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9篇)。
你是不是也不知道如何撰寫范文?我們不妨將網(wǎng)上大量的優(yōu)秀范文資源利用起來。? 通過學習優(yōu)秀范文,我們能夠更加特別、生動地表達自己,88教案網(wǎng)為您準備的關于“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的知識可不止一點點,希望你在瀏覽完這一頁之后能夠有所收獲!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1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
1、地理位置(書P2圖 6.2)
位置半球位置主要分布東半球和北半球
海陸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與其它大洲的
分界線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白令海峽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是面積(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二是跨緯度最廣(大致位于10S80N 之間),
三是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3、亞洲6個分區(qū):看課本P3圖6.4亞洲地理分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著重了解不同分區(qū)的一些主要國家。
4、亞洲的地形特點
⑴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間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P4圖6.5亞洲的地形要結合圖重點記)
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記住P7 6.9各種氣候在圖中的分布)
亞洲氣候類型
(9種)面積最廣的氣候①溫帶大陸性氣候
季風
氣候亞洲東部②溫帶季風氣候
③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洲南部④熱帶季風氣候
其它
類型⑤熱帶雨林氣候⑥地中海氣候⑦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⑧高原山地氣候⑨寒帶氣候
亞洲氣候特點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②季風氣候顯著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6、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以赤道為界,南北對稱,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熱帶雨林、熱帶草原、亞熱帶和熱帶沙漠、地中海氣候。
7、亞洲河流特點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流 向注入海洋
長 江自西向東太平洋
黃 河自西向東太平洋
湄公河自西北向東南太平洋
鄂畢河
葉尼塞河
勒拿河自南向北北冰洋
恒 河自西北向東南印度洋
印度河自北向南印度洋
8、亞洲的世界之最: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的山脈;珠穆朗瑪峰世界峰;青藏高原世界的高原,譽為世界屋脊(區(qū)別于世界的高原巴西高原);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的湖泊(區(qū)分于世界面積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的半島;馬來群島世界的群島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2
一、地理概念和地理規(guī)律的掌握方法
1、地理概念和地理規(guī)律的掌握方法
對于地理概念的掌握,應該做到在知識的具體形式下,具體化、系統(tǒng)化和綜合化。對于地理規(guī)律的掌握,首先應當熟讀,要在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在掌握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融會貫通。對于規(guī)律的掌握應當熟記,而不能似懂非懂。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掌握對知識的運用,運用中還要加強對課本知識的運用,加以運用。
2、地理規(guī)律的掌握方法
對一些規(guī)律的掌握要重點掌握:①弄清地理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本質;②弄清事物的本質是什么?是什么東西?又是什么力量和其他東西?還有什么規(guī)律是通過什么途徑來解決的?對一些地理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本質要弄清楚。
3、地理規(guī)律的運用方法
①弄清地理原理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本質和本質;②弄清地理原理的規(guī)律和本質;
③弄清地理規(guī)律的本質是什么和本質,其本質是什么?是什么和本質是相一致的?還有什么規(guī)律是不能混淆的?對知識要掌握,對知識要靈活運用。
4、地理規(guī)律的運用方法
①弄清原理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本質;
②弄清原理的運用方法;
③弄清原理的內在聯(lián)系;
④弄清地理規(guī)律的本質和內在聯(lián)系的條件;
⑤弄清地理規(guī)律的內在聯(lián)系;
⑥弄清地理規(guī)律的本質和本質,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3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東半球;
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 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海陸位置: 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 洲相連,西南與 非 洲為鄰,東與 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洲界線: 白令 海峽
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氣候特征: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③季風 氣候典型.
掌握: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氣候特征(圖見課本P7 1-7).
季風氣候典型原因: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季風對氣候的影響(圖見課本P8 1-8,1-9)
發(fā)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下的氣候特點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寒冷干燥 西北、東北 寒冷干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溫暖濕潤 西南、東南 高溫多雨
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是亞洲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長江是亞洲最長河流.
亞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4
怎樣學好地理?地理環(huán)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依據(jù)。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后的聯(lián)系,要經(jīng)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shù)。精讀課文、??瓷钏?,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huán)境變得一目了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匆豢串?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shù)厥窃鯓踊顒拥?。通過報刊、電視節(jié)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象才能使二者聯(lián)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huán)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于動腦。經(jīng)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么?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黃河流經(jīng)的省區(qū)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么?如黃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qū)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xié)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xié)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動手。經(jīng)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制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很多人都在開始學習地理時會覺得有些困難,但是要相信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對于地理,要多看地圖,培養(yǎng)興趣,要理解原理,之后強加記憶。在不懂得時候,要問老師,或者同學,試著用一種熟知的事例或者將原理簡單化。同時要掌握一些回答問題的套路,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有些東西只要記住就可以,就不要浪費時間去追究為什么。可以買一本十年高考的地理來做,這樣能夠在學習時,把握學習的大方向。還是培養(yǎng)興趣最重要啦~~可以買一張世界地圖,一張__地圖(特大的那種)分別掛在房間里,每天用心看看~比如想一想到地圖上的某個地方去玩,那里會是什么氣候啊,首都在哪,都盛產(chǎn)什么~~什么時候去氣候最合適~~為什么會形成那種氣候,以及那里會有什么著名的自然景觀,怎么形成的~這樣慢慢的就很有興趣啦!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5
馬六甲海峽: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之間;溝通南海——印度洋的安達里海。太平洋——印度洋航運的咽喉要道,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霍爾木茲海峽:伊朗——阿拉伯半島之間,溝通波斯灣——阿拉伯海。波斯灣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峽”。
白令海峽:楚科奇半島―阿拉斯加半島;溝通北冰洋―太平洋。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太平洋和北冰洋間通道。
曼德海峽:阿拉伯半島——非洲大陸之間;溝通紅海——印度洋。溝通紅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峽:黑海―愛琴海、地中海之間。黑海出地中海的門戶,亞歐分界線。
直布羅陀海峽:伊比利亞半島——非洲大陸;溝通地中?!笪餮?。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門戶,亞歐航線必經(jīng)的要道。
英吉利海峽:大不列顛島——歐洲大陸;溝通北海——比斯開灣。北?!笪餮蠛竭\要道,世界貨運最獲忙、通過船只最多的海峽。
麥哲倫海峽:南美大陸——火地島之間;溝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大型輪船和航運要道。
德雷克海峽:南美洲——南極半島之間;溝通大西洋——南太平洋。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各國科考隊赴南極考察必經(jīng)之道。
莫桑比克海峽: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島之間。溝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長的海峽。
⑴白令海峽:“三線”交界處(亞洲與北美洲分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日界線通過的地方)。
⑵巴拿馬運河:位于中美地峽南部,巴拿馬境內,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⑷主要地區(qū):①亞馬孫平原——世界上的平原;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qū)。主要通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以混血人為主。
⑹居民: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歐洲等國的居民,以白種人為主。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種大熔爐,以混血人種為主。
⑺經(jīng)濟:①美國是當代實力最雄厚的資本主義國家。②墨西哥以石油工業(yè)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國的經(jīng)濟中心。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國。④巴西的鐵,墨西哥的銀、智利和秘魯?shù)你~的儲量居世界前列。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澳大利亞,是世界土地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是世界上一個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也是大洋洲的國家。澳大利亞國境東南鄰近新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新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陸,也是地球上的海島及單一國家的大陸,總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質演化的結果,在內外營力的作用下經(jīng)歷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而成為今天的狀態(tài)。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個大單元。所謂大陸邊緣,即大陸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間存在的一個廣闊過渡帶,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的斜坡帶,是大陸與海洋連接的邊緣地帶。全球大陸邊緣縱延35萬公里,總面積約為800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積的15.9%左右。
大陸邊緣地形通常又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海溝和島嶼等次一級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在整個地球歷史中變化,同時也是地質礦產(chǎn)比較豐富、開采最有利的地區(qū)。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廣闊而平坦,占海洋面積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傾斜度小,大約在0°20′~0°40′左右,深度從大陸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寬闊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沒有光線和溫度很低,所以大洋深處的海底動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積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層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鈣質和硅質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軟泥中,形成鈣質軟泥及硅質軟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積物中,發(fā)現(xiàn)了分布廣泛、儲量很大的錳結核資源。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①一天中的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jù)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qū),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qū)(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課上注意聽講。七年級地理大部分需要理解,理解了記憶起來就會容易很多。所以上課聽講是關鍵。有的人認為地理是文科,主要靠背,如果用心背,肯定會成績好。其實不然,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記憶起來才會事半功倍。
積極思考,重在理解。七年級地理需要理解的內容部分很多,大部分知識只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即使背會知識點,在實際做題中也不會運用,所以必須多思考,注意理解。
注意總結歸納規(guī)律。初中地理學中有許多知識都是有規(guī)律的,比如氣候類型的分布、人口的分布等,總結歸納了規(guī)律,學起來和記憶起來就會很容易。
相同、相似知識點對比記憶。地理事物有很多具有相似性,很多規(guī)律也具有相同點。所以,我們找出相同、相似點,進行對比來記憶學習,會使得學起來十分容易。
注意地圖的重要性。地理學有很多知識單靠文字去學習、記憶是不行的,必須看圖,看圖比看文字更重要。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基本工具,這一點不要忘記。
持之以恒,每天看課本10——15分鐘。地理知識紛繁復雜,很多知識點,所以必須及時復習。堅持每天看15分鐘左右的課本,長期堅持就會受到很好的效果。
競賽法。收集當冊地理課本知識,編成搶答題,判斷題,確定每題的分值。然后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組。從班上選擇一名主持人,負責讀題,公布正確答案。另外確定一名學生統(tǒng)計分數(shù)。競賽結束后,評選出獲勝小組,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還可以評出若干名地理百事通。通過這種形式,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而且他們事前會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本身也會變被動為主動地復習到許多知識。
繪圖法。通過繪制地理信息圖,讓學生主動去吃透相關知識,然后準確地繪出圖。并且在集體交流展示。向同學介紹講解你所畫圖所涉及的地理知識,給講解者本人會留下較為深刻的知識影像。也在大腦中留下清晰的知識脈絡。
對比法。將不同國家的氣候特征,地形特征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加深理解記憶。甚至也可以將對比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
歸納法。將具有相同特征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等歸納在一起,減少知識的重復理解記憶量。也有利于學生地理集中思維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找到更為有效的學習技巧。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6
1、巴西概況:⑴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四位。
⑵位置:海陸位置――瀕臨大西洋,是一個臨海國。
緯度位置――巴西絕大部分國土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地處熱帶,是一個熱帶國家。
2、巴西地形特點: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巴西氣候特點: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的氣候類型有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植被特點: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分布廣泛。
⑴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該地區(qū)是常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qū)(被稱為地球之肺),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該地區(qū)是熱帶草原氣候。
⑶亞馬孫河:由西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3、發(fā)展中的工農(nóng)業(yè)大國:
⑴是南美洲經(jīng)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⑵巴西主要工業(yè)部門和分布:巴西有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工業(yè)發(fā)展水平較高,鋼鐵、機械、食品工業(yè)較發(fā)達。
工業(yè)分布:巴西的重工業(yè)多分布在東南部鄰近鐵礦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qū),工業(yè)分布不平衡。農(nóng)業(yè)區(qū)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
分布在東南沿海的原因:氣候溫和濕潤、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勞動力,開發(fā)較早。
⑶農(nóng)業(yè)機械化程度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蔗糖、香蕉、劍麻的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⑷豐富的資源:鐵礦豐富;水能資源豐富(世界最大水電站---尹泰普水電站)。
4、熱帶雨林的危機:
⑴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
A、調節(jié)全球氣候;B、為全球提供新鮮的空氣;C、涵養(yǎng)水源,保護淡水資源;D、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E、提供良好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F、提供木材。
———被稱為“地球之肺”、“空氣凈化機”
⑵。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破壞的原因及產(chǎn)生的后果:
破壞的原因:A、為了興建亞馬遜橫斷公路等數(shù)條干線公路,許多受雇于外國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線的優(yōu)良木材席卷而去。B、為了發(fā)展采礦業(yè),開辟大型農(nóng)牧場,人們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為烏有;C、本國墾荒的貧苦農(nóng)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種的方法,在公路兩旁肆意砍倒數(shù)木,開墾種地。
產(chǎn)生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壞,水土嚴重流失,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嚴重威脅。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7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xiàn),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jīng)線,獨成平行圈;
西經(jīng)二十度,東經(jīng)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xiàn)。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1.地理位置:
① 亞洲的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 亞洲的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間,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③ 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亞洲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 大?。簛喼奘鞘澜缟厦娣e的洲(原因是 : 1) 面積 2) 跨緯度最廣 3) 東西距離最長 )
3. 地理分區(qū):習慣上把亞洲分為6 個地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各個地區(qū)和國家如下表所示:
東南亞 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印尼、東帝汶
南亞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代夫
西亞 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
6. 亞洲地形的特點:1)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2) 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3) 地面起伏大
7. 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東,北,南三面瀕臨大洋,西面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
8. 亞洲氣候的特點1) 復雜多樣2) 季風氣候顯著3) 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氣候特點解析:
①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②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差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于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8
1、天氣與氣候概念區(qū)別:天氣是短時間概念、多變;氣候是天氣長時間的平均狀況、穩(wěn)定。
3、氣溫分布規(guī)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qū)氣溫最高,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③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14點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叫最氣溫的日較差;一年中北半球陸地上7月氣溫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值,叫做氣溫的年較差。
④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4、降水的形成條件:①充足的水汽和凝結核 ②氣溫下降到足以使水汽凝結出來
5、降水的類型:①對流雨(多在赤道地區(qū)、降雨最多) ②地形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鋒面雨
6、降水分布規(guī)律:赤道最多,南北回歸線附近(如撒哈拉沙漠)和兩極最少(P65圖4—12)
7、影響氣候的因素:
①地球的形狀(近似球體):赤道附近太陽高度(太陽高度是太陽光線和地面的夾角)大、太陽輻射多,氣溫高;極地相反 ②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見專題二)
③海陸分布: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海洋升溫慢、降溫也慢;所以同緯度比較起來,夏季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氣溫比陸地高;海洋的最熱月和最冷月都比陸地晚一個月;
④地形與地勢:迎風坡降水>背風坡降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⑤人類活動:改變地表面貌,如植樹造林、修水庫或者濫砍亂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變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層空洞等
8、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
⑴最冷月均溫>15℃則為熱帶: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⑵ 0℃
①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雨熱同期(中國東南部、美國東南部)
②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地中海地區(qū)最典型,各大洲都有分布)
⑶最冷月均溫
此外: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以俄羅斯、加拿大分布最廣);苔原氣候(北冰洋沿岸)、冰原氣候(南極洲、格陵蘭島)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9
1. 地理位置:絕大部分位于_南北回歸線_(緯線)線之間,地處_熱帶_帶;位于_撒哈拉__ 沙漠以南,東臨_印度洋_洋,西瀕_大西_洋。
2. 地形以_高原_為主。
3. 氣候:_熱帶草原_(類型)氣候分布最廣。茅草屋是非洲典型民居,與氣候的關系是:__草原廣布、原料豐富、氣候干熱、逐水草而居__。
1.礦產(chǎn)資源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_金剛石_、_黃金_的儲量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首位。
3. 經(jīng)濟落后的原因:歷史上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占領和掠奪,出口_初級農(nóng)礦產(chǎn)品_,價格_低_,進口_工業(yè)制成品_,價格_高_。
4. 進入21世紀,撒哈拉以南非洲經(jīng)濟增長迅速,成為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之一。商業(yè)的發(fā)展,消費的增長,成為推動撒哈拉以南非洲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
1.世界上人口_自然增長率_最高的地區(qū),_旱災_是這里常見的自然災害。糧食不足成為本區(qū)普遍遇到的問題。
2. 人口、糧食與環(huán)境問題: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_糧食_和肉類,于是人們砍伐_森林_、開墾_草原_,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_放牧_,導致_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_生態(tài)環(huán)境_逐步惡化。
3. 解決措施:控制_人口_;提高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增加_糧食_產(chǎn)量;保護_生態(tài)環(huán)境_。
1.地理位置:
①緯度位置:_南回歸線_(緯線)線穿過中部,大部分在熱帶和南溫帶;
②海陸位置:東瀕_太平洋_洋,西臨_印度洋_洋,西北與亞洲隔海相望,南與_南極大陸_大陸遙遙相望。
2. 特有生物:動物_袋鼠_、考拉、_鴯鹋_、琴鳥;植物:_桉樹_、金合歡等。
二、“騎在_羊背_上的國家”:世界上放養(yǎng)_綿羊_數(shù)量最多和出口_羊毛_最多的國家。
1.澳大利亞充分利用不同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牧羊帶。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羊、牛與經(jīng)濟作物混合經(jīng)營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jīng)營帶和粗放牧羊帶。
2.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的有利條件:①西部是寬廣平坦,海拔較低的_高原_,中部是_平原__,有豐富的_地下水_,適宜牲畜飲用;②氣候_熱帶草原、熱帶沙漠_氣候為主,氣溫普遍較高,適宜四季露天放牧。
3.澳大利亞養(yǎng)羊業(yè)產(chǎn)業(yè)化、機械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少。所產(chǎn)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
四、“坐在_礦車 上的國家”:礦產(chǎn)資源豐富,品種多,礦產(chǎn)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大。
五、_服務業(yè)_發(fā)展迅速,已經(jīng)成為澳大利亞的經(jīng)濟支柱。
七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推薦
更多>-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0-12
-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復習(第八單元)10-16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必修一(9篇)04-07
-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西亞》知識點總結10-23
-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天氣與氣候10-12
-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地球與地圖10-12
- 人教版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10-12
-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匯總:居民與聚落03-10
吃相四年級敘事作文19篇04-17
- 廚房裝修注意哪些細節(jié) 澳比德總結的這9點要牢記04-03
- 美術稻草人教案04-17
- 人教數(shù)學五年級教案精選04-17
- 4s店工作計劃04-17
- 裝修協(xié)議書合同系列04-17
- 勞動節(jié)對家人祝福語41句04-17
- 悟透人生的短句04-17
- 雪花秀氣墊真假辨別圖 抓住知識點分辨真假05-25
- 2024學生評語04-17
- 最新集體合同04-17
-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9篇)04-17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五篇)03-24
-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九篇)02-12
- 七年級語文下冊《松鼠》知識點總結09-22
- 七年級英語下冊重要知識點總結蘇教版09-24
-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0-12
-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10-30
- 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知識點復習07-24
- 七年級語文下冊《愛蓮說》知識點歸納09-22
- 七年級地理下冊《印度》復習知識點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