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匯總1930字。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圓的周長教學教案匯總1930字”,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生經(jīng)歷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公式,能運用圓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探究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掌握圓周長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小不同的圓、線、小尺。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4。
1.話交流:同學們,我們經(jīng)常聽人們說:“我買了一個28的自行車。”“我買了一個24英寸的彩電”。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體規(guī)格的數(shù)字。
2.件出示例4題目及圖示,全班交流:你從圖中了解哪些信息?
3.組交流:從你課前滾動大小不同的圓片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件演示車輪滾動,驗證學生的發(fā)現(xiàn)。
5.班交流:
你覺得圓的周長和圓的什么關系?(直徑越大,圓也就越大,所以周長也越長。因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所以說圓的'周長跟半徑也有關。)
二、教學例5。
1.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這樣的實驗你們課前做了嗎?
2.拿出課前探究圓周長與圓的直徑關系實驗單,小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3.名匯報,全班交流。
⑴ 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展示實驗記錄單,介紹實驗過程。
⑵ 縱觀各組的實驗結果,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4.生自學課本93頁,了解圓周率及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括圓周長公式。
⑴ 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圓周長用字母C表示,直徑用字母d表示,誰來說一說π、C、d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書:C÷d=π,C÷π=d ,C=πd)
⑵ 求圓的周長用哪個公式?(C=πd或C=2πr)
三、鞏固拓展
1.成“試一試”⑴ 學生獨立計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成“練一練”。
3.成練習十四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
4.成練習十四第2題。
⑴ 學生獨立計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⑶ 學生訂正。
5.成練習十四第3題。指名口頭列式,學生集體計算。
6.成練習十四第4題。學生獨立計算后再匯報交流。
四、總結延伸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圓的周長的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圓的認識,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并能根據(jù)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半徑或直徑。
教學重點:
理解圓的半徑、直徑、周長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運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把學習圓的有關知識進行整理一下,并通過一些練習來鞏固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二、練習指導
基本練習(口答)
⑴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 ),所有的直徑( ),直徑是半徑的( ),半徑是直徑的( )。
⑵( )決定圓的位置,( )決定圓的大小。
⑶什么是半徑?什么是圓的直徑?
⑷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 )倍,它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用字母( )表示。
練習指導
1、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d=2米 d=1.5厘米 r=6分米
2、求下面各圓的直徑
C=28.26厘米 C=50.24米
3、求下面各圓的半徑
C=12.56米 C=314厘米
以上幾題均由學生板演,其余齊練
全班講評,訂正
三、解決實際問題
1、一根繩子長6.28米,在一根圓木上,正好繞了5圈,這根圓木的直徑是多少?
2、一面鐘的分針長14厘米,經(jīng)過一小時,分鐘針尖可劃過多少厘米?
3、小明的自行車輪胎的直徑是0.6米,小明騎一分鐘車輪轉動了100圈。
①他一分鐘可行駛多少米?
②他要通過2180米長的大橋,大約需要幾分鐘?
四、課終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根據(jù)圓的周長求圓的直徑、半徑。
2、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變換和轉化的方法。
教學重點:
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公式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
4π 2π 5π 10π 8π
2、求出下面各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 C=πd c=2πr
《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 3.14×2 2×3.14×4
=6.28(厘米) =8×3.14
=25.12(厘米)
二、新課。
1、提出研究的問題。
(1)你知道表示什么嗎?
(2)下面公式的每個字母各表示什么?這兩個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 C=2πr
(3)根據(jù)上兩個公式,你能知道:
直徑=周長÷圓周率 半徑=周長÷(圓周率×2)
2、學習練習十四第2題。
(1)小紅量得一個古代建筑中的大紅圓柱的周長是3.768米,這個圓柱的直徑是多少米?(得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已知:c=3.77 求:d=?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長的鐵條彎成一個圓形鐵環(huán),它的半徑是多少?(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飯店的大廳掛著一只大鐘,這座鐘的分針的尖端轉動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針長多少厘米?
《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2、求下面半圓的周長,選擇正確的算式。
⑴ 3.14×8
⑵ 3.14×8×2
⑶ 3.14×8÷2+8
3、一只掛鐘分針長20c,經(jīng)過30分后,這根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經(jīng)過45分鐘呢?
(1)想:鐘面一圈是60分鐘,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個鐘面的《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也就是走了整個圓的《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而鐘面一圈的周長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2)想:鐘面一圈是60分鐘,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個鐘面的《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也就是走了整個圓的《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則:鐘面一圈的周長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45分鐘走了多少厘米? 125.6×《圓的周長(2)》教學設計=94.2(厘米)
4、P66第10題思考題。下圖的周長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樣計算的?
作業(yè)。
P65-66 第3、6、7、9題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繞一繞、滾一滾等活動,自主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知道圓周率的含義,并能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學會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求圓周長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3.結合圓周率的教學,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文化價值,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師:這一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有關周長的問題。
出示正方形
師:看屏幕,認識嗎?
師:這是一個(正方形)
師:誰來指一指它的周長
生上臺指。
師完整指:正方形4條邊的總長就是它的周長。
出示圓
師:繼續(xù)看,這是。。。。
生:圓
師:圓 的周長你能指一指嗎?
生上臺指
師:我們一起來指一指! 從一點開始,繞一圈,回到這一點里結束??辞宄藛??(出示動畫)
師:圍成圓一周曲線的長度就是圓 的周長
【板書:圓的周長】
二、感知化曲為直
1、師:2個圖形,分別為1號和2號。(給圖形標號。)
師:給你 一把直尺,(慢慢的拿出來)。讓你通過測量得到它們的周長,【板書:量】你愿意測量幾號?
師: 想想,用手勢1 或者2 告訴老師……怎么想的?
……
師:對,正方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
而圍成圓的——是一條曲線【板書:曲】,直接量確實不太方便。
師:不過呢,老師今天就是要為難一下你們,要求用直尺直接量出圓的周 長,這可是要想辦法的哦! 敢不敢挑戰(zhàn)?
2、用直尺測量圓的周長
(1)熒光圈
師:看,什么?(圓形的熒光圈) 怎樣量 它的周長?
生:把接頭拔下來,拉直了量。
師:像這樣!斷開,拉直測量!
把接頭部分去掉,這一段的長就是熒光圈的周長。
這個方法很不錯哦!
(2)飛鏢盤www.lvshijia.net
師:繼續(xù) 挑戰(zhàn)!第二樣,什么?(圓形的飛鏢盤)能拉直量嗎?
怎么辦呢?
生:用線繞。
課件演示:線貼緊圓繞一周,多余部分 去掉 或者做上記號,然后把線 拉直測量,這一段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師:還有其他辦法嗎?
生:滾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篇五】
篇一:六年級圓的周長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圓的周長。
2、 理解并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4、 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力。
5、 通過了解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所作的貢獻,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6、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準備】
1、 學生準備直徑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圓片各一個,有圓面的物體各一個,線,直尺,每組準備一只計算器。
2、 教師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動物王國正在舉行動物運動會可熱鬧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別在圓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賽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誰跑的路程遠?
二、探究新知
(一) 復習正方形的周長,猜想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系。
1、 由比較兩種跑道的長短,引出它們的周長你會算嗎?(如果學生談到角或線的形狀,就順勢導:正方形是由4條這樣的線段圍成的,圓是由一條圓滑的曲線圍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長)追問: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師板書c=4a)那你們說說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什么關系?(4倍,1/4)(師,正方形的周長總是它邊長的4倍,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
3、 圓的周長能算嗎?如果知道了計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來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4、 猜想:你覺得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系?
(二) 測量驗證
1、 教師提問:你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
① 生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長。
② 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量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2、①學生動手測量,驗證猜想。 學生分組實驗,并記下它們的周長、直徑,填入書中的表格里。
②觀察數(shù)據(jù),對比發(fā)現(xiàn)。
提問: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圓的直徑變,周長也變,而且直徑越短,周長越短;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系。)
3、 比較數(shù)據(jù),揭示關系
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秘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著固定的倍數(shù)關系呢?猜猜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動手計算:把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填入書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問:這些周長與直徑存在幾倍的關系,(3倍多一些),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概括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導學生看書。
(三) 介紹圓周率
1、 師:任意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來表示,用手指寫一寫。
2、 圓周率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請同學們看課本小資料,講述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3、 小結:早在1500年前,祖沖之把圓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外國人早了整整一千年,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數(shù)學史的巨大貢獻,今天,同學們自己動手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老師相信同學們當中將來也會有成為像祖沖之一樣偉大的科學家,根據(jù)需要,我們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點。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的?兩個數(shù)相除又可說成是兩數(shù)的比,所以這個結果就是圓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 “∏”表示。這個比值是固定的,而我們現(xiàn)在得到的結果有差異主要是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有誤差造成的。那圓周率的數(shù)值到底是多少呢?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強調∏≈3.14,在說的時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寫和算的時候要按準確值計算,用等號。)
(四) 推導公式
1、 到現(xiàn)在,你會計算圓的周長嗎?怎樣算?
2、 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表示d直徑,字母公式怎樣寫?(板書:c=∏d)就告訴你直徑,你能求圓的周長嗎?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
3、 知道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周長是它半徑的多少倍?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 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求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 花瓶最大處的半徑是15厘米,求這一周的長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徑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徑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3、 鐘面直徑40厘米,鐘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4、 鐘面分針長10厘米,它旋轉一周針尖走過多少厘米?
5、 噴水池的直徑是10米,要在噴水池周圍圍上不銹鋼欄桿2圈,求兩圈不銹鋼總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和大家說點什么?
這節(jié)課,同學們大膽猜想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關系、有怎樣的關系,然后進行科學的驗證,發(fā)現(xiàn)了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你們正在走一條科學的研究之路,希望你們能堅持不懈的走下去。(作者:山東省臨清市唐園鎮(zhèn)中心小學 張延平)
篇二:蘇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 《圓的周長》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動手繞一繞、滾一滾,找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知道什么是圓周率。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并會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初步滲透轉化思想,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找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
出示圖(投影)
兩名運動員分別沿著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和直徑為100米的圓的路線騎車比賽。問:
1.沿著正方形路線跑實際就是沿著正方形的什么跑?正方形的周長指的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長怎么求?用字母怎樣表示?
板書:C=4a
3.正方形的周長與誰有關?有什么關系?
生: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
4.沿著圓形的路線跑實際上是沿著圓的什么跑?
質疑:如果正方形的邊長是100米,圓的直徑是100米,兩名運動員同時、同速從一點出發(fā),誰先回到原出發(fā)的一點呢?
生:同時到?;蚺軋A形的先回來……
這只是一種猜測,到底什么是圓的周長,怎樣求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一新的知識。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相信同學們都會解答這個問題了。(板書:圓的周長)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的周長。
(1)學生拿出學具中最大的圓用手摸一摸圓的周長。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點、終點。
(2)同桌互相說一說:什么是圓的周長?
生: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2.化曲為直,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求知欲。
(1)我們想知道你課桌的周長怎么辦?
生:用直尺量出課桌的長和寬。
(2)圓的周長用直尺測量方便嗎?為什么?
生:不方便,因為直尺是直的,而圓的周長是曲線圍成的。
(3)用什么辦法化曲為直測量出圓的周長呢?學生討論。誰來說一說?
①用圍的方法。指名演示。(板書:圍)
問:要注意什么?
②用滾的方法。指名演示。(板書:滾)
問:要注意什么?
生:在圓上先作了記號,沿直尺滾動一周。
師:你們棒極了。用圍和滾的辦法可以把圓的周長轉化為直線來測量。是所有圓的周長都可以用這兩種方法解決嗎?
(4)誰能用圍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圓的周長?
兩名學生量。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5)老師拿一條繩子,在繩的一端拴上一個小球,甩動繩子使小球轉動起來。
問:小球轉動時走過的路線成什么圖形?這個圓的周長能用圍、滾的辦法測量嗎?這說明圍、滾的辦法不是什么樣的圓都試用。因此我們需要探討出一種計算圓的周長的方法。
3.找關系,推導公式,探求新知(重點和難點)。
(1)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圓的周長與誰有關呢?
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問:①哪個圓的直徑長,哪個圓的直徑短?拉開周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②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與直徑有關。)
板書:圓的周長 直徑
(2)是不是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也像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之間那樣存在著固定不變的倍數(shù)關系呢?同學們今天也當一次數(shù)學家,看看我們能不能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①拿出你們的學具圓,匯報一下,直徑分別是幾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
②同學們動手利用手中學具用圍或滾的方法量一量圓的周長,并算一算,找出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同桌合作測量,看哪一組量得準,算得快。結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徑不同,周長也不同,但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③電腦或實物驗證。
問:是所有的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嗎?
電腦出示2個大小不等的圓,讓學生邊看邊數(shù)一數(shù)。
師:剛才是老師給你的圓,現(xiàn)在誰愿意自己在電腦上任選一個圓,大小由你決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自己選出一個圓,看一看這個圓的周長是否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圓不論大小,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倍數(shù)關系。為什么我們算的不一樣呢?因為我們的測量有誤差。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這個固定不變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補充板書:÷圓周率π固定
師: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這個問題了。你知道最早發(fā)現(xiàn)圓周率的是誰嗎?
放錄音:大約20xx年前,我國的古代數(shù)學著作《周髀算經(jīng)》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
大約1500年前,我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就精確地計算出圓周率應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值的計算精確到6位小數(shù)的人。他的這項偉大成果比國外數(shù)學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為中國人,應為之自豪。
板書:3.1415926~3.1415927之間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
板書:無限不循環(huán)
在計算時,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即π≈3.14。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已知圓的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用字母怎樣表示?
板書:C=πd
已知半徑怎么求圓的周長呢?
板書:C=2πr
問:知道什么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周長?
4.解決實際問題。
例1 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1)讀題。已知什么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指名列式。
3.14×0.95
板書:=2.983 (先寫準確值)
≈2.98(米)
答: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2.98米。
練一練 第112頁的“做一做”。學生做在本上,投影訂正。
(三)鞏固練習
1.計算復習準備中的騎車比賽一題?;卮鹫l先返回原點。
C圓 3.14×100=314(米)
C正 100×4=400(米)
因此沿圓周騎車的運動員先返回原點。
不用計算也可知。因為圓的周長是直徑(100)的π倍,而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100)的4倍。因此,繞圓周騎車的人先回到原點。
2.老師用繩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轉動的圓的周長。知道什么條件就可以了?(繩長5分米)學生算一算。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113頁第 1,2(1),3(1),4,5,6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1.主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始至終讓學生動手量、算;動腦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動口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精心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間的導語,用質疑的方法引入每部分內容,使老師的語言自然,流暢。通過質疑也可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生們一步步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3.注意電教手段的合理應用,這樣既可畫龍點睛,又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圓的周長"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110一113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xiàn)象到看本質的辯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評析:教學目標的擬訂,從知識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愛國教育,立體豐滿,折射出設計者教育觀念的現(xiàn)代、育人意識的高度自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著正方形路線跑,唐老鴨沿著圓形路線跑。
2.揭示課題。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線,實際上就是求這個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說出
你的依據(jù)嗎?(突出: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
(2)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么呢?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評析:學生熟悉的可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的課件播放,既創(chuàng)設了融融的教學情境場,演示了周長的概念,較好地激發(fā)了認知沖突,又為后繼教學埋下了伏筆。一舉多得,既有承繼,又有創(chuàng)新,難能可貴。]
3.引出圓周長的概念。
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引導探索,展開新課
(一)測量圓的周長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這個圓的周長(教師演示),你覺得怎么樣?你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
1.如果學生說: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的周長。
然后各組分工同桌合作。請第一、二組的同學測量直徑為2厘米圓片的周長,第三、四組的同學測量直徑3厘米圓片的周長。并把結果記錄在110頁的表格中。
追問:如果要知道那個圓形草坪的周長(指唐老鴨跑的路線),也可以讓它在直尺上滾著來量嗎?
2.如果學生說: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同樣,先請學生配合老師演示,然后分工合作,第一、二組的同學測量直徑為4厘米圓片的周長,第三、四組的同學測量直徑為5厘米圓片的周長,并將結果記錄在第110頁的表格中。
3.教師甩動繩系小球,形成一個圓。
提問:小球的運動形成一個一一圓。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嗎?
4.小結:看來,用滾動、繩繞的方法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但卻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探討出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
[評析:用直尺量→滾動法量→繩繞法量→沒法量,既留給學生發(fā)揮的時空,又不斷制造矛盾,"逼"著學生探求新知。]
(二)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1)啟發(fā)思考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那么,你猜猜看,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呢?
(2)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
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2.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
(1)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著固定的倍數(shù)關系呢?猜猜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2)演示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用一根紅線繞圓面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徑比較,發(fā)現(xiàn)這段長度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3)學生自己驗證:用剛才測得的第110頁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它們的比值,依次一組計算一個。
(4)觀察數(shù)據(jù)。
第一個圓片: ××算出它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學算出的是3.14、3.13。在實驗操作中允許存在這樣的誤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說,它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第二個圓片:它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個圓片:它的周長還是直徑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結論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3倍多一些。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融猜想、討論、實驗、計算、觀察、歸納和概括于一體,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自主發(fā)現(xiàn)圓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體現(xiàn)了設計者較為先進的教學觀和師生觀,以及較強的選擇、組合、優(yōu)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還是……",最后概括出"總是……",反映出教者較強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滲透能力和較為精湛的語言功底。]
3.認識圓周率。
(1)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shù),其實是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我們稱它為圓周率。圓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書:圓周率
指導學生讀寫π,每人在本子上寫3個π,同桌比比,看誰寫得好。
現(xiàn)在,誰能說說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么關系?誰是固定的倍數(shù)?完成板書:圓周長:直徑=π
(2)指導閱讀第111頁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在學生匯報"看書后知道了些什么"時,相機板書: π=3,1415926……≈3.14
4.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l)提問:已知一個圓的直徑,該怎樣計算它的周長?板書:c =πd
建議學生從第110頁表格中任意挑一個圓片的直徑,計算出它的周長,然后跟測量的結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評析:讓學生從表格中挑一個直徑計算周長,再對照驗證,這既是驗證剛發(fā)現(xiàn)的圓周長計算公式,又是初步運用、鞏固剛發(fā)現(xiàn)的公式,更是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發(fā)現(xiàn)的完整過程。]
(2)提問:告訴你一個圓的半徑,會計算它的周長嗎?怎樣計算?板書:c=2πr
提問:甩小球形成的圓的周長你會求嗎?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與上一環(huán)節(jié)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是鞏固運用,又是前有設問,后有解答,讓學生體驗自我成就感。]
(3)小結:要求圓的周長,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徑或半徑。知道圓的直徑,怎樣來計算周長?知道圓的半徑,怎樣來計算周長?
三、初步運用,鞏固新知
1.完成第113頁第1題的(1)(3)兩小題。
2.下面的說法對嗎?!
(1)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π倍。 ( )
(2)大圓的圓周率小于小圓的圓周率。( )l
3.出示例1
(1)在學生讀題后,提問:求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實際上就是求什么?
(2)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3)提問:如果告訴你的不是這張圓桌的直徑而是半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4.完成第112頁中間的練一練。l
5.看書質疑。l
[評析:練習設計目的明確,層次清晰,可以有效鞏固新知。例1的直徑改半徑,獨具匠心,既練習了求周長的另一種情況,又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而費時不多。]
四、照應啟思,總結新課
1.組織學生說說收獲。!
同學們從四個圓片的周長、直徑的變化中(板書:變),看出了圓周率始終不變(板書:不變)。如果我們長期堅持這樣從變化中看出不變,你就會變得越來越聰。
[評析:"變"與"不變"的板書,看似簡單明了,其實是設計者苦心經(jīng)營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組織,使辯證思維方法的培育從高空落到實地,促成了第3條教學目標的落實到位。]
2.照應開頭。
我們再來看看米老鼠、唐老鴨跑步的路線,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斷出誰跑的路程多嗎?為什么?
3.課后思考。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圓的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110~113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的計算圓的周長。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主動研究、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辨證思想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三套、系繩的小球。
學具準備:塑料圓片、正方形紙板、圓規(guī)、剪子、直尺、細繩。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導入新課
1.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我們學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回想一下,它們的周長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圓的周長。
(1)同學們都有一張正方形紙板,請你們用圓規(guī)在這張正方形紙板上畫一個最大的圓。然后用鋼筆或圓珠筆描出圓的周長,并且沿著圓的周長將圓剪下來。
(2)誰能指出這個圓的周長?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圓的周長?
二、動手操作,引導探索
1.測量圓周長的方法。
(1)提問:你知道了什么是圓的周長,還想知道什么?
我們先研究怎樣測量圓的周長,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
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學生邊回答邊演示。
(2)教師甩動繩子系的小球,形成一個圓。
提問:小球的運動形成一個圓。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
2.認識圓周率。
(1)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①用繩測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太麻煩,有時也做不到,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既簡便又準確計算圓周長的方法。研究圓的周長計算方法首先考慮圓周長跟什么有關系。
請同學們看屏幕,認真觀察比較一下,想一想圓的周長跟什么有關系?
課件演示圓的周長跟直徑有關系。(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向前滾動一周,留下的線段長就是圓的周長。)
提問: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圓周長跟直徑有關系?
②學生測量圓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圓的周長跟直徑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呢?圓的周長跟直徑是不是存在著固定的倍數(shù)關系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用你喜歡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將結果記錄在表中。
生測量、計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組結果。
請同學們看黑板,從這些測量的計算的數(shù)據(jù)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么特點?
③課件演示,證明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繼續(xù)演示上面三個圓,直徑與周長進行比較,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這些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這三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多少倍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這三個圓的周長也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通過以上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任何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我們稱他為圓周率。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圓周率?圓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導讀寫π。)
(3)了解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圓周率的歷史。
關于圓周率還有一段歷史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111頁方框中的方字,想: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來數(shù)學家們逐漸發(fā)現(xiàn)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的小數(shù)?,F(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能用計算機算出它的小數(shù)點后面上億位。π=3.141592653……
3.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根據(jù)剛才的探索,你能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嗎?
篇三: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圓的周長]教學設想
教學內容:義教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110-112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求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圓周率意義的理解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設想:新課程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著眼,提出了“參與”、“探究”、“搜集、處理、獲取、分析、解決”、“交流與合作”等一系列關鍵詞。這些在本節(jié)課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其中,“參與”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礎,而只有當“參與”成了學生主動的行為時,“參與”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因此要怎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進來就成了基礎的基礎。這里,老師能善于打破學生思維的平衡狀態(tài),使他們產生新的不平衡,從而不斷吸引學生參與到新知的探究中來?!皥A的周長是一條曲線,該如何測量?”的問題使學生思維產生最初的不平衡,當學生通過化曲為直的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從而打破學生剛剛建立的平衡,進一步吸引學生探究更加簡便的求圓周長的方法。
接著,就是要讓學生參與什么,怎樣參與的問題了。在引導學生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學生從猜測、分組測量計算到根據(jù)新獲取的數(shù)據(jù)尋找共性的東西,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現(xiàn)了知識新成的道。在小組活動前,老師鼓勵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活動中教師參與其間,關注學生合作的情況。實驗后的廣泛交流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來得到的結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生“興趣點”上激疑、質疑,無疑能鼓舞學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1元硬幣、直尺、卷尺、系線的小球、計算器、實驗報告單。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同學一起探討一個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
媒體顯示:唐老鴨與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鴨沿著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著圓形路線跑。
2、遷移類推。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唐老鴨、米老鼠所跑的跑線,討論、回答問題。
(1)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突出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么?(板書:圓的周長)
3、提出問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提些什么問題。學生紛紛發(fā)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
梳理篩選形成學習目標:①什么叫做圓的周長?②怎樣測量圓的周長?③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④圓的周長怎樣計算?⑤圓的周長計算有什么用處?
[設想: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參與形成學習目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實際感知圓的周長。
讓學生拿出各自圓片學具,邊摸邊說圓的周長;同桌之間相互邊指邊說。
2、明確圓周長的意義。
引導學生解決第一個問題,概括什么叫做圓的周長。(媒體顯示一個圓,并閃動圓的周長)
(1)圓的周長是一條什么線?
(2)這條曲線的長就是什么的長?
(3)什么叫做圓的周長?
學生討論互補,概括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顯示字幕)
篇四: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圓的周長”教學設想
教學內容:義教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110-112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求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圓周率意義的理解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設想:
新課程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著眼,提出了“參與”、“探究”、“搜集、處理、獲取、分析、解決”、“交流與合作”等一系列關鍵詞。這些在本節(jié)課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其中,“參與”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礎,而只有當“參與”成了學生主動的行為時,“參與”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因此要怎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進來就成了基礎的基礎。這里,老師能善于打破學生思維的平衡狀態(tài),使他們產生新的不平衡,從而不斷吸引學生參與到新知的探究中來?!皥A的周長是一條曲線,該如何測量?”的問題使學生思維產生最初的不平衡,當學生通過化曲為直的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從而打破學生剛剛建立的平衡,進一步吸引學生探究更加簡便的求圓周長的方法。
接著,就是要讓學生參與什么,怎樣參與的問題了。在引導學生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學生從猜測、分組測量計算到根據(jù)新獲取的數(shù)據(jù)尋找共性的東西,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現(xiàn)了知識新成的道。在小組活動前,老師鼓勵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活動中教師參與其間,關注學生合作的情況。實驗后的廣泛交流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來得到的結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生“興趣點”上激疑、質疑,無疑能鼓舞學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
小編推薦
閱讀推薦: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匯總590字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閱讀推薦: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匯總590字》,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篇一】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磁鐵
目標:1、運用各種感官集中觀察、感受磁鐵的磁性,初步建立科學概念:鐵制品能被磁鐵吸引。
2、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特性。
3、嘗試用繪畫的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4、培養(yǎng)樂于探究的品質,體驗探索的樂趣。
準備: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磁鐵 積木 回形針 積塑 飲料瓶 樹葉 小剪刀 鑰匙 鐵夾子 鐵盒子 小鐵環(huán) 鏍絲釘 沙箱 水瓶 木板 紙 布
集體記錄表一張,彩色水筆 標簽
有關科學詞匯:吸引、磁鐵、磁性
過程:
一、引導幼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性
1、引導幼兒進行預測,猜想磁鐵能吸住什么、并作討論。
2、讓幼兒通過實驗驗證預測的結果。
3、引導幼兒觀察了解材料的質地,幫助幼兒總結科學概念。
教師小結:磁鐵可以吸引鐵做的東西,還可以吸引鐵之外的一些金屬。
二、提供各種材料,擴展幼兒探索的廣度、深度,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磁鐵有兩極性、穿透性、磁力大小、磁化現(xiàn)象等特性。
1、交待任務,提醒幼兒利用各種材料發(fā)現(xiàn)磁鐵的其它神奇的本領。要求幼兒把自己的科學發(fā)現(xiàn)記錄在小組記錄表上。
2、幼兒自由實驗,教師觀察記錄幼兒實驗情況。
3、讓幼兒交流分享科學發(fā)現(xiàn)。
三、啟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磁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交待任務:磁鐵能幫助我們做什么事情?
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秘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愿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系。.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簽、螺絲釘、扣子、別針、發(fā)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料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游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里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伙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五、拓展經(jīng)驗,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為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匯。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磁鐵的各種有趣現(xiàn)象。
2、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并揭示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特性,建立有關磁性原理的粗淺概念。
3、共享同伴的成果與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老虎、兔子、磁鐵有兩級(老師操作的,幼兒操作的),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鉄制品,不是鐵制品)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出示背景圖,老虎和小兔)
1、今天我老虎肚子餓,想找個動物來填肚子。咦,前面有只兔子,“兔子等著瞧。”“老虎大哥求求你,別吃我?!薄靶?,只要你回答出我的問題,就放過你?!边@里一堆米粒里混入許多的小針,你能用最快的方法把米粒和小針分開嗎?小朋友們,你有什么好辦法?快來幫幫小兔。
2、請小朋友回答,然后辦法進行操作,比一比,誰的辦法快?(筷子、夾子、磁鐵、)
3、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礦石,黑黑的,它有磁性,又能吸住鉄,所以就取名叫磁鐵。
二、磁鐵的特性。
1、磁鐵除了能吸住小針,還能吸住什么東西?在你們的桌子上有許多的東西,用磁鐵試一試,看能吸住什么,并用筆把它記錄下來,能吸住的打勾,不能吸住的打叉。
2、幼兒操作,并記錄。
3、講解
4、小結:磁鐵能吸住鉄和含有鉄的東西。磁鐵的力量很大,隔著東西或者放在水里,它還是能夠把含有鐵的東西吸起來。
三、磁鐵的作用。
1、現(xiàn)在磁鐵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你知道磁鐵有什么用處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磁鐵?(磁懸浮列車,指南針,音響的揚聲器,以及電冰箱的門上的密封墊.甚至兒時奶奶用磁鐵將家里縫縫補補用的針都吸在一起以免丟失~~~如冰箱的門、電鈴、電飯鍋、門吸、磁性黑板、磁懸浮列車等回答均可。用到磁鐵的地方很多:五金磁鐵玩具手袋磁鐵 皮具磁鐵 門吸磁鐵 服裝磁鐵 磁療磁鐵 電子產品磁鐵 電聲、電機磁鐵 禮品盒磁鐵“)(垃圾處理場用大磁鐵分離出垃圾里的廢鐵等金屬。)
2、由于磁鐵有磁性,所以會干擾信號,比如電視機,手機,千萬別把磁鐵和有磁性的東西放在一起。
四、原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1、看來大家對磁鐵并不陌生。老虎也知道磁鐵的作用,給自己裝上了磁鐵,也悄悄給兔子裝上磁鐵,老虎我追我追,我追追追,兔子你逃你逃,你逃逃逃。哈哈,兔子我抓住你了。怎么辦?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兔子用磁鐵逃走嗎?
2、請你讓磁鐵和磁鐵在一起玩一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磁鐵有兩邊,貼有同樣顏色的碰在一起就會馬上推開,不同顏色的碰在一起就會緊緊的連在一起。這是怎么一回事?
3、原來每塊磁鐵的兩邊都有著不同的磁性,我們分別把它們叫做南極,也用S表示;北極,就用N表示。(出示認識兩極)操作。
小結:一樣磁性的碰在一起就會推開,不一樣磁性的碰在一起就會緊緊地連在一起。我們也可以說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4、現(xiàn)在誰能來幫助小兔呢?
5、總結:小朋友真聰明,科學家費了很大的勁研究才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鉄,隔著物體也能吸住鉄,還知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重大發(fā)現(xiàn),我們小朋友一節(jié)課就知道,太了不起。
五、游戲:我是快樂的磁鐵人
1、現(xiàn)在讓我們每個人也來當一塊小磁鐵,一面貼上“S”,一面貼上“N”,玩一個快樂的磁鐵人。當音樂停,你的“S”必須與別人的“N”相吸,否則就會被老虎吃掉。
2、游戲2遍,結束。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樂于參與,積極發(fā)現(xiàn)。簡單而有平常的活動準備,又為幼兒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機會。簡單容易的記錄過程更適合幼兒的操作能力。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依據(jù)幼兒的需求設計了置疑、猜測、驗證、交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對磁鐵特性的了解層層深入,同時對記錄單和實驗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從而培養(yǎng)孩子樂于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等科學探究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我引導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從而讓孩子了解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 的特性。 在科學活動中參插游戲,并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對活動的興致加濃,而在有趣的游戲情景中,幼兒也愿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從而使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了發(fā)展。我們認為,整個活動的全過程,將“嘗試精神”滲透在了教育教學之中,基本遵循了“先練后講”的嘗試原則。讓幼兒在不斷嘗試,不斷探究,不斷發(fā)現(xiàn)中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現(xiàn)象。????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分層遞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比較分明,教學重點突出,時間分配得當。操作材料充足,在活動中教師言語只是一般的引導性語言,整個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
本次活動存在的問題是,我在課前還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便于操作觀察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親自進行實驗探索,從而能更加引發(fā)孩子們的探索欲望。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于他們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和經(jīng)驗,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個別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不夠大膽,模仿性強;有些幼兒在材料的使用上還有磕磕碰碰的現(xiàn)象,雖然老師多次提醒,但還是影響了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活動中有時還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今后,在教學活動中需注意這方面的指導。
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主動探索磁鐵的特性,體驗合作快樂。
2、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磁鐵,知道磁鐵的基本特性--磁性。
難點: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將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磁鐵和釘子、針、塑料、紙片、硬幣、木塊)。小貓頭飾
2、小魚卡片(帶曲別針的和不帶的兩種)、系著磁鐵的魚竿。
3、多媒體課件。
一、活動過程:組織教學。
導入:釣魚游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① “今天的天氣真好呀,貓媽媽想帶著貓瞇寶貝去釣魚,你們想去嗎?
②請幾位貓寶寶上來釣,看誰釣得多。要求下面的小朋友們注意觀察。
③發(fā)魚竿,開始游戲。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探索磁鐵的磁性。
1、 提問:為什么我們不用彎彎的魚鉤就能很快就釣上魚來呢?
(因為在魚的嘴上有鐵做的曲別針,我們的魚竿上系著一塊磁鐵,當我們用系著磁鐵的魚竿去釣魚時,帶曲別針的小魚就被釣上來了)可為什么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拿著小魚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有的魚沒有曲別針的就釣不上來)(對比兩種魚)
2、釣魚的游戲,我們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制的曲別針。
3、磁鐵真好玩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好玩的磁鐵。
《二》操作探索,了解磁鐵的磁性:
1、探索一:磁鐵可以吸住什么東西?
①玩游戲,“幫磁鐵找好朋友”
②介紹袋里的小東西,如果想知道誰是磁鐵的好朋友,你就用磁鐵吸吸看。
③實驗之前提幾個要求,跟老師讀讀:
(課件出示:1、小組員之間要互助互愛,不爭不搶東西。2、用磁鐵去吸引各種小東西,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放一邊,不能被吸住的放另一邊,分成兩類擺放3、做完后請舉手)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最快。
④幼兒玩磁鐵,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每樣都去吸一吸。
⑤活動反饋:提問:你都幫磁鐵找到好朋友了嗎?已經(jīng)完成的小組請舉手(獎勵完成快的小組)你剛才用磁鐵吸住哪些東西呢?誰會說?請你用這樣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件出示:我會說“我用磁鐵吸住了××?!薄按盆F不能吸住××)(實小結:原來磁鐵吸住了鐵釘、針、硬幣等等……
2、討論活動:
①、為什么有的東西能被吸住,有的東西不能被吸???
②、被吸住的東西是什么做的?(鐵做的)
③、小結:鐵制品能被磁鐵吸住。所以磁鐵又有另外的名字——吸鐵石。
3、請小朋友把東西收到袋子里放好??茨慕M的小朋友動作最快。(獎勵動作快的小組)
《三》延伸活動。
(1)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①、磁鐵有吸鐵的本領,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
②、(課件出示圖片)
(2)磁鐵游戲
1、鐵給我們生活提供了很多幫助,利用磁鐵還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戲呢。(出示圖片)
2、你還會用磁鐵怎么玩呢?現(xiàn)在你們可以自由玩玩。讓幼兒自由玩磁鐵.
三、總結下課。
今天我們知道了磁鐵的能吸秘密,你們開心嗎?磁鐵的秘密還有很多,以后小朋友再慢慢去發(fā)現(xiàn),看誰發(fā)現(xiàn)的更多,好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感知磁鐵的兩極,初步了解磁鐵指南北的性質,感知磁鐵的兩極以及磁性強弱。
2、發(fā)展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磁針一個,條形磁鐵7個,記錄表6張,ppt課件,回形針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驗,認識磁針。
1、師:(1)小朋友們,今天我?guī)砹艘患衩氐臇|西,瞧!就是它,兩端尖尖的,猜猜看它是什么?(幼兒猜測)2、回形針做實驗,引出磁針。
師:回形針是它的好朋友,是好朋友會怎么樣呢?(吸在一起)對,它就是磁鐵,而且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磁針。
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磁鐵有很多的秘密,今天我們就要做小小科學家來探索磁鐵的秘密,好嗎?
3、實驗,了解磁針指南北的'性質。
(1)師:有一次,老師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去爬山,走了很遠的山路,突然和朋友走散了。我不認識回家的路,只知道我們家在山的南面。這可怎么辦呢?小科學家們,你們能幫幫我嗎?(教師請幼兒說)大家說的都很好,可是我的背包里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磁針。
(2)教師用手輕輕撥動磁針兩次,讓幼兒了解磁針指南北的性質。
師:如果我用手輕輕撥動磁針,停下來后它會怎么樣?磁針始終指向教室的門和窗(指向門的那邊就是北面,指向窗戶的那邊就是北面)原來磁針像指南針一樣有指南北的本領呢!
二、用雪花片做實驗,了解磁鐵的指南北性質。
1、用雪花片和回形針做實驗(1)師:你能用什么方法把雪花片和回形針分開?(幼兒說)我們能不能用它來試試,瞧,回形針被吸出來了,它是什么呀?(磁鐵)(2)磁針有指南北的本領,那么磁鐵有嗎?它靜止下來是指向南北的嗎?小科學家們,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幼兒操作找南北。
(1)師:一會呀,就請小科學家們找兩個伙伴,看看磁鐵也是指向南北方向的嗎?
(2)教師介紹記錄表。
瞧,這就是記錄表,如果磁鐵停止的方向是這樣的,那么我們就畫上下兩個箭頭,說明箭頭所指的就是南北方向。如果磁鐵停止的方向是這樣的,那我們就畫什么樣的箭頭?(左右)。
(3)小科學家們,你們說說看,科學家要成功找到南北的話,要注意些什么?(一定要耐心地等磁鐵停下來)3、教師實驗,揭示實驗結果。
師:怎么樣,你們的磁鐵都靜止下來了嗎?大家仔細看看,磁鐵指的方向和磁針一樣嗎?是不是指向南北兩極?
教師總結:小科學家們現(xiàn)在知道了一個磁鐵的奧秘----磁鐵有指向南北的本領。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磁鐵的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1、教師提問:我有個問題要考考小科學家們,磁鐵是可以吸鐵的東西,但是磁鐵的兩邊和中間吸的東西都是一樣多的嗎?誰來說說看。
2、教師提出實驗要求。
(1)大家的意見都不同哦,那么就請小科學家們再次動動腦、動動手,用磁鐵和回形針做做實驗看,到底吸的回形針是不是一樣多或者誰多誰少。
(2)先請大家用磁鐵的中間去吸,再用磁鐵的兩端吸,看看是磁鐵的中間吸得多,還是兩端吸的多。
(3)提問:磁鐵的中間和兩邊比誰吸的回形針多?教師請個別幼兒說。
3、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實驗,揭示磁鐵的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四、 結束。
師:小科學家們,我們今天了解了磁鐵的兩個秘密,是什么呀?(磁鐵所指的方向是南北方向和磁鐵兩邊的磁性強,中間的磁性弱。)而且,我們也知道了這些秘密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其實呀,磁鐵還有許多的秘密,自然界也有許多的秘密,老師希望大家能好好學習本領,將來做個真正的科學家,為人類造福,好嗎?
大班磁鐵的秘密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初步感知磁性與生活的關系。
2.學習使用比較、實驗的科學探究方法。
3.能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
2.磁鐵若干塊,回形針、雪花片、木珠子、紙片、手帕、金屬瓶蓋、硬幣(兩種材質不同的硬幣)、鑰匙(兩種材質不同的鑰匙)、電池、釘子等物品。動物紙偶、木板,記錄表、鉛筆人手一份,博士帽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前幾天我發(fā)現(xiàn)了一座神秘的城堡,你們想一起去玩一玩嗎?
幼:想。
(播放課件)
米奇:歡迎小朋友們來到“迪斯尼城堡”。來到我們這里的客人都要參加我們的闖關游戲,如果能順利闖過四關,將會獲得“小博士”稱號。
師:你們想闖關嗎?有沒有信心?
幼:想,有信心。
2.闖關游戲,探索磁鐵的特性。
(1)第一關:找出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了解鐵制的物體能被磁鐵吸住。)
師:那我們一起進入第一關吧。(播放課件)
師:城堡里有一些物體,請小朋友們去看一看,并用磁鐵試一試,把物體形象在相應的實驗結果欄中畫出來。表示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
(幼兒操作、記錄,教師指導。)
師:通過實驗,你發(fā)現(xiàn)哪些物體能被磁鐵吸住呢?先跟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吧。(幼兒相互講述。)
師:下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來大膽的告訴伙伴們你的發(fā)現(xiàn)。
幼1:我發(fā)現(xiàn)回形針、鎖、金屬瓶蓋、硬幣、鑰匙、電池、釘子能被磁鐵吸住。
幼2:毛巾、毛線、雪花片、木珠子不能被磁鐵吸住。
幼3:紙片、手帕、有的一毛錢硬幣不能被磁鐵吸住。
幼4:有的鑰匙也不能被磁鐵吸住。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鑰匙能被磁鐵吸住,有的說鑰匙不能被磁鐵吸???有的小朋友說硬幣能被磁鐵吸住,有的說硬幣不能被磁鐵吸住呢?我們再去試試好嗎?(幼兒試驗)
師:找出原因了嗎?
幼:有的鑰匙比較輕,有的比較重。輕的能不能被磁鐵吸住。
師;你能找出來試給小朋友們看看嗎?
(幼兒找出四把鑰匙,上來做實驗)
師:為什么這把比那把鑰匙輕也能被磁鐵吸住呢。
幼:我發(fā)現(xiàn)有的鑰匙和硬幣是鐵做的,有的不是。
師:哦,你能找出哪些是鐵做的嗎?
幼:被磁鐵吸住的就是用鐵做的。
師:請你試試看。(幼兒操作,用磁鐵將硬幣吸住取到前面來)
師:你真聰明,這些鑰匙和硬幣是用不同的材質做成的,有的是用鐵做的,有的是用鋁或者銅做的,用鐵做的就能被磁鐵吸住,而用鋁或銅做的卻不能被磁鐵吸住。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說說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好嗎?
幼:回形針、鎖、金屬瓶蓋、鐵做的硬幣、鐵做的鑰匙、電池、釘子。
師:回形針、鎖、金屬瓶蓋、硬幣、鑰匙、電池、釘子這些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都有一個什么共同點呢,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幼:這些東西都是鐵做的。
師:小朋友們太聰明了,的確,這些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中都含有鐵,磁鐵能吸住鐵制的東西。
師:看看第一關你們闖過了沒有。
(2)第二關:用磁鐵吸住塑料杯。(初步感知磁鐵的穿透性。)
師:我們來看看第二關是什么?(播放課件)。
師:那你們去試一試,想辦法用磁鐵吸住塑料杯。(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利用鐵制品使磁鐵吸住塑料杯。)
幼兒每人拿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動手試驗。
師:剛才你是怎樣用磁鐵把杯子吸起來的?把你的方法告訴你的好朋友。(引導幼兒相互講述并交流。)
幼1:我把磁鐵放在杯子外面,然后里面放上一把鐵做的鑰匙,磁鐵吸住了鑰匙也吸住了杯子。
幼2:我把杯子里面放塊磁鐵,在外面用磁鐵吸住杯子里的磁鐵,杯子就被吸住了。
幼3:瞧,我把杯子里面放了許多的回形針,外面用磁鐵一吸,杯子就被吸住了。
幼4:我把磁鐵放在杯子里,外面用電池吸住磁鐵,杯子也能被吸住。
師:小朋友想了很多好辦法用磁鐵把杯子吸起來,為什么這樣能把杯子吸起來呢?
幼1:磁鐵能隔著杯子的膜吸住金屬瓶蓋,杯子也就一起吸住了。
幼2:磁鐵能吸住磁鐵,杯子被夾在中間也能被吸住。
幼3:杯子比較薄,磁鐵能吸住杯子里的硬幣。
總結:磁鐵的磁性穿過了塑料杯子,吸住了杯子里鐵制的物體,杯子就被吸起來了。
師:第二關你們闖過了嗎,一起來看一看。(幼兒歡慶)
(3)第三關:利用磁鐵讓動物紙偶在木板上跳舞。(進一步感知磁鐵的穿透性。)
師:一起來看看第三關是什么?(播放課件)
師:你們每個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想辦法利用磁鐵和其他物體讓動物在木板上跳舞,去動腦筋試一試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你是怎樣讓小動物跳舞的?和你的好朋友相互說一說。(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個別幼兒講述并演示。)
幼1:我把小動物的腳下貼了個硬幣,然后把磁鐵放在木板底下吸著硬幣動,小動物就會跳舞了。
幼2:我把小動物的腳下,然后把大磁鐵放在木板底下吸著小磁鐵,我手怎么動小動物就怎么跳了。
幼3:我在小動物上貼了個酒瓶蓋,用磁鐵放在木板底下,小動物就能跳舞了。
師:誰愿意帶上你的小動物到前面來跳舞呢?
(個別幼兒示范)
師:小朋友們的這些辦法都很棒,大家用的方法都能讓小動物跳舞,是因為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厚厚的木板吸住鐵制物體。
師:磁鐵的磁性除了可以穿過木板,還可以穿過什么呢?
幼1:還可以穿過衣服。
師:能把話說完整嗎?什么可以穿過衣服?
幼1: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衣服。
幼2: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玻璃。
幼3: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墻壁。
幼4: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黑板。
……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的想法,我們可以回家動動小手試一試好嗎?
幼:好!
師:第三關你們闖過嗎?一起看一看。
(4)第四關:說出磁鐵在生活中的用處(不少于五種)。(初步了解磁性與生活的關系。)
師:一起進入第四關。
師:磁鐵在生活中有哪些用處呢?小朋友相互說一說。(幼兒相互討論并講述。)
幼1:冰箱的門就用了磁鐵,可以自動吸在冰箱柜上。
幼2:我媽媽說電鈴上也用了磁鐵。
幼3:電飯鍋里也有磁鐵,我用硬幣吸過。
幼4:我們教室門后面能吸門的東西。師:哦,那叫門吸。
幼5:磁性黑板也有磁性。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磁鐵。我們可以回家請爸爸媽媽一起幫著再找找生活中磁鐵還有哪些用處。然后來告訴好朋友或老師聽好嗎?
幼:好!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有什么作用呢?(出示指南針)
幼1:指南針??梢杂脕碇阜较?。
幼2:人家去森林探險就要用指南針指方向,不然出不來。
幼3:開車的'也要用指南針,知道哪是東哪是西?哪是南哪是北?
師:你們知道指南針是怎樣發(fā)明的嗎?一起來看一看。(看錄像)
幼1:指南針是用人工磁鐵造的。
幼2:指南針的發(fā)明用了磁石和人工磁鐵。
總結:是的,中國古人利用磁鐵的磁性發(fā)明了指南針,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真了不起!磁鐵的作用真大!
3.活動結束:獲得“小博士”稱號,體驗成功的快樂。
師:小朋友已經(jīng)成功闖過了四關,恭喜你們成為“小博士”。請陳博士為我們“小博士”戴上博士帽。
(戴“博士帽”,并集體留影)
師:小博士們以后要多動腦筋,利用磁鐵的特性發(fā)明出對我們生活有用的東西,好嗎?今天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
(帶領幼兒離開“迪斯尼城堡”。)
活動延伸:
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磁鐵在生活中應用的相關資料,并積極開動腦筋,合理利用磁鐵的特性積極開展發(fā)明創(chuàng)造。
范文參考: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匯總2320字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范文參考: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匯總2320字》,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篇一】
教學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有關防范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炎炎夏日到了,氣溫也在節(jié)節(jié)攀升,不少人選擇游泳消暑。但是在這里我想說一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A: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14460名中小學生在各種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約每月死亡1多人;每天死亡39人(相當一個班)的人數(shù)。
乙:溺水死亡人數(shù)仍居死亡人數(shù)首位,占死亡人數(shù)的70%。
從發(fā)生事故的原因分析,這些溺水死亡的學生大都是在雙休日或放學后在溪、河、湖、塘邊玩?;蛳礀|西時,不慎掉進水中而造成溺水事故的發(fā)生。特別是隨著氣候轉暖,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還將會逐漸增加,安全形勢將趨于嚴峻。
我們,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珍愛我們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游泳,溺水安全的圖片。
2.發(fā)生溺水事件的客觀原因是什么?
(1)不小心落入水中。去年九月份,某縣小學2位三年級學生在傍晚放學時因路滑而跌入深溝里,雙雙溺水而死。
(2)水中滑倒無法站立或水中嬉戲難以自控。
(3)準備不充分,急于下水;或水中逞強,過度疲勞。
(4)突然嗆水,不會調整;浮具受損沉入水中。
(5)游泳技術沒掌握,碰到意外,驚慌失措。
(6)水溫過低,產生抽筋現(xiàn)象。
(7)入水方法不當,撞到硬物而意外受傷。
(8)冒險潛水,(由于憋氣事件過長,造成心肌缺血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驟停等)。
(9)被溺水者緊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10)游泳場所的設施不當。(如有激流、漩渦、亂石、暗流、暗礁等)。
3.預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學生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2)不要獨自在河邊,山塘邊玩耍;
(3)不去非游泳區(qū)游泳;
(4)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qū),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適當?shù)臏蕚浠顒?,以防抽筋?/p>
4.夏天游泳注意事項:
(1)飯后,酒后不宜游泳。
(2)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不宜游泳。
(3)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不宜游泳。
(4)雷雨天不宜游泳。
(5)水溫太低,太涼不宜游泳。
(6)游泳時禁止與同伴過分地開玩笑。
(7)不要隨興下水,特別是野外。
(8)風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9)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10)水淺,人多不可跳水。
(11)要在有救生員及合格場所游泳。
(12)下水前先做暖身運動。
(13)下水的裝備要帶全,一定要帶泳鏡。
(14)水中切忌慌亂,如遇抽筋,請保持冷靜,改用仰漂。
(15)海邊或戶外游泳要防止曬傷及腳底刺傷。
(16)平日有機會就參加心肺復蘇術訓練及水中自救訓練,如遇人溺水,沒有把握千萬不要下水救人,可一面大聲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樹枝、繩索、衣服或漂浮物搶救。
5.發(fā)生危險后,如何救援呢?
(一)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張,發(fā)現(xiàn)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二)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時的救護方法: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三)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雜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并拉出舌頭,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將溺水兒童舉起,使其俯臥在救護者肩上,腹部緊貼救護者肩部,頭腳下垂,以使呼吸道內積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為控水而耽誤了進行心肺復蘇的時間;
(3)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
(4)盡快聯(lián)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兒童去醫(yī)院。
6.觀看溺水急救視頻
7.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
未經(jīng)家長,老師同意不去;
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8.全班學生宣誓
誓詞
絕不私自下河游泳;
絕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
絕不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絕不在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玩耍,游泳。
宣誓人:__________
04月26日
三、課堂
1.同學們: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堂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養(yǎng)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篇二】
班會主題:珍愛生命,遠離溺水傷害
班會班級:五(4)班
班會地點:教室
班會時間:20xx年4月3日
教學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有關防范力。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老師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學習溺水安全知識。如今的`社會里,車禍、中毒、溺水。。。。。。剝奪了許多寶貴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為嚴重了。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些溺水事故的發(fā)生,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fā)生。那我們該怎么預防呢?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顯得非常重要。
二、活動設計
(一)老師出示近年來溺死事故實例:
實例一:20xx年6月21日,某中學組織師生前往該市近郊河灘進行野炊活動。臨近中午,野炊活動結束,帶隊老師組織學生結對回校。該校初一學生黃某等三名女生結伴留在回校的隊伍最后,并準備離隊偷偷去附近的河里嬉水。此時,該校的兩名高一男生恰好途徑此地,及時加以勸阻,并將她們送回學校。事后,據(jù)村民反映:該河表面平靜,但深淺處相差甚大,河床最深處的水深達4—5米。3女生不知險情,如果下水,后果不堪設想。
實例二:20xx年6月13日上午放學后,安徽省某鎮(zhèn)初一年級的于某、陳某、顧某3名學生騎自行車回家,途徑水庫時,因為天氣炎熱,便下水游泳。陳某和顧某脫掉衣服先下水,于某脫衣服慢一些,等他下水時已經(jīng)看不見陳某和顧某了。于某頓時緊張起來,急忙上岸,呼喊村里大人來施救。等大人趕到,將兩人打撈上來,他們已經(jīng)停止呼吸了。
實例三:20xx年6月15日下午三時左右,寶雞市某村4名中學生,相約來到村子附近的一個小水塘,在淺水區(qū)摸魚。其間有1人不小心滑入深水區(qū),在水中掙扎。另兩名同伴見狀,不假思索就去搭救。結果,3人在深水中掙扎了一會兒都沉入水中。剩下1名學生趕緊上岸呼救,大人聞訊趕來,將3人救上岸,其中2人生還,另1人卻永遠停止了呼吸。
(二)觀看一段溺水故事視頻及相關圖片
1、觀看視頻:三頑童野外游泳 ,一頑童不幸溺水身亡。
2、出示有關溺水事件的圖片
3、學生談看法、感受
4、提出學校的要求
(三)向學生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輕松一下(動畫:最倒霉的溺水者)
2、學一學
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癥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自救與救護
當發(fā)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fā)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zhèn)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蛲度肽景?、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進行控水處理。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shù)、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xiàn)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謴湍缢吆粑羌本瘸蓴〉年P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5、遭遇溺水你該如何自救
暑假期間,許多同學都喜歡結伴出游,特別是因為天熱,大家都愿意到水邊玩耍、游泳,往往這時,就很容易發(fā)生危險的情況。暑假期間,學生溺水事件就時有發(fā)生,其中一些事故更是因為同學們在互相救助時沒有掌握科學的救助技巧而導致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溺水事故時有發(fā)生,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們在營救時應該怎么辦呢?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見的意外事故,一般發(fā)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發(fā)季節(jié)。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fā)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當發(fā)現(xiàn)有人落水時,救助者不要貿然去救人,因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將十分危險。在水中與落水者糾纏不但會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救助者體力耗盡最終喪命。如果當時情況十分緊急,而救助者又具備一定的救護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應盡快脫去衣褲和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時,要盡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 綜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險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注意各種游水、戲水事項,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學會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時如何搶救,溺水事件還是可以防止的。
三、同學討論:
這次班會課學到了什么,并且舉例說明以后應該如何做?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防止溺水。同時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溺水自救的方法。現(xiàn)在天氣也越來越熱了,同學們去游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做好下水前的熱身活動,以免發(fā)生意外。
五、結束語:
同學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無窮的探索里,你會看到光輝、燦爛的前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鞓氛莆赵谀愕氖掷?,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yǎng)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篇三)
一、強化教育,不斷提高安全防患意識
男:今天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對我們班這個月行為規(guī)范最差同學進行評比,請同學們每人拿一張紙寫上他們的名字。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在暴雨季節(jié)不外出游玩,特別是節(jié)假日,避免發(fā)生各類師生安全事故:
1、在上學或放學途中突遇暴雨,應及時躲避在安全區(qū)域。
2、上學期間,如遇雷暴雨,各班級應及時關好門窗,切斷電源。學校將放學時間延遲,等雨?;蛴晷∫院?,學校統(tǒng)一放學。
二、增強防雷防暴雨知識,提高自護自救能力
各學生應多了解防暴雨防雷的知識,突遇暴雨或雷電,應沉著應對,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科學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
三、預防雷擊的方法如下:
1.室內如何預防雷擊:
(1)電視機的室外無線在雷雨天要與電視機脫離,而與接地線連接。
(2)雷雨天氣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
(3)雷暴時,人體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侵入波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也就是說,盡量暫時不用電器,最好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暖氣片。自來水管、下水管;要盡量離開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
2.室外如何避免雷擊:
(1)為了防止反擊事故和跨步電壓傷人,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
(2)要遠離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車和拖拉機、摩托車等在雷電發(fā)生時是比較危險的,應盡快離開。
(3)應盡量離開山丘、海濱、河邊、池旁;應盡快離開鐵絲網(wǎng)、金屬曬衣繩。孤獨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4)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趕路時,要穿塑料等不進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點;不要騎在牲畜上或自行車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不要把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如鐵鍬、鋤頭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fā)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即可。
(5)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處理外,要進行人工呼吸??墒鼓缯哐雠P,救護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著他的下顎,吸一口氣,然后用嘴對著溺者的嘴將氣吹入。吹完一口氣后,離開溺者的嘴,同時松開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壓一下溺者的胸部,幫助他呼氣。如此有規(guī)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約做14—20次,開始時可稍慢,以后可適當加快
現(xiàn)在正是天氣逐漸轉熱季節(jié),暑期即將來臨,中小學生溺水傷亡的事故也明顯多了起來。據(jù)教育部等單位對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的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每年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多名學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兩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xx年的一組溺水事故數(shù)據(jù)。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預防溺水的措施:
我們出危險,不僅我們自己會難過,家人也會為我們擔心。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的:“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八裕瑥默F(xiàn)在起,學會保護自己,學會珍惜生命,學會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刻。
1、小學生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2、不要獨自在河邊、山塘邊玩耍;
3、不去非游泳區(qū)游泳;
4、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qū),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適當?shù)臏蕚浠顒?,以防抽?
同學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無窮的探索里,你會看到光輝、燦爛的前景。讓我們珍愛生命,防止溺水。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會更好!
(二)、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張,發(fā)現(xiàn)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暑假,漫長而又炎熱。每次一到暑假,我都會和朋友到少年宮的游泳館去游泳。但是這個暑假,我卻不能去。因為發(fā)生了溺水事件。
(三)、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時的救護方法: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篇四)
班會主題:學習溺水安全知識,提高防范意識
班會班級:20xx級機電一班
班會地點:教室
班會時間:20xx年7月3日
教學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有關防范力。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老師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學習溺水安全知識。如今的社會里,車禍、中毒、溺水......剝奪了許多寶貴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為嚴重了。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些溺水事故的發(fā)生,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fā)生。那我們該怎么預防呢?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顯得非常重要。
二、活動設計
(一)老師出示近年來溺死事故實例:
實例一: 20xx年9月11日上午11時,平度市舊店鎮(zhèn)鄭家村12歲小學生王靜在村南一水塘邊放牛時意外溺水,經(jīng)過當?shù)卮迕?個多小時打撈,才將王靜打撈上來,雖然經(jīng)120急救人員全力搶救,但還是因溺水時間過長不幸身亡。
實例二:20xx年8月6日上午10時許,平度市門村鎮(zhèn)東河北村16歲的學生明明(化名)與同學郭浩(化名)結伴來到村東龍王河內洗澡。由于不熟悉水下地勢,不會游泳的兩人不慎滑入陡坡沉入水底。昨日下午2時許,兩名少年先后被打撈上岸。但均因溺水時間過長,不幸身亡。
(二)向學生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2、癥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3、自救與救護
當發(fā)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fā)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zhèn)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蛲度肽景濉⒕壬?、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進行控水處理。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4、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shù)、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xiàn)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5、遭遇溺水你該如何自救
暑假期間,許多同學都喜歡結伴出游,特別是因為天熱,大家都愿意到水邊玩耍、游泳,往往這時,就很容易發(fā)生危險的情況。暑假期間,學生溺水事件就時有發(fā)生,其中一些事故更是因為同學們在互相救助時沒有掌握科學的救助技巧而導致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溺水事故時有發(fā)生,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們在營救時應該怎么辦呢?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見的意外事故,一般發(fā)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發(fā)季節(jié)。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fā)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當發(fā)現(xiàn)有人落水時,救助者不要貿然去救人,因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將十分危險。在水中與落水者糾纏不但會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救助者體力耗盡最終喪命。如果當時情況十分緊急,而救助者又具備一定的救護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應盡快脫去衣褲和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時,要盡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
綜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險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注意各種游水、戲水事項,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學會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時如何搶救,溺水事件還是可以防止的。
三、同學討論:
這次班會課學到了什么,并且舉例說明以后應該如何做?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防止溺水。同時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溺水自救的方法?,F(xiàn)在天氣也越來越熱了,同學們去游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做好下水前的熱身活動,以免發(fā)生意外。
五、結束語:
同學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無窮的探索里,你會看到光輝、燦爛的前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鞓氛莆赵谀愕氖掷?,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yǎng)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篇五)
班會主題:珍愛生命,遠離溺水傷害
班會班級:五(4)班
班會地點:教室
班會時間:20xx年4月3日
教學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有關防范力。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老師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學習溺水安全知識。如今的社會里,車禍、中毒、溺水。。。。。。剝奪了許多寶貴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為嚴重了。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些溺水事故的發(fā)生,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fā)生。那我們該怎么預防呢?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顯得非常重要。
二、活動設計
(一)老師出示近年來溺死事故實例:
實例一:20xx年6月21日,某中學組織師生前往該市近郊河灘進行野炊活動。臨近中午,野炊活動結束,帶隊老師組織學生結對回校。該校初一學生黃某等三名女生結伴留在回校的隊伍最后,并準備離隊偷偷去附近的河里嬉水。此時,該校的兩名高一男生恰好途徑此地,及時加以勸阻,并將她們送回學校。事后,據(jù)村民反映:該河表面平靜,但深淺處相差甚大,河床最深處的水深達4—5米。3女生不知險情,如果下水,后果不堪設想。
實例二:20xx年6月13日上午放學后,安徽省某鎮(zhèn)初一年級的于某、陳某、顧某3名學生騎自行車回家,途徑水庫時,因為天氣炎熱,便下水游泳。陳某和顧某脫掉衣服先下水,于某脫衣服慢一些,等他下水時已經(jīng)看不見陳某和顧某了。于某頓時緊張起來,急忙上岸,呼喊村里大人來施救。等大人趕到,將兩人打撈上來,他們已經(jīng)停止呼吸了。
實例三:20xx年6月15日下午三時左右,寶雞市某村4名中學生,相約來到村子附近的一個小水塘,在淺水區(qū)摸魚。其間有1人不小心滑入深水區(qū),在水中掙扎。另兩名同伴見狀,不假思索就去搭救。結果,3人在深水中掙扎了一會兒都沉入水中。剩下1名學生趕緊上岸呼救,大人聞訊趕來,將3人救上岸,其中2人生還,另1人卻永遠停止了呼吸。
(二)觀看一段溺水故事視頻及相關圖片
1、觀看視頻:三頑童野外游泳 ,一頑童不幸溺水身亡。
2、出示有關溺水事件的圖片
3、學生談看法、感受
4、提出學校的要求
(三)向學生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輕松一下(動畫:最倒霉的溺水者)
2、學一學
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癥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自救與救護
當發(fā)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fā)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zhèn)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進行控水處理。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shù)、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xiàn)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謴湍缢吆粑羌本瘸蓴〉年P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5、遭遇溺水你該如何自救
暑假期間,許多同學都喜歡結伴出游,特別是因為天熱,大家都愿意到水邊玩耍、游泳,往往這時,就很容易發(fā)生危險的情況。暑假期間,學生溺水事件就時有發(fā)生,其中一些事故更是因為同學們在互相救助時沒有掌握科學的救助技巧而導致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溺水事故時有發(fā)生,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們在營救時應該怎么辦呢?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見的意外事故,一般發(fā)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發(fā)季節(jié)。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fā)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當發(fā)現(xiàn)有人落水時,救助者不要貿然去救人,因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將十分危險。在水中與落水者糾纏不但會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救助者體力耗盡最終喪命。如果當時情況十分緊急,而救助者又具備一定的救護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應盡快脫去衣褲和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時,要盡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 綜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險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注意各種游水、戲水事項,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學會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時如何搶救,溺水事件還是可以防止的。
三、同學討論:
這次班會課學到了什么,并且舉例說明以后應該如何做?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防止溺水。同時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溺水自救的方法。現(xiàn)在天氣也越來越熱了,同學們去游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做好下水前的熱身活動,以免發(fā)生意外。
五、結束語:
同學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無窮的探索里,你會看到光輝、燦爛的前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yǎng)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開學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篇六】
背景介紹:
夏季炎熱,中小學生因游泳或玩耍戲水而溺水身亡,歷年來都是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一個突出問題。雖然事故發(fā)生都是在校外或節(jié)假日期間,但也暴露出了防范措施不到位和有關學校在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自我防范以及家庭教育缺少配合等方面存在著薄弱環(huán)節(jié)。當前夏季即將來臨,天氣漸暖,更要加強“平安校園”建設,切實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情況,使學生了解有關生命的來之不易與寶貴,感悟生命的可貴。
2、使學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知道每一個學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在黑板上寫出班會主題: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2、收集有關防溺水事故發(fā)生的資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資料。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講述近期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一起溺水死亡事故)
聽了這件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里都不會感到輕松。你是否感嘆,是否惋惜,一個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 此刻,你在想什么?請同學談談你的看法。
小結:
人,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珍愛生命,預防溺水”主題班隊會。(板書課題)
二、探討原因。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見的意外事故,一般發(fā)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在炎熱的夏季,許多人喜歡游泳,因為缺少游泳常識而溺水死亡者時有發(fā)生。據(jù)有些地區(qū)統(tǒng)計,溺水死亡率為意外死亡總數(shù)的10%。
1、指名談談自己搜集到的游泳中發(fā)生的意外事故。
討論:
他為什么會丟了性命?
小結: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會游泳;
(2)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
(3)在水中突發(fā)病尤其是心臟??;
(4)盲目游入深水漩渦。
因此,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五不”:
(1)在上、放學途中不擅自下水游泳。
(2)不在無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
(3)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
(4)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5)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當然,也不能到河塘撈魚摸蝦)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介紹。
如何保證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發(fā)生?
情景一:
對水情不熟而貿然下水,極易造成生命危險。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zhèn)靜,積極自救:
(1)對于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后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并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采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情景二 :
當發(fā)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fā)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zhèn)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情景三: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蛲度肽景?、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雜草和嘔吐物,首先應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暢。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護者可一腿跪著,另一腿屈膝,將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著溺者的頭,將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處理外,要進行人工呼吸??墒鼓缯哐雠P,救護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著他的下顎,吸一口氣,然后用嘴對著溺者的嘴將氣吹入。吹完一口氣后,離開溺者的嘴,同時松開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壓一下溺者的胸部,幫助他呼氣。如此有規(guī)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約做14—20次,開始時可稍慢,以后可適當加快。
四、學唱“防溺水七字歌”和“防溺水安全三字經(jīng)”
防溺水七字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私自游泳很危險,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熱身第二招。
伸手踢腿彎彎腰,預備動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趕緊上岸很重要,喝補糖水解疲勞。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驕傲。
安全二字記心中,遠離危險身體好。
防溺水安全三字經(jīng)(二)
炎夏至 熱的慌 欲下水 尋清涼
不得法 死或傷 憐父母 悲欲絕
惜家庭 人破亡 痛祖輩 發(fā)蒼蒼
勿下水 記心上 何時地 不可忘
五、防溺水“五不”簽名承諾活動。
每個同學在《白鶴鎮(zhèn)第二小學防溺水“五不” 承諾書》上簽名。
六、小結。
生命只有一次,幸??鞓氛莆赵谀愕氖掷铩M瑢W們,珍愛我們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隊活動,學會珍惜生命,遠離所有的不安全!
美術教學設計360字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美術教學設計360字”,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的歷史和特色。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設計能力。
3、激發(fā)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盏臉嬎己驮O計
課前準備:搜集關于學校歷史和特色的資料、各種小學?;請D片、彩色繪圖顏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隊徽是你們的標志。今天我們一起給我們的學校設計一個校徽。
我們一起給我們的學校設計一個?;?。
二、講授新課
1、簡介學校的歷史和特色
2、展示各種學校?;眨v解其設計意圖
3、說明?;盏脑O計要求: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圖形來表示;既要簡潔,又要把學校的特色表示出來
4、學生構思
三、學生練習(教師邊巡視邊輔導)
1、定草圖,注意設計意圖
2、修改
注意標志形式的多樣性,選擇材料的多樣性。
圖案色彩的運用變化。
3、定稿
4、制作
肯定學生好的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對有特別符合班級特色的創(chuàng)作給以及時的表揚,給有困難的學生予以幫助。
四、作業(yè)展評
1、展示作品
2、欣賞評價
3、教師總結
值得收藏!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230字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值得收藏!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23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Chapter 6: what color is this?
教學目標:a.能聽說認讀單詞“red/blue/green/brown/yellow”。b.初步理解what color is this?熟練運用句型It's... 教學重點:詞匯red/blue/green/brown/yellow
教學難點:詞匯red/blue/green/brown/yellow,句型It's...
教具準備:name cards、各色粉筆和彩紙紙片、ppt、獎品小星星 教學過程:
Period 1:
1. Greetings
2. Revision : (5min)
用動物圖片tiger/zebra/elephant/monkey/panda/cat/dog/duck/rabbit/fish/復習單詞&句型What's that?和It's a ...
3. 引入red/blue/green/brown/yellow ( 5min )
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粉筆,展示給小朋友,然后在黑板上畫出每種顏色的一樣東西,引出顏色的各個單詞。
4.顏色辨別(5 min )
每個小朋友發(fā)到一種顏色的紙片,老師說,show me red/blue/green/brown/yellow,小朋友舉紙片示意。(可以從單一顏色到多個。)
5.單詞發(fā)音練習(15min)
通過PPT上快速閃現(xiàn)的不同顏色的圖片,讓學生快速反應,說出顏色,可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從單一顏色的圖片到多種顏色的圖片。)
6.彩圖找顏色(5min)
在PPT上呈現(xiàn)多種顏色的圖片,然后問what color is this?引導小朋友一起回答。
7.觀看視頻。(5min)
Period 2
1.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用綠色畫草地,藍色畫天空/湖泊,棕色畫樹干,紅色畫蘋果,黃色畫香蕉,完成后,指不同的部分,問小朋友是什么顏色。再用傳話筒的`游戲,it’s…(15min)
2.每個小朋友發(fā)一張紙,用彩筆畫東西,只能用學過的五種顏色,然后用小朋友畫的圖片練習句型。(10min)
3.備用方案:如果小朋友沒有彩筆,就做“這個不可以的游戲”。之前小朋友已經(jīng)拿到一張紙片。老師在五種顏色中,選一種說,有這個紙片的小朋友,不可以說出顏色。其他的小朋友一次一個一個的輪,輪到自己的就說:It's red/blue/green/brown/yellow。
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篇二】
教材分析
1 本部分選自PEP小學英語上冊partA部分
2 本單位承接了上單元的新詞對復習和鞏固做了很好的作用
學情分析
一、研究對象(學生)的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擔任五年級的英語教學,全班45名學生。班上學生數(shù)雖不多,但剛開始接手這個班時,學生著實讓我頭痛了好一陣。因為這些學生,雖然已經(jīng)是學過了兩年的英語,但卻連最基本的一些交際用語都不會用,一句: “Good morning afternoon!”說的也撓舌,有些學生連回答: “What’s your name, please?”這樣一個問題都要考慮
二、影響學情的阻抗因素
1、家庭原因:部分家庭的家長在子女的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只是簡單的滿足;有些家長本身的素質不是很高,同時還的思想給子女的學習造成了負面影響;
2、自身原因:學習習慣不佳,無合理的學習計劃,不會合理安排時間;學習的自覺性不夠,
3、教師原因 :農村小學中師資有限,對于英語教師,也是少之又少,而且一星期只開兩節(jié)課, 與其他所謂"副課"同等對待,學生也就順著同等對待.抱著學與不學無所謂、好玩的態(tài)度。學生懵懂,老師也無奈,因為大部分的英語教師都是身兼數(shù)職。由于一直沒有良好的校園氛圍,學校各項教學條件限制,也就將就對待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本部分的 使學生讀寫背記單詞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本單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通過合作的精神達到自主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課前做熱身活動
利用課件做問答聯(lián)系導入今天的新課
授課
鞏固聯(lián)系
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My friend is strong. He has short hair....
2.會用long hair, short hair, thin, strong, quiet等詞簡要描述一個人的模樣和特征。
3.能聽、說、認讀單詞和詞組:friends, long hair, short hair, thin, strong, quiet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句型:Who's he/she? Who's your best friend?
2.詞匯:hair, thin, strong, quiet
教學難點:
1.發(fā)音:friends, thin
2.名詞復數(shù)的使用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猜謎語。教師說,學生猜。
It's so big. It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 What is it?(An elephant)
It's small. It has two long ears. What is it? ( A rabbit)
2.教師出示猴子和兔子的圖片,啟發(fā)學生說:The monkey has a long tail. The rabbit has a short tail.教師再出示長頸鹿和梅花鹿的圖片,讓學生說出:It's tall. It's short.
3.復習單詞big, small, long, short, tall,并說出中文意思。
(二)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
1.教師出示ChenJie的面具,問:Who is she?學生回答:ChenJie。教師說:She has long hair. (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出示Amy的面具,問:Who is she?學生回答:Amy。教師說:She has short hair. (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同時拿著兩個面具,說:ChenJie and Amy are friends. They are friends.
2.讓學生看著面具在教師的提示下學說: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short hair. They are friends.
3.讓學生指著班里的同學說:She has long hair. He has short hair.教師出示單詞卡教讀long hair, short hair和friends。(把單詞卡貼在黑板上)
4.教師出示Sarah和Miss White的面具,問Who is she?學生答:Sarah, Miss White。教師把面具貼到黑板上相應的單詞前,鼓勵學生說出She has long hair.She has short hair.
5.教師指著班里很瘦和長得很健壯的同學說:She is thin. He is strong.并讓學生指著班里的同學學說這兩句話。教師出示單詞卡教讀thin和strong。教師要提醒學生在讀thin時,注意咬舌尖兒。
6.教師出示ZhangPeng和Mr.Black的面具,并把它們貼到黑板上相應的單詞前,讓學生說出:He is strong. He is thin.
7.教師把右手的食指放在嘴上,做出讓學生安靜的動作,讓學生說出單詞quiet。并出示單詞卡,讓學生認讀quiet。(把單詞卡貼到黑板上)再把ChenJie的面具貼到這個單詞前,讓學生說出:She is quiet.讓學生翻譯中文。
8.教師導入課文對話:John has a friend.你能根據(jù)他的描述猜出這個人是誰嗎?讓學生觀看課件[Unit 3 Let's learn/A]教師問:Who is he ?(板書)
9.聽錄音帶,跟讀對話。[Unit 3 Let's learn/A]
10.教師:你能根據(jù)我的描述猜出這個人是誰嗎?My friend is thin. 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quiet.Who is she? (板書)
11.讓學生模仿課文對話來描述黑板上所貼出的人物,讓大家猜。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Let's find out
教師出示第一組單詞:hair, eyes, ears, nose, mouth.
教師出示第二組單詞:long, short, big, small
教師出示第三組單詞:thin, strong, quiet, cute, tall, short
(四)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為爸爸、媽媽畫像
教師讓學生在紙上畫出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然后讓大家看著畫像,由自己來描述爸爸或媽媽的模樣??纯凑l畫的畫像與自己的描述是一致的。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板書
Unit3 My Friends
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篇四)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2、通過變魔術游戲活動,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xiàn)象。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瓶蓋、顏料。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shù)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師:瓶子里有什么?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師:水寶寶是透明的?,F(xiàn)在,要把瓶子里的水變漂亮,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里的顏料)師:水寶寶變色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當一回小魔術師。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寶寶變色的秘密。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從桌子上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師:請幼兒從桌子上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
(老師鼓勵孩子用力搖一搖)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么顏色了?"
2.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3.集中討論,探索水寶寶變色的秘密。
師:我們的瓶子怎么能變顏色呢?
請哪個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師:這個怎么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小結:其實老師把一個秘密放在了瓶蓋里。這個蓋子里有什么?蓋子里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教師出示瓶子,并進行示范講解。
老師手里有一瓶紅顏色的水,現(xiàn)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在請幼兒進行操作之前,老師有幾點要求。首先去跟其他顏色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不然其他顏色就不跟你當朋友呢。換好瓶蓋寶寶后一定要用力把它擰緊,不然當你在變魔術的時候水就會都倒出來了。
3.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后,搖晃瓶子。
(3)師: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么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4.小結(1)個別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2)對"魔術"進行驗證。
四、延伸活動:《找顏色》
師:今天我們小熊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變出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其它的顏色。
讓我們去教室外面找一找其他漂亮的顏色吧。
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篇五】
準備導人:
1、教授下列單詞:bag,pen,book和pencil.拿起每件物品,說出單詞讓學生重復。然后指著物品讓學生說單詞。
2、在教室里邊走邊拿著一件東西說:What’s this?當學生回答:It’s a …..后,再問:“what colour is it?”(注意,學生們不一定要會問這個問題。)這時學生應該回答:“It’s…”
舉例:
老師:What’s that?
學生:It’s a book.
老師:What colour is it?
學生:It’s red
活動1:聽音指圖
1、讓學生看書并用漢語提問。如:孩子們在哪兒?為什么湯姆有那么多問題?湯姆為什么害怕?
2、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指出相應圖片。
3、向學生說明,由老師來說圖中物品的名字,由他們來指出正確的圖片。
舉例:
老師:It’s a cat.
學生:(指向貓的圖片)
老師:It’s a bag.
學生:(指向書包的圖片)
4、讓學生兩人一組做練習。
活動2:聽說
1、讀例句或放錄音,每句停頓并讓學生重復句子。再做一次。
2、讓學生合上課本。重放錄音,每個問題后停頓,讓學生給出答案。再放一次讓他們檢查對錯。
活動3:指圖問答
1、拿起書,指著上面的一個拼圖小片說: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It’s a (顏色十物品)”舉兩到三個例子。
2、讓學生兩人一組做練習。六次后交換角色。
補充活勸:
1、讓學生在課桌上放一些不同顏色的鉛筆、鋼筆和書包。拿起其中一件說: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
2、多舉幾個例子,要使學生的答案里既有物品的名字也有物品的顏色。
3、讓學生兩人一組繼續(xù)練習,四次后交換角色。
教學技巧:
把教室里的物品名分別寫在一些雙面膠貼或小卡片上,然后交給學生,讓他們把雙面膠或卡片貼或放在相應的物品上。如果他們在家里也想這么做,告訴他們需征得家長的同意。這是一個記單詞的好辦法。
英語顏色的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 Emotion goal: Respecting the culture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loving our country.
2. Knowledge goal: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be going to” in a trip and the past tense of verbs.
3. Ability goal: 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be going to”.
教學重難點
一般將來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Step One: Warming up and 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
S: Hello, Mr./Miss…! Nice to see you, too!
T: The holiday is coming. Are you going to take a trip?
S: Yes!
T: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can you get there?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Step Two: Revision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f transport mode on the computer, such as by plane, by bus, by subway, by bike, by train, on foot. Then practice them in sentences.
Step Three: Let’s read
The teacher shows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in dialogue on the computer:
A:Where are you going on your holiday?
B:I am going to….
A: Who are you going with?
B:I am going with….
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B:I am going to….
A: When are you going?
B:At…
Step Four: Listen
Listen to the tap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find out the new words: Kunming, Kathy, folk (folk dance), Stone Forest.
Step Five: Presentation
a. Fill these new words in blanks on the computer, read the new words again.
b. .Analyze the difficulty: How is your family going to get there?
c. Listen and read the dialogue.
Step Six: Practice
Fill in Mike’s trip schedule.
Step Seven: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Plan your holiday and make a dialogue.
Step Eight: Homework.
Pair work to make your own dialogue.
V.Blackboard Design:
Where to go? What to do?
Kunming. See folk dances.
When to go? How to get?
推薦!白鵝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660字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做的提前準備,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推薦!白鵝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660字”,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白鵝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白鵝》這篇課文,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是白鵝高傲的特點。文章從剛把這只鵝抱回家時的姿態(tài)描寫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為線索,從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細致地刻畫了鵝高傲的特點。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
【教學難點】
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抓傲理脈絡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在你們心目中,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課件出示豐子凱筆下的鵝圖片)
2、課文哪句話直接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
出示句子: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3、個性化朗讀這一句子,齊讀這句話。
(這一設計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書,倡導個性化朗讀,讀這一句話時,可強調讀出“好一個”,也可強調讀出“高傲”這個詞,雖是不同的讀法但都能體現(xiàn)出鵝的高傲。)
4、作者從幾方面來描寫這只鵝的高傲?
師板書:
叫聲 步態(tài) 吃相
二、挖傲品詞語(學習第一部分:叫聲)
1、課件出示,聽聽狗的叫聲,理解“狂吠”,聽聽鵝的叫聲,對比狗的叫聲,理解“不亞于”。
(充分利用課件這一優(yōu)勢,幫助學生從形和聲去感受鵝的高傲,并能突破字詞教學上的難點。)
2、指名讀描寫叫聲的這段話,找出描寫鵝叫聲高傲的詞語畫下來,品讀這些詞語,說說自己的理解。
師相機板書:
嚴肅鄭重 厲聲呵斥 厲聲叫囂 引吭大叫
3、師與生合作朗讀這一段話,讀出鵝高傲的氣勢。
4、想象假如這只鵝會說咱們的漢語,它會說什么?我們一起來當當“鵝語”小翻譯。
課件出示句子:
我是“鵝語”小翻譯
凡有生客進來,鵝厲聲叫囂,好象在說:“_________。”
籬笆外有人走路,鵝引吭大叫,好象在說:“________?!?/p>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當“鵝語”小翻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間,加強與文本之間的交流。)
5、從作者對鵝叫聲的描寫中我們能體會到什么呢?
(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6、全班齊讀這段。
7、正因為它的勇敢盡職,它的高傲才顯得可敬,引讀: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三、扣傲賞妙語
1、學習第二部分“步態(tài)”:
⑴ 剛才我們學習了叫聲這部分,作者拿狗來對比,我們再來看看寫步態(tài)這部分,課文拿什么與鵝對比呢?
(鴨子)
⑵ 出示這段:
請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讀的時候想象一下鵝與鴨走路的樣子,想站起來表演表演也行,待會兒老師想請幾個同學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來表演鵝與鴨走路的樣子。
白鵝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 出示鵝的圖片。
你想說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詩來贊美它?
(美麗、潔白)(《鵝》這首詩)
2、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 課件出示豐子愷先先生的簡介,學生了解。
二、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筆下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白鵝)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白鵝的高傲,并說出相應的段落。
(板書: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吃相)
3、讀自喜歡的部分,畫出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白鵝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將白鵝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
三、交流討論
1、姿態(tài)
(1)學生先說說鵝的姿態(tài),然后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它伸長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tài),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2)你見到這樣的“大鳥”你會怎么想?(出示鵝的圖片)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無人??;真是傲氣十足啊)
(3)讀課件出示的句子。
2、叫聲
﹙1﹚ 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xiàn)白鵝叫聲特點的詞。
﹙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2﹚在什么情況下白鵝會表現(xiàn)出這種情形?﹙學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 ﹙3﹚發(fā)揮想象,將鵝擬人化,說出鵝在不同情況中發(fā)出叫聲時的心態(tài)。 見到生客進來,它會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叫喊:你是誰?沒有主人允許不準
進來,快回去! 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會放開喉嚨大吼道:外面是誰呀?不許進入我的領地,快走開!
師:從同學們豐富的想象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鵝的高傲。再讀課文,你還能體會到白鵝有什么特點?
學生再次交流:從“養(yǎng)鵝等于養(yǎng)狗”看出作者認為鵝很忠誠,能看守門戶;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詞句看出鵝對陌生人敢厲聲呵斥,非常勇敢、非常盡職。
3、步態(tài)
(1)請大家小聲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在這段中,作者如何表現(xiàn)出鵝得高傲的,請把它畫下來。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課件出示鵝走路的姿勢,凈角出場姿勢)
(2)、作者除了寫出了鵝的步態(tài),還拿它的老朋友鴨和鵝進行比較,你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同學們能從課文寫鵝和鴨的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演一演?下面的同學注意看,再評評他們演得像不像。
(4)、作者發(fā)現(xiàn)了鵝與鴨的步態(tài)的些許差別,這是一種對比手法,這樣寫準確地描寫出鵝的步態(tài)特點,寫得這么貼切,說明了他平常該多仔細觀察?。?/p>
(板書:對比手法)
(5)、讓我們也來對比的讀一讀。
(6)、鵝的步態(tài)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里時呢?又是怎樣的?高傲嗎? (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7)、師質疑:老師不明白了,從剛才同學們的朗讀中讀出是喜愛,可從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歡白鵝,師讀不喜愛的語氣;作者到底對它懷著什么感情?
(作者對白鵝是一種喜愛的感情。 作者雖然使用的是貶義的詞語,但是那是對白鵝的真喜歡。)
師指導讀書方法: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深入體會字里行間包含著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兇,實際是在贊揚它的盡職、勇敢。(引讀有關句子。)
4、吃相
(1)、自讀5-7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a.鵝的吃飯,哪些地方使我們發(fā)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吃法有板有眼、一絲不茍、從容不迫,先。。。再。。。然后。。。) b.鵝吃飯時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雞、狗會吃它的東西,站著侍候,一方面防止狗來偷食,一方面方便為其添食)
師小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本文條理清楚,選材得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同時我們還明白了,因為作者對白鵝充滿了愛意并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生動的文章。
四、閱讀與練習。
練筆:請根據(jù)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板書設計;
姿態(tài) 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13、白鵝 叫聲 厲聲呵斥 高傲
步態(tài) 大模大樣
吃相 三眼一板
作業(yè):
抄寫文中你認為生動有趣的句子。
2、練筆:請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它的特點、外形、脾氣、以及它是怎樣進食的、怎樣嬉戲、休息等等。把說的內容整理一下,然后寫下來。
白鵝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篇三】
一、談話導入。
1、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粍游锱笥?,(出示課件:豐子愷的白鵝圖)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我們一起來呼喚它吧!
2、《白鵝》這幅畫是當代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所畫,(課件出示豐子愷圖像:簡介豐子愷:這位老人,多才多藝,他精通音樂,擅長書法、繪畫,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家)瞧,他不僅把白鵝栩栩如生地畫了出來,還給它寫了一篇文章──這就是接下來我們將要學習的第13課——白鵝(課件出示題目),板書、齊讀課題。
過渡:老先生寫了怎樣一只白鵝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昨天,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大聲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課件出示:填空:這是一只_____的白鵝。)
三、品讀課文,感受白鵝的高傲有趣,體會作者的情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通過模仿白鵝的姿態(tài),理解并朗讀句子:"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1、同學們都認為這是一只高傲的白鵝,豐子愷先生第一次見到它時,心里就暗自說——"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他為什么這樣說呢?
(課件出示: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tài),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2、"左顧右盼"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用動作表示一下。
3、同學們想想,這白鵝的脖子已經(jīng)夠長了,它還要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難怪作者說:"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板書:高傲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它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學生讀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出示課件 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感受鵝的叫聲高傲。
1、鵝的叫聲高傲,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為什么?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鵝叫聲高傲的詞句。
2、匯報
① 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出示課件)
a、學生讀句子,說說原因。
b、"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師小結:是??!平時都是人去呵斥小動物,可這卻是白鵝呵斥"人",都倒過來了,多高傲??!
C、讀這句話的時候你最想重讀哪幾個詞語?你愿意帶著你的體會來讀一讀這句話嗎?
②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出示課件)
a、學生讀句子,說說原因。
b、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師小結:它已經(jīng)把自己當成家里的一員了,除了主人,誰也不能進來。
C、讀這句話的時候你最想重讀哪幾個詞語?
③從這幾個詞我們體會出白鵝不但高傲還非常兇惡。那你們有沒有想過,白鵝為什么會這么兇?(看守門戶,不讓壞人進入。)它是多么的勇敢、盡職呀!。
3、我們來聽聽鵝在來客人時是怎么叫的?(出示課件)
4、如果鵝也會說話,你們猜猜它會說些什么?
(出示課件)我是"鵝語"小翻譯:
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好像在說:"____________"
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似乎在說:"______________"
小結:同學們真會想象,從你們的想象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鵝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盡職,難怪主人這么喜歡它呢!
5、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出示課件),讓我們從它的叫聲中進一步感受到鵝的高傲和盡職。
6、聽了你們的朗讀,我感覺到這只白鵝真是很高傲?。∷宰髡哒f:好一個(生讀)"高傲的動物!"[出示課件]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感受鵝步態(tài)的傲慢。
1、過渡:鵝不僅叫聲高傲,它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2、我們用剛才的方法學習寫鵝的步態(tài)的段落。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鵝步態(tài)高傲的詞句。
3、交流:(出示課件)
①A句:"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a、學生讀句子。
b、知道什么是"凈角"嗎?見過"凈角出場"嗎?
看課件理解"凈角"及"凈角出場"。
c、看清楚了嗎?想用什么詞來形容"凈角出場"?
豐子愷先生養(yǎng)的白鵝就像剛才的凈角一樣,大模大樣,它那高傲的樣子,我們再來讀一讀。指導朗讀句子。(課件: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②B句:"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a、指名讀句子。
b、想一想生活中的雞和鴨見到人會怎么樣?鵝呢?
c、鵝不僅不怕人還咬人,真夠厲害的。誰能把鵝步態(tài)的傲慢勁兒讀出來。
d 、比賽讀,評價。
(溫柔地咬了一口,誰能把高傲勁讀出來?)
4、老師很想從大家的朗讀中看到一只步態(tài)高傲的白鵝向我走來,愿意試試嗎?(課件)
5、你們看,這鵝連走路的樣子都那么的高傲,難怪豐老先生要感慨"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了。
(五)學習5-7自然段
感受鵝吃相的高傲。
過渡:鵝的叫聲、步態(tài)夠傲慢的了,但和它的吃相比起來不算什么。那么它的吃相是什么樣的?我們接著往下學習。
1、(出示課件)先自主學習,然后同桌合作,研究探討:
⑴默讀5-7自然段
⑵思考:
A、"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fā)笑",哪些地方使我們發(fā)笑 ?
B、最可笑的是什么?
C、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鵝的的高傲?
邊想邊畫出有關詞句。
⑶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A、"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fā)笑",哪些地方使我們發(fā)笑?為什么?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三眼一板",感受鵝吃飯時的可笑。
①指名回答。說說為什么。
②(出示課件)
③如果讓你用一個4個字的詞語來形容鵝吃飯的特點,你想用哪個詞?
④它吃的東西就這么簡單,但它吃的東西能少嗎?時間能改變嗎?順序能打亂嗎?這就是(生讀)三眼一板 多么可笑?。?/p>
⑤還有哪里可笑?⑧⑨
⑥出示課件 (一生讀)"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
⑦師小結:它的吃法是多么刻板,即使水盆離得很遠,也不改變吃飯的順序。
你們瞧,這多么有趣呀!多么可笑?。?/p>
B、最可笑的是什么?
①生讀句子。
②過渡: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這位鵝老爺?shù)钠獗凰泥従印访辶耍谑蔷蜕涎萘艘怀鲇腥さ膭∧俊?/p>
③能不能把這里面的趣味讀出來?
下面,咱們男女生比賽讀,男生讀寫狗的句子,女生讀寫鵝的句子,一會咱們再交換過來。
④(出示課件)我們把文字轉換成畫面再來看看。
⑤鵝去狗來,鵝來狗去,這一來一去,給我們帶來了多少歡笑?。?/p>
⑥你感覺狗像什么?(小偷)從那個詞體會到的?(窺伺)
⑦ 這鵝就連見了路過的生人都要厲聲叫囂,那它的飯被狗吃了,他是怎么做的?(伸頸去咬狗,并且厲聲叫罵)
⑧鵝竟然敢咬狗,罵狗,真是太高傲、太厲害了。
⑨鵝知道狗在偷吃嗎?明知道狗會來偷吃,卻依然我行我素,嚴格按照順序吃飯,真是大老爺脾氣不改。
C、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鵝的的高傲?
1、出示課件:對比"堂倌""老爺"的異同來體會鵝的高傲。
①生讀句子。說說為什么。
②"堂倌"指什么?
"堂倌"是服務員、店小二,都是侍候人的,本文指"人",而鵝卻被作者稱為"鵝老爺",人得侍候它,它是多么高傲??!2、生讀句子,出示課件。
①想象一下鵝看到飯被偷吃光,會對主人"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話來?
(你們這些人,怎么侍候我鵝老爺?shù)??連飯都看不住,真是的,添飯哪!快呀?。?/p>
②鵝吃飯,旁邊得有人站著,為它服務,高傲吧,誰能帶著體會讀讀這句話?
③那為了讓我們的鵝老爺能吃好飯,我們把它的飯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嗎?⑥
④生:不行,說理由。指名讀。[課件]師:真是太高傲了。
⑤師:你會不會每天都堅持去侍候一只這么高傲的鵝去吃飯呢?作者卻不厭其煩地侍候它,你明白了什么? 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板書:喜愛
同學們,我們從叫聲、步態(tài)、吃相三方面真真正正地體會到了這只大白鵝真是——[課件]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全班齊讀。
四、總結全文
就是這樣一只高傲的鵝,主人卻不勝其煩,給這位鵝老爺當起了堂倌——服務員,天天去侍候它吃飯。你覺得作者喜歡這只鵝嗎?(喜歡)
喜歡它,卻說它高傲,稱它為鵝老爺,說它架子十足,這些詞從字面看是在說鵝的缺點,是反話,而實際上卻表達出作者對白鵝深深的喜愛之情。這種寫法就叫"明貶實褒"。
其實,對一樣自己喜歡的事物,不一定要口口聲聲說喜歡,課文中,作者沒有說過一句喜歡,但字里行間卻處處體現(xiàn)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五、作業(yè)
請你學習豐老先生的這種語言和寫作方法,寫一寫你觀察的小動物。把你對它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
板書設計:
13. 白鵝
叫聲
高傲 步態(tài) 喜愛
吃相
白鵝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京劇、滋味、倘若、侍侯、脾氣、責備、臨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8個,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局促不安、京劇、毫不相讓、一日三餐、滋味、倘若、從容不迫、侍候、脾氣、揚長而去、空空如也、責備、供養(yǎng)不周、鄰近、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詞語。
2、能流利地朗讀,初步了解白鵝的高傲。
3、能初步了解作者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寫的課文思路。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幻燈片一組。
【教學過程】
一、賞畫導入:醇厚的文化享受
1、出示豐子愷的四幅漫畫,請學生欣賞畫,自由談論畫。
2、這些漫畫很有意思,能欣賞到這些幽默有趣的漫畫,我們得感謝一個人(出示豐子愷的頭像),他就是豐子愷(板書:豐子愷)他是個畫家,尤其擅長漫畫還精通音律,更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今天,我們準備一起讀讀他寫的文章《白鵝》。
(設計意圖:豐子愷的漫畫是我國當代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珍珠,給人的影響頗大。幽默有趣的漫畫既為孩子的課堂學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也為孩子認識豐子愷,了解豐子愷找到了一個支點。就是這些輕松隨意的生活幽默畫,拉近了二十世紀初一位名人與孩子的距離,拉近了孩子與文本的距離。在簡單的對話里,在自然中的交流中,給予了孩子醇厚的文化享受。)
二、整體感受,純樸的文本認識過程
1、學生自主讀文,教師巡回指導。
2、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嗎?
(學生交流第一次讀后感悟。)
3、這篇文章生字、陌生的詞語特別多,我們來讀一讀:
出示詞語:
伸長頭頸 狂吠 一絲不茍 京劇 嚴肅鄭重
飲水 倘若 脾氣 供養(yǎng)不周 鄰居 一日三餐
蹲著 奢侈 譬如 窺伺 堂倌 頗像 侍候
⑴ 挑你認為難讀的讀給大家聽?
(生讀)
⑵ 誰能一口氣讀下來?
(生讀)
4、我們再來看這些四字詞語:
出示詞語:
厲聲呵斥 引吭大叫 厲聲叫囂 厲聲叫罵 昂首大叫
⑴ 誰能讀?
(生讀)
⑵ 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
5、雖然說的都是鵝的叫聲,但畢竟還是有細微和差別的,我們來看下列幾個句子,這五個句子對應五個詞語,你能找到嗎?
出示句子:
⑴ 鵝伸著脖子,放開喉嚨大叫。 ( )
⑵ 用嚴厲的聲音,大聲責備。 ( )
⑶ 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叫喊,吵鬧。 ( )
⑷ 鵝抬起頭大聲地叫喊。 ( )
⑸ 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地罵。 ( )
厲聲呵斥 引吭大叫 厲聲叫囂 厲聲叫罵 昂首大叫
(設計意圖:認認真真地讀文本,簡簡單單地學詞語,輕輕松松地獲得進步,在純樸的文本認識過程中體現(xiàn)最優(yōu)的語文學習效果。)
三、看畫讀文,醇和的閱讀提升
1、同學們,豐子愷愛畫畫,也愛寫文章,他很喜歡給自己的文章配點畫,你看,這就是豐子愷為《白鵝》配的畫。你覺得畫中的白鵝在干什么?老師想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合適的句子來說一說。
2、隨機落實以下句子的朗讀:
⑴ 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tài),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⑵ 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預設:這句話最具有19世紀的語言風格和習慣,要讀好它不容易,誰試試?讀得很流暢了,能把鵝的叫聲讀響些嗎?)
⑶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預設:你是說鵝正在散步或行走呢!真像。要讀好這個句子可不容易,因為有很多多音字,誰再來試試?對這個句子很疑問嗎?什么是凈角?京劇有四大行當生、旦、凈、丑,凈角是其中一大行當,也叫花臉,它往往扮演那些性格剛烈或粗暴的人。我們來看一段錄像:請問哪個是凈角,注意凈角走路的姿勢,此時你想說什么?白鵝的就是這么走路的,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⑷ 譬如吃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預設:也許它此時正去──飲水,正去──吃泥,正去──吃草,正去──吃飯,不過吃的順序永遠是先吃飯再飲水再吃泥再吃草,然后再吃飯這就是一眼三板,一絲不茍。)
3、欣賞著這畫,讀著課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鵝呢?
(高傲、傲慢、固執(zhí)、一絲不茍、三眼一板、大模大樣、有趣的、可愛的)
(設計意圖:綜合利用畫這個課程資源,既以畫的直觀形象刺激學生對鵝的認識,又借畫的可多元解讀特質,以畫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地讀,讓畫和文相輔相成,相融相生,努力構建一個醇和自然的閱讀場。)
四、再讀文本,醇美的文本梳理
1、這是一只普通的白鵝,又不是一只普通的白鵝,因為豐子愷的名人效應,白鵝為此沾了點星氣,它也就成了一只明星白鵝,眼下的明星都有個小檔案,我們的白鵝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就幫白鵝填一填吧!請大家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有能直接填在檔案上的詞兒嗎?
動物明星檔案:如,姓名、昵稱、性格(叫聲、步態(tài)、吃相)。
2、交流。
(設計意圖:是文本梳理的過程,卻在檔案的填寫的操作形式中有趣起來。一為情趣,白鵝已不僅是鵝,在作者筆下,在學生眼里,它儼然已是一個極富靈性的可愛的生命;二為興趣,就了檔案這種形式,使文本梳理的過程也顯得趣味盎然。)
五、結課
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的讀,讀懂了一只高傲的白鵝。今天我們只能讀到這兒了,下節(jié)課,我們將透過語言文字去讀懂作者的感情,讀懂作者的思想。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何況是那么有趣那么入味的課文呢?。
《火燒云》教學教案范文1800字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火燒云》教學教案范文1800字”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一)
一、教材分析
《火燒云》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過后夕陽西下時,天空中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自然景物的散文。從美學的角度看:全文結構完整統(tǒng)一,段層錯落有序;內容豐富充實,更富于變化;語言有韻律有氣勢,瑰麗動人。因此,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過學習本文,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鑒美的能力。
這篇課文共七個自然段,按火燒云變化來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寫火燒云上來時,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變了顏色。
第二段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在不斷變化著。
第三段寫火燒云下去了。
全文緊緊抓住“變”來寫的。
首先寫出火燒云上來時,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子……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了本來的色彩,染上了一層神秘的顏色。抓住了五個“變”字,可以使學生理解晚飯過后人們看到“火燒云上來了”那種驚喜的心情,體味老人“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小豬”以及乘涼人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那開心的祝愿話的情感。從而感受到是火燒云這種自然現(xiàn)象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生活的情趣。
接著寫了火燒云顏色與形狀的變化。變化之快、變化之多,是火燒云的特點。
課文第三段用了“一會兒……一會兒……”說明了變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這四個“一會兒”構成一組排比句,可見天空顏色變化氣勢壯觀,令人陶醉。課文中使用了三種方法表現(xiàn)色彩的繁多:“紅彤彤”“金燦燦”突出了“燒”時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是以擬物的方法,更生動、更形象地說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學習這一段時,抓住這些詞語,讓學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瑰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課文第四至第七段寫火燒云形狀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馬是跪著的”,“那條狗十分兇猛”,“一頭大獅子……也是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zhèn)靜地蹲著”。這些描寫將火燒云如馬、如狗、如獅的形態(tài)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耙粫骸兡:恕保昂鋈弧膊灰娏恕?,“接著……看不到了”這些詞句,反映了“馬”、“狗”、“獅”變化匆匆,來無蹤去無影的特點。
最后寫火燒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這一擬人句說明了火燒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們,也表現(xiàn)了孩子們對變化莫測的火燒云迷戀的情感。課文最后一句“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做為全文的結尾,與開頭一句“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形成首尾呼應,使全文結構嚴謹,同時也再一次顯示了火燒云變化的神速,說明了火燒云是在很短時間內出現(xiàn)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然而,它留給人們的是歡樂與美好,迷戀與向往。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體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1.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p>
這是一句開心的祝愿話。老人的胡子是銀白的,在火燒云霞光的照射下,變成了金黃的,長金胡子的人是沒有的,乘涼人用這句話表示對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滿了幽默與風趣,也表現(xiàn)了乘涼人喜悅心情。
2.“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這句話一連用了四個“半”,不是表示左一半為紫,右一半為黃,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黃,而是“紫”與“黃”,“灰”與“百合”色的混合體。其中紫色與黃色的多與少,濃與淡,又可以形成許許多多的新調合的色彩。由此可見火燒云顏色變化很多。
3.“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p>
這句話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陽落下去了,火燒云就要消失了的緣故。正因為如此,所以火燒云的形狀是模糊的,既像這個,又像那個,這全憑人們的想象。然而這種自然現(xiàn)象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fā)生的,又是瞬息萬變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部分詞語的意思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滿。臉上充滿了笑容。課文指喂豬的老頭兒看見自己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那種高興喜悅的樣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燒云:日出或日落時出現(xiàn)的赤色云霞。課文指日落時的云霞。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1.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層次,是學習本文的重難點之一。
課文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1—2自然段)講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
第二大段(3—6自然段)講火燒云變化著。其中第三自然段講火燒云顏色變化快、變化多。第四、五、六自然段講火燒云形狀變化快、變化多。
第三大段(第7自然段)講一會兒火燒云下去了。
課文第二自然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疤炜盏脑茝奈鬟呉恢睙綎|邊”是承接上文,點出這個火燒云是傍晚時的,太陽西落,首先照紅了西邊的天空,然后蔓延到東邊?!昂孟袷翘炜罩嘶稹边@半句既點明了什么是火燒云,又引起下文,具體寫天空中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在教學中可重點分析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幫助學生分段。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二)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第二、三段,了解火燒云變化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品賞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語段,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接受美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火燒云在變,課文講什么和什么在變?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第3小節(jié)。
2、哪個詞在變?
(一會兒)
⑴ 引讀并出示:
(變化多而快)
紅彤彤 半紫半黃 葡萄灰
金燦燦 半灰半百合 梨 黃
茄子紫
⑵ 你是怎么理解“半”的?
(是左右,百分之五十的關系嗎?)
⑶ 第三組的三個詞有什么特點?
(前邊是物體,后面是物體特有的顏色。)
你能再說幾個嗎?
⑷ 這么多的顏色都包括在里的詞有──
3、誰能美美地讀第3小節(jié):
⑴ 指名讀。
⑵ 評價后再讀。
⑶ 齊讀。
⑷ 師引背。
4、火燒云形狀變化也有兩個特點
(快、多)
自由說表變化快而多的詞。
⑴ 師問生讀第四小節(jié):
師問:
① 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了什么?
② 是什么樣子的?
③ 是怎樣變化的?
⑵ 指名問答(讀)第5小節(jié)。
⑶ 同桌問讀第6小節(jié)。
5、共同討論:
⑴ 提了三個問題,答了三個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三小節(jié)的寫法一樣?出現(xiàn)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怎樣變化的?)
⑵ 這些同學善于找規(guī)律,背誦時就利用規(guī)律背誦。
6、指名讀4、5、6小節(jié),其余同學看投影片。
作者為什么不寫了?
7、按剛才的規(guī)律口頭敘述一段話:
⑴ 師:這時天空出現(xiàn)了什么?什么樣子的?怎么變化的?
⑵ 指名口述。
⑶ 后面你還希望變成什么?
這哪里還像天空,分明就是──(動物園)。
四、引讀最后一小節(jié)
1、師引讀
2、火燒云下去了,人們是什么心情?
(惋惜、留戀)
上來時,人們是什么心情?
(又驚又喜)
3、指名前后對讀兩句話。
4、自由讀讀。
五、總結全文
1、教師小結完成板書:
師:火燒云在極短的時間內發(fā)生了千變萬化。這一變就是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是大自然變得更神奇。作者的寫作目的是_________
2、討論作品的成功之處:
想想,要寫好這篇文章必須做到哪幾點?
(① 觀察有序、細致;② 想象豐富。)
觀察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基礎,我們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作業(yè)
1、帶著神奇、美好的情感讀課文并背誦。
2、積累20個描寫顏色第億詞。
3、按一定的順序寫一段話(100多字):
“這時,天空出現(xiàn)了……”
【板書設計】
上來了 霞光
顏色 變
火燒云 變化著 形狀(快、多)生活美好(自然現(xiàn)象 ) 自然神奇
下去了 恍恍惚惚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三】
一、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2課《火燒云》,我們先把這篇課文好好讀一讀,交流讀懂的內容。
自由回答,同時理清文章脈絡。
二、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讀懂課文,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研究,好不好?
1、學習文章第一段,你有什么問題嗎?
交流問題,并通過閱讀學生自己解決。
師:為什么不直接寫火燒云的顏色,而要通過景物的變化來寫火燒云的顏色?(生動,有趣,表達作者驚喜的感情。)
再讀,讀出這份驚喜的感情。
2、學習第二段。
1)理解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見也沒見過,說也說不出來的顏色。這句話。
2)這句話寫得真精彩,更精彩的內容還在后面呢!更精彩的是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先來讀讀課文,你們覺得精彩嗎?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么精彩呢?(非常喜歡火燒云,仔細地觀察,運用了豐富的想象。)
她的想象是非常成功的,讓我們來探究探究她成功的秘訣。
默讀,想想作者先想象了什么?接著想象了什么?最后想象了什么?
先寫形態(tài)像什么,再寫了神態(tài)怎么樣,最后寫了動態(tài)怎么變。
后面兩小節(jié)是不是也和這一節(jié)寫法一樣?
3)朗讀體會。
3、學習第三段
火燒云的變化是如此之快,可是轉眼之間它就下去了,看看在這最后一部分里你有什么問題嗎?交流。
朗讀。
三、想象練習
出示圖片,交流
出示兩幅圖片,請你選擇一幅畫,展開你想象的翅膀,也為我們展開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吧。
板書:
出現(xiàn)
顏色
12、火燒云變化(多、快)
形狀
消退
形態(tài)像什么
想象神態(tài)怎么樣
動態(tài)怎么變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生字。能
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
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zhèn)
靜、必須、揉眼睛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生活的感情。
4、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大膽想象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趣,引入新課
借助掛圖,讓學生欣賞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天空中云彩的變化,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2、檢查反饋。
3、理清文章的條理思路。
4、找出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三、指導學習生字詞
1、通過多種形式學習生字詞。
2、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四、學習寫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后,與同學交流。
2、師生互解疑難。
3、指導朗讀、背誦。
五、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
指導學生體會火燒云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特點。
六、作業(yè)
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述課文:課文主要講了火燒云的哪幾個方面?
2、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的變化。
3、火燒云下去時有什么特點。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學習火燒云的顏色變化部分。
(1)、自讀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火燒云
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
(2)、積累運用,指導朗讀。
(3)、讀中感悟。
2、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部分。
(1)、自讀第四、五、六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火燒
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
(2)、佳句欣賞。
(3)、指導朗讀。
(4)、積累運用。
三、拓展創(chuàng)新,發(fā)揮想象
學生出示自己畫的、收集到的火燒云圖片,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美麗的火燒云。
四、作業(yè)
課后摘抄好詞佳句。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五)
【教學設計思想】
學習第一部分時,要想象霞光映照下人及動物的色彩,體會作者的心情,讀出驚喜的語氣。學習第二部分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出現(xiàn)課文描寫的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及變化情況。此外,還應引導學生想想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其它顏色和形狀。這樣,才能使學生體會到火燒云的多姿多彩、變化迅速的特點。朗讀時才能通過語調、語速的變化表現(xiàn)出這一特點。第三部分應略處理,注意讀出對火燒云景色的留戀之情。
媒體使用是讓學生通過圖片感受火燒云的特點(顏色多、變化快),啟發(fā)學生仿寫。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 學會本課5個生字及9個詞語。
⑵ 了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
⑴ 邊讀邊想像火燒云變化的情境,體會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⑵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從4~7自然段中選擇兩段背誦下來。
3、情感目標:
體會火燒云現(xiàn)象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
邊讀邊想像,理解課文內容。課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學媒體】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火燒云》一課。
1、火燒云是什么意思?它的同義詞有哪些?
(火燒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中出現(xiàn)的彩色云霞。)
(朝霞、晚霞、彩霞。)
2、瀏覽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說一說。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3、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哪個詞用得特別好,為什么?
4、師:(出示課件 圖片)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又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樣有氣勢,給人一種動態(tài)變化的感受。
5、那么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板書:
出現(xiàn)──變化──消失
二、新授課
1、學習第一部分:
⑴ 自由讀第一段,思考:
火燒云上來時,地面的景物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⑵ 課件出示文字:
指名回答,想象當時的情景。
⑶ 課件出示圖:
他們的顏色為什么不同呢?
(人、物原本的'顏色不同。)
小結:
從這人和物顏色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火燒云很美,人們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火燒云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⑷ 請你把人們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自由讀。
師:火燒云不僅美,變化也極多。
2、學習第二部分:
⑴ 瀏覽課文,說一說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火燒云的變化。畫出這一段的總起句。
⑵ 指名回答。
板書:
顏色、形狀
⑶ 讀第四自然段,談談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體會到的?
板書:
顏色變化多、變化快
(7個表示顏色的詞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體會變化多、“一會兒”體會到變化快。)
⑷ 課件出示詞語:
紅彤彤:ABB;
半灰半百合:半……半……;
葡萄灰:水果或蔬菜+其顏色
讀出表示顏色的詞,體會一下詞的形式。
⑸ 想象火燒云還有哪些顏色的變化?仿照書上詞的表現(xiàn)形式說一說,用上“一會兒……”。
(藍盈盈、黃橙橙、半紅半黑、半粉半藍、草綠、桔黃、)
⑹ 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你的感受怎樣?
(那是多美的呀!)
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多呢?課文為什么沒有用這個詞?
(表現(xiàn)不出變化多和快。)
⑺ 讓我們通過讀來表現(xiàn)這美麗的火燒云吧!
⑻ 自由讀,指名讀,其他同學看課件,欣賞一下五彩繽紛的火燒云。
⑼ 在作者眼里,火燒云的形狀像什么?
(馬、狗、獅子)
① 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
變化多、變化快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火燒云變化快?
(過了兩三秒鐘)
② 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③ 讓我們通過讀把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多而快表現(xiàn)出來:
自由讀、指名讀、評讀。
④ 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先寫出現(xiàn)什么及其樣子,再寫變化的情況, 最后寫消失。)
⑤ 自由讀第六七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體會出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多而快?
(忽然、接著、一轉眼就變了)
⑥ 這三段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按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順序寫,把變化的過程分成三步:先寫出現(xiàn)什么及其樣子,再寫變化的情況, 最后寫消失。)
⑦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試著背一背。
⑧ 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邊看圖邊背誦有關段落。
⑨ 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又多又快,誰能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變化莫測、變化無常、變化多端、千變萬化、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⑩ 出示課件:
讓我們欣賞一下看圖片,想象火燒云的形狀象什么?
3、學習第三部分:
⑴ 讀課文,理解“恍恍惚惚”什么意思?為什么“恍恍惚惚”呢?
(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多、變化快,看得時間長了。)
⑵ 最后兩句寫出了什么?
(火燒云是在迅速變化的過程中消失的,又表達了從們對火燒云的喜愛、留戀之情。)
⑶ 指導朗讀:
讀出對火燒云的留戀之情。
三、小結
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火燒云的?你有什么感受?
四、作業(yè)
觀察火燒云,仿照課文第五至七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出現(xiàn)
火燒云 顏色
變化 多、快
形狀
消失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要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學重點 :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一、導入課題
1、齊讀課題;
2、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3、出示什么叫火燒云
二、自由朗讀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
三、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學習生字詞。指名讀、小組讀,齊讀。哪個字難寫,兇的部首是什么。出示多音字。
3、默讀全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請用“——”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4、人們?yōu)槭裁磳⒁环N云稱為“火燒云”?課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了?
出示: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句話中有一個動詞用得特別好,齊讀這句話,看看誰能把它找出來?(學生讀)
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給人一種動態(tài)變化之美。
5、文中的火燒云這一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夏天的傍晚)(你從哪里看出來?(晚飯過后;乘涼)
6、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第一自然?
引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小白豬變成了——,老爺爺?shù)暮幼兂伞?/p>
小結:這段話寫火燒云上來后地面發(fā)生的變化。
人們對火燒云的出現(xiàn)是什么態(tài)度的?(“笑盈盈”)
請你們帶著笑意朗讀第一段。
7、作者觀察火燒云時有著怎樣的感受?請你從課文中找一句話來回答。
“一時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火燒云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8、小組合作探究
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各有什么特點?請在3至6自然段中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小組內齊讀,然后說說你讀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1、我們小組讀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眼前仿佛看到了火燒云顏色非常(多):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師:“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能不能分別用“像____一樣的___色。”這句話描述一下?
2、火燒云就課文中這幾種顏色嗎?你從文中的哪句話看出來?(還有些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3、除了這些顏色外,還會有哪些顏色呢?
(蘋果綠、桃紅、玫瑰紫、石榴紅、杏黃、秋葉黃、黃瓜綠、草莓紅、橘黃、橄欖綠……)
4、四個“一會兒”構成了一個什么句?你從四個“一會兒”體會到了什么?(火燒云變化非常多,非???。)
5、你能用四個“一會兒”說一句話嗎?
6、師生配合朗讀。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7、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你能用一個四字詞來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
師:你真會用詞。誰來讀讀這段話,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二)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1、讀了課文4-6自然段,我們體會到了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而快。
《火燒云》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2、你從哪些詞語看出形狀多?請用“”標出來。變化快?用雙橫線畫出來。
形狀(多):馬、狗、獅子;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
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馬是跪著的。
師: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結: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的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
3、過渡:火燒云還會有哪些形狀?(動物、植物、人類等)
4、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么多這么快,你能用學過的四字詞概括嗎?
(變化多端、變化莫測、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三)火燒云下去了
小結:因為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說“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
四、回歸整體,激發(fā)情感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能用一句話贊美火燒云嗎?(火燒云真是五顏六色,變化多端啊!)
2、你在自然中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特的景物?(錢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樓...)
3、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寫得這樣美,這樣逼真?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馃粕蟻頃r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tài)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tài)來寫的。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展開豐富的想像,才能把作文寫得更好。
3、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誰知道蕭紅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蕭紅(1911~1942)〕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頗負盛名的女作家,原名張瑩。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1928年在哈爾濱市第一女中讀書,1933年出版與蕭軍合著的小說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1935年出版代表作《生死場》,魯迅親自為這篇中篇小說作序。1936年去日本養(yǎng)病,抗戰(zhàn)爆發(fā)后回國投入抗日戰(zhàn)爭。1942年因患肺病,在香港去世。
五、達標測評
根據(jù)課文內容,完成填空。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順序,具體生動地描寫了火燒云顏色、形狀_______和________這兩個特點,表達了作者對________贊美之情。
板書: 上來了(紅)
顏色——五顏六色
火燒云 形狀——變化萬千
下去了(一會兒工夫)
【教學總結】
開學已經(jīng)一個月了,這一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在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導學自主模式。從理論上講,導學自主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合作意識的增強,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展示……諸多的優(yōu)點都促使我懷著滿心的激情與期待,開始嘗試導學自主模式的課堂教學。我明白萬事開頭難,在嘗試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難題,比如:學生沒有自學習慣,不會自學的方法,小組合作中,小組長不會領導合作,組員不知道該怎么合作,小組合作時間緊,任務重,班級展示無序、銜接不緊、形式單一、課堂時間不夠用、課時教學目標不能按時完成,但有學校長效性教學目標與理念的支持,再加上嘗試的過程中一些值得欣慰的地方,讓我有信心將導學自主模式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下面是我在《火燒云》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收獲與反思。
本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通過對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的觀察與學習,體會了作者描寫這一幅絢麗多彩的晚霞畫卷,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瑰麗景象和看到火燒云的喜悅心情。課中我抓住“多、變”的特點,根據(jù)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的特點,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領學生學習作者仔細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以及課文一段一形態(tài)的描寫方法,使學生感受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通過仿寫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學習寫作方法,效果相當好!
(一)、美圖課件,激發(fā)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依照課文順序,邊學文邊出示關于火燒云的優(yōu)美圖片資料,讓學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燒云的美麗壯觀,感受圖文的吻合,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起學生學習課文內容興趣,。
(二)、激發(fā)想象,仿寫練習。
在學習完課文,體會作者在寫火燒云形態(tài)時一段一形態(tài)的寫作方法之后,我又出示了幾幅火燒云的其他圖片,讓學生再次感受火燒云的奇特壯麗的同時,激勵學生大膽想象,把圖中的云想象成某種動物、植物、人物等形態(tài)或某想象成某種場景,用語言介紹給大家聽。緊跟著,我布置了課后小練筆:仿寫課文,大膽想象,寫一寫天空的云的姿態(tài),每人至少寫三種。結果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同學們的想象天馬行空,寫出來的每一朵云都是一個小故事,有像物的`,有像人的,有像童話場景的,有像神話形象的……真正是異彩紛呈,讓人大飽眼富。有十多人的仿寫片段還被選中,展示在我的們的“美文展示臺”中。
相信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中,孩子們會有越來越多的精彩表現(xiàn),真正學會自主合作學習,在自主合作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火燒云》教學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要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學重點 :
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教學難點 :
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一、導入課題
1、齊讀課題;
2、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3、出示什么叫火燒云
二、自由朗讀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
三、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檢查預習生字。
3、人們?yōu)槭裁磳⒁环N云稱為“火燒云”?課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了?
出示: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句話中有一個動詞用得特別好,齊讀這句話,看看誰能把它找出來?(學生讀)
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給人一種動態(tài)變化之美。
5、文中的火燒云這一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夏天的傍晚)(你從哪里看出來?(晚飯過后;乘涼)
6、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第一自然?
引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小白豬變成了——,老爺爺?shù)暮幼兂伞?/p>
小結:這段話寫火燒云上來后地面發(fā)生的變化。
人們對火燒云的出現(xiàn)是什么態(tài)度的?(“笑盈盈”)
請你們帶著笑意朗讀第一段
7、作者觀察火燒云時有著怎樣的感受?請你從課文中找一句話來回答。
“一時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火燒云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8、小組合作探究
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各有什么特點?請在3至6自然段中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小組內齊讀,然后說說你讀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1、我們小組讀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眼前仿佛看到了火燒云顏色非常(多):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師:“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
2、火燒云就課文中這幾種顏色嗎?你從文中的哪句話看出來?(還有些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3、除了這些顏色外,還會有哪些顏色呢?
(蘋果綠、桃紅、玫瑰紫、石榴紅、杏黃、秋葉黃、黃瓜綠、草莓紅、橘黃、橄欖綠……)
4、四個“一會兒”構成了一個什么句?你從四個“一會兒”體會到了什么?(火燒云變化非常多,非??臁#?/p>
5、你能用四個“一會兒”說一句話嗎?
6、師生配合朗讀。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7、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你能用一個四字詞來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
師:你真會用詞。誰來讀讀這段話,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二)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1、讀了課文4-6自然段,我們體會到了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而快。
《火燒云》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2、你從哪些詞語看出形狀多?請用“”標出來。變化快?用雙橫線畫出來。
形狀(多):馬、狗、獅子;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
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馬是跪著的。
師: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結: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的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
我們再來看看四至六自然段,你是否發(fā)現(xiàn)這三段在結構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按出現(xiàn)——樣子——變化”來組段。
3、過渡:火燒云還會有哪些形狀?請以“出現(xiàn)——樣子——變化”這樣的結構來說說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指名說動物、植物、人類等)
4、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么多這么快,你能用學過的四字詞概括嗎?
變化多端、變化莫測、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三)火燒云下去了
小結:因為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說“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
四、回歸整體,激發(fā)情感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能用一句話贊美火燒云嗎?(火燒云真是五顏六色,變化多端?。。?/p>
2、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寫得這樣美,這樣逼真?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總結: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馃粕蟻頃r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tài)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tài)來寫的。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展開豐富的想像,才能把作文寫得更好。
3、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誰知道蕭紅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五、達標測評
根據(jù)課文內容,完成填空。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順序,具體生動地描寫了火燒云顏色、形狀_______和________這兩個特點,表達了作者對________贊美之情。
教學反思:
《火燒云》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的是晚飯過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節(jié)課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初讀課文,明確學習目標。
先讓學生自學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后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云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tài)。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后重點朗讀。
(二)、合作探究,讀中感悟。
我讓學生邊讀邊想,并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這部分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并積累品析好詞佳句,并嘗試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xù)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云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熏陶。若在讓學生講火燒云“出現(xiàn)——樣子——變化”后,再讓學生用文字寫出來,這樣鍛煉學生的寫的能力就更好了。
橋教案680字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橋面的形狀、橋墩的疏密等因素對橋的承重力的影響,并做簡單的記錄。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四種橋面:單層紙制的平面橋面;雙層紙制的平面橋面;單層紙彎成的單孔拱形橋面;單層紙折成制的梯形橋面。
2、樂高積木人手一份
3、記錄表格人手一份
活動重難點:
初步了解橋面的形狀、橋墩的疏密等因素對橋的承重力的影響。
活動過程:
一次嘗試
橋面與承重
1、出示四種不同橋面的橋,幼兒觀察它們的異同。
2、設疑:在這四種橋上放樂高積木,那種橋上能放得最多。
(幼兒猜測并說理由)
3、介紹記錄表及記錄方法。
4、幼兒操作嘗試并記錄。
5、討論:哪種橋上放的積木最多?哪種橋上放的積木最少?為什么同樣大小的橋面,不能放一樣多的積木?
6、小結提升:不同形狀的橋面,承受重量的本領是不一樣的。
二次嘗試
橋墩與承重
1、幼兒觀察兩座橋墩距離不同、橋面相同的橋。
2、設疑:這兩座橋上放積木,能放得一樣多嗎?
3、幼兒提出各自假設。
4、幼兒操作嘗試并記錄。
5、討論:為什么這兩座橋不能放同樣多的樂高積木?
6、小結提升:橋墩距離大,承受重量的本領小;橋墩距離大小,承受重量的本領大。
活動延伸:
鼓勵再探索
1、設疑:在同一座橋上放積木,集中放可以放得多,還是分開放可以放得多,請你們在區(qū)角活動時去試一試。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能夠根據(jù)教學目標開展,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啟發(fā)感知。講述與操作讓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逐步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興趣及強烈的探索欲望。發(fā)明創(chuàng)新方法,體驗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動靜結合,注意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幼兒思維活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品質。
以上就是《圓的周長教學教案匯總1930字》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圓的周長教學設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相關推薦
更多>-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1930字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初二地理教案193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學目的1.了解山脈的概念,掌握我國主要山脈的名稱及其分布。2.通...
-
范文合集:圓的認識教學怎么寫230字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范文合集:圓的認識教學怎么寫230字》,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2....
幼師必看的防災減災的教學方案04-13
- 經(jīng)典幼兒園防災減災教學活動方案 【精】04-13
- [精品]七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典型案例7篇04-13
- 有關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篇)04-14
- [精品]拔蘿卜教案小班語言精選4篇04-13
- [實用]大家來植樹大班教案萬能版190字04-14
- 實用精選:大禹治水教案第一課時公開課4篇04-13
- 飛呀飛教案4篇04-13
- 實用!八年級地理教學反思簡短萬能版180字04-13
-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匯總1930字04-14
- 長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09-13
- 六年級圓的周長數(shù)學教案11-24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2)》數(shù)學教案10-30
- 圓的周長09-03
-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匯總1930字04-14
- 參考范文:《小螺號》教案模板03-29
- 【范文參考】 環(huán)保教案最新模板04-04
- 范文模板: 《郊游》教案之三04-06
- 圓的周長09-03
-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匯總1930字04-14
- 最新的幼兒園中班教案獲獎參考范文05-01
- 最新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獲獎參考范文05-01
- 范文合集:圓的認識教學怎么寫230字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