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領(lǐng)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jù)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xiàn)、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fù)”等詞語。
3、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節(jié)。
教學重點:
1、字詞教學;
2、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色,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錄音、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了解課文,理清文章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shù)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老師簡介錢塘江大潮的形成。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1、檢查生字。
(1)學習“潮、浩、沸、漲”,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偏旁相同,都是形聲字。)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學習“猶、據(jù)、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jù)、踮腳、恢復(fù)……
(3)出學習“罩、薄、崩、霎”,說說特點:上下結(jié)構(gòu)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
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悶”:里外結(jié)構(gòu)。組詞:悶雷。讀音:mèn
(5)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如“罩”字,口訣:“桌”子缺兩腿,上邊變“四”蓋。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guān)詞語方面的問題。
四、作業(yè)
1、寫生字。
2、練習朗讀課文,體會錢塘潮的壯麗。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2
1、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2、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詞語。
3、反復(fù)誦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獨立翻譯課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4、研讀體會本文精練生動的語言,賞析精彩的場面描寫,體會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
1、朗讀課文,翻譯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讀準字音:
雷霆(tínɡ)楊誠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
倏爾(shū)一舸無跡(ɡě)善泅(qiú)僦賃(jiù lìn)
蒙ménɡ混過關(guān)檸檬ménɡ朦ménɡ朧艨艟ménɡ chōnɡ憧憬chōnɡ jǐnɡ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掌握正確的讀音,聽清節(jié)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意。
1學生個人質(zhì)疑字、詞、句,全班討論解疑。2學生二人合作翻譯課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1、熟讀課文,復(fù)習重點字詞的解釋和全文翻譯2、積累與錢塘江潮有關(guān)的名人詩歌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2、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3、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4、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學生齊讀課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確: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第四段寫觀潮之盛。
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各段壯觀的場面。
選四位同學描述,其余同學補充。
2、賞析“潮來濺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边@兩句詩,并請在本文中畫出與這兩句詩描寫相一致的語句。
3、假如你是海寧市人民政府的秘書長,由你負責海寧市有關(guān)錢江潮申報“世界遺產(chǎn)”一事,由你起草申請報告,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談起,申報理由是什么。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3
農(nóng)歷八月中旬是錢塘江潮最壯觀的時候,古往今來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是怎樣的景觀。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熟悉課文內(nèi)容,注意以下問題:
⑴、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的方法掌握這些字的讀音和意義。
⑵、用筆畫出你在查閱了工具書后還不能理解的字、詞和不懂的語句。
2、結(jié)合課文中的解釋,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
⑴、解決學生自學中的難字、生詞和較難的語句。
3、請大家齊聲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請學生示范朗讀文章,其他學生思考:
⑵、出具體寫潮水的語句,讀一讀。
⑶、說說自己讀后對錢塘江潮的認識。
2、默讀課文其他段落,引導(dǎo)學生拓寬對“潮”的界定:
⑴、課文其他段落是寫什么的?
②、吳中健兒溯迎弄潮;
③、江邊喧鬧的看客。
我們分別請同學來讀寫水潮和寫人潮的語句,你來品味這兩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寫這兩種潮特點的詞語,用見簡潔的語言概括兩中潮的特點。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4
學習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其中7個會認的字,13個會寫的字,14個要掌握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學習抓住重點句子,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課文3、4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出示錢塘江大潮的錄像)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錢塘又是怎么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板書)
指名學生回答。
二、整體入手,自主讀文。
(2)把不懂的生字讀音弄清楚,讀準確。
(3)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
2.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新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3.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爭取做到把字音讀準確。
4.讀準多音字:
5.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較復(fù)雜的字形和容易讀錯的字音。
6.朗讀全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讀通課文。
1、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糾正讀錯的字音。
2、練讀難段,自由讀,指名讀。
3.理清文脈。
(1)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說說各段的段意。
四、理清敘述順序。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guān)詞語方面的問題。
2.朗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文的內(nèi)容。
2、掌握重點字句,積累文言詞匯
3、反復(fù)誦讀,深入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和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分析:
《觀潮》寫了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文章以精煉的筆墨,分四段寫了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和觀潮人群,描寫的重點又在水軍和健兒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觀潮者之眾,都襯托了重點描寫的場面。浙江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眾多,觀潮者士女駢闐,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結(jié)構(gòu)精巧,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本文不僅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寫得十分生動形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與講讀法相結(jié)合
教學過程:
一、 導(dǎo)語:
同學們,看過錢塘江大潮吧,感受如何?(學生自由說)現(xiàn)在我們來學周密的《觀潮》,看看宋代人眼中的錢塘江大潮是什么樣子?
[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
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進行,小組討論,一人讀句子,一人翻譯,教師補充,糾正)
1、 翻譯第一自然段:
重點字詞:A、既望:農(nóng)歷十六日 B、方:當時 C、僅:幾乎,將近 D、既而:隨著 E、際天: 連接著天F、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揚噴射 G、沃:用水淋洗 H、勢極:來勢極其
2、 翻譯第二自然段:
重點字詞:歲——年。盡——窮盡。標——樹立,舉。倏爾——忽然。略——一點點 逝——去,往
3、 翻譯第三自然段:
重點字詞:文——畫著 溯迎——逆流迎著 出沒——健兒在水中忽隱忽現(xiàn) 鯨波——巨浪
4、 翻譯第四自然段:
重點字詞:溢——滿 穹——高 僦賃——租用 容——許,使。
三、 整體感知:
提示:(教師補充)
作者所處的時代是南宋,當時的都城在臨安(杭州),觀潮地在當時臨安城南,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時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1、 小組討論本文四段段意:
a) 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b) 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
c) 寫弄潮健兒的英姿
d) 寫觀潮人數(shù)之多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海潮)
四、 研讀賞析:
1、 指明讀第一自然段:(討論)
A、 作者對江潮從那幾方面進行描寫的?寫出了它什么特點?
[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的寫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
B、 楊萬里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現(xiàn)錢塘潮水的雄偉,形象生動,呼應(yīng)首句,為下文作鋪墊]
C、 運用了什么修辭?(比喻、夸張)
2、 齊讀2、3、4段,回答:
本文題目是“觀潮”,這些內(nèi)容是不是離題?為什么?
[本文描寫的水軍演習、弄潮表演以及觀潮情景,既襯托了錢江涌潮的奇?zhèn)邀悾止餐M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風景畫、風俗畫,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總結(jié):
本文是一篇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點的寫景記事佳作,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語言簡練。描寫十分生動,既用了比喻、夸張等描寫手法,而且也用了簡潔的白描。
五、 學生質(zhì)疑,自由發(fā)問不懂得地方
六、 布置作業(yè):
1、 生字、解詞各2遍
2、 翻譯文章1遍
3、 課后1、2
4、 周記:課后三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6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課《觀潮》。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異景象。
【設(shè)計意圖:課件中播放潮來時的聲音,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調(diào)動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通過預(yù)習,我們讀懂了什么?提出預(yù)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dǎo)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懗眮頃r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dǎo)、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jié)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xiàn)。(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zhàn)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dǎo)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dǎo)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
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dǎo)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7、指導(dǎo)背誦。
①教師引入: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讓人如身臨其境,難怪你們喜歡這些句子??墒?,我們剛才讀句子的時候,把順序給打亂了。作者寫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呢?現(xiàn)在我們來完成一個聽的練習。我讀一段話,請大家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幾處描寫連接起來的,并把它記下來。(學生每人一張?zhí)羁站毩暭垼?/p>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惦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②教師讀句子(包括括號里的詞語),學生聽后記下詞,填在括號里。(指名板書)
(出示括號內(nèi)的詞語,校對)?,F(xiàn)在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潮水的。
(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時間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變來描寫潮水的變化。)
③引讀這段話(教師讀括號里面的詞,學生讀后面的句子)。
④畫線的部分留下括號里的詞,再請學生背誦后面的內(nèi)容。(機動:學生看書試背)
⑤現(xiàn)在我們一邊看視頻,一邊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的第3自然段,感受錢江潮的氣勢。(如果不會背,可以看看書,會背的站起來背)
四、內(nèi)化語言,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這么壯觀的景象,我們應(yīng)該讓更多的人知道,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來完整地感受一下錢塘江大潮吧!請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導(dǎo)游,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介紹給更多的人。(放視頻)
1、教師:你覺得作為導(dǎo)游應(yīng)該怎樣介紹呢?
2、出示小組活動建議:
(1)可以選擇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中的任意一部分進行介紹。
(2)介紹時可以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運用資料中的知識,可以一個人介紹,也可以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介紹。
(3)介紹的語言要符合導(dǎo)游的身份。
3、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4、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熟悉的景點按照順序來介紹。
小結(jié):聽了你們的剛才介紹,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前往觀潮。希望同學們下課以后,繼續(xù)關(guān)注錢塘江大潮,同時也可以關(guān)注更多的天下奇觀。
【設(shè)計意圖:通過引導(dǎo)學生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大潮來臨時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了文本當中,實現(xiàn)了與文本的深層次的對話。】
【設(shè)計意圖:通過句子的對比,讓學生充分地品味課文中的精彩語言,感受課文中的精彩描寫,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并且在不斷地朗讀比較中,把課文中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訓練真正地落到實處?!?/p>
【設(shè)計意圖:引導(dǎo)學生閱讀其他作家對潮來臨時的文字,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設(shè)計意圖:播放視頻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師及時地抓住學生情感體驗的高峰,引導(dǎo)學生體會不同的人觀看錢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地理解進一步深化】
【設(shè)計意圖:把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進行簡略處理,可以使學生能找準課文重點,防止學生學習內(nèi)容過多,抓不住要點?!?/p>
【設(shè)計意圖:運用填空形式降低學生背誦難度,再結(jié)合視頻讓學生去背誦,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背誦的興趣。】
五、總結(jié)
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dǎo)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設(shè)計意圖:學生再一次變換身份,作為導(dǎo)游來介紹錢塘江大潮,實際上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進一步將課文中學到的語言內(nèi)化,將學到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這對學生是一個挑戰(zhàn),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孩子們在愉悅、歡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7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概括段意。
3.動用電教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促進朗讀。
4.結(jié)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1.今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中央電視臺和浙江電視臺聯(lián)合現(xiàn)場直播錢塘江大潮,同學們看了嗎?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
2.對于錢塘潮,你還了解些什么?
3.生自由暢說。
三.播放錄象。(從同學們剛才的談話中看出,大潮洶涌的情景,大家記憶猶新,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想不想再看一次?讓我們再次聽聽聲音,看看畫面,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四.教學“潮來之時”
2.自己讀讀3、4自然段,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覺得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把它讀好,待會讀給同學們聽。
3.學生自由朗讀,師巡視指導(dǎo)。
4.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dǎo)。
▲從遠處傳來……悶雷滾動。
▲那聲音……顫動起來。(課件演示,比較句子,潮遠,聲大而悶,潮近,聲巨而烈。指導(dǎo)朗讀)
▲過了一會兒……沸騰起來。(模擬“沸騰”?!叭寺暥Ψ小薄Wx出“沸騰”感覺)
▲那條白線……橫貫江面。(課件演示理解“橫貫”“橫臥”。指導(dǎo)朗讀)
▲浪潮越來越近……飛奔而來。(課件演示,比較句子ABC。老師A句,小組讀B句,全班讀C句。自由讀、個別賽讀、齊讀)
5.小結(jié):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預(yù)習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板書)
1.填空理解:
(1)自己讀一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些語句連起來。
2.師生分讀。(是呀,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zhuǎn)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聲潮水的變化。我們一起讀讀,體會一下。)
六.指導(dǎo)背誦。
1.老師留下括號里的詞語,你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
4.小結(jié):背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到錢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稱為(天下奇觀)!
七.積累語言。
1.咱們學習的.這兩個自然段中,詞語非常豐富、生動,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下來?
2.開展比賽。(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反應(yīng)快,很快站起來說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3.做讀書卡。
4.分組領(lǐng)讀。
八.運用語言。
1.同學們懂得了詞語意思,不過,會不會用了呢?
九.總結(jié)全文。
今天,我們?nèi)缗R其境,觀賞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了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敘述方法,積累了好詞佳句。學得不錯。下節(jié)課……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8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xiàn)、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教學重、難點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課前準備搜集反映錢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第一課時
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預(yù)習過課文了,這兒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坝^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是啊,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一個旅游勝地。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感覺它!
找到文中的一句話,是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么一個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現(xiàn)潮最好的地方。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么?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著說一說嗎?(農(nóng)歷八月十八,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
◆“據(jù)說”怎么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jù)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問題。
感覺奇觀
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里呢?
1、邊默讀課文邊用“”劃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a、點撥:“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p>
句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感悟形象: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么?眼看潮水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
b.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范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潮水的長。你懂“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潮頭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墻”這樣的場面。
潮水的氣勢猛、聲音響。“齊頭并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這三句話能調(diào)換順序嗎?為什么?由遠及近
欣賞課件:同學們都談得挺不錯的,那么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大家剛才想的一樣呢?那就請大家一起凝神觀賞這驚心動魄、壯麗奇特的一刻吧!
品讀回味: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會讀得更好了,是嗎?
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啟發(fā)學生與課文、作者、大自然對話)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朗讀:“潮來時”的三、四自然段。(語速由緩到急,語調(diào)由平靜到高昂,頓挫有力)更奇的還在后頭!請往下讀。
3、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a.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xiàn)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b.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c“恢復(fù)”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引發(fā)學生聯(lián)系前文)
4、品讀“潮來前”的“奇”。
a.過渡:的確,錢塘江大潮還未出現(xiàn)時,江面是很平靜的。當然,平時的錢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過,在“觀潮日”這一天,我們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與期待,于是在江潮來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翹首相盼。
b.引讀:帶著這種心情讀好句子。(舒緩而又神秘、盼望的語氣)
回歸整體
激情;剛才我們仿佛追隨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去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它的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使我們深深折服!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回味“觀潮”中的這美、這壯、這奇吧!
第二課時
理清層次
1、回憶;上節(jié)課我們品味了那“天下奇觀”所帶給我們壯觀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后,你們發(fā)現(xiàn)這里都是在寫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寫了什么?
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分段)
課外拓展
1、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處,相機點拔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2、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課件,圖文并茂)
3、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4、練習課堂作業(yè)。
5、課外拓展:(任選一題)
查找:我國其他“天下奇觀”的景點的資料和圖片,相互交流。
研究有關(guān)錢塘江大潮的資料。可以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匯報交流。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9
《觀潮》教學設(shè)計(送教課)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七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作者記敘了觀賞錢塘江大潮時所見所聞的景象,說明它確實是天下奇觀。課文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退之后的時間順序記敘的,重點描寫了潮來之時潮水的壯觀景象;從聲音和樣子兩方面寫出了潮水的宏偉氣勢。閱讀這篇課文可以使學生了解錢塘江的有關(guān)情況,激發(fā)熱愛自然,探索奧秘的情趣。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詞句,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作為最后一組課文的學習,要綜合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來學習,有意識地檢查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相關(guān)的詞語,特別是文中的四字詞和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3.能綜合運用以前學到閱讀方法學習本課,使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如:分清文章的主次;邊讀邊想畫面,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4.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記敘事物的寫作方法。
5.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能夠根據(jù)語言描寫想象畫面。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法學法:
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悟情。
六、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錢塘江大潮的圖片、資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32課《觀潮》,齊讀課題,這篇文章描寫的是錢塘江大潮。誰了解它,能把課前收集的資料向大家說說嗎?
放映大潮錄象,配上進行曲音樂,學生盡情地觀賞。
看完之后,談?wù)勀愕母惺堋?/p>
想知道課文是用什么語言描寫這宏偉景觀的嗎?那就讀讀課文吧?
[說明:導(dǎo)入的設(shè)計,利用錄象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談觀后感,接著問:想知道課文是用什么語言來描寫這種景象的嗎?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說說讀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觀。
2.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
快速瀏覽或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這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哪些部分是詳細,哪些部分是略寫?/p>
[說明:語文教學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所以,初讀課文后,要對課文形成整體的印象。]
(三)學習重點部分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1.默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畫的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補充讀,齊讀。
3.再默讀或小聲讀這些句子,說說,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畫面。
4.把想到的畫面說給同學聽,用自己的語言說,盡量用上書上的重點詞:悶雷流動、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橫貫江面、白浪翻滾、白色城墻等。用多媒體投影這些詞語。
5.指名說,評說,補充說。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主要學習用邊讀邊想畫面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并把想到的畫面轉(zhuǎn)換成口語,又進行了語言訓練。落實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能力要在具體實踐中訓練才能形成。]
6.品味課文語言。
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能把想象到的畫面說得這么好,除了你們的聰明才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課文的語言美。
現(xiàn)在請你們再讀讀自己覺得美的句子,怎樣讀才能把你感覺到的美有感情地讀出來。再說說覺得這個句子美在哪里。
讀完后品讀,評讀,全班一起讀,充分感受語言美,形象美。
7.學法總結(jié)。
⑴邊讀邊想畫面,把想到的畫面說一說。
⑵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潮來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課文除了潮來之時部分寫得美,潮來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選擇你喜歡的一部分學習,用剛才的學習方法。
1.找出喜歡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畫面。
2.展示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或說說想到的畫面)。
(五)總結(jié)談話。
1.同學們,錢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見的偉大奇觀,今天我們見識了祖國這么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種情感在涌動,能不能用語言來抒發(fā)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學生抒情。
2.在體會作者表達方面,你能向課文學習什么?
(六)作業(yè):
1.抄寫課文生字、詞語,按音序?qū)憽?/p>
2.抄寫文中的四字成詞,并自選兩個詞語造句。
3.背誦3、4自然段。
4.根據(jù)課文描述,畫一幅大潮圖畫。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 篇10
一、復(fù)習檢查
二、拓展閱讀
《海上日出》
第二、三自然段。
我早早起來看日出,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按從天空到太陽再到海面的順序觀察,然后說說。
日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作者是怎樣描寫海上日出的過程的?
從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來寫海上日出的過程:
時間空間
天沒大亮天空一片淺藍
轉(zhuǎn)眼間天邊紅霞范圍擴大
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
到了最后
《瀑布》葉圣陶
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山路忽然一轉(zhuǎn)/啊
/望見了瀑布的全身/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好偉大呀/一座
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蒼龍峽游記》
去年暑假的一天,大雨過后,爸爸提議去萊蕪八大景之一的蒼龍峽游玩,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蒼龍峽位于萊蕪市高莊鎮(zhèn)塔子村西。一到塔子村口,就聽見水聲轟鳴,像打雷一般,我想:蒼龍峽
一定快到了。果然,我們首先看到了一條河,河水混濁,浪花翻滾,自南向北,向一座拱橋牽去。
我們轉(zhuǎn)過一個彎,來到石橋上,只見滾滾河水穿過橋洞,直瀉而下,形成一個巨大的瀑布。橋下被
瀑布長期沖刷成一個巨大的瀑布潭,水流在潭中上下翻滾,像煮沸了一般。深潭兩邊,懸崖峭壁,
樹木參天,使瀑布產(chǎn)生巨大的回聲,震耳欲聾,還真有點倉峽雷鳴的氣勢呢!轉(zhuǎn)過橋頭,我們又
來到現(xiàn)瀑亭,亭子修在懸崖上,崖高潭深,令人頭暈?zāi)垦?。從亭上看瀑布,瀑布因撞擊峽壁濺
起無數(shù)水花,就像是一輛巨大的鏟雪機在不停地把雪推下萬丈深淵,而深潭就成了一個永遠也填不
滿的大雪坑,
從觀瀑亭下來,我們又參觀了水簾洞,洞口很深,洞底流水汩汩,洞頂清水滴滴,不斷地滴進脖子
里,涼涼的。穿過水簾洞,我們來到潭邊,看到潭面上被瀑布擊起一團團水霧,撲在我的臉上,親
吻著我的臉頰,鉆進我的脖子、袖里,好像同我嬉戲,我深深地陶醉在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
我正看得入迷,爸爸說:走,我們?nèi)タ瘁烎~的。說完,我們就來到下游水邊,只見許多人在釣
魚。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垂釣,是多么愜意啊!
蒼龍峽!真是夢中天堂,人間仙境??!
1、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蒼龍峽的美景的
2、你知道萊蕪有哪八大美景嗎
萊蕪八景(學生資料)
1.龍?zhí)缎乾F(xiàn)
位于萊城西北80華里處,有座照壁山。這里山巒起伏,群峰聳立,峭壁如刀斧劈,直立百丈。山
腰有龍王祠遺址,祠下是臨絕澗漳。流水匯集龍?zhí)叮迤闳珑R。山光樹影搖曳水中,似九龍嬉
水,神奇幽興。龍?zhí)哆?,照壁下,樹散涼氣,草生冷風,石壁高聳,光線幽暗,不見天日。坐崖下
,仰望蒼穹,即使赤日行空,天氣晴和,繁星亦清晰可見,故稱這一大奇觀。龍?zhí)缎乾F(xiàn)即由此
而得名。
2.汶水西流
悠悠汶河,發(fā)源于源山,由東、北兩大支流匯集而成。她滔滔東來,滾滾西去,縱貫萊蕪,流向泰
安,再與東平湖、微山湖合為一股,蜿蜒數(shù)百里,最后入黃。
正是這條歷史上有名的汶河,孕育了兩岸迷人的景致醇厚的風情和燦爛的文化,她是一部讀不完的
史詩,一幛閱不盡的畫廊。
汶河美景,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各呈其姿。春天,河內(nèi)清流涓涓,兩岸草木崢嶸,宛若輕紗飄動;夏
天,雨多水漲,波濤洶涌,恰似野馬馳騁;秋天,兩岸細沙軟軟,中流微波瀲滟,她象薄絹弄影;
冬天,堤外麥苗碧綠,河內(nèi)水面冰封,仿佛銀練鋪陳。她有春的溫柔,夏的奔放,秋的豐腴,冬的
穩(wěn)重,色彩絢麗,嬌艷可愛。
自古黃河西來,長江東去,九州江河均東流入海。然而汶河卻以其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和自
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個性,獨辟蹊徑,滔滔西去堪稱一大奇觀。
3.宮山夕照
宮山,原名新甫山,盤踞于新泰、萊蕪之間,因其主峰犁鏵尖為諸峰環(huán)抱,狀似盛開的蓮花,故
又名蓮花山。因漢武帝曾來此求仙,在山上修建行宮,故名宮山。又因略低于東岳,又稱小
泰山。巍巍宮山,氣勢磅大。若佇立峰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起伏,層巒迭翠。山下是毯杖壑
,西面是水寨溪與五云洞,北面是深不可測的千人洞,美景奇觀,盡收眼底。群峰峻嶺之中,有一
古剎騰云寺,這里有石獅、石碑、石塔,廟堂殿閣,錯落有致,加之松柏蔥翠古木參天,山巒
互抱,云水相接,好不壯觀。夏秋時節(jié),每逢雨過天晴,萬物新洗。夕陽西下,彩溢霞飛。此時游
人在山頂漫步東行,可偶見奇景:曠野中,出現(xiàn)一五顏六色的光環(huán),徑達五六米,環(huán)內(nèi)重巒疊嶂,
樓臺亭閣,歷歷在目,游人影像,同映其中。此景宛若海市蜃樓,轉(zhuǎn)瞬即逝。使有幸觀賞者如醉如
癡,似神若仙,贊嘆不已。遙想漢武當年,若有眼福領(lǐng)略此景,即使未有采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也不致于掃興而歸吧?
4.仙人遺跡
出萊蕪發(fā)電廠南門,沿路南行二百米,路西有條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溪溪谷底青石如鋪,石面平闊
。站在路上即可看見古樸遵勁、超凡脫俗的仙溪兩個大字。自此再沿谷而上,神奇的仙人足跡
與仙女拖帶劃出的石上隙痕便次第入目。這是便是為世人傳頌的風嶷仙蹤。
離此不的遠的鳳凰峰之陽有一石洞,名曰朝陽洞。洞內(nèi)幽暗崎崛,深奧莫測;洞外景色秀麗,花香
鳥囀。明進士閩人陳甘雨題寫的東魯名洞,歷歷在目。此處石碑記載:安期生曾修煉于此
?!都尉溉R蕪縣志》也載有:安期真人,秦人也。隱居是邑,住鳳凰峰下修煉,遂以得仙。
傳說,修煉于朝陽洞中的安期生,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常遵師傅之命去山下溪谷汲水。有一天黃昏
,安期生忽見一年輕美貌女子坐于巖石之上,兩人不免言來語去,眉目傳情。自此,安期生每次汲
水總遇見那女子。久而久之,竟也做起塵世間男女桃色之事來了。一次,師傅見他汲水長時不歸
,下山尋看,恰巧遇上,氣怒難遏,猛跺一腳回山而去這一腳竟入石寸許,留下了千載難泯的仙
人一足。那女子吃了一驚后,慌忙拖帶逃走,一束柔絲腰帶竟也在堅硬的石面上劃出一道深深的
印痕。
如今,仙人已去,遺跡尚存。這個把現(xiàn)實與神話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的故事,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永遠
在人們當中流傳。
5.二洞云連
二洞,一為伏龍洞,又名狂狐洞,位于城北兩華里處的礦山中,洞中朝北,直入南去,深不可測。
一為朝陽洞,因洞內(nèi)常有白色蝙蝠朝南,洞內(nèi)凸凹不平,蜿蜒崎嶇。洞前約有百米平臺,并護以短
垣。
站在此處,極目遠眺,四周重巒疊嶂,佳木蔥蘢令人心曠神怡。每逢陰雨之季,伏龍、朝陽二洞同
時生云,南云飄飄北去,北云悠悠南來。兩云空中相接,陰陽相吸,合為一體,即降甘霖,堪稱一
大奇觀。
6.蒼峽雷鳴
蒼龍峽位于高莊鎮(zhèn)的塔子村西,峽岸怪石嶙峋,山石斷崖對峙。上有拱橋飛架,如長虹凌空;兩邊
峭巖如劈,似高墻矗立。峽東原有元代建的七級寶塔,西面有明代修的望峽樓閣。明朝亓詩教曾在
這里筑亭臺建園林,清朝張道一也在此修樂饑齋。兩壁懸崖上有歷代達宮名人的摩巖石刻,如
醉石待月、云窩、桃林等。有的氣韻濃洌,章法多變;有的剛?cè)嵯酀?,變幻無窮
;還有的于端莊穩(wěn)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不失為萊蕪石刻中的珍品佳作。
每逢雨季,大雨傾盆,瀑流直瀉,似白龍驟下,直沖峽底。瀑落之處潭深數(shù)米,水渦急旋,浪花飛
濺。整個峽內(nèi)煙波蕩蕩,巨浪滔滔。那飛瀉的瀑布聲,若龍聲虎威,似驚雷遠震,可聞數(shù)里。峽西
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數(shù)千人。峽內(nèi)怪石嶙峋,如人似獸,千姿百態(tài)。特別是東崖石縫中兀起的一
大溶碉,形若蒼龍,每當天晴,斜陽東照,石龍倒映水中。待到波隨風起,影隨波興,但見鱗光耀
眼,宛如龍動??v觀蒼峽,橋顯奇高,瀑有奇形,石呈奇狀,濤發(fā)奇聲,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令
人嘆為觀止。
7.礦山呈瑞
礦山,位于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近700米。山雖不高,但其豐姿秀色獨特。山上松伯蒼翠
,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深不可測。山頂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他曾培養(yǎng)出眾多金榜
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英才薈翠文韜武略棟梁多。
相傳,這里由于地理條件的原因,春夏之際,陽光經(jīng)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fā)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
景物顯現(xiàn)空中,出現(xiàn)奇異幻景。此景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據(jù)說,每逢開科大比之年,山中便呈現(xiàn)此
景,是年當?shù)貞?yīng)考者輒多捷報,故曰礦山呈瑞。這一傳說雖無處考證,但足見自古以來,萊蕪
就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而聞名于世。
8.棋山柯爛
棋山,座落在萊沂邊境。南望峰巒起伏,宛若臥牛,山陰絕壁懸,如萬馬奔騰;西面,汶水倒流,
似銀蛇折行。
棋山有兩峰,慣稱南大頂、北大頂。南大頂上有望海石。立其上望旭日東升,可
見遠處銀光似波,據(jù)說這是望到了東海。望海石西面的懸崖處有一石洞,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雪蓑
洞。據(jù)說明代游士雪蓑沲鑒棋山時曾居于此洞,故而得名。棋山北大頂,是棋山的額頭,現(xiàn)今
山頂存有民國初年當?shù)匕傩諡橛劳练硕纳秸z跡。
兩峰之間為棋子亞。在棋子亞北面峰巖上,有一塊橢賀型砂石,酷似棋子。更有的趣的是
棋子石下有巨石一塊,平展的石面上石縫縱橫成格,形成一幅偌朋的棋盤。正是這天然棋盤引出
棋山柯爛一段動人的故事來。據(jù)說在很早以前,山腳下的棋山觀村有一人上山打柴,來到棋子亞
,見有兩位老者下棋。出于好奇,他便不聲不響地站在一老者背后觀看。因口渴,他隨手端起老者
的一碗水喝了一口。誰知,喝后頓覺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晝黑夜、春夏秋冬來去匆匆之感。等兩
位老者弈罷離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然而回頭一看,斧柄已爛?;氐酱謇铮篃o一人認得他,原
來人間已過百年。所以舊志詩云:
流水行去世代殊,石棋山上有樵夫。
至今傳說樵柯爛,不識當年柯爛無。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一文就此結(jié)束,希望能幫助您在小學教學中起到作用,如還需更多,請關(guān)注我們的“四年級上冊觀潮課件”專題。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39095.html
四年級上冊觀潮課件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教學設(shè)計04-10
-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導(dǎo)學案04-14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教案04-01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精品教案04-10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優(yōu)秀教案03-25
-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優(yōu)秀教案(人教版)03-25
- 四年級語文上6觀潮教案04-14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教案設(shè)計04-13
幼兒美術(shù)畫畫小班教案(集錦8篇)05-26
-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05-14
- 四年級語文教育教學反思(系列3篇)05-26
-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04-27
-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選05-26
- 通用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反思10篇05-26
- 我們上路教學反思(合集5篇)05-26
- 大班綜合教案味道(匯總5篇)05-26
- 水果歌教案反思集錦(8篇)05-26
- [精]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簡短精選6篇05-26
- 《狼》教案及反思6篇05-26
-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課件7篇05-05
-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案04-09
-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導(dǎo)學案04-14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教案04-01
- 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設(shè)計10-31
- [熱搜課件] 《觀潮》教學設(shè)計07-02
- 【熱門課件】 《觀潮》教案其三08-18
- 課件精選: 《觀潮》教案之五07-16
- [熱搜課件] 《觀潮》教案篇一07-26
- [優(yōu)質(zhì)課件] 《觀潮》教學設(shè)計壹篇06-29
- [熱搜課件] 《觀潮》教學設(shè)計07-02
- 【熱門課件】 《觀潮》教案其三08-18
- 課件精選: 《觀潮》教案之五07-16
- [熱搜課件] 《觀潮》教案篇一07-26
- [優(yōu)質(zhì)課件] 《觀潮》教學設(shè)計壹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