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臺階教學反思
[薦]《臺階》的教學反思匯總6篇。
教案是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好的課件,寫好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這樣才不致于在實際教學中出現準備不足的情況。要寫好教案課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薦]《臺階》的教學反思匯總6篇》,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臺階》的教學反思 篇1
《臺階》是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以極其自然的口語化語言,展示了一個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奮斗歷程,塑造了一個自尊自強、渴望得到尊重的農民形象,常見的事物、簡單的敘述、不經意的舉動流露出對父親濃濃的深情。本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激情導入、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整體感知,把握故事情節(jié)、合作探究,讀懂人物、小組討論,讀懂作者、欣賞歌曲,暢淡心聲、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教學重點得到了落實,完成了從內容到人物的分析,讓學生對父親的形象有了一個簡明而準確的認識,教學難點的突破良好,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達成了對父親謙卑這一性格的理解。
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書讀得少,讀書的方式單一,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也不利于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悟。課堂沒有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后我進行了總結反思后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語文課堂要重視朗讀教學,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要能讓學生自己在讀中感悟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應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發(fā)言,讓每一個學生都愛這個課堂,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
《臺階》的教學反思 篇2
《臺階》一課在聾校是一篇新教材,自己讀到它時,當時的觸動遠遠比《背影》要大。細膩的文筆,質樸的敘述,近乎悲壯的人物刻畫,辛酸、凄婉的氛圍營造,深深地折服了我,當時就有一種要把這篇文章上好的強烈沖動。如何教好呢?
我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初擬了這樣你的“教學流程”。1、初讀課文,了解情節(jié)。2、再讀課文,分析人物。3、品讀細節(jié),細節(jié)感悟。教學的主體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在課堂上只是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質疑:父親沒有“自卑”這一特點。我就趁勢把這問題拋回給那學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了一輩子,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沒覺得他有地位?!睘槔碛?。同學們還不是很折服,我再把問題拋給大家,同學們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別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親的無所適從大家越品越有味,我們一起把自卑上升為謙卑。經過這一過程,大家對父親的形象把握一下子深入了許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在解讀父輩為提高社會地位以及改善生活的執(zhí)著而艱辛的奮斗歷程中,我們更應該站在更高的“臺階”上,從精神的層面上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塑造父親的形象的意義。
回顧《臺階》一文的教學應該說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也發(fā)現,雖然學生思維活躍,感情投入,對父親的人物形象也有了較深的體驗。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力顯然還遠遠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沒有達到我所期望的要求,對作品的賞析很多都是膚淺的、片面的,這些問題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討。
《臺階》的教學反思 篇3
前幾天給學生講了《臺階》這一課后,我對照《新課程標準》認真反思,有成功之處,也有點遺憾。
《臺階》是一篇小說,但也是敘事類作品,主要是用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清楚認識到“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具有農民的樸實、淳樸、無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全文中有個文眼:“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币龑W生抓住這個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個故事關鍵,就容易理解父親的思想性格。
在導入部分,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回憶《背影》中父親的形象,同時知道《臺階》中的人物也是一位父親,他們之間有沒有相同之處?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
在問題的設計上,能抓住重點,緊扣關鍵內容。
在個性化閱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我讓學生自由閱讀,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談,使學生有內容可說,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學生們都能感受父親的形象,談自己的看法,做到暢所欲言。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有利于學生探討解題的方法,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由于時間的問題,在課堂上沒有安排時間讓學生及時質疑,對他們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了解并加以解答。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多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
《臺階》的教學反思 篇4
一堂《臺階》上完了,最后一個板塊“用心歌唱”沒有上完,但我并沒有感到失望,反而我很高興自己能靜下心來等待學生閱讀、回答,覺得這堂課真正落實了教學的有效性。
上課過程中,在請學生交流自己對父親的初步印象時,我采用開火車的方式,讓整組同學一個一個說,有些同學能說,有些同學做慣了聽眾,說不出來,此時,我沒有跳過去,因為我知道,這個問題并不難,如果這樣的問題都不愿意回答,那么這些同學更加不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會做人云亦云的“鸚鵡”了,于是我讓他再看文章,等待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果然,學生還是能說出自己的看法來的。在品讀父親時,我又花足時間讓他們朗讀、做批注,由于讓他們準備的時間充分,許多同學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連平時從不肯回答的同學也能說上幾句,課堂上出現了從沒有過的學生互動場面,學生對父親形象的理解也就比較全面。在這種情況下拋出問題“父親造臺階的過程為什么會如此漫長而艱辛?父親造臺階的決心又為什么如此堅定而執(zhí)著”,也就被學生輕而易舉拿下了。
綜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果不給他們充裕的時間考慮,如果在他們答不出時馬上換另外一位同學,我想課堂上的情景就會是另一樣了,不是滿堂灌就是某幾個同學的“個人秀”,雖然我沒有完成我的教學任務,但我覺得這樣做值得。如果只是囫圇吞棗完成自己預設的教學任務,這樣的課只是走過場,真正的教學目標并沒有達成,學生的知識不會得到掌握,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后階段的復習中,這種靜下心來等待的耐心需要我們時時在課堂上出現,學生在我們的這種等待中才不會“得過且過”,才不會只聽他人言。
《臺階》的教學反思 篇5
聶鵬翔小朋友入學到現在,他在生活活動的行為表現方面仍有些不適應,如午餐時挑食現象嚴重,如果碰上不喜歡吃的東西一口也不吃。我對他反復勸導,他低著頭看也不看我。
又到午餐時間了,香香的飯、配上西紅柿炒蛋,小朋友看見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咦,聶鵬翔怎么了?他用筷子撥弄著飯,眉頭也皺了起來。我關切地走到他的身邊問他:“怎么了,聶鵬翔?”他低頭不語。“是身體不舒服了嗎?”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沒有呀!剛才還和小伙伴們一起開心地戶外活動呢?怎么一到吃飯時間,他就又犯愁了呢?“老師,我不想吃里面的西紅柿!”噢,原來如此。我從他的父母親那里得知聶鵬翔的偏食從小就開始,家人一直想要改變他的偏食現象,可在家中老是實行不了,他們希望老師能在學校里改變這一不良習慣,但我知道,習慣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強加要求孩子,使他有心里負擔。
何不換一種方法試試呢?比如允許他少吃一點呢?于是,我對聶鵬翔說:“這樣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彼犃宋业脑?,馬上點點頭,拿起筷子吃起來,一會兒就吃下了半碗飯菜,還一邊吃一邊瞄我一眼,我只是高興地對他拍拍肩。
從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飯其實是有他的想法和原因的。滿滿一碗飯對他是來說是個心理負擔,而我采取的是:給他一個選擇的臺階,使他減輕心理負擔,于是了他就能愉快而輕松地進餐了。
由此我聯想到:每個孩子有他內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他還不善于用言語表達只好由行為表現出來。即使是外顯的行為,每個孩子還會有多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而且在每個孩子的行為表現背后還有成人所不可理解的心結?,F在我才對“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視角,看待一件事,換個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边@句話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如果,在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采取一些他們能接受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和引導,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臺階》的教學反思 篇6
筆者始終認為語文教學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單篇課文,不見一類文章。語文教學應該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中把閱讀權交給學生,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基于以上這幾點的思考,本節(jié)課,從小說的文體出發(fā),筆者安排了三個板塊的教學。
第一板塊“抓關鍵詞句,理讀故事”。嚴謹的文學作品,作者非常注意內容的前后聯系,段與段的過度,思路異常清晰,但我們的學生卻往往忽略前后有關聯的詞句,從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教學中,剛好兩位同學的意見有了分歧,其實,他們的分歧,也正是班上同學的困惑之處,因而,我引領學生抓關鍵詞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學生對文本也就有了整體的感知和把握。閱讀中,還要讓學生盡可能地習得寫作方法,我想抓關鍵詞句,理作者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也許能啟發(fā)學生今后在寫作中,也要注意前后句子的聯系,段和段的銜接。
由理讀故事第一板塊中父親和臺階的關系,很自然地帶出了第二板塊“抓細節(jié)描寫,析人物形象”的教學。這一板塊的教學,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教師引路、學生自主的教學理念加以設計。應該說,這一板塊的教學設計還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學生的交流比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學生對細節(jié)描寫理解的比較到位,第二天作業(yè)的反饋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應該說,這一板塊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完成了“寫了什么”“怎樣寫的”這兩個板塊的教學后,筆者引導學生進入第三個板塊“讀懂主旨、讀出自己”的教學中。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筆者始終扣住關鍵詞“父親”“臺階”,始終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fā),讀懂父親,讀懂臺階的含義。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師確實要重視,但這一目標的實現也應在文本的解讀、把握中加以體現,對農民的關注、尤其是對農民精神世界的關注,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它只需要教師點一下即可,因而,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小說?編者為何又要編選這篇小說呢”,筆者想以此來推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
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筆者始終不忘學法的指導,從抓關鍵詞句、理讀情節(jié)到對細節(jié)描寫的總結,從整個一節(jié)課的學法總結到作業(yè)的布置,筆者的目標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教會學生閱讀小說、主要是閱讀短篇小說的方法,應該說,整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師生互動較好。
當然,一節(jié)課下來后,本人也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和遺憾。如,這么長的一篇小說,如何在一節(jié)課中,即能讓學生、聽者有一整體感,又要在某一點上講深講透;又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該如何體現學生評價,這一問題,武進的張立成校長向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筆者確實沒有細加考慮。但過后反思時,筆者還是覺得比較難操作,懇請各位同仁多加指點。
課已上完,成功也罷、失敗也罷,收獲也罷,遺憾也罷,這一切都會成為我的寶貴財富,激勵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語文課。JAB88.coM
以上就是《[薦]《臺階》的教學反思匯總6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臺階教學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臺階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體育教學反思匯總6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因此就需要我們老師寫好屬于自己教學課件。要知道優(yōu)秀教案課件,會讓學生更快地理解各知識要點。那些教案課件的重點在哪里?為滿足你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體育教學反思匯總6篇”,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容。本次活動幼兒的生活經驗?!按疃础庇變浩綍r也經常會做,所以幼兒會...
-
《臺階》教學反思簡短精選10篇 避免過分追求敘述嚴謹而影響學生對基本內容的理解,課前準備好教案,是每一位教師的必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養(yǎng)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辦事認真的習慣,關于教案如何下筆呢?以下是88教案網的編輯收集整理的“《臺階》教學反思簡短”,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 師說教學反思匯總6篇12-04
- 《臺階》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7篇12-24
- [薦]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800字12-16
- [薦]中班科學球與氣教案反思匯總12篇01-05
- [薦]《歸園田居》教學反思5篇01-12
- 6到10的認識教學反思900字匯總9篇12-05
-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簡短匯總6篇12-30
- 最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模板(匯總6篇)12-16
[課件參考] 臺階教學反思(篇一)10-21
- [教案分享] 《虞美人》教學思考word版01-12
-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篇一01-12
- 六年級語文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01-12
- 六年級語文匆匆教案系列8篇01-12
- 信息與信息技術小學教案2000字通用01-12
- [參考]中班游戲老狼幾點教案反思01-12
- 中小學音樂教案匯總9篇01-12
- 七月天山教學反思800字01-12
-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與心得11-04
- 關于變色龍教案2000字(合集6篇)01-12
- [薦]《臺階》的教學反思匯總6篇01-12
- 《臺階》教學反思簡短精選10篇01-03
- 《臺階》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7篇12-24
- 《臺階》教學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