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
[參考]十幾減九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
本文為88教案網(wǎng)推薦專題“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相關內(nèi)容。
以德感人,為人師表。教案是教師的教學方案,所以教師必須提前編寫。編寫教案能幫助教師挑選更適當?shù)慕虒W媒體和方法,你知道一篇新穎的教案應該怎么寫嗎?以下內(nèi)容是88教案網(wǎng)特地整理的“十幾減九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喜歡并分享!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1】
一、首先,從自身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不精練,不會使用專業(yè)的教學術語,比較羅嗦。一個問題學生說完后,我又接著重復一遍,不僅浪費了時間還讓學生感到不耐煩??偟膩碚f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
2、不會使用兒童語言,激勵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比較單調(diào)。只用了“好”、“很好”,沒有走進學生,師生之間的配合不太好。
3、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沒有教學激情,所以沒有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學生在課堂中死氣沉沉。
4、自身心理素質(zhì)不太好,站到講臺上較緊張,感覺腦子里一片空白,思維變的比較混亂。
二、其次,從學生方面反思:
由于剛開學才一周,學生還沒有回到學校的學習生活當中,沒有走進角色,感覺學生也不太適應;再加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和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上學期學過解決問題,也只是讓學生試著提一提,也沒有當成重點問題進行學習;本節(jié)課又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所以導致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問題,也就不會提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尤其數(shù)學語言更難以正確表達。有時他們能夠想到、做到,但就是不能表達出來。比如我講的破十法,十五分成五和十,十減九等于一,一加五等于六。學生會這種方法,但就是不會表達,口頭表達能力也較差。第三方面,我從教學設計上進行了反思:
1、導入新課不新穎,練習題設計比較單調(diào)。
2、在備課過程中我過高估計了學生。
3、我深刻的感悟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起著關鍵的作用。只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學生才能跟著老師的思維走進教學內(nèi)容中;如果老師有一步引導出錯,學生就會偏離方向,甚至越偏越遠。本節(jié)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引導有誤,不會引導,以至學生走投無路,無話可說。
三、今后打算:
1、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同時也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表達能力。
2、多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3、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逐步學會引導的技能。
4、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2】
二、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電腦演示,教師講述星期六那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小白兔要請13位客人,所以小白兔準備了好多好吃的。你瞧,已經(jīng)來了好多客人。
2、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你能在圖上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嗎?
學生看圖思考了一會,紛紛舉手回答。
生:小白兔要請13個客人,已經(jīng)來了9個,還有幾個沒有來?
師: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怎么列式?
生:13-9=4
師板書13-9,并且提問:你還能提出別的問題嗎?
生1:小白兔準備了17個蛋筒,吃了9個,還有幾個?
生2:有14塊蛋糕,吃了9塊,還有幾塊?
生3:有15個氣球,放飛了9個,還有幾個氣球?
隨著學生的回答,師點擊鼠標,一一出示問題。
師: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7-914-915-9
3、探究算法
師:13-9=4,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嗎?
生1:我是這樣想的,9+4=1313-9=4
師:不錯,你很聰明。
生2:我也是這樣想的。其他好多學生紛紛表示也是這樣想的。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學生考慮好久,有一位學生舉手:13分成9和4,13-9=4
師:也可以。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學生都沉默了,有的搖頭,有的低下了頭。
反思: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標準》認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可以張揚個性,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它是學生不同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的自然展示。然而,多樣化的算法千呼萬喚就是出不來,這時該怎么辦?算法多樣化會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問題在哪里?
教學片段(二)
三、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師:小朋友,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1、都是減法。
生2、都是減9的。
師:還有嗎?
學生沉默。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被減數(shù)有什么特點?
生:被減數(shù)都是十幾。
2、師:對,這些都是十幾減9。揭題:十幾減9
3、師:除了這些,你還能說出十幾減9的算式嗎?
(指名回答,師板書算式)
師:誰能給這些算式排排隊?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板書: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討論
5、全班交流
生1:11、12、13、14一個比一個大1。
生2:2、3、4、5一個比一個大1。
生3:都有一個9的。
師:小朋友,請你仔細觀察被減數(shù)和差。同時教師用彩色粉筆標出被減數(shù)和差。
生:2比1多1。3比2多1。師追問:哪個2,哪個1?生:11的1,2是11-9=2的2。師小結:也就是差比被減數(shù)的個位多1。
師:你還有別的發(fā)現(xiàn)嗎?
學生沉默。
反思:
在探究十幾減9的算式的規(guī)律時,運用了小組合作的方法。學生熱烈地討論、質(zhì)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學習中,在合作中領悟、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在學習中,學生的積極情感得到了發(fā)展,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學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發(fā)展。然而有沒有必要要求學生找出所有的規(guī)律?在引導學生尋找規(guī)律時,教師能不能明確指出找找被減數(shù)的個位和差有什么規(guī)律?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探究活動的時間,可以較快地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但是如果這樣,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思維發(fā)展怎么落實呢?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也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但怎樣才能兩者兼顧呢?
教學反思:
課后,針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我反復思考,覺得在這些方面沒有處理好。
沒有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稑藴省分赋?,數(shù)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應該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diào)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在片段(一)中,在探討13-9的計算方法時,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估計不足,以致于沒有出現(xiàn)預期的算法多樣化,只出現(xiàn)了想加做減一種方法。而教師沒有及時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調(diào)整教學思路,一味地追問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其實,完全不必苦苦追問。應該讓學生用學具來擺一擺,想一想,再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算法,相互啟發(fā),激活思維。實現(xiàn)算法多樣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課堂交流存在著障礙。數(shù)學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的過程。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行動態(tài)的對話交流。這種對話的內(nèi)容包括知識信息,也包括情感、態(tài)度、行為規(guī)范、價值取向等各個方面。對話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語言,可以是表情,也可以是動作。在兩個片段中,不難看出教師焦急的情緒無意中感染、影響了學生。以致于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不愿說。其實,從課后了解的情況來看,并不是都不會。有的學生確實不會,有的學生不敢說,有的學生是不能正確地表述。如果教師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就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質(zhì)疑,敢于爭辯了。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理念沒有落實到課堂中去。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都顯示出教師過分地注重結果。當學生的探究活動出現(xiàn)困惑時,教師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探索,而是急著給學生提供幫助,以得到正確的答案為目的。但是如果無視學生遇到的困難,一味地讓學生自主探究,浪費寶貴的時間不說,也不利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積極情感地培養(yǎng)。所以這也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
如果學生的表述意思正確,但不規(guī)范,該怎么辦?怎么評價學生不規(guī)范的表述?是否要求學生要學會規(guī)范地表達?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3】
這是一節(jié)課計算教學課程,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十幾減9的問題,并通過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學生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習后面的十幾減8、7等內(nèi)容就比較輕松了。因此,這部分內(nèi)容既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也是能否掌握好本單元知識的關鍵。
依據(jù)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要求:“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蔽覀湔n過程中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新授課時,為了引出多樣化的算法,我在課前設計了一些相關的復習題,為可能出現(xiàn)的算法作鋪墊。在口算“13-9”時,只有個別孩子想到了先算“13-10=3”,再算“1+3=4”,這是一種很好的算法,但能感受到并不是每個孩子都理解了。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問及答案是多少時,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4”。再問他們是怎樣想的,一個個不知所言。于是,我讓孩子們擺小棒,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充分感受自己的解題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抽象的計算過程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撐。在交流擺小棒的過程中,我再幫助學生抽象出口算方法,這樣,孩子們的口算方法漸漸豐富起來,有些甚至是教科書上沒有出現(xiàn)的,有的孩子也用珠心算來算題……
盡管有些學生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但只要正確,我都給與肯定。畢竟孩子動腦筋思考了,保護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是很有必要的。一節(jié)課下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有多豐富多彩,只是由于年齡的因素,孩子不能很清楚地表達出來,但不能因此而限制他們的思維模式。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至于多種方法中哪一種比較簡便,老師的引導和孩子的積累想結合,答案一定會水落石出。老師需要給學生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yōu)的方法。
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會有小部分學生不能充分地展開自己的思維,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這就要靠老師耐心地引導以及學生持久性地學習,逐步使學生基本都學會如何去展現(xiàn)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式。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4】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在課之初我就安排了對九加幾口算以及求未知加數(shù)的復習。在探索算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的學生算法并不多,一個就是“想加算減”,即想“因為9+()等于13,所以13減9等于4.”一個算法就是破十法,即想“10-9=1,3+1=4”。至于平十法,班上沒人想到。既然沒人想到,我自然也沒必要強求,所以在2者的基礎上,首先幫助學生理解了一下“破十法”的思路,因為是個別人的思路,所以根據(jù)舉手表決有部分學生尚不能理解意思,所以我在這兒請學生分別說一說10從哪兒來的,為什么要加上3.來幫助大家理解算法。在理解算法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進行考慮,你覺得哪種方法是最快的。班上絕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想加算減”的方法。一開始我是挺高興的,因為教材不就是要他們優(yōu)化出這種算法嗎?但是我聯(lián)想到以往的學生,好像沒有這么集中的,想法很開,學生指向如此集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1.學前教育:當我把13-9=?這個問題拋下去以后,幾乎頃刻之間學生就舉手了,而且舉手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見他們是有心理準備的。
2.忽視學具的操作可能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在上課之前,我看到教材邊上這樣寫道:要引導學生思考:你想怎樣算?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用小棒或其他學具進行操作,幫助思維。所以當我看到班上那么多學生都舉手后,我想當然的認為他們肯定不能算是計算有困難的,所以就沒有讓他們操作學具,而是直接讓他們發(fā)言了。如果讓他們利用實物考慮先去掉什么,再去掉什么,想法就能比較開放了。從這點上看,我這節(jié)課處理不當之處就是沒能讓學生很好的借助實物進行思考,對計算的表象形成不夠。
計算教學如何能利用好學具,不為學具所累,能借力而教、學生能借力而學,我想是我要繼續(xù)思考的地方。對于這節(jié)課的不足,我想利用練習一里面的題目再加工一下,幫助學生建立牢固、清晰的具象,為后面的教學打好基礎。同時再次提醒我自己不要高估學生們的實際思維水平,這是我常常犯的錯誤。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5】
《十幾減9》這一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1. 在具體情境中自主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自己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各種方法,經(jīng)歷十幾減9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2.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學生經(jīng)歷收集信息的過程,能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3.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方法,能正確列式計算。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學過10以內(nèi)的減法,會正確地口算十以內(nèi)的減法以及求加法中的未知數(shù)和9的分與合。學生經(jīng)過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學習,不但掌握了這些加法的計算方法,而且積累了通過實物操作探索算法的經(jīng)驗,這就為主動學習退位減法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教材把十幾減9的教學設計成四個層次。例題和練習第一題,主要是通過操作進行計算,重點讓學生掌握3種方法;練習第2、3兩題主要引導學生利用“想家算減”的方法去解答。;最后兩題幫助學生鞏固練習,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
新學期第一節(jié)課,有學生沒有能夠很好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課堂上回答問題積極性不高,表述不完整,特別是有學生知道解題的方法,但自己不能用規(guī)范、完成整的語言表述出來。練習最后一題,從“11-9”一直到“19-9”,先請學生算出得數(shù)再引導他們觀察被減數(shù)的個位上的數(shù)與得數(shù)的關系,許多孩子發(fā)現(xiàn)了得數(shù)比被減數(shù)個位數(shù)多1,這是個能很快說出答案的秘訣,只要把被減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加1就得到答案了,發(fā)現(xiàn)這個規(guī)律,孩子們的計算速度非???。但是在做練習的時候?qū)W生混淆了個位數(shù)字加1還是減1,在接下來“十幾減8、7”的新課中要加強講解。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6】
1、注重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
創(chuàng)設“賣氣球”、“賣風車”、“猜字謎”、“套圈游戲”等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獨立解決問題。
2、注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讓學生合作,擺小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jīng)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注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要求他們對這些方法進行反思,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比較,談談自己最喜歡哪種方法?你是怎樣想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你最不喜歡的方法是哪種?為什么不喜歡,你覺得它令你不喜歡的原因在哪里?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去理解、去領會,學生對不同的算法就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讓學生進行鞏固練。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7】
一、靈活處理教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想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以動畫角色貫穿全課,用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選擇例題時,我感覺風車、猜字謎在我們的孩子心中沒有太大印象,所以選擇了學生喜愛的動畫片中角色懶羊羊、灰太狼以買蘋果,付錢為例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走進數(shù)學課堂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就在身邊。但課件中的蘋果圖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13個蘋果所以例題就改變了。練習第1個,智慧棒開火車多遍口算,再總結算法,讓學生體驗到有的方法更簡便。
二、關注學習過程,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課堂上我能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差生,趙靜夷是班里的落后生,從口算到做題,我時時關注她,因為沒有預設到她接受知識太慢,所以導致托堂。在例題出示后我讓同桌說算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像崔云博說的算法是我沒有想到的。這樣做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發(fā)展。
三、習題設計。
計算是比較枯燥的所以我設計了智慧圈、智慧棒、幫鳥兒回家、小小智慧星等題目,讓學生在玩中學,變枯燥為有趣。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一是課堂預設與實際偏差比較大,導致壓堂。
二是教學評價不夠多樣,以后要注意。
三是課件演示不夠熟練,在教學過程中幾次出錯。
以上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一些淺薄的想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8】
《十幾減九》是小學一年級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習“十幾減 9”的計算方法。
我采取了讓學生同桌合作,擺小棒,全班交流的方式,在教學中我組織學生探究15-9=?你是怎么想的,再動手擺一擺小棒,讓同桌兩人說說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我是想9+()=15,因為9+6=15所以是6,還有學生說是數(shù)出來的,有的學生說是10-9=1,1+5=6,我教給學生這種方法叫“破十法”,我看已經(jīng)有學生說出來了“破十法”,也沒再讓學生再多擺幾次小棒,多說說用“破十法”計算的過程,就忙著開始做練習題了,做題時我讓學生說計算過程,有的學生說得根本不對,有的學生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做的,對于本節(jié)課剛教的“破十法”學生真正掌握的不多,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法,我只注重了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比較各種算法的合理性,也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我明白了,在教學中,當學生探索出多種方法時,教師的作用應是引導學生對多種算法進行整理,引導學生選出最優(yōu)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篇9】
我在教學十幾減9這節(jié)課時,一開始,通過復習20以內(nèi)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減做了鋪墊。一開始,同學們通過觀察主題圖,能夠很快找出數(shù)學信息并列出算式15-9,當我問到15-9等于多少時,大部分學生立刻說出是等于6.當我再問:你是怎么算15-9時,學生似乎不知道從何下手去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讓學生用學具來擺一擺,想一想,再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算法,相互啟發(fā),激活思維。實現(xiàn)算法多樣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這節(jié)課還有一種“破十減”需要學生掌握,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在上課之前想了很多種方法,最后選擇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過擺圓片,讓學生領悟到“破十減”法的過程。給學生一些引導,讓回答的學生一點一點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最后再向大家介紹了此方法的名稱。十幾減9是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起始課,它是學習十幾減幾的基礎,因此學好它非常重要,但計算課比較枯燥,學生不感興趣,特別是一年級小朋友。基于這一思考,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將計算教學融入到具體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以上就是《[參考]十幾減九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十幾減九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十幾減九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幾減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江西省遂川縣教育局教研室鄧園生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一年級下冊第10—1...
-
《十幾減九》,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幾減九》,”,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一、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
- 關于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簡短700字通用12-13
- 《十幾減9》教學反思01-25
- 十幾減9教學反思模板精選7篇02-04
- 十幾減8教學反思簡短精選11篇01-16
- 十幾減9教學反思范文02-01
- 十幾減九的練習05-28
- 《十幾減9》課后反思01-10
- 十幾減幾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反思1500字精選10篇02-06
- [精品]大班美術教案《我的房子》反思1000字模板02-06
- 有關動物說話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精選12篇02-06
- 送給媽媽的花小班教案1000字系列02-06
- 各種各樣的筆大班教案反思合集7篇02-06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反思2500字系列6篇02-06
- 最新教案《十幾減九》,09-29
- 十月祝福語簡短精選67條12-16
- 小班科學猜動物教案反思(通用11篇)02-06
- 關于幼兒園數(shù)學教案系列11篇02-06
- 關于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000字通用02-06
- [參考]十幾減九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02-06
- 最新教案: 《十幾減幾》教學反思之五12-29
- 關于十幾減九教學反思簡短700字通用12-13
- 十幾減9教學反思范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