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語文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9-26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的:
品味語言,認識曲文的藝術手法
把握劇本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形象
了解元雜劇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朗讀全文(曲文)
正音正義:提防阡陌劊子手嗟嘆亢旱JAB88.cOm
二、劇情分析
(一)問:本折故事分為幾個場景?從哪里劃分?為什么?
1、[端正好][滾繡球]
2、[倘秀才]——[鮑老兒]
3、[耍孩兒]至[煞尾]
(二)分析曲詞的內(nèi)容和情感
齊讀第一個場景。要求用富有情感的語言。
1、這兩段曲詞寫了什么內(nèi)容?
憤怒控訴。(板書)
----天地不公。天,上指統(tǒng)治者;地,下指官吏。這是對整個社會秩序的懷疑。
2、從曲詞中你讀出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⑴怨——天地:“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
⑵恨——不平:“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謂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
⑶哀——自己:“哎,只落得兩淚漣連。”
3、這兩首曲子,情感激昂。作者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達到這種效果的?
⑴對偶句:整齊,語氣連貫,適于表達暢達的情感。
⑵對比手法:鮮明的情感色彩。
⑶呼告:情感噴發(fā)式的直抒胸臆。
⑷“字句皆無忌憚”的語言:口語:“葫蘆提”“合”等。自然,不受約束,情感力量充分。
分角色朗讀第二個場景。
1、這一場景主要寫竇娥與婆婆的“訣別“,感情基調是什么?
哀婉凄惻。(板書)
2、這一場景表現(xiàn)了竇娥的什么性格?
善良,孝順。(板書)
3、作者著力刻畫竇娥的善良,在表達主題上起到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以善良的被毀滅,揭露社會的黑暗。這個人越是善良,溫順,揭露的意義越深刻。
第二課時
一、齊讀“三樁誓愿”曲詞。
1、“三樁誓愿”,反映了竇娥怎樣的情感?
抗爭精神和堅信冤情被雪的壯烈。(板書)
2、為什么要發(fā)三樁誓愿?一樁不行嗎?
不行。
⑴因為歷史上和冤有關的傳說有好幾個,竇娥覺得冤情太深,少了不充分。
⑵三個誓愿有不同的程度。
①血灑白練:不落紅塵。
②六月飛雪:潔白不染。
③亢旱三年:懲罰世道。
顯示自己的冤情——報復這不公平的世道。
3、對這種浪漫主義的手法,你怎樣認識?
理想的寄托。如果你受了冤屈,也會這樣想,雖然不合邏輯,但卻合乎情感。
明代葉憲祖改編《竇娥冤》故事,名為《金鎖記》。記竇娥丈夫蔡昌宗并未夭折,而是于上京途中黃河遇險,掉落水中,被龍王招為駙馬。三年后,上京應舉,狀元及第。竇娥刑場當刑時,大雪紛飛,監(jiān)斬官急令刀下留人,收入監(jiān)房。后竇天章為肅政廉訪使,為竇娥平反冤情,父女進京,于舟中遇到蔡昌宗,夫妻團圓。
這兩種結局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二、最后“煞尾”一節(jié),曲詞有什么特點?
景物渲染。
三、元雜劇基本知識(略)
四、背誦《滾繡球》
相關閱讀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三)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教師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教案的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三)”,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通過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竇娥形象的社會意義,理解戲劇主題。
3、戲劇“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視頻欣賞,引入學習本劇第二個場景。
教師:竇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說第一個場景刻畫了一個滿含悲憤之情,有著強烈反抗意識的竇娥,那么,第二個場景又跟我們帶來的是什么樣的竇娥呢?
二、賞析第二個場景:
1、學生角色朗讀《倘秀才》《叨叨令》和竇娥與劊子手的對白,(男:劊子手,女:竇娥)思考:講了什么內(nèi)容?表現(xiàn)了竇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學生明確:主要寫了竇娥請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見自己受刑而傷心。主要表現(xiàn)了竇娥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
2、教師:竇娥來到了法場,她婆婆也來到了法場,接下來,讓我們來朗讀一下竇娥和婆婆的對白,思考:這段對白,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們明確:這些話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樣自然、貼切,沒有絲毫加工的痕跡,而且與竇娥的身份、處境相吻合,刻畫了她善良的心地。
3、這段對白,除了刻畫竇娥善良的心地,還敘說了竇娥的冤屈,這在情節(jié)上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明確:這段對白,主要用以激發(fā)人物的內(nèi)心冤屈,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憤恨,為后文發(fā)三樁誓愿作了鋪墊。
4、女生齊讀《鮑老兒》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竇娥說自己:“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這話這樣理解?
學生明確:因為現(xiàn)實難合人意,她在這種是非顛倒的社會中感到無能為力,只能感嘆自己時運不濟;這樣說也可以安慰婆婆,減輕婆婆的悲傷,體現(xiàn)了她的孝順。
5、思考:作者著力刻畫竇娥的善良性格,在表達主題上起到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學生明確:劇作家越是刻畫她的善良,也就越發(fā)顯出其冤屈,她的抗爭與反抗也就越發(fā)令人同情。試想一個平時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斷為殺人的兇手,可見當時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個素來性格溫順的女子最終也作出了如此強烈的反抗,可見當時的社會對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壓迫是何等的深重。這樣與竇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襯,使她的形象更豐滿、鮮明;同時善良的被毀滅,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三、賞析第三個場景:
(教師:竇娥滿含冤屈,走上了法場,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懲罰世道,那我們再來看看竇娥走上斷頭臺時說了些什么)
1、學生明確,主要講了三樁誓愿,是哪三樁誓愿?(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
2、賞析“血濺白練”:角色朗讀賓白,齊讀《耍孩兒》唱段,思考:竇娥要血濺白練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①說明自己的冤屈。②讓自己的滿腔熱血不落紅塵,她發(fā)這誓是想讓在場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賞析“六月飛雪”:學生角色朗讀賓白部分,思考:竇娥要“六月飛雪”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①讓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讓白雪裹尸,潔白不染。
4、引導學生分析“血濺白練”和“六月飛雪”所隱含的其他意思。
學生明確:表明了她與要與那污濁的社會最后的決裂,也表現(xiàn)了她品格的高潔。
5、賞析“亢旱三年”:學生自由討論:竇娥要發(fā)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學生討論明確:她希望的不僅是個人的冤情得到伸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惡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顆粒無收,那些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貪污的官吏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時更突出竇娥驚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學生欣賞視頻,感知竇娥的冤屈。
7、學生討論:前后對天地的不同態(tài)度是否矛盾?
學生明確:前者是無助之下的怨恨,實質上怨恨的是現(xiàn)實的社會;后者是無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竇娥反抗精神的體現(xiàn)。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體會典故“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六月飛霜”、“東海孝婦”的作用?
學生明確:“萇弘化碧、望帝啼鵑”說明竇娥冤枉悲凄;“六月飛霜”襯托竇娥冤案是實,證明并暗示第二樁誓愿也能實現(xiàn);“東海孝婦”除了暗示第三樁誓愿將要實現(xiàn)之外,更能襯托竇娥的反抗精神。
四、總結竇娥的形象:竇娥是一個飽受封建壓迫和摧殘的、善良孝順、剛毅頑強、敢于與惡勢力抗爭的勞動婦女形象。
五、學生討論:根據(jù)結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節(jié),探討本劇的浪漫主義手法。
六、概括主題:
學生明確:作者通過竇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歌頌了竇娥的美好心靈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語言特點:
《竇娥冤》一劇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課文中,凝練而又明白如話的說白,優(yōu)美而又有節(jié)奏的的唱詞,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集中表現(xiàn)了竇娥的“怨”與“憤”。不少古代白話,如“只合”(只應該)、“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動??瓢椎容o助手段運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復雜心情,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八、【補充材料】
“萇弘化碧”“六月飛雪”“東海孝婦”典故的出處:
1.“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沉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2.“六月飛雪”出自《太平御覽》: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王系之獄。仰天哭,夏五月為之下霜。
3.“東海孝婦”出自《漢書?于定國傳》: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yǎng)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后,姑自經(jīng)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崩舨缎D。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yǎng)姑十余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于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業(yè):根據(jù)所掌握的竇娥的性格特點,為竇娥寫一幅挽聯(lián):
上聯(lián):貞潔敬孝,哀怨感天雪飛六月
下聯(lián):剛烈爭抗,悲憤動地旱亢三年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教材分析:這場戲節(jié)選自元雜劇代表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品《竇娥冤》中最精彩的一折。這一折戲是全劇的高潮,通過描寫竇娥被解往刑場問斬的經(jīng)過,刻劃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教學目的:一、使學生了解元雜劇的特點及有關知識;
二、理解節(jié)選部分的劇情及竇娥的形象;
三、理解竇娥形象的社會意義,理解戲劇的主題。
教學重點:竇娥形象、元雜劇常識。
教學難點:三場戲對表現(xiàn)竇娥形象的作用。
教學設想:先使學生了解元雜劇的常識,再理清:赴法場、別蔡婆、立誓愿三場戲的情節(jié)結構,依次分析三場戲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義與作用,最后總結竇娥形象的社會意義。教學過程中注意啟迪學生積極思考。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簡介常識、通讀全文
具體步驟:
一、導入新課:從古代戲曲的不同種類、不同角色導入新課。
二、簡介元雜劇的常識:套數(shù)(散套)
1、元曲的分類:散曲
元曲 小令
劇曲(雜劇)
2、元雜劇的結構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雜劇的“折”相當于現(xiàn)代戲劇中的“幕”,由同一宮調的一套曲子組成,包括多場次?!靶ㄗ印毕喈斢凇靶蚰弧被颉斑^場戲”,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紹劇情、人物,也有用在兩幕之間的。
3、元雜劇的劇本構成:
唱詞:按宮調、曲牌寫成的韻文;
賓白:即說白。曲詞為主,所以說白為賓。
科介:即現(xiàn)代戲劇中的“舞臺提示”。
4、元雜劇的角色: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類。
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類。
凈:俗稱“大花臉”,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異之處者。
丑:俗稱“小花臉”。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還有“卜兒”(老婦人)、孛老(老頭兒)、孤(官員)、徠兒(小廝)、細酸(讀書人)等角色。
5、其他:元雜劇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為“旦本戲”(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戲”(男角色主唱)兩類。
三、簡介關漢卿及有關常識:
關漢卿,元雜劇的代表人物,與鄭光祖(代表作《倩女離魂》)、白樸(代表作《墻頭馬上》)、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四人共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的代表作品即《竇娥冤》,其他著名作品還有《望江亭》《單刀會》《救風塵》等。其中,《竇娥冤》又是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
四、檢查預習:說出下列元雜劇中常見的口語、襯字的意義
行動些、沒來由、葫蘆提、只合、則落得、無心正法、也么哥
五、理清節(jié)選部分的情節(jié)結構:
啟發(fā):節(jié)選部分中,竇娥先后做了哪些事?課文可分為幾場?
赴法場怨天(竇娥指斥天地鬼神)
情節(jié)結構見蔡婆遺囑(竇娥告別婆婆)
在刑場誓愿(竇娥發(fā)下三樁誓愿)
六、課堂小結:
學習本課,我們首先要了解元雜劇的知識,關漢卿及其創(chuàng)作情況,節(jié)選部分的情節(jié)結構。以上這幾方面,我們要用心掌握。
七、布置作業(yè):
1、預習:熟讀“端正好”、“滾繡球”兩支曲子;
2、通讀節(jié)選部分,掌握字詞。
附:板書設計
竇娥冤
元雜劇關漢卿
指斥天地
情節(jié)結構告別蔡婆
發(fā)下誓愿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賞析第一、二場戲
具體步驟:
一、復習檢查:元雜劇的有關知識
節(jié)選部分情節(jié)結構
二、閱讀欣賞第一場戲
1、指名朗讀開場的舞臺提示(科介)
問:這段科白寫了什么內(nèi)容?起到什么作用?
答:描寫了押解死囚的情景。渲染了一種肅殺可怕的氣氛。
2、閱讀“端正好”這支曲子:
指名朗讀;說出曲子大意。
問:這曲子中,竇娥主要訴說了什么?
答:竇娥主要訴說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懲罰,冤屈可以動地驚天。竇娥由“屈”而“怨”,自然地引出了下支曲子。
3、閱讀“滾繡球”
教師范讀這支曲子。
問:這支曲子的各句依次寫了什么內(nèi)容?試理清此曲中竇娥的情緒變化過程。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竇娥先前也是認為世間自有鬼神主持公道,但悲慘的遭遇讓她不禁對天地鬼神產(chǎn)生了懷疑,而后憤怒地揭露了社會的不公,階級的對立,對天地鬼神大膽地徹底否定。但封建社會的一句弱女子,又能如何呢?竇娥的天大冤屈,怨恨,也只能轉化一聲悲泣。即:
傳統(tǒng)觀念懷疑質問揭露黑暗徹底否定一聲悲泣
重點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
簡析:這兩句,是作借竇娥之口,對封建社會作猛烈的抨擊、尖銳的批判,同時,也表現(xiàn)了竇娥的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歷來被認為是本劇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一句臺詞。
三、閱讀第二場
1、指名朗讀“倘繡才”;問:竇娥為何哀告走后街?
答:“怕則怕被我婆婆見”、“枉將他氣殺也么哥”說明她怕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見到后讓婆婆傷心。
2、討論: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了竇娥具有哪些精神品質?對揭示主題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了竇娥溫順善良的一面,使竇娥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也突出了竇娥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現(xiàn)實的殘酷。另外,這一情節(jié)也激起了人們對竇娥的深切同情。
3、學生默讀接下來的一段科介,及“快活三”“鮑老兒”,看科介和唱詞在內(nèi)容上有何聯(lián)系?
答:都訴說了自己的冤屈,立下了遺囑。
點撥:人們稱這種在唱詞、說白中訴說同樣的內(nèi)容為“曲白相生”。
4、簡析藝術手法:這場戲中運用多種藝術手法:
懸念:哀告走后街
巧合:怕見婆婆偏偏遇見婆婆
曲白相生:說白與唱詞相互補充。
四、課堂小結:
前兩場戲中,竇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溫順善良的品格。同時,也激起了人們對她命運的深切同情,對黑暗社會的憎恨。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端正好”與“滾繡球”二曲。
預習“三樁誓愿”疏通文字。
附:板書設計
訴說冤屈
赴法場懷疑質問怨(反抗精神)
揭露社會
徹底否定
哀告走后街(懸念)
(怕見蔡婆)
見蔡婆遇見蔡婆(巧合)悲(溫順善良)
白
立下遺囑(曲白相生)
唱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第三場戲的閱讀鑒賞、總結、練習
具體步驟:
一、復習檢查背誦“端正好”、“滾繡球”兩支曲子;
試述前兩節(jié)中竇娥的感情變化、所表現(xiàn)的性格特點。
二、閱讀第三場戲
1、指句朗讀第一樁誓愿的相關段落,思考:
竇娥的第一樁誓愿是什么?
劇中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它的?
這樁誓愿的實質是什么?
2、學生回答:
竇娥的第一樁誓愿是“血濺白練”。作者以曲白相生的手法,反復表現(xiàn),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竇娥發(fā)下這樁誓愿,實質是希望刑場上的人能了解她的冤屈。
3、學生舉一反三,自讀以下兩樁誓愿,填寫下表:
誓愿順序 誓愿內(nèi)容 所用典故 誓愿實質
第一樁 血濺白練 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希望刑場上人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樁
第三樁
3、思考討論:這三樁誓愿之間,有何內(nèi)在聯(lián)系?在全劇中地位如何?
為何第一場戲中“怨天”,這里又寄希望于天?怎樣理解這一矛盾?
明確:這三樁誓愿,層層深入地表現(xiàn)了竇娥對自己無辜蒙冤的強烈憤怒、堅決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頂點,也是全劇高潮。
竇娥的訴說中,“怨天”和依賴于“天”的情感始終交織在一起,這種矛盾實質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觀的矛盾。一方面,他通過竇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統(tǒng)治者,表達了變革現(xiàn)實的愿望,另一方面,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文人,他雖關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從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變革現(xiàn)實的道路和希望,最終還是要借助“天”來為竇娥昭雪冤枉。
三、總結全文:
1、竇娥的感情發(fā)展:怨悲恨
2、竇娥古代婦女的反抗者形象
3、主題揭露社會黑暗現(xiàn)實,歌頌竇娥反抗精神
4、語言通俗精煉,生動感人,運用元代口語
四、布置作業(yè):
1、總結元雜劇的知識,記憶字詞、典故;
2、學習本課后,你體會最深的有哪些?寫一篇劇評。
參考題目:《談竇娥形象及其社會意義》
《評竇娥冤的情節(jié)結構藝術》
附:板書
血濺白練(希望刑場上的人知道其冤屈)
誓愿六月飛雪(冤屈在上天得到反應) 恨(全劇高潮,反抗頂點)
亢旱三年(上天能夠懲治邪惡)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二)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教師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二)”,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二)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明白如話的說白、凝練而富有節(jié)奏的唱詞,理解竇娥這個藝術形象的人性之美
二、過程與方法
品味精彩唱段,理解浪漫主義手法及其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劇作背景、把握戲劇情節(jié),體會作品所表現(xiàn)的對“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的黑暗社會的批判
教學重點
品味精彩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戲劇語言,感受竇娥形象,體會竇娥悲憤至極的情感、為善被戮的悲劇命運以及造成悲劇的社會根源
教學難點
怎樣看待“三樁誓愿”實現(xiàn)這一超現(xiàn)實情節(jié)以及造成竇娥悲劇的根源
教學方法:問題導讀法、誦讀法、討論法并輔以多媒體電教手段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顯示: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
同學們都知道這是莎士比亞的名言,中國古代有一位劇作家享有“中國的莎士比亞”的美譽,他就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論時間,關漢卿比莎士比亞早三個世紀;論才華與成就,他絕不低于莎士比亞如果我們早宣傳,他的知名度很可能超過莎士比亞,讓人們稱莎士比亞是“英國的關漢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關漢卿的代表作《竇娥冤》(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預習檢測(課件顯示)
1、讀準加點字的音,并解釋詞語意思
xiē chǎn wù zhí háng cuān jiǎn
楔子 刬的 桃杌 盜跖 哥哥行 喝攛廂 瀽漿水飯
2、檢查對關漢卿代表作及元雜劇知識的了解
三、問題導讀(課件顯示四個問題)
問題一:為什么說竇娥冤,她冤在哪里?
引導學生完成對整體戲劇情節(jié)的基本把握
問題二:身陷冤情的竇娥有什么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將課本中第二折中【隔尾】【牧羊關】中有關內(nèi)容進行勾畫、朗讀
明確:堅信自己清白的竇娥情愿和張驢兒去見官,讓官府為她洗冤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太守桃杌是個將告狀的看成“衣食父母”的主兒,他收受了張驢兒賄賂便偏信張驢兒一面之詞毒打竇娥(板書:桃杌貪婪 兇殘 昏庸)
2、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本第二折中【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黃鐘尾】三個唱段,體味竇娥蒙冤被打的怨恨、憤怒、堅強和最初的反抗
3、桃杌毒打不成又生計要打竇娥的婆婆,竇娥“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罷,是我藥死公公來”一個“忙”字,更見竇娥善良
4、引導學生學習第三折戲,再找出幾處體現(xiàn)竇娥善良的情節(jié)
明確:為不讓婆婆受罪,主動承擔罪名的情節(jié)和赴刑場時要求劊子手不走前街走后街的細節(jié)以及【快活三】、【鮑老兒】等唱段,都表現(xiàn)出竇娥善良、孝順的美德(板書:至善)
5、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第三折戲中最能表現(xiàn)竇娥無奈和反抗的唱段【滾繡球】
(板書:反抗)
(1)一生試讀,學生評價,該生再讀
(2)教師范讀(讀出主人公的情感)
(3)研討問題,指導朗讀(課件顯示)
①哪一句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的不滿?
②哪一句最能表現(xiàn)竇娥的反抗精神?
③本唱段表達了竇娥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課件顯示)
①“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揭示出好人遭殃壞人橫行的社會不公平,這是竇娥用生命換來的認識,流淌著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善良不幸者的悲痛,洶涌著對作惡多端卻不遭報應之徒的無比憤怒,讀時要用一慢一快,一低一高,一泣一喊的聲調,流瀉出竇娥一怨一恨的情感激流(學生朗讀體味)
②“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
善良的竇娥雖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卻決不屈從上天的安排,她指天罵地、痛斥是非不分的天地,她不屈的反抗精神在閃光
這是竇娥在生命的盡頭用盡全力吼出的一句,多么悲恨,多么無奈,又多么痛快淋漓(學生朗讀體味)
③表達了主人公悲極、憤極、怨極、怒極、無奈之極的思想感情(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本唱段)
問題三:竇娥希望用什么來表明冤情?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正確理解竇娥發(fā)下的三樁誓愿
1、竇娥發(fā)下的三樁誓愿表現(xiàn)了竇娥的復仇心理、報復思想,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不可能實現(xiàn)
明確:此問題涉及文學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竇娥的三樁誓愿從實用的角度講的確不應當可審美價值是以情感為核心的,當現(xiàn)實沉浸在戲劇的氛圍中,被作品感動,讀者就完全忘記了其他利害關系,達到了文學作品的審美目的這種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寄托的是人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愿望
2、引導學生客觀評價竇娥的“為夫守節(jié)”、“修來生”、發(fā)誓明冤等封建思想
明確: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竇娥難免會蒙上封建社會的灰塵,生活在封建社會的關漢卿也提不出根本的解決辦法
問題四:是什么造成了竇娥的冤情?
1、討論:竇娥一個近乎完美的人,剛剛度過20個苦難的春秋,生命的大樹就被攔腰斬斷;如花的年齡,但生命之花卻被無情折落,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劇?是誰讓善良流淚?是誰讓高尚流血?(板書:血 淚)
(1)淺層次認識:兇手是貪婪、昏庸、兇殘的太守桃杌,是他的貪財、毒打讓竇娥蒙冤被斬;是無恥、狡猾、狠毒的地痞流氓張驢兒,是他糾纏、逼迫、陷害、誣告竇娥(板書:張驢兒無恥 狡猾 狠毒)
(2)認識誤區(qū):竇娥善良高尚的品行把她推向刑場,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銘,錯在善良;竇娥如果不反抗,順從張驢兒,就不會如此悲慘,錯在反抗(組織學生討論,澄清錯誤認識)
(3)深層次認識:作品中的理想結局正說明在當時社會中可能有一兩個張驢兒(地痞流氓)被正法,但更多的張驢兒卻逍遙法外,可能有一兩個桃杌(貪官污吏)被懲罰,但更多的桃杌卻升官發(fā)財“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那個無賴逞兇,官吏枉法的黑暗社會,是那個弱小百姓血淚橫流的非人社會這是一出典型的社會悲劇(完成板書:社會“悲”劇)
四、教師小結:
我們不能不佩服關漢卿,是他塑造了不朽的文學形象竇娥,一個至剛、至善、至美的人,一個真正大寫的人,是他讓人們在虛幻的世界中看到了黑暗社會的一線光明,這就是《竇娥冤》恒久的藝術魅力
課件顯示:
弱女竇娥,封建社會里的真實女性;
三樁誓愿,黑暗社會中的一線光明
五、結束語
師生許下共同心愿:讓正義的陽光普照,祝好人一生平安
【教學總結】
教材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發(fā)布實施對語文老師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還要在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邊教學,邊研究我和沂南一中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堅定不移地認為,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課,不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否定或反叛,而是對傳統(tǒng)理念的批判繼承與發(fā)展因而,我在設計《竇娥冤》這節(jié)課時,比較注重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教學經(jīng)驗的傳承,課堂中,我多次采用了誦讀教學,指導學生體會戲劇語言的美和文字的張力;詞語教學也是立足文本,吸收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長處;板書精練概括,富有新意在這個基礎上,我認真吸收了新課標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學思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輕松攻克教學重點、難點,并對文本進行了個性化的解讀與探究
在這節(jié)課中,我認為我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 提供平臺,吃透文本
我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認知水平,立足文本,通過問題導讀和自我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設機會,提供平臺,讓學生踴躍參與到教學中來,吃透文本,很好地把握課文內(nèi)容
二、 聲情并茂,創(chuàng)設氛圍
我認為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味正而情濃的所謂味正,即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文學味;所謂情濃,即語文課要聲情并茂、情思飛揚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僅注重了教師語言的感染力,還利用了多媒體課件中的音樂、圖片等來感染學生
三、 適時引導,拓展提升
在學生對三樁誓愿的認識以及造成竇娥悲劇的原因發(fā)生分歧時,適時給予引導,并靈活處理了浪漫主義手法這個教學目標一堂課,學生并沒有在活躍的氛圍中沖昏頭腦,而是學到了扎扎實實的語文知識
整堂課,我感到整體設計比較流暢,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但是這堂課遺憾的地方也很多,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沒有及時的予以肯定,還缺乏一定的教學機智,粉筆字不夠工整,同時在多媒體教學方面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作為新課程標準的忠實執(zhí)行者,我會以更大的熱情和勤奮使自己不斷的走向成熟教育工作的靈魂是奉獻,我會用的青春和熱情,以及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把教育當成畢生的事業(yè)去求索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一)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一)”,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高二語文教案:《竇娥冤》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通過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竇娥形象的社會意義,理解戲劇主題。
3、戲劇“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視頻欣賞,引入學習本劇第二個場景。
教師:竇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說第一個場景刻畫了一個滿含悲憤之情,有著強烈反抗意識的竇娥,那么,第二個場景又跟我們帶來的是什么樣的竇娥呢?
二、賞析第二個場景:
1、學生角色朗讀《倘秀才》《叨叨令》和竇娥與劊子手的對白,(男:劊子手,女:竇娥)思考:講了什么內(nèi)容?表現(xiàn)了竇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學生明確:主要寫了竇娥請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見自己受刑而傷心。主要表現(xiàn)了竇娥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
2、教師:竇娥來到了法場,她婆婆也來到了法場,接下來,讓我們來朗讀一下竇娥和婆婆的對白,思考:這段對白,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們明確:這些話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樣自然、貼切,沒有絲毫加工的痕跡,而且與竇娥的身份、處境相吻合,刻畫了她善良的心地。
3、這段對白,除了刻畫竇娥善良的心地,還敘說了竇娥的冤屈,這在情節(jié)上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明確:這段對白,主要用以激發(fā)人物的內(nèi)心冤屈,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憤恨,為后文發(fā)三樁誓愿作了鋪墊。
4、女生齊讀《鮑老兒》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竇娥說自己:“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這話這樣理解?
學生明確:因為現(xiàn)實難合人意,她在這種是非顛倒的社會中感到無能為力,只能感嘆自己時運不濟;這樣說也可以安慰婆婆,減輕婆婆的悲傷,體現(xiàn)了她的孝順。
5、思考:作者著力刻畫竇娥的善良性格,在表達主題上起到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學生明確:劇作家越是刻畫她的善良,也就越發(fā)顯出其冤屈,她的抗爭與反抗也就越發(fā)令人同情。試想一個平時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斷為殺人的兇手,可見當時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個素來性格溫順的女子最終也作出了如此強烈的反抗,可見當時的社會對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壓迫是何等的深重。這樣與竇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襯,使她的形象更豐滿、鮮明;同時善良的被毀滅,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三、賞析第三個場景:
(教師:竇娥滿含冤屈,走上了法場,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懲罰世道,那我們再來看看竇娥走上斷頭臺時說了些什么)
1、學生明確,主要講了三樁誓愿,是哪三樁誓愿?(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
2、賞析“血濺白練”:角色朗讀賓白,齊讀《耍孩兒》唱段,思考:竇娥要血濺白練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①說明自己的冤屈。②讓自己的滿腔熱血不落紅塵,她發(fā)這誓是想讓在場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賞析“六月飛雪”:學生角色朗讀賓白部分,思考:竇娥要“六月飛雪”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①讓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讓白雪裹尸,潔白不染。
4、引導學生分析“血濺白練”和“六月飛雪”所隱含的其他意思。
學生明確:表明了她與要與那污濁的社會最后的決裂,也表現(xiàn)了她品格的高潔。
5、賞析“亢旱三年”:學生自由討論:竇娥要發(fā)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學生討論明確:她希望的不僅是個人的冤情得到伸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惡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顆粒無收,那些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時更突出竇娥驚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學生欣賞視頻,感知竇娥的冤屈。
7、學生討論:前后對天地的不同態(tài)度是否矛盾?
學生明確:前者是無助之下的怨恨,實質上怨恨的是現(xiàn)實的社會;后者是無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竇娥反抗精神的體現(xiàn)。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體會典故“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六月飛霜”、“東海孝婦”的作用?
學生明確:“萇弘化碧、望帝啼鵑”說明竇娥冤枉悲凄;“六月飛霜”襯托竇娥冤案是實,證明并暗示第二樁誓愿也能實現(xiàn);“東海孝婦”除了暗示第三樁誓愿將要實現(xiàn)之外,更能襯托竇娥的反抗精神。
四、總結竇娥的形象:竇娥是一個飽受封建壓迫和摧殘的、善良孝順、剛毅頑強、敢于與惡勢力抗爭的勞動婦女形象。
五、學生討論:根據(jù)結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節(jié),探討本劇的浪漫主義手法。
六、概括主題:
學生明確:作者通過竇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歌頌了竇娥的美好心靈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語言特點:
《竇娥冤》一劇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課文中,凝練而又明白如話的說白,優(yōu)美而又有節(jié)奏的的唱詞,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集中表現(xiàn)了竇娥的“怨”與“憤”。不少古代白話,如“只合”(只應該)、“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動??瓢椎容o助手段運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復雜心情,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八、【補充材料】
“萇弘化碧”“六月飛雪”“東海孝婦”典故的出處:
1.“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沉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2.“六月飛雪”出自《太平御覽》: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王系之獄。仰天哭,夏五月為之下霜。
3.“東海孝婦”出自《漢書?于定國傳》: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yǎng)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后,姑自經(jīng)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崩舨缎D。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yǎng)姑十余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于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ぶ锌莺等辍?/p>
九、作業(yè):根據(jù)所掌握的竇娥的性格特點,為竇娥寫一幅挽聯(lián):
上聯(lián):貞潔敬孝,哀怨感天雪飛六月
下聯(lián):剛烈爭抗,悲憤動地旱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