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九篇。
這篇“北師大四年級教案”是作者用心創(chuàng)作的希望您會喜歡,我相信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溝通和協(xié)作。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工作,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設計。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1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在由“關注知識結果”轉向“關注學生活動”,由“給出知識”轉向“引進活動”。讓學生在人人參與的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在活動中學會質疑,體現(xiàn)了建構數(shù)學思想的全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真正的發(fā)展。在新課的設計中,主要通過轉一轉、擺一擺、畫一畫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總結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概括出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設計在新知的探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獲取知識。在活動設計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畫一畫等活動進一步體會角的特征。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是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大膽表現(xiàn),積極探究。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享受到自主探究的樂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三角尺、活動角、小棒、硬紙條、圖釘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美麗的事物,而且其中有不少還和數(shù)學有關。今天,老師就請大家一起欣賞老師設計的人物圖案,這些圖案是由許多數(shù)學密碼組成的,這些數(shù)學密碼都是我們學過的圖形,你能看出來嗎?
(學生指出這些圖案主要是由角組成的)
師:剛才我們從圖案中發(fā)現(xiàn)了角,但是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變化(出示時鐘模型),在時針和分針不停地旋轉過程中,它們也組成了不同的角,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和研究旋轉變化中的角。(板書課題:旋轉與角)
⊙獲取新知
1.感知旋轉成角的過程。
(1)指導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紙條和圖釘,照著書上的樣子,自己動手做一個活動角。
(2)引導學生借助自己做好的活動角,說一說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3)組織學生旋轉這個活動角,并說一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操作,教師指導,讓學生體驗角的大小在變化,發(fā)現(xiàn)開口越大,角就越大)
2.轉一轉,回顧銳角、直角和鈍角。
指名將操作過程展示給大家看,并說一說在旋轉過程中形成的角的名稱。
(學生展示角的變化過程:銳角→直角→鈍角,鈍角→直角→銳角)
3.認識平角。
(1)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師旋轉活動角的兩條邊,使其在一條直線上時,提出質疑:當旋轉的兩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時還是角嗎?想一想,將你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看能不能說服其他人。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
預設
生1:不是角,因為角的兩條邊都在同一條直線上了,沒有角度了。
生2:是角,因為這個圖形也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射線組成的,符合角的基本特征。
(3)命名。
師:旋轉到此狀態(tài)時,所形成的圖形也是角。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角,你覺得這個角叫什么名字合適?
(學生自由為“平角”命名)
(4)擺一擺,感知平角與直角之間的關系。
①學生動手操作,并展示擺好的角。
②明確平角與直角之間的關系。
(1個平角=2個直角)
(5)試一試,畫出平角。
①教師板演畫平角,從角的一條邊畫一條半圓形的弧線,畫到角的另一條邊,并標出旋轉的方向。
②學生試著畫平角。
(學生練習畫平角,教師巡視,注意觀察學生的畫法)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2
教學目標:經(jīng)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過程,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學會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教學例1,認識成正比例的量。
1.談話引出例1的表格。一輛汽車在公路上行駛,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 80 160 240 320 400 480 ……
在讓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了哪兩種量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探究:行駛的時間和路程有關系嗎?行駛的時間是怎樣隨著路程的變化而變化的?行駛的時間和路程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探究第3個問題時,教師可進行適當?shù)囊龑?,如引導學生寫出幾組路程和時間對應的比,并要求學生求出比值。)
2.引導學生交流并聚焦以下內(nèi)容: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擴大、路程也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縮小;路程和時間的比值總是一定的,也就是“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板書關系式)。
3.教師對兩種量之間的關系給予具體說明: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當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時,我們就說行駛的路程和時間咸正比例(板書“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4.讓學生根據(jù)板書完整地說一說表中路程和時間成什么關系。
出示例2: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駛的速度和所用時間如下表,它們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
速度(千米/時) 40 60 80 100 120 ……
時間(時) 30 20 15 12 10 ……
1.出示供學生自主探究的問題:當速度變化時,時間是否也隨著變化?這種變化與例1中兩種量的變化有什么不同?速度和時間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2.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認識成反比例的量的特點:速度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速度變化,時間也隨著變化;例2 中兩種量的變化規(guī)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反而縮小;速度和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是它們的乘積一定,可以表示為“速度×時間=路程(一定)” (板書關系式)。
3.在發(fā)現(xiàn)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上,讓學生仿照正比例的意義,嘗試歸納反比例的意義,引出反比例概念(板書“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1.將例1、例2教學時探究發(fā)現(xiàn)的內(nèi)容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來,揭示正比例、反比例的內(nèi)涵本質。
2.探究活動。
(1)讓學生仿照例1完成教材第62頁“試一試” (題略),仿照例2完成教材第65頁“試一試”(題略)。
(2)引導學生將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進行對比探究,找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3)引導學生嘗試用字母表達式對正比例的意義和反比例的意義進行抽象概括。
啟發(fā)學生思考:①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怎樣表示?②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反比例關系可以怎樣表示?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關系式“正比例y/x=k (一定)”,“反比例x×y=k(一定)”。
3.組織對比性練習。
(1)成正比例、反比例的對比練習。筆記本的單價、購買的數(shù)量和總價如下表:
數(shù)量/本 20 30 40 50 60 ……
總價/元 30 45 60 75 90 ……
單價/元 1.5 2 4 5 6 ……
數(shù)量/本 40 30 15 12 10 ……
在表1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 和 , 隨著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數(shù)量和總價成 關系。 !
在表2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 和 ,隨著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單價和數(shù)量 成關系。
(2)成比例與不成比例的對比練習。
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哪些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①圓的直徑和周長。②小麥每公頃產(chǎn)量一定,小麥的公頃數(shù)和總產(chǎn)量。③書的總頁數(shù)一定,已經(jīng)看的頁數(shù)和未看的頁數(shù)。
(3)從生活中尋找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實例,進行對比練習。
[舉例練習是概念鞏固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讓學生獨立找生活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實例, 可能有一定難度, 我們可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此練習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3
一、預習課文要求。
1、自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了解課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標記,試著尋找答案。
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根據(jù)你預習的情況說說課題的意思。
3、引導學生思考:讓作者難以忘記的老師是誰?什么事讓他難忘?
三、了解課文大意。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2、全班交流,弄清課文主要寫了“我”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用講故事的方法教“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給“我”巨大影響的事。
四、指導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課文。
1、分小組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2、小組匯報本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在小組內(nèi)未解決的問題。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重點理解詞語:
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勝、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成語造句。
5、引導學生重點理解課文第七段。
質疑:田老師的故事講得怎樣?從“我”的表現(xiàn)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生朗讀第七段,找出相應詞語理解交流(入迷、恍如、發(fā)呆、驚醒)。
請生分別扮演田老師講故事,“我”聽故事,再現(xiàn)場景,體會當時作者的心情。
6、過渡:田老師編故事講課對“我”以后有什么影響?
7、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第九段。(簡介“劉紹棠”,幫助學生理解)
8、小結:說說此時你對“師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換成“情”、“愛”、“益”是否可以?
五、鼓勵學生選一首學過的古詩編個故事。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字7個,寫字6個,學習多音字“落”。繼續(xù)練習寫摘錄筆記,積累自己喜歡的重要詞句。
3、欣賞油畫,學習觀察和想象的方法,體會農(nóng)民勞動的艱辛。
教學重難點:欣賞油畫,學習觀察和想象并練習表達。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明確目標。
1、金秋十月,瓜果遍地,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收獲”單元的《拾穗》,請看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
與前面的課文不同,這是一篇介紹名畫的說明文,在學習課文之前讓我們先欣賞這幅名畫。觀察時要有一定順序,可以按從近到遠,也可以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
2、你看到了什么?按照你觀察的順序說說。
3、教師小結:看著這幅圖你什么疑問嗎?讓我們更近一步地走進油畫,走進課文去品味。
二、檢測預習,整體感知。
1、引入:昨天晚上,同學們對課文進行了預習,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
2、同桌分段輪讀讀課文。糾正讀音。能正確、流利地讀下來的在同桌的書上插一面小紅旗。
3、檢測識字情況:
(1)把下面詞語填在句子的括號里,讀一讀。
搜尋 欣賞 傳統(tǒng) 彌散 逼真
收獲的季節(jié),麥香混合在晨霧中,( )在田野上。
她手里緊緊地攥著麥穗,眼睛還在地上( )。
拾穗的窮人都遵循古老的( ),只在白天拾穗,天黑了決不會來。
《拾穗》這幅畫畫得十分( ),充滿對農(nóng)民的理解和同情。認真地( )畫面,會使我們產(chǎn)生豐富的感受和聯(lián)想。
(2)給下列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落(lao la luo)下毛病 落(lao la luo)葉
丟三落(lao la luo)四
小結:沒有老師的幫助,同學們自己就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并且能學會生字,真了不起。
4、整體感知。
接下來,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這幅畫的?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交流)
三、賞析油畫,學習寫法。
1、引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三位婦女的呢?
2、出示導學提示:
(1)用心默讀2-4自然段,用“ ”畫出描寫畫中人物的句子,用“~~”畫出作者推想的句子。
(2)思考后填寫表格:
人物
描寫
推想
中間的婦女
右邊的婦女
左邊的婦女
(3)每個小組選一個人物進行討論,準備展示。
3、展示交流預設:一個組代表說,其他學生都可以補充??梢杂性u價的方法。
(1)中間的婦女
描寫:中間的是位中年人,夕陽照射在她結實的后背上。那寬寬的肩膀,那戴著套袖的手臂。
她正深深地彎著腰,左手攥著一把麥穗,另一只手還在撿拾。
她埋頭苦干。
哪些詞語打動了你的心?做做“攥”的動作,這個動作還能用什么詞表示?“攥”能換成別的詞嗎?
推想: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從小擔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
因為她承擔著生活的重擔,她知道多撿拾幾把麥穗就能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麥粥,或者早餐多一兩片面包。
你還能聯(lián)想到她平時是怎樣生活的嗎?
融入你的理解,把這段話讀出來。教師讀描寫的句子,學生讀推想的句子。
(2)右邊的婦女
描寫:右邊的婦女累了,欠起了身,顯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緊緊地攥著麥穗,眼睛還在地上搜尋。
抓住“累了”、“欠起了身”、“腰疼”、“直不起身”、“攥著”、“搜尋”體會她的辛勞。
推想:也許是中年婦女的婆婆。一輩子的辛勞,腰已經(jīng)落下了毛病。
可是,這是她能為家里增添一點食物的寶貴機會。因此,家里人不讓她來,她還是堅持來了。
打開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家里人是怎樣勸她的?她是怎樣難過回答的?
把你的理解讀出來。一二大組讀描寫的句子,三四大組讀推想的句子。
(3)左邊的婦女
描寫:左邊穿深色衣服戴藍色帽子的婦女很年輕。她手腳麻利,撿拾麥穗的動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右臂伸向前方,拿著麥穗的左手彎在背后。
抓住“手腳麻利”、“趴下”、“伸向前方”、“彎”體會她的勤勞能干。
推想:可能是中年婦女的女兒吧。
艱苦的生活剛剛開始,生活的道路還很長……
一個省略號意味深長,你能想象她會面臨怎樣的艱難困苦嗎?
同桌接讀。
4、收獲的季節(jié),麥香混合在塵霧中,彌散在田野上,一派豐收的景象,那么這幾個辛苦的農(nóng)婦撿拾麥穗能算是收獲嗎?回到家她們能不能享受到收獲的喜悅呢?等待她們的是什么?
5、同學們,捧起課本,讓我們懷著深深的同情讀讀這幾段話吧。
6、小結:讀到這里,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農(nóng)民生活的艱辛,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離不開作者仔細地觀察和透過畫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有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并結合畫面內(nèi)容及當時的情景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這樣你的文章會更加真實感人。
四、回顧畫面,體會感情。
1、我們跟著作者欣賞了這幅《拾穗》,我們該怎樣評價這幅畫呢?(讀最后一段話。)
2、為什么這幅畫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呢?
生結合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及課后資料卡談。
看到這兒,老師不由得想起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觀刈麥》,出示,教師朗讀。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唐 白居易)《觀刈麥》
雖然年代不同,國度有別,但是所表達的感情卻是一樣的。只有了解農(nóng)民,才能表現(xiàn)農(nóng)民,熱愛農(nóng)民。
3、通過反復閱讀課文,與同學交流后,你對有些詞句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丁丁和冬冬為大家?guī)砹艘话呀痂€匙呢,請你現(xiàn)在補充完善自己的摘錄筆記。
五、學以致用,指導練筆。
畫家米勒和作者用手中的筆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變成了不朽的藝術,打動并震撼了每一個人。我手寫我心,我心抒我情,讓我們用這堂課上學到的寫作方法,欣賞兩幅收獲圖,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幅,把它寫下來。
[《拾穗》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師恩難忘》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中,《師生》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文記敘了田老師以巧妙的講故事方式傳授孩子學習古典詩詞、培養(yǎng)孩子成長的往事,歌頌了老師的敬業(yè)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學時正逢教師節(jié)臨近,也是一篇對學生進行尊師教育的好文章。
二、說學情
由于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讀文體驗并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對師恩內(nèi)涵。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結合語境理解娓娓動聽、身臨其境等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品位師恩的含義。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品詞析句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品位師恩的內(nèi)涵。
四、說教法學法
語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平等對話,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所以我采用讀思議悟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創(chuàng)設的情境,因此我采用的學法是:
①自讀自悟法
②課堂交流法
五、說教學流程
(一)開門見山,揭題導入
我用這樣的導語引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們一定遇到過幾位比較喜歡的老師吧,他們也一定給你們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誰來回憶一下,他們?yōu)槭裁醋屇銈冸y忘了呢?通過學生暢談后,揭示課題【板書:師恩難忘】(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將字詞句讀準讀通順,并把不理解的字詞做標注。
2.檢查學生的摘錄筆記,教師相機出示生字詞
3.全班齊讀,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并分段。
【板書:師、生】
言語學習的起始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去讀課文,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正誤的識別與判斷能力,讀后訂正,訂正后再讀,并按照閱讀的層次性使學生初步理清文章思路。
(三)細讀深究,體會感情
1.學習第一部分(1-3),讓學生想一想:田老師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通過交流討論后板書【口才好、文筆好】
2.學習第二部分(4-9),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田老師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在旁邊標注自己的感想,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師生課堂上交流討論成果。
板書:編故事,娓娓動聽,之后,我激趣學生你們想不想聽一回田老師上的課呢?然后請同學自告奮勇的有感情的朗讀該部分。
3.我繼續(xù)引導:同學們,我們剛才聽了田老師的課,你們想想作者喜不喜歡田老師上的課呢?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再次回到文本體味語言,揣摩其含義
4.【板書:入了迷,身臨其境】。
5.學習最后一部分(10-11),在學生朗讀這部分課文后,教師回顧課堂并提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田老師的對作者的影響已經(jīng)根深蒂固,同學們,你們能找出作者對田老師難忘的語句嗎?學生通過交流后感受到作者對田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設計意圖: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p>
(四)升華感情,總結課文
帶著飽滿的感情齊讀最后一段,談談自己對插柳之恩的理解(板書)。了解到作者將老師的栽培比喻為無心插柳柳成蔭,是因為田老師無心插柳的行為卻給作者心中播下文學的種子,田老師的人格魅力也如春雨滋潤
(板書)一般給作者帶來巨大影響,因此作者用師恩難忘來反映對田老師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理解運用列數(shù)據(jù)、做比較寫的好處。
3.學會本課生字詞,會用如果就造句。
4.積累詞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多種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搜集有關太陽的資料做成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讀課文,了解太陽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可以自由結對子。多讀兩遍。
問題:(可以討論,自己解決不了的,請告訴老師。)
(1)從課文中可以看出太陽有哪些特點?
(2)課文在說明太陽與地球,與人類關系時,你喜歡哪一段?為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太陽和地球有哪些關系?
(4)對本課的內(nèi)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用曲線畫出來。
二、讀課文,理清結構層次。
1、分小組讀課文的每個自然段,讀懂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讀的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2、歸納所學知識: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哪幾個自然段講了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系?
(第一段:太陽離我們很遠,太陽很大,很熱。第二段:太陽與地球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3、引導學生認清段落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課文分兩段,先講太陽的特點,離我們很遠,很大,很熱。再講太陽與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雌饋磉@兩段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實際上聯(lián)系很密切。太陽和我們的關系為什么這樣密切呢?這是由于太陽的特點決定的。第一段是原因,第二段是結果。因此,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一句點出了它們之間的密切關系。)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理解運用列數(shù)據(jù)、做比較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理解運用列數(shù)據(jù)、做比較寫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認真讀課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理解課文第一段的內(nèi)容
1、傳說中的后羿真的能把太陽射下來嗎?為什么不能,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其實一詞。
(通過以上訓練,同學們很容易就明白了,其實一詞就是實際上、事實上的意思。這時教師可圍繞《后羿射日》的神話傳說進行教育,所謂傳說就是人民口頭流傳下來的關于人或物的記敘和評論,這種記敘和評論因為是口頭流傳下來的,所以不免有虛構和夸張的因素。這個神話傳說是遠古時代的人民不能正確解釋自然現(xiàn)象,而幻想出來的。現(xiàn)在科學進步了,我們對太陽已經(jīng)有了許多了解,后羿射日是不可能的事。)
2、誰能運用課文中介紹的內(nèi)容說說為什么這是不可能的事?
(太陽離地球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飛機也要用二十幾年。箭是射不到的,這是第一;太陽有一百三十萬個地球那么大,后羿站在地球上怎么能有這樣的力量把它射下來呢?這是第二;太陽表面溫度有六千度,鋼鐵都會變成汽,這箭該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才能把太陽射下來呢?這是第三。)
3、認真讀課文第一段,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再回答問題。
投影(1)太陽離我們有()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飛機也要飛()。
問題:要是把填上的數(shù)字換成很、很多好不好,為什么?
(第一個空填一億五千萬公里遠,第二個空填三千五百年,第三個空填二十幾年。在回答問題時,引導學生具體說一說把填上去的數(shù)字換成很很多不好,為什么不好。課文運用數(shù)字來說明太陽離我們遠,使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具體了,通過這幾個具體的數(shù)字,使同學們能夠很形象地理解太陽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而要換成很很多是很抽象的,讀了之后只知道遠,但到底有多遠就不得而知了。)
投影(2):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才抵得上一個太陽。
問題:這里把太陽和什么作比較?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這個空填一百三十萬個地球。這里把太陽和地球作比較,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采用比較的方法和數(shù)字相結合的方法。地球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事物,作者又與數(shù)字結合起來敘述,使同學們不難看出太陽是很大很大的。而且到底有多大,在讀者的頭腦中也是比較具體形象了。)
投影(3):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
問題:這里為什么用鋼鐵作比較?
(本題第一個空填六千度,第二個空填三千倍。這里為什么用鋼鐵作比較呢?大家都知道,鋼鐵是比較堅硬的,到一千一百度才能熔化,鋼鐵碰到太陽,就要變成汽。這樣比較和用數(shù)字說明,不但具體,通俗,而且有很強的說服力,給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讀課文,進行小結。
1.課文第一段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運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第一段講了太陽的3個特點,即遠、大、熱。)
2.作者運用什么方法將太陽離地球遠,太陽大,太陽很熱這三個特點說具體的?
3.根據(jù)板書,口述太陽的特點。
(這一練習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復習鞏固、理解。說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自由說,小組互相說,指名說。)
三、理解課文第二段的內(nèi)容
1、讀課文第二段,看看這一段開頭一句話在這段中起什么作用。(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也是這一段的總起句,概括地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怎樣密切。)
2、進一步讀第二段,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具體地說明太陽和我們的關系密切。
第4自然段,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第5自然段,太陽和云、雨、雪的關系;
第6自然段,太陽和風的關系;
第7自然段,可以利用太陽光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第8自然段,太陽給地球送來光明和溫暖。
課文從五個方面講述太陽和地球的關系,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進而說明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3、進行詞語訓練,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
(1)運用有了才及如果沒有就這兩個句式,結合這段的內(nèi)容練習說話。
(運用這兩個句式練習說話,從正反兩個方面敘述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如: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有了太陽,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這是從正面介紹。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這是從反面介紹。在學習太陽和氣候,太陽和疾病的關系時,還可以用這兩個句式敘述。如:有了太陽,人類才能利用它的殺菌能力預防治療疾病。如果沒有太陽,連人類也不會有,就更談不上利用殺菌能力預防和治療疾病了。)
通過以上訓練學生改變句式練習說話,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表達的能力及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繼續(xù)利用以上兩個句式,讓學生自由練習說話。
(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可以運用課外知識內(nèi)容進行說話練習。)
四、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3.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作業(yè):制作有關太陽的資料卡片。
板書設計:
遠:一億五千萬公里
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
表面溫度六千度
中心溫度1800萬度
與動物的關系(人的吃、穿、燒)
形成云
形成雨
與氣候的關系
形成雪
形成風
有殺菌作用
與人類健康的關系預防作用
治療疾病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對太陽花的喜愛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聯(lián)想到具有太陽花品格的人。
3、理解個體太陽花生命的特點――生命如此短促,卻又如此頑強,聯(lián)想到具有太陽花品格的人。
4、觀察學習生字、積累新詞。
教學重點:
理解太陽花個體生命的特點——生命如此短促,卻又如此頑強。
教學難點:
理解太陽花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寓意。
教具準備:
教師:小黑板、錄音機、磁帶、太陽花的圖片。學生:讀通課文,做批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平時,你最喜歡哪種花?為什么?能說出花的特點嗎?
2、同學們說了很多花,它們都有各自的美麗之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種太陽花(出示太陽花圖片)??吹竭@個花名,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發(fā)言)
的確,太陽花是因為特別喜歡陽光而得名。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筆下的太陽花有什么獨特的魅力?
板書課題:種一片太陽花 (學生跟著板書課題、齊讀)
[點評: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貼近學生生活,使他們感到教材非常親切,易于進入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適時提問:作家李天芳筆下的太陽花有什么獨特的魅力?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句句響亮、字字清楚。
2、學生上前板書不理解的詞語。
3、誰在預習中了解了哪個詞語的意思,與同學交流一下,全班匯報。
[點評:四年級學生自學生字、詞能力強,讓學生質疑、交流自學成果,對他們來說受益不淺。讓學生板書不理解的詞語,關注學情,調動了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4、指名讀課文,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為什么要種太陽花
?太陽花開得燦爛多姿
?單獨一朵太陽花的特點
?來年還種太陽花
5、默讀課文,根據(jù)板書的線索,把課文劃分為四部分。
[點評:通過自讀、匯報的形式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從而攜領全文,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學定教。]
三、細讀悟情,挖掘太陽花的美
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麗的花兒,可為什么我們選擇種太陽花呢?
1、快速度瀏覽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其一:對色彩的渴望。其二:太陽花比較好“服侍”。)
2、 通過剛才的朗讀,太陽花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你覺得太陽花怎么樣?(板書“美”)
3、請同學們帶著欣賞的語氣大聲朗讀5――8自然段,畫出描寫太陽花美的句子。
4、請同桌交流一下畫出的句子。指名學生讀畫出的句子,配上音樂,請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太陽花開的情景。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
教師相機進行總結并板書:(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經(jīng)久不衰(頑強的美):第8自然段
[點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采用自己與文本對話,尊重個體在讀文中的獨特體驗的學習過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展示太陽花圖片,直觀感受。
6、太陽花如此美麗,卻又經(jīng)久不衰,這是為什么呢?
請你讀讀8、9自然段,找一找原因吧。(單獨的一朵花生命特點:朝開夕謝,朵朵精神充沛,不遺余力。從整體上看,它們總是那樣燦爛多姿,生機勃勃。)
[點評:適時追問,體現(xiàn)對教材重點的把握,水到渠成。]
誰能說一說為什么太陽花經(jīng)久不衰?你能用書上的句子來回答嗎?不寫單獨的一朵太陽花行嗎?
讓我們帶著贊頌、欣賞的語氣來讀讀第9自然段。(齊讀、指名配樂讀)
7、看著這樣的太陽花,你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卻能做到燦爛多姿,你從中想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兩個段落,找找答案吧!同桌交流讀書感想。
[點評:多次細讀課文,給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空間,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及人文內(nèi)涵的理解。]
8、為什么來年還要種太陽花?在你的生活中有和太陽花一樣的人嗎?小組討論交流。
[點評: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教師在此放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主動學習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同時,體會做人道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四、拓展
1、小結:是的,太陽花就像那些珍惜時間的人;像那些頑強拼搏的人;像那些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雖然他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卻經(jīng)久不衰,流芳百世。美麗的太陽花有著美好的品格,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太陽花的這種美好的品格,不是嗎?
[點評:順著學生的情緒小結課文,其實是學生思想的升華。反問的語氣,留給學生去思考,“借花喻人“的寓旨不必教師想盡各種辦法來啟發(fā)了。]
2、請同學們試著把自己的喜愛之情融進這篇課文中,選自己喜歡的段落再讀一讀。
五、作業(yè)
1、課后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一幅《太陽花》。
2、課外閱讀推薦:《白楊》
板書設計:
種一片太陽花
為什么要種太陽花 色彩美
太陽花開得燦爛多姿 美
單獨一朵太陽花的特點 經(jīng)久不衰
來年還種太陽花
借花 --------------------->喻人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體會感情,個性化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師生互評,從評價中體會怎樣讀書更能表達感情。
3、再讀,體會文章深刻的內(nèi)涵。
二、學習生字
1、小黑板示字:躁 斕 圃 侍 乍 繽 偃 蕉 慵 熾 蕾 婪 沛 旺 昌
2、讀準字音、理解字義、組詞。
3、學生觀察生字,寫自己最拿手的生字。
4、集體交流是怎樣寫好的。
5、選學生認為難寫的字,集體交流怎樣寫好,指導書寫。(重點指導“斕 偃 蕉 慵”的結構;“沛”不要把字形寫錯。)
6、學生寫字。
7、展示學生作品,評議“小小書法家”,交流經(jīng)驗。
三、積累詞語
1、這篇課文有許多詞語用得恰到好處,請你認真找一找。
2、學生活動、交流
斑斕多姿鮮艷奪目郁郁蔥蔥銀粒兒短促花蕾
慵倦無力繽紛五彩偃旗息鼓美人蕉空暇貪婪
莫衷一是燦爛多姿生機勃勃經(jīng)久不衰 熾熱
興旺發(fā)達繁榮昌盛充沛乍開 服侍
3、你能選其中幾個詞語各說一句話嗎?
4、設計摘錄卡,積累詞語。
四、作業(yè)
1、查找有關花的詞語,摘錄在摘錄卡上。
2、在習作中運用所積累的詞語。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
2、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教育。
3、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4、初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5、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6、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
二、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理解新詞,熟讀課文。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植樹的重要。
三、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結構。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教育。
四、教學準備:
小黑板、卡片、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步驟:
①、情景導入
②、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
③、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④、指導書寫生字。
⑤、作業(yè)
六、教學過程:
一課時
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錄音《植樹歌》,在音樂聲中,老師談話引入:同學們,這首歌好聽嗎?這是一首有關植樹的歌曲,名叫《植樹歌》。春天已經(jīng)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板書課題:《走,我們?nèi)ブ矘洹?
1、初讀課文。
2、選自己喜歡的方式(或朗讀、或輕讀、或默讀)自由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兩遍
(2)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
(3)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2)出示小黑板,讀一讀詞語
(3)讀好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四節(jié)的第二句,第五節(jié)的第一句)
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參”的讀音。
4、報名或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組織互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
5、引導交流課文主要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小節(jié)寫植樹的好處?其余部分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引導交流匯報
6、小結:
(1)、1-2節(jié)講少先隊員懷著愉快的心情在荒灘、溝渠等處栽下了一棵棵青翠的小樹
(2)、3-5節(jié)講植樹的好處
(3)6節(jié)表明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
(4)、總結后根據(jù)提示討論分段,說段意
第2課時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讀第1節(jié)。(課件出示第1小節(jié)的內(nèi)容)
2、合作探究,聯(lián)系理解
(1)詩歌寫的什么季節(jié)的事?如何體現(xiàn)的?
相機理解“和煦”
(2)人物的心情怎樣?從哪兒看出來?
(3)探究三、四句
出示句子:“親愛的少先隊員們,走,我們一起去植樹!”
一讀體會語氣(招呼出發(fā))
二讀體會心情(興奮、愉快、朝氣蓬勃)
三讀聯(lián)系課題
這一句跟題目有什么關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點明題意,開啟下文)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自由朗讀第二節(jié)(出示第二小節(jié)內(nèi)容)
2、合作討論
(1)紅領巾指什么?
(2)他們在哪些地方植樹?
(3)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nèi)容?
(4)少先隊員植樹時的心情怎樣?
(5)“金色童年”是什么意思?“一棵棵青翠的小樹”是哪兒來的?這兩句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3、師感情朗讀第二小節(jié)
〈三〉、學習第二段(3-5節(jié))
1、默讀3-5節(jié),思考:植樹有什么好處?
2、分別用四個字概括這三個小節(jié)所寫的植樹的好處
回答后板書綠色工廠
增添新綠
綠色希望
3、討論“綠色工廠”
(1)為什么把樹林比成綠色工廠?
(2)出示課件關于樹葉和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凈化空氣,同時將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成養(yǎng)料,供樹木吸收生長的小知識。
(3)樹木為什么能給人健康幸福(凈化空氣,減少污染)
4、討論“增添新綠”
(1)“染綠”怎么解釋?
(2)“版圖”指什么?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億萬棵樹連起來,就染綠了祖國的版圖”一句。
5、討論“綠色希望”
(1)說說綠色希望指什么?
(2)這“希望”里包含了什么內(nèi)容?
(3)“叫”和“讓”體現(xiàn)了什么?
6、指導感情朗讀3-5節(jié)
自讀、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第六節(jié)
1、齊聲朗讀第六節(jié),把握詩意
2、討論:“綠色寶庫”指什么?
3、為什么說森林是“綠色寶庫”?
4、聯(lián)系實際說說除了“蓋房、架橋、造船、鋪路”外,樹木還有什么作用?
5、這一節(jié)與第一節(jié)有什么聯(lián)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教學結束:
總結
通過自讀感悟,理解重點詞句理解文章,通過朗讀升華情感進一步感悟。在感悟的基礎上達到背誦的目的。根據(jù)提綱背誦,使學生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同時拓寬學生知識面。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要求:
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銳角、直角與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再此基礎上,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開展活動時,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簡單的教具,并讓他們擺出經(jīng)過旋轉后的各種角,說說他們已經(jīng)認識的角的名稱,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重點難點:
1正確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發(fā)現(xiàn)五種角之間的關系.
2知道五種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活動一:旋轉角。
1、讓學生用活動角演示各種角。
2、觀察旋轉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角,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說明是如何構成的。
4、生活中還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活動二:練一練。
1、觀察表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
直角鈍角銳角
2、畫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
活動三:交流本節(jié)課的體會和感受。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九篇》一文就此結束,希望能幫助您在小學教學中起到作用,如還需更多,請關注我們的“北師大四年級教案”專題。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挑山工》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挑山工》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教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教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教案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
- 北師大版四年級《誰說沒有規(guī)則》教案11-05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包裝》數(shù)學教案09-28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分析(北師大版)04-15
-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詞語歸類04-14
- 北師大版 四年級上冊《地名》相關資料06-03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方程》數(shù)學教案09-28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優(yōu)化》數(shù)學教案09-28
- 推薦!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5篇05-09
班級之樂作文精品9篇05-17
- 中班滾動教案十三篇05-17
- 勞模工作總結匯總十四篇05-17
- 中班兒繪畫教案匯集7篇05-17
- 匆匆教案六篇05-17
- 帆心情作文05-17
- 健美操課心得體會(匯編十篇)05-17
- 2024采購申請報告匯總05-17
- 最新虎和兔教案05-17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美術表格式教案01-19
- 四年級讀書格言合集05-01
-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九篇05-17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跳水》優(yōu)秀教案11-10
-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挑山工》教案04-01
- 北師大版四年級《誰說沒有規(guī)則》教案11-05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教案12-08
- 北師大四年級教案九篇05-17
- 北師大版 四年級上冊《地名》相關資料06-03
-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詞語歸類04-14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分析(北師大版)04-15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跳水》優(yōu)秀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