感謝之情??刹簧賹W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然后我請學生讀,說說你為什么選擇這一句。在指名讀、同桌讀、小組讀等形式的朗讀訓練中,大部分學生已能背誦。
一堂課下來,我有些難過。書讀得好不好這倒是次要的,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已很難找到。我不知道是因為我的課不夠精彩還是他們對情的淡漠。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常識性的說明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
1.教學效果(思效)。
作為科學常識性說明文,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上成科學常識課,失去了語文的本真。因此,我在教學這節(jié)課時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凸現語文學科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同時體會說明文的特點。
我?guī)У陌嗌蠈W生朗讀能力整體不高,于是我特別關注學生的朗讀,分角色朗讀三、四自然段介紹農耕社會和20世紀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讓學生在朗讀中再次體會到20世紀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在激情朗讀后順勢教授說明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自然流暢。
但是,由于部分學生沒有充分預習,在課堂上表現很被動,有游離課堂的感覺。
2.教學收獲(思得)。
(1)緊緊圍繞中心句,啟發(fā)學生閱讀。
這篇課文的中心突出,內容較淺顯易懂,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中心句“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引導學生。讓學生從讀、聽、看、說中感受,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討論、展開想象:①“呼風喚雨”什么意思?②為什么說“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③20世紀之前人類的生活又是怎樣的?20世紀之所以與過去截然不同,靠什么?④你還能推測21世紀人類還將創(chuàng)造出哪些奇跡?……
從這一連串的問題中緊緊抓住中心句,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展開想象,大膽地表述。讓學生從書本中所介紹的資料去認識20世紀的巨大變化,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快地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感受20世紀的“呼風喚雨”。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訓練朗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边@句詩是個重點句,在學生充分了解了科學的巨大成就后來讀,就自然明白它所表達出的內容和感情的不同。還有,為了讓學生弄清“發(fā)現和發(fā)明”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我引導學生從文中找找看,并結合生活實際,辨一辨哪些成就是說“發(fā)明”的,哪些是說“發(fā)現”?這樣的辯論,使得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從課文學習中感受到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不足之處(思失)。
學生對于“農耕社會”等知識一直都是半知半解的狀態(tài),正是因為學生太多的“不了解”,致使教師語言太多,問題過碎,讓本可以簡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松散。并且過多的話也擾亂了學生的思路,剝奪了他們談自己感悟的機會。
4.改進措施(思改)。
諸如此類的課文,學生必須有課前的充分預習。學生只有在課前搜集大量的相關資料,才能更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20世紀有許多偉大的科技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現在已是21世紀,如果課前布置學生搜集、閱讀21世紀重大科技發(fā)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深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3
新教材中《迷人的張家界》這一課描述的是新開發(fā)的風景區(qū)張家界的迷人風貌和豐富物產。但是課例是根據幾位作家的名作精選而成的,文章確實把張家界的迷人描述的淋漓盡致,可學生理解起來難度太大:語言風格不同,讀起來有些繞嘴;無形中增大了課例與學生的距離。為了讓張家界的風光更迷人,為了讓課例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我精心設計了一堂語文實踐活動課,讓《迷人的張家界》真正迷住了學生。
一.預習激情、引導實踐、拉近距離
為了讓學生能真正讀好書,讀出張家界的迷人,讀出幾位作家的不同描述風格。我在預習時沒有像以往那樣讓學生去預習,而是在初讀的基礎上激發(fā)情感,引導學生去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了解張家界,拉近與課例和張家界的距離。首先我把自己收集來的有關張家界的精彩片段整理幾個積件,在學生初讀時展示給他們:在他們的贊嘆和驚嘆中,我趕忙拋磚引玉這些只是張家界小小的一部分美景和點滴的知識,那里還有更迷人的美景和傳說等待你去欣賞,去發(fā)現呢?。ㄕ埬阋匀魏涡问桨涯闶占挠嘘P張家界的資料展現給大家:可以辦個圖片展;可以開個有關張家界神話傳說的故事會;可以開個有關張家界風景區(qū)的新聞發(fā)布會;也可以去了解張家界的形成原因,從科學的角度給大家講述你的新發(fā)現)。有了目標和動力孩子們熱情高漲,紛紛走書店,串親朋,找圖書,扒資料看到一篇閱讀課例引起孩子們這么大熱情的關注我更激動:幫這個解決點問題,給那個出謀劃策。(我深深體會到語文實踐活動帶給我們的決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更在于整個過程給學生一個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語文學習少有的激情。)當看到一張張張家界的圖片放在展臺,當你聽著一個個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當你發(fā)現在備課時自己都沒發(fā)現的有關張家界的相關知識,當你欣賞到學生少有的自信和熱情,我高興地知道張家界的已經離他們很近了。
二.學會朗讀學會欣賞學會運用
孩子們對張家界有了較深的了解,我引導學生回到課例中再讀課文就有了扎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制定了三個學習目標:學會朗讀、學會欣賞、學會運用。因為學生對張家界有了認識,所以在學會朗讀這一步中有了感情基礎。為了不讓學生們感到又像以往那樣學課文,我建議大家以組為單位開展讀書比賽。教師不參與評比,只是提供朗讀比賽的層次目標:熟讀三無既無錯字、無丟字、無添字;朗讀三有既有感情、有聲調變化、有快慢節(jié)奏。
通過朗讀比賽,學生學會了這一課的朗讀,也在比賽的實踐中掌握了讀書的基本要求,這無疑又是語文實踐帶給孩子們的收獲。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繼續(xù)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全文中你認為哪個段落最迷人?(讀讀這一段,談談它的迷人之處在哪里?)文中各段描述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從描述角度、方法運用和用詞造句等方面談。)這樣通過談論、比較學生對張家界的了解加深了,對課例的迷人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為了進一步體現課例的例子的作用,我結合當前旅游熱的現狀,作為一個實踐性作業(yè)布置給學生,引導他們把學到的東西大膽運用與實踐:你也做一個小導游,寫寫你對張家界的了解,把它的迷人展現給大家(在班內開展一次爭做小導游比賽)。假如你要說服你的全家去張家界旅游,請你設計一個旅游計劃,把旅游的路線、旅游的景點介紹給你的家人。
這樣整篇課文的學習始終貫穿在實踐中,張家界的迷人,《迷人的張家界》都讓學生在實踐中真切的感受到、體會到。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我深刻感受到語文的學習根本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領悟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不是背課文,寫作文,而是通過它的學習去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它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感受張家界迷人的自然風光,增強對祖國壯美山河的熱愛之情
3.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張家界迷人的自然風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1.導入:
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到過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聽說過張家界,知道它在哪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迷人的張家界》這篇課文,跟隨著作者一起來領略這迷人的自然風光。
板書:迷人的張家界
提問:從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
①檢查生字詞的預習
讀生字組詞:絮、劈、纖、杉、皆、錦、怡。
學生互相提示易錯的地方
絮:注意讀音
區(qū)分錦、棉、綿
提出不懂的詞語,互相講解。
②快速閱讀全文,找出文中與課題相照應的句子。
(這次來張家界,我才真正領略了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張家界,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
板書:仙境般迷人人間仙境
這種寫法稱作什么?(首尾呼應)
③文章是什么結構?(總分總)怎樣分述?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張家界的迷人景色。
板書:山奇、水秀、物豐
3.引導學生理解首句的作用
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課文中具體描寫了哪些山峰?說說你快的方法。
小結: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內容,承上啟下,提示了張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間生存的珍貴動植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4.品讀交流,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①品讀奇山部分自由讀2-4自然段,把你喜歡的部分找出來,與同學交流
A.重重疊疊的山峰一首優(yōu)美的詩。寫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態(tài),美妙神奇。(總寫)(反復讀,讀出贊嘆的語氣,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聲調高低或語速成的快慢區(qū)別)
B.金鞭巖高出峰林之上'神鷹護金鞭'。(邊讀邊想象)
C.我們來到在等待著出征的號令。既寫出了山峰像將軍一樣威武,又給人一種動感。(個別讀)要讀出氣勢。
小結。
②品讀秀水部分
清澈見底,纖塵不染的碧水中安謐靜美的享受。
寫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靜美。(指導朗讀)
③品讀物豐部分
總結文章的表達方法:
A.總分總的結構
B.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5.情境再現
①播放介紹張家界的VCD,感受張家界的迷人。
②有感情地朗讀你喜歡的段落
6.課外延伸作業(yè):
(1)查閱有關張家界的資料
(2)學習本課的方法,以導游的身份介紹學校。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4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是葉至善回憶他童年的時候,在一次班級演出時上臺扮演老虎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耐人尋味。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期盼參加演出、扮演老虎沒有成功、尋找失敗的原因。課文的主線是老師與扮演“哥哥”的小朋友之間因意見不統(tǒng)一而產生的矛盾:扮演“哥哥”的小朋友一致認為扮演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師卻認為不一定要“豁虎跳”?!拔摇痹诔钟邪缪堇匣⒉灰欢ㄓ小盎砘⑻钡囊庖姷睦蠋煹闹笇屡啪?、彩排。正式演出的時候和持有扮演老虎一定要有“豁虎跳”的小朋友一起演,最后演砸了。于是“我”尋找原因。但是課文卻沒有直接說明原因是什么,給讀者留下了閱讀的空間。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自己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以讀帶講,邊讀邊悟。
本文的語言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我決定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孩子們在盎然的興趣引導下把課文讀熟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問題設置是:①課文時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理清課文的順序,找出課文的主線和暗線。)②在排練前老師是怎樣給我進行指導的?你是從那幾個詞語中體會到的?這幾個詞屬于什么詞?這幾個詞語好在哪里?(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③排練時,老師是怎樣指導的?作者運用了哪幾種描寫方法?(體會描寫手法的好處。)④寫正式演出的時候,關鍵詞是哪一個?為什么?⑤為什么沒有“豁虎跳”就不能扮演老虎?為什么不會“豁虎跳”就會引起同學們哄堂大笑?(尋找演出失敗的原因,展開豐富的想象。)
二、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小組內說一說。
在教學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入手,聯(lián)系課文內容,試著想一想,說一說:你認為“我”演出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培養(yǎng)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同時提醒學生思考是在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不是天馬行空。
三、小組合作,用表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在教學“正式演出”的時候,我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分配角色,讓他們表演一番。在表演的時候,我提醒學生:根據課文中的語言敘述,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加上恰當的`肢體語言和神態(tài)。因為本課故事寫的是作者童年的回憶,是學生們熟悉的做游戲的生活場景,所以完成此要求沒有什么困難。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處亮點。
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之后,我發(fā)現本節(jié)課還有以下不足之處: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沒有做到位。課堂上的教學語言沒有抑揚頓挫的變化。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彌補這些不足之處。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5
一、教學效果。
本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首先,我從題目入手,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窩囊”一詞的理解,總結歸納“窩囊”有兩個意思,一是因受到委屈或事情不順利而心中煩悶、難受。二是形容人無能、怯懦,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理解窩囊的意思應該取第二種,即一只無能又怯懦的大老虎,在學生們的心目中大老虎一般都是兇猛或威風的動物,為什么題目取了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通過問題的出示引起學生的閱讀下去的興趣。
2、其次,讓同學們初讀課文,用填空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關鍵人物和事情的經過結果概括課文,并梳理出概括一件事的方法:即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結果,并可以用上課文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學習把字詞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或是換一個意思相似的詞,或是請同學幫助等方法去理解難懂的字詞,時刻歸納總結學習方法。
3、最后,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當堂引導學生練寫心理活動,先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心理活動是指我們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動變化寫得豐富而生動。通過問題“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心情,你能說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詞語嗎?兩字、三字、四字看誰說得多?”這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們能清楚地回答出“難過、后悔、快樂、激動、興奮、得意、美滋滋、垂頭喪氣、興高采烈”等表示心情的詞語。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授本課時,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思考題目的設置,初讀課文,細讀課文,步步深入地親身體會作者渴盼上臺表演,真正的上臺表演,表演不成功覺得不滿意,分析表演不成功的原因,使學生始終站在作者的相同面去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感受作者的心理變化。
2、兼顧兩方面,既重方法的學習,又重情感貫穿。
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通過指導查字典、根據提示劃分段落、結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開合理想象等方法進行教學,并通過對作者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讓學生充分的體驗作者情感的變化。
3、注重朗讀,在讀中感悟。
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等讀書形式,走進課文,理解課文。
三、不足之處。
雖然這一課的學習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學永遠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課中,我在教學中對作者表演時用的動詞“爬、站、叫、撲、追、躺”等沒有強調,從而使學生對作者表演的動作沒有深刻的印象。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在之前成功的基礎上,讓同學們圈出描寫作者表演動作的詞,品味用詞的準確,再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通過扮演文中的老師和“我”,進行對話,通過情境再現,讓學生學會如何把一件事情寫具體。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6
轉眼間,一學期工作已經結束,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也暫告一段落。現將這一學期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努力學習,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為此,我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積極發(fā)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說敢為,引導學生能說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zhèn)湔n、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yè)。每一堂課我都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學生愿學。
二、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主要陣地。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我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形成群言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后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依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
在教學中,針對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我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古詩文誦讀積極性,每天早上,我都堅持和學生一起誦讀優(yōu)美的古詩文,激發(fā)學生背誦古詩文的興趣。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理解能力,我一直要求學生多讀多想,并且要求學生在日記中寫學完古詩、課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用文字或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四、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前提。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fā)學生敢于想象,勇于質疑,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努力開發(fā)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五、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課堂教學方面也有一些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將繼續(xù)努力,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爭取做一名更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尋新知,我設計了下面各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條件,為激發(fā)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引入新課時,我以學生置疑為線索,改變了以往談話導入的做法。利用“葉圣陶先生是怎樣評肖復興的習作的”這個問題作為引入新課。目的是通過這個問題來完成這一段的教學內容,進而引出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的。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
⑴葉圣陶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寫的?
⑵看了葉圣陶先生的評語,“我”非常激動,從哪兒可以看出“我”為什么那么激動?
⑶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讀自學提綱,接著要求學生讀第一部分的內容,采用自學法,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提綱。在解決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個問題時,我以讀講結合的方法來完成這個教學任務。
為了解決“葉老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這個問題,我利用過渡語言設疑導入:作者的感受這么深的原因是葉老先生仔細、認真地為“我”修改習作,那葉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習作的?我采用自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來完成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結、歸納出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評評議議,教師采用讀講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掃除障礙。
三、在練習中鞏固新知,深化新知。
課堂的修改練習是對掌握新知的延續(xù)和提高,學生的知識必須經過訓練,才能轉化為技能。因此,我講讀課文之后,根據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習作的方法,采用師生共議——對比體會——小組討論的方法,來修改肖復興的獲獎稿的部分內容。修改訓練,層層深入形成階梯性,有目的地促進學生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模板7篇)》一文就此結束,希望能幫助您在小學教學中起到作用,如還需更多,請關注我們的“小學四年級教學反思”專題。
小學四年級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一篇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特別整理來自網絡的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一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在設計此課的教學時,我要求自己要以學生的發(fā)...
-
「必備」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模板10篇 我們在日常里會經常涉及到各種文檔的編寫,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范文對我們寫作的幫助,范文可以幫我們解決文檔撰寫的麻煩,寫范文可不能隨隨便便哦!以下內容是88教案網小編特地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有需要的朋友就來看看吧!...
- 教案模板: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盤古開天辟地》教學反思3篇08-20
-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范文900字7篇01-06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10篇12-14
- 小學四年級語文麻雀說課稿模板11篇11-25
- 教案模板: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教案三篇08-31
- 范文合集:小學四年級教案模板四篇09-10
- 教案模板: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3篇08-23
- 小學教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三篇08-20
2023幼兒園小實驗教案設計集錦5篇04-10
-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12-21
- 能干的小手教案反思1000字匯總04-10
- 安全教育活動教案集錦04-10
- 幼兒園班個人教學反思系列04-10
- 小數除法教學設計通用04-10
- 關于幼兒打擊樂教案1500字合集04-10
- 四年級語文上冊作文計劃01-23
-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范文2500字10篇04-10
- 草原上教學反思簡短900字系列10篇04-10
-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匯總11篇)04-10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模板7篇)04-11
-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學反思10-31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范文簡短02-12
-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通用03-07
-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