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
[最新]下雨了教案及反思。
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每個老師都要認真寫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避免重點內(nèi)容被遺忘,寫好教案課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慮到你的需求,小編特意整理了“下雨了教案及反思”,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nèi)容!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1)
學習目標
1、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下雨前會出現(xiàn)的三種自然現(xiàn)象,并初步了解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學習重點
1、了解下雨前的三種現(xiàn)象。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初步了解產(chǎn)生這些自然現(xiàn)象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板書課題:
比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區(qū)別:
師故意將課題寫成“下雨了”,生舉手糾錯。
師:哦,少了一個字,沒關系,因為意思都差不多。
生:不對,少了一個字意思就不一樣了。
師:怎么不一樣?
生答。
師:真會動腦筋!語言就是這么奇妙,有時候少一個字或多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小朋友在平時的說話寫話中一定要動腦筋想一想,盡量選擇合適的詞句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表達準確。
2、復習舊知:
課文提到了哪些小動物?
(板書:貼動物圖片)
二、自讀,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動物在下雨前都有什么和平時不一樣的表現(xiàn)。
2、生匯報。
三、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過渡語:
課文中不僅有生動的語言,還有精美的圖畫呢。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幅圖?(四幅)這些插圖可不管是讓小朋友們看的,它們是來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咱們先看第一幅圖。
1、出示第一幅圖,指導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
⑴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
(說話)
想知道他們在說什么嗎?趕快看書,從書中找出與這幅圖對應的自然段。
(板書:找一找)
⑵匯報找到的自然段。
⑶讀一讀找到的自然段(板書: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⑷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師引導學生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①指名讀。
②小白兔說燕子飛得低,到底有多低,你能從這一段找到答案嗎?
(從頭上飛過)
③既然飛得這么低,小白兔為什么還要大聲喊呢?你能體會出小白兔此時的心情嗎?
(十分疑惑,奇怪)
④誰能讀出小白兔的奇怪來?
⑸燕子怎么回答小白兔的?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⑹你知道燕子低飛的原因了嗎?
指名說。
板書:捉蟲。
⑺分角色朗讀二三。
⑻小結學法:
看圖學文(找一找,讀一讀)。
2、自己學習第四至九自然段:
⑴剩下的三幅圖,我們就使用“找一找,讀一讀”的方法自己來學懂??梢宰约簩W,也可以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學。開始吧。
(約七八分鐘)
⑵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出示第一幅圖檢查一幅圖:
先匯報找到的段落,再指導感情朗讀,同時完成板書。
①學習第七自然段時,注意這一句“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這里的“連忙”可以換成什么詞?
(立刻、馬上、趕緊)
能體會到他此時的心情嗎?感情朗讀這句話。
②還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說話:
課文沒有寫小白兔是怎樣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螞蟻的。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樣告訴螞蟻?
③出示第四幅圖,學習第八自然段時,以指導朗讀、動作表演為主。學習九自然段時,以理解”大雨真的下起來了”中”真的”為主。使學生明白“真的”一詞說明小動物們說得都是對的。
五、小結
1、小白兔現(xiàn)在知道下雨前小動物們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那小朋友們知道了嗎?
看板書說一說。
2、小白兔自己在下雨前有沒有不一樣的感受呢?學習第一段,重點理解“天氣很悶”。
六、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課后延伸
下雨前自然界還會有哪些現(xiàn)象產(chǎn)生?
八、背誦喜歡的段落
九、寫字
板書設計
看圖學文:找一找
讀一讀
(小白兔)感到悶
(小燕子)飛得低捉蟲子
16要下雨了
(小魚)游到水面水里悶
(螞蟻)搬東西擔心淹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2)
活動意圖:
幼兒心理發(fā)展水平?jīng)Q定了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粗淺的、表面的?!跋掠辍钡纳苫顒幼鳛閬碓从谟變鹤陨砩?。感知能力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能力,每個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發(fā)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礎上的。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從自然中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目標:
1.感知復合節(jié)奏,用不同的兩種節(jié)奏合唱。
2.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合作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活經(jīng)驗、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木瓜恰恰恰》
音樂城里面藏了許多好聽的音樂,一起看看。
二、發(fā)聲練習
××︱× —︱× × ︱× —︱
下 雨 了 下 雨 了
三、節(jié)奏練習
(1)大雨的節(jié)奏
你們看過下雨嗎?它會發(fā)出什么聲音?音樂城的雨會唱歌。一起聽一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答答 滴滴滴 答答︱
學習節(jié)奏,用歡快跳躍的聲音演唱大雨的歌唱聲,即興動作表演節(jié)奏型。
(2)小雨的節(jié)奏
音樂城的雨點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學習小雨的節(jié)奏,并小聲、慢慢的唱出小雨的歌唱聲,最后用身體動作感知節(jié)奏型。
(3)節(jié)奏游戲:大雨和小雨
把大雨和小雨的節(jié)奏連起拍,唱歌詞。先唱大雨,再唱小雨。
×× × × × ︱× × × × × ︱ × × × × × ︱×× × ×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4):復合演唱
音樂城里有一個藏寶庫,里面藏了許多的寶貝,但是去藏寶庫要進三道大門,每扇門上都有一串密碼,小朋友要用歌聲把密碼唱出來,唱對了,門就會打開。
1=D 大雨的歌
× × ︱× —︱×× × × × ︱×× × × ×︱ × × × ××︱
下 雨 了 滴滴 滴 答 答 滴滴 滴 答 答 滴滴滴 答 答 ︱× × 0 ‖
滴 答
引導幼兒觀察密碼,把休止符唱好。用歌聲打開第一扇大門。
小雨的歌
× × ︱×—︱× × ︱× × ︱× ×︱× ×
下 雨 了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 0 ‖
滴 答
引導幼兒用歌聲打開第二扇大門,并唱準休止符。
大雨和小雨的歌
× × ︱× —︱××× × ×︱×× × × × ︱× × ︱×—︱
下 雨 了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 答 下 雨 了
× × ︱× ×︱×× × ×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 答 滴 答 滴 答
× × × × ×︱×× 0 ︱× × ︱×× 0 ‖
滴滴滴 答 答 滴答 滴 答 滴答
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扮演大雨和小雨,演唱歌曲打開第三扇大門
(5):律動〈木瓜恰恰恰〉
歡快地跳起舞蹈慶祝勝利。
活動反思:
孩子們天**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跋掠辍边@種自然現(xiàn)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意味著鞋襪會打濕,衣服會濺臟,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說,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鬧,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因此,這次活動學習過程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游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3)
教學設計
《要下雨了》是一篇知識童話,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介紹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讀來饒有趣味。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設計的:
1、釋題激趣,整體感知。
2、讀讀說說,理解品味(圖文對照,引導學生學習詞句,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
3、整體回顧,加深印象。
4、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蟲、很、”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
烏云密布,狂風驟起,雷電交加的情景。
誰來說說剛才你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除了有這些自然現(xiàn)象,還有哪些現(xiàn)象預示著天要下雨呢?好!今天宋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要下雨了》。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生看課件,準備回答問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新課文?那遇到不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引導總結識字方法)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2、誰來讀給大家聽?
(學生讀書時,教師注意正音)
3、剛才這幾位小朋友讀的怎么樣?誰來當小老師評價一下?
4、小朋友們讀的真好,評價的也非常好!看來小朋友們在讀課文的過程中一定認識了不少的生字。你看,大屏幕上有許多新字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讓大家記住它?
(大屏幕上展示本篇課文中的生字)
5、小朋友們有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小朋友們一定能記住這些新字朋友。來,咱們一起讀一讀。
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聽讀識字、看拼音識字等)
學生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認識。
請2~3名小朋友讀課文。
請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記住生字,如:
我能記住“吧”,因為我認識“巴”字。
齊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領悟課文內(nèi)容
1、生字大家都認識了,老師相信小朋友們再讀課文一定能讀得非常熟練。好,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
2、聽到同學們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讀讀這篇課文,給老師一個機會好嗎?
同學聽老師讀課文。
3、學生評價。
學生評價老師讀得怎樣。
4、下面小組合作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5、自由背誦課文:
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
四、寫字
1、(大屏幕上出示要寫的新字)這是我們要寫的字,你覺得哪個字你最有信心寫好?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仔細觀察生字,說說寫的時候怎么樣能把字寫好。
2、書空生字。
3、學生在寫字卡上寫字:
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小朋友們寫的字可真漂亮,把你寫的字帶回家讓爸爸媽媽也來評一評,好嗎?
五、拓展延伸
1、請同學談談還知道哪些動物下雨前的活動。
2、交流知道的有關動物與天氣的趣聞。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小白兔的情感變化,讀好對話語氣,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各種自然現(xiàn)象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課前準備
課件。
主要教學方法
朗讀體會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課件:
小白兔遇到了哪些詞語朋友,請快讀一讀。
指名學生讀出認識的詞語。
2、除了詞語朋友外小白兔還遇到了哪些小伙伴?
學生說、教師板書:
小燕子、小魚兒、小螞蟻。
二、學習課文
1、出示燕子動畫課件,學習2、3自然段:
⑴看圖想象說話:
小兔與燕子會說什么話?指名學生說一說。
⑵指導朗讀:
對,現(xiàn)在你們就是小白兔,小燕子從你們頭上飛過,快喊……
①生大聲喊:
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指導大聲地讀,注意“為什么”要讀重音、“低呀”要讀升調(diào))
②指名讀燕子說的話。
⑶分角色朗讀:
①同桌間分角色朗讀。
②指名分角色朗讀,加動作表演讀則更好。
③師讀旁白,男生讀兔子說的話,女生讀燕子說的話。
⑷練習:
因為______________,所以蟲子飛不高。
因為蟲子飛不高,所以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所以要下雨了。
過渡語:
小白兔怎么能輕易相信燕子的話呢?請你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兔子不信的話。
指導讀好“是要下雨了嗎?”的疑問語氣。
2、學習5、6自然段:
(出示畫面)畫外音:
是呀,小兔不相信,又跑去問小魚。
⑴請同學拿出鉛筆畫出小魚和小兔說的話。
⑵同桌練習扮演角色讀。
⑶指名讀:
請聽的同學評一評讀得怎樣,并能試著讀一讀。
過渡語:
小魚也告訴小兔要下雨了,現(xiàn)在它信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3、學習7、8自然段:
⑴齊讀“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辈⒔o“連忙”換個詞。
⑵出示畫面:
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
句式訓練:
說說小兔是怎樣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螞蟻的。
⑶聽了小兔的話,螞蟻是怎么說的?
注意指導讀好“是”的肯定語氣。
⑷練習:
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著改作業(yè)呢!
_____正_____________呢!
畫外音:
聽了小螞蟻的話,小兔加快了腳步,邊跑邊喊:
生齊讀:“媽媽,媽媽,要下雨了?!?/p>
同時出示課件:
下雨圖。
三、課堂總結
學了課文,我們知道_______________是要下雨了。
四、課外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與自然現(xiàn)象有關。
板書設計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飛得很低
魚兒游出水面要下雨了
小螞蟻搬家
…………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感知、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并能跟念兒歌。
2、體驗詩歌活潑、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動物們躲雨時的有趣情景,并能模仿兒歌的句式,進行仿編。
3、引導幼兒對下雨天里小動物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好奇,萌發(fā)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教育小朋友下雨天要懂得撐傘,愛護身體。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6、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PPT。2、《下雨啦》錄音。3、實物:傘活動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老師說:"小朋友這是什么啊"(出示雨傘)幼兒:"雨傘。"老師:"那什么時候會用到雨傘呢?"幼兒:"下雨時候""出太陽時候"老師:"對,出太陽的時候可以用雨傘,下雨時候也可以用雨傘,但是呢,小動物們沒有雨傘,可以淋雨嗎?"幼兒:"淋雨會感冒"老師:"那他們下雨的時候怎么辦呢,你們幫他們想想躲雨的辦法?"幼兒:"……"老師:"你們真棒,想到了為小動物躲雨的辦法,老師今天帶來了幾位動物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下雨的時候,這些小動物是怎么躲雨的。"二、學習兒歌1、理解兒歌。
(1)教師出示ppt,請幼兒觀察圖片(圖片上有大樹、蘑菇、荷葉、青蛙、小螞蟻、小蟲子)提問:
A、"有哪些動物朋友"(螞蟻、青蛙、蟲子)B、"他們都待著一個美麗的地方,這個美麗的地方有什么呢?"(蘑菇、荷葉、大樹、樹葉、花)。
C、"你們聽,發(fā)生了什么事?"(下雨了)D、"你們仔細觀察螞蟻躲在了什么地方呢?"(ppt動畫,螞蟻躲在了蘑菇下)"它找了一把什么傘?"(蘑菇傘)E、"青蛙呢?"F、"蟲子呢?"2、完整學念兒歌。
(1)出示圖譜教師小結出完整兒歌:"剛才我們看到小動物都找到躲雨的地方了,我來考一考小朋友的記憶力啊","下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小螞蟻躲在了什么下?找到了什么傘?"注意提醒幼兒說完整句型,"青蛙呢?小蟲子呢?""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這些好玩的東西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是下雨啦""叫什么名字"(下雨啦)(2)聽《下雨啦》錄音(3)幼兒看著圖譜的指示跟教師一起學念兒歌。
3、鞏固兒歌(1)幼兒閉上眼睛,圖譜的幻燈片消失了蘑菇,然后讓孩子找找誰不見了,鼓勵幼兒讀出完整的兒歌。
(2)再讓幼兒閉上眼睛,圖譜上的樹葉和荷葉,然后讓孩子發(fā)現(xiàn)誰不見了,鼓勵幼兒讀出完整的兒歌。
(3)讓幼兒向后轉(zhuǎn),鼓勵幼兒讀出完整的兒歌。
三、啟發(fā)幼兒仿編兒歌1、出示ppt圖片(圖片上多了幾個小動物)寶貝們真棒,這么快就學會了《下雨啦》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嗎?可是雨越下越大,又跑來了幾個小動物,他們也沒有傘,你們一起來幫他們找到躲雨的地方好嗎?
2、小朋友仿編兒歌提問個別小朋友,注意引導小朋友說出完整的句型"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傘"3、 全班小朋友齊讀仿編的兒歌。
四、快樂識字1、出示整首詩歌,要認識的詞語用不同顏色凸顯。
2、逐一出現(xiàn)詞語,運用打槍的識字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認識詞語。
五、到戶外繼續(xù)找雨傘教師: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很多雨傘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還有東西可以當做小動物的雨傘的?(輕音樂響起)活動建議★活動延伸介紹雨傘的作用,參觀雨傘的制作過程。
★重點提示學習建構句式"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傘"。
★家園互動教育小朋友下雨要撐傘。
活動材料《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螞蟻躲在蘑菇下,蘑菇傘;下雨啦,下雨啦,青蛙躲在荷葉下,荷葉傘;下雨啦,下雨啦,蟲子躲在樹葉下,樹葉傘。
快樂識字螞蟻 青蛙 蟲子 蘑菇 荷葉 樹葉
活動反思:
孩子們天**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這次活動學習過程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游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表現(xiàn)的習慣。
2、指導幼兒理解散文的語言,了解散文中將“蘑菇、草葉”等比喻為“傘”的表現(xiàn)手法。
3、感受下雨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觀察過下雨天,對下雨情景有一定的了解。
2、散文角色相應的手偶、散文《下雨了》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中“下雨了”畫面,引入活動。
①發(fā)生了什么事?
你們怕不怕雨?(將幼兒分成正反兩組)
為什么怕雨?為什么不怕雨?
②還有什么會和你們一樣怕雨或者不怕雨?
怕雨的話應該怎么辦?!出自:快思老.師!雨的話是為什么呢?(引導兩組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
2、欣賞《下雨了》課件畫面。
3、理解散文畫面內(nèi)容。
你看到了怕雨的什么?不怕雨的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4、欣賞散文《下雨了》。
你在散文里聽到了什么?
5、看課件學散文。
6、帶手偶表演散文。
幼兒分成怕雨、不怕雨兩組表演散文。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jié)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jié)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jié)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7)
教學目標
懂得一些基本的避雨常識,以及雨后的安全知識.
環(huán)境與材料幼兒已有的下雨后的經(jīng)歷。
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一次備課
1、談話
下雨天來幼兒園,應使用什么雨具?
2、討論
教師舉例,請幼兒說說例子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對還是錯,為什么。如:
下雨了,一個小朋友躲在大樹下;
下雨了,兩個小朋友拿雨傘打著玩;
雷雨天,一個小朋友在屋子里看電視;
雨后,一個小朋友在踩水洼,把鞋子、褲子全濕了。
教師小結:下雨天要穿戴雨具,不要在大樹下、金屬建筑物旁躲雨,不要站在電視桿和變壓器下,打雷時要捂住耳朵或
張開嘴巴,下雨時不要看電視。
2、應該怎樣做
教師提出問題,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法。
下雨了,家里有晾曬的衣物該怎么辦?
雨天遇到他人沒有雨具該怎樣做?
到朋友家避雨,你應該怎樣做?
3、雨后安全教育
幼兒討論:雨停后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小結:路途中遇到水洼要繞行,不要到池塘邊和泥濘的地方玩耍。
活動反思:
孩子們天**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跋掠辍边@種自然現(xiàn)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意味著鞋襪會打濕,衣服會濺臟,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說,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鬧,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因此,這次活動學習過程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游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篇8)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小動物們在下雨前有不同的征兆,可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進行觀察。積極倡導合作方式:注意倡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
1、教給學生選擇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的權利。比如:喜歡哪個動物就讀
哪個動物說的話,自由選擇學習生字的方法等。
2、注意培養(yǎng)語文實踐的能力。
教學內(nèi)容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6課。
學習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2、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4、會用“……正……呢!”說話。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有關圖片或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要下雨了。
(板書課題,生齊讀一遍)
二、識記生字(wwW.wj62.com 泡泡演講稿)
(出示識字演示文稿)
1、學生自由認讀生字。
2、匯報交流,重點指導。
3、學生口頭擴詞。
三、初讀,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導語:
這篇童話里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
練習用“這篇童話里有()、()、()和()。”的句式說話。
(貼文中動物圖或畫文中動物的簡筆畫)
一年級孩子在完成識字寫字的同時,還應進行說話練習,上面句式的設計不僅教給孩子如何把話說完整,還對課文內(nèi)容起到了簡約的概括作用。教師運用畫或貼這種主體活動,既讓學生浸潤感悟,又為他們展示不同的才能創(chuàng)造了機會。
四、細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導語:
“要下雨了!”這句話,在文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是誰說的?讀一讀,劃一劃。
這一導語的設計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孩子們都急著要完成這個學習任務,在動腦思考的同時,邊讀邊劃,做到了手、腦、口的協(xié)調(diào)運用。
1、生自由讀課文:
把文中“要下雨了!”幾句話找出來,讀一讀,劃一劃。
2、檢查:
用“‘要下雨了!’是()、()和()說的”這種句式練習說話。
繼續(xù)對學生進行對課文整體感知后的說話練習,相信這堂課下來,小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五、深入理解課文
(展示帶有配音的課件)
1、指名讀: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邊跑一邊喊:“媽媽,媽媽,要下雨了!”
(指導:讀時突出焦急的心情。)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和看課件時清晰的表象,以讀帶講,使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急著回家把這一消息告訴媽媽的心情。
⑴生練讀。
⑵指名讀,戴頭飾。
⑶齊讀。
2、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劃出有關句子。
(小組互助學習)
3、自由交流匯報:
⑴燕子低飛捉蟲。
(板書:低飛)
先指名讀燕子的話,再回答燕子為什么低飛,注意把“我”換成“燕子”。
⑵小魚游出水面。
(板書:游出水面)教法同上。
⑶螞蟻搬家。
(板書:搬家)教法同上。
⑷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感到天氣很悶。
(板書:天氣很悶)
4、練讀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話。
學習重在得法,小學生運用方法自學課文,并把學習的結果和同學進行交流,這種學習體驗將終生難忘。
5、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演一演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的表演欲望)
6、齊讀第9自然段。結合課文理解“真的下起雨來了!”這句話。
六、照句子樣子,讀一讀,說一說(機動)
例:螞蟻正忙著搬家呢!
我們正忙著捉蟲子呢!
()正()呢!
調(diào)動學生已知生活經(jīng)驗與詞語積累,將語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連。
七、教師總結
因為天氣很悶,燕子低飛捉蟲,小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所以我們知道要下雨了。讓我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一背。
八、課外擴展
1、想象說話:
小白兔回到家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2、集思廣益:
你還能告訴小白兔哪些要下雨了的情況呢?
在學生饒有興趣的學習后,不失時機的讓他們想象說話,合乎童心。
3、做個小小氣象員:
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4、結束語:
秋天的黃葉紛紛落,
冬天的雪花漫天飛,
春天的百花開得艷,
夏天的雨點冰冰涼。
小朋友們,用你們亮晶晶的眼睛去觀察大自然吧!你會學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
教后感悟
1、引導探究: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逐步探究性的閱讀能力。教學中注重捕捉探究點,引導學生去自主研究和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地進行點播與指導。
2、訓練語感:
運用分段讀、分組讀、分角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小兔、燕子、小魚、螞蟻的語氣,讀中理解,讀中悟情,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是本課的亮點。
3、體現(xiàn)開放:
問題開放,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善于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操作開放,運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畫面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想象去感悟語氣,可以畫一畫、貼一貼、演一演。較好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師善于用激勵性的評價,以輕松的話語、期待的眼神、親切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創(chuàng)造了師生合作、平等對話的良好氣氛。
以上就是《[最新]下雨了教案及反思》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下雨了教案反思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32596.html
下雨了教案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下雨了05-12
- 《要下雨了》朗讀指導及練習設計09-25
- 《要下雨了》朗讀指導及練習設09-25
- 托班美術教案《下雨了》附反思01-20
- 要下雨了教案優(yōu)秀設計及點評精彩奉獻09-27
- 要下雨了09-25
-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簡短精選04-14
-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模板精選12-20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精選集錦04-21
-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1篇04-21
- 突然下暴雨被淋了個措手不及文案04-26
- 小班數(shù)學公開課區(qū)教案精選04-21
- 拍球的教案反思3篇04-21
- [薦]幼兒教育教案(合集12篇)04-21
- 幼兒故事教案(精選10篇)04-21
- 落花生的教學反思范文模板04-21
- 保護牙齒教案及反思1500字04-21
-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系列7篇)01-15
- 大班教案及反思1000字04-21
- [最新]下雨了教案及反思04-21
- 中班教學設計:空氣變新鮮了wps版01-07
-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1000字01-03
- 下雨了05-12
- 要下雨了的教案及反思模板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