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1《晏子使楚》導(dǎo)學(xué)案。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應(yīng)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wù)!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晏子使楚》導(dǎo)學(xué)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晏子使楚》導(dǎo)學(xué)案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會認(rèn)本課的生字,正確讀寫本課的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晏子說的話。體會晏子語言中所蘊(yùn)含的智慧。
3、了解晏子出使楚國,有力的反擊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hù)齊國尊嚴(yán)的故事。由衷的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4、對比閱讀初步了解古文的精煉和節(jié)奏。
二、學(xué)習(xí)重難點:
1、精讀晏子和楚王陣針鋒相對的話,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反駁的。
2、理解句子的含義。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hù)齊國尊嚴(yán)的思想品質(zhì)。
3、結(jié)合課文,體會“侮辱”和“尊重”的含義。
三、學(xué)習(xí)過程:
(一)鞏固基礎(chǔ)知識
1.小組長匯報“課前預(yù)習(xí)”檢查情況。
2.老師根據(jù)學(xué)情進(jìn)行點撥,梳理出學(xué)生中存在的問題。
3.當(dāng)堂練寫生字。
(二)交流背景資料
1.小組交流個人課前收集的背景資料,限時2分鐘。
2.小組輪值發(fā)言人代表小組匯報。
(三)合作探究課文,解決學(xué)習(xí)重難點。
1.討論主題:結(jié)合課文,體會侮辱和尊重這兩個詞語的含義。
2.具體方法:根據(jù)以下設(shè)計的問題合作學(xué)習(xí),組內(nèi)討論交流,推薦代表向全班匯報,解決疑問。
第一回合較量
1.默讀第三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做法,用波浪線畫出晏子的辯駁。
2.面對楚王的侮辱,晏子沒有“想了想”,而是“看了看”就對接待的人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jìn)去?!?br> 這句話言下之意是:如果(),那么()。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第二回合較量
1.默讀第四自然段完成,用橫線畫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做法,用波浪線畫出晏子的辯駁。
2.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被派到這里來了。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_____________?!?br> 3.在這段話中有三次有關(guān)“笑”的描寫,從這三次“笑”中你體會到什么?
4.后人在這段話中引申出三個成語,請畫出相應(yīng)的句子。
5.我能和同學(xu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第三回合較量
1.默讀第五自然段完成,用橫線畫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做法,用波浪線畫出晏子的辯駁。
2.在文中劃出含有水土不同的兩句話。并理解:
第一個水土不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個水土不同是指____________。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3.我從“面不改色”這個詞體會到____________。
4.對比閱讀古文: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四)總結(jié)拓展
1.事情的結(jié)果是“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從“不敢不”我體會到了什么?
2.解決問題:結(jié)合課文,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語的含義。
(五)作業(yè)
晏子圓滿完成了使楚任務(wù),當(dāng)他回國面見齊王時,會怎樣向齊王匯報這次的出使經(jīng)歷呢?
延伸閱讀
《晏子使楚》同步訓(xùn)練
為了促進(jìn)學(xué)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zhǔn)備教案,是認(rèn)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rèn)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biāo)性!你們會寫一段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晏子使楚》同步訓(xùn)練》,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晏子使楚》同步訓(xùn)練
1.本文選自,這是一部的著作。(2分)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4分)
縛一人() 酒酣() 詣王() 曷為()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5分)
⑴齊之習(xí)辭者(習(xí)辭:)⑵今方來,吾欲辱之(辱:)
⑶吏二縛一人詣王(詣:)⑷齊人固善盜乎(固:)
⑸圣人非所與熙也(熙:)
4.楚王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回?fù)舻???分)
5.譯句:(6分)
⑴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⑵齊人固善盜乎?
⑶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6.解釋下列的多義詞:(6分)
⑴使:得一人之使()晏子將使楚()使民善盜耶()
⑵以:何以也() 以故東徙() 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
⑶為: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于淮北則為枳()
7.結(jié)尾處寫道:“王笑曰”,你覺得這寫出了當(dāng)時楚王什么樣的心態(tài)?(2分)
8.為了使上下句連貫,下面這句話的空缺處境入的最恰當(dāng)?shù)恼Z句應(yīng)是()(2分)
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A、我們不是把學(xué)習(xí)上的各種困難都克服了嗎?B.學(xué)習(xí)上的各種困難都被我們克服了,
C.把學(xué)習(xí)上的各種困難我們都克服了,D.我們克服了學(xué)習(xí)上的各種困難,
9.在“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方法”句中的“方法”前有如下四個修飾語,它們正確的排到順序應(yīng)是()(2分)
①提高思想②有效的③我黨④改正錯誤
A.⑵⑶⑴⑷B、⑶⑴⑷⑵C.⑶⑵⑷⑴D.⑶⑷⑴⑵
(一)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踉唬骸巫?’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p>10.晏嬰在這場外交斗爭中巧妙地運用了類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為,把“淮北”比為;把“橘”比為,把“枳”比為。(4分)
11.“寡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2分)
A.生病 B.疾病 C.窘迫,尷尬?。模啥?p>12.從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樣一個人?(2分)
13.文中晏子與楚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試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2分)
晏子:
楚王:
1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大意。(2分)
15.“吏二縛一人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楚王戲晏嬰,你認(rèn)為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為什么?(2分)
(二)晏子諫因島殺人
景公好弋,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曰:“燭鄒之罪有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眨骸翱??!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睌?shù)燭鄒已畢,請殺之。公日:“勿殺!寡人聞命矣。”
17.晏子的本意是景公,說他。但是晏子卻以燭鄒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這種以的語言進(jìn)行諷諫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4分)
18.景公聽了晏子列舉燭鄒“罪狀”的一番話后,說:“”從這可以看出景公是個。(2分)
19.請簡單談?wù)劸肮犃岁套拥脑捄蟛粴T鄒的原因。(2分)
20.請解釋文中三個“使”的意思。(3分)
①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②使吾君以鳥之故而殺人()③使諸侯聞之()
21.解釋加點的詞語。(6分)
①主鳥而亡之()②請數(shù)之以其罪()③以鳥之故殺人()
④景公好弋()⑤寡人聞命()⑥為吾君主鳥()
22.指出句子翻譯正確的一句。(3分)
①詔吏殺之()
A、招集差吏殺了燭鄒?!.命令主管官吏殺他。C、詔告天下人要殺燭鄒。D.告訴手下官吏殺人。
②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
A、派燭鄒管好主人的鳥,可是鳥死了。B.叫燭鄒去喂養(yǎng)主人的鳥,可是鳥兒逃跑了。
C、讓燭鄒去管這些鳥,然而這些鳥都不見了。D.叫燭鄒去主管禽鳥,可是這些禽鳥卻亡失了。
③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
A.于是把燭鄒召到景公面前譴責(zé)。B.便把燭鄒的罪狀詔告天下。
C.就把燭鄒數(shù)落了一頓。D.于是景公把燭鄒召來譴責(zé)了一番。
23.結(jié)合以上兩則關(guān)于晏子的故事,說說晏子在說理方面的技巧。(2分)
24、片斷寫作練習(xí):(30分)
將《晏子使楚》中晏子駁斥楚王的一部分改成記敘文片斷,注意增加適當(dāng)?shù)纳駪B(tài)、語言、動作描寫,避免對原文進(jìn)行簡單的翻譯。
《晏子使楚》答案
1.《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記載晏子言行
2.略
3.⑴善于辭令,很會說話⑵羞辱⑶到……去⑷本來⑸同“嬉”,戲弄
4.因為晏子是“齊之習(xí)辭者”;機(jī)智設(shè)喻進(jìn)行回?fù)簟?p>5.⑴今天將要來楚國,我想侮辱他,用什么辦法呢?⑵齊國人本來喜歡偷盜嗎?⑶莫非楚地的水土讓老百姓喜歡偷盜嗎?
6.⑴勞動力;出使;讓⑵用;因為;認(rèn)為⑶是;成為
7.成理成文即可
8.D
9.C
10.齊、楚、不盜之民、盜賊
11.C
12.晏子是一個善于辭令,機(jī)敏過人的人。(其他意近也可)
13.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機(jī)智靈活。楚王興師動眾,卻顯得心勞舌拙,不堪一擊;晏子單槍匹馬,卻具有千鈞之力,所向無敵。(意近即可)
14.?dāng)⑹鲫套映鍪钩棉o令戰(zhàn)勝楚王,維護(hù)了國家尊嚴(yán),表現(xiàn)了他外交上的機(jī)智?!?p>15.讓楚王看見并借此侮辱晏子。
16.成理成文即可
17.指責(zé)、重鳥輕人、譴責(zé)、委婉
18.“勿殺!寡人聞命矣?!蹦軌蚪邮芘u,知過能改的人?!?p>19.因為晏子的話已經(jīng)表明,燭鄒犯的過失還不至于被殺頭,如真殺了燭鄒,那景公就是“重鳥輕人”,會失信于天下人,甚至?xí)У裘裥摹!?p>20.①叫、派②使得③讓
21.①死或逃走②譴責(zé)③因為④射⑤指教⑥主管
22.①B②D③A
23.善于立辭,很會說話?!?p>24、略
《晏子使楚》同步練習(xí)
作為老師的任務(wù)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應(yīng)該在準(zhǔn)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guān)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同步練習(xí)”,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晏子使楚》同步練習(xí)
一、解釋文中下列詞語的意義1.方()2.坐()3.徒()4.固()二、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齊人固善盜乎B.縛者曷為者也C.圣人非所與熙也D.系向牛頭充炭直三、寫出下列句中加粗詞的古今意義1.謂左右曰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2.其實味不同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3.寡人反取病焉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四、下列句子中與“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A.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B.縛者曷為者也C.圣人非所與熙也D.為其來也五、本文說明晏子是怎樣的一個人?根據(jù)課文分析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一)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闭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解釋文段中加粗的詞語。習(xí)辭:______何以:______何坐:______避席:______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縛者曷為者也B.儐者更道從大門入C.路轉(zhuǎn)溪頭忽見D.寡人反取病焉3.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目的是想說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南文子為國憂智伯欲襲衛(wèi),故遺(wèi贈送)之乘馬,先之一璧,衛(wèi)君大悅,酌酒。諸大夫皆喜,南文子獨不喜,有憂色。衛(wèi)君曰:“大國禮(送禮)寡人,寡人故酌諸大夫酒,諸大夫皆喜,而子獨不喜,有憂色者,何也?”南文子曰:“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先兆)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以憂也?!庇谑切l(wèi)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wèi)兵在境上,乃還。1.翻譯畫橫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中三個人物的性格。南文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衛(wèi)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這則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1.將要2.犯罪3.只4.本來二、A三、1.古義:指近侍;今義:左和右兩方面。2.古義:它的果實;今義: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含轉(zhuǎn)折)。3.古義:辱;今義:疾病。四、B五、略六、(一)1.習(xí)辭:能言善辯,長于辭令。何以:用什么辦法。何坐:犯了什么罪。避席:離開座位。2.D3.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一來到楚國就偷盜,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人喜歡偷盜。反擊“齊國人本來就喜歡偷盜”的發(fā)難。4.當(dāng)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二)1.沒有來由的禮物,沒有功勞的賞賜,是災(zāi)禍的先兆。2.明察秋毫,深謀遠(yuǎn)慮;陰險狡詐;利令智昏,但能知錯就改。3.這則故事告誡人們不可貪求無名之財,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善于分析,冷靜處理,以防不虞之災(zāi)。
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練習(xí)
學(xué)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zhǔn)備的教案,大家應(yīng)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認(rèn)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標(biāo)!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練習(xí)”,但愿對您的學(xué)習(xí)工作帶來幫助。
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練習(xí)
第一部分:
1.解釋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實詞。
(1)晏子將使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聞之,謂左右曰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習(xí)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曰:“何坐?”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吏二縛一人詣王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子避席對曰避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圣人非所與熙也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吏二縛一人詣王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以下虛詞意義用法。
(1)楚王聞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以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縛者曷為者也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齊人固善盜乎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楚則盜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以下句子。
(1)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話回答)
5.楚國君臣是怎樣安排計謀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二部分:
(一)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平?”晏子避席對曰:“晏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耳?!?p>6.晏子,時期,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蛾套哟呵铩肥且徊坑涊d晏子言行的著作。
7.針對楚國君臣的戲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fù)魧Ψ降?
8.晏子的回答,可謂巧妙得體,體現(xiàn)了一個外交家的風(fēng)范,請說說晏子外交的特點。?
(二)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dāng)從此門入。”儐者①更道②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标套訉υ唬骸褒R之臨淄三百閭②,張袂④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使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p>注:①儐者:接引賓客的人;②更道:改變道路;③閭: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9.解釋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詞語。
(1)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臣使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對曰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肩接踵而在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義用法分類。
(1)晏子使楚
(2)使狗國者從狗門入
(3)使子為使
(4)齊使使各有所主
(5)使使賢主
(6)何為使子
出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翻譯以下幾句。
(1)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2)其賢者,使使賢主。
12.面對楚王的戲弄,晏子是怎樣回?fù)舻?用原文回答。
《晏子使楚》答案
1.(1)出使(2)對……說(3)善于辭令(4)犯罪(5)到……去(6)離開座位(7)戲弄(8)捆綁 2.(1)代這件事(2)用(3)同“何”(4)本來(5)就 3.(1)晏嬰,是齊國很擅長辭令的人。(2)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小官吏捆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3)橘樹在淮河以南就成長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兩者只是葉子相似,它(果實)味道是不同的。(4)莫非是楚國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長偷盜吧? 4、因為他知道晏子很會說話,很會外交,想找機(jī)會羞辱他,試探他?!?.先預(yù)設(shè)抓住齊人偷盜的情境,當(dāng)晏子到來時,故意帶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齊人都善偷,從而戲弄晏子?!?.春秋、齊 7.以橘樹生長地不同,而本質(zhì)不同來設(shè)喻,得出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結(jié)論,環(huán)境造人?!?.晏子外交特點:擅長辭令、聰明機(jī)智、維護(hù)國家尊嚴(yán)。 9.(1)請(2)出使(3)回答(4)并、挨 10.(1)(2)(出使)/(3)(5)(6)(讓、派)/(4)(使者) 11.(1)張開衣袖就形成濃陰,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腳跟挨腳跟,憑什么說沒人?(2)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讓他們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