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聲音大班教案
聲音大班教案5篇。
每一位老師都應該認真對待他們所奮斗的場所,一般來說教案的水平也體現了老師教學的水平。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經過整理,欄目小編為你呈上聲音大班教案,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聲音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學生都是維吾爾族,平時肉食居多,容易導致身體營養(yǎng)不均衡,所以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葷素搭配合理的飲食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分清楚葷、素食物,知道簡單的葷素搭配飲食。
2、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同種物體,由于數量的多少,發(fā)出的聲音也不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操作興趣。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會飯菜搭配,不挑食。
難點: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小手爬》音樂、喝水杯子、大米。
活動過程
一、引導學生說出平時吃的食物。
出示各類食物圖片。(講解肉食和素食)
教師出示圖片學生回答是什么食物?
最后老師強調以后吃飯要葷素搭配著吃。
二、引導幼兒讓杯子出聲音。
出示空的杯子,“今天小杯子想和我們小巴郎做游戲?!?/p>
教師搖動空杯子,“小巴郎你們聽,怎么沒聲音?”
1、教師設問:
你有什么辦法讓小桶發(fā)出聲音?(在小桶里裝上東西)
“我們一起動手讓杯子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小桶里裝上一樣東西,用手蓋好,搖一搖、聽一聽?!?/p>
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
你們的杯子發(fā)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
你的套桶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杯子中放了什么?(個別回答)
三、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杯子里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
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小桶中,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比較前、后兩種聲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放了什么?這一次放了什么?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杯子里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3、給杯子里放不同物品,聲音有什么變化?
請三位幼兒示范。
“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杯子里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請你們猜一猜, 小朋友的杯子里裝的是什么?”
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同樣的東西數量不一樣聲音也不同。
四、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小桶里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小桶,讓幼兒比較。
“我這里也有兩個杯子,你們聽一聽,他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你們來猜一猜,這個杯子里裝的是什么?”(幼兒猜測后,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
“為什么一樣的東西,在套桶里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
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放的多少不一樣,聲音也不一樣。【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五、結束活動。
集體用會響的杯子為樂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杯子發(fā)出這么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為樂曲《小手爬》伴奏。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較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很快分清了肉食和蔬菜。二是孩子們觀察比較仔細,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了東西不同聲音不同。
本節(jié)課銜接不是很好,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其次,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課堂顯得不夠活躍,同時對于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tài)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總之,這節(jié)課不是很滿意,今后要繼續(xù)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
聲音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各種炊具發(fā)出的聲音。
2.根據音樂的特點為樂曲配置適合的炊具聲響。
3.能與同伴和諧演奏樂曲。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1.各種質地的炊具及餐具。
2.幼兒已有樂曲節(jié)奏經驗。
活動過程:
一、聽音猜物,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guī)砹艘粋€神秘的大箱子,里面藏著一些東西,要請你們來聽一聽、猜一猜,是什么在發(fā)出聲音?
師:廚房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真有意思,我這里還有很多呢!你們也想來敲一敲,聽一聽嗎?
師:你可以選擇能夠發(fā)出聲音的一樣或兩樣用具,回到座位上試著敲一敲,聽一聽它發(fā)出的聲音。
二、分辨音色,送物回家
師:誰來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它的聲音怎么樣?這些廚房里的用具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
師:我來請兩個小朋友站到前面來。先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手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
師:這種聲音像哪種打擊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小鈴)我們能不能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形容這好聽的聲音呢?(清脆)
師:再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手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像什么打擊樂器?(小鼓)我們也找一個好聽的詞語來形容小鼓的聲音(低沉)
師:現在,我的小鈴響著清脆的聲音要回家了,我的小鼓發(fā)出低沉的聲音也要回家了,小朋友,你手中的用具發(fā)出聲音是像小鈴一樣清脆呢,還是像小鼓一樣低沉,請你再敲一敲,聽一聽。
師:停!聲音像小鈴一樣清脆的,請站到這邊來,聲音像鼓聲一樣低沉的,請站到這邊來。
三、互相問好,復習節(jié)奏
師:我還能一邊用它打節(jié)奏一邊來問好呢,聽好嘍!
× ×∣× ×∣× ×∣× —∣
小 朋 友 呀 上 午 好
師:你們也來試試和我問好,節(jié)奏可要和我的一樣??!
× ×∣× ×∣× ×∣× —∣
劉 老 師 呀 上 午 好
師:下面我們就用節(jié)奏來問好,嘴巴不發(fā)出聲音,聽聽老師怎樣和你們問好,你們也用同樣的節(jié)奏回答我,好嗎?試試看,聽好哦!”
(師):× ×∣× ×∣× ×∣× —∣
(幼):× ×∣× ×∣× ×∣× —∣
師:今天我們這里還來了很多客人老師呢,我要向他們問好。
××××∣××××∣× ×∣× ×∣
我們歡迎 客人老師 歡 迎 歡 迎
師:你們也來向客人老師問好
四、復習歌曲,樂曲配器
師:廚房里的叔叔每天用這些勺子、鏟子給大家做出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為他們加加油吧!看,《加油干》的節(jié)奏譜我已經放在了黑板上,我們一邊看著節(jié)奏譜一邊來唱歌。
師:以前是用打擊樂器來為樂曲伴奏,今天我們要用這里的廚房用具來為它伴奏。
樂曲需要有清脆的聲音,也需要有低沉的聲音,那你覺得什么地方可以用清脆的聲音?什么地方又可以用低沉的聲音呢?
師:我們先用身體動作來試一試。這邊的小朋友,你們演奏清脆的聲音,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拍手)這邊的小朋友,你們演奏低沉的聲音,想用什么身體動作來表示?(跺腳)
師:現在你們可以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廚房用具,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為樂曲伴奏。眼睛要看好指揮哦!
師:和朋友商量一下,交換你們手里的用具,我們再來演奏一次,記住你該在什么地方演奏。
五、結束
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東西能發(fā)出聲音,小朋友可以盡情地去尋找、去發(fā)現更好聽、更有趣的聲音。
師:哦!廚房里的叔叔已經在等著它們做好吃的呢,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到廚房里去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集體教學中幼兒秩序感養(yǎng)成之實踐研究》課題組的研究活動,在決定開展活動后,我一直在為選擇什么內容而煩惱,這時,陸老師提供了好的建議:“孩子們喜歡敲敲打打,我們可以在這方面進行挖掘”,于是,經過大家的討論、試教、改動,就有了本次節(jié)奏樂活動《廚房里的聲音》。
在活動的開始,我們設置了“神秘的大箱子”這一教具,讓孩子們來聽音猜物,孩子們都爭著回答,當我取出敲擊的物體時,孩子們發(fā)現是盤子、勺子這些廚房用具,很是驚訝!原來,廚房里藏著這么有意思的聲音。此時,我及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讓他們自由選擇廚房用具來敲擊,探索不同的聲音。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在試教過程中也是修改最多的地方,原來我的設計是要讓孩子自己總結出“清脆”和“低沉”,但試教后覺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源于幼兒詞語的匱乏。現在活動中則改成由我直接給予幼兒答案,遺憾的是,活動過程中,幼兒對這兩個詞語還是感覺陌生。活動結束后,張老師提議;如果能讓孩子們站起來說一說自己手中的用具聲音是“清脆”還是“低沉”就更好了,可以加深幼兒對于形容詞“清脆、低沉”的印象。節(jié)奏問好的環(huán)節(jié)其實是幫助幼兒復習接下來樂曲的節(jié)奏型。第一次試教后,老教師們提出了很多意見,比如:教師的節(jié)奏要抓準,語句要有完整性。再次試教時,我在這些方面就做了改動,比如“小朋友呀上午好”的最后一拍是否用延長音,歡迎客人老師的語句怎么說才能既完整又符合節(jié)奏型等等。接下來,我們運用手中的廚房用具來為樂曲《加油干》配器演奏,讓幼兒自己來選擇什么語句用什么音色,孩子們比較感興趣,也基本能選出最和諧的演奏方法。最后,我和孩子們一起把廚房用具送還到廚房里,從而結束了整個活動。
我們課題組選擇節(jié)奏樂活動為切入點來做為幼兒秩序感的養(yǎng)成研究,那么,在節(jié)奏樂活動中,幼兒取放廚房用具、相互間的合作演奏、互相協(xié)調交換樂器、看著指揮演奏樂曲等等,就充分體現了幼兒的秩序感的養(yǎng)成。當然,由于自身的問題,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師的話語較多,對于幼兒的回答不能靈活地應對,指揮的動作不太規(guī)范等等。今后,還要在大家的幫助和指導下,爭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百科:廚房,是指可在內準備食物并進行烹飪的房間,一個現代化的廚房通常有的設備包括爐具(瓦斯爐、電爐、微波爐或烤箱)、流理臺(洗碗槽或是洗碗機)及儲存食物的設備(例如:冰箱、冰柜)。
聲音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喜歡探究,嘗試發(fā)現不讓茶葉罐里的玻璃珠發(fā)出聲響的方法。
2、樂于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結果。
二、活動準備:
茶葉罐、玻璃珠人手一份,舊報紙、橡皮泥、水果袋等每組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以送禮物引入,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1、幼兒自由玩響罐。
新年快到了,陳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禮物(茶葉罐里有一顆玻璃珠),它叫響罐,你們拿出來玩一玩吧?。ㄒ巫酉旅妫?/p>
2、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
(1)響罐里有什么?
(2)提問:玩的時候會怎么樣?聽起來怎么樣?(幼:發(fā)出很大聲音。師: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么大的聲音呢?幼兒回答。師小結:原來茶葉罐里有玻璃珠,搖動時玻璃珠滾來滾去,撞到了鐵的茶葉罐,就會發(fā)出嘈雜的聲音)
3、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裝在茶葉罐里的玻璃珠聲音變小?
幼兒猜想。
小結:小朋友想了很多的辦法,可以用一種輔助材料隔開玻璃珠與茶葉罐,讓聲音變小。
(二)第一次實驗,探索報紙讓茶葉罐里的聲音變小。
1、介紹材料
師:那我們用報紙幫忙,讓聲音變小。
2、提出要求
師:小朋友在做實驗的時候要記住幾點要求。
搖罐之前,要先把蓋子蓋緊。
你用了多少張報紙讓聲音變小了,要記住哦。
3、幼兒分組操作
重點引導幼兒發(fā)現用不同數量的紙張包裹玻璃珠,發(fā)現玻璃珠發(fā)出聲音的大小不一樣。
4、分享交流
師:你是用什么辦法讓茶葉罐里的玻璃珠變小聲的?用了幾張報紙。你實驗了幾次?每次實驗結果一樣嗎?
小結:有的小朋友用報紙把玻璃珠包住,有的用報紙塞滿整個茶葉罐,有的小朋友用報紙壓住玻璃珠,發(fā)現用越多張紙,玻璃珠發(fā)出的聲音就越小,甚至沒有聲音。
過渡句: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茶葉罐里的玻璃珠不發(fā)出聲音呢。老師準備了水果袋和橡皮泥,你們再來試一試、玩一玩吧。
(三)第二次實驗,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方法讓茶葉罐里的玻璃珠不發(fā)出聲音。
1、提出要求:
(1)每次實驗時只能用一種材料,但這兩種材料都要試試。
(2)試一試、玩一玩,看看誰的方法能讓玻璃珠不會發(fā)出響聲,他就成功了。2、幼兒操作。
教師重點觀察幫助實驗不成功的幼兒,提醒幼兒要讓茶葉罐里的玻璃珠不能發(fā)出一點兒聲音,引導逐一運用材料操作、探索不同的方法。
3、分享交流,體驗樂趣。
重點引導幼兒描述自己的探究過程。
(1)交流:
A、 同伴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B、 集體交流。你的玻璃珠還會發(fā)出聲音嗎?你是怎么讓玻璃珠不再發(fā)出聲音的呢?(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升:包、一層一層蓋住、塞滿、壓等)
(2)梳理: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固定玻璃珠,它在搖動時茶葉罐就不會滾動也就不發(fā)出聲音。有的小朋友用水果袋隔開玻璃珠撞到茶葉罐的嘈雜聲音。這可是一個好辦法。
(四)遷移知識經驗,解決拖動椅子時發(fā)出很大聲音的問題。
1、播放視頻,發(fā)現問題。
師:我們來欣賞一段視頻,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大家想個辦法來解決吧。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動手包椅子。
聲音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新節(jié)奏ⅹ·ⅹ ⅹⅹⅹ-|和ⅹ·ⅹ ⅹⅹⅹ|,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較為復雜的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能力。
2.認識手風琴、小提琴和小軍鼓三種樂器,并知道新樂器的名稱和發(fā)聲特點。
3.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好聽的聲音》,練習控制自己的聲音與伴奏樂器和諧演唱。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1.認識手風琴、小提琴和小軍鼓三種樂器,并知道新樂器的名稱和發(fā)聲特點。
2.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好聽的聲音》,練習控制自己的聲音與伴奏樂器和諧演唱。
3.學習新節(jié)奏ⅹ·ⅹ ⅹⅹⅹ-| 和ⅹ·ⅹ ⅹⅹⅹ|,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較為復雜的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
樂器(手風琴、小軍鼓、小提琴)、磁帶、動物圖片(小青蛙、小花貓、小熊、小狗、小豬)、樂器圖片(手風琴、小軍鼓、小提琴)。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游戲
師出示小青蛙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呀?你們知道小青蛙是怎樣叫的嗎?請幼兒模仿。
師:我這只小青蛙是這樣叫的:
ⅹ·ⅹ ⅹⅹⅹ-|你們會嗎?請幼兒模仿。
呱 呱 呱呱呱
師出示小花貓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呀?你們猜猜這只小花貓是怎么叫的呢?請幼兒模仿。仔細聽,我這只小花貓是這樣叫的:
ⅹ·ⅹ ⅹⅹⅹ|誰會模仿?
喵 喵 喵喵喵
二、認識新樂器,了解其音色特點
1. 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的節(jié)奏感真強,我決定帶你們去參加一場森林音樂會,想去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音樂會中的三位新朋友吧!依次出示三張動物圖片:小熊、小狗、小豬。
2.認識新樂器
師:在森林音樂會上,三種小動物演奏了不同的樂器。看看小朋友們認識這些樂器嗎?分別出示三張圖片:手風琴、小提琴、小軍鼓,引導幼兒認識,記住名稱。
3.了解音色特點
師:你們想不想聽聽這些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呢?師分別演奏三種樂器(小軍鼓、小提琴、手風琴),請幼兒聽辨其音色特點,同時出示字卡:咚咚咚、嗡嗡嗡、嗯嗯嗯。
4.欣賞用小提琴、手風琴演奏的樂曲。
三、歌唱游戲
師:認識了三位新朋友和三種新樂器,我們可以進入音樂會會場了,但是會場內有個規(guī)定,必須保持安靜,否則影響他人傾聽,你們能做到嗎?
1.欣賞歌曲
(1)播放歌曲,幼兒完整欣賞,并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點頭。
(2)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歌曲名稱。
2.學唱歌曲
(1)師分段清唱歌曲,提問:這段歌曲中誰在演奏,用的什么樂器,發(fā)出了怎樣的聲音?
(2)師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
(3)幼兒嘗試與教師清唱歌曲。
(4)師彈奏,幼兒跟伴奏演唱歌曲。
3.接唱游戲
師: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學會了演唱這首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玩?zhèn)€接唱游戲吧!(將幼兒分為三組,分別為小熊組、小狗組、小豬組,幼兒按組的順序進行接唱歌曲)。
四、師總結評價
今天的小朋友表現都特別棒!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今天的我最棒!”
活動延伸:
回家后,把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給家人聽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參加森林音樂會的情景大大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美觀的圖片和樂器的出示,幼兒形象、直觀的認識了手風琴、小提琴、小軍鼓三種樂器,初步了解了樂器的發(fā)聲特點。課前的節(jié)奏游戲既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濃厚興趣,又為攻克本次活動的難點做了很好的鋪墊,加之歌唱教學時我能夠扎扎實實地進行好每一環(huán)節(jié),因而幼兒很快就學會了演唱歌曲,教師教的也很輕松,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幼兒的主體地位?;顒釉诮映螒虻?*中拉下了帷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本次活動結束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總結出來許多經驗教訓:節(jié)奏訓練應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在引導幼兒認識三種小動物和三種樂器時應該讓幼兒有節(jié)奏的與它們打招呼,進一步熟悉本節(jié)課的節(jié)奏型,為本次活動的難點減緩坡度。在學唱歌曲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忽視了提醒幼兒唱歌前的坐姿和發(fā)聲要求,導致有個別孩子進入歌唱誤區(qū),認為扯著嗓子唱就是聲音洪亮?;顒咏Y束前應該播放歌曲錄音,讓幼兒跟隨音樂自由地進行表演唱,完整感受音樂。
聲音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⒈感知不同材料在瓶子里發(fā)出的不同聲響。
⒉初步培養(yǎng)聽辨、比較和分析的能力,感受探索聲音帶來的樂趣。
材料準備
有蓋的各種瓶子、花生、綠豆、米粒等若干
指導要點
⒈同樣的瓶子放入不同數量的相同豆子,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你能分辨我放的豆子是多還是少?
⒉將不同的豆子放進同樣的瓶子里,聲音如何?哪種豆子放在瓶子里聲音響?
⒊聽辨、比較和分析,將同樣的豆子放進不同的瓶子里,聲音如何?不同的豆子在不同的瓶子里呢?
實施步驟
第一層次:同樣的豆子,數量不同,同樣的瓶子。
⒈先出示一只空瓶子搖一搖,聽聽有沒有聲音?
⒉再拿出一顆豆子放在瓶子里搖一搖。有聲音嗎?什么樣的聲音?
⒊原來聲音是可以制造出來的。出示已裝好許多豆子的瓶子,搖一搖,這里還是一粒豆子嗎?為什么?原來許多豆子和一粒豆子在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響不一樣。
⒋幼兒自己裝一裝、搖一搖、比一比、猜一猜、說一說。
⒌總結:同樣的瓶子,放入不同量的相同豆子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第二層次:不同的豆子,同樣的瓶子。
1.出示不同的豆子,先逐個認識,什么豆子?了解形狀、大小。
⒉同樣的瓶子放一顆不同的豆子,聲音一樣嗎?
⒊同樣的瓶子放許多不同的豆子,哪種豆子聲音響一點,哪種豆子最輕?
⒋幼兒自己探索操作,可以裝進不同的豆子,請同伴猜猜我放的是什么豆子?
⒌總結:同樣的瓶子,不同的豆子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第三層次:同樣的豆子、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不同的瓶子。
1.出示不同的瓶子,先逐個認識,什么瓶子?了解材質的不同。
⒉同樣的豆子放在不同的瓶子里,聲音一樣嗎?幼兒自己操作探索,相互聽辨、比較、分析。
⒊小結:同樣的豆子,不同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⒋幼兒自己探索操作,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聲音如何?
⒌感受探索不同聲音帶來的樂趣。
大班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小班教案《奇妙的聲音》(匯總5篇)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一般來說,提升學生的效率最好是準備一份教案,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幼兒園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小班教案《奇妙的聲音》”,歡迎你閱讀與收藏?;顒幽繕?.喜歡接...
-
小兔大班教案5篇 嚴于己,而后勤于學生。教師的每一堂課都需要教案做支撐。寫好教案有利于教師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特地花時間為你收集并編輯了小兔大班教案,為方便后續(xù)閱讀,請你收藏本文。...
- 炮仗大班教案(精選5篇)02-02
- 《老狼》大班教案精選5篇01-26
- 關于大班健康教案5篇04-15
- 范文熱搜:大班教案《奇妙的聲音》合集6篇05-05
- 《找朋友》大班教案(精選5篇)04-15
- 大班教案我變變變5篇01-31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聲音1000字5篇04-18
- 最新《沉浮》大班教案(匯總5篇)02-13
[精品]大班清明節(jié)活動教案精選04-14
- 小班科學教案反思4篇04-19
- 小班科學教學反思簡短8篇04-19
- 重陽節(jié)大班教案系列04-19
- 小班音樂《螞蟻》教案精選04-19
- 金錢魔力教學反思精選04-19
-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04-19
- [熱門]我要上小學了教案合集04-19
- 教案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匯總04-19
- 精選一年級找規(guī)律教學反思系列04-19
- 大班科學尋找聲音教案精選篇02-02
- 重陽節(jié)大班教案系列04-19
- 大班教案我是小小建筑師1000字通用04-19
- 大班數學《分類》教案反思精選04-19
- 魔法湯音樂大班教案8篇04-19
- 健康寶寶大班教案精選04-19