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范文5篇。
您的要求我們已經收到小編為您整理了關于“1-6年級數(shù)學教案”的資料。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優(yōu)秀的教案需要教師不斷地精心打磨。希望我們能夠在閱讀的路上找到心靈的歸屬和自我認同!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實際應用圖片(推拉門,活動衣架,籬笆、井架等),想一想:這里面應用了平行四邊形的什么性質?
2.思考:拿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輕輕拉動一個點,觀察不管怎么拉,它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動畫演示拉動過程如圖)
3.再次演示平行四邊形的移動過程,當移動到一個角是直角時停止,讓學生觀察這是什么圖形?(小學學過的長方形)引出本課題及矩形定義.
矩形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長方形).
矩形是我們最常見的圖形之一,例如書桌面、教科書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個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上,用兩根橡皮筋分別套在相對的兩個頂點上(作出對角線),拉動一對不相鄰的頂點,改變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①隨著∠α的變化,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②當∠α是直角時,平行四邊形變成矩形,此時它的其他內角是什么樣的角?它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操作,思考、交流、歸納后得到矩形的性質.
矩形性質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質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如圖,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點O,由性質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個性質: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例習題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B=60°,AB=4cm,求矩形對角線的長.
分析:因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具有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質,根據(jù)矩形的這個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邊三角形,因此對角線的長度可求.
解:∵ 四邊形ABCD是矩形,
∴ AC與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AOB=60°,
∴△OAB是等邊三角形.
∴矩形的對角線長AC=BD=2OA=2×4=8(cm).
例2(補充)已知:如圖,矩形ABCD,AB長8cm,對角線比AD邊長4cm.求AD的長及點A到BD的距離AE的長.
分析:(1)因為矩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計算經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此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決直角三角形中的計算,這是幾何計算題中常用的方法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二)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難點: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指名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兩名學生板演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下面的題,抽問其中一道連加、一道連減的口算過程,從而復習連加、連減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0+40+30= 10+40+20= 3+20+6=
70-20-40= 80-50-10= 65-5-20=
訂正板演,兩名學生分別說一說計算過程,大家檢查計算是否正確.然后觀察一下,兩道加法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個加法算式兩個加數(shù)的和也就是第二個加法算式中的第一個加數(shù).如果把這兩道加法題連在一起寫,就是一道連加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連加、連減用豎式計算.出示課題“連加、連減”.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28+34+23=
啟發(fā)提問:
(1)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用豎式怎樣計算?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自己動筆試著做一做(如果有條件,每人一塊小紙黑板,每人在紙黑板上做).
在學生自己試算過程中,教師行間巡視,找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幾種情況,先出示正確的算法,即
大家進行評議,公認這種算法是正確的.然后出現(xiàn)下面兩種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算法(如果班里學生沒有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不必提出,以免誤導).讓學生說一說錯在哪里.
小結性提問:
(1)計算連加式題,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2)計算連加兩步式題,應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礎上得出:
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第三個數(shù).要注意計算第二步時,是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加上第三個數(shù),還要注意每一個計算過程中,不要抄錯數(shù).
教師介紹簡便寫法.為了書寫簡便,我們可以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即
提問:這種寫法和原來的寫法有什么不同?簡便在什么地方?
教師總結同學的意見,得出:這種把算式連起來寫的方法,不僅可以少寫一個“62”,比較簡便,同時可以避免計算過程中抄錯數(shù)的錯誤,使計算正確、迅速.
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做,先分步書寫,再用簡便方法書寫.指名一個同學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訂正.
2.出示例2 52-20-18=
啟發(fā)性提問:
(1)這是一道什么樣的兩步式題?
(2)你能根據(jù)剛才研究的連加兩步式題,推想出連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嗎?同學們試一試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教師通過行間巡視,可能發(fā)現(xiàn)有以下三種情況,教師先出示第(1)(2)種.
通過學生評議,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而第(2)種是用簡便算法,值得提倡.
再出示第(3)種算法.
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錯在哪里.第一步計算對了,問題出在第二步是退位減法,而這位同學沒有退位,造成計算錯誤.大家要吸取他的教訓.
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在計算兩步式題時,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寫豎式.如上面這道題,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寫豎式(把第一步豎式用虛線框起來).做一做:84-26-30=
由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試做,指名一個學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訂正.教師還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學生直接用簡便方法書寫,而且一次做對;哪些同學還用兩個豎式做;哪些同學只寫了第一步豎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結果.對最后一類同學可以提出表揚.
小結性提問:
(1)計算連減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計算連減兩步式題,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可以讓學生直接在書上填寫.
2.對比性練習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54+26+15= 90-58-24=
直接在書上第2頁做,可以列兩個豎式,也可以用簡便寫法.
(2)口算下面各題.(書上第2頁,直接在書上寫得數(shù))
7+59+20= 72-6-40=
3.趣味性練習(練習一第1題)
把每行的三個數(shù)加起來.
把練習一的第1題,如上圖那樣,把每行三個數(shù)的旁邊畫一個括號,把得數(shù)填在括號里.
4.課后練習
練習一的第1題和第2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及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以及口算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jié)課的新知識就是,讓學生學會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式題.教學中要緊緊抓住這一重點.
教學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索主動獲取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兩道有聯(lián)系的加法算式進行板演,第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得數(shù)就是第二個算式中的一個加數(shù),就為學生探索連加法怎樣用兩個豎式進行計算打下了基礎.兩道例題都是放手先讓學生試算,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總結出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安排,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不僅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觀察、分析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本節(jié)課的練習除了邊講邊練外,最后安排了有層次的集中練習,并進行及時反饋,表揚用簡便寫法及結合口算算得正確的同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過程】
一、操作活動一(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
1.通過多媒體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過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游戲的方法,老師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
2.師生游戲。教師發(fā)出指令,學生嘗試搭立體圖形,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指令有:“橫著擺2個”,“左側正方體上方豎著擺3個”,“在最右側的'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等等。
3.學生同桌間游戲。可以讓一位學生發(fā)出指令,另一位搭立體圖形,然后交換。
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二、操作活動二(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要求學生通過盡可能少的提問來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提問:你搭的立體圖形用了幾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回答:用了3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3個正方形。
提問:從側面看是幾個?
回答:2個。
提問:上面的方塊在左邊還是右邊?
回答:右邊。
是這個圖形。
三、操作活動三
教師講解三視圖,讓小組學生根據(jù)三視圖信息完成立體圖形的搭建。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教師針對學生的活動合作情況進行升華。學生說一說:今天有什么收獲?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復習:
老師先在黑板上分別畫一組平行四邊形,(圖略,底和高分別為:3和2,2和3,1和6,6和1)
學生觀察后,說說這一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lián)系?
(形狀不同、面積相同)
指出:作業(yè)中有這類題的要求,有的學生只能畫一些比較雷同的平行四邊形。(舉例幾種比較雷同的形狀)
小結:做這類題應該怎么思考?
二、學習三角形的面積:
1、取其中一個三角形,示范“沿對角線”分。觀察后說說得到了什么?(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為什么說是完全一樣?
(方法一:分別用底和高是多少來考慮。同時可以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是同底和同高的。
方法二:可以用剪好的平行四邊形來分一分,比一比。
……)
2、說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只要除以2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積。
3、利用黑板上的平行四邊形,畫好對角線,分別告訴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讓學生說說三角形的面積;或是告訴三角形面積,讓學生說說對應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三、操作、練習:
1、取例4的三張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分別列式算出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
交流。注意要讓學生用綜合算式來列式。
2、取第127頁上的六個三角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平行四邊形。老師巡視、指導。
提問:找其中最小的平行四邊形,其中一半是多少面積?的呢?剩下的呢?
補充:把這些三角形打亂,選兩個不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只有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
2、兩個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長方形。)
3、完成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底×高÷2
字母表示:ah÷2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學生把算式寫在書上,指名交流。
2、完成練一練。指名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1~3題。指名交流。
五、全課總結: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通過運算多項式乘法,來推導平方差公式,學生的認識由一般法則到特殊法則的能力。
2、通過親自動手、觀察并發(fā)現(xiàn)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征,并能從廣義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義。
3、初步學會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學習重難點重點:
平方差公式的推導及應用。
難點是對公式中a,b的廣泛含義的理解及正確運用。
自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看一看
認真閱讀教材,記住以下知識:
文字敘述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完成下列練習:
①(m+n)(p+q)
②(a+b)(x-y)
③(2x+3y)(a-b)
④(a+2)(a-2)
⑤(3-x)(3+x)
⑥(2m+n)(2m-n)
想一想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請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計算對不對?若不對,請在橫線上寫出正確結果、
(1)(x-3)(x+3)=x2-3( ),__________;
(2)(2x-3)(2x+3)=2x2-9( ),_________;
(3)(-x-3)(x-3)=x2-9( ),_________;
(4)(2xy-1)(2xy+1)=2xy2-1( ),________、
2、(1)(3a-4b)( )=9a2-16b2; (2)(4+2x)( )=16-4x2;
(3)(-7-x)( )=49-x2; (4)(-a-3b)(-3b+a)=_________、
3、計算:50×49=_________、
應用探究
1、幾何解釋平方差公式
展示:邊長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個邊長為b的小正方形。
(1)請計算圖的陰影部分的面積(讓學生用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
(2)小明將陰影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長與寬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積嗎?
2、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103×93 (2)59、8×60、2
拓展提高
1、閱讀題:
我們在計算(2+1)(22+1)(24+1)(28+1)(216+1)(232+1)時,發(fā)現(xiàn)直接運算很麻煩,如果在算式前乘以(2-1),即1,原算式的值不變,而且還使整個算式能用乘法公式計算、解答過程如下:
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
=(22-1)(22+1)(24+1)(28+1)(216+1)(232+1)
=(24-1)(24+1)(28+1)(216+1)(232+1)
=……=264-1
你能用上述方法算出(3+1)(32+1)(34+1)(38+1)(316+1)的值嗎?請試試看!
2、仔細觀察,探索規(guī)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x-1)(x4+x3+x2+x+1)=x5-1
……
(1)試求25+24+23+22+2+1的值;
(2)寫出22006+22005+22004+…+2+1的個位數(shù)、
堂堂清
一、選擇題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
(1)(a-2b)(-a+2b);
(2)(a-2b)(-a-2b);
(3)(a-2b)(a+2b);
(4)(a-2b)(2a+b)、
以上就是《1-6年級數(shù)學教案范文5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年級數(shù)學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59945.html
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優(yōu)秀!小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6篇)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小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顒幽繕?。在活動中引起數(shù)數(shù)的興趣。2。培養(yǎng)按數(shù)...
-
最新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6篇 88教案網內容專輯推薦:“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敬請瀏覽。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精心編寫教案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能夠更簡單輕松的上課教學,你懂得教案的結構嗎?88教案網編輯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最新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 八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范文6篇03-08
- 關于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選6篇01-05
-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1-6單元復習學案11-14
-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06-28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課件范文集錦6篇04-29
- [精品]最新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6篇01-03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字詞匯總(1-6單元)10-13
- 七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范文集錦5篇04-02
校風心得體會十三篇04-20
- 考試評語04-20
- 試用期總結報告04-20
- 快遞公司規(guī)章制度(集合十三篇)04-20
- 中專畢業(yè)生自我鑒定(熱門15篇)04-20
- 老師伴我成長作文集錦十篇04-20
- 三年級優(yōu)美(78句)06-19
- 《魔界戰(zhàn)記6》游戲將于2021年1月發(fā)售09-18
- 短跑運動會加油稿系列八篇04-20
- 早上充滿正能量說說76句04-20
- 沒參加活動檢討書04-20
- 1-6年級數(shù)學教案范文5篇04-20
-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模板12-06
-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模板02-03
- [薦]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合集12-07
-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集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