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六年級
發(fā)表時間:2021-11-01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應用廣角》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應用廣角》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 整理與復習
第5課時 應用廣角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6頁整理與復習第23-2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加強,通過收集信息和動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意識。
3、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和整理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方面知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復習百分數的相關知識。
做課本第116頁第23題。
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好的數據,分別計算出題中每個空的問題,直接填寫在書上,完成后交流核對。
2、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知識。
出示課本第116頁第24題。
學生讀題后提問:要求這個紙盒的容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這些條件給我們了嗎?怎樣得到這些條件?
回答后讓學生列式計算,完成后集體講評。
三、綜合運用、提高能力
出示課本第116頁第25題。
讓學生討論:這三堆小正方體分別是怎樣堆的?有什么不同?怎樣能得到每堆有多少個小正方體?
四、課堂總結
有什么新的收獲呢?你對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教學反思:
延伸閱讀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納稅》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納稅》數學教案
第六單元 百分數
第9課時 納稅
教學內容:
課本第97頁例7,“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納稅和稅率,理解和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納稅意識,繼續(xù)感知數學就在身邊,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3、培養(yǎng)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握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滲透生活即數學的教學思想。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了解納稅
教師介紹: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用于發(fā)展經濟、國防、科學、文化、衛(wèi)生、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yè),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保衛(wèi)國家安全。因此,任何集體和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稅收的種類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和所得稅等幾種。
提問:你知道生活中到稅務部門納稅的事嗎?那么究竟什么是納稅,納稅額應該怎樣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納稅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7。
出示例7:星光書店八月份的營業(yè)額是6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個書店八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
指名學生讀題后全班學生再次讀題。
提問:題里的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實際上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學生嘗試練習。
學生可能有下面兩種方法:
方法1:引導學生將百分數化成分數來計算。
方法2:引導學生將百分數化成小數來計算。
集體訂正,教師板書算式。說說這題你是根據什么來列式的?
強調:求應納稅額實際上就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就是把應該納稅部分的總收入乘以稅率百分之幾,就求出了應納稅額
2、做“試一試”。
提問:這道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實際獲得的獎金。
學生板演與齊練同時進行,集體訂正。
3、完成練一練后全班交流。
三、反饋練習
只列式不計算。
1、一家運輸公司10月份的營業(yè)額是260000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3%繳納營業(yè)稅,10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
2、李華買了一輛12萬元的汽車,按規(guī)定買汽車要繳10%的購置稅。他買的這輛汽車一共要付多少元?
3、一個城市中的飯店除了要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以外,還要按營業(yè)稅的7%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如果一個飯店平均每個月的營業(yè)額是14萬元,那么每年應交這兩種稅共多少元?
四、課堂總結
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內容?認識到什么?如果沒有納稅,國家就籌集不到必要的資金為大家辦事。因此,我國憲法規(guī)定每個集體和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希望同學們長大了爭當納稅先鋒,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六第1-3題。
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數與形》數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數與形》數學教案
一、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研究發(fā)現圖形中隱藏著的書的規(guī)侓,并會應用所發(fā)現的規(guī)侓。
2、使學生會利用圖型來解決一些有關的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極限等基本的數學思想。
(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教學內容和作用。
數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與行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可使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直觀。
數與形相結合的例子在小學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時候,是圖形中隱含著數的規(guī)侓,可利用數的規(guī)侓來解決圖形的問題。有時候,是利用圖形來直觀地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原理與事實,讓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學生思維的抽象程度還不夠高.經常需要借助直觀模型來幫助理解。例如:利用長方形模型來教學乘法的算理,利用線段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積模型來解釋兩位乘兩位數的算理、乘法分配侓、完全平方公式等(如下圖)。
還有時候,數與形密不可分,可用“數”來解決“形”的問題,也可以用“形”來解決“數”的問題。例如:幾何及微積分中曲線與方程、方程組及函數與圖像互為工具互為解釋,有機融合。小學中的正比例關系和反比比例關系圖象也很好的反映了這樣的思想。
本單元中,教材以“1+3+5+7+……+(2n-1)=n2”“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1”為例,引導學生認識和利用數學與形的結合,可以解決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
具體編排結構如下:
等差數列1,3,5,…之和與正方形數的關系 例1
求等比數列1/2,1/4,1/8,…之和 例2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使學生通過數與形的對照,利用圖形直觀形象的特點表示出數的規(guī)律。例如,例1中,從圖形的角度直觀的理解“正方形數”和“平方數”的特點。
二、是借助圖形解決一些比較抽象的、復雜的、不好解釋的問題。例如,例2中,解決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的求和問題,教材利用分數意義的直觀模型,使學生直觀的理解“無限”的抽象概念;再如,練習二十二第6題,通過畫示意圖的方式可以比較便捷的解決比較抽象的問題。
2、教材編排特點。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⑴ 突出探索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的編排意圖。不管是數還是形,都突出對其規(guī)律的探索。例如,通過觀察和計算1、1+3、1+3+5、1+3+5+7+…既能發(fā)現加數的規(guī)律(從1開始的連續(xù)奇數的相加),又能發(fā)現和的規(guī)律(都是連續(xù)的正方形數);通過觀察和計算1/2+1/4、1/2+1/4+1/8、1/2+1/4+1/8+1/16,…同樣,既能發(fā)現加數的規(guī)律,又能發(fā)現和的規(guī)律。在發(fā)現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再引導學生把規(guī)律應用于一般的情形,解決問題。
⑵ 在利用數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培養(yǎng)基本的數學思想。例如,在例2中,讓學生通過計算,發(fā)現和越來越趨向于1,感受什么叫“無限接近”。雖然無法一一窮舉所得的結果,但可以利用觀察到的規(guī)律進行“無窮無盡的”類推。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推理和極限的思想。
(三)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數形結合,相互印證。
形的問題中包含數的規(guī)律,數的問題也可以用形來幫助解決,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體會到數與形的這種完美結合。既可以從數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看看可以怎樣用圖形來表示數的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尋找圖形中所包含的數的規(guī)律。通過數與形的對應關系,互相印證結果、感受數學的魅力。例如,在例1中可以先讓學生計算1+3+5+…的得數,使學生發(fā)現得到的和都是“平方數”,再通過圖形的規(guī)律理解“平方數”和“正方形數”的含義。也就是說,如果用1個小正方形、3個小正方形、5個小正方形……可以共同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圖。也可以有規(guī)律的呈現由小正方形拼成的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圖,讓學生看看前后兩個大正方形圖相差多少個小正方形,例如,邊長是2的大正方形和邊長是1大正方形,相差的是3個小正方形;邊長是3的大正方形和邊長是2大正方形,相差的是5個小正方形……相差的小正方形數正好是“?”形中的小正方形數。因此,每個大正方形圖中都隱藏著一個算式,即1+3+5+…+(2n-1)=n2。
2、使學生感受到用形來解決數的有關問題的直觀性與簡捷性。
圖形的直觀、形象的特點,決定了化數為形往往能夠達到以簡馭繁的目的。例如,例2中,用舉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數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證明無限多項相加的結果為1。但是如果用圓和線段的圖形加以說明,學生則比較容易理解當一個數無限趨近于1時,其結果就是1.一個極其抽象的極限問題,由于用圖形來解決,就變得十分直觀和便捷了。
3、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數與形的通用模式。
小學階段,雖然不要求寫出一個數列的通式,但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利用圖形的規(guī)律,從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數列的通用模式。例如,第109頁第1題,根據例1的結論,很容易得到第n個圖形中最外圍的小正方形數為:(2n+1)2-(2n-1)2,也可以從結果看到第一個圖最外圈有8個小正方形,第二個圖最外圈有8×2個小正方形,第三個圖最外圈有8*3個小正方形……通過推理,可知第n個圖最外圈就有8×n個小正方形,每一次都是在前一個圖的基礎上增加8個小正方形。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每次多的這8個小正方形都是怎么來的?使學生觀察到是由于每邊增加2個小正方形所產生的。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利息》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利息》數學教案
第六單元 百分數
第10課時 利息
教學內容:
課本第98頁例8,“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4-6題。
教學目標:
1、了解儲蓄的含義。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3、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
教學重點: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公式進行利息計算。
課前準備:
存款單、有關利率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從師生談話中引出“壓歲錢”的話題。
師:老師與你們一樣大的時候,過年最開心的也是能拿壓歲錢,那么你們現在過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壓歲錢?
師: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壓歲錢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長輩對我們的關心。你們拿了那么多的壓歲錢,是不是都買鞭炮放了?那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引導學生存入銀行)
2、聯系生活,理解有關利息的知識。
師:壓歲錢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多余的存銀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時間要用身份證才能拿?!?
師:儲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儲蓄的利率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較多?(生齊答:利息。師板書)
師:那么誰來舉例說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師: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師板書)
師:看來定期儲蓄的利率比較高,定期儲蓄中又分了一些類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們來看下這張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儲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學生讀題后說說題目的意思
教師提問:應該選擇哪種年利率來計算?為什么?
學生獨立嘗試后交流。
讓學生把計算利息的公式補充完整。補充問題:兩年后他從銀行拿回的錢一共是多少?
2、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對。
3、完成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十六第4題。
四、課堂總結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決定?你還知道什么?如何計算利息?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六第5、6題。
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應用廣角》數學教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應用廣角》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應用廣角》數學教案
第九單元 整理與復習
第5課時 應用廣角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4--105頁。
教學目標:
1、能讀懂題意,了解解決實際問題類型的題目的含義。
2、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3、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本冊書知識的掌握的情況。
教學重難點:
周期現象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引入內容
1、你在生活中發(fā)現了哪些數學問題?
2、你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嗎?
二、組織練習
1、簡單的周期現象P105頁第25題。
指名學生讀題,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從圖中看出第4、5秒照明燈是亮的還是暗的?
幾秒后亮燈的情況開始和前面重復?照明燈發(fā)光的規(guī)律是什么?
第39、40稱照明燈是亮的還是暗的?
如果讓照明燈每5秒以固定的規(guī)律變化,你會設計嗎?像上圖那樣畫一畫。
2、學生獨立完成P104頁第23、24兩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說他每步的運算想法
綜合算式是如何列的,符合題意嗎?
3、調查你們小組同學每家的圖書本數,制成統(tǒng)計表。
你能說說小組同學家圖書本數的平均數最少不會少于多少,最多不會大于多少?并算出這個平均數嗎?
三、自我評價
回顧自己本學期學習的表現,能得幾個★,就把幾個☆涂上顏色。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簡單的周期現象:
亮亮暗亮暗暗 亮亮暗亮暗暗 亮亮暗亮暗暗
教后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匯總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匯總
第一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展開與折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體積與容積(1)》《體積與容積(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2)》《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練習課》《整理與練習(1)》《整理與練習(2)》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表面涂色的正方體》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分數與整數相乘》《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1)》《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2)》《分數與分數相乘》《分數連乘與實際問題》《練習課》《倒數的認識》《整理與練習(1)》《整理與練習(2)》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分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分數》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分數除以分數》《分數除法實際問題》《練習課》《分數連除和乘除混合》《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練習課》《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練習課》《整理與練習(1)》《整理與練習(2)》《樹葉中的比》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第四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解決問題的策略(1)》《解決問題的策略(2)》《練習課》第五單元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1)》《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2)》《練習課》第六單元 百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練習課》《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百分數與分數的互化》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率》《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練習課》《納稅》《利息》《折扣》《練習課》《解決稍復雜的百分數問題(1)》《解決稍復雜的百分數問題(2)》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練習課》《整理和復習(1)》《整理和復習(2)》《互聯網的普及》第七單元 整理與復習《數的世界(1)》《數的世界(2)》《數的世界(3)》《圖形王國》《應用廣角》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練習課》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練習課》數學教案
第六單元 百分數
第15課時 練習課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106頁練習十七第9-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復雜的百分數問題,提高解題能力。
2、通過練習,溝通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找準應用題的等量關系。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找出下列各題中的單位“1”,并說出下列句子的含義。
男生人數占女生人數60%。
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20%。
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25%。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樹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豬肉單價比去年上漲了80%。
二、比較練習
第一組;
(1)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3)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4)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練習后將這四題逐一比較(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二組;
(1)修一條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兩天正好修了全長的一半,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2)一根鋼管長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長的 ,第二次截去 米,還剩多少米?
學生獨立練習后將這兩題進行比較(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七第10題。
(1)讀題,理解含有分數的條件,說出等量關系。
(2)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2、做練習十七第14題。
(1)引導學生弄清題中兩個分數的不同含義。
(2)找出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3)列方程解答。
3、獨立完成練習十七第11、12、13題。
學生獨立練習后由學生進行交流評講。
四、課堂總結
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所學的知識。
列方程解稍復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時怎樣思考?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9、15題。
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圖形王國》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圖形王國》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 整理與復習
第4課時 圖形王國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5頁整理與復習第18-2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鞏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有關知識,理解常用的體積(容積)單位的意義。
2、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鞏固長、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知識。
教學難點:
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揭示課題
出示一個長方體。
師:看了這個盒子,你能向同學們介紹它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回答:(可能有:這個盒子是長方體,我能求出它的表面積和體積,我還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稱呢?。?/p>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這方面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整理與回顧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
師:誰上來畫一個長方體的圖給同學們看一看呢?一人上黑板畫。指名二人對照這個酒瓶盒和圖,說說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
學生口答。
師:正方體呢?指名說說正方體各部分名稱及特征。
2、復習長、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
指名學生回答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
練習:求下面各物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①長8CM,寬6CM,高5CM
②長12DM,寬6DM,高2.5DM
③ 棱長9M.
學生計算,完成后集體核對。
3、拓展提高。
(1)出示課本第115頁第18題。
學生獨立填寫合適的單位,完成后指名回答,討論所填寫的單位是否合適。
(2)出示課本第115頁第19題。
復習單位名稱之間的互化。
(3)完成課本第115頁第20題。
學生獨立填表,填完成集體討論講評。
(4)做課本第115頁第21題。
出示展開圖,你能說出這個正方體相對的面分別是誰嗎?指名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思考,指名回答。
三、練習鞏固、開啟想象
出示:(每人發(fā)一張作業(yè)紙)
師:大家自己動手測量所需要的數據,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四、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之后,你對長、正方體的知識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還有什么疑惑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115頁第22題。
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數學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數學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數學教案
第4單元 比
第3課時 比的應用
【教學內容】
第54--56頁“比的應用”及練習十二。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比的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難點: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
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導學過程】
【自主預習 】
1、我們在教學中學過平均分,平均分的結果有什么特點?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個數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即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釋液,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補充問題并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1、閱讀例2主題圖,再用自己的話表述題意,說說稀釋液是怎么配制的?
想一想“濃縮液和水的體積1:4”,是什么意思?
就是說在500ml的稀釋液,濃縮液占1份,水的體積占4份,一共是5份,濃縮液占稀釋液的5分之1,水的體積占稀釋液的5分之4。
2、自己動筆,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你想出了幾種?每一種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3、對照課本,比較兩種解法的聯系與區(qū)別,你更喜歡哪一種?并把例題解答過程中的空白處填完整。
4、對得數進行檢驗,并思考:這道題中完整的檢驗包含幾個方面?
檢驗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釋液的總體積;
二是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寫成比的形式,看化簡后是不是等于1:4
5、練一練:P55練習十二題1、2、3題。
6、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梳理】
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隨堂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4、8題
2、練習十二的第7題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數學教案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
第7課時 比的意義
教學內容:
課本第53--54頁例7、例8和“練一練”,練習九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認識比的前項、比號和后項。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會正確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系,明白比的后項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和求比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同除法、分數的區(qū)別是教學的另一個難點。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出示例7實物圖
提問:“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系?
相差關系 倍數關系
二、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在對兩個數量用除法比較的基礎上,來學習一種新的數學比較方法--比。(板書課題)
1、教學比的意義。
(1)師:2÷3是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
師述:用新的一種數學比較方法,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樣說?
(3)小結:現在我們知道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比。
指出:兩個數的比是有順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兩個數量的關系時,一定要按照敘述的順序,正確表達是那個數量與那個數量的比,不能顛倒兩個數的位置。
(4)出示試一試。
提問:圖中的四個比分別表示什么含義?
討論:如果把內中溶液里的洗潔液看作1份,水分別可以看作幾份?
2、教學例8。
出示例題后,讓學生填表。
提問:小軍和小偉的速度是怎樣求出來的?
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明確:900:15是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就是小軍走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就是小偉走這段山路的速度。
3、學習比的寫法和各部分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師:以上我們學習了比的意義,在數學中,比還有這樣的記法。
教師示范寫比,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2)師說明:中間的“:“叫做比號,讀的時候直接讀比。
(3)師:比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呢?請大家看書p53的中間內容。
(4)提問:比各部分的名稱,并板書。
4.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項目 相互關系 區(qū)別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兩個數的關系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一種運算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一種數
結合展示學生整理的表格,小結:
⑴比與除法、分數是有聯系的: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法中的衩除數,相婁于分數中的分子;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母;比值相當于除法中的商,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數值。
⑵比與除法、分數是有區(qū)別的: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除法是一種運算,分數是一個數。
提問: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為什么?說說你的相法。
三、鞏固深化
1.完成”練一練“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直接填寫在書上,完成后集體講評。
2.練習九1、2、4題。
學生獨立填寫在書上,完成后交流核對。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第3題。
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分數》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分數》數學教案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
第3課時 分數除以分數
教學內容:
課本第46頁例4和“練一練”,練習七第9-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
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分數除以分數的試題。
2、使學生在探索分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總結、歸納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和歸納、總結等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口算。
2/3÷2 1/4÷4 5/12÷10 3/10÷6
9÷3/10 4÷4/5 2÷3/14 1÷3/2
2、揭示課題: 分數除以分數
二、教學例4
1、出示例4,學生讀題,列式。
提問: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追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怎樣列式?
板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探索:分數除以整數怎么算呢?
(1)請大家畫圖探索一下這個算式得多少?
各自在書上的長方形里分一分,畫一畫。
(2)指名到黑板上畫一畫,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討論:分數除以整數,能不能用被除數乘除數的倒數來計算呢?
請大家計算一下它的積,看得數與我們畫圖的結果是不是一樣?(一樣)
得數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3、練習,驗證猜想
完成練一練第1題:先在長方形中涂色表示3/5 ,看看3/5里有幾1/5個 ,有幾個 3/10,再計算。
3/5÷1/5=3/5×( ) 3/5÷3/10=3/5×( )
你發(fā)現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聯系前面學習的分數除以整數和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你能說出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學生的討論,板書:甲÷乙=甲×1/乙(乙≠0)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獨立練習,并指名板演,練習后評議交流。
2、完成練習七第10題。
獨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練習后評議交流。
3、討論練習七第11題。
獨立計算后,引導比較,啟發(fā)思考:什么情況下,除得商比被除數小?什么情況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數大?
4、討論練習七第12題。
不計算,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直接判斷左邊的式子和右邊數的大小。
各自判斷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七第9、13、14題。
六、閱讀與交流
閱讀“你知道嗎?”,然后全班交流。
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整數》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整數》數學教案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
第1課時 分數除以整數
教學內容:
課本第33-34頁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1-4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理解:把一個分數平均分成幾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算理。
2、使學生經歷探究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認識分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分數乘法,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分數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習分數除以整數。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2)提問: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喝,怎樣列式?為什么?(板書4/5÷2=)
(3)學生討論:4/5÷2可以怎樣計算?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4)讓學生交流想法:
①把4個單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還是5。
引導學生用圖示法表示出這樣算的算理。
②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4/5÷2就可以用4/5×1/2,結果是2/5。
誰能再說一說,4/5除以2為什么可以用4/5×1/2來計算?1/2是2的什么數?(倒數)
2、完成“試一試”。
(1)提問:如果4/5升果汁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樣列式?(板書:4/5÷3)
(2)4/5÷3怎么計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數算出得數?為什么?可以怎么算?
3、總結方法。
提問:你覺得分數除以整數,可以怎么算?怎樣算比較方便?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引導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進行操作,并根據操作過程寫出得數。
2、做“練一練”第2題。
練習后問:分數除以整數,可以轉化成分數乘法來計算,用這個分數與誰相乘?
3、做“練一練”第3題。
各自練習后,指名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4、做練習七第2題。
提問:每組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計算時有什么不同?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分數除以整數怎樣算?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分數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數?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七第1、3、4題。
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整數除以分數》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整數除以分數》數學教案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
第2課時 整數除以分數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46頁例2、例3和“練一練”,練習七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整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整數除以分數的試題。
2、使學生在探索整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發(fā)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課前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3/8÷3 4/5÷4 9/5÷6 4/13÷2
2.揭題:整數除以分數。
二、教學例2
1、提問:把4個同樣大小的橙子分給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怎么列式計算?
追問:為什么用4÷2?
繼續(xù)提問:如果每人吃1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2、出示第(2)題,指名讀題,口頭列式。
問:解答這個問題,為什么也是用除法計算?
出示掛圖,請根據圖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4÷1/2?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
把4個橙子每 個分成一份,可分成幾份?4÷1/2 是幾?
板書:4÷1/2 =4×2
看到這個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第(3)題。
(1)學生讀題,列式。
(2)你能在圖中分一分,再想出計算結果嗎?
讓學生操作后明確:4÷1/3=12 4÷1/4 =16
(3)出示:4÷1/3 =4×( ) 4÷1/4 =4×( )
提問:從這兩個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三、教學例3
1、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列式。
2、請根據每 米剪一段,在圖上分一分,看看結果是多少。
3、想一想:4÷ 可以怎么算,為什么?
板書:4÷2/3 =4×3/2 =6
4、歸納和總結:想一想,整數除以分數可以怎么算?
先在小組中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四、鞏固練習
1、做“練一連”第1題。
先讓學生各自在書上獨立填寫,再指名交流。
2、做“練一連”第2題。
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練習后評議交流。
提醒學生:把分數除法轉化成分數乘法后,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3、做練習七第5題。
先讓學生看圖想商是幾,再計算。比較看圖得出的結果與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否一致。
4、做練習七第7題。
先計算,再比較: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七第6題和第8題。
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倒數的認識》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倒數的認識》數學教案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第7課時 倒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第36頁例7和“練一練”,練習六第16-21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倒數的概念,掌握求倒數的方法,能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2、培養(yǎng)數學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問:每個算式中兩個數相乘的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還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二、教授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7。
下面的幾個分數中,那兩個數的乘積是1?
3/8 5/4 3/5 7/10 4/5 2/3 10/7 8/3
(2)學生回答。
(3)引出概念。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例如3/8 和8/3互為倒數??梢哉f3/8 是8/3的倒數,8/3是3/8的倒數。
(4)學生舉例來說。進行及時的評議。
(5)追問: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為什么要說“互為倒數?”
2、歸納方法。
小組討論:
觀察倒數和原數的關系,想一想一個數的倒數與原數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全班交流。
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問:5的倒數是幾?1的倒數是幾?
學生回答,并說原因。
追問:0有倒數嗎?為什么?
指出: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的積都不會是1,所以0沒有倒數。
除0以外,在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3、完成“練一練”。
學生回答。
指出:分子是1的分數,它的倒數就是分母,整數的倒數就是這個整數做分母,分子是1。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六第16題。
學生填書上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六第17題。
指名口頭回答。
3、做練習六第18題。
學生填書上后,集體訂正。
4、做練習六第19題。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每一組數的規(guī)律。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是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六第20、21題和思考題。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